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庙号肯定是太宗,与当年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关系如出一辙。
完颜吴乞买和赵光义一样,当了皇帝后总想立自己的子嗣为储,赵光义为此不惜逼死了亲弟弟与两个侄子,最终将儿子扶上皇位。
完颜吴乞买想要依样画葫芦,却没那么容易。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众多,且大多是能征善战之辈,实力雄厚,吴乞买对付一两个还行,想要全部控制或谋害完全不可能。
更糟糕的是,他意图立自己的儿子为储的想法,女真贵族大臣似乎并不支持。出于某些原因,最终的结果是让完颜阿骨打的嫡孙继位,是为金熙宗。
八九不离十,就是眼前这个孩子。
难怪完颜宗贤投鼠忌器,吴王妃比亲生儿子被抓都紧张。原来如此,感情是无意间捡到了宝,奇货可居啊!
弄清楚徐还与小皇孙的对话内容之后,柔福帝姬心中再次泛起强烈的好奇,徐还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即便听得懂女真语,但身为一个奴隶,当真能听到这么多重要消息?
她刚刚想要张嘴询问,海东青的翅影便出现在上空,她和徐还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流露的无奈。
徐还叹息一声,终究还是被这颗“卫星”发现了,想要瞒过鹰眼,根本没有可能。
纵然有奇货可居的皇孙在手,又能如何呢?
真是伤脑筋!
不出意外,完颜宗贤的人马很快就会逼近,从辽阳到幽州的守军也会收到消息,前路拦截。
想要逃出去,似乎比登天还难!
尤其是某些细微的声音传入耳中,徐还立即将小皇孙抱在怀中,横刀于颈,高度警惕地环顾树林。
侦察兵出身的徐还很有经验,这是有人小心翼翼潜伏,穿越树林的声音,而且是个高手。
柔福帝姬见到徐还凝重的神情,顿时心中一紧;反倒是被挟持的小皇孙很神气,得意洋洋道:“皇叔一定会派人救我,杀了你们。”
话音落地,拉弓搭箭的声音响起,徐还来不及多想,拉着柔福帝姬便扑倒在地。
羽箭离弦,却是破空而去。
海东青凄厉的鸣叫在空中响起,丢下几片染血的羽毛后,仓皇振翅远去
第十五章射雕手()
徐还拥着柔福帝姬在地上爬了片刻,细微的弓弦羽箭声再没有响起。
至于天空盘旋的那只海东青,留下一声悲鸣之后,似乎已经远去,天空兀自漂落下几根染血的羽毛。
是友非敌?
徐还心中有些诧异,有些惊喜,看来暂时应该是安全的。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起身的时候发现怀中的柔福帝姬低着头,脸色微微泛红,似乎有些尴尬。
适才徐还担心她受到伤害,扑倒的那一刻是将她紧紧抱着,拥在身下的。也许是相拥太紧,接触太近的缘故吧,毕竟男女有别嘛!
其实从会宁府小河里逃出来的那个夜晚,他们的接触比这亲密的多,但今时不同往日。那时她是小宫女,现在她是柔福帝姬。
天之骄女,帝王苗裔,何其尊贵的身份啊!
金国小皇孙是奇货,但珍贵程度和柔福帝姬一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靖康之难,赵宋皇室尽数被俘,赵构那个仅存的皇子金贵,柔福这个唯一逃出的公主同样也将金贵万分。
不过有个前提——逃回江南。
海东青与羽箭而伤,着实是意外之喜,难得的逃生良机,究竟是谁暗中帮忙呢?
徐还四处打量,树林里细微的声响逃不过他的耳朵,那人一直都在,却偏偏不肯现身,好似与徐还对峙一般。
“哪位朋友出手相助?在下谢过了。”徐还朗声道谢,用的是汉语,几乎可以断定,出手的肯定不是女真人。
“你是汉人?”许久之后,一个男子从树林间走了出来。
男子身材高大,身背弓箭,身着兽皮衣装,一副北方山间猎户打扮,说的同样是汉语。
“是!”
“海东青追寻的汉人,想必几位不是一般人。”
“阁下也不是一般人。”徐还沉吟了片刻,沉声道出三个字:“射雕手!”
“看来阁下眼力不错。”那人并未否认,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果不其然!
一个能将盖天大王驯养的海东青射伤,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箭术高手。在北方游牧民族之中,有个专门称谓——射雕手。
只是,不知他是哪一族人?
射雕手遗憾道:“可惜啊,还是让海东青跑了,许久不拉弓,箭术有些生疏了。”
徐还摇头道:“那只海东青乃是金国盖天大王所有,想必是极品,灵性一些,阁下伤了它,已是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了。”
射雕手眉头微皱,疑惑道:“完颜宗贤?你们怎么得罪了他了?”
徐还沉声道:“此事说来话长,此处不宜久留,换个地方说话吧!”
徐还的提议立即得到射雕手的认可,一行四个人离开不久,完颜宗贤和塔克图便带着大队骑兵赶到。
不过终究晚了一步,徐还等人早已不见踪影,踪迹全无,留给他们的只是几根染血的鹰羽。
“踪迹全无,怎么可能?”塔克图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十分焦躁。
完颜宗贤手中捏着染血的羽毛,冷冷道:“有高手,不止擅长隐匿踪迹,还射伤了我的鹰,不简单啊!”
“大王,您的鹰伤得如何?还能继续追踪吗?”塔克图焦急道:“毕竟皇孙还在他们手上。”
完颜宗贤回头看了一眼侍从臂上羽毛染血,状态萎靡的海东青,摇头道:“不止伤了,还有些惧怕箭手,怕是不行了。”
“再放几只鹰出去寻找,如何?”
“怕是无用。”完颜宗贤摇头道:“彻底没了踪迹的人,海东青也未必找得到,即便找到了,恐怕也无济于事射雕手不是吃素的。”
“射雕手?”塔克图诧然道:“那个宋朝公主身边的汉家小子是射雕手?”
“那个小子未必是汉人,他的底细,目下我们全然不知。”完颜宗贤低声道:“不过他未必是射雕手,兴许另有其人。”
塔克图追问道:“另有其人?什么人?”
“不知道,契丹人、奚人,汉人,甚至是女真人,什么人都有可能,有多少我们也不知晓。”完颜宗贤抬头凝望茫茫树林,表情凝重。
“这可如何是好?皇孙还在他们手上!”塔克图是真有些着急了,作为吴王府护卫首领,皇孙在眼皮子底下被劫持,他罪责难逃,自然焦急万分。
“本王会继续派人搜寻,不过兹事体大,妥善期间,还是派人通知会宁府和元帅府吧!”完颜宗贤轻叹一声,表情同样凝重,眼神甚是复杂。
到了如今这地步,显然是惊天大事了,而且这件事和他也脱不了干系,毕竟事情的起因是韦贤妃撞破了柔福帝姬的身份。
而韦贤妃现在是他的女人,怀着他的孩子。
一口气跑出十多里地,一路上还要掩藏行迹,无疑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好在射雕手也是此道高手,顺手帮忙,徐还轻松了不少。而且射雕手对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很快便带着他们消失在树林中,彻底摆脱了金国人的追踪。
暂时安全了!
徐还长松一口气,柔福帝姬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就像从会宁府逃出来的那晚一样。
不,今天更为惊险,可以说是绝处逢生。
劫持金国皇孙乃是极度冒险之举,按理说他们根本毫无生路可言,但关键时刻射雕手的出现,转机便出现了。
在由衷感谢的同时,徐还更为好奇的是射雕手的身份。
山中猎户显然不可能,在注重骑射的北方游牧过度,像这样的箭术高手,一定是被格外重视的军事人才。
所以此人八成是军旅出身,至于是哪族人就不好说了,虽然讲的是汉语。但辽金宋时期,北方契丹人、奚人和渤海人汉化程度很高,汉语说的十分流利。
语言,根本不能成为判断的依据,那么,他究竟是什么人呢?
徐还揣度的同时,射雕手也在打量着徐还,一路上他都在观察,并且已经弄清楚一些状况。
这个汉家男子带着个女人,挟持了一个女真孩子,遭到了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的追杀,显然不是一般人。
而且一路上,徐还掩藏行迹的手法十分专业,连他这个林间好手都自叹弗如,因此十分好奇。
于是,就这样,徐还和射雕手一直彼此打量着,直到林间有脚步声传来。
第十六章背你回江南()
细微的脚步声在林间响起,徐还第一时间便察觉异常,高度警惕。
射雕手若有所思地看了徐还一眼,不动声色地坐在原地,毫无反应。
见此情景,徐还也便放下心来,应该是射雕手的同伙,也许这里是他们约定好的接应之地。
也许,射雕手先前出现不只是巧合,而是有什么目的,是针对女真人吗?
“萧百发!”
呼唤声在近处响起,射雕手立即起身前去,做出回应。
他姓萧?
徐还顿时心中一动,萧姓在这个年代的辽东可不普通,辽国后族正是萧氏。
树林之中走出几个人来,有两个没戴帽子,发饰清晰可见,发际线处一圈头发围绕光秃秃的头顶,正是契丹人的传统发饰——髡发。
他们是契丹人?
徐还好奇的同时,几个契丹人也发现了徐还、柔福帝姬和金国小皇孙,顿时露出诧然神色。
“萧百发,他们是什么人?”
“被完颜宗贤追杀的汉人!”射雕手沉声道:“那个小家伙是他们的俘虏,可能是女真王孙。”
“女真王孙,有些意思,带回去吧!”几个契丹人又低声交流几句,其中一人便大步走了过来,准备将虎头虎脑的金国皇孙带走。
至于徐还和柔福帝姬,瞟了一眼后说道:“汉人?请自便吧!”
“阁下,这样不妥吧!”看着潇洒转身,准备扬长而去,还要带走金国皇孙的契丹人,徐还有些不大开心了。
“怎么不妥了?”契丹人的态度明显有些傲慢。
徐还平静道:“想必阁下已经从那位百发百中的萧兄那得知详情,你带走这个女真孩童,却要我们独自面对完颜宗贤的怒火,任你们捡便宜,未免有些不合适吧?”
“哼哼,适才若不是萧百发救你们,你们兴许已经成为完颜宗贤的阶下囚了。”契丹人沉声道:“你们汉人讲究知恩图报,我们契丹人也有规矩,救了你,带走你的俘虏,有何不妥?”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但似乎不明智。”徐还沉声道:“我们要是被抓了,完颜宗贤岂不是什么都知道了?”
那契丹人冷冷道:“照你所言,我该杀了你们灭口才是啊!”
徐还毫无惧色,笑着摇头道:“刚说过,不是明智之举。”
“哦,那你倒是说说,怎样才算明智?”契丹人似乎来了兴致,嬉笑着询问。
“这个女真孩童究竟是什么人?完颜宗贤为什么追杀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从哪来,都知道什么?”徐还沉声道:“还有你们想做的事情,我能提供些什么信息?你们不想知道吗?”
信息,信息才是这年头最珍贵的资源,从深山密林中出来的契丹人应该也很匮乏。
果不其然,契丹人眼前一亮,连忙道:“好,你倒是说说啊!”
徐还摇头道:“你刚才提醒我了,一旦没有价值,就被弃如敝履,还有可能被杀人灭口,所以现在不能说。”
“那你要什么时候才肯说?”
“见到你家主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谈谈合作。”徐还淡淡一笑,目光越过面前的契丹人,直接看向远处的射雕手,沉声道:“萧兄,如何?”
跟着契丹人,这是徐还审时度势的决定。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这些契丹人是有组织,有势力的,这也就意味着生存能力。
辽阳驿站之事,行迹已经完全败露,完颜宗贤就近搜捕追杀不说,想必要不了多时,整个金国都会得到消息。
一个宋朝公主逃走本身已是大事,何况还劫持了完颜阿骨打的嫡孙,绝对称得上惊天动地。金国上下,各地将领必然会严格盘查,围追堵截。
自己和柔福帝姬两个人很难逃走,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眼前这支突然出现的契丹人,则带来了希望。
当真算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辽东乃是契丹龙兴之地,辽国残余势力仍有活动,前些天会宁府的突袭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契丹人的势力或许不足以与女真周旋,但自保应该问题不大。直觉告诉徐还,以射雕手为代表的契丹人应该在谋划着什么。
即便没有,单单射雕手那百步穿杨的箭术,还有对地形的熟悉程度,都会逃亡大有好处。如此助力,岂能不借?
射雕手答应了,带着徐还等人继续前往密林深处,朝辽河上游的西北方向而去。
对于想要尽快南归的徐还与柔福帝姬而言,多少有点南辕北辙的意味,不过当前再没有什么事情比安全更重要了。
更何况,谁说南辕北辙就走得慢呢?
这一走就是两天,路上又遇到几拨契丹人,应该是中途接应,或者说外围的岗哨。
这让徐还越发认定,这些契丹人身份非同小可,他们的身后可能真是隐藏着什么大人物,或者不小的力量。
不过,见到这位大人物的过程却比较漫长,路上一走就是三天。
柔福帝姬到底是个女子,虽然北上之时多有磨砺,不那么弱不禁风。骑马逃奔或许还可以,这般山野徒步就不行了。不过半天,脚伤便起了好几处水泡,疼痛难行。
徐还二话不说,只好充当“苦力”,背着柔福帝姬一路前行。柔福帝姬本能想要拒绝,但在实际情况面前,不得不乖乖听话。
一路由徐还背着跋山涉水,尤其是徐还一句“别怕,大不了,我背你回江南”,柔福帝姬泛起无限感动,对徐还的依赖感越发强烈。
不过背负前行,两人的接触自然也越发紧密,一开始或许还有点羞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似乎习以为常。
以至于契丹人都以为她和徐还是一对小夫妻,柔福帝姬也不好,或者根本没想过否认,毕竟这是早在会宁府就商量好的伪装身份。
更何况,当此之时,契丹人如果知晓了自己宋国公主的身份,不见的是好事。
徐还更不会多说什么,每天只是不动声色地背着柔福帝姬赶路,到了晚上的时候守着她入眠。
对于身强力壮的徐还而言,些许劳累根本不算什么。不过有些时候,难免会有些许尴尬。比如柔福帝姬趴在后背上说话,如兰吐气掠过耳垂,血气方刚的少年徐还不免有些心猿意马。
然而,当此之时,必须克制。
他相信,这一路背负相守,患难与共,以礼相待,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不过始终有个前提——回到江南。
希望即将见到了这个契丹人,能够帮得上忙。
第十七章枫叶荻花秋瑟瑟()
在辽河畔的密林里穿行了三天,关键之处总会有契丹人出现接应,成功避开金国兵丁的搜寻,并完美隐匿行迹。
这让徐还越发觉得,这些契丹人不简单,有组织,有规模,绝非乌合之众。
一路上,这些契丹人看自己和柔福帝姬的眼神都不怎么友善,多有戒备。不过在射雕手的叮嘱下,总算是客客气气,相安无事。
三天之后,一行人到了一处隐秘的小山坳,岗哨的密度和严格程度也空前高涨。
徐还笃定,这里应该就是他们的老巢,有核心人物坐镇于此。
果然,通过山坳隐秘的道路之后,一处小山谷出现在视野里,密林之中掩映着一个静谧的村落,在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不过甫一进村,徐还就察觉到静谧之中隐藏着的那一抹肃杀气息。
也许在屋顶、树葱、拐角那些不起眼的地方,有着一支支明晃晃的箭镞对准了路口,随时可以让人毙命于箭下。
进村之后,徐还和柔福帝姬暂时被安排在一处朴素简单的小院房舍之中,射雕手便匆匆离开了,想必是去见他们的主人去了。
金国皇孙则一直被契丹人严密控制,似乎也觉得奇货可居,只是他们对待小孩的态度并不十分友善。
以至于七八岁的小皇孙时不时有些畏惧神色,不经意间眼神里也流露出浓重的恨意。
这个小家伙八成就是未来的金熙宗,试想一下,如果成功脱逃,将来继位之后,想起这段往事会是怎样的心情?
想必会恨死契丹人,自己这个持刀挟持他的人想必也不例外,除此之外呢?是不是应该在他的仇人名单上再加两个名字呢?
院子门口一直有人守着,契丹人对他们的提防没有丝毫松懈。不过也算有点礼貌,午饭时间送来烤肉与羹汤。
徐还自然不客气,当即分与柔福帝姬食用,天气已经越来越冷,食物与热量必须及时跟上。
用过午饭,整个晌午,预期的会面并未进行,射雕手也并未归来,甚至没有一个契丹人前来搭话。
故意被晾着了!
徐还心如明镜,所以尽量保持平衡,不动声色地熬到了傍晚。
契丹人再次送来饭食,以及几张兽皮,显然让他们吃完饭早些安寝的意思,看来契丹人的戒心不是一般的重啊!
既然如此,那就客随主便。
吃过晚饭,徐还便将兽皮在室内的木榻上一铺,倒头便睡,赶了几天路,早就疲惫不堪,趁着今晚有人站岗放哨,自然得好好睡一觉了。
当然了,仍旧是与柔福帝姬同室而居,这个情形彼此早已习以为常,谁也没觉得别扭膈应。
徐还心中暗想,公主殿下有这个习惯,实乃好事,但愿能够长久保持,直到永远。
一晚上,小屋之外不知道有多少人出现,又有多少双深邃的眼睛凝视。深思熟虑。
无论动静大笑,徐还始终岿然不动,酣然高卧,直到天亮的时候,才起身出门。
古朴的村落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安宁,几缕炊烟在浓雾中飘荡,远处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