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小姐在电话里哀求解释:“我们不是要毁约,江总的意思是,你遭到如此猛烈的反黑,到时候肯定也会疯狂掉粉的。说不定有些用户还没来得及被转化为博客用户,只是来当你黑粉的。这些人要是骂完你后直接走了,咱微博也没捞到用户量好处啊。
如果您坚持对自己的口才有信心,能不能再等等。我们看这波反黑之后,你还能留下多少活粉。如果巨头对你的反黑对你人气毫无负面影响,那2个亿人民币这次江总绝对不敢二话!可要是确实明显掉粉了,咱也按比例少给钱,你看如何?”
冯见雄对于这种请求自然是不怵的。可一码事归一码事,他也不能由着别人给他额外布置作业,有些话必须说清楚。
“话不能这么说,上次的‘解决乔布斯之死带来的黑粉舆论’,到这儿就算完了。你们担心我掉粉或者给平台招黑,这是另外一码事。要是我解决这第二桩事情的过程中掉粉了,你们就要扣我代言费。那我要是把那些反扑的家伙又骂赢了、反过来涨粉了,你们是不是还给我加钱?”
“这……”荀小姐的思路顿时有些跟不上节奏。
可不得不说,既然是对赌,没道理只扣不加的,冯见雄的逻辑并没有错。
“那我请示一下吧。”荀小姐做不了主,只能回去请示江总。
其实江总也做不了主,这种破例的事情要微博官方高层开会讨论,不能开了口子留下恶例。
折腾了几天后,微博官方给冯见雄特事特办回了信:原则上同意按骂战结果对赌。如果冯见雄掉粉了,每掉100万粉官方最终就少给1500万。如果反而涨粉了,每涨100万官方就多给500万。
这个数字乍一看很不公平,涨的奖励才跌的惩罚的三分之一。不过微博官方也有他们的抗辩理由:并不是所有黑粉在你输了之后都会选择取关作为对抗的,有些只会沉沦为僵尸号。所以,官方核算后认为这个价码是合理的。
“行,就算你们运气好,这事儿就这么干吧。”冯见雄知道自己必胜,只是争口气顺便多捞点外快,也就同意了。
引战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掉粉呢?这只会吸粉嘛!哪怕别人想骂你,也得先关注你不是?疯狗流的媒体人,对这一手最熟悉不过了。
不怕你骂,就怕你不知道骂谁。
……
在他跟新浪官方讨价还价的同时,国内好几个被揭疮疤戳痛了的免费经济毒瘤都有些坐不住了。
不过谁让冯见雄说的都是实话呢。
国内版权经济之所以搞不起来,最大的问题就该赖那些免费思想的大佬。
就拿百度做例子,虽然百度算名声比较好的了,它自身从来不提供任何官方盗版资源(这时候连百度云都还没兴起)
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因为在百度里搜任何小说、游戏、影视作品的名字时,最置顶的搜索结果几乎都是非法的盗版源,那国内用户找盗版也不会那么容易对不?
所以,虽然百度不直接提供资源,但百度干的就是盗版者的中介,并且从这些盗版者那儿获取竞价排名的广告费。
至于那些流氓软件起家、刚刚用安全卫士和免费杀毒软件洗白不久的同行,就更是如此了。361浏览器无非是直接在打开浏览器时的“安全主页”上,就截胡了度娘家的搜索业务量。
同时,后来361还在浏览器上推出了“划词搜索”功能,即在使用361家的浏览器时,如果直接选中网页上的某些词句并点右键,则会在传统的“复制”等按钮上,多出一个直接“搜索”的选项。选了之后就会直接用361的搜索引擎来搜,从而截胡更多流量广告费。
(当然,2010年这个功能还没做出来,还需要一年左右。到时候361也能占到国内将近30%的搜索市场业务量,成为继度娘之后的国内第二大。另外搜狗什么的运营思路也是一样的。)
至于其他不做搜索、但喊“免费经济”喊得最响、最试图用这句口号快速垄断市场、主导地位的巨头而言,其侵害版权转嫁流量收益的路数其实也是大同小异。
甚至连qq也不仅仅是人们单纯地以为“靠玩心悦游戏的傻哔来养活其他不花钱白女票的用户”,所以也别以为“只要我是有定力的人,从来不在腾云的游戏上花钱,我就白赚没亏”了。
这种现状之下,被戳中了商誉痛点的巨头们,纷纷开始让公关部门火力全开直接反喷,并且花钱买了不少互联网专家,跟冯见雄展开学术大战。
连刚刚在今年3q大战如火如荼的3q两家,都暂时中场休息,休战一下。然后周红衣这个叫嚣“免费经济能颠覆一切”的家伙,就光着膀子亲自上阵发话怼冯见雄了。
“免费经济绝不是靠盗版存活的!希望某些半吊子说话要负责任,否则我们不吝用法律手段让他对自己的话付出代价!”
“在共享精神的互联网上,只要用户量规模够大,内容的边际成本是有可能无限下降,最后趋于零的。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经营模式的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确实是用户工作做得好,可以把成本摊下去,这时候依然收费,才是真的赚取垄断暴利!是不利于消费者的!”
“某些人无视互联网对边际成本影响的技术特征,明明自己已经做着互联网经济,却强行用传统出版业态的思维来套社会问题,这究竟是何居心?请冯见雄先生不要玩以邻为壑、转移自身矛盾的把戏!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冯见雄此前正因为破坏了乔布斯的靠ios和app…store体系建设正版化手机软件生态一事,而遭到全社会的攻讦唾弃。短短几天之内,他就试图用祸水东引的方式转移公众对他本身的责问,实在是包藏祸心,唯恐天下不乱!”
诸如此类的反击言语,一开始是出现在周红衣的博客上,后来也出现在类似商业模式的几个巨头大佬们的电视访谈、行业会议、微博空间。
一时之间,反黑冯见雄的阵营声势浩大,大有把冯见雄的人品黑到阴沟里去的趋势。
……
数日之后,冯府。
刚刚用周天音翻滚发泄之后,冯见雄眼不见心不烦地倒在床上。
在憋屈的反击等待期,他最喜欢用这种把自己精力榨干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当然,有时候考虑到长远的健康,他也会选择先健身把精力打熬发泄掉个七七八八,最后才做不可言说的事情。
周天音躺在冯见雄怀里,感受到冯见雄的一丝心不在焉。
她柔柔地说:“你在担心什么?周红衣这种人的舆论反击,应该没什么力度吧。这世道,谁会听互联网大佬的唧唧歪歪,你不能把所有大佬都想象成马风那样的人的。”
著名企业家说话,并不一定让大众都奉为圭臬,其影响力,大多只能停留在精英层面。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企业高管、上进奋发的创业者,或者别的有心效仿这些成功人士的人,才会力挺和关注大佬的言论。
但,微博舆论战,却是典型的比拼哪一方人多势众的战斗。说到底,靠的是元首和小黄那种路数的简单粗暴口才和宣传策略。
而大佬当中,真正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从庶民到精英都“干了这碗鸡汤”的,只有马风这种特别喜欢出语录的个案。
周红衣,甚至马腾、李老板,在这方面都还远远不够。
所以,周天音才不太能理解冯见雄的心不在焉。
“周红衣当然不足为惧。”冯见雄长叹一声,抚弄着拍了拍周天音的duangduang部位。然后娓娓道来: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周红衣是天然会拉拢到一大批盲目跟随者的。网络盗版经济在国内发展十几年,能够吸引到的拥趸也是不少的。
一辈子不花一块钱看电影、不花一块钱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的人,起码有几亿。这些人,在我怼乔布斯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站出来的。因为他们也不喜欢乔布斯的正版化策略,这会让这群人没有免费手游可打、没有免费电影网文可看。
但是,在我祸水东引到那些免费经济大佬身上们的时候,周红衣就可以煽风点火,把战局扩大化,把这些拥护盗版的人拉进战场,一起黑我壮大声势。
也就是说,其实当初第一阶段黑我的人,和第二阶段黑我的人,并不是同一群人。虽然他们各自都分别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之多。是周红衣,把我的地图炮火力范围又转移了,扩大了仇恨值拉到的怪数量规模。
要想彻底怼赢这帮人,靠讲道理、说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是没用的。必须离间他们本身与免费经济大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看清免费大佬并不是一心在造福他们、给她们提供‘福利’。只有瓦解了这一层,这次的论战嘴炮我才可能全胜!”
周天音默默听着,并不是非常懂。
她毕竟不是搞传媒出身,对于这些炒作、论战的事情并不专业。
“既然你知道要怎么做,为什么还这么心不在焉地等着?”
“我在等美琴给我提供弹药。”
(ps:五一貌似都出去旅游了,反正没什么看,订阅和本章说都大幅减少,我也趁机少更一点吧……今天就一更。反正我也不要双倍月票。大家趁着行情好赶紧把月票卖了吧~)
第213章 峰会
冯见雄忍着周红衣在台面上的轰炸,忍了足足半个月没发声。
马腾、李老板,也多多少少或纵容、或默许手下的人,对冯见雄“无差别地图炮”抨击“免费经济”的行为,进行了各种花式的反击。
从冯见雄的博客,到他在n站的个人空间,都变成了宣泄的垃圾桶。一时之间,看热闹的都不怕事大,纷纷拾柴添火、落井下石。
好一派如火如荼的网络暴力美景。
而冯见雄并没有用任何他自己手头的传媒资源立刻反击。虽然他有几千万粉的微博,还有两倍用户量于微博的n站,可他就是能忍得气定神闲。
神隐了半个多月后,8月初,公众终于得到了他要露面出席重大社会活动的消息。
原来,他被最新举办的互联网行业峰会、“西湖论剑”邀请了,会在峰会上发表演讲,并且私下答记者问。
按照冯见雄的本意,他当然是想去“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那玩意儿逼格咖位多高?
可惜,如今才2010年,而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也得2014年才举办,所以,只能委屈一下咯。
听说他要出席的消息,网上的黑子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开始传说冯见雄的怂样。
“我说呢,原来是不敢去客场露面!‘西湖论剑’是阿狸巴巴马风的东道吧。呵呵,现在的各路大佬,从度娘到腾云到361,哪个不搞免费经济?我看冯见雄是得罪了方丈不敢出门!只敢躲在卖货的马风那儿求庇护!”
众所周知阿狸巴巴是做电商的,而且2010年的阿狸,还没有大肆扩张,文娱、新闻资讯、软件应用分发这些行业基本上都还和它没关系(连uc浏览器都还没被阿狸收购)。
所以,阿狸在“免费经济之恶”问题上,还是比较干净的。它虽然也有种种问题和社会抨击,但都是集中在“假货治理不力”方面。(后来uc被收购,阿狸在“免费经济”问题上的名声慢慢也臭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冯见雄一直躲着不回应周红衣的开炮,等马风的主场才发声,网民对他的误会也就难免了。
虽然事实上,冯见雄压根儿不在乎这些。
他只是需要一次正规的行业峰会,来郑重地发声。具体是什么论坛,其实并不重要。
只是最近的一次,恰好是马风举办的,又在冯见雄的主场,那就顺便为之。
凭良心说,以冯见雄如今的江湖地位,参加一些互联网产业峰会也是完全有资格的n站在他手上,他是国内排名第3的网络视频供应商的头号大股东,凭什么不能来?
至于那个已经为他赚了十几亿人民币净利润的“天音互娱”,要不是网页游戏的钱格调太low、仇恨值也高,他不想高调宣扬。否则的话,冯见雄在互联网产业的吸金能力,绝对可以排进行业前20名吧。
(大佬们目前都在布局,净利润并不高。很多互联网公司是多年都不赚钱的。比如周红衣的361,现在就在巨亏中。至于狗东的刘某人,估计还要永远亏下去(gaap规则下),而且刘某人哪怕在2010年的江湖地位,也是不如冯见雄的。他还停留在跟当当网李庆鏖战的阶段,连“肯定是马风在阴我”这句话都还没资格说。)
恶意揣测,质疑,此起彼伏。
当然,为冯见雄说话的、力挺他的也不少。毕竟他此前的2000多万粉丝,那都是实打实的真爱粉(也有僵尸粉)
所以诸如“雄哥凭什么不能去西湖论剑?人家是实打实有干货的!一个n站大佬的身份,就不知道比你们这些喷子高到哪里去了”之类的反击言论,在微博评论区也随处可见。
纷纷攘攘之中,冯见雄迎来了峰会的日子。
……
峰会举办地在滨江新城的某高档国际酒店。整整50层的酒店,足以容纳全国的与会者。
平素相对鬼城的江南大道上,豪车络绎不绝,各路媒体也纷纷上阵。
“是马风来了!”
从早上7点半,记者们就开始蹲场了。随着人群中一声惊呼,几百个记者“哗”地往中间涌,把长枪短炮从维持秩序的安保人间肩膀、腋下伸过去,嘈杂不堪的提问声此起彼伏,根本无法让人听清或回答任何问题。
但记者们也不肯善罢甘休,只求把视频拍全,或者把别人提的问题、马风的自言自语都录进去。
嘈杂了足足四五分钟,人群才归于寂静。
不过,也就静了十几分钟而已。而且还不是那种彻底的沉静,而是总有悉悉索索的小动静一旦有小咖进场,也会有毫无所获的记者因为不甘心,而过去采访几句,只是声势没有大佬来时那么宏大。
事实上那些小咖们态度反而随和得多,说话也好听。他们是巴不得自己掏钱来博关注的。
每隔十几分钟,李老板,小马哥,周红衣,雷俊……这样段数的大佬一出现,都能复制刚才马风进场时的喧闹。人群的激昂程度,无形地评估着每个人的江湖地位。
眼看已经一个小时过去,距离峰会开始还有20多分钟,记者们渐渐有些不耐烦,收拾东西准备收摊、挪去主会场重新出摊。
主会场里每路媒体都有自己安排好的坐席,所以不像在大厅里这般需要抢位置,竞争也不激烈。
正在一些记者收拾东西的时候,大厅门口又喧闹了起来。
“是冯见雄!快去怼他!问问他今天来做何感想!”
轰地一声,大多数比较敏感的记者都涌了回去。
剩下一小撮刚入行的、迟钝的、正在收拾东西的,略感摸不着头脑。
“谁?什么大佬?”
“没听清啊!不过看声势,也就比李二马低一些吧。好像跟周红衣、雷俊都不相伯仲了!”
“原来是冯见雄!”
但不管怎么说,短短几秒钟后,那些萌新记者就认识清楚了行情:冯见雄至少是目前国内“被采访价值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大佬!
不管他生意到底做多大,他的社会话题价值就是这么高!
冯见雄本人,对于这个结论当然是不意外的。
被无数人把话筒伸到面前,他也一点不在意,依然是那副和蔼可亲的表情。
他一边缓缓走过保安人墙之间的甬道,一边轻轻挥手,在心中默念着“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同时,他也不忘偶尔优雅地回头看一眼,确认自己身后并没有其他嘉宾跟着进场。
这样,他就可以稍微耽误一两分钟,挑个别记者朋友,和蔼地回答一个问题。
正在那儿胡思乱想时,冯见雄赫然发现面前有一个老熟人。
原来是央视的女记者权此芳。
作为央视的记者,权此芳在今天这个会场里还是有点特权的。
她跟其他两家头部港媒的记者一起,可以站在保安人员围成的人墙里面,直接拦嘉宾问个别问题。
那些被围在人墙之外的同行,哪怕眼红不甘,也只能憋着。
权此芳当然更早就看到冯见雄了。当冯见雄目光与她接触的时候,她立刻鼓起勇气迎了上去,把话筒也伸了过去。
另外两家港媒的记者几乎同时伸了话筒,并且作势要提问。
但冯见雄虚点一指,示意权此芳问,其他两个妹子也只能按捺一下。
“冯先生,能了解一下您今天参加峰会的讲话内容会是什么吗?”权此芳激动地问。
虽然她采访过冯见雄好几次了,但哪怕是此前最后一次时,冯见雄的江湖地位也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真是一个每一次重逢都会飞黄腾达的恐怖存在啊。
让女人激动也就难免了。
“这个不用着急,轮到我的时候自然会知道。问点别的吧。”冯见雄云淡风轻地婉拒。
他也知道,权此芳本意并不是问这些。只是她真心想问的问题有些失礼,这才拿套话先客套一下。
权此芳也心领神会,连忙改口:“那我问个别的好了:对于您前段时间在博文上发表的、对‘国内互联网免费经济现状’的抨击言论,所引来的争议,您有什么看法呢?您为什么不作回应?最近您都在忙些什么?”
听了权此芳的连珠三问,港媒女记者也消停了些,静静地把录音笔打开。
因为权此芳要问的,跟她们本来想问的,基本上差不多。那她们直接录也就是了。
冯见雄很风搔地撩了一下自己前额的头发,沉稳地回答:“我最近在干什么?这个问题有点**呢。不过,既然是公众人物,我大大方方告诉你好了最近,我在帮一个密友料理一些官司上的业务,所以没什么空。
至于我对自己此前言论引来非议的看法么,我想说:那些非议大多数都是零敲碎打、毫无营养的情绪宣泄。我之所以不马上作回应,是因为我认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多言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