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麦-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去吧。”

    德志点点头,猛地他发现,为什么刚才心情一直很爽,原来有人请吃饭,怪不得心情爽,原来有免费的美食,看来,人在本质上是贪图物质的东西,比较现实,只要有了吃的,自然就会妥协九天邪帝。要想征服一个人,必须先要征服那个人的嘴巴,要想赢得某个人的心,必须赢得某个人的肚子。大脑一般靠肚子来供养,大脑再灵光,也需要肚子的支持。否则,大脑就会停止思考,即便有再多的想法,也会被饥饿或者空虚打败。

    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尹懋的妻子已经弄清楚了医院附近的情况,街上的饭店,林林总总,各有特色,哪里的饭菜合胃口,哪里的饭店做的东西差点劲儿,她都清楚,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天忙到晚,比较活跃。

    德志问:“最近天天在外面吃吗?”

    “哪里?外面吃,很贵的。刘秀买了一个电饭煲,我们做饭吃。炒菜在教会,后来不太方便,就找了一个店铺,那家店铺的老板娘是个基督徒,愿意提供方便,真是感谢主!”尹懋妻子说。

    德志点点头,说:“真好,遇到真基督徒真好!店铺在医院附近,可以经常为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提供服务,真是好得无比的事。”

    “不过,我觉得,信心好的弟兄姊妹应该不会得病的,出入都平安,也就不用住医院,不用麻烦她了。”尹懋妻说。

    德志突然想说,出事的弟兄姊妹就不是好基督徒了,话到嘴边又咽下,担心这句话打击面太宽,会伤害到尹懋,还以为尹懋做了不少坏事,所以才有这样的报应呢。

    其实,德志也在警告自己,自己肯定在某些方面做得不讨神的喜悦,自然被神做了提醒,让德志处处小心。之所以出现这次事故,是和德志的贪婪有关系,其他人做了什么有罪的事德志不清楚,但是,德志很清楚自己所犯的错,因为对有一部电脑心存不满,就想另外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电脑,刚好遇到朋友的慷慨捐助,让德志倍感欣慰,认为朋友够意思,孰知这是在犯罪,俗话说,无功不受禄,的确,现在德志很缺乏电脑,但是,要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电脑,而不是去接受别人的馈赠。

    三人进入一家小饭店,尹懋做完手术后,康复得比较快,现在能吃饭,做一些简单的事,没一点问题。尹懋让德志点菜,德志从来不擅长这个,就说:“女士优先!”将菜单交给尹懋妻,她看了菜单,眉头皱了一下,马上恢复正常,麻利地点了一份火锅,服务员屁颠屁颠地走了,对里屋的厨师言道:“快,火锅,牛肉的!”

    德志心想,牛肉火锅对伤口的愈合有好处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谁知道呢,这要看天意。天意让他好快一点,牛肉火锅吃了,就有用;天意不让他快点好,那么,就是吃龙肉火锅,也是瞎折腾。

    弄不懂的是,为什么他要请客,按说,他现在也不宽裕,在基金会上班,大多数人都比较拮据,不可能那么大方,再说,尹懋的孩子现在都还不能赚钱,到了赚钱的时候,尹懋也差不多步入年轻的老人时代了。也就是说,现在他仍需要钱,请吃饭,动辄几十,还不成个样子;好点的几百,并不是大多数老百姓吃得起的。

    很快,从里面飘出香味来,巧得很,这个小饭店,竟然座无虚席,生意比较好。看来,吃饭还要挑对地方,一般来说,店内的人多,一定有多的道理,要么味美价廉,要么食品卫生,总之总有吸引人去吃的地方。

    火锅弄好了,幺妹将其端上来,放在大瓷盆里,瓷盆中央,放着金属制的小盆,小盆周围,被水包裹,可以防止火烧瓷盆,将盆烧坏。小牛肉还挺嫩,吃起来还不错。在山区,没有好的西洋厨师,但是,当地厨师的厨艺也不错。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来做,就有不同的味道。

    尹懋在恢复期,不能喝酒,避免刺激,德志也不喝。

    因刘秀在这里,免得她心里不舒服。德志清楚这个,一顿不喝,也不少些什么。

    吃完饭,尹懋妻结账,德志感觉很奇怪,不好意思问,他也没主动去找幺妹埋单,这好事她愿意做,就去做吧,估计这也是尹懋的意思。

    果然,尹懋说:“我们今天要走,机票已经买了狂妃追夫记。这里就只有余哥和芭比了,你要辛苦几天了。”

    “余哥,余哥不是比你还轻吗?”德志不解地问道。

    “是的,他伤得较轻,没有做手术,肋骨断了三根,让他妻子来服侍,反而更坏事,因此,耽误了治疗,有些感染,需要继续打针。”尹懋说。

    德志清楚,余哥的妻子比不上尹懋的,有心杀敌,无力报国,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事不是不会做,是做不好;有些事不是不想做,是丢三落四,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做。

    这是事实,余哥无力改变,曾经试图改变,均宣告失败,只好学会适应,不再多想。尹懋也没有讥笑余哥的意思,毕竟婚姻大事,都要负责,不是一个人能够担当的。

    回到医院,尹懋和他妻子准备行李,然后刘秀和德志去医院结算了医药费,在回来的路上,刘秀对德志说:“明天我和齐老师、余哥夫妻一起离开这里,你就辛苦一下。目前,芭比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转到普通病房,正在康复期。她的父母在这里照顾。你呢,就辛苦一下,一方面常来看看芭比,给她一些安慰;另一方面,跟医院结算医药费,第三,就是参与交通事故调解,尽量早点拿到赔款,好减轻我们的经济压力。”

    刘秀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张卡,是银行卡,在德志眼前晃了晃,说:“给你留点钱,节约使用。不够再说。每天的开销,做个记录,到时候,你回来后我跟你结算。”

    德志点点头。

    刘秀说:“大概要半个月,我就会再来接她,你就可以到宣恩上班了,那时候,余哥也会康复的。”

    德志又点点头,这是领导的安排,没有什么,当兵的听当官的,天经地义。

    安排完了,尹懋夫妻要走,德志说:“我来送你们吧!”

    尹懋妻子连连表示不用,德志上前,帮着提行李箱,背背包,尹懋妻子笑了笑,没说什么,算是默认。

    刘秀当然没意见,表面上看,同事之间相互帮忙,同事相互尊重,团结和睦,方便了领导的管理。但是,内心里,刘秀是否希望同事相互包容、和谐共处,谁都不知道。自从这次出事,刘秀已经在祷告中写了事情的经过,并向香港办公室做了汇报。

    尹懋说:“香港的总干事已经来恩施医院看望我们了,那时候你在家休假,没有看到你。另外,还有恩施教会的弟兄姊妹,几乎每天都来看我们。”

    德志招呼一辆的士,上了车,在车上,继续听尹懋说这几天的见闻。他说:“恩施市民委的同志也来看望我们了。”

    “他们给钱了没?”德志问。

    “没,只是送了点水果。”尹懋说。

    “真是,医院里的病人痛得要死,谁还有心吃水果?假惺惺的,不来看望倒还好一些。”德志说。

    “余哥在这里负责项目,应该看看余哥的面子,多少该给点慰问金,现在没心情吃喝,钱有了,以后在康复阶段,多买点好吃的,可以加强营养的。”尹懋说。

    “是的,要来,就来实际的,余哥为什么不提醒?”德志说。

    “谁知道呢?”

    “去机场。”德志说。

    刚才说了半天话,司机一直没开动车,德志正在纳闷,司机盯着他们说话,德志突然意识到这个,然后就赶紧向司机说了目的地。

    …,

第237章 无法翻身() 
的士司机比较本分,不说话就不走,说了才动。车发动后,德志有点后悔,不该来送,他热情过度,可能是一顿饭起了作用,竟然送平时都懒得见的尹懋到机场。

    机场离医院不远,用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机场,进场的时候,尹懋问:“怎么还收费?”

    “怎么不收?现在处处都讲钱,离开钱难办事,连路都不能走。”德志说。

    “也是,难怪医院里不见钱,就不给做手术呢,宁愿看到布者死亡,也不施救,真是缺德。”尹懋说。

    “因此,有人说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一辈子不进医院。”德志说。

    尹懋听了点点头。

    德志交了钱,的士开了进去,德志又给司机车费,尹懋说:“你跟车回去吧,在这附近不容易找到公交车。”

    德志说:“好吧,我回去了。”

    想必尹懋妻懂得乘坐飞机,因她就是坐飞机来的,她的女儿在机长作,早已手把手地教会了他怎样去做。

    德志与他们道别,重新上车,返回到医院。刘秀也要走,德志不好说什么,她已经和齐老师准备好东西,坐稍晚一点的航班,见到德志,她说:“这里就交给你了,随时和我们保持联系。”

    德志点点头,心里不是滋味,刘秀和齐老师是统一战线的,总是说“我们我们的”,哪怕是一个人的意见,也说我们,这个意见,一旦成为组织的意见,就很可怕,就是谎言。

    撒谎是魔鬼的作为,谎言是魔鬼的化身,德志害怕和魔鬼同舞,但是又不得不和魔鬼打交道。

    德志心里有点高兴,毕竟领导马上要走,自己在恩施,没有人管,逍遥自在,可以充分支配自己的时间踏道。

    德志盼望着她们快走,实际上时间快到了,她们马上就要离开。刘秀问:“还有没有什么需要?”

    “没有了。”德志说。

    德志不假思索地说,的确,需要有很多,只怕德志得不到满足,说了也白说,领导的策略,无非是想借这个机会安慰一下他,真正的实体动作,是没有的。

    德志送她俩下了楼,德志帮忙招呼了一辆的士,然后对司机说:“送这两位女士去机场,请!”

    德志不忘礼貌,赢得刘、齐两位女士的好感,不过,这个仅限于好感,没有什么多说的。

    送走两位领导,德志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地了,他和领导在一起,根本感觉不到轻松,反而感到巨大的压力。这份感觉说不清楚,不知道从何而来。

    德志没有送她俩去机场,也不用教她俩如何登机,她俩常在外坐飞机,比德志熟悉得多,也有丰富的经验。

    看她们上了飞机,绝尘而去,德志突然忘记,竟然没有帮他们提行李箱,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德志有些后悔,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过错”将要被齐老师数落一路,从上车到下车,从上飞机到下飞机,再从上车到下车,直到到达目的地。

    德志已经受过处罚,那是因为###坡村的项目,在年终评估的时候,降了三分,三分的概念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实际上圈内的人看来,就是钱。比方说,满分是十分,表现得好的,毫无瑕疵,可以得满分,上涨有一百元;七分就是七十元,比别人少三十元,不是一个月,而是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如此,比女人来月经还及时,每月都少三十,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元。

    这还不算,以后不会再翻身。在别人没有犯大错误的前提下,别人不会减分,总是满分的话,德志就永远比别人少三十元,少三分,一直到这个世界的末了。德志想要在有生之年,靠翻身超过别的同事,恐怕比登天还难。

    德志受到的这个惩罚是终生的,除非机构建立并完善制度,或者德志离开这家机构,否则,就永远别想翻身,只能永远比别人的工资低三等,工资低、高学历,形成对比,让低学历的耻笑高学历的,,读那么多书,还不如不读书的,或者不如读书少的。

    德志已经麻木,他很清楚,在机构里,要会巴结领导,会舔菊,才会得到重用,才会受到领导的偏袒,有什么好事,才能轮到那些口蜜腹剑的人。

    前次惩罚还没结束,一直持续,这次得罪的事又发生,真是奇怪了,德志就长了一个得罪人的脸,从骨子里就有叛逆性格,尤其是对领导,不仅不会巴结,反而更会讽刺和挖苦。可想而知,德志根本不会从领导那里得到丁点的好处,只有坏处。

    德志送走两拨人,真是过瘾,总算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但是,这些人可不好伺候,都是齐老师的亲戚,都不能得罪,要钱给钱,需要啥就要给买啥,这是命令。比齐老师在这里还管用。现在通讯发达,非常快,刚才发生的事、说过的话,稍纵即逝,很快就会响应道:“立马不认账!”

    德志和这些人打交道,要十分小心,否则,真的要一次又一次地被罚,且受惩罚的耻辱,永不磨灭。

    德志先去病房看看芭比,忙了半天,还没看到芭比,不知是死是活。

    她已经转到普通病房,一间病房有三个床位,比尹懋和余哥那个还要舒服些。听说尹懋先住的是走廊,等到有人出院,在四天后,他才换了病床,不再住走廊。后来,余哥听说尹懋离开走廊,就前来祝贺。

    德志当时不在,他在家休假过中秋节,余哥来看尹懋,是刘秀亲眼所见。听刘秀说,余哥很憔悴,宁愿不要他老婆搀扶,自己一瘸一拐地来看,穿着刘秀买的衬衫,显得有些宽大,可能不太合身,猛一看,还以为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呢绝色庄主腹黑娘子。

    德志可以想象当时的样子,本来余哥穿衣打扮都不讲究,好衣服穿在他身上,也糟蹋了布料,衬托不出他的气派,反而让人难受,觉得余哥应该好好地提高素质。

    但是,素质不是一时两时能提高的。

    德志看芭比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德志走进病房的时候,芭比没有打招呼,倒是芭比的爸爸说:“欢迎你!小姚。”

    德志点点头,问:“怎么样?芭比现在康复了吗?”

    “你看,她的头部受伤的地方比较多,不过,没有危险,打针吃药,护理一段时间就行了。”芭比的爸爸说。

    眼前这个老人,有三个孩子,芭比是第二个,上面一个姐,下面一个弟。据芭比说,她姐读了神学院,学历最高,不愁没有工作,起码在齐老师的帮助下,可以到教会当个牧师。另外,她弟弟也不用担心,是男的,在农村都会有作为。这么多土地,正需要男而行耕种。

    只有芭比比较危险,长相不好,皮肤较,工作又不好,工资很低,工作地点又不在城里,接触的人又少,没有办法得到见面的机会。r

    没有机会见面,就谈不上交流,时至今日,还是单身一枚。不知道她有什么想法,也不善于交流,好像有些好高骛远,想找刘德华这样的人作男朋友。

    德志不喜欢在病房,也不想靠近芭比,只是看到芭比的床底下,有不少牛奶,都是成箱成箱的,码在那里,不知道啥时候能喝完。桌子上摆了一些水果,香蕉、苹果、梨,堆放了一桌子。

    德志不喜欢这样的环境,特别是面对芭比的时候,没有话说。德志就提出去看余哥,他说:“明天余哥离开恩施,我去看看他,免得他不好想。”

    “好,你去吧。他受的是轻伤,不要紧的,明天出院,有飞机坐呢。”芭比的妈说。

    德志笑了笑,说:“多保重,看完了余哥,我就不过来了。这段时间比较忙,又累,想早点休息。明天见。”

    芭比的妈说:“好,你去吧。明天再见。”

    德志走到门口,突然返回来,说:“差点忘了,还有医药费吗?”

    “有,有,后天再交吧。”芭比的爸爸说。

    在这方面,芭比的爸爸更懂得医治费用的问题,这个很重要,万一弄不清楚,又没有接到医院的通知,他们就停药,驱赶出院,对芭比很不好,就可能面临着落下残疾的可能。到时候,基金会就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收纳篓了,社会上嫌弃的老弱病残,全部收到基金会麾下,做不了什么大事,办不了什么坏事,凑个热闹还是可行的。

    德志点点头,朝楼下走去。只有一层,搁不住乘坐电梯,德志熟悉余哥的病房。直接进去,看到余哥坐在床沿上,歪着脖子看电视,他的妻子在削苹果,看到德志,立马站起来,让德志坐,德志想坐,看了一会儿,没有板凳,只好斜着身子,坐了半拉屁股,跟余哥说话。

    余哥非常高兴,他说:“好兄弟,又见面了。这场车祸,让我们更加团结,都是生死与共的同事。”

    德志也感叹不已,一场车祸,竟然让余哥说起话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真是了不起。

    余哥说:“这几天闷得慌,又是看书看报,又是看电视新闻,非常丰富,不知不觉就学了一些官话。献丑了!”

    “这也没什么。在学校里学语言毕竟是一小部分时间,只有在社会上不停地学习,才能掌握词语和句子,不要笑话我就好,”余哥谦虚地说。

第238章 有借有还() 
余哥的方言很重,听起来像外语,和东亚的国家尤其日语最相似,德志和余哥在巴东工作三年,接着转战恩施,天天听,也听不懂,比英语还难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点没错,方言不改,要想和德志交流,必须说普通话,普通话说得很特殊,德志听他说话非常难受,不过,习惯了就好了。要想和人和睦相处,必须要学习忍耐的功课,否则,一天都呆不住。

    余哥说:“明天我就要上天了,还没坐过呢。”

    “恭喜你首次升天,弄不好,以后会经常升天呢。”德志笑着说。

    “说知道是不是呢,管他是不是,只要这次坐过一次,也有骄傲的资本。以后老了,也可以向孙子讲坐飞机的经过。”余哥说。

    经过他这么一说,德志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余哥做的事,是为了晚年向孙子讲,不是信心好,也不是爱耶稣,而是爱孙子,也是为了自己的好名声,在乡村里,当别人谈论他时,至少有个说头,不再是以前那个赌徒,而是现在的圣人。

    难怪他不为钱呢。钱少,他也干;看来最吸引他的不是钱,而是名声,说起来好听,比当水电工,一天赚二百元,但没有社会地位要强得多。

    余哥的妻子生来比较愚笨,可信心很好,她不善于理财,却很有人缘。别人找她借钱,她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