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一样的大军阀-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乱的战场正是我发财的地方,每个溃败的兵团都是我清洗的对象,不管是日军还是俄军。

当他们气急败坏的从前线溃退下来的时候总能看见一群膀大腰圆的长发大汉,有的穿俄军序列的军装,有的穿日军的军装,加上脑袋后面飘逸的半长发,那是要多诡异多诡异。

他们装备精良,居然还架着轻重机枪,最可气的是他们佩戴着红十字袖标挥舞着红十字大旗,大大咧咧的说自己是战场的医护兵,来检查各位的身体的。

除了人,他们什么都要,武器弹药,服装粮食,钱币马匹。

谁敢反抗轻者一顿暴打,重者活埋。

对方总是人多,多数者都吃了亏,少数反抗的也被强势镇压。

战争期间日俄双方谁也没注意,等战争一停下来才吃惊的发现这一事件,怎么能不怒而追究!

我这个时候乐的嘴都闭不上,战场实在太好发财乐,红十字协会的想法还是我看电影里面那两个华山派掌门的技巧。

70mm步兵炮,75mm野炮山炮,120mm榴弹炮,37mm速射炮,150,100mm加农炮,吉路简直乐翻乐。

其他辎重更是堆的像小山一样,做这件事情的正是特务大队,这些家伙全是土匪出身,干这件事情是得心应手。

要不是我拦着,这些家伙连人家的军火大营的主意都打上乐。

日军和俄军的代表几乎同时到达我的指挥部兴师问罪,面对气势汹汹的代表,我以方面好言相劝,另外一方面指出做这件事情的是为了下来的伤兵好,我有义务检查他们的身体,当然收取一点费用是正常的。

日军和俄军都知道我完全是胡扯,但是面对日益强大的我,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也只能有气往肚里咽。

日方倒是追问过花山的行踪,但是被我给轻松应付过去。

整个辽东地区烽火连绵,战争以结束紧接着就是疯狂的扩军,这仅限于我。

大量失去家园的农民走进了我的军营,最终扩展到一个军团的兵力,这样的话加上辽阳的两个大队和外籍兵团我手里足足凑够了73000人。

这样恐怖的实力让日方和俄方都把宝压到了我的身上,在辽东地区现在日俄双方都筋疲力尽,就好像天平,这个时候那边多一根稻草,那边就能压倒性的胜利。

辽阳方面面对清军倒是简单的把问题解决了,伊万主动率领“老毛子儿子”军出动,在清军立足未稳之际,现是以骑兵中路突破,步兵两翼包抄,轻松的打垮了冯国璋的队伍,要不是关键时刻王化龙带领精锐骑突然出现在辽阳,逼得伊万回师自救,清军的先头部队估计都得交待了。

俄军对比日军素质是差了一点,但是相对于当时的清军确实不是一个层次的,这次先锋部队的主力就是张作霖。

要说大帅确实有才华,在所有参战部队他的损失是最小的,而且进退有章法,在被追击的时候主动负担后卫任务,此役结束后他马上被袁世凯提拔为统制。

清廷对于我剪断士兵辫子的事非常愤怒,连连骂我伤风败俗,数典忘祖,日俄以消停马上辽阳内孔庙前聚集大量的声讨我的学究。

他们大写檄文,把我骂的猪狗不如。

不过第二天这些人就莫名其妙的死在家中,死法血腥恐怖,清廷没想到我这么大胆,居然敢公然造反!

内廷马上批复袁世凯,务必剿灭我,不必理会日俄双方,一切等战争结束自有朝廷承担。

这个时候的日俄也积蓄完毕,准备开战。

战斗的风暴即将来临,究竟我命运如何,请看下回。

血色辽西 第二十章 辽西大决战

战争的三要素:先进的装备,高素质的部队,优良的战略。

壮士往往死于庸将之手!

俄军莫名其妙的后退,全线后撤,用将士生命换回的阵地一夜之间丢个干干净净,辽西的俄军最终缩成两个大团,处在日军包围中。

一种怪现象出现了,兵力少的包围兵力多的,原来包围者现在成了被包围的。

日军优秀的指挥官抓住了这个极好的机会,不宣而战,一举歼灭俄军开原防线三军团,重创十六军团。

俄军被迫临阵换将。

大量的伤兵拖累的俄军的行动,4月,俄军爆发大规模瘟疫,沙皇派特使携大量医生药品到前线。

攻守之道,须臾之间。

战场局势瞬间改变,日军从劣势上升为优势,日军连续进攻不断扩大战果。

俄军节节败退。

谁都清楚,这是辽西最后一仗了,双方都没有任何预备队,没有增援,只能用手中有限的兵力进行决战。

俄日兵力在战场上第一次在数量上拉平,俄军连连调整战略部署,企图挽回颓势,但是连总指挥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在现有的兵力下和风头正劲的日军交战,一定会败,这样绝对不利于接下来的谈判。

国内的特使负有一个特殊使命,就是督促战争的尽快结束!俄国国内革命风起云涌,而近卫师却都在远东地区作战,尼古拉二世必须马上把近卫调回去镇压蠢蠢欲动的革命党。

只要这场战争能结束,尼古拉愿意放弃一些远东的利益,当然不能太过分,要能够承受。

谈判必须以战争为前提,胜利方才有资格提条件。

俄军大本营把目光投向那个在战场上大发战争财的家伙,这个家伙现在手里有足足一个军的兵力,加之他收刮的军火辎重,可谓配备精良。

总指挥米哈尔耶夫把提议交给沙皇特使,几天后得到沙皇指示,要特别拉拢张宗昌,不计一切代价!

这个时候谁都看得出来俄军要败北,海战的完败让俄军成为孤军,要不是日本国力有限,早把俄军捻到海里去了,但是胜利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双方都焦灼的等到战争的结束,日本方面认为张宗昌不可能有第二个选择,根据以往他狡猾的表现来看,他不过是一个黄鼠狼,连狐狸都够不上,他总是站在利益一方。

所以日军接连几天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在等张宗昌自己来投奔。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张宗昌突然改了番号,不是东亚义勇军了,重新接受俄军的关东支队番号,称为关东第一军,正式向日本宣战,加入战团。

原本明朗的战局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张宗昌这根稻草的倒向彻底改变了日军原本的优越处境,让日军不得不陷入苦战。

俄军内部暂时把勾心斗角放在一边,全力应付眼前这场战争,他们清楚的很,远东要是没了,那远东总督,总司令,等等官爵也就没了,在俄国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中不会给失败者一个位置的。

日军想不到俄军的原动力这样的龌龊,只是被俄军突然爆发出来的威力所震惊。

张宗昌部队开始从后台走出,彻底成为一线部队和日军正面交锋。

平心而论,不是人家对手,官兵素质相差太悬殊,一方是职业军人,一方是土匪,流兵,农民杂牌,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只能让新兵在战争中学习战斗,那代价就是相当惨重!

只4月25日新民高台会战一役,第一军下四个步兵大队就伤亡过半,完全就给打费了,要不是依仗着炮火优势重机枪,就得让人给打散了。

特务大队,猎人大队带领新兵大队轮番上前攻击,一次次被人家给打退。

全虹斌哭着上报,早先远东过来的弟兄十去七八。

战争时刻主将就要把心硬下来,死再多的人也要打下去,否则前功尽弃。

我其实一直没有经历真正的战争,从远东到辽西我是老太太吃柿子,专捡软的捏。

等真正的打一场战斗的时候,我才发现,太残酷了,死人太正常了,到处是死人,阵地上永远弥漫着让人作呕的糊味,那是人体上散发出来的。

一批又一批新兵被补充上去,我所有的预备队全部用尽,最后我通过望远镜观察日军显现出疲态的时候,果断下令,外籍大队中路突破,每个俄国大兵都喝半斤老白干,眼珠子都是红的,光着膀子,垮着机枪,嚎叫着冲向日军阵地。

吉路组织所有的大炮,对日军阵地腹部和两侧来了一次火力覆盖,炮弹全部打光。

日军坚固的防线终于被我生生撕开了一个口子,紧接着我没有下令向纵深挺进,而是继续扩大口子,将日军一线阵地整个切开,歼灭他的有生力量。

猎人大队虽然伤亡也很大,但是因为其老兵战斗素质高于其他大队,所以战斗力保存完整,向纵深挺进的任务就交给它了。

骑兵大队在战争中一直没有动用,完整的保存了实力,这个时候开始挺进,它的作用并非是消灭对方阵地有生力量,而是当对方溃败之时担当追击。

果然,日军放弃防守阵地,向兴隆台日军第二集团军靠拢,被尾随的骑兵大队杀了个落花流水。

直到战争结束我才知道,对面和我交手的竟然是黑木祯一,难怪这块骨头如此难啃。

我70000人打人家40000人不到,居然打了个勉强平手,伤亡巨大让我看出平时训练的重要,职业的杀人机器和临时凑建的杂牌有着惊人的差别。

俄国发来贺电,亲自派人补充我的弹药军火,缺多少补多少,这场战斗的简报最后竟然摆到莫斯科沙皇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种政治暗示,要求国内再次给予远东支持。

沙皇很是感动,也很震惊,居然写了一封亲笔信并一枚金质勋章,升我为俄军的少校,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惊人的奖赏。

俄军里有不少外国人,这是一个很多国家人组成的军队所以对于俄国人来说这很平常,但是我毕竟是第一个受封的中国人。

大清朝对此事强烈的抗议,并派人来警告我一旦接受俄国的军衔就以叛国通敌论处。

它不过是瘦驴不倒架,真的有能力的话早就拿下我了,还用警告。

不过我的名声确实臭了,俄国人在东北干下不少操蛋事情,我和他们勾结在一起,汉奸的骂名我背的一个瓷实。

袁世凯暗地里派人给我送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不要和朝廷对着干,要写一封请罪表,表示是为了东北保境安民,中俄亲善才这样做地,他会让朝廷内的人为我活动,挽回我的尴尬处境。

然后又说,这些一切都是因为看重我的英雄行为,希望能和我结交。

这就叫收买,上次交手一次袁世凯吃了个大亏,要是旁人必然暴跳如雷,势必雪耻而后快,可是袁世凯就不然,他看出我处境尴尬,但实力雄厚,只要他能为我在政治上争取点空间,我对他必然是投桃报李,划入麾下。

这样的买卖,为何不做呢?

我找了几个秀才写了一封请罪表,送给袁世凯,袁世凯怎样上京为我跑暂且不提。

日俄决战开始了,新民一战日军被我迫退,俄军趁机压缩日军空间,双方展开激烈的大战,我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

5月,日军败退凤凰城一带,辽东半岛只有旅顺落入日军之手,俄军继续追击,日军退守四平,5月18日继续后撤,直至退回朝鲜境内。

10月,日俄两国缔结日俄讲和条约《朴茨茅斯和约》,英美两国居中调停,最后决定旅顺港租借权由俄国卖给日本,奉天境内仍然是俄国势力,但是准许日本人呢在此经商,定居,遵守俄国法律受俄国人管理。

朝鲜平壤南道一线都是俄国势力范围,仁川港及汉城北道全划归日本势力。

双方交换战俘。

双方在之后的日子里,积极合作,共同繁荣辽东,美国本着门户开放的政策,也在营口港登陆,建立远东贸易公司,对此美国非常满意。

唯一委屈的是英国,这场大战他是幕后的策划人,最后居然什么也没捞到属实郁闷,但是狡猾的英国人不会就此罢休,他提议这场战争完全是为了维护清朝领土利益进行的,要求清朝为战争买单,三千万两白银。

清朝痛快的答应了。

战争中,日军伤亡。被俘21万人,损失舰艇91艘,消耗战费17。2亿日元。俄军伤亡被俘27万人,损失舰艇98艘,消耗战费20亿卢布。

在奉天俄国租借地中的大使馆,英美日俄清五国代表出席了一个条约实行的宴会,我居然被邀请而且被安排坐在俄国大使身边。

英国大使依然很绅士,美国大使现在看来还是英国的如翻版,日本大使很斯文但是脸色阴沉,只有俄国大使意气风发。

这很奇怪,胜利者们都不高兴,倒是失败的人兴高采烈。

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俄国大使站其身来,旁边的人送上一个锦盒。俄国大使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枚红宝石嵌钻石的英雄勋章。

“啊,在座各位可能都不认识我身边这位先生,他正是在这场战争中起了绝对作用的英雄,请恕我这样称呼他,这是皇帝陛下原话,张宗昌先生,我代表皇帝陛下授予您打俄罗斯英雄勋章,您是至今为止有金熊勋章和英雄勋章的唯一的战士,欢呼吧!”大使热烈的拥抱我。

英美大使都深深的看了我一眼,美国大使含笑冲我点点头,日本大使眼睛中迸发出寒光,脸上的肌肉抽动着。

清朝的大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低头继续喝酒。

“还有,”大使放开我继续宣布,“鉴于您在战争中的忠诚表现,皇帝陛下决定正式委任您为满洲军第一集团军军长,为我大俄罗斯军队的序列正统,不过您年龄实在太轻,只能委屈您暂时为少校。”

他自信的扬了扬头,

“您的军队由您自主经营,我们不会插手,招兵一系列事情都由您自主,我们只提供后勤给养!张军长,您部队的任务就是防护南满铁路!”

此言一出我心里一惊,俄国人是怎么了?这些优惠的条件背后有收买阴谋吗?

其实是我多想了,远东一仗让俄国人看到在远东地区他们经营的弊端,沙皇深深的为这个天天盯着东亚满洲的恶狼而忧愁,而现在欧洲局势复杂,国内动荡不安,这个时候一个小小的政治或军事失败就能造成一场打风暴。

所以思前想后,沙皇决定来了黄色俄罗斯,就是在南满培养忠于俄国人的中国人,而在这个计划里张宗昌的一系列表现无疑很让沙皇青睐,沙皇在征求国内大臣们的意见后,决定扶植张宗昌来作这个亲善俄罗斯的榜样。

一场大战帷幕终于落下,辽东大地再次平静,不同的是开始出现一群群的日本人,他们在士兵的保护下,唱着《君之代》在辽东盖房,开田,经商,定居下来。

朝廷终于回应了我的请罪表,现是一番责问,然后是安抚,最后告诉我好好的为清俄亲善做贡献,也不能冷落的日本,最好能平衡各方势力。

给了我一个头衔,叫镇边军。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不断接到邀请,美国大使邀请我的喝咖啡,英国大使邀请我赴宴,日本大使邀请我观茶道。

我一一回绝,我知道,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扩充军队,整顿战备。

那想到,一场阴谋正悄悄的进行。

血色辽西 第二十一章 新的开始

1906年是个灾年,刚刚大战结束的辽西还没从人祸中缓过劲来又迎来了天灾!

大旱!

成批的农民向北逃荒,大批的土匪肆虐,越是灾年越闹土匪,这些土匪有的是没家的农民,有的是城市里是也的小工业者,总之,辽西抢的十室九空,千里无人烟。

而最大的灾祸还不是这些,从东蒙古又闹起来了蒙匪,一些蒙古王公在俄国的支持下,也蠢蠢欲动,一时间辽西闹的风声鹤唳,百姓是怨声载道。

我的驻军地点分两处,一处是奉天车站,北大营,驻扎的全是老兵;一处是哈尔滨外俄军一处军营,在山里,是新兵训练营。

我借用了后世的士官制度,提出军队的主力不是军官,而是士官。士官分五级,最高的五级士官享受营级待遇,可以结婚。

士官最低服役5年,最高25年,在服役期间,他们会接受最严酷的训练,旨在把一个农民变成冷血麻木的杀人机器。

士官也是军队纪律的载体,他们直接受命于我,接受我建立的稽查队的纪律约束,同时他们也用严酷的纪律控制他们的士兵。

我从数次大战中选拔出优秀者,组成庞大的士官军团人数约12000人,从小队长到营长都有各级士官担任,每个团建立军官参谋团,选一些有文化功底的人接受吉路和伊万的军事指挥教育,而士官的就只能在军营里接受军事训练。

克林在奉天收了几个账房先生,成立了后勤司,自任司长。

特务大队继续保留,给予加强旅的建制,至于里面全虹斌怎么搞情报小组就不关我的事情了。

叶荣欢任我的警卫队长,所有的猎人部队全部划入警卫队,此次战争中猎人部队表现的十分的突出,连俄国人看过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都表示惊讶。

全虹斌为我推荐了几个弟兄分别为我的师长,旅长,和团长。

整个过程中我们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东北地区疯狂扫荡,钱,粮食,武器弹药什么都要。

原则只有一个,专抢日俄的不抢老百姓的,遇见伤兵就扒光衣服杀掉,遇见身体强壮的就问是否愿意在我手下混饭吃,当然都是问的俄国兵。

我手下的外籍军团始终控制在一个旅的建制,采取淘汰制,留下最优秀的俄国大胡子。

最后我在奉天公馆和克林算账的时候,克林给我点燃了一支雪茄得意的说,现在我们至少能扩充到20万人。

我当然知道这都是托了这场战争的福,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一边捡洋落,一边捡死人东西。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可消耗的,比如弹药,一旦打没了也就没了。

几次激烈的战争下来我弹药消耗很大,光靠俄国人给是不行的,况且俄国准备发动欧洲战争,正把大量的军队和物资往东线调动,这个时候去要军火弹药是找骂呢!

所以我现在坐在美国大使梅勒斯的书房里,在温暖的下午喝着咖啡抽着雪茄享受下午温暖的阳光。

“哦,军长阁下,我更愿意叫您张先生,这样显得我们很平等,您说呢?”

“当然,”我答应道,“我也很喜欢您叫我张先生,和我叫您梅勒斯先生一样!”

“那么张先生,您这次来找我一定是有事情喽,前几天我请您您都不来。”

“哈哈,梅勒斯先生,您的行为我们汉语中叫小心眼,不错,确实有事情!”

我话锋一转

“梅勒斯先生,您之所以来到这荒凉的东北满洲为的就是利益,可是现在美国正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正是你们发展国内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很快就会过去,你们会向外投资,这个时候你们发现世界已经瓜分完毕,没有你们的位置。这肯定不符合你们的要求,冒昧的问您一下,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