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万!”

    唐易略略有些吃惊,看着老谭道:“卖了五万?”

    “怎么着?知道你店里的人有多黑心了吧?”肿眼泡一看唐易这个表情,立即叫道。

    “是卖了五万,不过来价儿······”老谭刚想对唐易解释,唐易摆摆手,对肿眼泡说道,“你想退是吧?”

    “不退我来干嘛?这么个破东西卖五万!”

    “告诉我账号,我给你转账!”唐易说着,又从钱包里拿出两百块钱,“你的来回路费我也包了,谢谢你来退货!”

    肿眼泡一下子愣住了,本来她做好了心理准备,古玩行退货可不是容易的事儿,有可能要损失点儿钱。没想到,唐易还加了两百路费!

    “抓紧啊,告诉我账号!”唐易又从柜台一角拿出一张表格,“写上是自愿退货,签个字就行了。”

    肿眼泡虽然有点儿懵,但是自己不就是来退货的么?而且现在都这样了,她清了清嗓子,还是报出了自己的账号。

    退了钱,签了字,肿眼泡正要离去,却听唐易对老谭说道:“这件乾隆民窑的青花发色和画片儿都不错,虽然和康熙民窑的青花没法比,但也算小精品了,少了十万不能卖!”

    “这笔筒来价儿不高,而且她老公缠了我一下午,所以就······”

    肿眼泡的表情立即变得很复杂,但嘴上仍旧说了一句,“搁我这儿演戏!装什么装?”

    “大娘,您还想买点儿什么吗?”唐易一看肿眼泡没走,又张口问道。

    “你叫谁大娘?”肿眼泡看起来四十来岁,不过脸上涂脂抹粉的捯饬得挺厉害。

    “那您还有什么需要买、需要看的么?”

    “我,我随便看看!”肿眼泡居然不走,在店里转悠起来。

    唐易笑了笑,不再问她,对老谭说,“行了,就按我说的来吧。”

    老谭点点头,正要把笔筒收起来,司马六出来了,“老弟,看得我是真眼馋啊!有机会一定要帮我寻摸点儿好东西啊!”

    他也知道,唐易收藏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卖的。

    “老谭,你先去里边把东西收进保险柜。”唐易对老谭说完,又对司马六说道,“你看看外面摆的,还有柜子里有些东西,看好哪件就说话!”

    “我看这件就不错!”司马六看着老谭搁下的青花笔筒,“这人物片儿是凿壁偷光,画得活灵活现,青花发色也不错!不会是康熙民窑吧?”

    “肯定不是康熙民窑。康熙民窑的笔筒,现在可不好找了!”唐易解释道。

    康熙民窑青花,可算得上是民窑青花的巅峰,一直受到资深玩家追捧,早在十几年前,就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

    2004年,有一件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筒,拍出了110万的价格。这让很多刚入行的新玩家大跌眼镜,民窑的东西也能拍出这价儿?

    虽然民窑青花笔筒的这个记录一直没能打破,但是康熙民窑青花笔筒精品的市场行情,经常出现七八十万的价格。

    “这是乾隆民窑,比起康熙民窑,有点儿中规中矩了,不过确实也是乾隆民窑的精品。乾隆民窑青花,多是缠枝花卉比较绚烂,人物画片儿比康熙民窑青花少, 这一件也算不多见吧!”唐易接着解释道。

    “怎么?这是来送货的?多少钱收的?”司马六没听到之前的对话,看了一眼肿眼泡妇女,还以为是来送东西卖的。

    “不是,是来退货的,五万块说买到了假货!”唐易毫不隐瞒。

    司马六一听,立即冲肿眼泡拱拱手,“那我谢谢你了,这件我收了!五万可找不着这样的东西!”

    这时候,大康突然来了一句,“老板说了,少了十万不卖!”

    唐易一乐,转而对司马六说道,“司马兄喜欢,算我送你的!其实,我说十万,是为了个喜欢的人一个低价,上拍的话,二三十万没问题。再就是乾隆朝的东西,彩瓷和新工艺瓷层出不穷,青花不够风光,我这也算顺应市场行情了!”

    “这样的民窑精品,有年份有艺术价值,也不算非常贵重,最适合摆在案头了!你要弄个官窑笔筒,它也不舍得摆啊!”司马六笑着说道。

    司马六正要接着说不能白送,肿眼泡却突然插嘴道,“对,对,我老公就是这么说的!”

    “你不是说乾隆青花笔筒,就是乾隆官窑么?”唐易看了看她,“怎么,你老公又知道民窑了?”

第1020章 都是套路

    肿眼泡一时没接上。司马六却瞪了她一眼,“大娘,你都退货了,有你什么事儿啊?”

    又是一个“大娘”!司马六之前没听到唐易这句,只是碰巧也想损两句,但口气比唐易更带刻薄。

    “你说谁是大娘?”

    “噢,对不起,我这个年纪,不应该叫你大娘,你看起来也就是六十岁左右。”司马六一听是退货来的,当然不会客气,揪住要害又给了一下子。

    “你!你们等着,我看你这家店能开多久!”肿眼泡恼羞成怒,甩动多肉的膀子走了。

    “十万我转给你。”见肿眼泡色厉内荏地走了,司马六又对唐易说道,“同样是青花笔筒,人物片儿和山水片儿的价最高,这你已经算是让我捡了大便宜了!”

    “康熙民窑的青花笔筒我也卖过,当时也只卖了十万。”唐易笑道。他说的是卖给翠蓝馆的老板袁青花那件笔筒的事儿,不过那件笔筒算不上康熙民窑的精品,而且不是人物和山水片儿,最重要的是,他是为了那块八思巴文的忽必烈调兵金牌。

    “什么?”司马六叫道,“敢情你不光捡漏,还出漏儿啊!”

    “刚才你看的那块调兵金牌,就是买走那件笔筒的人的!”唐易接口道。

    “好嘛!我就说嘛!你吃肉,还不给人喝口汤?”

    “好了,司马兄,不扯没用的了,说送你就送你了,你也别推辞了。”唐易摆摆手,玩笑道:“你帮我找建博物馆的地皮,还不得贿赂一下?”

    司马六想了想,也不再推辞,“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司马六提出,抓紧时间到燕京先看看那个院儿。唐易想了想,这自己刚回来,再就是司马六还得忙弟弟的事儿,便提出缓缓,“等你弟弟回来了,我再去看,咱们好好合计下。”

    司马六一听,也就没再坚持,弟弟的事儿,确实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石头,也就是现在确凿的消息还没回来,不然他在山州是待不住的。

    第二天是周六,司马六既然来了,便提出上午想在山州古玩市场逛逛地摊,然后中午回去。

    第二天一早,唐易带他去了山州的文化市场。在山州,古玩街多是店铺,也有地摊,古玩比较集中,但是远不如文化市场热闹丰富。而且,从乡下收东西的一批摊主,多集聚在文化市场。

    所以,文化市场的地摊,更有逛头儿。

    现在这地摊上,碰到真东西越来越难。当然,也不是没漏儿可捡。真正的高手捡了漏,那都是悄么声地不露痕迹,不会让人知道。所以,逛地摊的一般玩家,就会有遍地假货的感觉。这漏儿本来就少之又少,你水平又不济,那就只能听故事了。

    这大热天的,清晨还算是凉快时候,加上夏天是古玩的旺季,所以文化市场里的人真不少。

    文化市场虽然地摊多,东西多,可也有个毛病,那就是还有很多和古玩不相关的摊子,比如卖什么生发剂的一洗黑的,蔬菜瓜果削皮工具的,门口还有人拉了一车地雷瓜,大喊“不甜不沙不要钱。”

    唐易比较熟,直接带司马六到了文化市场最北侧的一条小胡同,这条小胡同,北边是文化市场的北墙,南边是一溜书店,这北墙根儿,就是鳞次栉比的古玩摊子。这里头的人,多是老摊主,常年收东西,遇到好货的几率相对高一些。

    司马六还嘱咐了一下唐易,这到了山州,他准备试试手气,自己玩一票,买亏买赚让唐易先别帮忙。

    唐易笑着答应了。

    不过,司马六还没发现好东西,唐易却看到了。

    这是一件瓷器,白瓷,不过工艺显得不那么精细,露胎的地方不少,加上有些发黄,给人品相不佳的感觉。

    形制也有些怪,上面是一个类似小盘子的东西,中间圆形,围绕一圈“水槽”。下面有十八根瓷柱顶住“盘子”,中空,底足也是个圆圈,连接瓷柱。底足比“盘子”的直径略大,大约有十五厘米,整个瓷器高约七八厘米。

    这东西乍一看,其实挺像个别具特色的瓷帽子,要是在“水槽”里放上一根灯芯,又有点儿像一盏瓷制油灯。

    唐易把东西拿手上,反复看了看,保存得还算不错,露胎是当年工艺的事儿,毛病主要是稍微有些小磕碰,再就是“水槽”里有些黑乎乎的痕迹。

    “喜欢么?”摊主是个长脸男子,年纪不大,约莫三十岁。

    “挺别致的,这是个什么东西?”唐易笑问。

    “这可是个老东西,我看像宋代的定窑,至于干什么用的,这我刚收上来,还没和行里的人切磋呢!”摊主应道。

    唐易一听,放了心。摊主能看出是老东西,但是断不了代。至于定窑,那更是胡扯,宋代定窑白瓷比较有名,摊主自然想往上靠。这东西露胎了,定窑白瓷的胎和这个完全是两码事儿。

    司马六也不认识这东西,但他也能看出当然不是定窑的东西,“别扯了,这就算能到宋,也不知道是什么不知名的窑口!报价吧!”

    摊主笑了笑,也不多说没用的,“您且这造型,整个文化市场你能找出第二件来?是有点儿露胎,可要想十全十美,那就别玩儿古玩了。”

    “行,就冲这造型,我买回去研究下也可以。最低多少出?”唐易接口道。

    “您一看就是行家,一万六,可不能再少了。”

    “三千,我拿走。”唐易这次没啰嗦,直接开始还价,还得还不低。主要是这陪司马六来,得让他多“活动活动”。

    摊主不松口。唐易已经表现得非常大方了,三千一口地加,结果,一直加到一万二,摊主还不松口。

    唐易放下瓷器,起来,转身就走。

    就在唐易转身的时候,摊主喊了一嗓子:“老板,我这是一万二来的,您这个弄法儿,让我怎么卖啊!”

    别小看这一嗓子,都是套路。行里,有人管这一招叫“打活扣”,因为可进可退,专门针对转身走人的买家。

第1021章 砚名辟雍

    这“打活扣”的套路,说起来挺简单,却很实用。

    买主转身走的时候,一般就是他的价儿加到了他心里价位的一个高点,如果货主觉得有的赚,就该喊回来了,但是如果直接喊,那就是默认了买主最后的出价。

    默认买主出价,也意味着可能要少赚钱。所以,这摊主这一嗓子,不算是喊人回来,只是顺着唐易的最后出价,说是自己的进价。喊完了,就会全神贯注盯着唐易,再随机应变。

    如果,唐易走了几步,自己转身回来,那对不起!说明你是真想要这件东西,你得按我开始出的一万六来买,而且你既然能回来,那这个价儿基本就没问题了。

    如果唐易走了呢?那就等到走上个十步八步的再喊,“不赚钱卖给你了!我就是这个价儿进的,就当开张,交你这个朋友了!”这么一来,显得自己好像真是很为难,而且说得悦耳动听,没准儿还能留住个老客户。

    唐易对这些招数当然门儿清,走得不带半点儿犹豫。

    最终,他被喊回来了。

    货款两清之后,唐易拎着装着东西的袋子,笑着对老板说道:“你这东西,少见,所以你进价应该不低,也得三千起吧?不过,我这一万二也不少了!毕竟不是官窑名窑的东西。你这手‘打活扣’,要是用不好,买主不要了,你可就白忙活了!”

    摊主一听,嘿,这人比我还年轻,敢情真是个行家,他一个激灵,“老板,我这东西是不是卖漏了?”

    “想什么呢?我还觉得买亏了呢!”唐易看了他一眼,转身走了。当然,这次是真走了。

    那摊主咂摸了一下嘴,“这东西有点儿怪,真该先让几个老虫看看!”

    旁边一个女摊主瞥了他一眼,“行了,这东西你赚了小一万,我这还没开张呢?别不知足了!”

    摊主歪着头又想了想,“也是,这古玩生意,没有到头儿的时候,这小伙儿刚才装傻充愣,却是个行家,他赚多少,我再操心就是自己找罪受了。”

    这时候,司马六的心思没放在找东西上了,而是把唐易拉到一家书店门口旁边,“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你先给我说说!”

    “这是个砚台,白瓷砚台。”

    “宋代的?我真是没见过。”

    “实物呢,我也是第一次见。不过不是宋代的,是唐代的。”

    “啊?唐代的瓷器?这唐三彩不还是陶器么?”

    “瓷器确实是从宋代开始大繁荣,不过原始瓷商代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东汉就有了。这种砚台,叫做辟雍砚,就是从东汉出现的,不过那时候珠足数量少,唐代珠足数量多了,到了宋代,辟雍砚就几乎绝迹了!”

    “辟雍砚?珠足就是这十八个瓷柱吧?”

    “对,这些瓷柱叫做珠足。不过这辟雍砚造型是比较奇特,又少见,不认得也很正常。辟雍,是古代天子讲学的地方,是个专门称呼,所谓: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类宫。”唐易解释道,“这造型,看着也像个讲坛。”

    “我就说你肯定又捡漏了!瓷砚台本来就是个冷项,这辟雍砚宋代以后又没了,那摊主肯定是不识得了!”司马六道,“今儿你又给我上了一课,这捡漏看似是一锤子买卖,可这背后,得有多少知识储备才能拿下啊!”

    “生僻也有生僻的坏处,那摊主要不是因为生僻,也不会死咬价儿。”唐易道,“这摊主行里的道道挺透,就是眼力还不太够。”

    “他要眼力够,你也拿不下啊!这件辟雍砚,到底价值多少?”

    “其实,唐代的瓷器,就像你说的,没太出名的。除了越窑的秘色瓷。这白瓷辟雍砚的做工你也见了,一般般。市场价值估计比不了明清官窑。不过我没听说过市场上出现过,也不好估价,但毕竟是唐代的瓷器,一万二那肯定是捡漏了!其实他如果不喊我,我一万六也是得买的。”

    “唐代就没有类似的东西出现,参考下市场价值么?”

    “这个我真没听说,我印象里,算有一件,但只能说造型有点儿类似,不过比这个可好多了,而且是红丝石的,这珠足,还有雕工,被刻成了仕女状,也是唐代的砚台。”

    “那是多少钱?”

    “这个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好像当时拍卖前的估价是一千万,成交价当时那本资料里好像没提。”

    “啊?那你这件几百万差不多了!”

    “那肯定到不了那么多。我刚才还没说最重要的一点呢,那个红丝石砚台,砚底有篆书铭文,中间是个‘唐’字,周围一圈是:贞观元年,杜如晦砚,房玄龄书!”

    “嗐!原来是名人的东西!那没法儿比了。对了,什么是红丝石?”问完了主要的,司马六一边向摊位走去,一边又问道。

    “这个红丝石,产自青州,是一种泥质岩,因为看起来红黄相间,能看到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红丝,故此得名。你别看清代的时候,四大名砚是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但是在唐代,红丝石砚,可是居于名砚之首。这也是我说的那方砚台如此贵重的原因。这一般人,他用不上啊!”

    司马六忽地停住了脚步,看了看唐易,“我说,你这么年轻,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时候掌握的?”

    “我干的就是这个,平时没事看书查资料,现在网络又发达,慢慢积累起来了而已。”唐易笑着岔开了话题,“抓紧看东西吧,你不是要试试手气么?”

    司马六嘟囔了一句“人比人气死人”,目光开始在地摊上逡巡起来。

    看了一会儿,司马六还真就看上了一块圆形的玉牌。这玉牌是青玉的,上下左右各有一个孔,中间阴线刻了一个圆圈,里面是双线阴刻的一个“寿”字。

    玉牌掌心大小,摆得也挺随意,司马六伸手就抄起来了,看了之后正想问价儿,可那摊主正在忽悠另一位买家呢。

第1022章 司马捡漏

    “你看,这清三代的官窑器,那就是没得说,这太阳光一照,蛤蜊光看到没有?”摊主指划着买家手里拿的一件豆青釉盘子,唾沫星子横飞。

    那买家点点头,又摇摇头,拿起盘子,又仔细看了看底款儿,似乎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唐易憋住了笑,心说不知道这摊主是个棒槌?还是故意忽悠买家?

    这蛤蜊光,说的是彩瓷经过至少几十年之后,彩面自然氧化出的一种彩色光,如果迎着光侧着看,隐约可见五光十色,就好像蛤蜊壳里面的那种五光十色一般。

    但是,蛤蜊光只有在比如五彩、粉彩这样的釉上彩瓷器才有,这摊主拿着个单色釉盘子比划,行家听了的确是能笑掉大牙。

    那买家看了半天也没买。摊主这才看了看拿着青玉圆牌的司马六和漫不经心看着摊子上东西的唐易,好似自言自语道,“这么好的官窑盘子,真没眼光。”

    唐易想了想,有必要点一点这个摊主,给司马六开开路,“这是又出新技术了?单色釉瓷器也能出蛤蜊光?”

    摊主面色变了,接着便堆笑道,“哈哈,看不出您是个行家,开个玩笑嘛!”

    司马六接着问道,“这个怎么出?”

    青玉,在和田玉里面,算是比较低等的,因为白玉黄玉为上,同色系的还有碧玉。所以,青玉的东西,一直不太容易卖上价儿。这青玉圆牌有四个孔,想来是固定在服饰或者器物上的配饰。

    “这寿牌是个老东西,看好了给个五千好了!”

    司马六叫道,“你还真敢要,青玉的东西,我也就是图这个寿字吉利。”

    “你觉得多少能拿?”

    “五百差不多!”

    “五百连料都买不着!您二位是行家,虽说是青玉,可半点儿棉杂都没有,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