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弩力回天-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正雷接过那纸,捧在手上快速一览,只见纸上面赫然写道:

    “篡权逆贼陈去病,先王与之高爵名府,言必见听,事必见从,可谓厚爱深信矣。枉料该逆外饰忠城,内藏奸邪,狐麋其外,蛇蝎其心,觊觎神器,包藏祸心。该逆窃弄权术,豢养恶士,日夜图谋窜权夺位。本年七月十五日,该逆以献鱼宴为名,藏匕首于瓷盘,引刺客于厅堂,盘碎剑现,刺杀先皇。刺客凌鹤来,乃该逆手下金正雷之旧交,刺皇之莫愁剑乃该逆府中之珍藏,故该逆实为弑君之首谋,篡逆之先锋。该逆弑君之后,又伪造太后谕旨,驱逐我煌煌储君,窃据大位,侵占朝廷。该逆之罪滔天漫海,累如山岳,罄竹难书。凡我陈国子民,不分贵贱,无论老幼,人人得而诛之,皆可食其肉,寝其皮,为先王报仇雪耻。”云云。。。

    金正雷览毕北陈国的檄文,笑向皇上道:“皇上,此文臣早两日就收到,这算得了什么?不过是妖言惑众而已!起得了什么风浪?”

    “金元帅差矣。陈去山今非昔比,他现在割据阳州,连州,平州,号称北陈国,手下雄兵十万,对我长宁城虎视眈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且是一只老虎!一旦元帅率兵南下,陈去山难保不会乘虚而入。那么时京城空虚,如何抵御?到了那时朕还是要召元帅回京御敌,元帅复仇之事岂不是无功而返半途而废?”皇上摇了摇头,说道。

    “原来皇上是担忧这事!皇上不必忧虑!陈去山手下区区十万兵,算得了什么?他只担心我们去打他罢了,岂敢来犯我们?臣都已经部署妥当,臣已安排十五万大军防御北部边界,安排十万大军守卫长宁城,陈去山若来犯,管教他有来无回。臣只带十万大军攻打卫国。”金正雷笑道。

    “金元帅的安排不为不妥当,但朕还是甚为担忧!兹事体大,元帅还是等等再说吧。”皇上仍然摇头道。

    金正雷心想,看来皇上还是不愿意发兵,便急道:“皇上,臣全家被卫国昏君害死,冤沉海底,魂无依托,至今十七年。这十七年来,臣大仇未报,刻骨痛心,无日不想杀回卫国,报仇雪恨!臣实在不能再等了!”

    “金元帅,你再不能登,也已经等了十七八年,再等个一年半载又何妨?”皇上冷笑道。

    金正雷听了这话,一时气怔在那里,无言可答。上面龙椅上端坐的人,已经不是几个月前求自己帮忙夺取皇位的陈留王,那时皇位和三军都不属于他,所以他可以为了夺取皇位随口承诺。如今他如愿以偿,已是拥有四海手握生杀大权的君王,三军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却又衡量利害犹豫不舍起来了。

    都说皇上说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实际上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虽然自己为皇上登基称帝出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如果皇上过河拆桥,鸟尽弓藏,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虽说自己掌握了陈国的几十万军队,那不过是代皇上掌管而已。惹恼了皇上,只要他一句话,立时就可以把自己撤下。到那时,什么伐卫,什么复仇,一切就是空话。小不忍则乱大谋。看来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金正雷定了一回神,问:“皇上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愿意发兵伐卫?”

    皇上手捋胡须,想了一想,不紧不慢的说“金元帅如果能够为朕率兵征北,扫灭陈去山反叛集团,那时朕一定派兵助你伐卫复仇。”

    “皇上,此话当真?”金正雷料拗不过皇上,只能就地下坡,问道。

    “朕金口玉言,岂能有假!”皇上不假思索的说道。

    “好!皇上,我答应你,先带兵十万去剪灭陈去山,然后再去攻打卫国!希望那时皇上不要再反悔。”金正雷毅然答应道。

    金正雷和皇上达成了口头约定之后,立刻回到元帅府,召集谋士将校,商议出征事宜。大军出征,粮草先行。十万大兵出征,需要雇二十万民夫运送粮草辎重,民夫也需要吃粮用草,还得征集三十万人吃用的粮草。这些准备工作不是两三个月能完成的。所以时至今日,大军还未离开长宁城。

    就在这个节骨眼,凌雪和宋奇来到了元帅府。

    从那时起,消灭陈广的太子陈去山及其部将乙横,便成了凌雪,宋奇,和金正雷的共同使命。

    金正雷便趁势让他们加入了征北大军。。。。

    ;

第八十六章 出征阅兵() 
十几天之后就到了新年。这是宋奇在古代过的第一个新年。在元帅府过新年,规格相当高。宋奇居然尝到了皇上祭拜天地后所分的腊肉。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一切粮草辎重已准备妥当。大军择于正月十九日出征。

    大军出征之日,陈武帝御驾亲临教场,丞相严正及一班文武大臣肃立两旁,随同观看出兵大典。只见大元帅金正雷立于帅台之前,头戴黄金盔,身披黄金甲,内衬素罗袍,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宛如托塔李天王一般。

    宽阔的教场上,旌旗蔽空,戈铤耀日,锣鼓喧天,十万将士齐刷刷地站在操场,盔明甲亮,持刀执枪,精神健旺,气冲斗牛,旌旗一指,喊声震天,擂鼓喧响,杀气盖地,大有吞吐山河之气,包藏宇宙之势,好一支威武雄壮之师!

    这时,忽见金正雷手中旗帜一挥,传令官立即将帅旗舞动起来,一霎时,原先正立的士兵见了帅旗舞动,便开始次第出列,迈着方步,步伐齐整,脚步沓沓,由东而来,经过帅台,向西行进。此时偌大的教场鸦雀不闻,耳边只听到步伐沓沓之声。

    最先从帅台前经过的是斜执长枪的步兵队,枪尖熠熠发光;随后是肩扛短刀的短刀队,短刀寒光闪闪;随后是手持弓箭的弓箭手队,弓箭钲明瓦亮;随后是盾牌队,盾牌乌黑透亮;随后是清一色骑白马的骑兵队,如一片白云飘来;最后是攻城的冲车队,云梯队,遮天蔽日,高大威武。每队均有上千人,全部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一队队,一列列,依次行进。

    这么多士兵一齐行军,步伐整齐,横看直看都成线,连脚步声都一致,实在令人震惊,令人感慨,令人赞叹。

    最后行来的是将军队,战将百员,全部顶盔贯甲,跨马而来,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气势汹汹。当行进到帅台之前时,将军们一齐笼住马缰绳,煞住马步,拨转马头,面向帅台而立,且齐声大呼道:“请元帅发令!”

    当下,宋奇和凌雪亦戎装骑行并辔立于将军队伍之中。此时宋奇心情异常激动,他心里想:“原来阅兵仪式古代也有,而其人数更多,气势更旺,步伐更齐,真有气冲斗牛,包藏天地之势。”

    “没有想到我一介布衣寒士一朝飞黄腾达,居然侧身于将军之列!真是跟着金子黄铜也有光!”宋奇又感慨道,便不无感激地溜了凌雪一眼,正好碰到凌雪溜过来的一眼,四目恰好相对,凌雪脸一红,忙别过了脸去。

    半晌,凌雪才回过脸来,为掩饰自己的心跳,便没话找话,悄声对宋奇道:‘上面那个就是皇上。‘

    宋奇听了,含笑点头,亦侧脸向凌雪悄声道:‘他能坐上这个位置,要感谢你爹!‘

    不承望凌雪听了这句话,眼泪恰似断线的珠子,滚将下来。慌得宋奇道歉不迭,又不能大声,心急不已。

    须臾只见凌雪擦了泪,眼睛里含着笑意向宋奇说:‘不要紧,我是为我爹自豪而落泪!‘

    “是的,我也为你爹自豪!师父乃是盖世英雄!”宋奇由衷赞叹道。

    正在这时,帅台上的陈武帝见了三军威武雄壮的气势,心里又是激动,又是自豪,又是感慨,有这样一支军队,何敌不可克,何城不可攻,何国不克灭!看来这金正雷治军还是很有一套的!陈武帝阅着阅着,一连几个“好”字不由自主地从他的嘴里蹦了出来。

    将士们听了,深受鼓舞,一起回答道:“皇上好!”此声如同一个响雷震天动地,声震五脏六腑。

    陈武帝心想,既然夸了好,就不能就此嘎然而止,还得再说些什么,方对得起此情此景。一时间他也想不起说什么好,便随口而呼道:“将士们辛苦了!”

    将士们听了,同声回应道:“皇上辛苦了!”

    陈武帝是第一次当皇上,也是第一次检阅三军,见了此番情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慨万分,禁不住嘶哑着嗓子呼道:“希望将士们杀敌立功,凯旋而归!”

    “杀敌立功,凯旋而归!”将士们同声应答道。

    陈武帝对将士们的一番激励之言,激起了一浪一浪的回声。此时,偌大的教场中,十万将士群情激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气吞斗牛。

    这时,金正雷转身向帅台上的陈武帝鞠了一躬,朗声说:“皇上,阅兵仪式到此结束,臣就要分兵派将,正式带兵出征了!”

    “金元帅辛苦了!”皇上伸手虚扶了一下,含笑道。

    只见金正雷抄起一支令箭,转身朝向操场,大呼一声:“金在道将军!”话音刚落,只见一个黑脸将军催马向前几步,向金正雷叉手施礼,大声答应。

    “本帅命你为前部正先锋,率兵一万从中路出击,不得有误!”金正雷下令道。

    金在道将军大声接了令且退回本位。金在道是金正雷十年前收的义子,见元帅第一支令箭给他,让他当正先锋官,面露喜色,得意洋洋。

    随后金正雷抄起第二支令箭,大呼一声:“左甲将军!”话音刚落,只见一个矮个肥胖将军催马向前几步,向金正雷叉手施礼,大声答应。

    “本帅命你为前部左先锋,率兵一万从左路出击,至平州城下与金在道将军会合。不得有误!”金正雷又下令道。左甲将军大声接了令且退回本位。

    金正雷又抄起第三支令箭,大呼一声:“游永将军!”话音刚落,只见一个瘦高个将军催马向前几步,向金正雷叉手施礼,大声答应。

    “本帅命你为前部右先锋,率兵一万从右路出击,至平州城下与金在道将军会合。不得有误!”金正雷又下令道。游永将军大声接了令且退回本位。

    金正雷又抄起一支令箭,大呼一声:“钟离武将军!”话音刚落,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将军催马向前几步,向金正雷叉手施礼,大声答应。

    “本帅命你为押粮官,率兵五千,负责押送粮草,不得有误!”金正雷又下令道。钟离武将军大声接了令且退回本位。

    。。。。。。。

    金正雷自为中军主帅,居中调度;命凌雪为中军副将,左右接应;命岑应为主簿,参谋军事;命宋奇为参军,随军听用;倾成公主亦戎装随行。

    祭拜过战争女神九天玄女娘娘之后,大军随即出发,浩浩荡荡的开出了长宁城。。。投票推荐|加入书签|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0''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我看书斋网为您提供-玄幻、武侠、言情、恐怖、网游、军事等在线!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ht2008-2013llRightsReserved

    我看书斋网提供免费;是非盈利性的免费网站。

    版权所有我看书斋免费免费网

    站长统计

    ;

第八十七章 追拿刺客() 
那太子陈去山年纪不到二十岁,是陈泰帝广的嫡长子。陈泰帝遇刺的那天,陈去山还在东宫,并不知情。所以被陈留王他们抢得了先机,从太后那里拿到谕旨,陈留王陈去病名正言顺登了基称了帝。

    陈泰帝遇刺,陈去病登基,这两个消息几乎同时传到东宫。这下东宫顿时像炸了一锅粥似的乱糟糟。忠于陈泰帝忠于太子的一班文臣武将聚集在东宫商讨应对办法。大臣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道:

    “先皇驾崩,理应由太子殿下继位称帝!”

    “可是那陈去病已抢得先机,咱们该怎么办?”

    “应该带兵进宫,把陈去病赶下台,太子殿下应该正位称帝!”

    “怎么赶?现在长宁城的军队都在金正雷手里!”

    “怕他金正雷做甚!我们手里也有两万军队!”

    “可是我们的军队都在城外!”

    “先皇在陈留王离宫遇刺,凶手一定就是陈去病!”

    “抓到刺客,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

    “怎么抓?据说刺客已经逃出城去了!”。。。。。。

    大家各说各话,叽叽喳喳,吵吵杂杂,形不成任何有效的建议。太子听得烦躁不安,气得把脚一跺,道:“好啦!别吵了!快说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

    一位年纪在六旬上下,花白胡须,相貌慈祥的老臣启奏道:“太子殿下!长宁城不可久待。这几天那陈去病忙于登基称帝,无暇顾及太子。一旦他稳定下来,他一定容不下太子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立即离开长宁城,投奔阳州。那阳连平道节度使乃是况其将军,况其将军对皇上和太子殿下忠心耿耿。且阳连平节度使辖下有阳州,连州,平州,幅员辽阔,手下有雄兵十万。我们去阳州才是上策的。”

    众大臣见此人是太子最为倚重的太子太傅上官泽,便齐声附和道:“对,况将军的十万军队,加上我们在城外的两万军队,再加上东宫禁卫队五千,我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足可以与陈去病抗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帮太子夺回皇位。”

    陈去山听了这般,颜色稍霁,遂点头答应道:“好,就按上官师傅说的办。立即出城,赶去阳州。”

    在陈去病登基称帝封官许愿时,太子陈去山跟着一班老臣,乔装改扮,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偷偷地溜出了城。五千禁卫兵也分别潜出了城,出城后有三千禁卫兵选择继续跟着太子,还有两千觉得以太子目前的实力,难以成事,出城后便各自逃散了。

    出城之后,陈去山带着城外的两万军队及三千禁卫兵,一路往北直奔阳州而去。。。

    大家埋头跑路,各怀心思,一声没有言语,只听是马蹄声杂沓乱响。跑出去数十里路,上官泽突然打马赶上太子,忧心忡忡地说:“陈去病已经登基称帝,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帝!我们此去阳州,陈去病一定会诬蔑我们造反!”

    “造反就造反,怕什么!我们就是造反!”东宫禁卫军都指挥副使乙横不屑地说道,此人年纪不到三旬。

    “乙将军有所不知,如果我们被诬蔑成造反,老百姓就不会支持我们!自古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上官泽道。

    “那你说怎么办?”乙横问道。

    “抓住行刺的刺客,审出背后主使之人,一定可以把陈去病的罪行大白于天下!那时老百姓就知道陈去病是一个大逆不道篡权夺位的奸贼!就会转而支持我们!”上官泽若有所思地说道。

    “谁愿意去追捕刺客?”太子听了觉得有理,便顾视诸将问道。乙横毛遂自荐。太子见了大喜,道:“乙将军,我给你五百禁卫军,务必把刺客捉拿至阳州!”

    乙横答应着,点齐五百禁卫军,调头往南追捕刺客凌鹤来,回至长宁城附近一山岙,乙横派了三十名探子四散出去打探刺客的行踪,大军则就地驻扎在此,等候各路探子的消息。

    等了几日。这一日,一探子飞马而回,报道:“乙将军,我在长宁城东碰到追捕刺客的御林军,他们说刺客一直向东逃去了。”乙横闻报大喜,命大军立时启程向东进发,追赶刺客。

    大军立即拖着滚滚烟尘,一路向东疾驰而去。没有半天,就驰出去一百五十里路,忽见前面一支队伍,人数不下三百人,松松垮垮,横三倒四,无精打采,迎面而来。见其盔甲旗帜,便知道是皇家御林军。

    乙横勒马而立,命一个禁兵上前去问话,禁兵奉命上去十来步,遥呼道:“你们是哪支部队?”

    “我们是皇宫御林军,你们是哪里的?”对面亦派出一个御林军上来答话。

    “我们是太子东宫禁卫军。”那禁兵答道。

    “这么说来,咱们是一家人了!你们去哪里?”那御林军笑道。

    “我们去追拿刺客!”那禁兵回道。

    那御林军听了,摇头道:“不用去了!”那禁兵忙问为何。那御林军叹口气道:“听闻那陈去病已登基称帝,不要说我们一时三刻捉不到刺客,就算是捉到,又能如何?”

    乙横听了他们的对答,心中不快,催马上前,横戟立马道:“叫你们将军来答话。”

    “我乃是御林军指挥使鄂飞,你是何人?”那边将军听了也催马提刀上前道,乙横目视鄂飞上下打量了一遍,见此人年约三十五六,阔口胖脸,人高马大,煞是威武。

    乙横心下思忖道:“照理说,御林军比禁卫军高两个层级,而御林军指挥使比东宫禁卫军指挥副使高五级。不过此时先皇已崩,国家已亡,那官职便成了虚衔浮称。”想毕,便拱手向鄂飞道:“我乃是太子东宫禁卫军指挥副使乙横。鄂将军为何不去追拿刺客?”

    那鄂飞见一个小小的禁卫军指挥副使居然对他这个堂堂正二品大员御林军指挥使如此不恭,心中大不快,嘴里便没好气的说:“先皇已驾崩,那陈去病已称帝,我们大势已去了,就算是捉到刺客,如何发落?交给谁发落?”

    乙横听了鄂飞那自灭志气的泄气的话,心中迸起一股无名之火,也没好气的说:“鄂将军此言差矣!我太子殿下乃煌煌储君,现已去了阳州,不日即将承袭帝位。陈去病窜逆谋位,必不能久长,将来天下还是属于我们太子殿下的。如何说大势已去?”

    “太子殿下果真去了阳州?”鄂飞愕然问道。

    “是的。我们就是奉太子殿下之命去捉拿刺客的。”乙横把手中马鞭向空中一扬道。

    “这么说来,我们还有希望?”那鄂飞听见太子尚在尚安,便脸上露出了喜色。

    此时乙横见搬出太子来,自己已占上风,便数落鄂飞道:“鄂将军,你身为御林军指挥使,保护皇上安全乃是你的使命。但是你保护不力,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