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阿哥颇为欣慰,看着曹颐道:“我早就知道,你有大才,能以百姓先,青史上,会有你的名字。” 

   这赞得有的过了,曹颗连道不敢不敢。 

   说完公事,曹颐才似随意说了一句:“王爷,臣有件事,不知当如何行事,想要请王爷指教一二。” 

   十三阿哥笑道:“你这大总督当得大家都交口称赞,哪里还轮的找我指教?说来听听,是想要打着我的牌子,敲打直隶那帮人,还是怎地?” 

   曹颇摇头道:“不是臣的事,是臣姐夫这些日子正忧心”前些年随着十四爷出征西北时,路过四川,曾收过年羹尧的孝敬。 

   当时他也没当回事儿,现下有点担心”我劝他将东西交出来,省得往后说起来惹不是”可又担心不合时宜,引得皇上迁怒” 

   十三阿哥听着,脸上已经转了郑重,寻思了半晌,道:“还是且等等,年羹尧的案子吵吵了一年,皇上已是烦了”好不容易这会儿尘埃落定,还是过些日子再做思量” 

第1168章 人心易变 

  从十三阿哥府出来后,曹颙便去了一趟平亲王府,转述了十三阿哥的话。 
   
   讷尔苏虽想退一步,保全己身,却也对十三阿哥的话深以为然。可是到底该什么时机脱清干系,他又心里没底。 
   
   无论如何,心境最重要。要是真能看的开,闲赋在家,每日里自娱自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若是存了心事,如惊弓之鸟,那就是如在炼狱一般。 
   
   他既心中焦虑,面上就带了愁苦。 
   
   曹颙见状不忍,想了想,道:“姐夫是真心打算退出朝局?” 
   
   讷尔苏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道:“自然不假!” 
   
   “曹颙斟酌一下,说道。 
   
   宗室子弟,年满二十岁请封。福彭是康熙四十七年生人,今年十八.转年才十九,还不到岁数。 
   
   平年,也有提前请封的时侯,多是王公老迈或者临终,为防万一.嗣子幼龄请封。 
   
   讷尔苏不过是当局者迷,听了曹颙的话,脸上己经露出几分欢喜,道:“对,对,请封世子!” 
   
   讷尔苏留饭,曹颙晚饭后才回府。 
   
   虽说蔡珽平年为京官,可曹颙与之前不相熟。他叫曹元预备份名帖.次日送到蔡宅。 
   
   兵部之事又议了两日,定下乌鲁木齐与哈密增加驻军的人数,又在兰州到哈密、兰州到西宁中间,增加了三十处兵驿。 
   
   如此一来,西北若有动静,传到中原的时间便又提前了几日。 
   
   平先商议的大炮与火枪,反而是雷声大、雨点小,渐渐没了消息。 
   
   钦天监已经选定今年封印的吉日,腊月十九。 
   
   曹颙也定下腊月二十启程回清苑,在出京前,有件事要处理,就是十七阿哥所托之事。 
   
   腊月十五,蔡珽休沐,曹颙早饭后,就过府拜访。 
   
   因已经提前收到曹颙的名帖,对于曹颙的造访,蔡珽并不意外,可心中也纳罕不已。 
   
   直隶总督入朝,京堂们自然也留心,对于曹颙的消息,蔡珽也有所耳闻。同几位王爷交好,去拜访了几位尚书,什么的。 
   
   这也是督抚入朝常态。 
   
   可他在督察院,为天子监察百官,向来同百官保持距离,省得因私废公。 
   
   蔡珽虽心存疑惑,却也不会无礼的慢待一个上门造访的封疆大吏。 
   
   内务府世家出身,尚和硕格格,以御前侍卫出仕……蔡珽心里,见曹颙履历寻思了一遍,猜测他拜访自己的用意。 
   
   同年羹尧当红时的倨傲不同,蔡珽说话行事,温和有礼,只是有些不善言辞,气氛有些冷场。 
   看着蔡珽如对大宾,有礼有节地招待,曹颙心中暗骂自己卑劣。 
   
   蔡珽不肯给宗室皇亲下方,也是为自保,自己却拒绝不了十七阿哥,有“助纣为虐”之闲。 
   
   蔡珽的一身正气,越发显得他“心怀鬼胎”。 
   
   等小厮奉茶后,曹颙便格那本医圣手扎拿出来,道:“晓得大人是杏林高手,今日曹某过来,是想要请教一二。”说话问,将那本手扎推到蔡珽面前:“古人云,达者为先,这就是曹某的拜师礼。”说话间,曹颙己经起身。 
   
   蔡珽扫了一样,却是怔住,望向曹颙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深邃。 
   
   二万九千二百两,那本内务府银行拍出的前朝珍本。他叫价叫到两万多两,仍是夫之交臂的那本医书。 
   
   他原想着是哪家王府受了那养生方子的引诱拍下私藏,没想到却在曹颙手中,如今又要做“拜师礼”,岂不荒唐? 
   
   堂堂总督,为自己几手家传的医术,大言不惭地“拜师”?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蔡珽眉头已经皱起,看着曹颙,道:“曹大人此话怎讲,蔡某却是听糊涂了……蔡某自认学识有限,不敢为师……” 
   
   “蔡大人,曹某愿执师礼,与大人学一方……随意一方既好,哪怕是山楂丸也无妨……”曹颙恳切道。 
   
   蔡珽听了,很是不解。 
   
   曹颙是皇亲,也在他的“不诊”范围内。 
   
   他还以为曹颙是来替十七阿哥求方子,没想到曹颙又说什么方子都可。 
   
   他沉下脸,道:“曹大人戏耍老夫么?老夫是堂堂朝廷命官,不是走街串巷的铃医……”说完,他便端茶送客。 
   
   这其实是曹颙的心里话,现下十七情歌情绪不对,瞧那架势,要走不从蔡珽这边讨到方子,绝对不会罢休。 
   
   现下肯花尽全部家当,买书讨好蔡珽,也是因他向来不跋扈,体谅蔡珽的谁恢为难处,愿诱之以利、晓之以情。 
   
   若是蔡珽一而开,再而三的拒他,以十七阿哥现下的情绪,直接求到御前,请雍正下旨,也不无可能。 
   
   “蔡大人,曹某只学一方,还请蔡大人成全。。…”曹颙厚若面皮,不肯动地方,压低声音到:“蔡大人也晓得,十七爷 

第1169章 冰嬉 

曹颙离京在即,邀了永庆与马俊过府一聚。 因前些日子,永庆有事出京,朋友几个尚未团聚。 
   
     老友相聚,举杯共饮,除了时局,剩下的便是儿女之事。 
   
     左住、左成兄弟“认祖归宗”后,户籍并没有迁出,仍是曹家这边。 按照律法,旗汉不婚,马俊长女就要寻个旗人入籍,才不会让人挑出错来。 
   
     毕竟曹颙与马俊现下也都有些身份,总不能因儿女亲事落下把柄,引人攻讦。 
   
     于是,永庆便主动提出,认湘君为义女,将湘君户籍转到完颜家。 
   
     汉人出身的朝廷大员,若是跃居高位,多半会被赐出身,入汉军旗;没有入汉军旗的,若是儿女与 在旗的人家联姻,多用这个办法,是京城权贵联姻常用的手段。 
   
     不过是是个过场,名义上不违律罢了,还是要在自己家备嫁。 
   
     永庆却是未了劲儿,带 了几分醉意,听提起湘君与左住完婚之事,对马俊道“我 可不担这个虚名,你给大侄女预备多少嫁妆我不管,我这义父绝不会空手嫁姑娘。” 
   
     马俊知道他好意,笑道“那就多多 禳备金子以你,往后我今日紧了,就寻女儿、女婿打秋风去 !” 
   
     永庆摇头,道:“金银岂能长久,前些日子,我托我家老 二买了个小庄,给湘君做胭脂田。 
   
     曹颙与马俊一听,都颇为动容。 
   
     能称为庄的,少说也有数百亩田地,如今京 城的田价可是不低。 
   
     换做曹颙这个富户不算什么,对永庆与马俊来说,这礼就有些颇重了。 
   
     可是几个人都是半辈子交情,也不好为这个,磨磨唧唧。 
   
     马俊寻思一下,道“若是我没记错,善余家的大侄儿今年也十四了 ” 
   
     永庆点点头,笑道:“那个臭小子,管长个子,不长心眼,如今已经同我一般高。” 
   
     曹颙与马俊听了,不由菀尔。 
   
     永庆他们两口子,都不是喜言之人,教养出来的儿子,踏实稿重,是个不错的少年。 
   
     马俊撂下酒盅,道“要是善余不嫌弃,咱们就亲生加亲,如何?” 
   
     永庆听了,却是一愣。 

     他现下是正四品的副护军统领,与马俊的大理寺少卿倒是平级。可他受十四阿哥连累,不得圣心,原闲赋在家。连这正四品官职,都是曹颛出面,托人寻关系,费了好大力 气,才得以复出。 
   
     马俊却是前程正好,进京后如鱼得水,任满后指定要升的。 
   
     见永庆不说话,马俊板着脸,道《“我都开口了,可不容善余回绝。那样的话,就是打我的脸!” 
   
     永庆看了马俊半晌,方露出笑来,冲着曹颛道:“孚若,这回就请你做大媒了。” 
   
     “那可不成 !”曹颛摇头道:“这回二侄女,要入我户籍,给我做女儿。哪里当父亲的,给女儿做冰人的?” 
   
     永庆听了,大笑道《“好,好,如此一来,倒是应了少年时的戏言,大家都做亲家!” 
   
     人逢喜事精神爽,酒逢知己千杯少。 
   
     一顿酒,直喝到深夜,大家连酒盅都举不起,才散去。 
   
     次日,曹颛启程出京。 
   
     随行的,有从上书房请下假的恒生。 
   
     能去清苑,与家人团圆,恒生带了几分雀跃。 
   
     曹颛见儿子有兴致,也弃了马车,骑马与恒生同行。 
   
     冬日景物萧瑟,本没什么可看的,但因前几日下了雪,远山白茫茫的,倒也有些意境。 
   
     不知是不是两位蒙古侍卫数年相伴的影响,使得恒生言谈中偶尔也出现蒙古字样。 
   
     曹颛便将自己对蒙古的认识,一一 讲述给恒生。 
   
     辽阔的草原,雪白的羊群,挤马奶的女奴,用羊毡搭建的蒙古包。夏日的凉爽,春秋的风沙,冬 日的鹅毛大雪。 
   
     同京城相比,那是一片并不富裕的土地,却也有它的风采与绚丽。 
   
     恒生听得仔细,偶尔也露出向往的神色,可更多的是一种不安。 
   
     曹颛瞧出不对,问道:“怎么 了 ?” 
   
     恒生仰头道《“父亲,我不想离开京城。” 
   
     曹颛皱眉道:“离开京城?是世子来信,还是四阿哥、五阿哥说什么 了?” 


    恒生低声回道:“是蒙古来信,说是老王爷身子越发不好了,婵… 
   
     位想要打发人接我回去……” 
   
     曹颛展眉道:“想去便去,又不是不能回来。你渐大了,多出门增加见识,总比每日进宫掉书袋要强。你要记得,你只是多了几个亲人,并不是由新的亲人取代了京里的家人。” 
   
     恒生闻言,眼睛有了光彩,使劲地点了点头。 
   
     去了心事,恒生的心情就轻松许多,恨不得立时到清苑,与家人团 
   
     聚。 
   
     被恒生的归心似箭影响,曹颛 
   
     了。 
   
     一家人团圆,总督府里立时多 了 几分喜庆。 
   
     恒生先是给几位长辈请了安,而后又给妞妞与左成道喜。 
   
     他这次请假过来,与家人过年,不仅是人到了,还预备了好几车的年礼。 只是因他与曹颛着急赶路,马车缓行,腊月二十五才到清苑。 
   
     两车自家暖房与京城能淘挨到的各色菜蔬,两车盆栽,不是打着花骨朵,就是已经初绽,生机盎然。 
   
     每说京城那边,早已送了年货过来,却没有恒生预备的贴心。 
   
     李氏与初瑜都觉得宽慰,连高太君也对恒生孝敬的两盆文竹稀罕了好几日。 
   
     最欢喜的,还是小辈子们。 
   
     天佑、左住、左成三个,带着恒生将清苑转了个遍,地方的风味特产,也都领着恒生尝了鲜儿。 
   
     恒生最关注的,还是总督府对面的莲花书院。 
   
     小叔叔与哥哥们都在那里读书,又是冯夫子筹建。若不是他 被皇子伴读的身份所限,也会在那 里读书。 
   
     腊八过后,书院里就放了 }… 假。如今除了山长一家,还有几位书院里当差的仆人,其他的 先生…与学子都离开书院…0 
   
     因此,书院里很是肃静。 
   
     对于学堂书舍什么的,都是空房子,没了人气,并没什么看头。 到了荷池冰面上,小哥儿几个来了兴致,打发人回总督府取了冰车「在冰上耍了一会儿。 

   恒 生想着京里的贵女,冬日也参加宫里冰嬉,想着束在总督府的妞妞与夭慧,便提议明日带她们两个出来。 
   
     书院里肃静,倒是不怕人冲撞,众人都赞成恒生的提议。 
   
     回总督府一说,果 然妞妞与天慧也极有兴致。连初瑜都有些心动,想起没出阁前,曾 同堂姐妹们参加过冰嬉。 
   
     于是,初瑜跟丈夫说了,夫妻两个决定跟着孩子们凑了回热闹。 
   
     最后,则由他们夫妻两个,带着孩子们前往。 
   
     妞妞与天慧两个,只有小时候在曹府花园的冰面上打过滑哧溜,对于陀螺、冰鞋什么的,都颇为兴趣。 
   
     跟前都是家人,又没有外人,姑侄两个便放开矜持,穿着冰靴,要学溜冰,晃晃悠悠地,看得初瑜跟着悬心,生怕她们摔到磕着。 
   
     最后,还是初瑜上场,亲自做示范,才使得两位小姑奶奶摸到些 
   
     门路。 
   
     天宝还小,穿得跟个小熊似的,坐着冰车,由几个兄长轮流推着,“咯咯”直笑,欢喜的不行, 
   
     即便穿的多,可他毕 竟稚龄,大家还是怕冻得他,又怕他坐不稳摔到冰上,便轮流坐在他身后,将他护在怀里。 
   
     长生则是想起“卧冰求鲤”这句话,惦记起冰下的鱼来,同哥哥 
   
     说起。 
   
     曹颛也想起砸冰网鱼的乐趣,使小厮回总督府取了铁钎子与渔网。而后,曹颛带着长生,走到在 离大家冰嬉场地远些的地方,准备 
   
     开始凿冰。 
   
     时值腊月,冰面冻得正实,兄弟两个忙活了半刻钟,才凿开半尺 
   
     深。 
   
     天佑、恒生几个都被吸引过来,接替曹颛与长生,轮流上前凿 
   
     冰。 
   
     少一时,终于将冰凿开,露出半尺直径的水面。众人望着冰眼,面面相骥,,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冰水里网鱼该怎么 
   
     做。 
   
     曹颛无奈,只好使人回总督府请蒋坚。 
   
     却是找错人了,蒋坚打小在寺里长大,差点当和尚的主,哪里会这些杀生的勾当? 
   
     最后还是魏黑出面,将冰眼凿大,给众人示范了一番什么是冰水网鱼,看得孩子们目不转睛。 
   
     这莲花书院虽说年初才扩建,可这莲花池却有年头。这一网下去,收获岂止是颇丰。 
   
     除了半尺长的鲫鱼,一尺来长的草鱼、鲤鱼,竟还掺了一条四尺多长的黑鱼,看的众人惊讶不已。 
   
     这么大的鱼,别说是孩子们,就是曹颛与初瑜也没见过几回。 
   
     还是蒋坚,慈悲为怀,低声念了两句佛号,为这条黑鱼说了几句好 
   
     话。 
   
     这么长的鱼,长了数十年,都有了灵性,还是放过的好。于是,那条黑鱼 又被放归水中。 
   
     又下了一网,收获不如方才,也有几十条鱼。曹颛挑了几条大的,使人送去给山长,其他的叫人送回总督府。当天晚上,总督府的餐桌上,就多了红烧鲤鱼与鲫鱼汤这两道菜。 
   
     书院山 长那边,除了收到几条鱼,还有五十两银子,是总 I 府送来,用来明年开春买鱼苗的。 
   
     那山长摸了摸胡子,看着那几锭雪花银,低声道《“连吃几尾鱼都周全至此,若非大善,便是大伪……”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m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  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14:28 只看该作者 
426 #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人来人往 

 到了除夕上房正堂,挂起了祖谮,摆上各种贡品。 
    曹颛带着长生、天佑等,李氏带着媳妇、孙女,在祖诿前祭拜,完成了简便的祭祖仪式。 
    而后众人转移到李氏房中,用团圆饭。 
    女眷一桌,男人们一桌。就连年纪最小的天宝,也由天佑与,恒生照看着,上了桌。 
    高太君与李氏毕竟上了年岁,不耐烦大鱼大肉,看着半桌子各色食蔬,胃口都好了不少。 
    其十有两道菜,是妞妞与天慧亲手做的。一道虾仁油菜,一道酱油瓜片,j 比不得大厨的手艺,也有几分模样。 
    大家 用了,少不得又赞他们姑侄两句。 
    男人那边,曹颛看着半桌子少年,颇为欣慰。 
    用了团圆饭,曹颛带着几个孩子去院子里放烟花,都准备是彩花,看的大家目不转睛。 
    岁。 
    放完烟花,高太君年迈,先回去休息, 剩下的人在李氏这边守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