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族入侵,村子里能拿得动武器的全都出战,儿子因为是个瘸子而保全性命。人们通常用这个故事来解释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问题是什么是一定的条件?拿这个例子来说,这个故事的条件就是丢了马但带了回来了一群马。如果丢的马死了,这个条件就不成立了,矛盾无法相互转换。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在丢了马的时候需要知道该怎么办,谁能预测马不会死而在一年后带了一群回来呢?如果我们去问一位哲人,他会说什么呢?他会说:事物总是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好事的,就如同那位老翁一样,如果后来马回来了,自然是好事。如果没有回来,这位哲人亦可以说,条件还没成立,如果继续等下去,总会变成好事的。我想人们大概根本没有听理论的兴趣,还不如再买一匹回来更实际。在这里,辩证法解决了什么?

  那么我们再看:在正电子没有被发现之前,哲学家们声称电子与原子核够成对立而统一的矛盾关系,在发现正电子以后,又声称电子与正电子是对立而统一的。哪个是对的呢?其实很简单,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都是对的,电子与原子核在参照系为电荷时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电子与正电子呢?如果是绝对对立的话,相撞后应该什么都没有了,但实际情况是产生辐射。证明了一点,这种对立关系是相对的。我在网上经常看到关于矛盾双方是否能成为对立统一的争论,实际上是在没有确定参照系与精确度的情况下产生的争论。在没有把辩证法放到相对环境中来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最后出一道题给大家:真理的对立面是什么?可不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可以相互转化,那么什么是真理?既然我们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真理,而社会又有需求,比如:你要说服一个人认同你的所作所为,而对方又想问个明白时哲学便会有作用。如果哲学都说不清楚,又如何说服他人?实际上,从社会层面上来看,人们对哲学的需求也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将思维的触角伸到真理这个层次的。就如同科学技术,生存方法等一切人类活动一样都是知道得多一点人的教知道得少一点的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作为人类的局限性,试想一个生存在宇宙不知道哪个角落里的一个叫银河系星系的偏远旮旯堆里的一个叫太阳恒星周围的九个行星中的老五上的一种不起眼的生物(从生物的总量看上我们微乎其微)妄自尊大,声称了解整个宇宙并能征服它,何等可笑。作为哲学也必须到了承认这种局限性的时候了,不知道不能实证的,也是应该承认的。也就是说,哲学家们应该学会说:我不知道。因此,既然我们的认识是相对的,那么哲学也应是相对的。

  你这个时候也许会说:“都是相对的,没有所谓正确的东西,我们还研究它做什么?”在本书的前言里面我做了回答:“每个人都有看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总是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差别,作为个体,在蚂蚁与蜜蜂高度统一化社群中也是有差异的,只是个量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我称之为个人哲学。如果不存在合作,就会有无数哲学思想(相对于个体的影响而言),但我们是一个群体的社会,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要有合作,毕竟两个人的力量是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一些的。两个人合力是需要沟通的。就会有个思想统一的问题。”下一篇:唯心主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唯心主义?
看了上面的文章,各位一定会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违反它就会吃亏。你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正确的呢?难道你可以象义和团那样说:“我神功盖世、不怕洋枪吗?”

  唯物主义者声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意识是物质的一种,而且物质的世界自有其规律。我们先回顾一下量子力学是怎么说的:“玻尔提出了互补原理:玻尔认为由于我们无法观测基本粒子,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基本粒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个粒子还是波,比如电子是粒子还是波?那要看你怎么观察它。如果采用光电效应的观察方式,那么它无疑是个粒子;要是用双缝来观察,那么它无疑是个波。那电子本来的面目呢?没有人知道。换言之,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没有一个脱离于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世界没有因果关系,完全是随机的,科学定律在这里完全失效,物理学家们告诉你说刚才那里冒出了个电子,至于电子从哪里来的,物理学家们说:“我也不知道,因为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它们就是随机的。”唯物主义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一种认为量子力学根本就是唯心主义的,是错误的。这个观点来自于社会主义大国苏联:“量子力学到本世纪40年代前后,在苏联又遭到一场意外的蒙难。它是以对量子力学的“批判”而出现的,其罪名是硬加给量子力学的。所以,可说是武断性的批判,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一场难言之“灾”。当时,在苏联以所谓划清物理学中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坚持“哲学上的党派”为名,开展了对量子力学的一场“批判”。既然如此,这场“批判”不能不被卷进苏联当时为纯洁意识形态斗争的旋涡,使“批判”一开始就带有*的色彩。事实也正是这样,还在1940年以前,苏联哲学界和科学界一些代表人物,如尼考尔斯基就提出要对量子力学的“唯心论”进行“批判”。到1947年和1948年,在苏联权威性杂志《哲学问题》上把这一批判推进一大步,提出要“粉碎”量子力学“唯心论基础”。50年代初,随着苏联著名科学家布洛欣采夫所著《量子力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在苏联《物理科学成就》和《哲学问题》刊物上,展开了对量子力学全面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把矛头直指“测不准关系”、“互补原理”和玻尔理论。把它们视为哲学上的“唯心论”、“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精致化”,并把哥本哈根学派看作是“资产阶级科学伪造家们”。这样,把哲学的、*的词语直接扣到量子力学的头上,混淆了量子力学内容的科学解释与哲学斗争、*以及阶级斗争的根本区别。为了推进这场“批判”,对当时苏联发表赞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科学书刊看作是“堆满了从外国进口的唯心主义的垃圾”,把支持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苏联科学家视为采取了一种“唯心主义的立场”,“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表现了奴性十足的态度”,提出“应该把他们从苏联科学研究机构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 当然,在苏联当时出现的这种对现代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批判”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背景。它一开始就遭到苏联一些科学家的反对;到1953年以后才得到了纠正。但是经历了二十余年之久的这场“批判”“斗争”,对苏联量子力学的研究与发展产生了难以挽回的恶果。戾如苏联著名科学家福克院士所说,这场对量子力学的“无知的批判”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苏联现代物理学理论研究上的机械论倾向,割断了它与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的联系,阻碍了苏联对量子力学的新探索。 ”这基本上是极端的唯物主义者的看法。那么还有一种意见呢。

  一种温和的唯物主义者认为量子力学只不过是人类观测手段的极限而已,世界还是唯物的并且还是自有其规律的,只不过是人类目前没有足够的手段发现而已。

  而唯心主义者则欢呼世界本来就没有规律,因为组成世界的最小单位基本粒子没有规律那么意识决定世界就是行得通的。那么我的看法是什么呢?

  讨论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根本没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假定世界是有其规律的,关键的问题是我现在问你基本粒子的问题如何解决?因为化学、物理学还有很多工程领域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说世界自有其规律,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它,所以不能解决,量子力学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不能用的。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能提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吗?你不能作到,量子力学能作到,就象以前人们认为神能解决问题一样,干旱的时候去求神下雨,你现在当然知道那是错误的,但当时呢?你想想当时该怎么办?你能说:“求神拜佛没有用,世界自有其规律,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它,所以不能解决吗?”在古时候不是没有唯物主义者,中国和西方都有,为什么没有人理他们呢?因为他们不能解决问题。现在把唯物主义搬出来说那时侯是错误的纯粹是事后诸葛亮。科学为什么能流行呢?因为它能解决问题。

  那么另外一个假定呢?我们先假定世界是没有规律的,你想象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回到前面说的难道你可以象义和团那样说:“我神功盖世、不怕洋枪吗?”那你找一把枪试试看吧,估计没有人敢做这个试验,因为我们都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不同的环境下规律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仍一块石头,在地球上会飞行一段距离之后落到地面,是一条抛物线。而在太空中则是匀速直线运动。观测者不同同样是不同的,如果你是在地球上,迈开大步朝前走,沿直线运动,从北极走到南极,相对于你来讲就是直线运动。而对于一个不在地球上的人来看,你是在作圆周运动。而规律在不同的体系下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象地球的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相对论的四维空间中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观测者的精确度的不同也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比如我们观测宏观物体的运动时往往是有规律的,但如果观测精确度高到基本粒子这个层面则没有规律可言。那么世界并不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它有规律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世界又有规律有没有规律吗?就象黑格尔的辩证法那样说的那样有规律和没有规律是辨证而统一的。这个解释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绝对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你没有了解整个世界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理论的。就象一个唯物主义者会一样存在空想和爱情这样的完全不唯物的东西一样,一个唯心主义者同样也会认为不吃饭会饿死不会想怎样就怎样,所以只存在相对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如何介定唯物还是唯心只能看参照系是谁了。不同的参照系下唯物和唯心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既然都没有意义那还研究做怎么?前言里说了:因为我们是群体社会。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统一思想,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把个人哲学与社会哲学统一起来,尽量作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之间对该事物的认识差异最小化,这样我们才能把某件事情做好。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才是本部分精髓,你可以说相对于你来讲物理学是怎么理解的,但如果你跳出这个圈子想一想现在相对于人类而言物理学该怎么理解呢?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论呢?方法论中什么方法最好呢?虽然不同的场合适合用不同的方法,但科学的方法论无疑是目前相对于而言人类最为精确的方法论。所以科学相对于人类来讲是真理,但是相对的真理。任何哲学都有它的方法论,那么下面我将告诉你我是怎么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下面我们进入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

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一)
前一章论述了哲学的相对性,既然是相对哲学,那么它应符合相对理论的规律。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相对的静止。于是我们要分析物体运动规律时需要指定一个参照系,比如一列火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它的参照系是观测者,观测者是相对静止的。实际上还有一个精确度的问题,不是搞工程的人很少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个中学生物理题目或是一个数学题,自然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来看看实际中的情况:

  条件:1,观测者在铁路上画定100米作为实测数据,测量工具是卷尺。

  2,观测者有一只秒表作为时间测量工具。

  3,观测者在起点处有一个辅助人员举旗作为火车进入实测程序的标志。

  4,观测者在终点处画一条线作为火车出实测程序结束的标志。

  实测情况:

  1,火车开过来时以举旗为标志按下秒表开始记时。

  2,火车到达终点线是松开秒表停止记时。

  3,实测结果为火车行驶100米所需要的时间是6秒。

  我们可以看到:

  1,卷尺有其精确度,也就是说本例中长度要素是相对精确的。

  2,秒表有其精确度,也就是说本例中时间要素是相对精确的。

  3,火车进入实测是举旗人员挥旗到按下停止计时有误差,也就是说本例中计时要素是相对精确的。

  4,火车不可能作到完全匀速运动,我们取得的是平均值,也就是说本例中取值要素是相对精确的。

  5,如果不按照牛顿定律而是相对论,我们还需要考虑时空的因素,也就是说本例中计算方法要素是相对精确的。

  6,计算似乎不会出现问题,是绝对精确的。但没有任何关于物质世界的计算不受精确度的影响,除非是纯粹的计算,比如:1+1=2而不考虑实际用途。但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会有1+1=2?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火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行驶是相对的,怎么有点象唯心的思想?那么唯物的应该是什么呢?一种严格描述与绝对的描述的确是唯物主义的,但问题是可能吗?只要我们是人类,就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唯心的思想。只能象数学概念极限一样,无穷接近于唯物的世界。我称之为相对的思想,也就是相对哲学。

  相对哲学的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

  1:每一个事件都应有参照系。

  2:每思考一个问题都有前提,比如火车一例中的卷尺的精度、秒表的精度等,还有我们可以接受的精度极限。(其实例中的精度问题比如卷尺的精度也有其参照系,比如巴黎的铂尺,也可以称之为相对的长度。之所以用精度一词,是因为人们的习惯)

  3:每一个答案也是相对的。

  用这个方法来思考比如相对论的一个例子:利用一对安装在一个水塔的顶上和底下的非常准确的钟,这个预言在1962年被验证到。发现底下的那只更接近地球的钟走得更慢些。

  我们选定参照系为观测者。前提条件:可以接受的精度为X秒,在满足光速恒定的情况的宇宙空间中。以上实验成立。也就是说:相对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绝对成立。如果不提前提条件,则只能相对成立。或许有人会说:相对论现在还没有被证实没有地方无效。那我们可以来看看牛顿定律,如果我们没有前提条件,牛顿定律算出来的值会有误差,如果用它来计算空间飞行器的轨道,那非出事不可。可是在相对论未问世之前,牛顿定律被认为是绝对的真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二)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那么本篇做一个总结和具体的应用,我们先回顾一下相对哲学的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素:

  1:每一个事件都应有参照系。也就是说描述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明确参照系是什么

  2:每思考一个问题都有前提,比如火车一例中的卷尺的精度、秒表的精度等,还有观测者可以接受的精度极限。我在这里把它简化一下,称为精确度,即在明确了参照系之后观测者能够接受的精度。

  3:每一个答案也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观测者。

  我们举了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我们还是从物理学开始,我在物理学的相对性一文中是这样写的:我们上中学的人都学过牛顿力学,知道牛顿力学的贡献在于它否定了绝对静止,建立了相对运动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系,一个物体相对于这个参照系是如何运动的,如果没有参照系是无法确定和计算一个物体的运动的。比如,我们说一列火车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通常的情况下参照系是指地面。那么两个或者更多的物体运动又应该怎么描述呢?他们之间必须有一个参照系,比如说:一列火车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通常的情况下参照系是指地面。如果你是站在另外一辆火车上的话,那么相对于你来讲,也就是说参照系是你的话,那一辆火车的速度就不再是50公里/小时了,这取决于你所在的这辆火车与那辆火车的运动关系,如果你们是平行的话,那么同方向或者反方向行驶相对于你与火车之间的相对速度是减去或者加上这个你所在的运动速度。但如果你们之间不是平行的,这就复杂了,需要计算相关的向量关系,如果不在一个平面上,那就更复杂了。但总的来讲,运动是相对的。但牛顿力学是建立在绝对时间上的,比如50公里/小时,不管你在哪辆火车上,也不管你与那辆火车之间的运动关系是怎样的,时间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你在火车上跑一个小时,那辆火车同样也跑了一个小时。而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时间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时间是相对的话就一定要找一个参照系,否则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一列火车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通常的情况下参照系是指地面。在相对论中我们指的时间参照系又是什么呢?是这列火车所在空间的时间。那么那么两个或者更多的物体运动又应该怎么描述呢?如果你是站在另外一辆火车上的话,那么相对于你来讲,那一辆火车的速度就不再是50公里/小时了,这取决于你所在的这辆火车与那辆火车的运动关系,这是运动关系。那么时间关系呢?如果说参照系是你的话,那么时间参照系是火车所在空间的时间,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