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余睹、萧高六和萧特谋等人则表示感谢,这段时间徐还给他们出了不少好主意。在最初毫无优势的情况下,让他们大破金军;危难之际,又给他们指明了避难之所,未来之路。

    以至于耶律余睹当众挽留道:“徐还,你看是否可以留下?我们谁都不会拿你当外人你年纪轻轻,有勇有谋,仪表堂堂”

    呃

    徐还不禁诧然,这话风怎么有点不对呢?

    果然,耶律余睹笑道:“余里衍英姿飒爽,姿容上佳,乃是我大辽公主,你若愿意留下,我愿做媒让余里衍嫁与你。”

    谁也没想到,耶律余睹竟会有这样的提议,众契丹人皆是一震。

    耶律余睹是大将军,又是公主的姨丈,为数不多还在世的长辈,余里衍的婚事倒是可以做主。

    可是,为了留下徐还这个青年才俊,不惜让公主下嫁。让一个汉人,一个宋人,成为辽国驸马!

    这份胸襟与诚意,着实让人有点惊讶,足可见他对徐还的器重。

    然而当整个提议出口时,有几个人不免有些尴尬了。

    余里衍全然没想到姨丈竟然当众许婚,让自己下嫁徐还,目的她自然明白,为了辽国她是愿意做出牺牲的,何况嫁给徐还,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想起他帮自己手刃仇人,借给自己肩膀,假扮夫妻同行,以及那晚锦被之中

    一时间,种种景象浮现心头,耶律余里衍不禁有些脸红了

    柔福帝姬同样有些尴尬,当听到这个提议时,她心中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如果徐还留在辽国,那自己怎么办?

    不只是南归怎么办,还有难以启齿的理由

    然而实际上,最尴尬的绝对不是余里衍和柔福帝姬,而是秋荻夫人与徐还

第一〇二章最后一计() 
萧秋荻很紧张!

    她虽然没有动,面纱下的表情虽然也看不清楚,但徐还目光扫过的时候,她的目光不由自主有些躲闪,而且垂在袖下手也下意识握成了拳头。

    尽管她想要努力控制,但还是不由自主会紧张。

    让余里衍嫁给一个青年才俊,哪怕是个宋人,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她喜欢且对复辽有利。

    可这个人偏偏是徐还,而自己与他

    尽管她说过忘记,就当没有发生过,可是哪能说忘就忘?

    即便忘了,又如何能否认存在?

    她没有奢望过会有什么后续的缘分,荻花枯萎的季节,自然不会开花结果,可是

    如果余里衍和他,哪怕只是个提议,她也不免有些紧张。

    不是因为嫉妒,而是不知该如何面对?

    徐还也很尴尬,一方面是因为秋荻夫人,毕竟有过那么一个春风几度的夜晚,而她和余里衍之间的关系

    不过这并不重要,相反迎娶余里衍是一件好事,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念念不忘的方士之言也许确有其事。

    哪怕只是个传言,对一个有抱负的男人而言,都颇有吸引力。不过眼下没有那个条件,护送柔福帝姬南归才是当务之急,其他事情不敢有非分之想。

    徐还抱拳道:“大将军厚爱,徐还感激不尽,不过在下身为宋人,还是想要南归故国,更不敢耽误公主终生。”

    此言一出,耶律余睹等人不禁微微有些失望,甚至能明显听到叹息声。

    柔福帝姬则是眼前一亮,心中泛起庆幸与别样兴奋,他没有答应,他要回大宋,那么

    余里衍心中则不由自主生出些许失望,他拒绝了

    虽然这个答案算不上意外,但她心中却有个疑问,他之所以拒绝是不想留在辽国?还是因为不喜欢自己?

    尽管这两者本身大有关联,但余里衍还是执着地分开看待,她看了一眼柔福帝姬,莫名好生羡慕。

    秋荻夫人的拳头先是一松,旋即又莫名一紧,她笃定徐还是不愿意留下北地的。可他拒绝只是这个缘故吗?是否也与自己有关呢?

    “罢了,愿你们南归一路平安。”耶律余睹虽觉遗憾,却也知勉强不得,只好无奈同意。

    “谢大将军理解。”

    “不过我有言在先,如果南朝待着不好,契丹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谢大将军,徐还只盼来日有机会北上与诸位把酒庆功。”

    离开,道别!

    被“拒婚”的余里衍低着头,低声道:“祝你们一路平安!”

    “谢公主!”徐还轻声道谢,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张了张嘴,终究欲言又止。反倒是柔福帝姬和余里衍手拉这手走到一边,好似有什么体己话要说。

    秋荻夫人站在原地,好似有些不好意思上前,徐还见状主动上前道:“夫人,有缘再见!”

    听到徐还特意咬重“有缘”二字,秋荻夫人心中一颤,低声道:“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多谢夫人。”徐还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秋荻夫人的腹部,低声道:“如果有什么事,记得告诉我!”

    “”

    “还有这个,给你!”徐还递给秋荻夫人一张纸,挥一挥衣袖,转身而去。

    几十个骑兵已经护送着一辆马车,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但秋荻夫人仍旧站在城墙的垛口处,呆呆出神。

    “秋荻,想什么呢?”

    “没,没什么!”

    耶律余睹不知何时出现,让萧秋荻吓了一跳,好似被人发现了心事,回答难免有些许慌乱。

    “舍不得他走?”

    秋荻夫人心头一震,情绪不禁有些纷乱。也许耶律余睹不是那个意思,但她仍旧有种被人撞破了情,看穿了心事的慌张,好在轻纱覆面,旁人看不到情绪变化。

    “该走的终究会走,我是在想以后。”秋荻夫人连忙收摄心神,回答的很平静。

    耶律余睹沉吟道:“以后?你是怕他以后与我们为敌?”

    “嗯!”秋荻夫人道:“当初宋金海上之盟对付我大辽,等到我大辽覆灭,女真便会挥军南下现在是宋辽联手抗金,可若宋军真的北伐成功,到时候”

    “是啊!原本我并不觉得宋人能成功北伐,但看到徐还这小子后,还真说不准。”耶律余睹叹道:“我的身子骨大不如前,怕是撑不了多久,我本想着用余里衍留住他,可惜他有宋国公主傍身,终是不肯。”

    秋荻夫人摇头道:“国家大事,终究靠不得外人,虽然他帮我们是有私心,但着实帮了不少,不能再奢求旁的。”

    “也是,惟愿来日”耶律余睹长叹一声,旋即问道:“对了,他临走的时候给你留了什么?”

    “哦!”秋荻夫人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低声道:“最后一计。”

    其实计谋或许算不上,徐还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大同府被放弃了,却也不能好端端地留给女真人,自然需要发挥一下其最后的利用价值。

    当金兵先锋到达大同府的时候,发现整座城池已经空空荡荡,契丹人已经不见踪影。

    这个结果,多少有些让人有些意外。

    契丹人竟然毫无抵抗,就这样弃城而逃了?

    虽然先前遭遇了大败,但金国将领仍旧骄傲地认为契丹人是望风而逃。

    毕竟大同府刚刚经历过内乱,金军卷土重来,来势凶猛,他们难以抵挡也在情理之中。

    接下来需要做的接管大同,以及附近城池,并搞清楚契丹人的下落,看是否需要追击绞杀。

    前者自己能完成,但后者需要元帅府来商讨决断。

    于是乎先锋将军一边派人报讯给后面的右监军完颜希尹,一边率军进了大同城,准备迎接后续大军。

    毫无抵抗,金军很快便接管了城防,以及衙署,粮仓等重要地点,包括耶律余睹的将军府也已经被搜了个底朝天。

    契丹兵马果然踪影全无,只是不知道寻常百姓之中,是否隐藏有契丹人的奸细,还需仔细排查。

    然而等不及女真兵马开始排查,城中突然冒起了黑烟,紧接着黑烟越来越多,越来越浓,紧接着整座城池火光通天

第一〇三章柔福的担忧() 
焦土计划!

    与持久作战时的坚壁清野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对象变成了城池。

    大同府是燕云仅次于幽州的大城,地位重要,战略意义重大,如果就这么好端端留下,难免便宜了女真人。

    所以在徐还的提议下,契丹人临走时在城中留下了些许死士,而且很多地方已经预选放置了火油、硫磺等引火之物。

    等到金国先锋进城之后,死士们出来点燃各处的引火之物,很快大火便在城中蔓延。在大风的助力下,整个城池很快化为火海。

    金国兵马见状,自然想要尽快撤离,不过全城百姓也仓皇逃生,于是乎挤在一起,秩序混乱,死伤在所难免。

    等到完颜希尹率军赶到的时候,他的先锋军已经灰头土脸,死伤不少,而整座大同城则完全被熊熊大火所包围。

    干燥的冬季,蓄意人为的多点纵火,加之有人故意制造混乱,没有能够及时组织救火。等到大队金兵赶到,想要救火时已经来不及,只能看着城中的房屋、物品,钱粮在火海中化为灰烬,最终一片焦土!

    完颜希尹很恼火!

    契丹人先是血洗了幽州,如今又火烧大同,燕云最重要的两座城池就这样被生生毁掉。

    城池遭受破坏,金军无疑少了一个驻守要冲,即便是城墙能迅速修补,可城中一应房舍重建需要多少时日,多大代价?

    会宁府的修建已经持续了很久,尚未完全完工,那还是动用了无数的俘虏奴隶,并且有从宋国东京抢掠的财物为支持。

    想要重建大同府,需要多少钱财,多少人力物力呢?这笔钱又该从哪里来?

    如果不能重建,首先会影响军事,然而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民生。幽州和大同府这种通都大邑是南来北往客商聚集之处,关乎着整个燕云十六州,甚至本地的贸易繁荣,钱粮赋税。

    身为宰相,完颜希尹比谁都清楚,这些原本女真人并不重视的商贸经济是何其重要!

    即便不谈商贸繁荣,民生总归是要解决的。

    大同是原来的辽国西京,城中百姓众多,一二十万人是有的。如今这些人的家当全部被烧毁,无家可归,生计全无,该当如何处置呢?

    封建王朝,最害怕的便是自然灾害出现无家可归的流民;如今契丹人用一场人祸,生生给他们制造了一场“天灾”。

    一二十万人的安置是问题,民心稳定更是大事。

    百姓们很单纯,他们只知道契丹主政时他们生活平安富足,女真人来了便杀人放火,让他们无家可归。

    毕竟金兵进城之后便起了大火,契丹死士都是身着金军服装点火,人群中有故意有人误导宣传。

    百姓们笃定了这是金军所为,心中自然充满了仇恨。当大一群百姓都心存仇恨的时候,便是一个很危险的讯号。

    女真人的任何辩解在这时候都显得苍白无力,老百姓们根本不相信,除非能妥善安置他们,让他们有活路。

    否则这些人很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甚至会前去投奔耶律余睹,或者其他各种抗金势力。

    这是金国上下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完颜希尹不禁有些头大,他没想到契丹人竟如此狠辣,用这样极端的方式让他本来可以洗刷耻辱的胜利化为泡影,还陷入一个大泥潭之中。

    毫无疑问,他又将灰头土脸地返回幽州。

    桑干河南,黑夜中隐约见到北方的天色微微泛红。

    徐还知道,焦土计划成功了,想必明后天大火熄灭之后,大同城应该是一片灰烬与瓦砾。

    此举有些狠辣,甚至有些不人道,尤其是对那些无辜的百姓而言。

    战火纷飞的年代,百姓很无辜,但灾祸避无可避。让他们无家可归显得太过残忍,有时候为了大局却不得不如此

    徐还的心里也很矛盾,也难受,有负罪感。

    但为了打击金国的实力,让燕云动荡不安,减轻对云内州和府州,甚至是江南的压力,不得不这么做。

    大同百姓的生计,这个问题与麻烦应该能让女真人苦恼一阵子,也能延缓他们追击的脚步,从而让契丹人在云内州站稳脚跟。

    能帮他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但愿他们能在阴山脚下休养生息,一定程度上牵制金兵,将来北伐能多些便捷。

    至于将来,将来

    就像秋荻夫人和耶律余睹忧虑的那样,徐还同样想过,但是没有答案。

    宋辽终究有别,先前是有共同的敌人,徐还之所以帮助契丹人,算是报恩,也是互惠互利。

    他根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帮契丹人复辽,而是培植一股能够牵制金国的力量,其实是相互利用的一个过程。

    只有阶段目标相同,利益相同的时候,彼此亲密无间。

    但自打离开大同府的那一刻,这段合作关系便结束了,至于将来

    谁又能知道呢?

    太过遥远,徐还不愿多想。

    只是

    人在乎的永远不只是利益,其中难免涉及到人,涉及到情感

    一夕情缘,从此天各一方,惟愿安好!

    “想什么呢?”柔福帝姬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

    “没什么!”

    柔福帝姬嗔道:“骗谁,肯定是在想余里衍吧?没答应娶她是不是很后悔?”

    “怎么会!”天地良心,徐还并非口是心非。

    但柔福帝姬似乎有些不相信,低声道:“当辽国驸马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你不觉得可惜。”

    “不可惜。”

    “真的?”

    “当然,因为”

    “因为什么?”

    徐还悠悠看着柔福帝姬,笑而不语。

    柔福帝姬顿时有些脸红了,但旋即眼眸里闪过些许忧虑。徐还的心思她岂能不知,其实也是她的愿望。

    当听到耶律余睹当众许婚的言辞后,她便开始正视一些先前比较懵懂,不好意思多想的问题,心意渐渐笃定。可能否得偿所愿,似乎并不是自己和他能说了算。

    大宋礼法严格,皇家更甚,一个公主岂能决定自己的终身?以前是的父皇说了算,现在呢?恐怕得没见过几面九哥赵构点头,天知道将来会怎样?

    不由自主,柔福帝姬心中生出一缕深深的担忧

第一〇四章心腹之患() 
柔福的担忧,徐还多少能感觉到。

    此事,确实是个大问题。

    尽管自己的设想很完美,但最终决定权却不在自己手中,难免的就有些尴尬与风险。

    想要解决,不那么容易,难度也不小,眼下甚至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不过既然已经踏上南归之路,进入中原地界,这个问题真的该思考,否则到了江南,很可能措手不及。

    先前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穿越者,优势很大,辽河牛刀小试,此番攻取幽州顺,潜意识里难免几分骄傲,隐约有几分算无遗策的得意。

    茂德帝姬之死与耶律奴哥的反叛却当头一棒,让徐还开始反思。

    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是否能未卜先知,只不过是个斥候兵,穷小子,在北地或许初露锋芒。

    但回到江南,庙堂之上毫无底蕴,谁也不会高看一眼。

    一个没有立足资本的人如何能获得权势?没有权势,又如何实现满腔的雄心壮志,宏伟抱负?

    当然了,资本并非全无。

    柔福帝姬便是最大的资本,但眼下还只是投资,如何紧握在手中才是关键。

    实力,势力!

    徐还心中默默念叨着这两个词,目光幽深,若有所思。

    “傅兄,辛苦了!”

    看到正在安排宿营巡防的傅选,徐还快步走了上去。离开大同府的时候,傅选随同而行,肩负起护卫的职责。但是护卫是到了太行山为止,还是直到临安,彼此却一直没有明说。

    “徐公子言重了,分内之事而已。”傅选道:“身为宋将,保护公主,本就是职责所在。”

    “嗯!”徐还点点头,问道:“不知傅兄对南归路途可有建议?”

    傅选道:“这个沿着太行山,避开金军耳目,南下中原,无论是从汝南到江淮,或者从南阳入荆襄东去,都能到临安。”

    “太行山是八字军故地,想必傅兄十分熟悉。”

    “那是,虽说现在金兵盘查的紧,但在下会尽量护送二位平安通过,顺利过黄河。”

    徐还沉吟道:“那过了黄河呢?傅兄有何打算,是继续留在太行山抗金,还是前去临安找王彦将军?”

    “这”傅选是明白人,当即听出了徐还的言下之意,一时间不禁有些语塞。

    徐还笑了笑:“嘿嘿,不着急,先平安通过太行山再说。”

    徐还等人进入太行山的时候,完颜希尹回头了幽州,灰头土脸。

    完颜宗翰也很恼火,可是能怎么着呢?完颜希尹策反了耶律奴哥,捉到了茂德帝姬与契丹伤病,还救回了小皇孙,已经颇有功劳,最起码算是将功折罪了。

    没有拿回完整的大同城并不是他的错,毕竟是契丹人放火在先,神仙也救不得。

    至此,燕云之乱总算是告一段落。

    元帅,他完颜宗翰无疑是最大的输家,幽州一塌糊涂,大同城又成了一片瓦砾。

    损兵折将不说,还有那么多的百姓无家可归,钱粮损耗,北地繁荣也因此大受损失。

    恼火啊!

    完颜宗翰皱着眉头,问道:“大同府的情况如何了?”

    “回元帅,我已经安排周遭的妫州、应州和蔚州等地接收灾民,并调派粮食,先度过寒冬。”完颜希尹道:“同时在灾民中招兵,以弥补此战我们的兵力损失。”

    “嗯!”处置还算妥当,完颜宗翰点点头,问道:“契丹人呢?”

    “云内州!”完颜希尹沉声道:“他们撤退到了阴山脚下。”

    “和当年耶律延禧一样?”

    “是,但有所不同。”完颜希尹道:“府州折家军与之沆瀣一气,据说已经联合挡住了完颜娄室北进的步伐。”

    “府州折家?哼!”完颜宗翰冷哼一声道:“你没有派兵追击?”

    “没有!”完颜希尹欠身道:“元帅见谅,西夏李良辅再度率兵到了黄河畔;契丹人剩余兵马不少,也不可小觑,我们此番损失不小,所以并未追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