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孩子,净添乱!”月娘拍了小三子肩膀笑骂:“日子是你子美姐在过,她都没这样的想法,你在这儿干着急有什么用!”
    “那最后怎么办了?”杨子千看月娘还有心思笑骂,事情肯定有所回转,急急问道。
    “后来呀!”月娘回首,看了怒火中烧的小三一眼道:“吃饭时,无意中,知道小三子中了举人,那一家大小的态度一下就变了。我就顺着提了要求,孩子吃奶和你子美姐的药钱的事就解决了!”
    “蒋家变脸,比翻书还快!”杨子千忍不住讥讽道。
    “呵呵,都说三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四丫头这话说得,翻书,嗯,是变得更快!”杨大年听了,呵呵大笑。
    “唉!”杨大富长长叹息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子森呀,幸好有你争气,要不然,你子美姐这辈子,怕是出不了头了!”
    可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子千在心里暗笑。
    “好,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个状元,我的兄弟姐妹,无人再敢欺!”一个小小的举人,都有这样的好处,杨子森倍感鼓舞,重重发誓。
    杨大富杨大年兄弟听闻,自然是乐不可吱。
    杨子千看杨子森意气风发的样子,自然不好打击他。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状元又如何?
    从蒋家回来的王花儿,对老二一家,自然是感激不尽。从此,比对亲娘老子还亲。

  ☆、第一百二十七章 耿耿于怀

打着各种名义旗号前来河湾杨家的人越来越多,亲与不亲,熟与不熟的人都来了。
    李家老爷卧病在床,兄弟几人商量时,也没避着他,口水流了一长串,哇啦啦说些话,下面的几兄弟没人能听得懂。最后得的结论是:杨家是和李家结了仇了,哪怕低三下气去说投田也等于白说。所以说,莫欺少年穷,谁知道哪一天别人就会翻身把歌唱呢!
    李家不能投田,捐税照交不说,眼下,听到的消息是,明年,将会有好些人家不再佃田。意味着,自己家将会再次回收几十亩地。请长年,比不过杨家的短工钱,已经不好请了,自己种又种不了,田多,反而成了李家的累赘。
    且不说李家,其他准备来投田的人家,也被一一拒绝。
    关于这一点,杨家人商量的结果是:只收几家人的,如若买地后的夫子、杨大富,再或许罗虎王三郑和尚这几家,其他的,一概不应。
    再有,就是上门提前的媒婆更是一天两三个,有给杨子林提前的,有给举人提亲的,还有给杨子千提亲的。
    “唉,说的这些人家,也可能会有一两个好的,但是,还真不好筛选!”夜里,月娘揉着额头叹气。以前,家穷,怕儿子们娶不道媳妇,如今,有钱有点势了,又怕娶不到好媳妇。
    “照我说,都别急,儿女自有儿女福,姻缘天注定。”当了老爷的杨大年,真是一副老爷派头,半点不心焦,还宽慰着月娘。
    “你这会儿知道喊我不急了,当初为什么要急吼吼的应下徐家的那门亲事。我看着子美遭的那些罪,就担心子千去徐家也不受待见!”月娘白了杨大年一眼,忧心不已。
    “四丫头才不会像子美那样任人欺负!”本已躺下的杨大年一听,猛的起身道:“那徐家敢虐待子千,老子立马给他和离!”
    “行了,行了,你呀,还没正式订亲,就和离和离的,也不忌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月娘对杨大年私下应承一直耿耿于怀:“翻年丫头就十五了,徐家真要有心,也该来媒人正式订亲了,唉,还不知道,四丫头心里是咋想的?”
    “唉,儿大女成人了,月娘,我咋觉得自己真老了呢!”说起儿女亲事,杨大年伤感道:“一定是他们天天老爷老爷的叫,被人给叫老了!”
    “你呀,还没老,年轻着呢!”月娘难得看人伤感,又不忍心,哭笑不得,安慰着他。
    “年轻呀,年轻就做点年轻的事!”杨大年一把拉过月娘道。
    “老不正经…”月娘羞骂。
    腊月里,天气是寒冷的,人心却是激动的。眼看着,又要过年了。这些年,好过一些的李家寨子佃农们,都有精力准备年货了。有钱的买点肉,没钱的,也能凑和着过一个饱年饱节了。
    “知道不,昨天看到杨子强他们几个回来了,还带回好些年货!”
    “是啊,没想到,王三家的大丫,居然也能挣钱,看看,我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地里刨食,还当不了一个丫头挣的多!”
    “当不了,当不了,不说别的,单看她身上穿的衣服,你家媳妇跟了你这么些年,也没穿这么光鲜过吧!”
    “你就别洗涮我了,谁不知道,前些年填不饱肚子,这两年种了两季才能应付,哪有钱去添衣服噢!”
    “是啊,前些年,家家都穷,才短短两三年时间,看看,无论是罗虎,还是王三,哪怕是在寨子里帮杨老二家种地的郑和尚,过的日子,都比你我强!”
    “嗯,我反正是决定了,明年也不佃地了,去帮杨家了!”
    “也不知道,他家还要不要人手!”
    “怎么不要,你看,房子一直在修,照我说,明年一年可能都修不完;地也在开垦,还有后山那么宽,也不知道要打造成什么,不说长年,至少短工用得也不少。再不济,卖身当个下人也行!”
    “呵呵,你还舍得下本钱呢,卖身当下人,我可不干!”
    “下人怎么啦?你不看看是谁家的下人,同是下人,李家的,比那杨家的,不说八年十年,三五年后就能见分晓,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说得也是噢!”
    ……、
    “娟儿啊,这些日子在杨家,我算是看明白了,你爹说得没错,你进了杨家,是掉进了福窝了!”文氏坐在床头,拉着女儿的手:“眼下,就要过年了,你这边,我也放心了,明天我就准备回去了!”
    “娘,可不行,子木说了,让您在这儿过完大年再走,这山高路远,还有饿狼,一两个人走不放心,眼下,也派不出人手来送您,您就多陪陪我吧!”邱娟这个月子,孩子不用她操心,吃食上好,还有夏雨伺侯,还没满月,人已精神百倍,红光满面,丰腴不少。当了娘的人,还依旧在拉着娘亲的手撒娇。
    “傻孩子,哪有在女婿家过年的!”文氏嗔怪。
    “娘,四妹说了,这些规矩都是人定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咱杨家,不讲究那些!”关于这个问题,当时邱娟就不好意思的说了,结果被杨子千一句话就打发了。邱娟觉得,四妹妹说的话,比规矩还管用。
    “你那个四妹呀,要个人来比!”文氏点头,那丫头,不简单!说不讲究,有时候却一板一眼,比大户人家的规矩还多;说讲究,做出来的事,却总是让人心暖暖的。当下,文氏不再多说,也就安安心心的呆在杨家了。
    有钱没钱,总要过年!
    无论是在偏僻的李家寨子,还是在繁华的洛城,人们都在忙乎着同一件事:过年。
    “总算把年礼送进去了!”孙浩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叹一口气,提笔写加急信件。
    义兄父子在前线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三五场小战斗,胜负各半,也无关大雅。但他交待送东西进宫,虽然打着林家的旗号,因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孙浩这边也是塞了不少的好处,这才得到确切消息,一定会想办法摆在天子眼前。
    “皇上,该用膳了!”年底,皇上头痛的事不少,眼下,前方战事未停;朝堂各种纷争不断;跟前伺侯的人,都十二分的小心。看他合上奏折闭目沉思良久,承恩大总管在干孙子急得直擦汗的乞求下,小声劝说。
    闭目,摇头挥手。
    承恩向周围站着的众人挥人,悄无声息,鱼贯而出。
    “承恩,风云可有消息回来!”略为沙哑的声音,出卖了他的疲惫。
    “皇上,您上午才问过,风云那边,暂时没有动静!”承恩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看看,不仅公事,私事也让他焦心呢。人人都想坐那把椅子,其实,旁观者清,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力不从心的时候太多了,比常人累千百倍不止。“请恕奴才多嘴,再忙再累,也得用膳,您身子骨重要!”
    “行了,传吧!”睁开眼,无奈的摇头:“都说那孩子命大!你说,当年倒下的,是他吗?”
    “皇上,吉人自有天相,大皇子聪慧过人,奴才听说,林家这些年一直在打探消息,林家都没有放弃,就证明,他肯定在,或许,风云那边,有些眉目了也说不准!”
    二人一前一后,一问一答,小声说话间,那边小太监已铺排开了。
    看着布置出来的桌面,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要不是干爷爷也默许了,别说千两银票,就是万两,他也不敢把自己的这条小命给卖了!不过,这样摆开,确实好看,也不知道,那位,会不会喜欢?
    “皇上,请您移驾,奴才侍侯您用膳!”承恩再次轻言。对于这次的事,他心里也是没有太大把握的,谁让他曾欠林贵妃,不,是这以后的林美人,又或者,是林将军出征后升为林昭容的那位一个救命之恩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既然如此,冒点风险,还一个人情,也是值得的。
    脚步,停在了五步之外,仔细观察,点头。
    这就好!得到了首肯,承恩心里有点谱了。
    坐定,还在观看桌中央的荷花。
    好兆头!
    “皇上,您先偿一口御膳房新制的菜品,看合不合胃!”承恩上前,在桌下面轻轻的带动一下,让桌子转动,将那盏看着鲜嫩的菜肴转到了自己面前,挟了一筷子,轻轻的放进了那个碗里。
    “承恩,你?”一直注视着荷花,不曾想,整桌菜都在转动,心下大骇,以为自己头昏眼花,再看承恩挟菜,似乎并没有晃动,难不成,这老小子,练成了什么新式武功不成?
    “皇上,奴才在呢,想吃哪样?”承恩知道,成功引起他的注意了,能注意到,就有意外,但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
    “这桌子?”指着桌子,隐隐的,还有一种香味。
    “回禀皇上,这桌子,听说是今年某家的贡礼,送礼人说看着普通,用起来方便。小子们就试了试,果然觉得新颖,争相竞说,奴才听说了,这才同意摆上来!”承恩决定,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先一肩扛了,免得那群干儿干孙子受牵连。

  ☆、第一百二十八章 察言观色

“这?”指着桌面,怎么个新颖法,转动的机关在哪?
    “皇上,您看这菜如何?”察言观色,承恩这次,将手搭上桌面,在桌边故意慢慢的拔动,小桌面再次转动,他挟起一块菜送到了碗里。
    “嗯,还真不错!”轻轻咬了一口,放下,赞道。
    是菜还是桌子,不用说,承恩都知道。
    “让他们都下去吧,你也一旁歇着去,朕自己来!”挥挥手,决定亲力亲为“对了,哪家送进来的?”
    “是,那皇上您慢用,奴才就在门口侯着”皇帝老儿要自己动手用膳,是他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奴才马上去问!”
    承恩挥挥手,和着众人,悄无声息的退了出来。
    满满一桌菜,一百零八道,五味俱全,色香味泽,山珍海味,皇帝轻轻拔动着桌子,任菜式一道一盏在面前晃过,始终没有下筷。人人都道皇帝好,人人都想当皇帝,可是,有谁知道,自从接受储君教导起,就被告知:吃喝上,不能暴露自己的喜好!
    每一天,喜欢与不喜欢,送到碗里的,都默默的吃掉。这么多菜,没有一样是自己动手的,一怕有失天子尊严;二,怕被人惦记趁机下毒使坏。
    再次转动,停要在自己面前的,看了一眼,再看一眼,挟一筷子,细细品偿,慢慢回味,咽下,再伸筷子,挟起,放下,挟起,闭上眼,闻了闻,重新放回了杯盏里,原封原位!
    轻轻的,再次转动,好几样菜面前,望菜兴叹,再次转开,随意挑了几菜送进了嘴里。苦笑不已,有些东西,明明近在咫尺,却又是那么的遥远。
    “承恩”皇帝最后,装着心满意足的样子,呼唤。
    承恩向众人招招手,随着他身后,跟进来无数的人。
    伺侯着皇帝的惯常洗漱,承恩悄悄瞄了桌面一眼,今日挥退了左右,也并没有食欲大开,菜肴如往常一般呈现的还是一副未曾动用的样子。
    宫女太监撤下后,皇上闭目养神,睁眼,伸出一手,承恩忙上前搀扶。
    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众人高呼万岁,对他来说,活九十九就是奢侈了,出了宫殿,往御花园走去。
    “可查了,哪家?”开口,询问。
    “回皇上,是林将军府上!”承恩道:“听闻,是林将军之子在外寻找大皇子时,无意间在民间发现巧匠所造,带回来精心打造了这张桌子,只是之前,一直无缘进贡!”
    “承恩,朕错过了很多好东西吧!”都说坐得高,看得远,可是,他高高的坐在那个位置,耳朵里听的,眼睛里看的,都不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一时头脑发热,确实也做错过很多,比如,林家;再有,那个聪慧过人,智勇双全,自己曾捧在身心的儿子;还有就是那个红红花轿抬进太子府的太子妃。
    林家,世代忠诚,平静的年代里,少了林家,似乎没有缺什么,战乱一起,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勇敢的站出来挑大梁,一道圣旨亲手毁旧了世代豪门;又是一道圣旨让他们肩负家国安危,真是莫大的讽刺!
    一道圣旨,那么巧的招来了刺客,洛城刺客,刺杀的是未来的储君,曾几何时,天子脚 下,也如此不安全!还是说,定国将军府一不存在,国将不定?
    一道圣旨,将那个温柔体贴的贵妃贬为美人,搬至静思院,从此,隔断了他幻想中的平凡夫妻两相恩爱!
    立皇后,治天下,岁月悠长,细细反思,发现,自己错了。天子的骄傲,错的也是对的!远远的,望着静思院的方向,心里叹息,错过了,终究是错过了!
    承恩这次,聪明的选择了没有带耳朵前行。
    皇上并没有因为承恩的不应答而不悦,他沉思在往事中。好在,还有机会弥补,有消息称,儿子倘在人世,只是流落在民间,可惜,风云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回来;林家,这次重用后,决不再卸磨杀驴;只是,静思院的她……
    “皇上……”承恩看人到了静思院门口,想要高唤,让里面的人出来接驾,话刚出声,却被皇上挥手打断,连忙闭嘴,只是,心里很是替林昭仪着急。
    这位也是,既然封了昭仪,赐了昭阳殿,却偏偏起了性子,不搬走,说是在静思院为出征的帅将士兵祈福,依旧吃斋念佛,不出院门一步。有时候,迈不过的,是心里的那道坎。
    “娘娘,用晚膳了!”宫女来到佛前,轻声唤道。
    素颜素服,停了木鱼,无声起身,来到桌前。
    素食三盘,一双筷,一个碗。
    宫女在身后站立,自行挟食,不言不语。
    站在门外,看着这一幕,承恩感到自己都心酸不已,他不知道,前面这一位,是什么样的心情。
    “皇上万岁!”宫女眼尖,发现时,人已跨进了门,跪下的瞬间,顺手轻扯了一下林昭仪的衣角。
    “臣妾恭迎圣上,没能远迎,请恕罪!”不悲不喜,缓缓道来。
    “爱妃快快起来”弯腰扶起,手触摸到那双手时,心里居然在颤抖。
    是内疚,是后悔,还是激动!这双手,他有多少年未曾摸过,这张脸,他又有多少年未曾见过,哪怕,封为昭仪,因她拒绝搬离,他也负气不理她。
    错过多少年,错过多少情!
    “谢皇上!”淡淡的,悄然起身,伺立一旁,再无多话。
    “你?”她不言,他也就无语“怎么不搬至昭阳殿?”无话找话。
    “臣妾习惯了这儿,也方便祈福!”不看皇帝,却看向身后的佛龛。
    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不求不请,依旧请那尊日日参拜的佛,我的个娘娘唉,你就改改那平淡无求的性子吧!承恩站在一角,看着两个别扭的人,心里哀嚎不已。
    悄然向宫女使了个眼色,这奴才也太没眼水了,进屋这么久,还没上茶水。看来是老了,得换人了。要不是顾着她是娘娘身边的人,承恩真想立马让她走人。
    宫女连忙进了旁边的小屋,掺了茶,端到了承恩的面前。
    “皇上,就用茶!”这院子的主子不招呼皇帝上坐,自己只好反客为主,硬着头皮上茶,用茶就得坐下啊。
    皇帝看了林昭仪一眼,并没有讨好撒娇,哪怕,熟人来访的微笑也没有。此地,如何久留!
    “不用了!”耍袖,抬步欲走,跨出一步,也没有那些宫殿场景出现。
    “恭送皇上!”等待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
    一声不吭,负气,大步走出了静思院。自己都不知道犯的什么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哪去不好,偏偏走到了这儿,平添了几分气!
    承恩回首,看了看静思院的门,这娘娘,真不适合宫门生活!
    人都进了院门,没有微笑,没有挽留,也不撒娇,当真是修行成仙了,无七情六欲了?
    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能唤醒她的,怕只有大皇子了,而横在这两位之间的,也只能是大皇子的事了。
    “娘娘,皇上走了!”宫女阿可起身,扶起主子。从小就在她身边伺侯,从无忧无虑的林府千金,到入主东宫成为太子妃,迎娶侧妃;再进入宫门,原以为会是皇后,却是贵妃,后位空悬;再后来,突如其来的变故,贬为美人,静思院里度日如年,为儿子天天牵肠挂肚。要不是因着儿子,估计,她早已支持不住了!
    无言,转身,进了卧室。
    掏出一个木簪子—半截玉兰花,久久的看着,摸着。
    阿可知道,主子想儿子了。
    那天,被人吆喝着赶到静思院,身边的下人,一个都不准跟随,是她苦苦哀求,办事的人回禀了承恩总管,承恩开恩,自己才可以随主子一起进来。还没从噩梦中回过神,再次传来噩耗,大皇子遇刺身亡。
    林府倒了;儿子没了,主子一下就空洞无神,坐在地上,任她怎么扶也扶不起来,不悲不怒,久久的坐着,一直到四更天。
    她听到门外有轻微的声音,以为是老鼠,久久的盯着,随手拿了凳子,准备打它,至少,不再让主子受到惊吓。
    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