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秦-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平君坐上了楚王的位置,倒是有些难办。别的不说,单单就是他与孝后和昌文君的关系。巴蜀就会不稳定,如果巴蜀叛乱。大秦立刻就会陷入危机,别的不说军粮就会要了大秦的命。”章佳对于李园没什么感觉,接过云钥手里的飞鸽传书仔细看了一遍,便下意识的开始研判形势。

    “接着说!”云钥也立刻从回忆中清醒过来,迅速的进入了平凉王的角色。至于那些务必要的唏嘘叹惋,作为王者不需要那些无聊的东西。唏嘘一会儿就行了!

    “如果巴蜀叛乱,大秦需要军卒去平息叛乱。而目前,大秦能够动用的重兵集团。只有跟咱们对峙,由屠睢率领的军队。和远在中原,刚刚结束了围攻大梁。疲惫不堪的王翦军团!

    王翦军团刚刚攻克大梁,平灭了魏国。全军上下疲惫不堪,正是急需休整的时候。更何况,王翦还要负责函谷关以东。最近这些年占领土地的防务,如果不是大王您将草原上的匈奴人打得奄奄一息。恐怕王翦的日子还要难过!以他的兵力,根本没有资格入蜀平叛。除非,大秦不想要千万秦军尸体堆出来的土地。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公孙龙和赵高敢这样说。别人不知道,大秦军方很可能就会造反。

    所以……!”

    “所以,大秦能够调动的也就只有咱们对面的屠睢!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就不防备平凉了?”云钥拉了一把章佳,让章佳坐到自己的腿上说道。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事情发展的构想,心中的事情放下,立刻就有情欲涌了上来。

    “您现在是国舅,他们跟您斗不起。况且公孙龙和赵高,一个是常年居于咸阳宫的隐士,另外一个是宫里的大监。虽然他们政变成功,大秦军方却并不买他们的帐。这次政变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大秦军方的重要人物都不在咸阳。如果有王翦那样的人物在咸阳,只要登高一呼。赵高和公孙龙会被立刻剁成肉泥!

    您没看到,当今朝廷之中。三公的位置分别的丞相公孙龙,御使大夫赵高,这太尉的职位还空着呢。放眼当今大秦天下,如果您不做这个太尉。谁还做得?又有谁,还能够指挥得动那些虎狼一般的秦军将士?”章佳凭借着对大秦的了解,开始自己的分析。

    不得不说,负责平凉情报工作以来。章佳的功夫是没少下,这一番分析是入情入理。将大秦即将发生的事情,预测了一个底掉。作为上位者,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准确判断事物的未来走向是基本技能之一。章佳正是这样一个合格的上位者!

    “我现在是平凉王,一个太尉的破职衔能说得动我?想要和谈,必需得拿出一些诚意来才行。哼……!”云钥对太尉的职位,表现出了充分的不屑!

    “您是王,自然不会在乎。可在公孙龙和赵高的眼里,这却是一块了不得的肥肉。妾身在想……!”

    “赵高!公孙龙!你认为这两个人成功之后,还能够像以前那样合作无间?我告诉你,他们绝对不会手拉着手,迎接美好的新生活。大秦的权威斗争一向充满了鲜血与诡计,在这个世界里童话是没有市场的。”

    解决外敌,即刻内斗也算是华夏文明的光荣传统之一,很快,公孙龙与赵高便十分自觉地依照这一传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内部斗争。

    说来有点滑稽,斗争的起因并非分赃不均,而是性格不合。因为公孙龙是一个有理想、没道德、有文化、没纪律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他心黑手狠脸皮极厚,但还是想做事的,是有追求的。

    可赵高这哥们儿,除了有野心和贪欲外,啥也没有,如果坏人也分档次的话,公孙龙就是一个有品位的坏人,而赵高就是坏人中的渣滓。

    夫妻之间性格不合可以离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合最终却只有一个结局——你死我活。

    云钥看穿了这一点,他确定有文化的政治家公孙龙,一定会和没文化的太监赵高进行一场生死pk。至于pk的结果,云钥还是比较看好赵高。毕竟,这是一个没有底线和节操的家伙。而在政治斗争中,底线和节操就是用来突破的。

    “您的意思是,赵高和公孙龙之间会……!”

    “我敢肯定!”(。)

第三十九章 裂痕() 
赵高和公孙龙的矛盾,几乎在“甘泉宫事变”的第二天就开始了。他们原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关系很好,但功成名就之后,公孙龙才发现,他的这个同伙素质实在太低。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我们的赵高先生没有经过幼儿园教育。小学,初中更是提都别提。仗着自己聪明,自学成才认识了几个字。你让他有理想有抱负,成为色会主义四有新人,也真难为了他。加上身体有残疾,心理变态严重。对于权力异常的渴望,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公孙龙拜将之后,开始操持大秦政务,每日忙于办理各种事情,毕竟他还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可赵高却截然不同,他发达之后,只热衷于干一件事——贪污受贿,不但如此,他还不断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混乱朝纲。

    要求封赏“甘泉宫事变”有功人员的报告是一封接着一封,前后竟然达到七百多人,真是天晓得这些人都是哪里来的,估计他连那天晚上在自己家厨房做饭的老妈子(应该是有力地保障了后勤补给)也算了进去。他的养子、侄子乃至于七姑八婆之类的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封了官,令人叹为观止。

    公孙龙看到这种乌烟瘴气的情景,都会不由得羞愧有加:当年我怎么和这个人搞到一起了?什么素质啊?他自己虽然是一个阴谋家,可那位仁兄充其量却只能算是个身体有残疾的混混,如果继续跟他混下去,实在太丢人。

    但无论如何,现在两人不能翻脸。因为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没有做,那就是清算荆二留下的一切。首先便是以新王二世秦王胡亥的名义发诏命给远在成都的昌文君,要他即刻斩首叛乱分子蒙毅。

    蒙毅这个家伙是蒙恬的弟弟,在蒙家地位仅次于蒙恬。他掌控禁军多年,故旧亲朋几乎遍布禁军。而且因为他是蒙家的一份子,在大秦军方也很有影响力。如果不干掉他,秦二世胡亥的王位恐怕都坐不稳。

    所以,这个家伙虽然远在成都也必需要干掉他。蒙毅得到的命令是清查孝后与昌文君,公孙龙与赵高相信。无论是孝后还是昌文君,等他们这封诏书已经等了很久。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干掉蒙毅,她们应该非常开心才是。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处理荆二遗留下来的那些夫人,美人,还有那一大堆闺女儿子。

    荆二先生后宫的女人很多,孩子自然也有很多。在短暂的生育期里面,居然连闺女带儿子就有十八个之多。这十八个孩子,就是十八个定时炸弹。对于炸弹,赵高先生毫不含糊。他的意见就是杀掉!

    “太后!如今蒙毅在外,虽然太后已经用大王的旨意去诛杀。可成都距离咸阳关山万里,难保那蒙毅就听到消息逃脱追杀。您可别忘记了,蒙毅掌管禁军多年。这咸阳城里有无数他的亲朋故旧,万一他掌控了一位王子。找个地方另立朝廷与大秦为敌,那可就是天大的麻烦。”赵高发挥了一向的心黑手狠本色,一番话说下来云春儿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对于云春儿最重要的,就是儿子的王位。无论是她还是赵高公孙龙,他们的权力其实都来源于不到十岁的胡亥。一听说蒙毅有可能带着一位王子另立中央,云春儿立刻就急了。

    “赵先生说得有道理。哀家看……!”尽管荆二还没有死,但云春儿就当他死了。连自称也从本宫,改成了哀家。

    “太后!大王留下的子嗣和公主。足足有十八人之多,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将他们杀了。我们如何向百姓解释,如何让天下人服气。难道您想让大王或者是您,留下一个屠夫的骂名么?史笔如刀,后代史书更要如何评价?还望太后三思而后行!”公孙龙立刻跳出来反对。赵高可以心黑手狠,但他不行。不是他心存仁慈,而是这样做实在没有办法交代。

    大秦以法立国,秦法严苛却得到了所有秦人的尊重。所以,大秦才能成为诸侯最强者。即便是荆二在位的时候,弄死一些宫女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偷偷埋到后花园里面。律法就是一个国家的规矩,维系整个社会运转的规矩。如果肆意破坏,就等于破坏社会运转的规则。一旦律法崩坏,这个国家也就快要走到尽头。

    无论是朝廷的勋贵,还是最高权力者荆二。他们都在无时无刻的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律法,即便是有特权也不敢轻易动用。现在诸位公子和公主,没有丝毫的违逆。就这样毫无理由的将他们杀掉,如何让人心慑服?今后,秦法的威力将大打折扣。勋贵们人人自危,脆弱的二世政权便有覆亡的危险。

    公孙龙是个有理想的政治家兼阴谋家,他这番话完全是出于维护大秦朝廷稳定,和社会稳定的目的出发。

    可赵高不管那些,干掉那些公子和公主必需进行。为了胡亥的王位他付出了一切,现在只要谁威胁到胡亥,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哪怕,有威胁的资格也不行。

    “丞相大人多虑了,不就是找些理由么?这不是问题,赵高会让大秦朝廷上下,咸阳城上下,甚至是三秦父老都说不出一个不字,这总可以了吧!”栽赃陷害的事情,赵高早就玩的精熟。陷害几个王子公主,不成问题!

    “呃……!”公孙龙善于雄辩,可他低估了赵高的无耻。陷害这种事情,他居然能够在小型廷议这种场合说出来。别忘了,这里可不光是有胡亥母子和公孙龙,赵高。还有边上的冯去疾和公子颖,冯去疾现在仍旧是廷尉署中尉,而公子颖因为在“甘泉宫事件”中的优异表现,被封为资政大夫也算是三千石的高官。对得起他王族的身份,还能抚平老爹被荆二干掉的受伤心灵。

    公孙龙有些尴尬的看了一眼冯去疾和公子颖,结果发现他们都垂首不语。跪坐在地席上一言不发,但脸色却是难看至极。

    这个狗娘养的!公孙龙心里嘀咕着,脑子却在告诉运转,想着怎样说服云太后。不要妄杀这些公子和公主们,毕竟他们没有触犯任何国法。

    “公孙先生也是为了大秦考虑,哀家心里清楚得紧。不过既然赵先生有办法让大家心服口服,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此事交由赵先生去做,公孙先生在巴蜀的事情上多用点儿心。毕竟,那里是我大秦的粮仓财源。”云春儿听到赵高的话,后脑勺儿都要乐开了花。见公孙龙在那里眼珠乱转,就知道这老小子一定在想办法。公孙龙一向以机智著称,可不能让这老小子相处法子来。云春儿立刻敲定跟脚,这件事情就由赵高去做。让公孙龙死了插手的心思!

    “诺!”公孙龙心里恨死了这个蠢女人,可是却没有一丁点儿办法。胡亥没未满十岁,太后临朝听政那是惯例。当年以荆二的能耐,也是受到赵姬多多掣肘。甚至弄出了嫪毐那个怪胎出来,最后在荆二的冠礼大典上疯狂反扑。差一点儿就要了荆二的性命!

    “下面该议什么了?”云春儿根本没有咨询冯去疾和公子颖的意思,在她眼里这两个人就好像是一团空气。听到公孙龙承诺之后,立刻询问下面该议一些什么东西。

    “呃……!下面要议的事情是西北的战局!”公孙龙无奈的从刚刚的思维中退出来,开始考虑西北战局的问题。

    “西北……!”云春儿有些无奈,西北的问题就是她云家的问题。屠睢带着数十万大军,正在西北与云钥对峙。不要说每年,每一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和粮秣。而且这些东西都要从三秦,以及蜀中发运。路上耗费极大,十成里面能送到前线四五成就不错了。即便以大秦之富庶,那也是极大的耗费了秦国的国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结束对平凉的战争。让大军解甲归田也好,前往东方,隶属王翦麾下进宫楚国也好。总之,不能够继续在西北干耗着。

    “现在西北每天的耗费非常惊人,大秦的财政已经难以支撑。幸好这两年风调雨顺,若是出现天灾大秦可就难以支撑了。”公孙龙接手了赢傲的官职,自然对大秦的财政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现在大秦财政已经十分吃紧,其中很大的一块靡费就是西北大军。

    “公孙先生是个什么章程?”云春儿抚了抚额头说道。当年因为荆二与大哥云钥闹得有些僵,而且别人不知道。她云春儿是知道的,这个大哥并不是她的亲大哥。所谓亲情实际上脆弱的可怜,这么多年过去了剩下多少,她自己也不知道。

    “呃……!现在大秦的财政实在难以支撑如此耗费,臣的意思是请太后休书一封。希望云侯念着亲情,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对峙。有什么事情,大家坐下来谈。该给平凉的咱们给,说到底这件事情是先王当初做错了。对云侯有些让步是应该的!

    只要结束这场对峙,臣以为便可让大军中的秦人士卒返回家乡,继续在土地上耕作。而赵国人,则可划拨在王翦将军麾下。继续对齐国或者楚国征讨,如今七诸侯已去其四。只有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尚在苟延残喘。只要大秦再加一把力气,一统华夏将指日可待。”公孙龙没有继续说下去,一统华夏之后就是要干掉西北云钥。可这太后就是云家人,这种话他可是断然不敢公开说出来的。

    这话让云春儿有些为难,信她可以写。不过效果怎么样,连她自己也不清楚。这些年下来,那份薄薄的亲情还有多少,她真的说不准。

    “太后不可!”赵高大喝一声,便直接站了起来。如果说谁最不想大秦和平凉和谈,非赵高莫属。当初唆使匈奴人干掉了乌孙季长,他已经没有和平凉云家有和好的可能。他坚信,在平凉向大秦索要物资的清单上。赵高的人头,一定是名列前茅。眼看富贵刚刚到手,现在让他放弃,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站出来之后,赵高才想起自己似乎并没有准备好说辞。幸亏这些年练出的急智,想了一下说道:“太后!平凉占领了雍都与陇右,而且还威胁义渠草原。在战场上,平凉也是占尽上风。不但李信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就连蒙恬统军的时候也是败多胜少。

    大秦王室惦记着雍都的宗庙还被平凉人占据,朝臣们担心陇右被平凉统治时间长了会离心离德,那些战死者的家人,无时无刻不想着为亲人报仇雪恨。而太后又是云家人,此时若是宣布与平凉和谈,又宣布从西北撤军。

    那请问太后,雍都咱们要不要讨回来?陇右要不要讨回来?战场上没有打回来的东西,您认为云侯会轻易放手?到时候朝廷会怎么想?宗室又会怎么想?是您假公济私,还是大秦真的撑不下去。太后!大王新近登位人心不稳。若是此事被有心人利用,将会对朝廷,对太后十分不利。人言可畏啊太后!”赵高一番说辞,让公孙龙震惊。

    打死公孙龙也没想到,赵高有这样的急智这样的辩才。这一番话从为云太后着想的角度着手,的确是一步好棋。

    而且赵高说的还算有些道理,战场上都没能将雍都和陇右夺回来。你指望云钥忽然精神错乱,在谈判中答应将雍都和陇右还给大秦?雍都和陇右拿不回来,宗室会怎样看太后和大王,朝臣们又会怎样看太后和大王。尤其是太后还是云家人,如果有人造谣说太后串通娘家,图谋大秦疆土。再被有心人利用,那后果……!

    秦人冲动好战,怕是只要一撩拨就会掀起滔天巨浪。说不定,大秦的这个新政权就会被巨浪吞没。

    (。)

第四十章 赵高的愤怒() 
“公孙先生,你怎么说?”听了赵高的话,云春儿立刻就黑了脸。与云家和谈的事情,立刻就变得骑虎难下起来。大秦的财政重要,没有钱这日子根本过不下去。可胡亥的地位更加重要,现在基础薄弱可千万不能引起秦人的公愤。

    “呃……!老臣的意思,还是尽量和云侯和谈为好。就算不能明里和谈,也要做到暗地里和谈。大秦的银钱粮秣,实在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今年或许这样能撑过去,可明年呢?谁又会知道,明年会不会如前几年一样风调雨顺。如若发生天灾,大秦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钱粮来赈灾,也没有办法再支撑大军的军粮。

    还有,刚刚接到楚国传来的消息。楚国公子负刍叛乱,杀死楚哀王。后来,公子负刍又被昌平君杀掉。现在的继任楚王,正是从我大秦逃走的昌平君。此人对我大秦了解甚深,而且巴蜀如今又是在孝后和昌文君的手里。若是一旦他们联合,大秦的粮仓巴蜀就会出大麻烦。臣认为!为了大秦计!为了大王的社稷计,还是要与云侯谈判为宜!”公孙龙是政治家,政治家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妥协。

    公孙龙的妥协就是由明着谈判,改成暗地里谈判。反正只要云钥不在西北折腾,怎么都好。现在大秦家底薄,可经不起再这样的折腾。

    赵高的脑袋都要气冒烟了!这混蛋难道不知道,云家最想要的东西或许就是自己的脑袋?一看这货就是故意的,早就知道这家伙两面三刀。却没有想到,如此的两面三刀。刚刚革命成功,就要干掉老子。借的还是云家的刀,高,真他娘的是高手!赵高在一旁咬碎了牙,却想不出什么反驳的办法来。

    云春儿见到赵高不说话,便转过头来看向冯去疾和公子颖。“你们一个是王室宗亲,一个是掌管廷尉署的中尉。说说看,公孙先生的条陈如何?”云春儿见赵高不说话,便以为赵高是默许。她根本就不知道赵高与平凉的仇怨,还以为赵高只是一心为她着想。现在公孙龙与赵高都已经同意,问问冯去疾和公子颖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事情。毕竟诏了他们两个来议政,到时候什么事都不问他们。这也太过伤人的面子,胡亥的年纪小根基也不稳。必需有更多的人支持才行!

    冯去疾与公子颖对望了一眼,心道:终于想起我们了。还以为真拿我们当空气!

    冯去疾想了一下说道:“平凉的确是我大秦的一块顽疾!而且我大秦屡次用兵,都没能剿灭平凉叛军。先是李信,后是蒙恬。这都是我大秦数得着的名将,在西北却都吃了败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