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媳妇 完结-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还能称得上是美女,但此时看上去,最多算得上是红fen骷髅,哪里有丝毫的‘美色’可言。

    “你们叫什么名字?怎么认识那位李公子的?”小婉和声问道。

    “民妇罗氏,这是小女,汉名罗小薇……”

    那个女人报的是娘家的姓氏,女儿的名字也是冠以娘家的姓氏,她把自己的来历与被李承乾搭救的经过说了一遍,小婉便有些了然了。

    “你们母女二人教会说突厥话?”小婉问道。

    “是的,民妇母女二人在突厥生活了十三岁,比较熟悉突厥的情况,能够流利使用突厥语、回纥语,还略通其它的一些语言。”罗氏答道。

    “草原上有很多语言吗?”小婉倒有几分好奇。

    “草原上几乎是有多少种族便有多少语言,但突厥语言是通用的,然后便是回纥语。”罗氏答道。

    “粟末靺鞨族的语言你们懂吗?”小婉问道。

    “略通一二,不过他们正常使用的多为突厥语或者汉语,只有族人之间彼此交谈的时候,才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罗氏答道。

    小婉又看向母女俩:“罗氏,你女儿要上学,我就送她去山阳学堂读书,要是想干活,就留下她在我身边服侍,你是怎么想的?”

    罗氏沉吟了一下,送去山阳学堂无疑就是要离开自己的身边,这却是她舍不得的,而且这个时代对女孩子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学问,所以她想了一下,身子微俯道:“启禀夫人,就让小薇服侍您吧,这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份。”

    “很好,那就这么定了,紫鹃,先带她们下去安排一下吃住,每个人先做两套衣服,然后将用工合同给她们看了,如果觉得合适就先签下。”小婉吩咐道。

    “是,夫人。”紫鹃应了一声,便转身带着母女二人离开。

    晚上。

    吃完了晚饭,夫妻俩又陪着宝儿玩了一会儿,等宝儿打起了哈欠,小婉才命雪雁带了他回去睡觉。

    “听说太子荐了两个人过来?”张陵问道。

    “什么两个人?一对母女而已,说是从突厥那边过来的,看来我这趟草原之行不可避免了。”小婉有些郁闷道。

    “你不是早就向往大草原了吗?这一次得遂所愿,应该是高兴才对啊”张陵调侃道。

    小婉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我向往的大草原是白云雁水,翡翠般的绿色浩瀚无尽,哪里是现在这种随时都会出现金戈铁马的景象?皇上这分明是逼着我往火坑里跳。”

    “说不准会发财呢。”张陵笑着调侃。

    “有钱赚那也得有命享才行”小婉气愤地转过身体,留给张陵一个脊背。

    “咳那个啥……婉姐,我不是那意思。”张陵发现这玩笑开得有些冷了,立即想办法补救,看着小婉不接碴,他换了一个问题:“那两个人你准备怎么使唤?”

    “养肥了再杀。”

    小婉恶狠狠地道。

    “呵呵,什么时候咱们家也跟孙二娘家似的准备卖人肉包子了?”张陵轻声笑道。

    这家伙联想能力还蛮丰富的,将《水浒传》中的小桥断都记得清楚,小婉忍不住‘噗哧’一笑,道:“不是做人肉包子,是要做人皮靴子。”

    张陵故意打了个冷颤道:“怎么凉飕飕的?该不是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混进房里来了吧?”

    “你就是那个不干净的”

    小婉转过身,拧住他腰间的一块软肉,嘴里轻轻哼着‘左三圈,右三圈,左左右右再三圈……’,手上还紧紧配合着。

    “哎哟……轻点儿……”张陵连忙告饶……

    ……

    “让开让开”

    “这才是小姐的,搬西边的跨院。”

    “哎……小心点儿这是公孙大家的乐器,损伤了一块皮就要你的一块肉相抵。”

    久已平静的张府忽然间变得喧闹起来,周围立即有不少好事的观风、看热闹加上打探,有那好显摆的张府下人便得意地告诉他们,是张别驾的妹子从长安来了,而且还有同行的公孙大家。

    “公孙大家是干什么的?”

    很多人显然是不太清楚‘大家’的含义,更不清楚公孙大家是何方神圣。

    “连公孙大家都没听说过?”

    张府下人很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惊诧的神色,然后不屑的摇摇头:“你们呐……就跟便刀的不知道关二爷,木匠不知道鲁班爷爷一样,竟然连经常出入皇宫给皇上和皇后演出的公孙大家都不知道,啧啧”脸上尽是一丝丝不屑的神情。

    给皇上和皇后演出?

    街坊们立即肃然起敬,看向那几辆马车的目光也立即变了。

    “那个……我们能看到她老人家?”立即有人诚惶诚恐地打听。

    “晚了”

    张府下人摇摇头:“人家早就进去了”

    “哎”人群之中立即响起一片惋惜声。

    “公孙姐姐,囡囡,一路辛苦”小婉一手挽着一个,亲热地将二女迎进了屋里。

    “宝儿见过公孙阿姨,见过姑姑”宝儿小大人似的过来行礼。

    “哟,宝儿长这么大了,真是帅气”张楠使劲儿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

    “姑姑不要啦,男孩子的头不能随便摸的。”宝儿不满的将姑姑的手拨开。

    “小家伙,哪里那么多的讲究?”张楠又用力地蹂躏宝儿的脑袋。

    “再也不更姑姑了”

    这家伙气愤地挣脱,跑到公孙婷身边一口一个‘阿姨’地叫着,喜得她眉开眼笑。

    虽然二人的行礼不多,可收拾起来也足足用了大半天,屋子倒是早就准备好了,小婉将她们安顿停当,立即写了一封家书命人送回长安,好让婆婆放心。

    ………………新书介绍…………………………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请见页面直通车)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七十五节 准备(一)

    第三百七十五节 准备(一)

    “高大人,这绝对不行”

    小婉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看的高士廉老花眼都发晕了:“张家世代清白,妾身一介弱质女流,当初是为了生计,不得不抛头露面操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今不操此道久矣,况且倒卖兵器乃是重罪,妾身一人事小,牵累阖府,罪莫大矣再说,皇上英明睿智,断不会强人所难”

    弱质?

    貌似某人某一日在骊山救驾的时候还杀过人,打仗时也打得风生水起,哪里弱了?而且现在是不上街做买卖了,可遥控的那些生意红火得烧透了大唐的半边天,就这最后一句是实话,‘皇上英明睿智’,早就知道这些推脱之辞。

    高士廉摇摇头,这女子精明得根本糊弄不过去,然后将一只锦盒掏出来:“这是秘旨。”说完,他和李承乾都扭过头不看。

    密旨当然是不能公开宣示的,小婉生怕被李世民这位‘明君’涮了,将圣旨上的每一个字都研究透了,这才放下心来。

    “殿下,高大人,既然是为了大唐社稷(某人的老花眼狂翻),妾身就接下这道旨意,走上几趟。不过,这日子恐怕还要宽限几日,因为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而且目前张家只有一艘船,恐怕不够用的。”小婉盘算了片刻之后说道。

    这可不是推脱之辞,海猫子和岑天带着船去扬州等地做生意还未回来,那个客素也正在赶来沧州,刚招收的水手正在牡蛎岛训练,而那艘缴获的海盗大帆船还正在改造之中,怎么着也得月底才能完工。

    “不妨,还有时间,那些兵器调运过来也需要时间,而且也不是一次性调运。这一次的目的就是先和粟末靺鞨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再与其他部落逐渐取得联系,这些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完成的。”高士廉说道。

    “高大人,朝廷的意思如何?是要将这些兵器无偿提供给草原各族,还是要取得一些收入?”小婉问道。

    高士廉捋着胡子笑道:“你是生意人,自然要按生意人的套路来做,只是做生意的对象要按照朝廷的旨意来办。”

    “是这样啊。”

    小婉苦着脸:“高大人,你看这一路上船的磨损、养护、水手们还要养家糊口、征税……很多费用,你看这些费用怎么算合适?”

    “全从兵器上算,能够给朝廷一个本钱就行。”高士廉手一挥就定下了,反正是慷朝廷之慨,旁边的李承乾低着头喝咖啡,不过身子微微发抖是怎么回事?

    正事告一段落,高士廉这才得空将余下的咖啡喝完……喝完之后,老头还亮了亮杯底,长叹一声:“这咖啡果然是好东西,不仅味道香醇,更能提神醒脑,只可惜老夫位卑禄薄,去不起鹿鸣春这等消费场所啊”

    装你就装吧1小婉深深鄙视之。

    堂堂的工部尚书说什么‘位卑禄薄’,传出去当真连小牙都要笑掉了,再说像他们这些人,又有几个是靠俸禄吃饭的?

    想索贿就索贿,连托辞都那么滥

    小婉满面笑容地招呼紫鹃,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又命人煮咖啡,要最浓的那种,看着高士廉展露着一脸的菊花笑,美滋滋地喝着咖啡,小婉心里发狠:“老头子,我让你喝它一个今夜星光灿烂”

    “再来一杯”高士廉喝得老眼放光,又开始冲丫环招手。

    李承乾大汗,在旁边道:“高大人,这个还是少喝一些”

    老高同志不在乎:“殿下,这东西不是酒,喝不醉”

    没过多长时间,紫鹃回来向小婉低低禀报了几句,小婉点点头:“太子,高大人,紫鹃已经命人将咖啡包好送到馆驿之中了,上面有烹制之法和配料,回去命人按方整理即可。”

    “多谢夫人(先生)”两个人都客气地致谢,李承乾还是按照在京时的称呼,以‘先生’尊称,这一点让小婉很满意——当然她更满意的是李承乾从京城给她带来的礼物,毕竟那里才是大唐最时尚的地方。

    下面的正事就是关于船长,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一次不用高士廉加入,旁边的丫环也松了一口气,她手上的咖啡壶已经被高士廉接手了,老高同志自斟自饮,显得很是逍遥。

    因为船厂的事情已经有合约了,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小婉已经做好了企划书……当然,在这个时候不能叫这个名字,反正是计划已经有了,就逐条商谈、落实就成了,李承乾非常满意,这件事情就此办成,最后成绩还是他的。

    “越王殿下怎么不见?”

    谈话告一段落,小婉似乎无意地问道。

    “四弟去码头了,听说码头已经完工了?”李承乾问道。

    小婉点点头:“码头基本完工,沧州通往码头的道路基本上也已经竣工了,但还有其它一些道路还在施工,希望能在冬季到来之前完工。”

    “张夫人,这些工程业已经耗资数万贯了吧?”高士廉突然问道。

    “不错。”

    小婉点点头:“不过这些钱多是民间筹集,而且筑成之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好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大唐各地都像沧州这般,何惧魍魉之辈兴风作浪”高士廉抚须慨叹。

    越王李泰午餐的时候来赶饭局了,这个家伙精明得紧,竟然沉得住气不参加上午的谈话,这一点很让小婉佩服,果然是李世民的龙种,不是普通人可比。

    不过接下来的谈话就是比较轻松了,因为谈的是如何赚钱,连高士廉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谈话,毕竟人人都需要钱,尤其是在官场上混的,要钱的地方多了,否则官何需贪?

    送走太子、越王和高士廉,已经是夕照残阳时分,小婉揉了揉额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三个人代表了三个势力,虽然她没有左右逢源的意思,可人已经在自家的地头,而且不是汇聚在一堂,她没物选择的机会,都说政治令人早熟,可早熟的结果不能是增加皱纹啊

    “夫人,张南过来了。”紫鹃轻声禀报。

    “让他在客厅等一会儿。”小婉吩咐道,她对着镜子整了整妆,这才来到客厅之中。

    在前一段时间,因为新酒上市很是热闹了一段时间,不过酒坊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原料,第二个就是产量。

    幸好码头的投入使用,解决了很大的难题,至少是原料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不过,从远处运输,这一路上的损耗、运费等就增加了不少成本,从长久计,附近能够有一个多品种、大面积的种杆基地还是大有必要的。毕竟酒类行业是一个相当长远的买卖,可以说是一棵长青藤产业,经久不衰。

    沧州这面,在今后主要就交给张南来打理,除了鹿鸣春之外,其它产业的协调、管理就主要由他来负责,当然具体事务自有其他人协助,很多事情已经由张南直接向小婉负责了。

    小婉原本对于这个时代的门阀、世家制度没什么好感,但这些年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她倒有些明白了。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和河东张氏完全和解的打算,既然家族如此重要,那就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家族就是了,反正她还有两个小叔和一个小姑,而且家中的这些管事人都是孤儿,从某个程度来说,他们都已经是张家的人,深深打上了张家的烙印,而且随着张家的影响力日渐深远,一个新家族的崛起将不再是梦想。

    张南是从张氏学堂毕业的,而且跟随小婉也有一段日子了,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更做得一手好报表,所有明细列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只是有几处地方需要重视的,小婉才会问道。

    “做得不错。”

    小婉点点头将报表放下:“张南,将沧州附近的果园查一遍,价钱合适的就买下来,另外再买一些山地,百十公顷的都可以。”

    “夫人,前期小的曾经调查了附近的果园情况,买下来倒也无妨,可购买荒山却是为何?”张南有些不解。

    “种果树。”

    小婉轻轻敲着桌子道:“苹果、桃、梨、核桃,都可以种,那些荒山虽然无法种植庄稼,但种果树却合适,而且地价便宜,投入也少。”

    “如果买果园,酒坊的原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何必再种果树?”张南有几分不解地问道。

    “谁说种果树就是为了酿酒?”小婉淡淡地道。

    在她心里,自有一杆秤,现在玻璃的问题解决了,其实制造罐头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她已经让玻璃厂开始制作玻璃酒瓶并试制罐头瓶,只要解决罐头盖和密封问题就可以,至于真空……貌似用加热的方法就可以解决真空的问题。

    “张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小婉的脸色严肃起来:“这一次从京里来了五十名火枪兵和五十杆精制火枪,你要将他们运到牡蛎岛上,要让他们熟悉海上的生活,而且还要从水手当中选五十名稳妥可靠的人学习火枪的使用。”

    她将一本小册子交给张南:“上岛之后,那些人要全部换成便装,他们领头的那个叫罗亮,让他务必按照这上面的要求训练,过段时间这边准备完了之后,我会上岛查看。”

    “是,夫人。”张南恭恭敬敬地接过了那本小册子。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七十六节 准备(二)

    第三百七十六节 准备(二)

    张南走后不久,张忠从外面进来。

    “坐”

    小婉示意他坐下,问道;“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前一段时间,家具厂和皮具厂的发展非常迅速,因为我们的家具和皮制品不但样式新颖,而且质量好,是那些仿制品做不到的,而且在原材料处理方面比其它作坊先进,有不少皮制品作坊都是从我们的工厂采购熟好的皮子,他们大多也不好意思直接仿制我们的商品,倒是有不少小作坊承接我们的一些小活,比以前赚得更多,而且没有风险。

    这些作坊的生产规划都不大,我们将一些费时费工的零活交给他们,让他们只单一的加工一种部件,不仅可以形成稳定的供应,而且他们也不会对我们形成威胁,其中大部分作坊的生死其实已经控制在我们手中了,如果这个时候进行采购,他们根本没有应对的办法。”

    “不需要。我们只是为了减少威胁,而不是吞并。”小婉笑了笑:“我们租他们的牛耕地,不一定要将他们的牛买下来。”

    “是,夫人。”

    张忠点点头,又介绍了长安其它产业和山阳、岭南那边产业的情交,总的来说,各大产业都开始良性发展,而且能够互相扶持,尤其是咖啡树已经在岭南种植成功,就看今年能不能结实了。

    听着这一切,小婉非常满意,这些产业全部和她安排的那样发展,只要规矩不变,既便她不在,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失控现象。

    在张忠的报告当中,有一部分是利润的使用情况,这是出自张杨氏的计划,但被小婉稍作了一下改动。在最初的计划中,张杨氏原本打算每年拿出一部分钱做些善事,后来裴夫人等几个闺友知道之后也跟前凑趣出了份子钱,连长孙皇后也拿出一份钱。

    但小婉听了之后,便出主意让她们将这些钱集中管理,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现代基金会的组织,这会长当然是皇后,下面几个个体执行人员就好办了,关键在于——这个组织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张府。每年张府都会拿出一部分不菲的数额放在基金中,专门用于赈灾、修桥补路等善事上,像这次沧州修路,也使用了这个基金的一笔款子,将一些原本不在规划之内的线路也做了修建。

    这个想法也是为了免祸,随着张家的产业越做越大,利润像滚雪球一样的膨胀,偏偏人丁又不是很旺,极易引人觊觎,如果直接行善,少一点倒无所谓,多了未免有邀名之嫌,倒是用这个方法最易消除帝王的疑心,而且也能够受到有力的庇护,至于捐资的多少,张家自有一定的章程,这一点却不足为外人道了。

    按照预计,十一月初就要出发,因此准备工作也在进行,除了船只的改造和水手训练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