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骠骑-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是提心吊胆的完成了前两次任务,前两次唐振东这小子没玩什么猫腻,但我一想啊,时间长了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我得想一个能控制住这小子的折,我想啊想啊,还别说真让我想到了招数。”

马迁安扬起了手臂在邱吉眼前一晃,唬的邱吉急忙加快了说话的进度。

“我去了刘处长那里一趟,讨到了一样宝贝给唐振东用上了,真灵!这小子现在是俯首帖耳,半点歪心思也不敢动。”

“哪个刘处长?”

“嘿司令您这话说的,还有哪个刘处长?不就是刘清源刘处长吗?那时间你还在去重庆的路上呢,那刘处长还跟我说你是他外甥呢,是不是真的?”

¥%……。这老刘,大嘴胡嘞嘞!教坏了后辈年轻人。啥宝贝?能有啥宝贝,老刘肯定和俄国人的安全总局这种机构搅合到一起了,俄国人的宝贝不少。

“你那宝贝是俄国货吧?”

“哎神了!就是俄国货,用上三个月不给解药瞪眼玩完,我给唐振东用上了,现在那家伙见了我像见到亲爹一样亲,你说我能有危险吗?”

马迁安转身就走。临走扔下一句话,“我要他们最新的讨伐计划。”

邱吉愣在当地,盯着马迁安的背影搔着头皮为难的喊:“不成啊!司令你换一个简单点的要求吧!”

“再给他扎一针!”马迁安的话音远远地飘了过来。

马迁安的情报系统当然不仅仅依靠铁骊县城内唐振东提供的那些,在抗联总部统一领导下,已有数十上百的秘密情报人员被派往了东北各处,有的潜伏人员的潜伏时间差不多都有一年了。

嗅到野副昌德大讨伐的气味,在迫在眉睫的时刻,杨靖宇对潜伏人员下达了动员令,一条条情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汇报到了抗联总部杨靖宇的案头上,稍倾这些情报又飞到了山中分散驻扎的各个支队领导的桌子上。

几日里,马迁安与安排群众转移回来的周玉成一直闷在司令部里,逐条分析这些情报,理顺思路。

情报分析是个细致活,也是非常费脑筋的活儿,要在大量的信息里,在相互矛盾的情报里挑出主线,弄懂鬼子真实意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包围与破袭 (19)

此刻马迁安手里就捏着几份前后矛盾,表述冲突的电报在沉思。

一份情报里说这个鬼子的28师团的东京联队部(第3联队)出现在北安县城外,一份情报说这个东京联队部出现在青冈附近,看情报发来的时间,几乎是同一时刻,这个联队不能同时出现在相隔200公里的地方吧?就算是分兵驻扎,那情报上也没进一步表明细节,到底这个联队的哪个大队在北安,哪个大队在青冈,人数?武器配备?

唉!情报员弄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容易了,也许是冒着杀身之祸才弄来的,细节上没弄清也情有可原。

周玉成已经听马迁安在那里长吁短叹半天了,实在忍受不住这家伙施放的“消极”气息,乜了马迁安一眼不满意的抗议道:“我说马大司令,你叹气啊叹气啊,弄得我都没心思看资料了,有什么可叹气的,鬼子来了就打呗!”

马迁安回了他一个白眼,“我还不知道鬼子来了就打?问题是我是想打胜啊!现在我们连鬼子具体兵力部署都没有搞明白,到时候连交手的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捡软柿子捏呢?”

周玉成哧的一声笑了,“你净想好事,打鬼子还挑挑拣拣的,我们软柿子要捏,硬骨头也要啃不是吗?”

马迁安摇了摇头表示反对,“不对!老周你这思想要不得,现在绝对不是啃硬骨头的时候,万一崩了牙拼光了我们辛辛苦苦拉起的队伍,再要重新崛起可就费事了,所以这次反讨伐,我的主题思想是捡弱的打!我们要不断取得胜利,保持士气,不断地削弱敌人的力量,这才是正途。”

马迁安的思路很简单,保存实力。而要在保存实力的情况下又要打破鬼子的讨伐,那只有打击敌人包围圈中的薄弱部分。一根链条甭管有多长,只要破了其中一环,这链条也就失去作用了。

“我看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周玉成想了半晌,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一下烦恼中的马迁安。

午饭后,马迁安撅着屁股从床底下自己的小箱子里掏出一本书,聚精会神看了起来。周玉成知道这小子又在书中寻求精神食粮了。马迁安看的书是现在指挥员几乎人手一本的《论持久战》。看着看着马迁安嘴里还不由自主的嘟囔起几句名言,像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之类的。

周玉成见马迁安看的入迷,又听到马迁安含混不清的“名言”,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猛的拍了自己的脑门一下,也急忙从自己床下的私人物品里翻出一本资料细看起来。

周玉成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大有解惑的表情。周玉成的样子引起了马迁安的注意,偷偷瞄了一眼周玉成手里的资料,也不禁一喜。

☆、包围与破袭 (20)

马迁安趁周玉成不备,一把拽过资料吼了一声,“好你个老周,你竟敢藏私?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不让我学习学习?”

马迁安手里拿的东西赫然是一册作战总结资料,看目录上有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总结字样,再一细看竟然还有每次反围剿作战的具体战斗过程,真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对打破鬼子的大讨伐有着现实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马迁安当然知道五次反围剿作战的结果,但具体到每次反围剿作战的兵力部署,行军过程,每次战斗的具体状况,运用了什么战术这些详细的东西,他却记不住许多。

“哪来的?谁编的?”

周玉成一边担心的看着挥动在激动不已马迁安手里的资料,一边有些羞愧和尴尬的回道:“这事儿怪我!这本资料是我昨天才收到的,当时我在路上碰到了总部来的通信员,他说是总部让送来的,刚刚油印出来,一个支队一本。没有署名,我也不知道哪个秀才总结的。”

马迁安不理周玉成,附身到资料上贪婪的研究起来。从资料上看,能列举分析如此详尽的战例的人,绝不是一般普通人,这东西极有可能是延安那边弄出来,然后在近期内送到了抗联总部,再然后杨靖宇又下令印发的。

打仗可不是儿戏。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拼蛮干可不行。马迁安思想意识里也是要避免蛮干的,对敌战斗不仅要猛,还要巧。

看了一会儿,马迁安像是找到了共识,面带得意的指着其中一段话对周玉成炫耀道:“老周你看,毛主席都说了歼敌致胜的六个条件,你看我刚才说的同他的第四个条件一样,第四,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啊还有第五个条件: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这个我同他说的也一样。”

周玉成“鄙视”的看了马迁安一眼,慢声细语的回道:“这么说,你也能打出来毛主席他老人家打的那样的胜仗?小马呀,熟读兵书的不仅有诸葛亮那样的,也有赵括啊。”

你你你什么意思嘛!马迁安砰的一声重重的坐了下来,“你不信?那咱走着瞧!”

第379章敌袭敌袭(1)

在抗联战士们热烈的期盼中,鬼子的大讨伐行动终于慢慢腾腾的开展起来。

最先遭到搜剿的地区是马迁安部所在地,安滨纵队不出我方所料,被敌冠以“悍匪”称号,勇夺“应该被第一顺位消灭”的名头。

为此,野副昌德又搬出了老口号,拷贝了曾经对杨靖宇第一路军发动讨伐战时的口水话,各部讨伐抗联,应以如下原则为主,即:若同时遇抗联和其他反抗武装,只打抗联;若同时遇杨靖宇所部和其他抗联,只打杨靖宇。

☆、包围与破袭 (21)

现在的口号是若同时遇两支抗联,先不打其他抗联,可任由其他抗联脱离接触,只打安滨纵队部,务必集中全力消灭安滨纵队。

这种“原则”保密的密级不高,杨靖宇很快也知道了,发电报问马迁安能不能挺住,有什么心理压力没有?要不要附近的其他几个支队向安滨纵队靠拢?

马迁安回电:没事儿!等我打不过野副了,再找您告状,现在我只有一个念头,让我掂掂这小子斤两,抻把抻把他。

马迁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却极为重视敌人。鬼子伪军也不是大傻瓜,人肩膀上也扛着脑袋瓜子呢,真要是在有评委的情况下,搞个智力抢答什么的,没准自己这些刚学会认字的兵还干不过伪军呢。

通过侦查小组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野副这老小子暂时没玩什么花样,依旧摆出了“梳篦战术”拉横网向山里缓慢推进,为保持各支部队能相互呼应,一天只前进8…10公里。

梳篦战术,顾名思义就是把山林当头发,把鬼子兵们当木梳或篦子,把抗联当虱子,用鬼子兵梳山林,像梳头发那样将头发里隐藏的虱子梳出来,也即把抗联赶出隐藏地消灭。

这种战术在前两年很管用,管用的原因就是鬼子的搜剿部队实在是太多了,在局部对抗联小部队有时候甚至形成了百倍的比例,用1万人搜1百人,成功几率较大,那时节抗联小部队损失很大。

但是野副现在还玩这一套,却有点不识时务了。抗联早已今非昔比,现在鬼子对抗联的兵力比上,也不是像过去那样悬殊。马迁安依旧驻扎在安滨总队总部,没有撤离的打算。此刻他正在墙上的地图上标示着最新敌情进展,一面面代表敌人的小绿旗接连上了地图,渐渐连成了两条横线,情报表明,上百公里的横面上差不多有60几支讨伐队之类的敌人,分成两条横线“梳”了过来。

第二线上的日军有多少人还没有搞清,但第一线上的满洲国军和伪满警察警备队的人数基本搞清了,共35支,大约8000人。番号五花八门,不过最大的两支是伪满第四军管区所属的第16混成旅、第17混成旅。这两支旅级伪满军分成营级行动,每营150…300人不等。

马迁安首先放出了15支“凶恶”的重机枪小组。这种小组的编成为每组16人,武器为一挺M1910马克西姆重机枪,为在雪地里拖曳方便,卸去了沉重的铁轮子,安装上自制的三角架,并为机枪配上了一辆小型爬犁作为装载用具。

16人小组中的其中8人是为了这挺机枪配备的,一个机枪手一个副射手两个弹药手,另四个则为“力工”,在不能行雪橇的地方专门背负拆卸状态下的机枪,或者在平时背负弹药。

☆、包围与破袭 (22)

小组中除这8人的机枪组外,还有一名狙击枪手,一名冲锋枪手,两名半自动步枪手,两名60迫击炮手,一名小组指挥官,一名通信员。

小组除配备装载机枪的小型爬犁外,另配备一架稍大型爬犁,装载弹药、食品与滑雪用具。

这样一支小部队,按其所携带的食品计算,可在山中维持十天。

之所以派出重机枪组,是因为马迁安现在还不想与敌人作大规模交战,而能够有效骚扰敌人自己又能减小损失的方法就是这种远程火力。

这种马克西姆重机枪是俄式马克沁,马克沁的凶名在外,在一战时曾一天之内打死英军6万人。

在1千米左右的有效射程上,敌人的绝大部分枪械都将失去作用,能与马克西姆对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九二重机和有数的重型迫击炮,而这种“重”武器在伪满军中少得可怜。

时间进入了11月中旬,茫茫兴安岭早已被厚厚的白雪遮盖,气温降到了零下20多度。山岭山谷披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树木也缀满了厚重的雪层。站在山顶望去,只见天连着山,山连着天,白雪茫茫,无边无际,整片山岭都变成玉琢银雕的世界。

以7中队指导员陈士增为组长的一个小组出发两天后首先遇敌。看见敌人出现在300多米外的视野中后,陈士增没有下令准备战斗,而是急速的命令自己这组人向后撤。

“快快快!向后退!没我命令不准开枪!”

机枪手老黄伸出舌头舔着下嘴唇,满怀惋惜之情,看着200多伪满军在雪地里顺着山谷蹒跚而来,多好的靶子不让打,太可惜了!但命令就是命令,无奈之下众人转身后撤。

撤退途中,一个不甘寂寞的战士终于忍不住嘟囔了一句,被耳尖的陈士增听到,陈士增转脸对大家耐心的解释道:“小伙子们不要急,我这是执行马司令的意图,司令说了要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我们人少就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先拉开距离。”

见战士们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陈士增不得不甩下一句话,“我是指挥员,到时候有你们打的。”

向后退了两个小时,黄昏降临。陈士增这才停住了脚步,派出人手打探跟在后面的这支伪满军动向。

又过了大约一小时,战士回报:敌军在一条小山谷升起篝火宿营。

听到这个好消息,陈士增绷了数个小时的脸孔忽然露出了笑容,对着正啃干粮的战士快活的喊了起来:“3分钟吃完,跟我走。”

跟在陈士增小组后面的是伪满16混成旅第1团第3营的200多伪军,他们并没有发现自己前边抗联的身影,他们只不过发现了陈士增撤退时的脚印,顺着脚印跌跌撞撞追了2个小时,失去了耐心的伪营长下令宿营。

☆、包围与破袭 (23)

去他妈的!莽莽深山暗夜沉沉山风呼啸,这种鬼天气,这种鬼地方,谁敢再向前追?不要命了吗?天亮再说。

晚7时左右,陈士增带领着自己的小组登上了一山岭斜坡,选择一处距离敌军宿营地约8百米的地点,命令战士做好准备。

一声吆喝,扛着枪身枪架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枪架重重一落,枪身咔嚓一放归位,防盾一插,弹链接上。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半分钟内,一架凸显狰狞的“凶器”被安装完毕。

机枪手老黄狠命一拉枪栓,咔嚓一声第一发子弹上了膛。随着这声轻响,兴奋地老黄双手紧握柄式扳机,将脑袋前探,透过枪身上自制的枪镜眼巴巴的瞧着远处的篝火堆。

老黄是七中队最好的重机枪手,机枪打的又准又狠。10秒……20秒……,老黄等的焦急,陈士增还不下达开火的命令。

“指导员打吧?”老黄压低了嗓子催促道。

“等一会儿”

陈士增正站在通信员旁边,拿着步话机上的送话器与自己左近的另一个小组组长通话,向他打探附近还有没有敌人队伍,这事也轻视不得,据马迁安给自己讲,敌人这第一道梳子战线上有30几支队伍,每支队伍相隔不过2、3公里的样子,有的时候还会走着走着越走越近,撞到一起。

自己相中的这支伪满军附近若是还有别的敌军,枪响后一旦增援而自己还不知道的话就不好玩了。

与自己左近的一个小组通完话,不放心的陈士增又叫通了自己右边数公里距离的另一个小组,短暂通报情报后,陈士增终于放下心来。

自己面临的这支敌部队位置前凸,左右友军距离较远,按雪夜行军速度,他们最快合围也要一个小时,这时间足够陈士增用了。

又等了两分钟,待狙击手前行百米找准位置后,陈士增果断的下令:“老黄,打!”

“嗵嗵嗵……嗵嗵嗵嗵……”老黄一捏右手扳机,一条火舌随着震耳的重机枪啸声呼啸而出。

帆布弹链剧烈的抖动起来。

在老黄的弹路上顺序排列着三个小帐篷,里面住着一些军官,此刻正围坐在简陋的行军行李上大吃大喝。

老黄的机枪位置比小帐篷高出数十米,居高临下瞄准,子弹蝗虫一般扑了过去。打出的子弹像一条钢鞭一样狠狠抽在三个小帐篷上,瞬间破开帆布帐顶,打出一趟飞扬的雪雾,雪雾里夹杂着四溅的鲜血和飞舞的烂肉。

站在伪营长附近的勤务兵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一阵噗噗响声过后,营长和9连连长身上忽然开了大洞,血像箭一样喷了出来,喷到帐篷壁上,两人一声未吭仰面跌倒。

☆、包围与破袭 (24)

负伤的9连副连长像鬼叫一样嚎了起来,“哎呀妈!敌袭!敌袭!”

第380章敌袭敌袭(2)

弹流似乎无休无止,竖着舔过去再竖着舔回来,将三顶小帐篷打了个稀巴烂,帐篷里被打散的小小的篝火堆飞迸着燃烧的碎木枝,很快引燃了帐篷里的物件,火苗忽的一下窜了起来。

眼毒手狠的老黄首先攻击帐篷,打了个正着。帐篷里休息吃喝的基本上都是这支伪军的头目,包括了大部分日本顾问。

第二个帐篷内聚集的7个日本顾问被弹流扫了两遍,当场被打死5个重伤1个,只有1人躲过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运。

伪满军遭此突袭,乱了十几秒之后全部趴在当地,少许训练有素的士兵匍匐在雪地里向两边快速爬走,脱离子弹扫射路线。一些慌了神或者军事素质不过关的士兵动作慢了许多,还没等脱离篝火光亮照射范围的时候,就被子弹光顾。

“嗵嗵嗵……嗵嗵嗵……”,老黄一点都不吝啬弹药,死死扣住扳机一口气打光了一整条弹链。

伪满军3营的宿营地一片狼藉。2个与满军士兵一起烤火的日本顾问侥幸逃到了一边,惊魂稍定马上开始安抚部队。

“统统的趴下!”

伪满士兵在顾问树下智一郎的冷静命令下,渐渐有了镇定的表现,伤兵们在树下狂吼声中“委屈”的忍痛闭了嘴。逃到了黑暗中趴在地上的士兵们开始仔细搜索子弹射来的方位。

很快就有眼神好的伪满军发现远处的枪火,指点给鬼子顾问看。

树下智一郎没有犹豫,喊过来幸存的几个军官叫着:“你,李去谷带你的连追击,你,王德全的架枪还击……”

连长李去谷爬起来,吆喝着自己连队数十人跟自己去驱赶抗联,“快点他妈的,你你你你,从左边山坡去,你你,带人从右边山坡杀过去!”

山坡上,抗联老黄已经打完了一条弹链,正兴高采烈的叫副射手上新弹链。陈士增手持望远镜也在冷静的观察着对方的动静。

一整条弹链是300多发子弹,老黄顺着山谷方位打了两个来回,打出4条弹沟,弹过之处人仰马翻,初步估计敌军最少也伤亡了2、30人,但敌军遭此打击,竟然几分钟内就整好了队伍,不见溃散。嗯,有一定的战斗力,还真不可小瞧这帮瘪独子。

老黄又拉上了枪栓,扭头问:“指导员再来一梭子?”

没等陈士增回答,大家就听到尖锐的子弹呼啸声突然而至,嗖嗖的掠过众人头顶,打在稀疏树木上嚓嚓作响。一颗子弹嘡的一声打在防盾上,震得老黄身体一抖。

伪满军的机枪开始反击。能打这么远,估计也是重机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