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仁心-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这个称呼就知道,王子腾跟陈家勾搭上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居然能够拉到世交的情分上去,天知道,陈家鼎盛的时候,王家的祖先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呢!王仁在心中腹诽,不过脸上却露出了笑容,赶紧行礼道:“王仁拜见两位世伯,两位世伯安好!”

    “快快请起!子腾兄,这便是令郎了?”陈景仪看了王仁一眼,王仁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外衫,系着松花色的汗巾,腰间悬着一个宝蓝色绣着卷草纹的荷包,蹬着粉底小朝靴,一本正经地行礼,如同小大人一般,更重要的是,面对他们兄弟,却是没有半分不自在,反而很是从容镇定,实在不像是六岁的小儿,王家后继有人啊,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果然是好孩子,前途无量啊,子腾兄好福气!”

    “过奖了,犬子年纪还小,当不起世兄的称赞!”王子腾笑着说道。

    “大哥,虽说快要入秋了,这太阳还大得很,难不成就一直待在院子里面说话!”陈景荣在一边笑道。

    “是我疏忽了,子腾兄,快快请进!”

正文 拜师2

    王仁之前已经知道这个陈景荣就是自己的老师了,他也打听过这个人,这个人年轻的时候,便是长安有名的风流才子,翩翩少年,不知道是多少深闺少女的梦中情郎,可惜的是,他的姻缘却是一波三折,他出生没多久,家里就和一个世交与他定下了亲事,哪知道,那个女孩不满十岁就夭折了,陈家自然还要给他另选良配。

    结果,选是选好了,双方已经交换了庚帖,就等着选好日子成亲,然后那位小姐却染上了时疫,然后香消玉殒了。

    陈景荣克妻的名头就这样传了出去,而且越传越夸张,搞到最后,愣是找不到门第相当的人家敢结亲。富贵人家的女儿都是宝贵的,是要用来联姻的,陈家虽然不错,但是陈景荣是次子,又继承不了陈家,而且如果传言是真的,岂不是白白赔了一个女儿。

    于是,饶是陈景荣可以说是一表人才,不到弱冠之年,便做了探花郎,前途无量,但是,他愣是拖到二十多岁,身边还只有几个通房侍妾,找不到正妻的人选。

    陈景荣一气之下,自己找了个出身出身不高的,据说命格挺硬的妻子,然后,非常不幸,这位陈夫人活到了怀孕,没活过生子,难产死了,连自己的儿子都没能看上一眼。陈景荣这算是落实了克妻的罪名了,于是,连敢做他的继室的人也没有了,更倒霉的是,他连唯一嫡出的儿子也没保得住。

    换了一个人,只怕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都要心理扭曲了,陈景荣却是个潇洒的人,很有些魏晋名士的洒脱不羁,反正陈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需要他传宗接代,于是,也就不在乎那些事情了,把心思更多地用在了学问和权谋上,但是,他虽然精于权谋,自己却不愿意做权臣,因此,便一直窝在翰林院里面,日子过得很是清闲。

    王仁说实话还是挺佩服这个人的,拿得起放得下,会读书会做人,之所以讨不到老婆,实在是老天爷不乐意让他太完美了。

    那边王子腾和陈家兄弟两个世兄来,世兄去,互相打了半天太极,终于将话题转移到拜师上,王子腾笑道:“犬子还算有几分小聪明,如今已经完成了启蒙,子腾这辈子就这么个儿子,对他颇有些期望,子安(陈景荣的字)兄的学问是一等一的,还望子安兄多多指点犬子一番才是!”

    陈景荣原本对王仁也没抱多大期望,不过是个利益交换罢了,收下来挂个名就是了,这么多年,陈景荣连乡试会试都主持过几次,要说学生不知道有多少,多收一个也无妨,不过,王仁小小年纪,却能耐得下性子来,听他们说些他这个年纪应该无法理解的事情,而且看样子还不是那么懵懂,看他那眼神,估计即使没有全部听懂,也能听明白七八分,他倒是来了兴致,当下也不跟王子腾多说,直接看向了王仁,问道:“你如今已经读了哪些书了?”

    王仁恭声道:“回世伯的话,小侄如今刚刚读了《诗经》、《论语》,如今正在读《大学》。”

    陈景荣当下便问道:“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王仁立刻接口道:“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他看了陈景荣一眼,然后继续说道:“意思就是,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陈景荣微微点头,不论如何,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已然是超出预期的水准了,不过,他又问道:“贤侄,我问你,你是要做上人,还是中上人,还是中人呢?”

    王仁一愣,他想了想,说道:“小侄只愿做中上人,足矣!”

    陈景荣脸上露出兴味之色:“为何呢?”

    王仁不假思索道:“小侄曾经听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小侄无做上人之能耐,也不愿做中人,泯然与众人,因此,只好做中上人了。”

    陈景荣拊掌大笑:“贤侄果然有趣,我就收下你这个弟子了!”

    王仁立刻跪下行了拜师大礼:“学生王仁拜见老师!”

    “起来吧!”陈景荣等到王仁叩拜结束,含笑扶起王仁,又从腰间取下一枚羊脂玉佩,塞到王仁手里,“这玉佩乃是为师多年随身之物,就送给你把玩吧!”

    “学生多谢老师厚赐!”王仁接过玉佩,又行了一礼。

    “那日后就得麻烦子安兄多多照顾小儿了!”王子腾在一边笑道。

    陈景荣也是笑道:“我的弟子,难不成我还让他吃了亏不成!”

    陈景仪也在一边笑道:“莫说仁儿以后就是二弟的学生,便是不是,以你我的关系,难不成咱们还能对仁儿袖手旁观不成!”

    说到这里,三个大人非常默契地相视一笑,他们已经结成了同盟,再加一层师生关系,也能将双方的关系拉得更近一点。

    陈景仪没有留王子腾他们父子用饭,文武大臣之间,交情太深可不好,很容易遭到忌讳。

    陈景荣直接交代了王仁,日后每日一早到陈府来念书,下午的时候陈景荣给他讲学,布置功课,王仁自然答应了下来。

    “如何?”送走了王子腾父子,陈景仪转头看向了自己的二弟。

    陈景荣轻笑一声:“大哥,我这个弟子,却是个妙人!”

    陈景仪点了点头:“是个聪明的孩子!”

    “聪明,理智!”陈景荣笑道,“实在不像刚刚六岁的孩子,王子腾真是好运气!”

    陈景仪知道自己的二弟眼光毒辣,不过,王家和陈家现在是盟友,将来也不太容易有什么利益冲突,因此,下一代出色,意味着陈家还能跟王家再合作一代,那不是什么坏事,因此说道:“你既然觉得那孩子不错,就好好教导吧!”

    陈景荣眼睛一转,快要知天命的人,居然显出几分风情来,他洒然笑道:“那是自然!”

    王子腾心中也颇为满意,他起初还担心陈景荣会敷衍自己,不过如今看起来,儿子的应对很是不错,有这么一个老师,王仁又不是愚钝的,王家后继有人了。想到这里,不禁欣慰地摸了摸胡子。

    王仁也觉得挺满意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腐儒书呆子,他虽说没有太大的野心,但是,在这个年代,你要是没有权势,就活该被人踩到脚底。王仁不想踩别人,却也不想被别人踩。他当年不过是个刚出象牙塔的毕业生,又没受过什么挫折,什么权谋,无非就是通过小说电视什么的有所了解,自己却没有经历过,因此,有一个擅长权术的老师指点,那是再好不过。

正文 王熙鸾定亲

    王仁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陈景荣没有辜负他的名声,他极为博学,且不古板,颇为风趣,讲起典故来,可以说是信手拈来,王仁喜欢读史,他对于史书也颇有研究,便是一些史书上不相符的地方,也能一一指出,比起王仁上辈子在百家讲坛之类的电视节目上,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不知道高明到了哪里去。

    陈景荣也颇为开明,王仁偶尔有些比较新颖出奇的观点,他也不觉得是离经叛道,背离正统,反而会好好与王仁探讨引申,师徒二人倒是感情慢慢深厚起来。

    王家最近却是比较热闹,王熙鸾这大半年来频繁不现在长安的社交界,差不多已经打出了名声。王熙鸾是王家二房的嫡长女,长得颇为美貌,女红不错,而且性子也很柔顺,如今已经在帮着史夫人管家。而且,史夫人的要求也不算高,因为王熙鸾的性子,又不是要让她做人家长房长媳,嫁个不需要继承家业的嫡子就可以了。

    因此,入了秋之后,便有官媒上门打听了,称的上是一家女百家求。

    史夫人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也有了挑三拣四的本钱,眼光也开始高了起来。

    对此,孙夫人却是有些皱眉,这日,王子腾从衙门回来,史夫人便说道:“老爷,二叔可曾说过鸾姐儿的婚事?”

    王子腾放下手里的杯子,问道:“不是说已经在议亲了吗?”

    孙夫人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可是,弟妹素来心高气傲,她既然不要鸾姐儿做长房长媳,因此,却想要女婿的门第高一些,可是……”

    王子腾也是微微皱眉:“这里是长安,可不是金陵,咱们王家,便是祖父尚在的时候,也算不得一等人家,何况,老二如今还是个白身!虽说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可是,这门第也不能相差太大啊,就算能成,鸾姐儿难免要被人轻视呢!”

    孙夫人叹道:“老爷说的是,妾身也是这般想法,只是弟妹的性子老爷也是知道一点地,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王子腾摩挲着杯壁,终于说道:“回头我跟二弟说一下吧!而且,最近朝中不稳当,真要是嫁给哪家权贵,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不论如何,王子腾是个重感情的人,婚姻虽说是结两姓之好,联姻也是家族结盟的手段,但是,王子腾倒是一直没有这样想过,尤其,他如今只需要保证自己的位置不动摇,已经是最好的应对,若是真的将侄女当做筹码,嫁给什么权贵子弟,反而是一步臭棋,别到时候吃不了羊肉,还惹得一身腥。

    见王子腾将事情揽了下来,孙夫人松了一口气,这长嫂也难当,要是史夫人开口让自己去问消息,若是自己不应下来,岂不是要招怨。

    二房住在长安,并没有给大房带来什么不便,二房在长安也置办了一些产业,平常有什么好东西,也不忘给大房送一份,双方有来有往,交情都是处出来的,因此,这大半年来,大房与二房之间不仅没什么龌龊,反而颇为和谐,因此,孙夫人也不希望做恶人。

    也不知道王子腾怎么跟王子胜说的,史夫人听说朝中不稳,多半权贵都卷入了夺嫡之争,不知道将来如何,尤其,她前一天出门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四品官员被抄家流放,家里的女眷奴仆被拉出来发卖,她心里哆嗦了那么一下,不管怎么样,荣华富贵就算有,也要有命去享,女儿是个不怎么争气的,还不如嫁到次一等的人家,有王家做后盾,总不至于委屈了自家女儿,因此,攀附权贵的心也就熄了下来。

    王家的女儿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哪怕大房二房分了家,但是只要看二房回长安,依旧住进了王子腾府上,就可以知道,兄弟两个的感情不一般,王子腾如今即使算不上炙手可热,在皇帝面前还是颇有几分颜面的,因此,想要跟王家结亲的人家着实不少。

    王家这么多年来亲戚也挺多,即使帮不上什么大忙,帮忙相看女婿的人品还是可以的。

    于是,到了入冬的时候,王熙鸾的婚事也定下来了,是工部屯田司的郎中谢守拙的嫡次子谢琅,如今已经十六岁,前两年考中了秀才,如今正在国子监念书,成绩还不错,有望在两年后的乡试中取得名次,算得上是潜力股了。

    王熙鸾对此也很满意,她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知足,谢家也是世家,但是,谢守拙这一房早就分产别居了,而且,家产颇丰,人口也算不上多,嫁过去之后不需要她多操心什么,而且,听家里人说,谢琅也是个翩翩少年,很是温文尔雅,没有什么坏习惯,谢家家风也很好,起码没听说过庶长子的存在。嫡长子谢琳已经成婚,妻子吴氏也是标准的大家闺秀,她曾经也是见过的,是个和气的人。

    王熙鸾开始安心给自己绣嫁妆,就等着定下婚期了。

    贾家那边,王夫人觉得很不舒服,虽说她当初自己觉得侄女配不上自己的儿子,可是,当侄女那边订了亲,定下的似乎和贾珠差不多,起码贾珠如今刚刚参加了童生试,但是如今还没有取得秀才的功名,还得等到府试开始,而王熙鸾的未婚夫如今已经在国子监上课,就等着考举人了,她心里觉得不平衡了。

    因此,当史夫人过来跟王夫人说话的时候,王夫人在那边叹息道:“二嫂子怎么就没多等等,我原本还打算等珠儿进了国子监,就把鸾姐儿定下来的!鸾姐儿是我的侄女,若是能做我的儿媳妇,二嫂子就等着抱外孙吧!”

    史夫人一僵,继而心中有些不忿,当初来长安到贾家的时候,你一声不吭,说到亲上加亲的时候,你眼皮都不抬,这会儿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嘴上却说道:“那是鸾姐儿没福气!”

    王夫人一听,更是来了劲,说道:“那谢琅不过是个次子,将来又继承不了家业,实在是委屈鸾姐儿了!”

    史夫人笑道:“鸾姐儿性子太软,也做不了当家的媳妇,嫁个次子,那才省心!”心里却对这个小姑实在是没话可说了,到了这个时候,你在这边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安得是什么心啊,越想心里越腻歪起来。

    王夫人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家二嫂的不耐烦,反而还在那里啰嗦,将贾珠夸上了天去,恨不得撺掇着史夫人立刻退亲,跟自家结亲才行,史夫人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终于熬不住,说道:“这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至于珠哥儿,嫂子这般福气,将来的儿媳自然要比鸾姐儿强得多,嫂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夫人本来就是拙嘴拙舌的,这会儿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确说得有些不合适,却也拉不下脸来道歉,在她心里,除了大哥王子腾还值得她讨好,二哥又没有一官半职,败家子一般的人物,有什么好在意的,因此只是笑道:“珠哥儿的婚事,还得看老爷怎么想的呢!”

    史夫人被这话一说,几乎忍不住冷笑起来,也就不乐意继续跟王夫人敷衍,找了个理由,就起身告辞了。

正文 教养嬷嬷

    对于王熙鸾的婚事,王仁是没有半点发言权的,好在虽说谢琅乃是旁支,但是谢家好歹也是根深叶茂,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总能安稳一生。尤其,以王熙鸾的性子,虽说不能给娘家带来多少助力,但是,也不会仗着娘家的权势做出一些欺压良善的事情来,跟王熙凤很是不同。

    王熙凤这会儿还是个小小萝莉,半点看不出日后琏二奶奶的风采,不过说起来也很奇怪,虽说史夫人将这个小女儿充作儿子教养,连同称呼都是凤哥儿,但是依旧是不教读书识字,按照史夫人的说法,将来只要看的懂账本就行。

    王家女儿的家教一贯如此,甚至说,四大家族的女儿家多半如此,比较,四大家族算起来那就是暴发户,前朝无道,太祖以一介庶民身份揭竿而起,最初从龙的多半都是些土里刨食的,只不过运道好,投了个好主子,又很幸运地熬到了天下太平,因此得以身居高位,但是本质上依旧是一帮土老帽。哪怕如今已经四五代人下来了,也只能勉强算得上世家。

    按照贾家那位老太君的说法,不过念了几本书,不至做个睁眼瞎子罢了。对于女儿的教育,真正算起来,还是从元春开始的。就算是王熙云,孙夫人也不过是教她念了女四书罢了。因为元春生的日子好,贾家觉得她是个有造化的,因此,多念几本书,学些琴棋书画什么的,好多点资本,将来也能再嫁高一些,好帮衬着家里。

    不过很明显,史夫人对王熙凤却没有这么高的要求,无非是希望王熙凤嫁到哪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做当家奶奶罢了,因此,也就没有教她读书识字的意思,如今不过是教她辨识挑选丝线,打打络子而已。

    不过,等到听说史老太君请了四个从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到府上,专门教导元春,史夫人一下子动了心思。

    “嫂子,凤哥儿过了年也五岁了,要不要给凤哥儿也请几个教养嬷嬷回来?”史夫人跟孙夫人寒暄了一阵子,终于试探着问道。

    孙夫人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弟妹莫不是想要让凤哥儿参加选秀?”

    史夫人干笑了一声,还是说道:“这选秀乃是国家重典,不论如何,凤哥儿总是要走个过场的啊!凤哥儿性子急,正好请几个嬷嬷回来帮忙压一压!”

    孙夫人笑道:“弟妹可是听错了选秀的事情,这选秀分两种,一种是大挑,便是从有品级的官宦人家的姑娘中挑选嫔妃或者是女官,充实后宫,一种是小选,却是由内务府承办,挑选宫女的!”

    这话一出,史夫人脸几乎要烧起来了,孙夫人的言下之意就是,王子胜没个一官半职,大选时轮不到的,而小选,有点能耐的人家,怎么舍得让孩子进宫伺候人呢,等到放出来的时候都是老姑娘了,到时候要么只能嫁到小门小户,要么就只能做填房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