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三代康雍乾盛世的瓷器那是没得说,后来的嘉庆道光两朝,算是承接了盛世遗风,官窑也算说得过去。可晚清的官窑,质量就明显不行了。

    这一只花盆,带有晚清的风格,却又要比同期官窑要精美。

    花盆的口沿,是一圈回纹,这款儿也落在口沿上:乐寿堂制。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很普通的民窑堂号。

    “你可真有眼力,满摊儿的东西,就这一件是老东西。”摊主也不避讳。

    “乐寿堂,有哪个出名的民窑是这个款儿么?”唐易明知故问。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但是这花盆做得很精细,我看是康熙的民窑。”摊主道。康熙一朝的瓷器,官民皆精,摊主的这个逻辑,倒也勉强凑合。

    唐易一听,不由放心了一些,但仍是试探道,“谁说晚清的官窑不行,同治光绪时候,慈禧太后的专用瓷器不也是很精美吗?”

    “那是那是,以前哪有人去追晚清的瓷器啊,慈禧的瓷器现在也开始热了,不过慈禧的瓷器都是有款儿的,什么体和殿,大雅斋,储秀宫,都是宫里的名儿。”摊主说道。

    看来,这摊主真不知道!

    晚清瓷器,良莠不齐,慈禧掌权之后,还出现过所谓的“同光中兴”,制瓷业有点儿复苏的架势。而专为慈禧烧制的瓷器,也是当时质量最高的瓷器,在市场上已经逐渐开始受到热捧。虽然过百万的很少,大多几万到几十万,但是上升空间十分巨大。

    这些瓷器,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署有慈禧生活过的殿堂的名字。就如摊主说的,体和殿,大雅斋,储秀宫,这三个知道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体和殿制”,因为这个名儿显得高大上一些,所以几乎成了慈禧瓷器的代名词。

    但是,还有一个款儿,是专做花盆的,那就是乐寿堂。

    据说慈禧爱花如命,特别是兰花,因为她小名儿叫兰儿。看来这当太后的,小时候也没啥异常,这小名儿,进村里找十个丫头,没准儿两三个叫兰儿,兰花,阿兰什么的。

    因为爱花,所以慈禧的住所一年四季不断花儿。这花盆,就显得很重要了。

    现在来看看这几个款儿。体和殿制的器物,包括花盆、盒、灯笼尊;大雅斋制的器物,主要是陈设器,还有就是餐具,宫里那得叫供膳器;储秀宫是慈禧年轻时呆的地方,五十大寿又搬回去了,储秀宫制主要是大盘,最大的直径甚至达到90厘米,估计是为这五十大寿庆典烧的。长春宫制则主要是文房用具。

    再就是这个乐寿堂制,基本就是专烧花盆的。因为此款儿只出现在花盆上,花盆这东西,除了钧窑的,入不了有些大收藏家的法眼。再加上市场上出现的乐寿堂制花盆还是少。所以,一眼看出这是慈禧专用花盆的,还是有些难度的。

    再说了,就算知道这乐寿堂,还得有分辨是不是仿品的眼力。

    “挺不错的。不过我看粉彩的特点像是同治光绪时期的,我看不是康熙民窑,倒像是晚清民窑。”唐易放下花盆,对摊主说道。

    “我看出来了,你是想要。瓷器这东西,见仁见智,咱们也别讨论年代了,你就说你能出多少钱吧?”摊主来了个干脆的。

    “我说出十块钱······”唐易看着摊主脸上变色,又笑着接口道,“那也不能够啊!你是卖东西的,还得你先开价。”

    “就冲你刚才借火给我,我给你说实话,这花盆是我切的货,就剩这一件了,包老的东西。”摊主开价前先亮了一句。所谓切的货,和平时常说的正货、存货、切货不是一个意思,摊主是说这货是从同行手里拿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某位同行突然间批量来货,不愿一件一件出,高于进价加点儿利卖给其他同行,为的是快速出手。

    这摊主没说他当时拿了多少件,也没说除了花盆还有什么其他器型,但是,他这句话却说明了,这批货质量很高。因为那些能先出掉的,应该比这一件花盆开门。

    唐易没做声,微笑着向摊主点了点下下巴,示意他继续说。

    “我切的货,现在赚的钱,刚好把本填平。”摊主继续说道,“这件花盆卖多少钱,也就是我能从这批货上赚多少钱。”

    不管摊主说的是真是假,他这句话算是倒出了古玩行的一点儿机巧。

    什么机巧呢?举个例子更容易说清楚,比如我们去买一件古玩,发现报价很低,低到比仿品的成本还低,这时有人就会想,这应该不是仿品,否则卖货的人不是傻子么?卖出个赔本价儿。

    但实际上呢?既然是仿品,那就不像真品那样只有一件,他可能进了十件货,卖了五件就把本找回来了,剩下的五件,卖一件赚一件,到你了,可能就是最后一件,前面他已经赚够了,这一件低于成本价卖给你,还是多赚的。

    所以说,千万不能用成本价儿来分析是不是仿品。

    “那你想赚多少钱呢?”唐易见摊主停下不说了,便开口问道。

    摊主伸出了一个巴掌。

    “五千?”

    “老兄你真会开玩笑,你不让我开张吃三年,怎么也得让我吃半年吧,五万!”

    唐易盘算了一下,这花盆的市场价值,估摸着二十万没问题,五万确实已经算是个漏儿了。但是既然摊主没看出来,那就肯定还有讲价的空间,再说摊主的这一通话,十有八~九是忽悠。

    “我是想要,但不是必须要,你这价儿太高,我拿不了。”唐易从马扎上起身,伸了个懒腰。

    摊主本以为唐易伸了个懒腰之后会开始讲价,没想到唐易直接转过身去,抬腿就走。

    “哎,你还一口儿,我看看行不行。”摊主急忙叫道。

    “不是还不还的事儿,我突然想起来了,这个花盆有问题,买了有点儿麻烦。”唐易站定,歪头说道。

第231章 各有所获

    “嘿,我说老兄你够可以的,直接来了个有问题,你倒是说说啊,我也跟着学习下。”摊主连忙又说道。

    唐易这才回过身来,看着摊主说道:“这花盆,本来是一对。”

    摊主挠了挠头,“就算不成对,是个遗憾,但也算不上什么麻烦啊老兄!”

    这摊主看起来比唐易年纪大,一口一个老兄,倒是叫得唐易有点儿不自在了。

    “麻烦大了。我买了这一个,就会想买另一个,但是另一个不是这么容易找的,麻烦不麻烦?而且,万一找到了,如果人家咬定高价,你说我买还是不买?最麻烦的是,我这个刚付了钱,你又变戏法似的拿出另一个来······”唐易啰里啰嗦,总算是给了一个解释。

    摊主琢磨着,这人是不是又不想买了?不成对就不成对,搞出了这么一通,“我切货的时候,也没见有另一个,要不然我也不会只拿这一个了。你就说,最高出多少钱吧!”

    “我最多出一万,这东西不是官窑,而且我看是晚清,这不算个低价儿了,你也别加,行就行,不行我走人。”唐易做出了一副随时要走的态势。

    买卖古玩的讲价儿,全凭心理,唐易说本来是一对儿,这个摊主没办法考究,但是却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影响,开始怀疑唐易是不是真的不想买了。

    这件东西,其实摊主没有完全说谎,对于开门的一些瓷器来说,反而不如高仿赚得多,因为但凡买的人,都对市场行情有所了解。他一共切了五件货,都是晚清的器物,有官窑有民窑,前面四件加起来,恰好只比他进五件货的钱多两千,所以,他指着这一件花盆赚钱呢。

    但是,唐易给的是个噎脖子价儿。说低吧,也不算低,卖这五件瓷器,前后大约一个月,一个月赚一万二,能接受;但是说高吧,也不算高,这不是普通生意,这是古玩生意,这个月赚了,下个月说不定颗粒无收,就像他说的,吃半年才是比较理想的。

    “你添点儿,一万八图个彩头······”摊主张了口。

    从五万跌到一万八,唐易明白了,这一万的价儿开得不错,立即没有犹豫,迈开了步子。

    摊主皱着眉头,等唐易走出三四步了,这才起身喊道,“回来吧,一万给你了!”

    早上出来,唐易没带那么多现金,便招呼摊主一起去银行。摊主找了个旁边摊位的熟人帮忙看摊子,便跟着唐易走了。

    瓷都古玩市场的入口处,有好几处银行,在外面都设有自动柜员机。这也是为了方便买卖的需要,毕竟有些东西交易额比较大,有些人还是喜欢现金交易。当然了,一万两万的东西行,要是数额太大,也只能转账了。

    “你要现金还是转账?”唐易走到一处空着的自动柜员机的小房间前问道。

    “现金。转账的话手机不就行么?还用的着这么麻烦?”摊主说着,抓住装有花盆的大袋子的手紧了紧。

    唐易取钱出来,和摊主对接了一下,摊主拿着钱装进腰包,左右看了看,便快速走了。

    唐易拎着东西,准备回相距不远的酒店。这时候,却看到呼风、毛逐和皮修从一家银行大厅走了出来。

    “又淘到东西了?”呼风看到唐易,笑着招呼道。

    唐易点点头,“看来你收成也不错,这是给皮兄刚发了红包?”

    发红包是比较隐晦的说法,估计是呼风又买下什么东西了,给皮修这个中间人的抽头。

    皮修嘿嘿一笑,“正好到中午了,还是得我请客!”

    大家都没有推辞,“别去迎宾楼了,换个有特色的地方如何?”唐易多加了一句。

    “好啊,去吃烤鱼!”皮修伸出手指,“就在那边的街上,走过去用不了十分钟。”

    待走到烤鱼店门口,唐易这才发现,这家店居然叫唐家烤鱼。“我看,还是你请吧,都到你家了!”毛逐调笑道。

    “好啊!”唐易痛快答应。

    “别,说好了我来,只要在瓷都,咱们一起吃饭,都得我来!”皮修急忙嚷道。

    “你还当真了!”毛逐和唐易一起笑了笑,走进了烤鱼店。

    要了包间,点了一条清江鱼和几个特色小菜。上菜后,四人开始边吃边聊。

    原来,皮修确实买了东西,就是毛逐说的做珐琅彩的那家,只不过他们先把东西放回了酒店。呼风早就通过手机转账交易完毕了,刚才去银行,也确实是给皮修转账,上次买了鬼叔的东西还没给皮修抽头,这次合二为一,一并给了。

    而之所以去银行不用手机转账,是因为呼风正好想取点儿现金,而皮修要办张新卡。

    “果然牛逼?”瞎扯几句之后,唐易切入正题,他对呼风买的东西还是挺感兴趣的。

    “做雍正的还是不行,买了一对康熙的橄榄瓶。”呼风介绍道,“这对算是这家仿得最好的,但是还不能照真货出手,得说民国仿得。不过,价儿倒是不贵,不出手自己留着赏赏也行。”

    橄榄瓶,和石榴尊一样,都是因为外形和这东西相像而命名的。宋代就有橄榄瓶了,不过清代的橄榄瓶造型略有变化,脖子变长了一些,比宋代的短颈橄榄瓶更显秀美。

    “这已经很不错了,雍正珐琅彩是清三代水平最高的,哪能是轻易能仿的?这对橄榄瓶,是不是黄地儿牡丹纹?”唐易心想,果然如我所料,呼风这样的专业人士,一般的仿品哪能入得了他的眼,但珐琅彩这种宫廷专属器物又和别的瓷器不同,高仿又哪能这么容易做!

    “哟,你神了啊,我只说了个橄榄瓶,你怎么知道是黄地儿牡丹纹?”呼风一下子露出了惊讶之色,接着看了看毛逐,惊讶之色稍减,“毛逐发短信告诉你的?”

    “我闲的啊?”毛逐夹了一块带鱼皮的鱼肉塞进嘴里,“这清江鱼真不错,没刺儿不说,鱼皮鱼肉外焦里嫩,还真是适合烤着吃。”

第232章 两亿不贵

    “黄地儿容易卖,牡丹容易画。”唐易夹起了一只水饺,“就好像让你猜水饺是什么馅儿的,你先猜三鲜馅的一样。”

    皮修一下子笑了起来,还拍了下巴掌,结果看到三人都没动静,顿时显得很尴尬,“这清江鱼确实是适合烤着吃的鱼!”

    呼风看了看唐易放到一边的袋子,“你呢?有什么收获?”

    唐易这时却笑了笑,“我买了一件花盆,不如你也猜一猜?”

    这花盆是放到盒子里,然后又放到袋子里的,从袋子上能看出盒子不大,“不大啊,粉彩的?”呼风问道。

    “你看,你也很神!”唐易干脆道,“慈禧的。”

    “体和殿?”呼风直接起身,想去看看。

    “体和殿还能捡漏吗?乐寿堂!”唐易没阻止呼风。

    “乐寿堂专做花盆的,更不好捡漏!”呼风打开袋子,将盒子拿了出来,放到了一张椅子上。

    “那是对你来说。有不少人还不知道乐寿堂呢!”唐易道,“可惜,这东西我看原本是一对,现在只有一个。”

    呼风小心拿出花盆,“还是带奁的,可以啊,多少钱收的啊?”

    这时候,毛逐停了筷子,也上前看了起来,“就他这样的捡漏小王子,这东西不会超过一万块钱!”

    “你看,你也神了!”唐易喝了一口茶水,“老佛爷的这件东西带回去,也算有个收获。”

    “嗯······”呼风还在欣赏中,毛逐却听出了意思,问道:“你打算回去了?”

    “该办的都办了,还有意外收获,该回去了。”唐易应道。这个“意外收获”,在他心里,其实是指发现神盒的事儿,当然了,在其他人听来,好像是指这个花盆。

    而呼风却说道,“好容易来了一趟,你这眼力不多捡点儿漏回去,太可惜了!”

    “捡漏了一件宣德青花碗,小赚一笔,还卖给老黄表明没有敌意,一举两得;想打听的事儿也打听了个七七八八;再多带这一件乐寿堂制的花盆回去,算是很圆满了。捡漏是好,但凡事得留有余地······”唐易若有所思。

    “我看你是想美人儿了吧?”毛逐插了一句。

    呼风却好似也想了想,“说的有道理,不行我们明天玩一天,后天就回去。”

    “好啊,明天我当导游,要御窑厂遗址和明清商业街转转,再就是瓷江两岸有些风景还不错。”皮修立即接口道。

    而就在此时,瓷江岸边的一栋别墅里,老黄也在对河野平说着内容类似的话。

    “御窑厂遗址和明清商业街想必你都去过了,这瓷江两岸有些风景还是不错的,等交易完了,我带你转转。”

    河野平带着白手套,手拿放大镜,一边点头,一遍仔细看着眼前的一只元青花人物大罐。

    庄子梦蝶。

    这个大罐完整而端庄。高有30厘米,口径达到20厘米,腹径得有30多厘米,足径和口径差不多大小。足底是素的,直口,短颈。

    罐体的青花纹饰幽蓝却显亮丽,纹饰分为四层,颈部祥云纹,肩部枝叶纹,底部莲花纹。而腹部画片儿的主体,就是庄子梦蝶了,整个画片儿浓重饱满,层次分明。

    庄子侧躺在一块大青石上,舒展惬意,上方有似云非云,似雾气非雾的缭绕,青石周围,有花有草,青石的侧上方,还有一只硕大的蝴蝶,翩然振翅,带着几分仙道之气。

    河野平一边看,一边啧啧赞叹,最后,又拿起一个强光手电,对着大罐内部仔仔细细查看了足有十分钟。

    老黄见河野平看得差不多了,笑道:“河野先生还怕有内印不成?”

    河野平当然怕,此前三件高仿都经过了他的手,不过,这一件所幸是大罐,能够从较大的口部往里看,确实没有。河野平仍不放心,又拿出了一个可旋转的小型摄录机,打开闪光灯,在罐里反复调整角度,完完全全录了一遍。

    老黄并不着急,一直等到河野平看完了录像。

    “黄老板,这大罐到你手上多长时间了?”河野平的目光终于从大罐上离开,开口问道。

    “河野先生,我得纠正你的说法,这大罐,从来就没到过我的手上,只是货主信任我,让我代卖而已。”老黄接口。

    “黄老板,跟我还用得着这样么?”河野平笑笑,他自是不相信这是“代卖”。这样的说辞好处很多,叫价高了,可以推到货主身上,一旦谈价谈僵了,还可以用再问问货主的说法拖延一下。同时,根据行里的规矩,买家还不能多问货主是谁。

    “我是实话实说,信不信由你。”这时候了,老黄定不会改口。

    “呵呵。什么价儿?”河野平也没过多纠缠这个无关实质的问题。

    老黄伸出了两个手指。

    “两千万?”河野平问道。

    老黄哈哈大笑,“河野先生,你以为还是买高仿呢?当然了,你也可以当成高仿,任何器物都有高仿的可能。但是人家货主是当成真品了,我不做评价,只做转述。两个亿,最低价儿。”

    河野平沉吟不语。

    “如果换算成美元支付,他说可以把零头儿抹了,是到整万的零头儿。”老黄加了一句。到整万的零头儿,也就是优惠几千美元,对按亿论价的东西来说,基本相当于没优惠。

    此时,在一旁的白先生也开口道,“两亿不贵。鬼谷子下山拍出了两亿三,十年过去了,如果送去上拍,再加两个亿都有可能。而且,货主拿不到两个亿,因为让我们代卖,我们得有一成的利市。”

    “原来,河野先生刚才报的两千万,是给我们的利市。”老黄的眼睛又眯缝了起来。

    “这东西,我不会再出手了。”河野平沉吟道。

    “这是你的事儿。我只能提醒你,这东西很抢手,欧洲的买家,我最晚明天中午12点之前得给人家消息,这也是你给我答复的最后期限。”老黄起身,走到了窗户边,“今年逢五,年底东京史料馆五年一度的万国展览大典,在瓷器展厅,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

第233章 交易前夕

    老黄说的没错,今年年底,东京史料馆要办五年一度的万国展览大典,往世界各地派出了人手,华夏的总管事就是河野平。在瓷器方面,那件汝窑莲花笔洗虽然也是大大的重器,但是老黄想,这件来路不正,能不能躲过一劫还不知道,更别说敢展览了。

    而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