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大军阀-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明白了,这就去安排。”邓铿正准备转身离去。

办公室的房门忽然被人敲响,走进来的是一个满是络腮胡子的洋人,正是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的总经理钱德勒。

钱德勒看见邓铿,笑眯眯的打了一声招呼:“早安我尊敬的邓副官,昨天晚上就准备找你的,不过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亲自来向将军阁下通报喜讯更能表达我的心情。”

邓铿回头看了一眼吴绍霆。吴绍霆对他罢了罢手,示意自己应付钱德勒就是。

邓铿离去之后,钱德勒一脸愉快的落座下来。

虽然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中方持股占多数,名义上钱德勒只是来替中德厂打工,不过因为幕后是德国人的支持,钱德勒仍然有几许分量。

“钱德勒先生,我刚才好像听到了喜讯?喜讯可是人人都爱听的,你说吧。”吴绍霆带着一些欣慰的说道。

“将军阁下,没错,今天我特意带来一个喜讯。我们中德公司继自动步枪、迫击炮之后,在昨天下午成功研发了第三种武器,真是不枉将军阁下这一年来的投资了。”钱德勒喜滋滋的说道。

吴绍霆眯起了眼睛,钱德勒不提也就罢了,这一提立刻让他想到了一笔财政漏洞。中德厂虽然也有自己的生产线,不过它最主要的仍然是新式武器试验和研发,量产的工作大部分还是交给广东厂在负责。可是在过去的十二个月时间里,中德厂除了每个月上缴固定数量制式军火之外,再也没有更新的项目,反而消耗着与广东厂差不多的经费。

要不是这一年广东发展非常迅速,财政上看不到赤字,吴绍霆绝不会轻易把这件事忘记在脑后。拿着同样的钱,却只能生产十分之一的货物,这绝对是上了冤大头的当。

他不急着追究这件事,总算钱德勒今天找到了自己,姑且先听听到底是什么新军火。他不疾不徐的说道:“是吗?我差点都忘记中德厂的存在了,你快说说。”

钱德勒笑着说道:“中德厂完全利用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研究出一种超大口径的重机枪,能够在五百米之内射穿一堵三十厘米的土墙,有效射程甚至超过了所有重机枪,最远可达到四千米!”说到最后“四千米”时,他还故作夸张的伸出了四根手指头。

吴绍霆一字一顿的问道:“大口径重机枪?”

钱德勒连忙点了点头确认道:“没错,口径是二十二毫米,比马克沁大多了。”

吴绍霆阴森的笑了起来,立刻反问道:“比马克沁大多了,那比埃森兵工厂1902式速射机关炮的口径呢?”

他真想站起身来给钱德勒一脚,这混蛋竟然拿机关炮来糊弄自己,说什么是超大口径的重机枪,二十二毫米的重机枪在战场起码要一个班的人来搬运。

钱德勒怔了怔,他没料到吴绍霆竟然了解机关炮的背景,还拿出1902式宿舍机关炮来举例子,顿时陷入了尴尬境地。支支吾吾好一阵之后,他立刻说道:“将军阁下,其实……其实机关炮也可以定义为大口径的重机枪,毕竟他的发射原理与重机枪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这次真的是凭借中国技术水准研发出来的火炮……不,重机枪。它比埃森1902式更方便、更轻巧,也更加先进。”

吴绍霆冷冷的哼了一声,质问道:“整整一年时间,每个月用了我差不多十万的经费,到头来就给我研发一挺机关炮?你知道一百二十万我可以从德国购买多少机关炮吗?你再说说,以我们中国陆军的现状,这机关炮我能用在什么地方?”

钱德勒汗颜不止,他有亏心事,自然紧张不已,这一年来确实没怎么精心管理中德公司,相反还挥霍了不少经费,直到开春之后才仓促模仿了机关炮的技术,研究出一挺小口径机关炮来。面对吴绍霆的质问,他吞吞吐吐的说道:“将军阁下,其实,其实这机关炮有很多用处,可以阵地固守提供强大火力,岸防,舰载,还有防空,都是不错的选择。”

吴绍霆脑海中灵光一闪,这架机关炮的诞生还真是时候,正赶上自己研究战车和战斗机的档口,正好可以把机关炮安装在这些载具上。不过他脸色仍然没有好看,毕竟一架完全可以模仿甚至进口的武器,付出了性价比完全不符合的代价。

“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自己辞职,要么从此以后中德厂经费降格为每个月五万,并且两个月之内你要给我拿出更实用的新武器计划来。我要的是陆军实用的装备,你听明白了吗?”吴绍霆威胁道,他给了钱德勒最后一次机会。

“将军阁下,你怎么能这样……”

“我现在不想听废话,你如果真一名德意志帝国的勇士,那就更应该拿出你们帝国勇士的精神出来,而不是一味的找借口推脱责任。至于你的机关炮,索性做为一个教训和激励,我把它命名为钱德勒机关炮。如果你能完成我的要求,它就是荣誉,不能,那就是耻辱的罪证。”吴绍霆打断了钱德勒的话,十分有力的说道。

钱德勒听了这软硬兼施、荣辱具备的一番言论,顿时心头来了火气。

“将军阁下,我明白你的意思,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了。我现在就告辞。”钱德勒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快步离去了。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3章,北方的动静

广东风风火火的进行着发展,远在北京的政治活动家们也有一番打算。

自从国民共进会成立,并且在广东如同瘟疫一般的传染开来之后,袁世凯每天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额头都会多了一个十分深刻的“川”字。这个威胁信号实在太明显,几乎快让他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已经六、七天的时间,他每天都在嘴巴上叨念着:吴绍霆不是宋教仁,国民共进会也不是国民党,迟早会威胁到北洋政府的统制地位。

十个月前的广东战争结束之后,国内各省的报纸在刊登文章时,甚至都不再常用“北洋政府”这个称谓,而是以“北京政府”或者“中央政府”来做描述。这在进步党人眼中是一件值得欢喜的好事,毕竟总算得到了国民的信任,堂堂正正是为中华民国的国府之谓。可是在袁世凯看来,却是北洋团体权威消退的痕迹,这是决不能容忍的事。

三月二十二日,陆建章从河南急急忙忙返回北京。去年下半年他奉命带兵前往豫楚之地平息白朗起义。本以为国军正规师出马,一切都能在掌控之中,没想到白朗起义愈演愈烈,农民军是越打越多,国军是越打越少,再加上农民起义军流动性强,一路从陕西打到河南,又从河南打到湖北。

陆建章率领的北洋军每走一步都要开拔费,半年下来非但没能消灭农民起义军,反而被农民起义军拖得再也走不动。

之前陆建章曾发过电报向北京敦促军费,袁世凯也咬着牙拨下了一笔续费。可是之后再行索要军费,却惹的袁世凯雷霆暴怒。无奈之下,陆建章知道再不摆平这件事自己就遭大殃,于是只好在陕西、河南等地不断搜刮物资维持剿贼的局面。

搜刮的越多,老百姓的生活越困苦,越来越多的人揭竿而起。

一时间,局面竟然沦入了恶性循环。

迫不得已,陆建章这次只好亲自返回北京,一方面向袁世凯负荆请罪,一方面寻求出路。对于前者,他早就做好了准备,花了一笔重金贿赂袁世凯的姨太太和长子袁克定,央求他们在袁世凯面前会说一些好话。至于寻求出路,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人接替这个烂摊子,最坏也得讨到一笔经费好回去继续镇压乱民。

刚下火车,陆建章丝毫不敢休息,直接来到新华门总统府。

陆军部已经派人在门口等候迎接,不过却没有把陆建章带到怀仁堂,而是去了陆军部的前厅。陆建章以为段祺瑞会来教训自己几句,可来到前厅才发现,等候在这里的不止段祺瑞一人,还有黎元洪、杨士琦、孙宝琦和梁士诒等人。

见了这副阵仗,陆建章立刻有些唐突不已,赶紧快步上前向众人打了一声招呼。

“老陆啊,你回来的可真不是时候。”黎元洪先一步语重心长的说道。

“南方的动静难道你没听说吗?大总统这些天可正为这些是烦躁不堪,不是念在昔日旧情的份儿上,我们几个也不会特意来这里见你。”杨士琦阴阳怪气的说道,似乎肚子里尚且隐藏着一股怨念似的。

陆建章咽了一口口水,他知道在场的几位没有多少与自己有深厚的交情,像黎元洪这位副总统更是一个墙头草,凡事都以自保为上。现在看到众人站在面前,他立刻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十之八九是自己在豫楚战败的消息波及了这些人的利益。

他马上换上一副苦脸,哎声叹息的自责道:“都怪在下剿匪不利,可是那白朗实在太狡猾,东奔西走到处跨省跨界,每次为了协同他省而延误了战机。唉,唉。这次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一定向大总统解释清楚。”

段祺瑞冷冷的哼了一声,大喝道:“还解释个屁!!大总统最近一直窝着火气没发泄出来,你现在去解释,就是刺激大总统。不管怎么说,白朗这件事不过一些刁民作乱,只要下足够的狠手还是能压住的,你何苦非要跑回来自寻没趣?”

陆建章欲哭无泪,他连忙说道:“段总长,我也是撑不住了才回来想办法,不管怎么说我这也是为了大总统和咱们北洋的面子呀!”

段祺瑞脸色怒容,鼻子都歪了起来,他丝毫不客气的说道:“你这还是为了咱们北洋的面子?出去打了快大半年的时间,非但没把那些小毛贼压下去,反而还让他们打到了武汉。你可知道我陆军部为了瞒这个消息费了多少工夫?武汉那边早就炸开锅了!”

陆建章心头一跳,他原本以为自己一直瞒着险情不报,没想到段祺瑞早就收到风声了。

正如段祺瑞所说的那样,白朗的起义军从陕西打到河南,又从河南流窜到武汉。前阵子为了应付广东战争,驻扎在武汉的北洋第一镇分派了不少兵力南下,以至于现在防务虚空,让白朗趁机进逼到汉阳附近。这可是十分了不得的大事,不仅武汉乱糟糟,就连洋人们都惶恐不已,正在从各地调集军队开进武汉保护侨民。

这件事越闹越凶,时至今日从单纯的叛乱发展到军事危机,又从军事危机蔓延到外交紧张。洋人们都不曾向北洋政府提前告知,擅自调集兵力汇聚武汉,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

“这,这,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现在。唉,说到底还是各省不同心,如果不是为了交涉跨省行动,我早就把白朗灭了。”陆建章赶紧搪塞的说道。

“先别说这些话了,大总统现在还在担忧南方的动静,可不能火上浇油。”黎元洪连忙把大家的埋怨指责扯到正题上面,解决问题才是至关重要。

“对,对,对,都别说没用的话了。”孙宝琦也跟着说道。

大家一阵沉默,一时半会儿谁也拿不准主意。

最后还是杨士琦理清楚了头绪,说道:“大总统现在顾虑的还是咱们北洋的地位。如今大选早已经过去,大总统是名副其实的正式大总统,咱们背后又有洋人的支持,在国际上都说的过去。我有一个办法,或可解决大总统的心病。”

黎元洪马上问道:“快说说看。”

杨士琦于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们可以联名递一份呈请,确立大总统的长久地位。”

他的话点到即止,不过大家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黎元洪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后跟着说道:“有道理,正好四月份要开始颁布正式的《中华民国约法》,如今参议会还在讨论这些法规,我们不妨在其中做一些对大总统有利的修改,用法规来奠定大总统的权力。”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4章,袁世凯野望

段祺瑞虽然很讨厌杨士琦,平时只要杨士琦的话,自己必然会反对。可是现在情况不同,再者他也觉得巩固了大总统地位,对自己也有好处,于是不吭声算是默认支持。

这时,陆建章仍然有些担心的说道:“可是,在下的这件事该如何是好……?”

杨士琦没好气的说道:“什么如何是好?自然是先拖着,等大总统心情好了再去就是。”

陆建章回京之前虽然没有做过正式通知,但是早先贿赂了袁世凯的长子和姨太太,只怕大总统早就听说了风声。可是事到如今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先尽量瞒着。

黎元洪又说道:“不如杏诚先生明天先去向大总统试探一下,说不定还能提前让大总统宽心一些,也好方便我们接下来的做事呀。”

杨士琦傲慢的点了点头,笑道:“也好,这个时候大总统也只能听得进我的话了。”

段祺瑞狠狠的瞪了杨士琦一眼,不过杨士琦只当是没有看见。

第二天傍晚,杨士琦来到怀仁堂后院大书殿,袁世凯正在出神的玩弄着金鱼。

门口的侍从官通报了之后,杨士琦这才走了进来。他来到袁世凯身后,袁世凯依然没有任何反应,似乎是忘情于金鱼缸之中了。

“大总统今日真有雅兴。”杨士琦微笑着打了一声招呼。

自从搬入新华门以后,袁世凯确实养了几缸金鱼,不过却从来没有打理过,完全是交给侍从在应付。偏偏在南方传来组建国民共进会的消息这几天,袁世凯特意把一缸金鱼从私人书房带到了大书殿,时不时都会去玩弄一下。

此时,杨士琦只看见袁世凯把手侵在浴缸水里,有规则的慢慢搅动,惹的那三支又大又红艳的金鱼不得安宁。他一眼就看出这怪异,大总统的心境只怕与这搅动的水一样,根本静止不下来。

良久之后,袁世凯没有回头,喃喃的开口发出了声音:“杏诚,听说武汉出事了。”

杨士琦脸色一变,不过很快又恢复过来,武汉现在闹得那么厉害,身为民国大总统怎么可能收不到任何风声。他立刻随机应变的说道:“近日确实有传闻,昨天下午我与孙部长见了一面,他已经与陆外长一起去东交民巷核实消息了,相信一旦有确切的定论很快就会呈报到大总统这边。”

袁世凯面无表情,冷冷的又说道:“朗斋是不是回来了,他怎么不来见我?”

朗斋正是陆建章,放出陆建章回京消息的人,正是陆建章在陕西的死对头陈树藩。

陈树藩在革命之后就是陕西督军,可惜陆建章奉了中央的命令来到陕西,夺了陈树藩的大权。正好这次白朗起义镇压不利,陈树藩巴不得陆建章早点滚蛋,因此到处制造言论诋毁陆建章。陆建章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一步,只能怪陈树藩这只笑面虎平时隐藏的太好。

杨士琦顿时大感唐突,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回答,如果是不知情,可明明才见了一面,弄不好让大总统知道自己故意隐瞒反而坏了事。可是如果把陆建章回家的实情说出来,又会得罪了陆建章。他心里暗暗发恨,自己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其实今日在下前来是有一件恳请之事要向大总统交代。”寻思一阵,他只好硬着头皮岔开了话题,暗暗的还捏了一把汗,希望大总统千万不要发怒。

“说。”袁世凯声音不带感情。

“参议院最近正在按照大总统的意思修订正式的《中华民国约法》,不过其中有几项我们这些属下认真的讨论过,认为有必要再做一番修改才是。”杨士琦试探的说道。

袁世凯冷冷的哼了一声,自己现在担心的事情一个个都没有人关心,反倒尽拿这些没用的东西来当正经事,如何不叫人生气?

杨士琦赶紧接着说道:“大总统,我知道您最近一直在为吴绍霆在南方组建的国民共进会感到担忧,而这次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正式的《中华民国约法》来体现大总统的威信,到时候不仅能限制这些所谓的政党,更能巩固大总统的统制地位,岂不是一举两得!”

袁世凯缓缓的站起身来,甩了甩两只手上的水,回过头脸色冷酷的说道:“你还真当《中华民国约法》有狗屁作用?”

杨士琦自信的笑道:“这可要看面对什么人了。大总统试想,吴绍霆组建国民共进会的意图,不正是希望通过合法的途径来争取国府的地位?既然他是一个守法的人,那我们就拿法来压制他。就算吴绍霆不守法,以广东目前的实力他也不敢乱来。”

袁世凯冷声说道:“你怎么知道吴绍霆不敢乱来?他敢打第一次广东战争,那也就敢打第二次广东战争。”

杨士琦说道:“大总统,去年广东战争不管怎么说都是南方先开火,这次如果吴绍霆还敢先开火,别说国内舆论不支持,甚至咱们还能借机把这伪君子的伪装全部揭露,让国人都知道吴绍霆就是一个好战狂人。”

袁世凯沉默了一阵,随后仍然不满意的说道:“哼,白朗的农民起义都没摆平,还指望我们再去对付广东?真是笑话!”

杨士琦马上又说道:“现在再打仗的确不是明智之举,对咱们北洋来说是如此,对吴绍霆来说也是如此。大总统,如果咱们不主动扼住广东的意图,反而处处被动,岂不是一步一步由得外人蚕食吗?再者,之前吴绍霆宣布与革命党决裂,这已经是下了一步险棋。这一步险棋不是没效果,而是没到时候。只要吴绍霆敢挑起事端,立刻会自取其辱。”

袁世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是啊,自己差点把最关键的一节给忘记了,今天的吴绍霆可不是以前的吴绍霆,失去了革命阵营的外衣,吴绍霆不过就是一个军阀罢了。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老了,昔日吴绍霆在困境之时还能拿出豪赌的气魄,可现在自己做任何事都要瞻前顾后,久而久之反而成了一种束缚。

“是啊,是啊……我们不能再被动了,一定要去逼他!看看谁的底气硬。”

“就是这个道理。言归正传,在下提议就是取消总统的连任限制,再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对参议院、国会、立法和选举都做相应的调整,只推说国情需要即可。”杨士琦忙不迭的献上自己的建议。

“我也早想这么做。不过这件事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非议,一定要事先做好充足准备才行。”袁世凯慢条斯理的说道。

“大总统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

“哼,杏诚,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所说的做好准备,是要先试探一下南方的反应。陈二庵已经在四川拉拢了刘存厚、罗佩金等人,由他们坐镇四川,我可以放心大胆的一试。”袁世凯总算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5章,南北密谋

一九一三年的春天到了末端,南方的天气渐渐转暖。

四月十日的南宁总算下了一场让人感到满意的春雨,细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