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上,正是!”是祸是福,且看皇上心意于谁了!历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安王这次的荣损,不仅关系着林昭仪,关系着镇国将军府林家,也关系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杨家。
    “这杨家产业多?”能供应上百万的人的粮草,那么,林家筹粮只是一个幌子,目的是想要掩盖真正支持轩儿的杨家!
    “回皇上,不多,就几处庄子,不过,听说这物种高产!”承恩老实回答。
    “高产?”国计民生,能有高产作物,那还怕什么民不聊生,天灾*!
    “据风云探得,这物种,一亩地至少能产上千斤,小小一颗种子种下去,到秋就能收十多二十个!”聪明的人要善于揣度,风云回来后,就将运往边塞的芋子的来龙去脉弄了个水落石出,一一告诉了他,为的就是关键时刻解惑!“而且,旱涝保收!”
    “好啊!”兴奋的一拳砸在了御桌上!有此粮食,他还愁什么。“传朕口谕,着令户部即刻去杨家督促收购今秋的芋子,试点栽种,三年之内,务必在全国推广!”
    “奴才斗胆,请皇上收回圣谕!”承恩一听,连忙跪地求饶。
    “承恩?”连折子都丢在了一边,冷眼看着地上的人。虽然说是内侍,却是打小就在一起玩的人,从来是以他喜为喜,他忧而忧,像这样明着回驳的事是鲜少发生的。
    “皇上,眼下,边塞情势未定,朝堂也……”按说,一个奴才不该擅论朝事,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是站得远,看得明:“如果此事一经传出,奴才怕等不到秋收,那杨家就……”
    “你且起来吧!”皇上看着欲言又止的承恩,想了想,决定暂时将此事放置一边。不过,杨家,又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惊喜!将那小子放出去游学,虽说是应了他的要求,实则是,自己也有私心。轩儿能不能担起大任是一回事,而担起了大任,可用的左臂右膀少之有少。他不想看着这么一个可塑之材过早的沦陷或者废弃!
    “谢皇上恩典!”不再将杨家推上断头台,承恩总算是放心不少!据风云探来的消息,杨家,不仅仅有一个年轻的状元,有高产的物种,还有一个十八年华待字闺阁的姑娘。而那个姑娘,曾经是安王用命相护的人!于公于私,承恩都想要保下杨家。“奴才先下去了?”看皇上不再追究芋子的事拿起了奏折,承恩决定三十六计,走了上策!接下来的暴风骤雨,可不是他一个奴才能担得起的!
    “去吧,对了,快正午了,这些日子过于清淡了,给昭阳殿添一个菜吧!”看承恩退下去时,皇上发了话。
    添菜,意思就是将边塞粮草问题解决了的好消息告诉林昭仪!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那一位,从林府千金,到太子妃,再到贵妃,最后却贬入了静思院。哪怕是今天在昭阳殿静修,无论是高高在上,或被贬入於泥,承恩都清楚,其实,他的心一直都拴在了她的身上!
    自己是内侍,不能有七情六欲,不代表没有心,个中情况看得最是清楚明白!
    有心之人,有情之人,却偏偏别扭无比!
    一个以自己的方式封闭了内心,固执的不让他走进去;一个以独特的爱小心的护着她的生命和希望,想要去碰触,又怕伤得更深!
    苦人一对!
    承恩站在昭阳殿门前,无奈的摇头叹息!

  ☆、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姑娘,您看,这麦子长得多好!”阿牛激动的跟在杨子千身后察看着庄上的小麦,七八成熟的麦穗已低下了高昂的头,泛着一片黄,庄上的老人们都说,长势这么喜人的麦子这辈子就没见过。更何况是自三年天干后颗粒无收的秋种!要知道,这一千多亩地,谁家种得多谁家就收得多,东家可只收四成啊!这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麦饼,在粮价高涨的这些日子里,众人都是扳着手指算计收割时节。
    “嗯,不错,如此看来,也不枉费了大家伙儿修水塘,修路和烧草沤肥了!”看着这片丰收在望的麦海,杨子千成就感顿生!不过,自己只是一个站在高处指手画脚的指挥者,功劳属于大家,可不能贪功了。
    “庄户们都惦着四姑娘您的好呢!自开春后就日复一日的盼着您能来!”庄头恭敬的说道:“只是,等到小麦熟透收割时,怕要影响芋子的下种?”
    去年的三月中旬,芋子都在栽种了,而今年,田地里都是一片金黄,而自己的希望还在田坎上!杨子千想了想,摇摇头,不影响的,因为洛城地理位置偏北,较之河包县甚至府城,气候上都要稍晚一些。
    “无妨,最多就在这个月底麦子熟透了就可以收了。咱们抓紧一些时间,应该还来得及!”杨子千安慰庄头道:“我让大伙儿吃了饱饭,相信大家也不会让我饿肚子!”
    “小的知道了,放心,四姑娘,咱们到时加班加点,哪怕打着灯笼火把也要抓紧时间给种下去!”芋子才是庄上的主产,可不能因小失大,害得主家白白损失了,那下次大家也别想占便宜了!是的,有些东家就是宁肯让土地空着也不让庄户们自己栽种,又何谈这样高的收成分成比例!
    “好,我相信你们!”看吧,这就是大方带来的效应!不用你拿着鞭子催促,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如今粮价居高不下,你们的小麦到时是卖还是留着自己食用?”一路行来,路上谈得最多还是粮食奇缺,高涨不跌。杨子千怕这些人一时贪图钱财,将粮卖了到关键时刻饿肚子。
    “就因为粮价高,小的和大伙儿都商量过了,这天灾*,战事不断,都打算将粮储藏起来,细水长流,一家老小才不会饿肚子!”家有余粮,心中不慌。阿牛将庄户们的打算小声的告诉了杨子千。
    “嗯,能这样想就好!”肚子都吃不饱,哪来力气干活!杨子千可不想养一群面黄肌瘦、风一吹都能倒下的庄户!“战事或许快结束了,但是,这青黄不接的日子也不短,这些麦子能维持到明年更好!”
    秋收后的苛捐杂税会如往年一般高。好在,自家沾了老三的光,不用缴税!其实,万恶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权势越高,享受的福利待遇越好,权钱高度集中,贫富差距越是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得不说,自己家不缴税,没有到酒肉臭的地步,却比寨子里那些佃田缴租子的农户是好上了千百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有夸张到这程度,但跟着自己的这些庄户们却不愁饿肚子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一家人又做了不少好事。
    “嗯,我们都听四姑娘的!”庄头连连点头。
    你不听我的听谁的,跟着姐操,肯定不会挨飞刀!
    杨子千心里得意洋洋,跟着自己的人都脱贫致富的,下一步,就快奔康庄大道了。
    下一步!
    想着是祸是福都不知道的未来,杨子千愣了一下。
    “四姑娘,太太在向你招手呢!”隔着水塘,夏雨看到月娘向这边挥舞,提醒杨子千。
    “娘睡醒了!那我们回去吧!”自家的马车虽然舒适,到底是舟车劳顿,月娘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而且,一连生了这么几个孩子,早些时候也没条件来将养,身体上也是吃不消。从昨天傍晚到庄子吃过饭开始休息,到这会儿快晌午了,才回过神,醒来没看到女儿,怕是着急了!
    “内人做的饭菜,也不知道合不合太太的胃口!”庄头小心翼翼的跟在杨子千的身后朝屋里走,有些担心的问道。
    “无妨的,我娘最不讲究!”杨子千呵呵一笑,自己是老好人一个,娘就是菩萨一个!这么些年,别说骂,就是重话也没听她说过哪个下人一句。“你家娘子事忙的话,也不用过来做饭了,另外找个庄上的妇人来做就行。只要爱清洁,干净利落的就行!”
    “不用,不用,家里有老娘照应着,内人给太太和四姑娘做点事是应当的!”一家人的卖身契都在她身上,却不用自己一家人服侍,遇上这样的主家,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份!
    “也好,得闲了,让你娘子陪着太太聊聊天什么的,也不至于寂寞了!”无论是春兰还是夏雨都是些姑娘,像娘这样上了岁数的人更喜欢和她相差不大的人聊天摆谈。一方一俗,让娘也听听稀罕。
    “有什么稀罕可听的!”听杨子千说起让庄头娘子陪她,月娘就摇头:“不用,不用,让她自个儿忙去吧。娘大字不识一个,富贵人家也上不得台面,那些稀罕事物又不懂!”洛城,在月娘心中,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天子脚下!繁华地盘,高官权贵!无论是哪一样,放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人虽然来了,但还如做梦一般,甚至于,心里都有两分怯意。
    “娘,您想哪儿去了,这地方虽大,又不会吃人!”看月娘眼里流露出来的紧张,杨子千连忙安慰:“明天,我带您去城里转转!”
    “丫头,你和老三在洛城,可有结交朋友?”这个庄子在城外,月娘放眼望去只看到了黄灿灿的麦浪,再就是对她们恭敬有加的庄户们。这样的地方,肯定是找不到好的女婿。既然说去城里,不如,会一会那些孩子,看有没有合适的。
    “在这洛城,只和当初有生意往来的孙老爷有交情!”说起来,自己也该去拜访一样孙浩,只是,一想到他的生意天南地北,又怕惹上他以及他身后的势力,所以一直是若即若离的。要说做生意,这人还是一个很好的搭档,就怕不长久,又或者,老狐狸够奸滑,把自己卖了还帮着数钱。
    “来,给娘说说,这孙老爷家是个什么情况?”一听有交情,月娘一反常态,拉了女儿的手坐在床沿,饶有兴趣的等着答案!
    “这孙老爷,听说是洛城一富,对了,当初这庄子就是让他帮忙看了给买下的!”要说此人,就得从头说起。于是,从河包县的订做的书桌、衣柜,再到来料加工,又到洛城合伙做事,一一说起。
    “那些事儿娘以前也听说过,这孙老爷大约什么岁数,有几儿几女?”月娘耐着性子听完,打听道。
    “娘,您在查户籍呢!”杨子千哭笑不得,就说娘的反应不对,几儿几女才是重点吧!
    “既然有交情,了解一下总是可以的啊!”月娘几分讪讪,随即想到什么:“四丫头,娘可不是想攀高枝!”
    “知道,娘,有其母必有其女!您看,您没想过要攀高枝,女儿也没想过,这不就结了!”杨子千在月娘的肩膀上蹭了蹭,小声的求道:“娘,您别着急好不好?这缘份的事,说到就到了,咱们不勉强啊!”
    “丫头啊,娘心里想着,自己这么好的一个闺女,还愁嫁不出去!”月娘摸着自己的胸口道:“可是,越想就越着急,看看,这三月间都快完了,马上就四月了。而你,已满了十八岁了!算得上是一个老姑娘了!一方面,不想你受了委屈,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看你一年年的待字闺中。”
    “娘,不是说不着急吗?我看书上说,这姻缘是天注定,说不定,到我时,月老打瞌睡了,等他一醒来,就把红线给女儿牵上了,你放心啊,女儿肯定嫁得出去。要不然,就是生辰八字带,注定孤老终生!”药也给了,引子也用了,娘还是这么担心,索性,杨子千下了一注猛药。
    “你这个丫头,呸呸呸,童言无忌!”月娘一听杨子千说自己是生辰八字注定孤老,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朝地上吐了三次口水,岂图化解这不祥的诅咒。
    “看看,娘,您还说童言无忌呢,证明女儿还小啊!”杨子千看老娘吓得不轻,又好气又好笑,只得撒娇卖萌。“娘,说好了啊,明天陪您的这个小女儿进城逛街啊!”
    “小,小,小的在家里呢!”月娘无奈摇头。是啊,小的女儿都十岁了,这大女儿……怎么能不愁不急呢?这次下定决定陪着丫头出门,原以为能替她找一个好的。结果,看她结交的人都是有家有室的,再就是奴仆下人!有时候,她想着,哪怕奴仆下人中有一个真心对她好的,自己也愿意成全!就如当初那个舍命相救的阿河,可怜的孩子,虽是个哑巴,心眼却是实的。四丫头啊四丫头,到底谁才是你的最后归宿!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月娘对洛城的街道繁华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人比府城多,街道茶楼酒肆亭台楼阁比府城的要高一些。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觉得,自家闺女出门时的排场太小了点。看对面走来的一群人,衣着华丽的妙龄女子是主子肯定错不了,前面有护卫开道,两旁有丫头服侍,后面还跟着婆子。
    仔细看过,这样的深闺小姐,大都是坐了轿子,到银楼、绸缎坊这些地方。哪像四丫头,想去哪就去哪,长得宽宽大大的一双脚,马车省了不说,连轿子都不坐,还说坐轿子太慢!
    “捷报,捷报!”一阵骚动,街面的人纷纷躲避,夏雨快速的拉了杨子千和月娘靠街边站定,两骑骑兵飞驰而过,扬着手上的捷报,留下振奋人心的消息。
    “八成是边塞打大胜仗了!”
    “好啊,这样,我家小二就能回家了!”
    “都出去好些年了,去年就说粮草毁了,我还担心我那兄弟不是战死而是饿死呢,没想到,还有捷报传来的这一天,但愿他能平安回来!”
    “当真,说起粮草这事,只知道当初林家卖田卖地卖庄子产业筹粮。后来,皇上又亲命内务府筹了一批粮草过去,这些,够上百万人过冬?”
    “岂止是过冬,看看,这不是有捷报传来了吗,说明边塞的粮草充足,我军将士才有打胜的机会!”
    “镇国将军岂是浪得虚名?”
    “别忘了,安王可是跟着广济大师云游四海十多年,这得道高深的弟子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比拟的!”
    ………
    “捷报”声越走越远,但人群的沸腾却是越来越激烈,各种议论纷纷传出。
    “丫头,他们说什么呢?”月娘疑惑的问着女儿。她从来不觉得身为农妇有什么不妥,唯有这会儿,众人津津有味的谈论着一个似乎关系着众人自身话题时,月娘觉得自己像天外来客,云里雾里,根本听不懂。忍了又忍,还是悄声的问了杨子千。
    “娘,刚才过去的是骑兵,说是捷报,可能就是说边塞打了大胜仗,百万大军要班师回朝了。这些人都想着自己参军的亲人们要回来了,大家都很激动!”简明骇要,杨子千阐述了一个大概。
    “这是好事啊!菩萨保佑!”月娘双手合十念唠:“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战争结束了,那些孩子就能回来和家人团聚了,真是一件高兴的事!”脸上,自然而然的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这些孩子,比你们也大不了多少。你看,老三只是去游学,我还常常惦记,好些时候,连做梦都梦见他了。更别说他们上战场,那可是一件你死我活的事啊!能平安归来,就是万幸!”
    “是啊,娘,当初说打仗,我还怕咱家里抽丁了呢!”说起这事儿,杨子千很庆幸家住得偏远,而且,战事也这么快就结束了。要是再拖上个三五年的,连花木兰都要替父从军,更何况男丁兴旺的杨家,非给拉上两三个去垫背不可。
    “抽丁?”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洞洞。像这种上战场打仗的孩子,应该都是祖辈们当过兵打过仗的吧。祖祖辈辈,以农为生,月娘的脑子里没有从军这样的概念,看着女儿反问。
    “嗯,有些朝代打战,人手不够,就每家每户按成年男丁多少来安排。三抽一、五抽二,哪怕是新婚、独子,都给强拉了去。”杨子千细细的给月娘说起抽丁是什么概念,脑海里就想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要不是场合不对,杨子千都想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给老娘听听。
    “菩萨保佑!”没有强拉了自家人去打仗战事就结束了,月娘虔诚的拜谢各路菩萨。
    “娘,我们回去吧!”看着街面比之前还要沸腾的人群,杨子千心里却记挂着一件事。这件事,比拉了谁去打仗更恐怖!于是,逛街的心思全消了,一心只想快快回去。
    月娘看女儿好似有些疲倦,其实她对逛街也没多大兴趣,点点头,跟着女儿回到了马车上。
    一路上,月娘几次欲言又止,因为,杨子千脸色凝重,双眼紧闭。
    “丫头?累了,还是哪儿不舒服?”回到庄子,连招呼都没打,杨子千就径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完全将自己这个娘当成了隐形。这样的情形,在孝顺的女儿的生活中,是从没有发生过的事儿。月娘想了想,到底不放心,轻轻的推开房门,问道。
    “娘,我没事儿!”坐在桌前,杨子千思绪万千,却被老娘打断,这才想起,自己刚才好像连招呼都没给娘打。“我有些累了,娘,您先歇着,午饭也别叫我,我睡一会儿!”说完,自顾自的上了床。
    月娘想了想,既然说累,那就歇着吧,睡一觉起来都还这样,肯定得找大夫!于是,拉上房门,轻轻的出去了。
    “怎么办?怎么办?”躺在床上的杨子千双手揉着太阳穴,头痛的自言自语。
    捷报喜讯传来,预计最多一个月左右,百万大军班师回朝,那么,有一种叫芋子的物种就会流传西宋。而芋子会长根,人们,特别是那些有心之人更会刨根问底。是自己一手将杨家推在了众人面前,更或者,推上断头台!
    安王,记住的是杨家的恩,还是……?
    安王,又能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吗?
    而那位城府最深,掌握着生杀予夺高高在上的人,能不能容得得下一个杨家。要知道,在这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度,别说物种,就是人,都是皇帝的私产。而这样高产的作物,自己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私下里栽种售卖,岂不是犯了他的大忌?
    自己能让风起封口,安王自是不想与她这样的下里巴人拉上关系,却无法让百万将士闭嘴!悠悠众口,祸福难料!
    逃!
    杨子千脑海里想出了这么个字!
    可是,能逃到哪儿去?
    杨家上下,沾亲带故,已有二三十号人,加上长工帮工下人,几乎上百人了!历来以诛连九族斩草锄根为乐的皇权岂会给这百多人一个好下场!
    而且,逃,就是见不得天日!
    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杨子千悲催的想哭,自己在这西宋,可是啥违法犯纪的事都没做,怎么就快变成通辑犯了呢?
    幸好,老三游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