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喷神-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作为今天聊天背景看板使用的“煤老板们”,也会因为这一点,而失去出场的机会。

    谎,就这么圆过去了。

    冯见雄斟酌着修辞,慢条斯理地说:

    “后遗症么,当然也有一点的正因为这些煤老板不太懂行,所以他们投资的时候对估值抠得不像专业机构那么严,风控也形同虚设。但是他们有他们的做事方式,后续跟进比较给力如果拿了煤老板的钱,最后赔了,去告诉他们‘血本无归’,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初有个做网游的,跟完美的池宇疯差不多时间起家。后来游戏没竞争过《完美世界》,扑街了,赔了个血本无归。然后创业者去找背后的煤老板投资人汇报之后,就被追着要账。最后没要出来,就被八个东北人拿着西瓜片儿刀大卸八块了

    嗯,那大约也是一个冬季吧,好像就是去年这时候,天气跟现在也差不多。那人被分尸好多块,然后动手的人在松花江的平面上凿了个口子,拿那人喂了开江鱼了。”

    “噗”刘炎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气得直哆嗦,“你这是胡说八道!那些……那些煤老板难道没有王法,没有基本的投资精神、商业精神的么?既然是投资,生意有赚有赔,哪有血本无归就要人偿命的道理!又不是放高利贷借债!”

    “别急啊!听我说完!”冯见雄用更大的嗓门怼了回去,压制住了刘炎愤慨的气势,“我可没说那些煤老板都不懂商业规则、江湖道义。生意有赚有赔,他们理解的啊。他们投资了那么多项目,有实业,有炒房,赔的也多了去了,不都是愿赌服输的么!”

    刘炎一阵错愕:“那你刚才还说……”

    冯见雄继续粗暴地打断:“我刚才说的是,那些煤老板只是在投资高新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时,才容易出现这种血本无归就买手买脚的情况。”

    “为什么?既然他们可以接受赔本……”刘炎实在不能理解。

    “他们可以接受赔本,他们只是没法理解‘死不见尸’的赔本煤老板们也是成功商人,别以为他们不懂商业逻辑,或者不敢愿赌服输,他们比你更加愿赌服输。

    只不过,炒房跌了,他们还可以查账,看到账面上那些房子还在。投资实业亏了,他们还可以查账查清楚亏在哪儿、哪些钱是被厂房、设备、原材料、滞销产品套住了。只要赔完后有实体可以看得见,死要见尸,他们是能够理解和接受赔本的。

    但是,互联网公司的赔法,大多是死不见尸钱烧在程序员工资上了,还有电信带宽、服务器租赁、流量引流曝光、广告费……这些东西,赔本赔完后只剩下一个品牌价值的无形资产,甚至是更加虚无缥缈的‘用户量’、‘用户习惯’、‘用户黏性’煤老板们看不到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失败的尸’。

    加上,行规了,谁都知道的创业者们找的流量主、广告公司,难免有他们自己的关系户。自己的公司赔了,完了,提供宣发的关联公司难免会赚一点。这时候,看不懂又疑神疑鬼的煤老板们,只能是‘有罪推定’,把赔掉的钱100%推定为‘内幕交易、洗钱、转移资本’卸你一条胳膊或者把你剁碎了喂开江鱼,有问题么?

    哦,忘了说了,上次还有个做游戏的,虽然也赔了,但是他的游戏好歹做出来了,看上去还挺高科技的。最后煤老板卸了他一条胳膊,没要他的命。行规么,他们能够理解的最死不见尸的亏本,就是把钱烧在技术研发上了。那样,只要技术还在,那就一般只要手脚不要命。但是,要是纯粹亏在商业推广上,连研发成果都看不见,那就喂鱼吧。人家也是盗亦有道的。”

    不懂行的人,钱好拿。但是拿了之后,要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失败,可就不容易了,谁让他们不懂行呢。

    刘炎满头白汗,看着冯见雄晃悠的那张“可联络煤老板清单”,却是打任何一个电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要不……冯先生,您在想想办法?有没有相对通情达理一些的投资人了?”刘炎已经被彻底对比伤害,失去了怼的勇气。

第13章 嘴炮是第一生产力

    冯见雄对刘炎说的话,那都是严格考证过,确保证据链翔实充分,每一个例子都绝无瑕疵的。

    但是,刘炎并不知道,为了从这个角度切入、黑其他潜在的“不懂行圈外投资人”,从而把他彻底吓住,冯见雄在场外做了多少功课。

    事实上,冯见雄为了找这些例子,着实费了很多精力,才勉强搜集够。

    而凭良心说,此时此刻,在2006年底的高新产业投资大环境下,要想换地球上另外任选一个投资咨询师,想到用冯见雄这种角度来阻吓创业者,那都是不可能做到,或者说不可能想到的。

    原因无他,因为如今这个时代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还比较纯朴。煤老板对赔本的创业者买手买脚买命的例子,在圈内听说过的人极少。

    也不会有人能想到,短短七年之后,这种煤老板会大行其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冯见雄重生之前那个世界,在2013年前后,有一个凑表脸的创业者,用了一招烂心烂肺的损招成就了独角兽,也刷新了国内所有非专业投资人对创业者下限的认知。

    那个创业者叫程唯,作为小马哥的一条好狗,他创办了一个叫做滴滴打车的公司。

    如果说周红衣发明了互联网免费经济,那么程唯就发明了互联网倒贴经济。

    让用户免费用来吸引哄抬虚假流量还不够,还要倒贴让客户不仅不要钱还倒赚在那年补贴大战最激烈的几个月里,如果一个打车人手机上同时装两款app,然后配合出租车司机刷单,绝对是可以做到“短途内打车不但不要钱,而且坐完车还能倒赚5块”的。

    这样的招数,“注册用户数”规模显然会爆炸式增长几十倍,甚至百倍因为很多哪怕不会为你陶一块钱的伪需求者,这时候也会本着“打工”的心态来占便宜用一用,然后给资本市场的故事答卷自然看起来锦上添花。

    程唯们出现之后,煤老板对血本无归创业者买手脚买命,才真正成为了主流,成为了今天冯见雄虚张声势为刘炎塑造的那样。

    因为在此之前,公司亏了,好歹成本都是正常经营花出去的。

    而倒贴经济出现后,成本是有可能100%白白送出去的这时候,如果公司创业者告诉煤老板亏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经营性亏损?万一这个创业者自己把数据审核尺度做得有点漏洞,然后刷个100万个僵尸粉来公司领倒贴的补贴,然后把公司整亏呢?

    要是不杀这种创业者,不让他们偿命震慑,那么第二天他们就能破产后去刷僵尸粉领补贴的关联公司那里把明面上亏掉的钱重新洗出来。然后整个行业都会这样,煤老板们就永远别想在资本热的时候进来分一杯羹了。

    所以,其实后来全华夏的创业者,因为借了矿业钱亏损而被杀,说句难听的,这个锅都得程唯们背。

    当一个公司的生意可以不靠赚钱而是靠送钱来赢得资本市场估值时,世道人心的崩坏程度是非常可怕的。

    冯见雄是十四年后的黑暗时代回来的人,他对人性下限的认知程度,自然完爆刘炎一万倍。

    说句难听的,2006年的地球人,哪怕在投资领域思维再奸诈的,有一个算一个放到冯见雄眼里,那都是“耿直boy”。需要被冯见雄这个老阴哔调教调教。

    用十几年后的阴险来恐吓今天的人,不被吓住那才叫有鬼了。

    ……

    一番酝酿铺垫,把刘炎的心思彻底打死了之后,冯见雄的大网终于铺开了:

    “想要通情达理一点的投资人?这可难了。如今视频行业这个大形势,刘总你也是知道的呀。投资人好找,又懂行又愿意进场的就难办了。”

    刘炎已经彻底投降了,只管死马当活马医地讨教:“冯总,要不再想想?拉咱兄弟一把吧,你的能耐我们都知道了,要是活下来,将来不会忘了承你的情的。”

    冯见雄拿腔作势够了之后,勉为其难地说:“那我实话跟你说吧,又懂行,又敢在这个节骨眼拿钱,又不会在你赔了之后买手脚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投资客,拿得多精明?你还想开‘团队估值3000万’这种价位,啧啧,别人看都不会看的。”

    刘炎急着解释:“那你觉得多少合适?估值低一些我们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关键是怕融资金额也少了,融不到大额资金一般ab**多数公司也就出让20%股权,估值3000万,抵扣成剩余80%,那也才融到750万。如果抵扣75%,让外来投资客占股25%,那也才1000万现金。

    这点钱在视频行业那是真不够烧的,土豆网明年就估计要烧1个多亿,后年估计2个亿。优酷可能还要多。1000万的话,就算其他部分勒紧裤腰带降低成本,最多也就维持土豆网5%~10%的流量。要不就只有降低用户体验、让用户看视频的时候接受更卡顿的效果了。”

    刘炎显然是算过明细账来的,数据出口头头是道。

    “喜欢二次元等总局明令禁止的非法内容的人,一开始能有优酷那种普罗大众用户群体的一成规模就不错了!再说了,只要有些资源只有你独家,就算网差一点,卡一点,只要别处没地方看,观众也能容忍的吧!”

    冯见雄在内心如是想道,当然,这些话他并没有说出来。

    以冯见雄的估计,要想做好一个niconico,或者说平行时空的b站,第一年净亏烧掉1000万绝对够用了。毕竟第一年网站都没名气,满打满算弄个200万用户所需的硬件容量,就行了。

    能烧掉超过1000万,冯见雄还要高兴呢,因为那就说明观看人数超过200万了,对应的黏性注册会员估计也能凑凑50万,好事儿。(同期优酷有几千万观看者)

    第二年,如果成长快速,2000万或许不太够,但也差不远。冯见雄估计以他的赚钱能力,到时候从闲钱里面拿出这些投资也可以。

    再往后,他如果做出了特色,让投资界的人看懂了他的商业模式,估值暴涨几十倍后再引进外部投资人,少量抛出自己的股份套现一大笔,也不是不能接受。

    冯见雄说到底还是希望通过niconico得到一个舆论界的话语权发声场合,至于在这个网站内的具体持股比例,冯见雄其实是不在乎的

    只要这个网站的一切舆论导向都能由他冯见雄说了算,他想美分就美分,他想五m就五m,只手遮天。那么,究竟是持30%还是40%股票,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niconico财务上也盈不了利,又不会给分红,估值只是资本故事而已。

    ……

    冯见雄委婉地跟刘炎分析了一番“窄众重垂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只差没直接把话挑明劝刘炎去做非法工口物了。

    不过,好歹也是让刘炎接受了“只要不跟优酷刚正面,做好自己的特色,1000万一年绝对够烧了”这个设定。

    有了这个基础,冯见雄毛遂自荐也就彻底水到渠成:“刘总,稍安勿躁,你既然是担心总融资额不到位,我可以给你放个宽心:不管估值降低到多少,我保证给你拉1000万的现金进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往下谈,如何?”

    刘炎已经被冯见雄做了好多工作,当下也就应承了:“行,大不了我们多出让一些比例罢了,实在不行就当带几分给人打工的性质……”

    然后就是一阵短兵相接,三砍五砍。

    先把刘炎的心理价位从3000万一刀砍到2000万,然后再钝刀子零碎剐到1800万,1500万……

    这个价钱,已经相当于姐姐冯义姬前阵子资产评估时,评估出来的“收尸器官价”了。

    而刘炎今天谈的,却是把他原本的公司整个折现过来,还附带了原公司那些人员以外的固定投资,所以实际上是更加优惠了。

    冯见雄见差不多了,图穷匕见拿出最后一招:“我看这样吧,刘总。我帮你拉投资,那也是要时间的。不如你也别给我佣金了,我们换一个合作方式,你在估值上再让我一点。”

    刘炎一愣,理解不了冯见雄奇峰突兀的说法:“什么意思?”

    冯见雄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点起两只雪茄,给对方一个放空大脑审时度势的反应期,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说:

    “我应该有把握找到一个愿意接受你们现有团队1500万估值、并且再注资1000万的投资客。如果你再让我5%个点佣金,直接折成股权,那我可以帮你垫资也就是说,我可以先给你投1000万,然后我再慢慢找下家。当然,如果到时候我能凭我的本事,谈到一个更好的估值,那差额部分就归我了,买定离手。”

    刘炎一震,马上反问:“其实你觉得我们的团队可以卖出比1500万更贵的估值?你这是想当中介赚差价?!”

    谁都不想被中介赚差价。

    给中介佣金,那是应该的。

    但中介拿了介绍费之后,还亲自下场低买高卖,那就不地道了。

    反应不过来的,想想看那些炒房客买房卖房时的心态就知道了。

    所以,哪怕是本来已经彻底服软的刘炎,这么一想之后,又再次抵触起来。

    可惜,冯见雄显然料到了,他快刀斩乱麻地说:“什么叫我想当中介赚差价?你的团队,在别人眼里能值1500万就不错了。我要是想帮你再拉高估值,就靠你这点讲故事的本事,可能么?

    我还不得重新给你做ppt、编故事?我做的ppt,我编的故事,那都是我创造的商业价值!怎么能叫中间商赚差价?中间商会直接创造价值吗?ppt就是第一生产力!讲故事就是第一生产力!有本事你有这个口才你自己去拉投资啊,找我干嘛?”

    “唉,凑帮土鳖,怎么就不知道解放思想呢?时代不一样了,嘴炮才是第一生产力哇。”

第14章 以为自己是影D其实你只是观众

    投资谈判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挣扎一下可能就涉及到百八十万的利益,刘炎哪怕内心再锐气丧尽,也是要争一争的。

    这不,一争就争过了圣诞节,争到了元旦。

    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刘炎终于和冯见雄这边签订了委托投资协议。

    冯见雄以垫资增资1000万为代价,一次性入了45%的股权,到刘炎和席明等人原有的视频科技公司如果按照把原公司估值1500万来算的话,冯见雄投1000万本来只能占股40%(原公司的1500万估值占60%)。

    所以,冯见雄多拿的这5个点,显然就是他的“中介佣金”了。

    按照刘炎的估计,冯见雄到手之后,会想办法包装、编故事,然后立刻找下家继续卖个更高的价钱。最后冯见雄的实际获益,肯定会超过公司估值的5%。

    可事实上,冯见雄当然不会转手按照协议约定,如果冯见雄找不到下家,那他就自己勉为其难被套好了。

    “哼,动动嘴皮子,都忙不到两个月,就在一家总估值2500万的公司里,捞到了至少5%作为掮客佣金,那就是100多万了。这冯见雄的嘴皮子,还真特么值钱。”签订完垫资投资协议的时候,刘炎的内心就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动动嘴皮子白来一两百万,已经是很暴利的了,冯见雄完全应该知足。

    所以,要是将来真让他知道冯见雄实际靠口才和恫吓赚了多少,只怕他会直接和周瑜一样气死吧。

    签约酒会很简单,就在冯府举行,冯见雄的所有共事同伴都出席了。不过酒菜倒是从五星级酒店订的。

    签完字,冯见雄端起香槟祝酒,这才把他的一些后续理念给彻底摊开了说:

    “刘总,合作愉快。为了便于我把股权抛个高价,我需要你配合我讲故事,让新公司看起来更有竞争力一些。”

    刘炎有些神经质地过敏反驳:“你说过只占股45%、而且其中30%是a类股不要投票权、只要15%是要投票权的!我希望你遵守协议约定,不要干涉公司的经营!这是我们接受你大比例持股的先决条件!”

    原来,正常的互联网公司在a/b轮融资的时候,哪怕再艰苦,也不太会让早期投资人直接占股到45%这么高的。大多数占10%到20%就不错了。

    之所以这样,一来是创业者不希望公司估值还很低的时候,就把大头的利益让渡出去,自己辛辛苦苦给人打工为人作嫁。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创业者大多数是主意比较正的。人家之所以出来创业,图的就是实现自己的想法,要是跟打工一样被股东监督着其经营决策,那就做得没意思了。

    刘炎这次虽然是弹尽粮绝没办法,但最终签约时也只是有限让步,在允许的注资持股比例上大踏步退让到了允许冯见雄持股45%。

    但是这个让步的背后,是冯见雄必须承诺不能占那么高比例的决策投票权。

    换句话说,你要持股、分红都行,但不能干涉公司经营。公司想做什么,怎么做,还是得刘炎说了算。

    (注:国内和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对于“同股不同权”的限制比较严格,不太能接受。但是对于非上市公司和纳斯达克那边的上市公司,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既然刘炎在签约时如此执拗坚持,那么此刻的过敏反应,冯见雄自然也预料得到。

    冯见雄一点都不紧张,用一种魔鬼的诱惑语气,循循善诱地开导对方:“刘总,稍安勿躁,别过敏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干涉你对公司的经营了?我这不是说,需要你配合我讲故事么?

    换句话,那就是我需要你假装‘公司未来准备经营什么、怎么经营’,然后演给我准备拉的投资客看嘛。你要相信我,咱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投资人喜欢听什么故事,我比你了解我是华东赛区辩论赛冠军、阿狸马总的喉舌智囊,投资人心里当然是我更懂!

    这么做,对于公司的长期估值也是有好处的嘛!我们合则两利!至于投资拉进来之后,你实际要怎么经营,我绝对不来干涉!”

    刘炎一听只是演戏,戒备心终于彻底放下了。他斟酌了一下,问道:“那你说说,你准备我怎么对外宣称我们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向……”

    冯见雄终于松了口气。

    然后,他自然是把准备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