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不成功,那又有什么关系,到时交不出德国货咱也不赖账,拿英国货顶替就是,英国人不也有吗,而且英国货好搞,虽然不如德国货,总归是喷气发动机不是?最不济将意呆利的偷来,他们的发动机扔在仓库里没人看。好不容易将基里年科夫的兴趣引发出来,答应作为交换条件,现在可不能告诉他我心里没底。
第411章意外之发明
刘顶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出现了。当马迁安与基里年科夫开始心平气和研究枪榴弹的时候,刘顶嘻嘻笑着踏进了基里年科夫的研究室。
马迁安马上迎住刘顶,背对着基里年科夫对着刘顶挤了挤眼睛,待刘顶坐定,又添油加醋的将基里年科夫狠狠的“表扬”了一番。
“总之,我是非常感谢老大哥无私的帮助,基里年科夫同志表现了兄弟般的情谊,他一听我提到要提高我们的研发水平的问题,马上就提议可以接受我们的工程师和技术员进入核心研究,他还提到基础低没关系,学得慢没关系,一定会手把手教会我们,让我再次向伟大的基里年科夫同志表示忠心的感谢!”
☆、终于谈成 (8)
遭到突然的、高规格表扬的基里年科夫露出一丝羞涩的表情,将右拳放到嘴唇处轻轻咳了一声,“马,你真让我难为情!在反法西斯战线上,我们是坚不可摧的盟友,我愿意收获来自你们的友谊,愿这种友谊世世代代永远流传。”
我……!马迁安一口气憋住,半天才缓过神儿来,对着基里年科夫又是一竖大拇指,这老头好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话的水平高啊!
在马迁安的参与下,刘顶与基里年科夫就具体的事情做了详细的磋商,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初步协议。
一个电话打进了研究室,是找刘顶的。刘顶接过电话凝神听了一会儿,思索过后对着电话那端下了命令,“让他过来吧。”
放下电话,刘顶也略带不好意思的表情对基里年科夫说道:“基里年科夫同志,有件事儿我要告诉你,希望这件事会成为我们之间联系更紧密的纽带。”
看到基里年科夫与马迁安都好奇的盯着自己,刘顶竹筒倒豆子将“这件事”说了个明白。
两个月前,陈氏公司从美国采购了一批物资,租用了美国船悬挂着S联国旗,又一次远航远东给契沃采夫兵工厂进行原料机器的补给,随船还有一批聘请的美国退休技师。在这批老家伙里面夹杂着一个脾气暴躁动辄发脾气的家伙,这个叫塔克霍根的美国老头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在船上就与人吵嘴骂架,很是烦恼了一批人。
到了目的地后,这批人由刘顶安排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并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学艺的学徒,不几天就有人反应老头霍根不安心工作,不仅经常打骂学徒,还不好好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每天东游西逛惹是生非。
刘顶亲自找霍根,威胁要辞退他,却不料被霍根讥讽为不尊重人才,让他一个堂堂的发明家去操作什么狗屁机床,斯文扫地。
“发明家?他是干什么的发明家?”听到这里,马迁安伸长了脖子,同时他也发现基里年科夫的脖子伸的更长。
“夜视仪”。刘顶对着马迁安说了一个汉语词,不是刘顶不想告诉基里年科夫,而是俄语里还没这个词。
马迁安点点头,表示听懂了。
“什么什么?”基里年科夫着急的抓起马迁安的右手摇晃了一下,“逼迫”马迁安给自己解释。
马迁安拍拍老头的手,揶揄道:“您老急的,既然我们在您面前谈论这个问题,这就表明我们没打算背着你,不要急听刘厂长慢慢给你解释。”
“就是那种利用红外线,在晚上也能看清敌人的仪器,这种东西等于给我们安上了夜光眼。”刘顶打着手势,简明扼要解释给基里年科夫听。
☆、终于谈成 (9)
基里年科夫明白了,他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可现在却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他紧张的看着刘顶,听刘顶讲此事完整讲述明白。
小批量的产品已经出来了,中国的同志在他们自己建设的小型研究室里面学会了一切,当然那个暴脾气的“发明家”也得到了应得的尊重,刘顶才不管霍根从哪里学来的或者偷来的或者真是他发明的这种小事,基于霍根的贡献,刘顶给他大幅提高了待遇。
基里年科夫听完了咂着嘴巴,不满的看着刘顶,抱怨道:“刘,你太不够意思了,我们两家合作你还对我藏着机密的发明。”
马迁安与刘顶相视一眼,同时扭转头“蔑视”基里年科夫,将老头看的低下了头。
真是乌鸦落在猪身上,看不到自己黑,有你这样的吗?
老头只好投降,举起双手嘟囔道:“好吧好吧!我们合作,我们合作!我们要开诚布公再也不要各自揣着心眼了,我承认我有过私心,我承认曾经瞧不起你们,这总行了吧?”
刘顶这才笑了,经过数月的磨合,此时大家才算真正的敞开心扉,如此一来,今后的合作将少了很多人为地障碍,必将走向一个辉煌。
马迁安注意到刘顶的笑容里带着深深的苦涩,他知道刘顶在这段时间内想必也用尽了各种办法与基里年科夫沟通,但未成功。
“砰!”的一声,房门被粗暴的推开,走进来一个红头发绿眼睛满脸络腮胡,穿着光鲜崭新西装的大汉。
基里年科夫怔怔的看着这位不速之客。
大汉看见刘顶,马上用英语叫了起来:“刘!我亲爱的朋友!你想不想再买一件发明?只要2万美元我就全交给你。”
“什么东西?”刘顶说的是英语,马迁安与基里年科夫仅能听懂某个单词,发明和美元这两个词是听明白了,两人费劲的猜测这个大汉说话的意思。
“遥控发射机和接收机,我想你可以用在遥控爆炸上,现在我能遥控400米的距离,怎么样?”
“发射机与接收机数据?”刘顶很感兴趣,刘顶熟悉无线电,却没想过要利用电波遥控什么爆炸装置,出于直觉他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如果能做到小型化,可以安放到地雷上,比那种电线起爆的要先进多了。
“重量嘛,发射机重量和你们那种步话机差不多,但接收机我做到了小型化,3磅重,只有3磅重。”进来的汉子得意洋洋的说道。
趁着短暂的时间,刘顶快速向马迁安通报了情况,马迁安知道了这家伙就是霍根,刘顶原本让他来给基里年科夫解释红外夜视仪的,没想到这粗鲁的家伙又拿出一件发明。
☆、终于谈成 (10)
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有天才的,但这个天才恃才傲物贪图金钱。马迁安咧着嘴巴对着刘顶点头,他同意这个报价,在都是电子管的情况下做到接收设备小型化,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他肯卖,我就敢买!
刘顶手头上有钱,东北局授权刘顶给那些外国礼聘来的高级专家和技师们开工资,每月要开出3万美元。但一次性拿出2万美元购买所谓的小型化的无线电遥控装备,刘顶还是犯了寻思。动用这大笔钱要经过东北局同意的,但霍根这位爷脾气不好,一旦不能马上决定,他再犯浑怎么办?
刘顶与马迁安快速嘀咕了几句,马迁安拍着胸脯对刘顶保证:“钱不是问题,我会跟东北局领导解释,你尽管答应他,让他拿产品和图纸,只要我们检查合格,即刻付现。”
“怎么样啊?我可跟你说刘厂长,我可没耐心等,咱俩交情归交情,金钱归金钱,不能混为一谈,你要是不同意,我立刻回国,哪里还卖不到2万美元?”霍根一边出言恫吓,一边转动着大绿眼珠子观察刘顶。实际上霍根对他的新发明能不能卖上这个价心里也是没底,毕竟这是600多盎司黄金的价格。
基里年科夫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头雾水,这几个人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汉语,妈的我啥也听不懂!他们到底搞什么鬼?我的英语翻译呢?我的英语翻译呢?哦!还要叫一个汉语翻译来。
“同意!”刘顶得到马迁安的保证,以极快的速度答应了霍根的要求,“但是你必须给我们亲自造出来这个东西,按照老规矩还要教会我们的人,试验成功后马上付款!”
“这没问题!”霍根也很干脆。
开心的霍根瞄上了屋里的基里年科夫,对着基里年科夫叽里咕噜说了一串英语。
基里年科夫看刘顶苦笑,心知这个绿眼睛恐怕没说什么好话,急忙问刘顶,“他说什么?”
刘顶嘿嘿着吞吞吐吐说道:“他说你像他舅舅,他不喜欢他的舅舅,因为小时候总是挨舅舅揍。”
算啦算啦!看在你是刘顶请来的“专家”,我不与你这个讨厌鬼计较。基里年科夫郁闷的瞪了霍根一眼。不过当他听刘顶介绍完这位霍根的发明后,欣喜之下再看霍根也就不那么讨厌了,不就是淘气的孩子么?上帝偏爱美国人,把他们都惯得不像样了。
基里年科夫最终弄懂了,中国人手里也有着他想要的东西,他谨慎的犹豫着问道:“刘?这两项技术我们是不是可以共享?”
“当然,要不然我为什么会告诉你呢?”刘顶笑眯眯的回道。
马迁安趁机增加了要求,现在手里筹码多了两项,他要求再增加10名学员参与基里年科夫研究室的工作。基里年科夫爽快的答应了。
☆、终于谈成 (11)
回到了宿舍,刘顶会同赵尚志一起询问马迁安,“迁安,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才使基里年科夫这老家伙松口,答应我们的学员可以系统学习先进的研发设计呢?”
“我答应给他搞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一种新型喷气发动机,我得请人上德国或者英国去偷。”
“偷?”
“哎?不是不是!我哪能干那种事呢?是买,买懂不懂?不论花多少钱,买不到东西我就买人,总之必须弄到手,我看好这个东西。”
第412章老马司令到
当晚,马迁安就占用了一台大功率电台,给远在印度的陈嘉申发了一份超长的电报。
在日军进攻星加坡的前一个月,陈氏公司总部就完全搬离了星加坡,转移到了孟买,在这个潮湿闷热的黑夜里,陈嘉申精神抖擞的读完了马迁安的电报。
“哎呀这个小马,长时间不联系,一联系就是一大篇。”看完电文的陈嘉申精神依然很好,对着自己的机要秘书姬竹香“抱怨”道。
姬竹香早已看过电文,他熟知陈嘉申与马迁安之间的友情,也知晓陈嘉申抱怨的意思,这是一种只有老朋友之间才能用的口气。
“马将军为什么要搞喷气发动机呢?这事儿恐怕不大容易,我们对容克公司一无所知,如何打入他们的工厂还是一个未知数。”
陈嘉申微笑着回道:“容易的事情办起来有什么意思?不容易的事情办起来才过瘾嘛,小马这小子是抓住我的弱点了,你看电文里有这么一句”,陈嘉申拿起电文指着其中一行字,“你看,他说我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是一个善于白手起家的人,把我夸到天上去了,我好意思拒绝他的请求吗?”
姬竹香摇摇头,几句好话或者一个小小激将法就能糊弄你?骗鬼呦!怎么不见你被别人骗?马迁安这个人物太不简单了,真后悔那个时候没同他多接触接触。
陈嘉申见姬竹香摇头,知道他不信自己的玩笑话,但也不做解释,只是吩咐道:“小姬,你马上把亨利、汉森和弗里德李希冯这三个人叫来,我要与他们面谈。”
这三个人都是受到纳粹迫害从德国逃出来的,辗转加入了陈嘉申的公司,担任较重要的海外开拓事业的负责人,其中弗里德李希曾是一名很高级别的军工专家,门生故旧遍布德国。
听陈嘉申叫这几个人来,姬竹香明白老爷子动了真格,真的要下力气完成马迁安的请求了。
“马将军不是说,英国人的也行吗?我们在英国有公司,在那里行动还方便一些,最不济我们可以收买他们的人,相对来说英国人比较好搞。”姬竹香谨慎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终于谈成 (12)
“唔!我知道!”陈嘉申慈祥的看了一眼姬竹香,“所以我说小马了解我嘛,虽然你从小就认识我,但你看我的眼光加上了很多感情色彩,你只把我当成老头老人家,而小马就不这样看……”
“哦?马将军怎么看?”不待陈嘉申说完,姬竹香就迫不及待问开了。
“他把我当成斗士!一个敢啃并且愿意啃硬骨头的人,从来不因我老了而照顾我……”陈嘉申奇怪的停顿了一下,“不过……,我喜欢!我喜欢他这样对我,最难的事情才能显得我厉害嘛,对不对?”
您这是……?哎呀我滴天!原来老爷子骨子里是这个性格啊!挑战越大兴趣就越大,果然是斗士!顶硬上的做派。不过俺怎么感觉老头还有点虚荣呢?
马迁安不知道陈嘉申到底如何完成这个挑战,但他知道老头一定会全力以赴,绝对不会令人失望。
跟随最后一批弹药车,马迁安与赵尚志抵达抗联的后勤与训练基地,这个基地的规模占地数平方公里,距离中苏边境50公里,对面就是佛山县。
穿过训练场上热火朝天的新兵们,基地主人魏拯民欢迎了赵尚志与马迁安的到来。魏拯民等待这批弹药也已经很久了,依赵尚志悄悄的“诋毁语言”来说,魏拯民见了装载弹药的军车所表现的热烈程度甚至要高于见到马迁安的热度。
“欢迎啊欢迎!”魏拯民一面摇晃着赵尚志的手,一面将眼光不时瞄瞄陆续开进来的弹药车。
魏拯民心不在焉的程度直接证实了赵尚志的话,连赵尚志什么时候把手从他手里抽出来都不知道,手掌还呈握手状态兀自在那里空摇。
马迁安伸了个懒腰,装作疲倦的摸样要求休息,看魏拯民的百爪挠心的状态,不让他先看一眼车队,恐怕是没有心思接待自己的。
“啊啊!去吧去吧!我的办公室知道吧?那里面有床,我先接见一下兵工厂的同志做一下交接。”
魏拯民巴不得这两位尽快离开自己的视线,马上点头表示同意。紧走了两步,忽然哎呀一声转过身来,对着马迁安急匆匆的交待了一句,“哎呀你看我,一忙就忘了大事,马长官的副官刚到,说马长官过一会儿就到,嗨这老马长官……哎小马你跟他熟,你先接待一下。”
马长官来了?马占山来了?这便宜大爷来抗联基地干嘛?马迁安脑子又开始转了起来。近两个月不见,不知道老将军可好?他那361师建没建起来?我倒希望老头把那支部队搞起来了,我们还要联合作战呢。
☆、终于谈成 (13)
不过,听魏拯民的语气,这魏书记好像知道点什么,若不然也不会用一种无奈的表情跟自己说话,马迁安小跑两步拦在魏拯民面前,怀疑的问:“魏书记,你有点不对劲儿啊,是不是借口接收弹药躲起来?马司令来干嘛?”
魏拯民打了个愣怔,小心的四处看了看,见周围没人才小心翼翼的悄声说道:“我估计没好事,他昨天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有一批枪支弹药要运到,我当时没在意就说了一句是啊,他马上就说今天来,后来我才醒过味儿来,莫不是咱这记名司令官阁下惦记我这点弹药呢吧?你说他缺弹药找老蒋要啊是不是?他是老蒋的将军对不对?”
哪能呢?马迁安也道:“不能够,老蒋不是跟S联人谈妥了吗?派了这么多劳工给史大岭,史大岭不也允许361师在苏境内建立吗,难道连几支枪都不卖?再说了,就算俄国人不给,那美国援蒋的武器弹药呢,完全可以运到远东一部分给老马嘛,人还能看上你这点东西?魏书记你这是穷惯了,恐怕人家向你讨东西。”
去!魏拯民顺手推了马迁安一掌,嗔怪的瞪他一眼。我可没你那么瞎大方,好不容易从俄国人手里要来点东西,再分给马占山点儿?
“粮食我可以分给他一些,但是枪支弹药?说心里话真不想给,所以我派你先探探他的口风嘛,免得我跟他见面一下子把话谈死了。”
嚯!马迁安觑起嘴唇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魏书记,别忘了人家可是你的上司,上司向部下要点东西你不给?这个上司还不是一般意义的上司,当心有人鼓捣你,说你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你少给我扣帽子!”魏拯民又揍了马迁安一掌,“还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呢,他不来破坏我就不错了,要让我们抗联承认他是长官,他自己得拿出点真东西来,要不然休想。”
与马迁安想象的不同,魏拯民在心底里对老蒋派来的所谓战区长官并不欣赏,即使马占山也是一个抗日英雄,但他的国军身份还是令魏拯民警惕万分。
以史为鉴,“皖南事变”的冤魂并没有走远,国共两家现在的合作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在一连串的“曲线救国”事件发生之后,投降给R本人的伪军不打老蒋,专门打八路军新四军,GCD内部的高级领导人对老蒋并不信任。
毛ZD曾就老蒋积极反共写过一篇社论,刊登在《解放日报》,题目就叫《质问国民党》。里面提到:老实说吧,我们很疑心你们同那些R本党、汉奸党互相勾结,所以如此和他们一个鼻孔出气,所以说出的一些话,做出的一些事,如此和敌人汉奸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
☆、终于谈成 (14)
敌人汉奸要解散新四军,你们就解散新四军;敌人汉奸要解散共产党,你们也要解散共产党;敌人汉奸要取消边区,你们也要取消边区;敌人汉奸不希望你们保卫河防,你们就丢弃河防;敌人汉奸攻打边区,你们也想攻打边区;敌人汉奸反共,你们也反共;敌人汉奸痛骂共产主义,你们也痛骂共产主义;敌人汉奸捉了共产党员强迫他们登报自首,你们也是捉了共产党员强迫他们登报自首;
敌人汉奸派遣反革命特务分子偷偷摸摸地钻入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内施行破坏工作,你们也派遣反革命特务分子偷偷摸摸地钻入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内施行破坏工作。何其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至于此极呢?你们的这样许多言论行动,既然和敌人汉奸的所有这些言论行动一模一样,毫无二致,毫无区别,怎么能够不使人们疑心你们和敌人汉奸互相勾结,或订立了某种默契呢?
在这种心理上有隔膜的状态下,马占山来到东北所肩负的任务是什么,国共双方对此是心知肚明,除了合作打击鬼子外,恐怕最关键的是就近监视限制抗联的发展壮大吧,马占山有无这个想法不得而知,但老蒋肯定是这个想法。
所以马迁安也对魏拯民的态度给予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