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楠坐不住了。她立刻转身去找哥哥周棣——近日来周太太总叫她不必担心父亲之事,但除此之外却不肯多说一句话,她觉得也许哥哥的态度会更坦白些。
周棣原本一直住在主簿宅那边。与父母妹妹相隔有段距离,但周康启程去了淮城后,周太太便命人将儿子挪回正宅来,安置在正院的东厢房内,方便就近照顾,因此周楠很快就到达了兄长的房间。
不过周棣眼下并不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周太太也在,母子二人正在说话。不知为何。门口并没有丫头婆子守着。周楠到了门前一瞧,慌忙躲到一旁,生怕母亲看见了自己。要是让母亲知道她又再问起父亲的案子。不用说一定会嫌她不听话的!
屋子里,周太太似乎正在安抚儿子:“……没事的,你外祖父即便不管你父亲。也不能不管我和你们兄妹。他一向最疼你了,不是么?如今不过是淮王之事闹得有些大,但你父亲与他素无来往,钦差哪怕是一时疑他,总有真相大白的一日!”
周棣却不大有信心:“京里至今没有信来……母亲送信进京,已有近两月功夫了!快马加鞭,外祖父那里无论如何也该有个回音才是!母亲……儿子担心……这案子会不会牵连到外祖父头上?”
“别胡说了!”周太太脸色变了变,“侯府一向与楚王府交好,外人皆知你外祖父与淮王不是一路人,平白无故地,怎会牵连到他头上?除非朝廷拿到了那份名册!可你心里清楚,那东西并未外泄……”
“可淮王别院那暗室里,并没有名册!”周棣握紧了拳头,“消失的那些财物里,也不知是不是夹杂了什么东西……”他抬头望向母亲,“当真是卢先生带走了名册么?!”
周太太的表情有些不大自然:“除了他,还能有谁?暗室里有什么东西,不是都派人去清点过了么?并没有名册一类的物件,自然是他拿走了。若他不是找到了这般要紧的东西,也不会连个信儿都不留就走了,必定是回京找你外祖父去了!”
周棣神色犹疑,他还是有些不确定:“若当真是他拿走了,又送进京给了外祖父,为何至今没有消息呢?若不是怕外人疑心到外祖父身上,我们家也不会投鼠忌器,除了让父亲带去府里的下人时时回来报信,什么都不敢做……”
周楠在门外面露疑惑。名册?什么名册?母亲与兄长要在淮王别院的暗室里找什么东西么?这事儿还跟外祖父有关联?
她犹自发着呆,却没发现周太太无意中望了过来,透过门上的镂空雕花格看见了她的侧影,当即大惊失色:“楠儿!你在那里做什么?!”
周楠缩了缩脖子,硬着头皮走了进去,讨好地道:“母亲,我过来瞧哥哥的。”又凑到床前,“哥哥今儿觉得身上如何?好些了么?”
周棣才没那么容易被她混过去,脸也板起来了:“妹妹,说实话,你方才在门外都听到什么了?!”
周楠几时看过他的脸色?当即就红了眼圈,扭头道:“哪儿有听到什么?!不就是你们只知道打听府里的消息,别的什么都不敢做么?!难不成我们就看着父亲在府里受苦了?!”
周太太与周棣都暗暗松了口气,对视一眼,皆面露苦笑。按说他们是没必要防着周楠的,毕竟都是亲骨肉,但周楠年纪还小,又天真烂漫,让她知道了机密之事,不定什么时候就泄露出去了,倒不如瞒着她的好。
周太太放缓了神色,安抚女儿道:“楠儿,不是我们不救你父亲,只是需得想好要怎么救!这个案子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你父亲不过就是个失察之罪,往大了说,却会跟淮王造反拉上关系……”
“正因为如此,才要早想办法!”周楠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万一父亲真的被定下了淮王同党的罪名,那可是要抄家的大罪!母亲哪怕是不念与父亲的夫妻之情,也要为哥哥与我着想!哥哥才得了秀才功名,还有大好前程呢,难不成就这样葬送一辈子?!犯官之子的名头是好听的么?!”
“你说的都是些什么傻话?!”周太太脸都黑了,“我几时不顾你父亲了?!你嘴上说的都是些什么?!”
周棣也责怪地看着妹妹:“妹妹,快认错,那不是你该说的话!”
周楠心中也后悔自己一时嘴快了,只是自尊心发作,不肯乖乖服软,又不敢顶撞母兄,便只是抿着嘴不说话。
周太太生气不已,周棣反而替妹妹说情了:“妹妹的性子素来天真莽撞,她并不是有心的,不过是担心父亲罢了,母亲骂她两句就罢,别怪她了。”又教训周楠:“母亲为父亲的案子,都担心得病倒了,脸色也一日比一日差,你不知为母亲分忧,还要这般顶撞,是孝顺的道理么?”
周楠面露愧色,想想自己确实太冲动了,到底还是乖乖向母亲认了错:“是我不对,您别生气。”
周太太的脸色略好看了些:“也罢,只是以后不许再这样说了!”又嘱咐了儿子几句话,便起身叫上女儿:“让你哥哥歇歇吧,咱们先回去。”
周楠乖乖跟着周太太回到正房,到了门前,后者便要打发女儿回房:“有空闲多练练女红,少理会外头的事。”
周楠心里不服,又惦记着父亲,忍不住再道:“母亲,我听说钟家和刘家都要派人去府里,不如咱们也带上几个人去吧?哪怕是给父亲送些衣物被褥也是好的。审父亲案子的那个钦差,不是定国公府的人么?虞山侯府与定国公府是通家之好,世交之谊,母亲即便不能亲自见那人,派个亲信去求一求人家也好。无论他是为了什么才给父亲定下了这样的罪名,总要让父亲少受点苦……”
周太太脸色大变:“住口!此事我自有分寸!你给我回房去!”摔了帘子就进了房:“吴妈!吴妈呢?快叫吴妈来!”一个打扮华丽身着绸袄的体面婆子便赶了过来,向周楠笑着行了一礼,进屋去了。
周楠为母亲忽然翻脸而愕然,见吴婆子进了屋,又想起她是母亲的乳母兼亲信,眼珠子一转,抿嘴笑了笑,已是计上心来。
屋里,周太太见了吴婆子,便拉住了她的手,神色间又是着急,又是害怕:“京里可有信来?”见吴婆子摇头,她立刻就撑不住了,泪珠儿直在眼眶里打转:“怎么办?怎么办?!乔致和……他、他这是要故意报复我呀!”
第五十三章 惊闻
周太太忍不住了,瞬间崩溃得泪流满面,若不是顾虑到外头还有丫头婆子侍候,女儿也才走不久,也许她就要大哭出声了。
吴婆子明白她在哭什么,也跟着红了眼圈,但并未跟着伤心,反而柔声安慰她:“太太别慌,乔二爷即便真想使坏,也要能做得出来才行!老爷是朝廷命官,即便定了罪名,也得要刑部和大理寺复审过了,才会判刑的,只要侯爷那边想想法子,老爷仍旧有机会平安脱罪!”
周太太哽咽道:“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乔致和既然敢使人送那封信来,必定是有了十二分的把握。我最怕的是卢孟义没有找到名册就逃走了,焦三焦四过后瞒着人去那间暗室搜索,仓促间又不曾搜得足够仔细,漏了什么地方,乔致和派人去接管时,反而发现了重要的证据!就因为他手里有父亲的把柄,才会如此无所顾忌地栽赃周康!他知道不会有人救周康的,父亲……已是自身难保了!”
吴婆子听着,心下也隐隐发冷。她本是虞山侯府家生奴婢,陪周太太嫁入周家,儿女都在周家当差,若是周王两家都出了事,她绝对逃不掉!
不过她年纪大些,人也老成,只是慌了一下,就很快冷静下来:“太太先别慌,老奴觉得……若乔二爷当真找到了要紧的证据,可以指证侯爷曾依附淮王逆党,怎会不拿出来呢?他至今为止,也不过是盯住了老爷,给老爷头上添罪名罢了!说不定……”她压低了声音,“乔二爷压根儿就没拿到那份名册,即便拿到了,也没打算告诉朝廷!”
周太太哭声一顿,吃惊地望着她:“你是意思是……”
吴婆子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兴许……他心里还念着旧情?”
“不可能!”周太太断然否决了她的话,“当年之事,你是知道的。他恨我还来不及。怎会念着旧情?!”
“太太与老奴知悉真相,才会这么想,可乔二爷知不知道呢?”
周太太愣住了,吴婆子在她耳边轻语:“当年之事,原是夫人找上了定国公夫人,才泄露出去的。太太大可以把事情推到夫人头上,乔二爷难道还能找两位夫人对质不成?即便他真的去问了,太太也可以推说,是两位夫人故意的,为的就是分开你二人……”
周太太有些迟疑:“定国公夫人倒罢了。把母亲也算计上了,会不会……”
吴婆子心中暗骂她不识好歹,但还是柔声劝她:“夫人把太太当成是亲生女儿一般。怎会在乎这种事?再说了,当年若不是夫人直截了当地找上定国公夫人,事情也不会闹到那个地步……”
周太太咬着唇在犹豫。
当年她还未出阁时,养在嫡母虞山侯夫人膝下,因没有嫡出的姐妹,嫡母又疼爱,她与其他勋贵人家的嫡出千金可说是一个待遇。只是到了说亲的时候,她这明晃晃的庶出身份就不行了。她既未记在嫡母名下。生母又是个丫头,但凡是有点根基的人家,都不愿娶她做嫡子媳妇。上门来说亲的,不是说的庶子,就是填房。这叫心高气傲的她如何接受?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她才会找上与虞山侯府交好的定国公府庶子乔致和。
乔致和生母是定国公在外为将时纳的良家妾,不但美貌过人,还很会讨人欢心,因此长年宠擅专房。乔致和又自幼聪慧,文武双全,更得定国公喜爱。定国公夫人陈氏与元后陈氏乃是出自一族,皇帝还未即位时,皇子夺嫡之争十分激烈,皇帝差一点就叫人算计了,是他当时的正妃陈氏牺牲自己换得了他的平安,但陈家却也因此遭到牵连,几乎满门尽屠,由于是先帝下的旨意,幸存下来的兄弟们又依旧虎视眈眈,因此皇帝即使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也不敢即时为陈家平反,唯有另立罗氏为后。陈家残存下来的人都只能忍辱偷生地活着,定国公也算仁义,不曾休妻,只是从此以后,定国公夫人就在人前消失了,只说是去了山庄养病。
定国公夫人离开了,她所生的嫡子自然地位不稳,怕是无法继承世子之位的。乔致和是次子,生母是贵妾,本身又受父亲宠爱,怎会不盯上这世子的宝座?定国公虽不曾许诺过什么,但从他对乔致和的重视来看,这不是不可能的。周太太当年就是看中了乔致和这一点,在他仍是庶子的时候,娶个庶女为妻,正是门当户对,但婚后只要乔致和能受封世子,她王庆容便也能跟着成为名正言顺的世子夫人,将来就是定国公夫人了!
只是不巧,皇帝登基数年后,已经站稳了脚跟,曾经与他作对的那些藩王也一个个被他铲除掉了,他羽翼丰满,已不必再顾虑其他,就立刻为陈家平了反,又追封陈氏为元后。陈家存活下来的人不多,大都血缘颇远,定国公夫人反而是最近的一个。定国公轰轰烈烈地迎回了夫人,从此国公府又是这位陈氏夫人当家做主了。虽然世子之位仍然悬而未决,但答案似乎已经确定了。
王庆容就在这时候犹豫了,她没有听从乔致和的意思,向父母坦白自己跟后者有情,希望能缔结良缘,反而用种种谎言拖延这件事,另一方面,又让乳母吴婆子试探嫡母的口风,得知嫡母有意将自己嫁入另一家勋贵人家,虽是嫡幼子,但富贵日子是不用愁的,她便动心了。乔致和察觉到她有变心迹象,便告诉她说,自己要向父亲坦白真相,以定国公对他的疼爱,定会亲自上门向虞山侯府提亲,王庆容依然会是他的女人!
不能成为国公府世子的乔致和只是一介庶子,对王庆容而言绝非理想的丈夫人选。她生怕乔致和会破坏了自己的前程,当面装作高兴的模样答应下来,回头却向嫡母哭诉,说乔致和调戏她,还意图逼奸!虞山侯夫人一怒之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定国公夫人。
那时候,定国公夫人刚刚回到京城,国公府的大权重新落到她手中。而乔致和的生母因长年受宠,早已习惯了在府内说一不二,猛然被夺权,自然心中不忿。她又仗着自己得宠,儿子又争气,明里暗里挤兑正室。日日指桑骂槐。
定国公夫人陈氏向有贤名,但绝非心慈手软之辈。乔致和生母多年来执掌国公府中馈,不但薄待嫡子,多次在定国公面前说嫡子的坏话,还在私底下命人克扣供给正室的钱粮。如今卷土重来,她怎么肯轻易放过?她先是以丈夫身边没有贴心的人侍候为由,将身边调教多时的一个美貌丫头开了脸。给定国公做屋里人。新人美貌柔顺,处处合定国公心意,他也就渐渐将不复青春的爱妾抛在脑后了。陈氏再寻了几个错处,以处罚的名义下令将乔致和的生母禁足,定国公吭都没吭一声。
在这种情况下,乔致和再犯了错,自然无人能为他说情。在陈氏的挑拨下,定国公狠狠打了他一顿板子。勒令他禁足在家中读书。等他回过神来,猜测是谁泄露了风声时,虞山侯已经把女儿王庆容许给了周康。他当时带着伤闹过。只是到了侯府大门前,又被家里人拦下带回去了。没几个月,他生母又因为病重含恨而终。因是庶妾。他甚至无法为生母戴孝。随着朝廷册封世子的旨意下来,嫡长子正位,又娶了一位名门世家出身的妻子,然后顺利出仕为官,定国公府里再无人将乔致和放在眼里了。
乔致和事后并没有向外人提过当年之事,更没有找上周家质问曾经的爱人。但是王庆容——如今的周太太心知肚明,若不是自己变心在先,诬告在后,乔致和是不会落到那等境地的。也不知他苦读了多少年,又受了多少气,才考中了进士,得以出人头地。如今他成了钦差大臣,奉皇命前来审理她丈夫的案子,若不趁机报复于她,岂不是辜负了这上天赐予的大好机会?!
吴婆子的建议,周太太有些心动,但她没有把握。乔致和送来的信里并没有提及当年的细节,他只是问她:是否有愧于心?为何能安心享受今日的大好人生?她如今的好日子,都是拜谁所赐?他说,要让她尝尝失去一切的滋味……
周太太深吸一口气,稍稍冷静了些。她深信自己的一切荣华富贵与儿女的前程都系在虞山侯府的父兄身上,万不得已的时候,她必须得有所取舍!
她正色对吴婆子道:“你说的法子,我要试一试……若他当真知道实情,怨恨于我,那哪怕是跪下求他,我也愿意!无论如何,我要保住父亲,保住虞山侯府!当年若不是周康横插一脚,我与他未必就成不了事,他要怨也该怨周康才是!只要他能饶过我们王家,饶过我和两个孩子,随他如何出气!”
吴婆子惊得呆住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勉强笑道:“太太英明!”
房门外,面色苍白的周楠踉踉跄跄地倒退离开,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真不敢相信自己方才听到了什么!虽然周太太与吴婆子说的许多话声量太低了,她听不清,但她非常肯定自己听见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母亲居然跟钦差有过私情!如今已成了仇怨,父亲很可能就是受此连累,才会被害入狱的!可母亲居然不想着救父亲,反而说,愿意求那旧日的情人,只要对方放过王家,放过他们母子三人,那么……父亲呢?!
周楠在屋里呆坐半日,直到丫头察觉不对,进来问她怎么哭了,她方才抹干脸上的泪水,起身冷冷地道:“我要去哥哥那里!”
她要去找哥哥,去问他是否知道事情的真相。既然母亲不打算救父亲,那么就由他们这些做儿女的去救!
与此同时,青云正在家中打包行李。无论钟家与周家是什么态度,她都不能继续留在清河等消息了,刘谢身边没有人可以照顾他,刘明整天除了喝酒赌钱什么都不干,能帮得上忙的就只有她了!她在清河住了这么久,大部分时间内能过得顺心如意,都是多亏了刘谢的照应,她是不会在这种时候弃他不顾的。
曹玦明知道了她的决定,想了想,便主动提出陪她同去:“你一个女孩儿,出门多有不便,到了淮城人生地不熟的,又怎知道往哪里打听消息?找谁打点?你只是刘大人的干女儿,并非正经亲眷,只怕到时候连他的面都见不着。不如我随你同去,我在淮城住过些时日,也认得几个人,总比你强些。”
青云很是感动:“曹大哥,这样太麻烦你了。本来就是我干爹的事……”
“你这丫头胡说些什么?”曹玦明板起了脸,“他是你干亲,难道比我还要亲?你能为他四处奔波,我难道就不能为你出力了?再说这样生分的话,我就恼了!”
青云不好意思地低头笑笑:“是我错了,那就一切拜托曹大哥!”
曹玦明这才展颜笑了,回头也去打包自己的行李。麦冬避了人问他:“少爷这是何必?此事又不与咱们相干!况且若真将刘主簿救出来,那丫头有人可依靠,还会听我们摆布么?!”
曹玦明淡淡地说:“能不能救出来尚在其次,我只是想让她更加信任我。我已说过了,我心里有数,你不要再多问,省得叫她听见!”麦冬只得退下。
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心头的顾虑,因为曹玦明准备好行囊后,便亲自去厨房熬了一碗药,送到青云跟前,对她说:“明儿要出远门,路上风霜侵骨,你身子只怕经不住。喝了这碗药吧,把你的底子打好一些。”
青云怎会疑他?高高兴兴地接过药喝了。她还习惯性地闻了闻药里的材料,笑问:“这是补药?曹大哥想得真周到!”
曹玦明笑了笑:“你身子弱,还当多补一补才是。我有个极好的方子,最适合你这年纪的小姑娘,只是清河药材不足,等到了府里,我顺便逛一逛几个大药铺,把缺的药补齐了,你照我的嘱咐,每日喝一剂,包管这一个冬天都不会轻易病倒!”
青云忙道了谢,还笑着说:“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