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鸾仙曲-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厌涂国将亡,估计王朝下一步会派安枕阁大规模出动,来彻底搜遍整个嵯逻山脉,还望各门派、以及各散修尽量互相转告这个消息,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尽快寻找新的安全的落脚之处,如果安枕阁真的杀来,还请众修士互相帮助掩护,及时撤离此地。

    写完这些,端墟站在山崖高大的石壁前,轻叹了一声。

    大局已定,皆出于他的谋划,然而时至如今,事情的发展已经再一次与他原本的谋划相背离,已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他原本想借玥阖国僖王之手灭了厌涂国,然后让玥阖国管控嵯逻山脉,这样一来,他便能够在中间周旋,为长无绝宗谋求到生存的空间、并且为山中所有的野修们谋取些好处。

    然后,再慢慢做下一步的打算。

    顺便,各门派也自然会尊奉长无绝宗为北地嵯逻山脉的盟主,不过这都是次要的事情。

    但如今,事情已经完全背离了他的设想,变成了僖王代天子讨逆。

    王朝圣帝的意图他也早已经很清楚了(霜夜曾亲口对风倚鸾说过,后来风倚鸾告诉了楫离和端墟)。

    一旦僖王打败了厌涂国,王朝就会接管嵯逻山脉,没有诸侯国阻隔在王朝和这座山脉之间,安枕阁一定会直接大举搜山,这对山中的野修们来说,几乎就是又一次的灭顶之灾。

    一步之失,大相径庭,完全相反的两个结果。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去厌涂王城散布传言,他还是要帮僖王攻下厌涂国。

    因为,这是不可逆转之势,即便他什么也不做,王朝一样会帮僖王打败厌涂国。

    还不如自己略出些力,占一个头功,后面还能在僖王面前邀功谋取些好处。

    仅此而已了。

    呵呵……

    端墟其实早已习惯了。这么多年,多少事与多少经历,他早该习惯了。

    这么多年来,人谋不如天意,他步步算尽,机巧用尽,甚至环环巧谋,却总谋不过天,算不过——圣帝的气运。

    失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唉。

    此外,还有一件事让他感到很失望,那便是鸾姑娘。

    他没有想到,直爽纯真的鸾姑娘会在不知不觉中,与王族越走越近,甚至与王朝越走越近。

    安枕阁的无尘翡衣更是明摆着偏护于她。

    甚至,她还真有可能是王族的血脉……

    想到这里,端墟不由得自嘲式地笑出了声。

    事与人,全都背离了他的设想啊。

    此番折腾了两年,到如今,唯独只混得了不少灵石和丹药,对了,还有五份造躯的材料,只有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

    端墟在山壁前站立了约有一刻的时间,才挪动脚步,起身飞回长无绝宗。

    回到宗门,他把身上所有的灵石全都留给钟疏轩掌门,并向钟掌门交待了几件事,叮嘱他做好撤逃的准备。

    “若有可能的话,最好多联络几家门派,共同进退。若遇到实力单薄的散修,也尽量能帮一个是一个。”

    “好。”钟疏轩全都答应下来,却觉得这并不完全像端墟长老一向的行事作风。

    端墟说:“因为我有预感,这一次安枕阁若来,动静必然比从前更大。而且,说到底,这一次的事情,毕竟算是我祸害出来的。”

    钟疏轩只得安慰他:“长老也不必过于挂怀,即便你不从中搅和,安枕阁也是迟早要来的,这并非长老的失误啊。”

    端墟苦笑道:“若非我失算,我们这些所谓的野修门派至少还能在山中安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即便遭遇翡衣之灾,那也是个别门派运气不好。然而这一下可好了,只怕整个山脉中都被我祸害的,无一能够幸免了。”

    “长老宽心,我会尽力联络通知别的门派,尽力让山脉中的所有修士都提前撤走。”

    “但愿如此。”

    端墟在长无绝宗停留了一天,便径直飞回了玥阖王宫。

    他没有去量雁关。

    一来因为王朝的几位大人与僖王在一起,量雁关内地方拥挤,为了不被无尘翡衣看出自己的破绽,他便没有到关城内与僖王相见,自做主张回到了宽奚王宫。

    还有一个原因,是端墟心中有鬼,怕见到风倚鸾,所以有意想躲着她。因为若见到了风倚鸾,说起话来就难免会提起楫离,一提到楫离,他怕他自己在言语和表情之中会露出细微的破绽。

    虽然自己已经是老江湖了,但鸾丫头不是那么好哄骗的,这段时间还是尽量躲着她为好。

    等时间过去的久了,心中内疚之意就自然会渐渐变淡的,到时候再见到她,谈说起楫离时,就能坦然装作此事与自己完全无关,全然不知了。

    嘿嘿。

第472章 势如破竹,思悠悠() 
端墟回到王宫之后,才拜托高解熊代他向僖王传了一个消息,说他已经帮僖王在莽盛城内做完了一件大事,玥阖此次出征厌涂必然会无比轻松。

    “由于王朝的那几位大人不离君上左右,所以臣不敢去面见君上,就直接返回王宫了,还请君上允许,让臣在宫里当几天享清福的闲人。”

    僖王收到消息之后呵呵一笑,允了端墟的请求,由他在宫中吃喝,静享一段时间的清闲。

    ……

    这两天,风倚鸾每天都循序渐进地修炼精神力与驭物术,她依照霜夜所说,每天先打坐汲取晶果中精纯而特殊的能量,用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力。

    随后再领会霜夜所说的意念力,凝神观悟她所拥有的那五件攻城法宝,试图达到类似于人剑合一的那种程度。

    到了午后,她便拉着元锐立到量雁关外无人的山脚下,继续练习攻城法宝,于是每天下午量雁关外都会闹出很大的动静,搞得地动山摇。

    过了一两天,关城内的所有人都习惯了,都不再惊慌,知道是鸾公主在苦练“攻城大锤”。

    练到了第三天,风倚鸾终于能操控着飞天锤击出千斤之力,并能操控着四只铁甲兽同时进攻。

    元锐立眼看着风倚鸾飞一般的提升速度,又羡慕又佩服,赞叹道:“果然是鸾公主!”

    风倚鸾调皮地问:“元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不是我吗?”

    元锐立说:“我只是心中太感慨了,感慨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要知道,当年我练习攻城法宝,可是足足练了半年才勉强能操控自如啊,所以看到鸾公主如此飞速提升,心里难免感慨不已啊。”

    风倚鸾掩口笑道:“元将军,你果然说话都不通顺了呢。”

    ……

    晚上,风倚鸾坐在量雁关的城楼上,独自看夜色,默念起楫离。

    黑山险关、壁垒高城,月光之下满目寂寥,举目四望绝无人烟。

    这般风景,最容易引发无端的闲愁呢。

    掰着指头算一算,楫离已经离开十一天了,却至今都没有任何消息,不知道他此时在做什么?

    ……

    玥阖军在量雁关停留到第六天时,王朝的天官重大人才慢悠悠地驾着飞舟来到了量雁关,他此次来还带着两名手下,职位也是天官,只是比重大人低一级。

    重大人还带来了一道圣旨。

    说圣帝准许厌涂国所有臣子归顺王朝;仍有抵抗之意者,带往刑部发落;不抵抗者可入桐木阁静修;王朝会派人设法解除众臣体内的各种符咒。此外,禁止茂王再给臣下施用任何符咒。

    此旨一天之内行遍厌涂全境,与端墟此前的谣言完全相合。

    早在前几天,因为端墟谣言的影响,厌涂国上下众臣几乎都已经拿定了主意,做好了打算。

    如今圣旨传下,厌涂众臣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

    归顺王朝,听圣帝之命,去桐木阁,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普天之下的所有土地和臣民,无一不归属于王朝,即便茂王也得听圣帝的,所以按理来说,这种行为不算不忠。”众臣皆用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以求背逃得心安理得。

    也有少数忠臣,愿意跟着茂王死战,甚至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但九成以上的文臣武将们,都不再听茂王之命。

    有不少人行动快的,一听到圣旨,立即拖家带口收拾财物奔出了莽盛城,奔赴量雁关而来。

    而行动慢的大臣则被茂王身边的死忠之臣阻在莽盛城内,实力弱的被抓走关起来,实力强的开始拼力反抗、拼力突围。

    到了夜里,莽盛城四门各处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城内接连发生了几十次不算谋反的暴动。

    君臣反目,旧僚为敌。

    直到茂王亲手怒杀了几个修为不高的文官,城中才暂时安定下来,但这样一来,茂王更失人心。

    眼看着,厌涂国大势已去。

    如大厦将倾,风雨不息。

    ……

    第二天,玥阖五万精兵离开量雁关,开始往北攻打。

    这几百年来,厌涂国共侵吞蚕食了玥阖国八座城池,五个关城,如今才得回了两关两城,往北还有三关六城,打下了这些关城,才能看到玥阖国旧日疆域的全貌。

    也就是是先祖圣帝分封各诸侯国时,所划定的旧界。

    从量雁关往北,三关分别是:芮山关、雄峻关、风旗关;

    六城分别是:平道城、远江城、跃仙城、仓城、潜阳城、礼扶城。

    风倚鸾刚学会使用攻城法宝,兴致正在最高的时候,所以一路都撒欢式地冲在最前面,元锐立则配合她,挥舞令旗指挥士卒排布出“五方士气大阵”,给风倚鸾助阵。

    白象、蛮牛、小倔驴、憨熊,四只铁甲兽一齐出动,最后再加上飞天锤。

    所到之处本就已经无人抵抗,虚如摆设的防御阵法与结界等更是脆弱不堪。

    于是一路真?势如破竹,玥阖军以一天攻占两到三座城池和关隘的速度,往北逼近。

    此外,一路上也不时地遇到前来投靠王朝的厌涂大臣们,走一段路就能遇到一波,最初遇到的那些大臣们还都比较从容,后来的那些就越来越狼狈,甚至还有人受了伤。

    天官重大人与手下两名天官便安抚这些厌涂旧臣,耐心做了登记,给每人都发一只令牌,让他们自行前往皇都监天司报道。

    在重大人奉旨来厌涂之前,监天司已经做好了接纳这些人的一应准备。

    ——————

    【后来,据《玥阖国史册》记载:是年春末,僖王与蘅翠公主带精兵五万,出征厌涂国,兵不血刃,连夺数十城。厌涂诸将竟无一人敢正面应战,厌涂诸臣诸将皆举族投奔王朝,被接往监天司桐木阁……厌涂敖氏失尽人心,茂王寡守孤城,与坐以待毙无异。】

    ——————

    算一算时间,楫离回山已经十五天了,不知道他那边的情况如何……

    又过了十多天,日复一日地行军、攻城,玥阖五万精兵终于来到了一个名叫围鹑山的地方,此地距离莽盛城只有十多里地,直逼莽盛城下。

    厌涂国已经如同风中之烛般脆弱,随时将灭。

    算一算时间,楫离回山已经快一个月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夜静人寂的时候,风倚鸾不由得开始暗自揪心,但愿他那边没有出什么事情才好……

第473章 楫离有消息了() 
晚上,玥阖军在围鹑山以北扎下营寨。

    风倚鸾坐在自己的寝帐内,心中正觉得空荡荡地,有莫名无聊之感,忽然,一道灵符的虚影出现在她面前。

    她感觉到这灵符虚影中有一道温和而熟悉的气息,便伸手去触碰,是楫离传来的消息!以类似于传音入密的方式传入她耳中。

    “鸾姑娘,我在回宗门的途中出了一点意外,或者说,是有奇遇,今天才终于顺利活着出来了,还意外地渡了一次劫,升到了五品。我此时在水族四海集的北海集,这些天的经历一言难尽,总之我还活着,稍后我将寻路连夜返回宗门,想着你此时应该正独自一人,所以才敢给你传消息。待我回宗门看过师尊后,便会尽快去找你,请不必为我担忧挂怀,你要照顾好自己。”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好大。

    风倚鸾听着,差点懵了。

    她把楫离的话回想了好几遍,才明白,他还没有回到宗门,是在回退渊宗的路上遇到了意外,而且八成是遇到了足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的惊险奇遇。因这奇遇,他幸运地突破到了五品,却不知为何又飘到了四海集……

    难怪这么多天都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还以为他一直都在退渊宗内照顾沧长老,或者宗门内有别的事将他绊住了。

    谁知他竟然在路上经历了意外!

    不过他现在既然已经传来了消息,这下应该就没事了吧……只是,楫离这么多天都还没有回到退渊宗,不知道沧掌门该等他等得有多么着急,更不知道沧长老的情况怎样了,但愿他还活着,否则楫离一定会无比伤心痛悔的。

    风倚鸾起身,在寝帐中无意识地走来走去,心绪难宁,心中牵挂不已。

    她真想此刻就飞去嵯逻山脉,去退渊宗找楫离,但怎奈目前此身不得自由,还得随着僖王攻打莽盛城,不能无声无息地消失溜走……或者说,她根本无法轻松脱身……

    风倚鸾一夜未能安睡,也无心打坐修炼。

    天亮之后,玥阖军起营,故意挪到距离莽盛城外五里的地方,重新扎下营寨。

    这一番折腾,就用去了半天的时间,但是僖王高兴。

    僖王骑在马上,举目平视着莽盛城乐道:“太快了,真是一泻千里啊!”

    元锐立小声提醒道:“君上,你是不是用错词了。”

    僖王哼道:“用错词了吗?寡人是在说茂王。”

    “呃,那似乎可以用这个词。”

    僖王笑道:“不要在意用词的事情嘛,寡人这叫长驱直入,对不对?不管怎么说,寡人终于也能让茂王尝一尝,这种被人直逼到王城之下的滋味了!”

    僖王得意地仰天大笑起来。

    风倚鸾在一旁静静地撇着嘴,表示不屑。

    元锐立则习惯性地、干巴巴地附和道:“君上英武。”

    僖王眯起眼,追忆道:“还记得,上一次厌涂军直逼我宽奚城下的时候,寡人都快要愁死了,幸好有鸾儿替寡人打退了那卫虒,想起来,那番情景恍如昨日啊。”

    风倚鸾说:“我已经记不太清了,这两年打过的仗不少,不提当年勇。”

    僖王说:“此仇寡人记得清楚,一直都不曾忘,如今,就是一报此仇的时候了!”

    元锐立随口附和道:“君上此来势不可挡,厌涂国已经无人敢出来应战了。”

    僖王又哼道:“哼,茂王不敢出战?这有何难,寡人这便向厌涂国下战书!由不得他不出战!”

    于是僖王向厌涂国正式下了战书,邀茂王于三日后,在城外一战。

    由于端墟不在此处,僖王没办法让风倚鸾再易容成他的模样替他出战,便在战书中写明,是由蘅翠公主挑战茂王。

    依王朝的规矩,茂王不能不接战。

    风倚鸾没有说什么,开始认真备战,准备三天之后打败茂王,拿下面前的这座莽盛城,王朝的意思是要除去厌涂国,相比之下之前对悍殇国就宽大多了,至少还给悍殇留了一座毂错城,并且允许其保留宗庙。

    而厌涂,在经历这一战之后,将不复存在。

    又到傍晚时分。

    有三名马贩子从南边带着二十多只灵兽坐骑和灵马飞奔而来,见到僖王便跪下磕头说:“君上,小人想着君上打仗急用,就先买了这二十多只坐骑过来,请君上派人验看,若有不合意的,小人再带走退回去就是。”

    僖王说:“你们速度还挺快啊。”

    为首的马贩子擦着汗说:“是君上这一路上打得太快了,小人几个全力追过来,追了好几天才追上啊,小人心想着,若误了君上的大事可就不好了。”

    僖王明显心情大好,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寡人也没有想到会打得这么顺利,你们来得正好,正好能赶得上寡人与茂王对战的时候威风威风,哈哈!”

    于是僖王给自己选了一只异耳青狮,背上长着紫色的鬃毛,看起来颇为霸气;元锐立则选了一只中规中矩虎纹马,看中这只虎纹马力大脚力足,成长性不错,骑上去也挺威风。

    又给元锐立手下几位有修炼资格的小将领们,也每人选了一只低品阶的灵马。

    “暂时如此了,后面若有更好的,再换就是,寡人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灵石!”僖王壕气地说道。

    马贩子赶紧顺势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几位小将领也都欢欢喜喜地谢恩退下了。

    僖王说:“后面再贩来的灵兽坐骑,就都送到宽奚王宫去吧,不必再送到这里了,这边很快就要打完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僖王的神色之间充满了霸气君王一般的自信。

    于是,三天后,双方对战于莽盛南郊。

    玥阖军五万人依旧排出“十方士气大阵法”;而厌涂国一方,从莽盛城内只出来了一千铁甲骑兵,以茂王为首,身边只跟随着十几名【有可能是战将的忠臣】。

    双方的实力和士气看上去天差地别。

    郑大人等五人高坐在悬浮于东边半空中的督战台上。

    郑大人甚至觉得,这一仗也可以不用打了,只需就这么摆摆样子,他们就能带着茂王以及莽盛城内余留的大臣们,回皇都去交差。

    然而郑大人低估了茂王心中的战意。或者说,郑大人低估了一位诸侯君王决意誓死一战的决心——那怕是以人命殉国也再所不惜的狠绝之心。

第474章 三十万生灵大阵法() 
风倚鸾依然一骑当先,骑着夜无踪,扛着揽意重剑,站在玥阖大阵的最前面,战意十足。

    在他对面,茂王身穿着平常上朝穿的王袍,一头褐发梳得整整齐齐,却戴着一顶花纹奇特的冲天冠,在他身下骑着一只青灰色的鳄狼坐骑,坐骑体型高大结实,表皮有着山中岩石一般的质感,看上去防御力和攻击力都极强。

    茂王敖午的身边两侧,一字排开着太子敖趣、二公子敖玖、三公子敖守、四公子敖紧,以及十几名死忠于茂王的近臣。

    这十几名忠臣无论修为高低,无论从前是文臣还是武修,全都穿着不怎么合身的盔甲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