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那你转转吧,咱们这里空气可好呢,等会记得回来吃饭就成。”

    “好的。”

    石头村是大梦山山脚下的一个群居村落,因为村庄的多数房屋全都是就地取材,用山石盖起来的,故名石头村。从建村至今,已经有了三百多年历史。

    因为毗邻大山,所以说这里的田地大多数都为梯田,层层间隙分明的梯田绵延开来,仿佛一道道锦带环绕着村庄。村西头是一片苍翠茂密的槐树林,花季时整个村里都会被淡雅清香的花香覆盖。

    一条蜿蜒河流将村子一分为二,清澈见底的河水人在炎炎夏季莫名就会感到些许清凉。因为还是早晨,所以河边人并不多,要是到了中午,这边可就热闹了,村里面的大人小孩都会来河里游泳戏耍。

    姬年走到河边,几个大妈大婶正端着盆在青石上边洗衣服边聊天,阳光照在她们脸上,映衬出来灿烂笑容。虽然她们日子过得可能并不富裕,但她们的生活却是幸福安康,能每天都开开心心生活,对她们来说便是最大快乐。

    “小年,你要是想好好欣赏欣赏咱们山里的景色,那最好就是东南西北四面都去看看,保证你不虚此行啊。”

    想到昨天梁安福的话,姬年就真的沿着清槐河慢跑起来,触目所及,村东山岭梯田层叠如玉带,村西槐花树林碧绿似海,村南沟壑环绕绿植茂密,村北清槐河河水清凉,枝连成荫。

    这一番自然环境就挺让人悦目,要是再加上村庄那鳞次栉比,古朴厚重的石屋就显得更有意境和味道。

    “咦,那里是什么?”

    就在姬年转悠一圈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忽然间看到在不远处的一户民居旁边,有着一个明显与众不同,非常特别的建筑物。它上下总共有九层,全都是爬满了深绿色苔藓的青石叠加,每块青石都是方方正正,高约三十厘米,四个侧面全都雕刻着无数繁密花纹。

    要是从最底层看起的话会发现,这些花纹并非是胡乱雕刻,第一层的像是莲花花瓣,依次往上分别是飞鸟,白羊,童子,曼陀罗花,模糊的篆体文,祭拜,飞天和再次出现的莲花。

    看起来很为玄妙的一块青石台。

    “小伙子,你应该就是从省城过来的收药材的先生吧?”

    忽然一道嘶哑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姬年赶紧转身,发现身后站着一个衣着简朴的老妪,她满头银发如霜,脸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褶皱,虽然看起来年龄绝对不小,却没有颓废气息,显得精神十足,此刻看着姬年的眼神里散发出一抹好奇光芒。

    “是是,我叫姬年,大娘您好。”姬年急忙应声道。

    “啧啧,不愧是从省城来的大学生,就是懂礼貌。”周梨花点点头笑容温和。

    “大娘您太夸奖了,我可是会骄傲的。不过您怎么知道我是干吗的啊?”姬年略带好奇道。

    “嗨,咱们石头村就这么大,昨天老梁头说你要过来,可不全村人就都知道了。孩子,真要谢谢你啊,要不是你对我们村照顾,他们的药材肯定卖不出好价钱的。听我儿子说,你这次特地过来,就是想要看看我们山上的那些药材是吧?”周梨花指了指后面大山问道。

    “您儿子是?”姬年脑筋转动,回想着自己认识的那些采药人,很快一张面孔映入眼帘,越看越像,他忍不住问道:“大娘,刘广利刘哥该不会是您儿子吧?”

    “眼力真好,不错,他就是我的小儿子。”周梨花高兴道。

    “呵呵,我就说呢,感觉他长的就就像您。”姬年附和道。

    “小利从省城回来后就所遇到贵人,说你对他们非常照顾,我还叮嘱他一定要好好谢谢你呢,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我们村。孩子,啥也别说了,昨天你是在老梁头家吃饭的,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来我们家吃饭。熊掌鲍鱼真没有,但野味土菜绝对管饱。”周梨花热情相邀,没有半点虚情假意。

    “大娘,这事咱们一会再说,我能先问下这个是什么吗?”姬年赶紧岔开话题,指着青石问道。

    “莲花座啊,我们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叫做莲花座。听村里以前的老人说,这个东西少说也有二三百年历史了。前段时间还有城里人专门过来看过,说是想要买走。但村里人谁都不同意,这是咱们村里的东西,怎么能随随便便卖掉?何况也没人有权力去卖。”周梨花解释道。

    “说的就是,这也算得上是个古董了,绝对不能卖,再说这也是石头村的象征,要是卖掉的话,会让咱们村少了很多文化价值。”姬年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知道你们城里人没有看过这尊莲花座,你可以多看看,拍个照啥的。还有看到那边没有?那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叫做碑林泉。据说以前是处泉眼,清槐河的河水就是从泉眼中流出的。但从我记事起,就没有看过那里流出过泉水。那儿现在就像是口枯井,不过那些石碑看起来挺玄乎的,你可以拍几张照片。”周梨花抬手指向不远处。

    顺着周梨花手指看过去,姬年果然发现了一片碑林。只是站的角度问题,看不太清楚。

    “行啊,大娘我先过去看看。”姬年见猎心喜道。

    “去吧。”周梨花笑着再次邀请,“晚上要是不走的话,一定要来大娘家吃饭,知道不?大娘给你做好吃的。”

    “好嘞,多谢大娘。”姬年答谢过后就向着前面走去。

    姬年会无缘无故的盯上莲花座吗?当然不会,因为就在他靠近莲花座的时候,双手手心的元气便又主动开始旋转,释放出一种想要吞噬的渴望。而当他和周梨花攀谈时,双手漫不经心触摸过莲花座,元气迫不及待的就将青石中隐藏着的那一缕精纯气息给吞掉。

    这莲花座果然不是凡物,内部竟然也凝聚着一股元气。

    这趟出行简直真是太对了。

    这个历史超过三百年的村庄里真是充满惊喜,随便冒出个莲花座就能带给自己元气突破,要是说再好好转悠转悠,没准还能碰到更加有意思的东西。只是没想到除了草木精华外,像是这种青石精华竟然也能补充元气。

    难不成说只要历史悠久的古物都成?这个年限是以百年为分界线?

    再次找到了一个补充元气的途径,姬年心中显得非常激动,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碑林泉,这个听名字就很风雅的景点,相信不会让自己失望。要是说能再为扩大几分掌心元气,那简直就是再好不过。

    碑林泉。

    当姬年走近后才明白周梨花刚才神情淡然是为何,因为这里就是一座枯井,四周堆放着不少石碑。可惜没有一块是完整的不说,更关键的是没有价值,哪怕是他用肉眼看都能分辨出来,这些石碑都是后来,而且全都是残次品,可能因为没有地方放,所以说一股脑的全都丢在这里。

    碑林泉以此得名,实在是有些名不副实。

    “呵呵,有点小小的贪心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哦,算了,一会要去刘哥家中转转,到时候再问问这个碑林到底怎么回事吧。”姬年拿出拍了几张照片后,闲着没事就传到上。

    “小年,吃饭了。”

    就在这时梁安福的声音从道路上响起,姬年赶紧应声往回走,在无心理会的情况下,姬年自然没有留意到枯井的井边,竟然悄悄多了几分湿润的迹象。

    1

18黄芪的学问() 
小院内的青石桌上摆放着几碟小菜,有自家腌的绿滴滴的咸菜,有白嫩嫩的凉拌笋丝,有脆生生的黄瓜,都是极为简单爽口,再加上热气腾腾的馒头,几碗黄澄澄的小米粥,光是一看,就让姬年肚子咕咕叫了起来,说起来昨晚光顾着喝酒,都没有好好吃菜,这一夜下来,他早就饿得慌,赶紧洗过手坐下来,端起饭碗拿起馒头就吃起来。

    “你刚才是在碑林泉那边照相吗?”梁安福夹起一筷子咸菜送到嘴里,随口问道。

    “是啊,刚才在莲花座那里正好还遇到了刘哥母亲,她跟我说起了碑林泉,就顺便去看了看。不过我感觉那个碑林泉和莲花座根本没办法比,莲花座好歹还算有点历史的沧桑感,可碑林泉虽然说也有点年份,但那些横七竖八的石碑残缺不堪,分明就是,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年。福伯,那里以前不叫碑林泉吧?”姬年喝了一口米粥后问道。

    “没错,那里以前不叫碑林泉,实际上它和那条清槐河一样,叫清槐泉眼。我听老人家说过,以前泉眼四周长着的全都是槐树,后来一场大火把树都烧没了,才改成了石碑。”

    “说到那些个石碑啊,我知道怎么来的,咱们村附近有家采石场,他们那里也雕刻石碑石像什么的,有些雕废的石料没地儿放,就直接拉过来堆到那里,这一来二去,是越堆越多,后来清槐泉眼便叫做碑林泉。”

    梁安福的话是最权威最地道的解释。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差别这么大。

    “其实咱们石头村有莲花座,有碑林泉,背靠大山前有河,有原汁原味的自然风景,改造成为旅游村落是再合适不过。尤其是那些饱经风霜的石屋石路,就是一个独特风貌。尽管没有仔细看,但粗略看到巷和巷之间,留着的石拱门洞,高巷和低巷相交,由石砌台阶相通,这都是古代工匠的艺术见证啊,只要宣传得当,是绝对能形成轰动效应。那时候咱们村里的人就没必要出去打工,在家里开个旅馆农家乐便能挣钱呢。”姬年是现学现卖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这不,听说县里面已经在制定方案,正准备对我们村进行旅游开发呢。”梁安福挥了挥手笑道,似乎已经看到了往后的幸福日子。

    姬年不由得点头道,举起大拇指说道:“那不错哦,以后没准就得喊你梁老板了。”

    梁安福嘿嘿笑了笑,跟着话锋一转,直接问道:“小年啊,咱们今天就动身去大梦山,看看那些野生药材吧?”

    “嗯,我过来就是想要看那些药材的,可不能光顾着吃喝,不过时间倒是充裕,不必忙着今天就上山。我想先去村里面转转。主要就是那些去中海市卖药材的几家,我想他们家中总该还有些药材存货,可以帮他们看看。”姬年想了想说道,上山倒是不着急,和看药材相比,他更加在意的是那段青龙木。

    不知道这个村落中谁家还有。

    姬年现在能确定的是,村子周围肯定没有,因为早上沿着村里那条路跑了一圈后,双手手心处的元气除却在莲花座有所反应外,在其余地方都是纹丝不动,这就已经说明问题,只希望农户家中还能有青龙木。

    “好,赶紧吃饭,吃完我就带你去看看。”

    早饭结束后,姬年就在梁安福的带领下去串门。石头村中不是家家户户都懂得采摘草药,因此去中海市卖药材只有六家,前面四家都去过后,姬年就直接奔着刘广利家走去。

    这家是他最后的希望,要是说这里也没有青龙木的话,他就只能去山上碰碰运气,总不会这么背吧,一根青龙木都找不到,姬年颇感无语,不过想想也对,这玩意这么珍贵,如果满村子都能捡到,那还轮得到自己来吗?

    当姬年走进刘广利家后,发现他正在院子里晾晒药材,看到姬年进来,刘广利赶紧放下手头活儿,招呼着坐下。跟随着姬年过来的还有梁安福他们几个采药人,甚至还有些人是跟着过来看热闹的。

    “咦。”姬年刚坐下来,眉梢一挑,闪过一抹异样的惊喜,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哇,从进门起,手心元气就开始缓缓旋转起来,他的目光随着元气指示方向扫过去,最终确定位置是在柴火房中。

    自从将莲花座中的元气吞噬掉后,姬年便发现掌心元气多出一个,能够在发现外部元气有所感应的同时,还会在掌心形成一个箭头以便用来指示方向。

    单单这一点,就能让姬年节约不少时间,还省去很多麻烦。

    虽然说姬年很想现在就过去看看,但眼下这场合不对啊,身边有这么多人陪着,总不能说走就走吧?即便是上趟厕所,他都感觉有些不自在。罢了,还是将眼前这群人都打发走后,私下和刘广利聊聊吧。

    拿定主意后,姬年就别再多想,站起身来走向一个箩筐,从里面捻起来一根胡须状的东西问道:“刘哥,你这是在晾晒黄芪吗?”

    “是的,就是黄芪。”刘广利点头道:“姬年,你给咱们说说这样晾晒黄芪对吗?还有我们采摘黄芪时需要注意点什么?对了,你知道吧?我们去中海市卖的那些药材,也不是百分之百野生的,说起来应该叫做半野生。”

    所谓的半野生指的就是在山坡上人工种植其自然生长。这样的栽种就叫做半野生,和那种纯粹在山里面生长的野生黄芪,还是有区别。不过姬年倒是对半野生栽种很,因为这些年的大肆采摘山里面野生黄芪近乎绝迹,要是说再不采取一些控制手段,难道说真要等到山里没有一株野生黄芪才知道后悔?

    “我当然知道。”

    姬年笑着扫过全场,“各位乡亲们,实不相瞒,我对您们采取这种半野生栽种药材方式很认可,野生药材虽然说稀罕,能卖的贵点,但数量毕竟稀少不说,采摘时候肯定还伴随着一定危险。”

    “大家不要认为中说的那些凶险情节都是虚构的,真正有价值的野生药材旁边,是会有像是毒蛇毒蛛之类的动物盘踞。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也想等到药材成熟后吃掉。要是说采摘时遇到这些凶虫毒物,轻者伤重则丢命,实在是危险。所以说采取半野生栽种方式,你们能安全的采摘药材,同样可以卖钱多好。”

    “那我们应该种什么样的药材才能更赚钱呢?”村民们问的问题很实在。

    “嗯,这个并不绝对要看市场行情了,只要你们想,药材都能栽种。据我所知,刘哥家栽种的是黄芪,而福伯家栽种的是当归,你们也可以栽种柴胡之类的。只要药材药龄达到,只要采摘时候小心,不发生破损,那我保证你们种的都能卖掉。”

    “呵呵,要知道咱们中海市的岐黄阁对药材是来者不拒,这点你们倒是可以完全放心。现在我就先给刘哥说说这个黄芪的采摘注意事项,你们大家伙有兴趣的也可以听听。”姬年拿起来一片黄芪,放到鼻端闻闻,双眼微闭,再次张开时,已经将语言梳理好。

    “既然咱们村栽种黄芪,那么对于这种药材应该是有最起码的了解。相信你们都知道,黄芪是能食用的,用黄芪煎汤或者泡水,能预防疾病发生。果然最的还是补气,比如说你们谁家中有那些身体虚弱的人,四肢无力,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那么服用黄芪就能补虚养气,这个和人参的大补是有区别的。”

    “人参是急补,黄芪是慢补。所以说咱们村的人要想健康长寿,最好是可以拿黄芪泡酒喝,炒菜吃…总的说来,刘哥家对黄芪的采摘和晾晒还是有一套的,你们看到没有?他采摘下来的黄芪取的都是全根,而且最的是没有伤害到外皮,也没有断根。这样就能保证黄芪的完整性。”

    “同时,在摘下来后就要把泥土全都洗掉,切头去须,趁着好天晾晒到半干,之后再让黄芪回潮,再摊开来晾晒。这样反复着直到黄芪全干。最后把根须都顺直,扎成小捆就能拿出去卖了。”

    ……

    这刻的姬年沐浴在阳光中,侃侃而谈,那张略显青涩的面庞,散发出来的是一种让人感觉格外亲切的暖意,要是赵经略看到他现在的模样,肯定会更加确定自己收姬年当弟子的决定如何英明。

    一个愿意将知识无私传授的人,难道说不值得大家的尊重吗?

    无私的同时,又是那样渊博,这种弟子打着灯笼都难找,遇到怎能错过?

    姬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要是有什么地方听不明白,或者是还有什么疑惑,他都会认认真真的重新解释。这样一晃二个小时过去,他说得是口干舌燥,嗓子冒烟。

    见此情形梁安福就起身吆喝大家伙先散了,村民们都无比感激的看着姬年,临走时都称呼他为老师,还纷纷相邀姬年去自己家吃饭。却被周梨花毫不犹豫的挡了回去,开玩笑,人都到自己家了,要是还留不住,这老脸可真没地方搁了。

    当求教的村民们散去好,刚才还喧哗的小院转眼就安静下来,趁着这会儿没人,姬年起身就走向厕所。说是去厕所,其实他是忍不住想要去柴火房看看。

    当看到那堆不起眼的木料就那样随意丢在地上,有的都已经长出青苔后,姬年就莫名感觉心里面一揪,真是暴殄天物啊,这里面可是有价值千金的宝贝啊。

19 人穷志不穷() 
越靠近这堆柴火,姬年掌心元气涌动的就越发激烈,就如一个在沙漠中饥渴无比的旅人突然发现甘泉般欣喜若狂。这堆柴火沿着墙角整整齐齐的堆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姬年找起来目标十分方便。

    根据手心的感应,短短几分钟,六根看似并不起眼,黑不溜秋的木段便被抽了出来,整个柴火堆中,只有这六根是紫檀木,和刘广利最初带走的那根一模一样。

    虽然说找到六根,但可惜品相都不太好,要么太粗太短,要么太细太长。当然了,姬年也清楚,想要找到完整的木料也是不太现实的。

    从厕所中出来后,姬年就抱着六根木段走到院中,看到他这番举动后,刘广利有些不解的停下手头的活儿,站起身来问道:“姬年啊,你这是干嘛呢,难道想要带点柴火去山上烧饭?放心吧,山上多是的木材,不必特地带去?”

    “刘哥,是这样的,不知道你还记得前两天去中海市时,我从你药篓中拿出来的那根木头吗?”姬年将木段放下后笑着说道。

    “嗯,对对,是有那么一回事。”刘广利点点头。

    “那个木头可不一般,对我来说很有用,刚才就想要问问家里还有没有,这不一直忙着讲课就没顾得上。这不,刚才去厕所时发现你们家柴火堆上还有几根,我就先拿过来。”

    “刘哥,跟你打个招呼,这几个木料就给我吧,当然了,我也不白拿,因为来得匆忙,我身上也没有带多少现金,这里总共是六千块,你点点,就算是买木料的钱。”姬年说话间就从背包中拿出来一个信封,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