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迁安一听这话,心里突地一跳,连忙摆手,“都是二、三路军的领导签的协议,没我多大事儿。司令又高抬我,早晚有一天我得被司令卖了还得帮他数钱,我就纳了闷儿呢?怎么我就学不来司令那样脸不红心不跳的忽悠人呢?”
杨靖宇被马迁安煞有介事的神态逗笑了,抬手轻轻打了他一巴掌,转向魏拯民说道:“瞧安子这油嘴滑舌的,我是忽悠人的人吗?老魏你可要说句公道话。”
魏拯民含笑不语,好似坐实了马迁安的话语,急的杨靖宇直眨眼睛,“好哇!老魏,你不给我说句公道话,咱就用安子的话来讲,咱俩掰了,掰了!”
☆、深谋远虑 (25)
第52章打开心结
又过了几日,身体康复大半的杨靖宇魏拯民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不顾医生的劝说,执意带领马迁安一干人等乘火车北上哈巴罗夫斯克拜会伊万诺夫等远东军主要干部,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共中央派来的领导即将到达。
伊万诺夫最近的心情非常愉快,史大岭同志因远东资源的发现与开发,大大的夸奖了远东方面的工作,当然夸奖远东区的工作就是夸奖伊万诺夫他本人,使他很兴奋,而且与抗联签署的协议顺利的得到了史大岭同志的批复。相对于这个协议的顺利批复,伊万诺夫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政治嗅觉灵敏,摸到了史大岭同志的脉搏,将手挠到了史大岭同志的痒痒处,这才是他最得意的。
其实,在签署这个协议之前,伊万诺夫是反复研究过苏共中央及共产联盟近一两年来的文件,从中把握住了文件所要表达的精髓。那就是一为了SL东线的安全,必须要援助一切反日的力量,活动战斗在ZG东北的抗联成为了远东区第一想要接触的对象,但一直没有合适的途径与抗联接头,尤其是38年之后,就连共产联盟的ZG同志都联系不上抗联了,无法利用援助这支力量,这次抗联主动寻求自己的帮助,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功劳,三伏天吃冰棒爽透了。这一点,伊万诺夫知道自己做的正确。
第二点,伊万诺夫也清楚自从中共派来任BS接替王MING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以来,连续阐述中共国内《ZG抗日战争的形势与ZG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毛ZD的《论持久战》、《民族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等长篇巨论,彻底扭转了共产联盟及联共布对ZG共产党的认识,共产联盟书记季米特洛夫明确指出:“应该告诉全党,应该支持毛ZD同志为ZG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MING,不要再争领导人了。”“在领导机关中要在毛ZD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后来,共产联盟执委会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共产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决定》,再次表示“完全同意ZG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并通过《共产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声明》,发出国际援华号召,开展政治上、道义上、物质上援助ZG抗战运动。
既然联共和共产联盟都已经因ZG国内复杂情况从而放弃指导中共国内斗争,转变态度采取不干涉中立的内生活,那么我伊万诺夫做的工作想而也符合这个指导思想。
伊万诺夫判断对了,所以他得意,唯一不满意的是马迁安这小子好像在躲他,是不是要再加强点支援力度换取情报呢?但愿这个小滑头不会要价太高。
☆、深谋远虑 (26)
杨靖宇一行人到达哈巴罗夫斯克后受到了伊万诺夫热烈欢迎,双方例行交换了工作意见。期间,伊万诺夫一直见不到马迁安,偷偷询问跟来的诺维奇后才知道马迁安又窜到兵工厂去了,恐怕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伊万诺夫的预感成了现实,这小子果然在避免与自己见面。不过他自见过魏拯民之后就对马迁安提供情报的期望值降低了许多,这个魏拯民在谈判水平上超出马迁安许多,不是个好糊弄的角色,看来再想得到大量相对廉价有用的情报难度增加了。“这小滑头,也知道学会讨价还价了,自己讨不过我,把他家领导推到前台跟我耍花枪。”伊万诺夫心中无奈的想到。
马迁安直到半夜才由兵工厂的总工卢萨送了回来,满嘴酒气满脸的酒像,嘴里还唠叨着专业名词。还没睡的杨靖宇等客人告辞走了以后,正要训斥马迁安喝酒误事,不成想刚转过身就对上了马迁安一双亮闪闪的眼睛,哪里有半分醉意。
“你小子就做妖儿吧!没泄露我们的机密吧?”
“嘁!司令您咋老不放心我呢?我可是党员了。”马迁安不服,辩解道。
杨靖宇放下心来,转而又对另一件事担心起来,这种事还不能堂而皇之的明面说,只能与马迁安这个心腹爱将聊聊。
“安子,你说说,现在中央对抗联是个什么态度呢?这些天我也让同志们搜集了很多老报纸,也知道了现在的中央领导层与派我们到东北时的中央领导层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我都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知道我们不?”其实杨靖宇的话里还有潜台词,那就是原先东北抗联一直是由共产联盟中的王MING指挥领导的,现在王MING回到了延安,也已不是主要领导了,那么毛ZD同志是怎样看待抗联的呢?但是明确的话却连马迁安这样的心腹都不能告诉,只能以这种模糊的语言说一下,如若连这个模糊语言都不能言语,恐怕就憋坏了。
马迁安熟悉这段历史,稍一琢磨就知道杨靖宇的心思,但他可不敢明说。马迁安看着杨靖宇心事重重的摸样,安慰道:“司令,我问您,您革命为的什么?”
杨靖宇听了这话,转身站起在屋子里急速的转了一会儿,猛然拍了一下脑袋,真诚的对马迁安说道:“谢谢!安子,一语惊醒梦中人,用佛语说,我这是着像了!经历血雨腥风,在重重艰难挫折中闯出来的中央一定会给我们正确的评价,公正的评价!我们抗联不是附属于共产联盟的军队,不属于某个个人,它属于党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深谋远虑 (27)
对于直接领导的更换,任何人都不能免俗,都会在与新领导见面前惴惴不安,对于这点,杨靖宇很快调正了心态,欣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马迁安对杨靖宇心胸开阔、政治上的成熟表现了由衷的钦佩,换作是他自己如果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估计都睡不着觉。
放心吧,俺的杨将军。您不知道,我可知道,您在中央的地位高着呢!在1937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准备党的“七大”时,就已经确定您为25位准备委员会委员了。全党前25名啊,政治局常委评不上但怎么的也得是个政治局委员吧,最差也得是中央委员。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最优秀的代表,也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民族英雄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1934年的苏维埃“二大”和193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会议上,杨靖宇先后当选为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共中央“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毛ZD在同合众社记者王公达谈话时就曾指出“ZG共产党和东三省抗日义勇军确有密切关系。例如有名的义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马迁安心里有数,相信明天见到中央领导后,他会将杨靖宇这充满心头的一切的疑惑完全解开。
第53章中央领导
第二日上午九时,一列从莫斯科出发奔驰了8天8夜的火车缓缓的停在了哈巴罗夫斯克火车站。杨靖宇一干人及全程陪同的远东军区内务部副部长卡拉紹夫大校已经早来了半天,此时俱都左右张望,不知莫斯科来的客人到底在那个车厢。
本列车终点站虽不是此地,但本地是一个重要城市,所以下车的乘客很多,一眼望去,站台上熙熙攘攘的。马迁安伸长脖子盯住附近的两节车厢的门口,心中还在暗暗琢磨到底中央派来的是哪个牛人,左等右等,眼中净是人高马大黄头发绿眼睛的家伙,正等得心急,忽然就见自己侧前方的杨靖宇已经快步向左方奔去,马迁安心中一动,紧忙跟了过去。
“老杨,老杨!老魏!”有人在喊杨靖宇和魏拯民,熟悉的声音使马迁安不费力的循声找到了它的主人,32岁的三路军政委冯伯云,抗联派出去莫斯科的代表,伯力会议参加者。
这位戴着圆边黑框眼镜的大知识分子(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与华罗庚是一个导师的同门师兄)激动地快步走向杨靖宇,两人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互相打量。两人自从在哈尔滨分别后,一别经年,此时重新见面,不禁感到一股暖暖的情谊涌动在心中。
☆、深谋远虑 (28)
魏拯民偷偷捅了一下冯伯云,待冯伯云看向他时,微微咧了一下嘴。冯伯云心领神会,立刻放开手,一闪身,嘴里还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咳!太激动了。”
冯伯云这一闪身,亮出来身后跟着的一个留着李大钊式胡子,脸孔敦厚的面容。天啦!是任BS!马迁安心中狂跳,这可是人称“党内的骆驼、党内老妈妈”待人亲厚,刚正不阿的未来五大书记之一,最高领导层啊!即使现在还不是五大书记,但也是政治局委员啊。
本来3月末的时候,任BS就将卸任中共驻共产联盟代表的职务回国,而且中共中央得到信息,知晓斯大林正在考虑解散共产联盟,也就不打算再派人接任,任BS将成为最后一任。就在任BS收拾行装准备回国的时候,接到了共产联盟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的电话通知,云,远东军区派人将带领一名ZG抗联同志到达莫斯科,寻找驻共产联盟中的ZG同志。问,是否接待?
这还有什么可问的呢?任BS当机立断,暂时不走,等待抗联同志到达。任BS知道党中央一直关注东北抗战的状况,也知道这支东北抗联是遵照当时以王MING为首的中共驻共产联盟代表团1935年8月1日提出的《八一宣言》而成立的,一直接受共产联盟领导,实际上也是接受王MING领导,但王MING38年回国后,并没有将东北抗联的资料情况交接给自己,这让抗联这支队伍既同共产联盟失去了联系,也同延安的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这回抗联的同志主动找上门来,我们又有何理由不见呢?
任BS见到冯伯云之后,了解到了抗联近期艰苦卓绝的战斗,也充分理解了抗联寻找党中央指示的急迫心情。他将这些情况电告给延安后不久,就接到了延安的复电:“授予任BS同志全权,妥善处理东北抗联事宜,欢迎抗联同志们回归党的大家庭。”得到中央授权后,这才有任BS亲自前来远东哈巴罗夫斯克之举。
冯伯云在旁边掩饰着自己刚才的激动,急忙给任BS介绍杨靖宇等人。介绍完后又介绍任BS。介绍毕,双方各自退后一步,沉默无言互相凝重的注视对方,稍倾,忽然不约而同缓缓举起右手,庄重的互敬军礼。马迁安注意到,他们眼中早已噙满了泪花,千言万语已化作无声,凝结在缓缓举起的手臂中。周围所有的人都刹那间沉浸在浓厚的战友情中。
礼毕,任BS平抑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微笑着热情的伸出双手握住杨靖宇,“杨司令,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哦!”
杨靖宇一愣,他并不知道自己已名扬海外,已经是东北抗日力量的代表,他略带拘谨的回道:“党代表同志,您过奖了,我代表一路军全体将士向您表示衷心的欢迎,并请您作出指示,我们将无条件执行。”
☆、深谋远虑 (29)
任BS一直仰着头注视着杨靖宇的眼睛,从杨靖宇的眼中他看到的满是真诚,无一丝做作。任BS摇了摇头道:“杨司令,我理解你的心情,也理解与中央失去联系已久的广大指战员的心情,但是,我不是来做指示的,党中央赞赏抗日联军的斗争精神,也对你们的功绩有了初步了解,我们认为,抗日联军这些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是有效地,是成功的,你们战斗在日军重兵云集的地域,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战略战术都是正确的,我来这里除了是党中央交给我的任务外,还是向你们取经来了,呵呵!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杨靖宇、魏拯民看着任BS微笑的脸庞,真诚的表情,耳中听到谦逊纯朴的语言,心中的不安消失无踪。原先就怕派来一个不好相与的人物,提出不切合实际的指示,双方都是强硬的性格担心双方言语不合引起误会和冲突,现在看来是多虑了。这个红二、六军团的创始人,无比熟悉军事、政治,而且一看就是和善讲理的人,绝对不是那种仅凭一个什么文件精神就乱发挥、乱指挥的人。
车站站台上里只剩下了这一群人,旅客早在几分钟之前就走光了。魏拯民看了看周边环境,指了指停在站台上的几辆轿车,对任BS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一群大佬在寒暄,马迁安站在几个警卫员中间,暗中揣测模仿任BS的礼仪,自得其乐。
任BS轻轻摇了摇头,对着杨靖宇说道:“请同志们再稍等一下,这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位中央委员,不过他与我的任务不同,他是被SL人邀请到远东做客的,我们再等一下,他应该与那个团在前部车厢,应该下来了呀?怎么还看不到呢?”
马迁安此时却目瞪口呆的看着一位刚刚从站台WC门口走出的微微皱着眉头,捂着肚子的瘦瘦的中国人,天啦!这是谁呀?
第54章还有一位
林B!鼎鼎大名,赫赫战功的顶级战将林B,瞧那熟悉的浓眉,苍白的消瘦的脸庞,落寞的表情,永远在思索的眼睛。除了他还能有谁?后面跟着一个抱着药罐子的警卫员,这种情形更加坚定了马迁安的认知。
按历史原轨迹,林B此时确在莫斯科养伤,不知谁这么大面子竟然能将正在休养中的他鼓动到远东这偏僻的地方?显然不是任BS,刚才任BS也说了,林B是另一个团中的,什么团?与RB人有无关系?煞那间,马迁安心头已经转过无数念头。
☆、深谋远虑 (30)
林B不在莫斯科修养,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了?唉!难言,他是郁闷的。前几日还在莫斯科的时候,参加了一个酒会,出席酒会的众多高级将领不知怎么的讨论上西欧局势问题,渐渐的将话题集中在德国如何进攻马奇诺防线上。包括史大岭在内的绝大部分苏军高级将领都认为,拥有装甲部队强大的进攻能力的德国人将不会在意防线的坚固,肯定会直接突破。
对于这个话题,林B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向来不愿出头,只是沉默不语。不知道史大岭是为了讨教还是为了活跃气氛,愣是叫ZG来的林同志发表看法,无奈之中,林B阐述了自己对希特勒进攻方式的看法,他认为,德军绝对不会强攻马奇诺,只会寻周边薄弱地方绕过防线,插入法国,这样这条防线就成了摆设,毫无作用。
林B强调,在我们ZG,在有得选择之下,优秀的军事将领从来不会在战役规模的战斗中胡乱的硬拼,以拼人命拼消耗的情况下来赢得战役的胜利,他们大都会采用远程奔袭包围的作战方式。他还特意解释了“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道理。可不论林B如何说,这群苏军将领愣是不改变初衷,几乎没人相信这个东方年轻人。
史大岭也不知怎么想的,可能是缓解林B的尴尬,也可能是很看重林B满肚子理论学问,也可能是看重这位百战将军的战争经验,总之破天荒的邀请他参加远东地区调研团,来远东考察,林B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在马迁安愣神的两、三秒的时间内,任BS也发现了正在站台上缓慢踱来的林B,他热情的挥手招呼道:“林B同志,林B同志,这边。”
林B显然也发现了这群人,闻声加快了脚步。此时,先期等待在出站口的一小群与林一同下车的SL人寻到了他的踪影,也在冲他大喊:“林,林,”。
林只是向出站口侧脸张望了一下,显然嘟囔了一句什么,但并未停下迈向任BS的脚步。出站口的人群见林B未理会自己,不得已从中分出两人向林B疾步走来。
这两人身着军服,其中一人肩膀上银光闪闪,竟然是个大校,另一个,更高级一些,一颗金豆,少将,而且看样子门口一群人中也是将星闪闪,不止一个将军。
陪同杨靖宇的远东军区内务部副部长卡拉邵夫大校微微眯起眼睛,显然没有料到这列车里还有这个级别的军官,没有得到通知。卡拉邵夫大校迎上前去,态度谦恭的敬礼,准备开口询问。
少将在这群东方人中发现了任BS,他已经在火车中通过林将军知道了这是中共驻共产联盟的代表,见林是来见任BS,放下心来,不再呼叫,转而同卡拉邵夫互通身份后交涉攀谈起来。
☆、深谋远虑 (31)
马迁安耳朵尖,听到了少将断断续续的说什么那尔马西上将、保密、调研团之类的语言,心中大概猜到了这支使团的任务,极有可能是实地评估远东军战力及RB方面动向,评估对面日军战力等等。
林B的兴趣放在了这群抗联战士的身上,冯伯云他已经认识了,不需介绍,他将目光看向了人群中最高大的杨靖宇身上,静静地等待任BS介绍。
任BS待林B走近,迎上一步亲热的对他说道:“来,林B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下。”任BS用手一指杨靖宇,“这位就是确山暴动领导人,抗联第一路军司令杨靖宇同志。”随后又对杨靖宇说道:“这位就是抗日军政大学校长、115师师长林B同志,你们都是著名的战将、无敌将军,今天认识,不亦乐乎?以后可以多亲近亲近,啊?”
林B已经在火车上听冯伯云介绍,对主要的抗联干部都有了初步印象,当然也对杨靖宇有了初步的了解。杨靖宇身材高大,足有一米九三,很有压迫感,此时林B不得不微微仰起脸,注视着杨靖宇的面庞,脸上难得的浮现出一丝笑容,他没有敬军礼,只是缓缓伸出右手,说出了他的第一句话:“杨司令,幸会!幸会!你很高,很高。”
马迁安在旁边听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瞧人家多有水平,说话都是双关语,怎么理解都行,高雅的,朴实的,随便理解。
杨靖宇自来到SL以后,这十几天在病床上恶补了近几年的时事,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听自己队伍里的二毛子许亮给他读老报纸,所以他对SL报纸上刊载的平型关、广阳等战斗也知道了大半,也对指挥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林B有了印象。此刻,听到任BS亲切的介绍,眼见瘦瘦的林B主动伸出手来,杨靖宇忙不迭伸出巨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