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钟进卫一直在暗自祈祷,希望建虏没有那么快的反应速度。
    新军因为赶时间,根本就不管行军时需要保持队形的军中规矩,拉成了长长的一条长蛇。
    随着平原慢慢地缩小,地势慢慢地变高,官道所在就变得狭小起来。
    钟进卫在来辽东之前,已经事先了解过地形。他知道,前面就是他选定的阻击阵地牛头岗。现在还没看到建虏的援军,说明自己能先一步赶到,算是不错的开局了。
    其实如果要说最好的阻击阵地,并不是他选择的这个地方。而是再过二十里的鞍山驿,那里才是一处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钟进卫没想过拿下海州后,还能拿下这个鞍山驿。要真这么厉害的话,只有后世那些穿越书中开了无敌光环的主角了。
    钟进卫自己虽然是穿越而来,却从没想过自己有无敌光环,虽然他也非常渴望拥有。
    官道一个转弯,牛头岗就看见了。可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前方出现了建虏的身影。
    “霹雳”大队的一百来人是跑在最前面的,他们一到目的地,便紧勒战马。
    战马前蹄扬起,整个身子随之立起,同时“恢恢恢”地嘶叫,表达急停得不满。
    “霹雳”大队的人都稳稳地粘在战马背上,等战马一站稳,便迅速翻身下马。而后往两侧山上跑去。
    新军中陆续赶到的士卒,喘着粗气,喷着白雾,在官道上下马列队。
    钟进卫也赶到了,不过他没有下马,就在官道边上驻足,拿着望远镜观察前面建虏的情况。
    他发现对面的建虏也已发现了新军,开始减速观望。钟进卫初步估计了一下,对方建虏好像也就一千人左右。为首的几个头目聚在一起叽叽歪歪,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虽然比较远,天色又将近傍晚,但钟进卫通过望远镜,还是发现了一些情况。那些建虏头目的脸色都有点惊诧,在说话的时候还对这边指指点点。
    钟进卫忽然有所醒悟,估计这些建虏是见到新军的军服,知道了己方火器的厉害,正在考虑要不要攻过来的问题。
    他轻‘哼’一声,转头看看自己这边。发现到达的新军士卒已经有六七百人了,后面还不断地有新军士卒在加入官道上的队列。
    等他再次转头看向对面的建虏时,发现大部分建虏下了马,似乎在准备冲阵。因为他发现,最前面的那批士卒又从马背上取下盔甲,往身上套去,后面则是弓箭手在做准备。
    钟进卫知道建虏最拿手的一招就是重装步兵的冲阵,在野战对以前明军的时候,常常用这招冲垮明军,然后骑军追杀。
    先下手为强,钟进卫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他当即向边上的号兵发出了命令。
    那名号兵拿着小号,对,就是后世的小号,连续吹起了短促得“嘀嘀”声。
    列队的新军士卒一听,便踩着尖锐的“嘀”声,起步向前进。
    后面赶到的士卒则又重新开始排队,组成第二批队列,继续踩着“嘀”声前进。
    建虏看到这边的情况,不少人脸上露出慌乱之色。这支奇怪的明军果然和传说中的一样,战力十分强大,否则不可能主动向大金军队发起冲锋。
    几个建虏的头目估计了下距离,连忙又凑到一起商议。新军的强悍,奋勇直前,让建虏分成了迎敌和暂退两种意见。
    正当他们还在商议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枪响,这几个围在一起的建虏头目纷纷中弹倒地。临死,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眼尖的建虏发现左侧不远的山上冒出了一阵硝烟,应该是那个方向打来的。可看距离,是不是太远了点。
    听到枪声,看到建虏的头目倒地,新军士卒在其队长,百总的率领下,加快了进军脚步。
    当建虏还在查看各自头目的情况时,官道上的新军已经迫近,开始向建虏射击了。
    在放倒了一批建虏之后,剩下的那些也顾不得什么大金勇士的尊严,马上翻身上马,往回狂奔而逃。
    没多少时间,新军士卒便退回了原来的阵地,同时这支建虏的情况也报到了钟进卫这里。
    原来这支建虏军队是前面不远的鞍山驿驻军,在收到驻守辽阳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急令之后,出兵八百人先行增援海州。
    钟进卫也没有想过乘胜追击,因为鞍山驿乃是一处险要之地,必然不会只有刚才见到的一点人马。而且新军没有火炮,光凭燧发枪,是不可能攻得下来的。
    按照事先的计划,新军士卒开始紧急施工,用随身携带的小铁楸挖土堆墙,同时在前面一大段路面,不但官道,还包括两侧也都进行作业。
    钟进卫也庆幸,刚才那伙建虏摄于新军的威名,没有在一开始就采用骑军冲锋的战术。否则的话新军虽然能灭掉这支建虏骑军,但本身必然会有损失。
    他知道,新军到达这里的消息,会很快通过建虏的败卒传到那个和硕贝勒耳中。在吃了先前的开胃菜之后,大餐就要来了。究竟是吃下这份大餐,还是撑爆了肚子,很快就会知道。

第六百六十六章 发现明军弱点
    建虏的八个和硕贝勒,没一个是战场上的菜鸟。这八个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
    因此济尔哈朗一方面急令鞍山驿的驻军先行前往救援,另外一方面则下令集结辽阳的驻军,同时也给盛京的皇太极传去急递。
    济尔哈朗非常震惊明军竟然打起了海州的主意,要知道以海州的地理位置,大金是不可能任由其攻占的。
    虽然有那支占了几次大金便宜的明国新军在,但济尔哈朗并没有一点惧意。因为这里是在大金的地盘,周围都驻扎了大金主力所在。不是像上次一样搞伏击就能伏击得了的。
    因为冬季战事的原因,许多部队还在修整,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出发得了的。为了抓紧时间,济尔哈朗也等不了所有军队的集结。
    他率领着五千说走就能走的常备军,马上赶往鞍山驿,准备前去会一会那支明国的新军。
    当济尔哈朗赶到鞍山驿时,刚好碰到了战败逃回去的鞍山驿驻军。一番询问下,他暗自吃惊,不知道明军搞什么鬼,竟然这么快速度地攻过来,难道已经吃掉整个海州了?
    济尔哈朗想想又觉得不大可能,毕竟打仗攻城不是过家家,说攻占就能攻占的。攻城之战不但要打下来,还要处理后续一系列的事情。没有个一两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就能稳住了海州呢?
    要没有稳定住海州,那支明军就越过海州一路攻过来,那是何等荒谬的事情。
    济尔哈朗没想明白具体的原因,但他知道那支明军人数不多,就一千来人,就在前面二十里远的地方。
    他看看天色,已是傍晚时分,马上就要天黑了。但现在这些天是月亮正圆的时候,就算是晚上,也能看得比较远。等了一会,没有等到明军攻过来的动静。
    于是,济尔哈朗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发,如果明军没有逃走的话,五千精锐,怎么都能干掉区区一千多明军。
    他的手下向他劝谏说,鞍山驿的人马被明军打回老家就可以证明,这支明军的战力不能小觑。
    对于这种理由,济尔哈朗都有点不愿回答。不过他的脾气算好的,就算心中不愿,他也给部下解释了下:“明军是火器,利于远距离攻击。鞍山驿的人马自己下马,还搞什么重装步军,岂不是给了明军从容射击的机会?要不是那几个人战死了,就算逃回来,我也要他们的脑袋!”
    他手下一听,连声称“是”,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主子的意思。就是用骑军攻击,最短的时间内缩小和明军的距离,接下来是骑战还是步战,就随便自己决定了。
    月亮一如这几个晚上,没有被云所遮盖,圆圆的一个大脸盆,给大地晒了一层银色。
    五千骑军,滚滚铁蹄,声势浩大,直扑二十里处的明军。
    当前锋探马三三两两地出现在牛头岗时,就发现前面一道黑影横拦在路上;挡住了去路。
    与此同时,躲在暗处的“霹雳”大队队员,用弓弩解决了几个。不过不管如何,前方有警的信息被迅速反馈到济尔哈朗这里。
    济尔哈朗看不见远处明军的情况,但听探马回报的信息,可以推测出明军是筑了一堵墙来阻拦大金军。
    他根据时间推算,略微有点奇怪,明军怎么这么快就筑起了墙。
    但就算筑起了墙,那又如何?晚上光线不好,更有利于大金缩短和明军的距离,从而达成和明军近战的目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火枪手只要被大金勇士近身,那么就是被屠杀的份了。
    济尔哈朗当即以两个牛录为一组,一下派出了四组,散开在官道以及两侧,趁着夜色的掩护,冲向明军。
    他在后方看着前面模糊的影子,慢慢地越来越远,越来越靠近远处的明军阵地。
    济尔哈朗预估着明军就要开火了,可事实上出乎他的意料,明军阵地上静悄悄地。
    在某个时候,他甚至怀疑,是不是明军已经逃走了。
    忽然前面传来人喊马嘶之声,好像攻过去的骑军乱了起来。但济尔哈朗又没有听到明军的火枪声,这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也是打惯了仗的人,稍微一想,便明白明军要不是在阵地前撒了钉子,就是挖了折马腿的土坑。有这夜色的掩护,效果比白天会好不少。
    夜色之中,没人看到济尔哈朗的瞳孔一缩,面色严肃地看着前方。果然不出他所料,远处随即响起了明军的火枪声音。
    济尔哈朗当然没有想过一次就把这支明军打垮,前面的这支先锋更多的是试探。可就算如此,听着奴才们的惨叫,看着明军阵地上不断闪出的火光,心里还是不好受的。
    听着明军此起彼伏地火枪声音,忽然济尔哈朗的心情由阴转晴,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手下听到他发笑,不由得都有点奇怪。和硕贝勒这是怎么了,不至于损失了这么一点人马就发疯了吧?
    其中一个手下担心地唤了声:“主子,主子爷?”
    济尔哈朗拿眼瞧了下他,虽然没看清他的脸色,却能知道他心里想啥。但他的心情正好着,也不计较,还给他们解释道:“你们知道这晚上作战,明军有一个极大的劣势是什么么?”
    毫无疑问,相对白天来说,劣势肯定是看不大清楚了。有个手下鼓起勇气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就是看不清楚。你们看到没有,明军并没有点火把。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点了火把照明的话,他们在明,我们在暗,就会被我大金当靶子射。还记得当年决定我大金国运的萨尔浒之战么?”
    济尔哈朗的心情很好,带着一丝得色问道。
    他的一个手下马上答道:“当时大雾弥漫,明军不得不点火,从而被我大金躲在暗处歼灭了他们。”
    另外一个手下马上有疑问了,他发表看法道:“可这次的明军不点火,一样能打枪,就不用暴露在火把照明之下了。”
    他们搞不清楚明军的火枪为什么不用点火也能打响。但眼前的事实却是如此,不由得又有点失望,其中一个说道:“那夜色岂不是对明军影响不大?”
    济尔哈朗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你们没发现明军火枪的枪声稀疏么?这就说明,虽有这月色,却还是严重影响了他们装填弹药。”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势受挫
    发现了明军有这个致命弱点之后,济尔哈朗便马上命令鸣金收兵。他要调整策略,重新发起攻势。
    前线的建虏一听后方传来鸣金之声,便很快就退了下来。
    济尔哈朗把几个牛录叫过去一问,果然是地上被挖了无数不规则的小坑,折了马腿,才搞得人仰马翻,攻势受挫。
    现在既然知道明军确实用了这招,那么济尔哈朗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他根据这些牛录的印象,再次派出了探马,前去战场摸索小坑的起始点在哪里。
    济尔哈朗就是打算让士卒先骑马冲到小坑起始点附近,然后下马步战。这样一来,明军的陷马坑就会失去作用。而大金军同时又能借助马势缩短冲锋距离。
    当建虏探马向前探索之时,却发现明军也从那堵墙后面出来,往前进攻。
    建虏探马虽然人少,却也都是精锐,他们纷纷抽出弓箭进行还击。
    因为夜色的原因,双方都是离得比较近才能发现对方。而且明军用的是火器,每打一枪,都会闪出火光。
    因此给了建虏探马以比较准确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建虏探马也只能估计着向明军射箭,没法准确命中明军的致命部位。
    明军则是武器霸道,只要打中一个建虏探马,其必然丧失战斗力;而建虏探马射中一个明军,因为夜色的原因,往往不会是要害之处,还能继续战斗。
    没多少时间,前线的情况就传到济尔哈朗这里。他一听之下大喜,明军的脑子有病么,竟然离开那堵墙,还主动攻了过来。
    于是,他大手一挥,马上就派出了五百弓箭手,前去和明军对射。
    济尔哈朗相信,明军只有一千多人,光是对耗,都能把这支明军耗死。
    可等弓箭手上去的时候,明军却已退回去了,弓箭手上去扑了个空。
    为首的一个甲喇额真派了人回来向济尔哈朗禀告说,明军阵地前大金勇士的尸体,甚至连马匹的尸体都不见了。并请示是否继续攻击。
    济尔哈朗脸色微沉,便明白了刚才明军为什么拼着增加伤亡,离开那堵墙进攻的原因了。
    他们一是为了清理那些尸体,不让尸体成为后续大金攻击的掩护。
    二么就是明军那堵墙,能这么快修起来,济尔哈朗敢肯定,墙里面绝对有大金勇士的遗体。
    想到这里,济尔哈朗气得直咬牙。他也已摸清了陷马坑的起始点,便按照计划开始进攻。
    一千多建虏携带盾牌,骑马冲近明军阵地。然后冲到差不多远的时候,就迅速翻身下马,用盾牌护着身子,开始步行冲锋。
    一时之间,在这条稍微狭窄的官道以及两侧都铺满了建虏的影子。盾牌兵在前面冲锋,后面的建虏弓箭手则吊射掩护。
    钟进卫通过望远镜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建虏的攻击规模和攻击手段,他连忙传令道:“让后备队齐上,所有人都给我狠狠地打。”
    原来钟进卫早已通过望远镜看到先前的建虏攻势,更多的是试探性攻击。因此他把新军士卒分成了两队,没有一下暴露出全部实力。
    济尔哈朗估计得也没错,夜色还是影响了新军士卒装填弹药的速度。但是这个影响程度,并没有济尔哈朗想象得那么大。
    因为新军采用的是事先包好的定装纸弹,比起以前那种装填方式快了不少。新军中不管是老卒还是新卒,又都有足够的训练来熟练这个装填方式。说句夸张的话,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装填弹药。
    而济尔哈朗之前听到新军射击枪声的稀疏,只是因为那并不是一千多新军的射击声,有五百来人的新军士卒那时还在阵后抓紧时间吃东西、休息。
    不过现在建虏的攻势猛烈,钟进卫就没有保留预备队了。
    一时之间,枪声大作,远比之前响了很多。
    建虏的盾牌在离得远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用,能挡住强弩之末的铅弹。另外弓箭手的还击,也不时给新军造成了伤亡。
    不过因为新军是躲在护墙的后面,加上夜色的掩护,建虏弓箭手并没有准头,更多的是散射。而新军的头盔都是钢盔,只要不是重箭,一般都不会有事。
    只有少数几个运气不好的新军士卒被凑巧飞来的箭支射中面门,才增加了新军的战死数字。
    建虏冲近了之后,伤亡就开始大面积的出现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铅弹的威力,已不是盾牌能抵挡得了了。
    虽然战线较宽,一千多明军只能排成两排轮流射击。但建虏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一是因为地上的坑多少对他们有影响,一个不小心也能扭到脚的。
    二是前面几排的建虏中弹倒地,又给后面的建虏增加了障碍物。
    因此建虏这不快的速度就弥补了新军射击频率上的减弱,燧发枪的每一次射击,就让一名建虏丧失了战斗力,不是魂归地府,就是躺在地上惨叫。
    前线的战况很快又报到了济尔哈朗这里,他原本想轻松解决明军的希望又破灭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之前的枪声稀疏,现在突然又变得密集起来。难道是明军的后续部队又到了?
    具体什么样个情况,因为夜色的原因,没法查看仔细,这让济尔哈朗又有点觉得还是白天战斗比较拿手。
    他仔细听了一会,发现明军枪声的密集程度差不多就没有再增加了,就知道明军的援军应该也没有多少。
    不过大金靠盾牌还是冲不到明军的阵地上,济尔哈朗暗自叹息了一下,便下令鸣金收兵。
    然后他命令手下马上到鞍山驿去运克制火枪的军械,既然不能直接拿下明军,那就正经地打一场好了。
    他的一个手下向他谏言道:“主子,要不等天亮再打吧?”
    天亮再打,对于拥有人数优势的大金来说,会有不少便宜可占。因为能看到明军的具体情况,再加上人手足够,就可以针对性的对付明军。
    谁知济尔哈朗却不同意,他摇头说道:“明军既然用这么一点兵力,就跑这么远来阻击我大金的援军,显然其后方必然是有什么不妥,害怕我大金援军攻过去,否则他们为何放弃海州城防而要在这里冒着风险阻击?”
    他的手下一听,都点头称“是”,还是主子英明。
    因为济尔哈朗的策略改变,战场暂时陷入了沉静。

第六百六十八章 明军等死吧
    “侯爷,我军战死七人,伤重不能再战的有二十五人,轻伤还能再战斗的有五十六人。”李老四奉命去统计了一圈战况后,回来向钟进卫禀告道。
    钟进卫听了心中一紧,这种正面阻击战毕竟不是以前的埋伏偷袭,伤亡这么快就出现了。他问道:“重伤的军士情况如何?”
    “多是手臂、肩膀遭建虏重箭所伤,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性命无碍。”李老四马上回答道。
    钟进卫听了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多亏了那堵墙的防护作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想了一会,就命令李老四道:“传令,伤重不能再战的士兵先行撤回海州,把牺牲的同袍也带上。”
    “是,侯爷。”李老四答应一声,马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