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万不可,大爷。”郭静君咬了咬牙,才忍着想要立刻点头的冲动说出这句话,“奴家毕竟是被老夫人罚到这里的,若是没经过老夫人的同意,只怕到时候让大爷您难为。”
其实她倒不担心老夫人,而是那个不曾蒙面的郑淑君,此人心思手段绝不简单,否则罗惠云怎么会被逼死?她必须小心应付才是。
她不说将郑淑君说出来,也是深谙男人都爱面子,关大爷又是个好强的人,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怕了郑淑君。
“待我回去之后,跟老夫人说一声,再来接你回去。”关大爷听得郭静君提起老夫人,想起郭静君因何事被罚到这里,心下便有些心结。
不能生子的女人,到底有些遗憾。
郭静君何尝看不出他的想法,可是又能如何?只能咬着牙将委屈吞回肚子里,“奴家服侍您穿衣,就要天黑了,大爷还是早些回去,夜路不好走。”
如此体贴温柔……郑淑君何曾比得上?
“好了,我回去了。”穿戴整齐,关大爷捏了捏她的脸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待得关大爷离开,外面天色已经暗下来,郭静君将身上欢爱过后的痕迹洗干净了才到随喜屋里。
随喜看她满面*光地走进来,不免讥讽笑道,“郭姨娘今日是得偿所愿了?”
郭静君笑得风光得意,“还不是多得姑娘提拔。”说完,又收了笑容,有些忧愁。
“哦?难道还不高兴?”随喜笑着问,若换了以前,她会觉得恨郭静君抢了阿娘的丈夫,可如今她只是个看戏的人,只觉好笑不觉怨恨。
“姑娘不是不知道,我可是个生不了孩子的,老夫人未必同意我回关家。”郭静君没好气地道,她之所以断了生育,就是拜这臭丫头所赐,心里还是有怨的。
“想生孩子而已,有多难?”随喜轻笑。
“你有办法?”郭静君心中大喜,激动地站了起来。
随喜淡漠注视着她,轻声道,“那就要看你怎么了。”
“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绝对不会阳奉阴违。”郭静君双眼发光,立刻就跟随喜保证着,只要她能替关大爷生个儿子,那就一切都不一样了。
“好,我会帮你的”随喜笑着点头,眸色潋滟如光芒闪烁的平静湖面。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孕(中)
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孕(中)
关大爷满面春风地回到关家,还未走进后间净身,就被郑淑君拉住了衣袖,用力地在他身上嗅了几下,跟着脸色一变,又怒又惊地瞪着他,“你……你身上的胭脂味从哪里来的?”
“什么胭脂味?”关大爷嗅了嗅自己的袖子,摊手问道。
“你是不是养了外室,这几天看你就不对劲了,这些是什么,是什么?” 郑淑君颤声问着关大爷,拉开他的衣襟一看,被他胸前的红印吻痕刺得眼泪涌了出来。
“别胡思乱想了,男人在外总是逢场作戏的。”关大爷推开她的手,不耐烦地道。
“逢场作戏?”郑淑君指着他的脖子,“这是逢场作戏?你去喝花酒了?关炎波,你竟然如此待我。”
“我如何待你了?这几年来我对你还不够好吗?你别再仗着娘家的权势在关家耀武扬威,从今日开始,我要纳妾就纳妾,想要收通房就收通房,谁敢阻止我?”关大爷挥开她的手,大声地怒喝着,这是他第一次对郑淑君发火。
郑淑君被吓了一跳,眼泪还悬在脸颊上,怔怔地看着关大爷。
关大爷瞪了她一眼,重重哼了一声转身走进后间。
梳洗一番之后,换上衣裳,神采奕奕地来到上房。
“你来得正好,我刚要使人把你叫过来呢。”见到关大爷来请安。关老夫人高兴地拉着他的手在桌边坐下。
关大爷看着很久没笑得这么开心的老夫人,疑惑问道,“娘,什么事儿呢?”
“今日我收到炎海的来信了,过几天他就要回来,都一年多没见到他了,总算是要回来了,炎波啊,你劝劝你弟弟,别在到别的地方任职了,干脆就留在西里城,我老了,就希望你们兄弟俩留在我身边,还有泰宇泰兴兄弟……”老夫人说着说着,就忍不住落泪。
关大爷急忙安慰着,“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劝炎海留下的。”
“你在西里城这么多年,多少有些人脉,你可要好好照顾你弟弟。”老夫人叮嘱着。
“娘,这个不必您说,我也知道该怎么做的。”关大爷笑道。
“哎,炎波,等炎海在西里城安定下来,我的心愿就完成了一半,我如今最担心的,就是你的子嗣问题,淑君到现在都没能再怀上,也不主动给你纳个小的,我指给你的丫环都让她收拾了,如此妒妇,对你无益啊。”老夫人哀声叹气,没有长子嫡孙,始终是个遗憾。
“娘,若是实在……就过继一个吧。”关大爷低声道。
“说什么话。”老夫人斥道,“你还年轻,一定会有儿子的。”
“娘,要不,先把静君接回来吧。”关大爷思虑了片刻,小心翼翼地问着老夫人。
老夫人一怔,皱眉看着关大爷,“你是说,郭静君?”
“这些年来她在庄子里静修,也反省过自己的错,不如就……”关大爷看着老夫人的脸色说话。
“你今天见过她了?”知子莫若母,老夫人一眼看出关大爷对郭静君又有了兴趣,如果不是今日去了庄子里,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个事儿?
“顺道经过,本来是想去看看随喜的,想起静君也在庄子里,所以就去看看她这些年静修如何。”关大爷将在路上在已经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
关老夫人叹了一声,轻轻拍了拍关大爷的手背,“儿子啊,我知道你向来不喜随喜这个女儿,可你们到底是两父女,难道还有隔夜仇吗?对这个女儿好一点,于你前程没有坏处,你自己想想,郑城主如今的是什么下场?还不都是李尤炀和顾老侯爷看重你女儿的原因?你若对她好了,顾老侯爷不会亏待你的。”
“难道还要我跟自己的女儿低声下气不成?”关大爷没好气地问道,要他在自己的女儿面前没脸,他如何也做不出来。
“谁让你跟她低声下气,她是你的女儿,难道还真的怨你一辈子?你不是不知道她心里恨的是谁,你若是疏离了郑淑君和郑家,她自然就和你亲了。”自己的孙女还不了解吗?不就是怨怼当初郑淑君的到来抢了罗惠云的地位么?她想替她阿娘出一口气也是正常的。
“那就将静君接来,也可借此让随喜知道,我已经疏远淑君了。”关大爷马上就道。
老夫人瞪了他一眼,心心念念就想着女人,“找个不会下蛋的母鸡做什么,你想要女人多的是,何必去找郭静君。”
“静君才能对付淑君,再纳个能生子的小妾,淑君哪能同时对付得了几个?”关大爷的如意算盘打得好,若真是要纳妾,就不能只纳一个,纳多两三个,总有一个能生儿子的。
“就你想得周全。”关老夫人好笑地戳了戳他的脑门。
随喜从学院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平灵气呼呼地从郭静君的院门出来,一边用力踩着碎步一边不知低声碎碎念些什么。
“平灵,怎么了?”夏兰走到她身后,拍了拍她的肩膀。
平灵吓了一下,回头见到是随喜和夏兰回来了,笑着蹲了蹲了身子,“姑娘,您回来了。”
“腮帮子都鼓起来了,是谁敢欺负我们平灵妹妹了?”夏兰戳了戳平灵的脸颊,笑着问。
平灵嘟着唇看了看手上的托盘,又看看随喜,“姑娘啊,您是不是真的要治好那郭姨娘啊?”
随喜笑着走进内屋,在柏木交椅坐下,夏兰给她送上一杯茶,她含笑斜睨着平灵,“她又没生病,我治好她什么呢?”
平灵在她面前蹲了下来,“您不是要治好她的肚子吗?”
“她的肚子怎么了?肚子痛吗?”随喜啜了一口茶,笑着问。
“姑娘啊,您还有心情开玩笑,郭姨娘生不了孩子不是挺好的吗?您怎么要治好她呢?若是把她治好了,指不定她还要反过来对付您呢。”平灵给郭静君送了几天的药,每次都看着她的脸色出来,像她那种人,一朝得势肯定眼中无人。
随喜咯咯地笑了起来,摸了摸平灵头,“平灵,在你眼中,你家姑娘像大慈大悲的菩萨吗?”
平灵愣愣地点头,又猛地摇头。
“你以为生不出孩子,只是喝几副药就能治好的吗?傻瓜。”是她间接让郭静君不能生养的,怎么可能花心思去医治她。
“那……”平灵一怔,那怎么让郭静君相信她自己能生孩子了?
随喜只是若有所思地笑着。
接下来数日,关大爷几乎天天过了响午就到庄子里,连随喜的面都没见就去找郭静君,只是一直没有提出要将郭静君接回关家大宅。
随喜心里挂念着同住在城内的母亲和弟弟,找顾衡说了几次想要去见他们都被拒绝,说是怕被察觉出什么端倪来,何况关大爷已经找人打听了几次。
不过这半个月来,袁夫人都带着罗惠云去拜访城中几位贵妇人,只是她们二人都是孀居,不宜经常出门,出于无奈之下才这么做的。
西里城已经不少人知晓,南平城来的罗夫人和关家过世的关娘子生得十分相似。
这些话自然是传到了关家各人耳里,听着也只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倒是关大爷放了心,不然总以为罗惠云死不瞑目,要来索他的命。
又过了两日,关炎海带着妻子谭氏和两个儿子终于回了西里城。
关炎海的长子已经十岁了,是关老夫人的心肝宝贝,未等关炎海夫妇给她请安行礼,她先将两个孙子搂在怀里亲了又亲。
郑淑君带着两个女儿站在一旁,嫉妒眼睛都发红了,她如今最遗憾的,就是没能为关炎波生下儿子,如果二爷接下来要在西里城任职,那一家子都会住在这大宅里,说不定老夫人会将当家的大权交给谭氏。
毕竟关炎波和关炎海都是嫡出的,虽然长幼有序,但大爷……膝下无子,始终站不住脚啊。
“……对了,娘,不是说已经将随喜接回来了吗?怎么没有见到呢?”关炎海和老夫人叙完母子之情,又跟关大爷见了礼,看了屋里一眼,都没见到念了许久的侄女,心下觉得狐疑,低声问起了老夫人。
郑淑君脸色微微一变,勉强笑着道,“二叔,你有所不知,随喜如今在庄子里静修呢。”
“随喜怎么了?刚从山上回来,怎么又要静修?”关炎海皱眉问着郑淑君。
关大爷轻咳一声,睇了一个警告的眼神给郑淑君,才笑着对向来疼爱随喜的关炎海道,“因为那边离云淙学院近一些,我们是怕随喜来来回回来累了,已经使人去让她回来了。”
“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随喜了,也不知道这孩子如今怎样。”关炎海了解自己的大哥,轻轻摇头叹息着。
“肯定已经是大姑娘了。”谭氏接口笑道。
“娘,听说随喜拜了青居真人为师,是不是真的?”关炎海问道。
“是真的。”老夫人笑着点头,说起了随喜的事情来,一边睇了个眼色给一旁服侍着的翠碧,翠碧微微点头,悄然无声地退了出去。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孕(下)
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孕(下)
翠碧从花厅退出来之后,就赶紧去找翠丝,低声交代了几句,才悄然无声地重新回到花厅去。而翠丝听了翠碧的话,只是略作沉思,便将手头上的活儿交给了别的丫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出垂花门,让小厮去准备老夫人的双轴四轮马车,往郊外的方向赶去。
马车的车轮飞快行走,很快来到庄子外面停了下来,翠丝二话不说跳下了车辕,急匆匆就去敲门,跟门卫表明了身份之后,就进了二道门。
却是在二道门的时候被江家的拦了下来,没有给她横冲直撞地进入随喜的院子里。
“江家的,我有急事跟姑娘说。”翠丝见是前夫人身边得力的管事,语气上很是客气。
“翠丝姑娘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回了姑娘。”江家的并没有因为翠丝是老夫人身边的人就刻意巴结,她只是想着姑娘屋里有多少不能给别人知道的事情,不能让翠丝就这样进去。
翠丝皱眉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江家的敲了门,跟平灵低声说了几句,平灵打开了院门,对翠丝客气地笑了笑,“翠丝姐姐。”
将翠丝领到厅上,平灵才回屋里去跟随喜回禀,没一会儿,随喜才有些疲倦地走出来。
一见到随喜,翠丝立刻就站了起来行了一礼,“姑娘。”
“原来是翠丝啊,怎么了?”随喜在交椅上坐了下来,支着头问道。
“姑娘,老夫人使奴婢来请您回家的,二爷回来了,想见您。”翠丝不敢耽误片刻,急忙说明了来意。
二叔……随喜怔了一下,努力地回想对关炎海的记忆,她记得二叔还在家里的时候,经常会偷偷给她塞几块果糖,即使去了任上,难得回来一次也会给她带些小玩意,那时候她还看不见,等她看得见的时候,也没机会见过这位对她很好的二叔一面。
如果说对关家还有亲情的话,那也只是对这位二叔而已。
“夏兰,平灵,准备一下,回关家吧。”随喜站了起来,不管怎样,也要去给二叔请安才是。
翠丝听到随喜的话,脸上神情一松,幸好姑娘愿意回去,否则还不知怎么跟老夫人交代。
赶回关家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下来,关大爷和关二爷在书房里吃酒说公事,谭氏带着两个孩子回屋里休息了,听到随喜回来,一家子又聚在老夫人这里。
“二叔。”门帘动了一下,随喜抬头看了过去,就见到关大爷身后的关二爷,和关大爷长得有几分相似,但显得更年轻一些,看起来斯文英俊,且眉眼间充满正气。
关二爷愣了愣,视线落在老夫人旁边的小姑娘身上,眼睛弯了起来,“是随喜?”快步走了过来,“都成大姑娘了。”
“可不是,随喜,这是你第一次看到你二叔吧。”老夫人还没来得及和随喜通话,让她别跟关炎海说太多和家里闹别扭的事情,只能用眼神警告地看了随喜一眼。
随喜笑得恬淡地看着关二爷,“二叔,您先坐下。”
关二爷在一旁交椅坐了下来,随喜在他面前跪下行了一礼,“随喜给二叔请安。”
“起来,起来。”关二爷急忙扶起随喜,眼角微湿,“随喜,看到你如今长成大姑娘了,二叔就放心了。”
谭氏带着泰宇和泰兴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随喜,露出亲和温柔的笑,“这就是随喜吧,和大嫂长得可真像,一样是美人胚子。”
一旁的郑淑君听了这话,脸都气绿了,如今她才是谭氏的大嫂,谭氏这么说什么意思?
“二婶。”随喜笑着给谭氏见礼。
谭氏立刻将随喜搂进了怀里,声音略带哽咽,“乖,乖,我可怜的孩子。”
老夫人笑着道,“好了好了,都坐下说话吧。”
谭氏拭了拭眼角,拿过身后丫环手上的小匣子,“这是二婶给你的见面礼,去年回来的时候就想给你了,没想到你却跑去山上拜师了。”
“二婶……”随喜迟疑地看着她,没有伸手接下。
关二爷从谭氏手里拿过匣子放到随喜手上,“是二叔和二婶给你的见面礼,难道你还要拒绝,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随喜这才接了过来,“谢谢二叔二婶。”平灵过来接过拿着。
站在郑淑君身边的关珍喜见了,只觉得二叔偏心,当初她第一次见到他们,给的见面礼也只是支再普通不过的簪子,怎么换了随喜就是一大匣子。
郑淑君也恨得牙痒痒的,她自问从来没亏待过二房,可二房却从来没尊敬过她这个大房长媳,这算是什么意思?是觉得她这个继室对虐待那贱丫头不成?至于刚回来就给她抬面子吗?
老夫人看随喜一脸感动的样子,心下便想,二房对惠云母女一直就不错,如果随喜能够在顾老侯爷面前替炎海说几句好话,说不定留在西里城任职的事儿就好办了。
“这是你两个弟弟,泰宇和泰兴。”谭氏把两个儿子拉到随喜面前,“泰宇你还抱过的,只不过那时候你还看不见……”
随喜看着比她矮半个头的堂弟泰宇,长得唇红齿白,浓眉大眼的很是精灵可爱,不禁笑着道,“我还记得……”
“姐姐,我是兴哥儿,记得我不记得我不?”关泰宇旁边的关泰兴立刻就拉着随喜的衣袖叫了起来。
“记得记得。”随喜低头看着泰兴,眉梢眼角都带了笑,想起同样喜欢拉着她的衣袖的颀哥儿。
老夫人笑着道,“兴哥儿这耍的是哪门子的乐趣,你上次回家的时候又没见过姐姐,怎么让姐姐记得你。”
“姐姐记得哥哥,也要记得我。”关泰兴跑过去搂住老夫人的手,稚声地叫道。
随喜看着两个堂弟笑得很开心,这是自阿娘离开关家之后,她第一次站在这个地方露出真心的笑容。
被奶妈郑淑君抱在怀里的关善喜也欢悦地挥着小手,挣扎要过去找随喜,“姐姐,姐姐……”
难得的,随喜对着关善喜笑了一笑,把关珍喜气得要咬碎了一口银牙。
老夫人满意看着欢笑满堂,家里若是一直这么和和气气,那就好了。
接下来,又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聊,随喜和两个堂弟在外面的门廊乘凉,两三个丫环服侍着,关珍喜和关善喜也在。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关善喜不喜欢粘着自己的亲姐姐,反而总是跑到随喜身边,要随喜陪她说话,也喜欢两个堂哥。
关泰宇虽然只有十岁,却早已经懂事,多少在父母那里听说过大伯家里的一些事情,对随喜尤其的好,有些似无意地冷落着关珍喜。
没多久,老夫人就招呼着他们进屋里去,要准备开宴席了,今晚要吃团圆饭。
随喜看了看天色,一会儿吃完了饭大概是不可能回庄子里了,只能在这里过夜,明日再回去。
宴席刚开了没多久,大家正在兴头上,突然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