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平常都干什么了,这么不让家里人放心。”马野郁闷的想。
第六节 大哥!不是吧?(1)
一连是全训部队,半天训练半天政治学习。独立团不像当时有的部队,没有大规模的经商。只是有一些菜地和一个规模还不小的养殖场。所以,参加劳动的事情很久才能轮上一回。更由于一连的驻地就在独立团团部,上面视察的时候一连又很自然的承担了汇报表演的任务,所以一连训练、学习以外的任务就更少了。
叶扶苏他们几个由于翻译资料,杜为国特意允许他们可以缩短政治学习时间。马野父亲寄来的第一批资料和字典到了。足有上百本。搞得惊动了团长和政委。刘爱国在得知今后还将会有大批资料寄来,特意将团部的乒乓球室改成了资料室。一台被独立团当宝贝一样的486电脑也被借给几个新兵。
看着“押送”电脑来的政委和专职操作电脑的参谋,叶扶苏直翻白眼。这都什么跟什么呀。现在家用电脑都开始用“奔腾pro”了,整这么个破486还跟宝贝似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向“表现良好”的电脑在进入资料室后开始罢工了。“操作参谋”估计也是半路出家的“二把刀”,急得满头大汗就是不能让电脑“复工”。
看着抓耳挠腮的“操作参谋”和满脸紧张的团长、政委。叶扶苏轻声地对杜为国说:“连长,要不让我试试,我大学不就是学这个么?”
“对呀!没问题吧?”杜为国在得到叶扶苏肯定的答复后,马上向张建军说道:“政委,小叶参军前在地方上就是学计算机的,要不让他试试?”
“好,好!”张建军和刘爱国异口同声地说:“你就是叶扶苏对吧?听你们连长说过。你试试。”
熟练地打开机箱,叶扶苏一眼就看到了电脑硬盘线不知怎么搭拉在了一边:“可能是刚刚震动太大,硬盘线掉了。”接线、开机。电脑恢复了正常。
“好,好,到底是专业人才。以后团里的电脑要是有什么毛病就交给你了。”刘爱国拍着叶扶苏的肩膀说道。
“还有电脑?”叶扶苏一听就来了兴趣。
“有,全团配发了8台电脑,最好的听说是什么奔腾呢。”张建军接过了话头:“以前要是有什么问题,基本上都是请军区技术部门的人来给修,参加过技术培训的那个参谋去年转业了。要不今年团里面还打算搞个计算机网络呢。”
“是呀,有了计算机网络咱们也能来电子战了。”刘爱国一脸遗憾的直摇头。
看着有些发呆的叶扶苏,张建军有些不解:“怎么?有什么问题么?”
“没有,只是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战还有很大的差距呢。”看着团长的脸色,叶扶苏小心地回答到:“计算机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真正的电子战包括了很多的内容。”
“嗯?你说说!”刘爱国最近刚刚搞到一本有关超限战的资料。对于里面把电子战、网络攻击什么的当作攻击手段一直有些不理解。
“计算机网络简单的说就是将计算机通过数据线(也叫网线)相互串连,串连的方式很多,也就是网络拓扑结构有很多。小型的叫局域网,大型的可以是国际间的互联网。其实计算机网络最大的优点在于远程管理、通讯、分布式计算和资料的共享什么的。您说的电子战可能是指攻击敌人的网络系统吧。”叶扶苏简单的介绍了网络的构成和相关的网络硬件设备后接着说道:“其实电子战有很多方式和手段,比如攻击敌对方的要害部门计算机网络,使之瘫痪、盗取重要资料、发布假的消息,这是战略层面的;还有可以侵入敌人的指挥系统,调动战场上的敌人兵力,瘫痪敌人计算机应用比较集中的部门,像导弹部队、空军;还有进行战场的电子干扰瘫痪敌人指挥系统,通过监测敌人的电磁流量和特征判断敌人布防,发布我军假的布防和电磁特征……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里面只是运算、操作和互联的工具。这些我们这次翻译的资料里面就有一些。”
听的有些头晕的刘爱国看着张建军众人,舔了舔嘴唇:“这么热闹,我还以为有计算机网络就可以了呢。”
。。
第六节 大哥!不是吧?(2)
“大哥,不是吧?你想的也太简单了。电子战可是未来战争的基础打击手段……”说的正在兴头上的叶扶苏脱口而出。看着被一句大哥惊的目瞪口呆的众人,叶扶苏的大脑一片空白直接进入了宕机状态。
张建军强忍着笑意,轻轻地捅了一下也在大脑宕机的刘爱国。正在满脑子琢磨着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的刘爱国根本没有在意那一句“大哥“,反应过来的刘爱国一边点头一边对着叶扶苏说:“我们能不能自己联网,就是你能不能把网络连起来。你不是说计算机和网络是电子战的基础么?”
“团长,我,我刚刚,我不是有意的,我说顺嘴了。”叶扶苏语无伦次地赶紧解释:“我能联上团里面的网络,但是要达到电子战的水平可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过我可以让我大学老师帮忙,先弄个模拟的。”
“好!你要是能把网络连上,再把电子战的那个模拟搞出来,你这个小兄弟我还真认了。”刘爱国笑着冲一脸紧张的叶扶苏挥了挥手,转向张建军一仰头。
一向配合默契的张建军立刻明白了刘爱国的想法:“我看可以试试,不管是对独立团还是对军区,这样的尝试都是应该的。不成功我们有了计算机网络,成功了可以在军区率先进行一些尝试,为军区的科技强军计划提供一些有益思路。小叶,你打算怎么搞这个网络?”
“嗯,首先是了解一下设备的情况,然后购买一些必要的配件。网络联机好办,团里才8台电脑,有一天布线,一天联机调试,很快的。有了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再把一些应用软件搞到。我家就有一些,还可以开发一些简单的应用功能。可以先把团里面的装备、训练情况收集、整理,电子化以后随时更新,这样您和团长就可随时通过计算机了解训练和装备情况,一些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各营要是也联网的话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讯,了解情况……”叶扶苏其实也没有想好怎么在团里面应用。只能把一些简单的东西先说出来。
“还有,我想你可以给大家讲一下计算机的应用知识。还要收集大量这方面的教材、资料”张建军补充到:“回去我们研究一下,我觉得联网的事情可以和翻译资料同步进行,你看呢老刘?”
“可以,基本上就这么定了。反正就几天,我看翻译的事情先放放。”
“为国,工作就算教给你们一连了,我会让团里配合,有什么困难么?”张建军向杜为国询问到。
“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我看可以让一班都参与一下,一方面小叶这边不是要布线么,敲敲打打的也有人帮忙,另外,这次资料里面有很多小的装备,可以自己搞来试试。一班是全团的尖刀班,可以当作试点。”
“好,可以试试。陈平有什么想法?”
“报告政委,我们保证不耽误训练,按时完成任务。”
“好!一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我说过搞好了,你这个小兄弟我就认了,还有奖励。建军,我们现在就回去召集开会。”刘爱国拉着张建军就向外走。
紧跟着向外走的杜为国顺手拍了叶扶苏后脑勺一下,不知道是在鼓励他还是在对刚才的一句“大哥”表示不满。
屋子里,一边擦汗的叶扶苏一边向着陈平直伸舌头。陈平无可奈何的用手指着叶扶苏不知道说什么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节 “叶氏扯淡电子战系统V1。0版”(1)
计算机网络搭建比预想中的还要顺利。这多少托了叶扶苏他们这个团是独立团的福气。在这样的直属单位,团长、政委有时候就像“土皇上”。虽说比喻不是太恰当,但是确实给叶扶苏他们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
刘爱国一声令下,独立团不仅一连一班划归了网络搭建领导小组(――马野命名的),就连团部的资料室、警通连和参谋部门也闻风而动,上下一起努力,不到两天就把布线、联机调试搞定了。叶扶苏通过家里和同学,搞到了不少“好玩意”,通过当时并不流行的特快专递,腊月二十八,收到了家里寄来的软件、教材。第二天晚上,所有的基础软件已经装到了机器上。
叶扶苏先是把一套学校学习时候的图书财务软件“盗版”成了全团信息统计软件。又说服刘爱国下令,将全团最近三个月的训练成绩做成了一个数据库,并且今后每天通过电话汇报当天的各种数据。当然数据库也是“盗版”。软磨硬泡的花了5000块钱,把老师刚刚编成的一个BBS系统,连带内部邮件系统也给拿下了。最后,叶扶苏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用5000元的“悬赏”,让一帮高手们帮忙修改当时最有名的战争游戏“红色警报”。要求并不复杂(其实也不简单):能够进行模拟演习,其实就是游戏,并且随意改变地图,配合地图和实际的派兵布阵计算每一个单位的变量。简单的说吧,就是可以自己玩自己的战争游戏。只不过这个战争游戏简单的像是部队兵棋推演、图上作业演习的电脑版,计算机的作用也仅仅是资料收集(数据库)、逻辑计算和简单图形显示。不过,这套“四不象”搞完了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
说实话,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于当时的叶扶苏和独立团来说,都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刘爱国高兴的亲自命令炊事班给叶扶苏他们几个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一边吃一边宣布认下了叶扶苏这个小兄弟。叶扶苏赶紧表示了一定不辜负大哥的期望,在训练、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争取进步;在生活中向班长、连长和大哥多请教。叶扶苏特意把生活两个字说的特别重,坐在一边的张建军和杜为国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私下里,杜为国对陈平说叶扶苏成熟多了,对于部队地环境和特点也比较能够把握了。
饭后送走几位“脑袋”回到班里,吃的直揉肚子的马野笑着对叶扶苏说:“哥们,咱是不是多干几天呀。伙食不错,还有,团卫生队也可以联网呀,全团的身体情况也要随时统计的嘛。工作不要留死角,考虑问题要周全嘛,小同志。这可是保证训练和战斗的关键呀。嗯,这个事情我可以帮你分担一下嘛,我去卫生队坐镇。对付那帮妹妹我倒是有几下散手。”
说的眉飞色舞的马野冷不防被副班长严新给了一拳。呲牙咧嘴的马野赶紧揉着痛处躲到了陈平身后。平时不太说话的张晨从后面拍着马野说道:“那你还不如今天洗个凉水澡,再光着出去站俩小时,争取个肺炎什么的。这样接触妹妹们的速度更快。”一贯拿张晨当做“乖孩子”的叶扶苏、里羽异口同声的说了句:“农民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是必须严肃对待的训练、学习和思想问题,一班的几个兵嘻嘻哈哈惯了。在一起的日子,一班更像一个大家庭。陈平也不是一个嘘嘘叨叨的人。所以马野也就越发的无法无天。曾经有一次,陈平在叶扶苏的“挑唆”下,伙同一班所有的战士把马野按在床上揍了十几个大屁板子。可是皮猴子一样的马野老实了没有半天,就又是故态复萌了。搞的陈平无可奈何。
晚上睡觉前,陈平问起了叶扶苏从家里要钱的事情。当时杜为国看到这么多的软件和资料就知道叶扶苏自己垫钱了。只是团里和连里谁对程序开发和软件价格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所以团里让陈平代为了解。
“班长,您怎么想起问这个事情了?”按照叶扶苏的本意,杜连长和陈平平常对自己真的不错。这个事情搞好了出彩的是一连和一班。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打算提这个事情。就是私下里和里羽说了句。因为里羽想让家里给他也买台电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节 “叶氏扯淡电子战系统V1。0版”(2)
其实,叶扶苏这人的性格上有很大的江湖义气成分。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私下里叶扶苏更愿意拿杜为国和陈平当做和马野一样的兄弟。再说叶扶苏还真的不缺钱。
这要从叶扶苏的外公说起。老爷子解放前原本是一个大商人,也是北平有名的收藏家。公私合营后,老爷子干脆不在自己的买卖干了。政府当然也乐得让他回家。倒不是政府容不下人,主要是老爷子那套太不适合新中国的情况,而且本人又倔强的出奇。当然,像老爷子这样的人也不能在家呆着。就这样,叶扶苏的外公去了故宫博物院。十年###老爷子幸运地躲过了被抄家的厄运。所以叶家(叶扶苏随母亲的姓)可以说是家道殷实。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叶扶苏的几个舅舅也做起了生意,叶母则提前退休搞了个古玩店。大小姐出身的叶母对古玩轻车熟路,更何况早年又是北京玉器厂的技术员。自然赚了不少。可以说叶扶苏从小就对钱没什么概念。再加上叶扶苏从16岁起就在假期玩似的打工(当然是在舅舅们的企业了),更时不常用家传的古董知识在潘家园(北京的古玩市场)淘拢点小玩意倒倒手。小日子过的悠哉游哉。这次给团里弄网络的钱,就是“叶少爷”的私房钱。
“班长,钱的事情您就别管了,没多少。资料是我上学留下的,软件是盗版的,没几十块钱。”叶扶苏打算糊弄一下过去算了。
“不行,这是团里面要求了解的。再说,加强全团的科技化建设是全团的事情,不能让个人掏钱呀。杜连长说,依照你的性格可能不会告诉我们,杜连长感谢你挺够哥们的,但是部队建设不能光是凭哥们呀。这也是让首长们重视部队科技化建设,及早把科技产品纳入部队正常装备计划和预算的机会呀。他说你是明白人,一点就透。其实小叶,我也觉得挺感谢你的。真的。”
“我明白了班长,我又想左了。”深知计算机重要性和计算机网络是个吃钱机器的叶扶苏,马上反应过来了。要想真的达到资料上和团长心目中科技强军要求的目标。现在这个网络和系统基本上跟儿戏没什么不同。算的上是“叶氏扯淡电子战系统版”(简称,这是在马野的撺掇下,叶扶苏给系统起的名字)。接下来就是要让“脑袋们”接受这个系统的好处,脑子里有计算机网络化应用的概念,最后舍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其实,叶扶苏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杜为国和陈平这番话的涵义。直到后来,叶扶苏的另一个班长、战友、“哥们”牺牲后,他才真正的懂得了这番话的涵义和他今后从军意义。现在的叶扶苏表面上是有了很大的变化,成熟了许多。但骨子里还是那个我行我素、恃才傲物的叶扶苏。
第八节 除夕风波(1)
冬日的早晨寂静、冷清。阴沉的天空下,寒风掠过树梢,发出阵阵呼啸。缺少了树叶的阻挡,冷风像一把把小刀子一样削在人的脸上。几支早起的寒鸦不安分地在枝头跳来跳去,偶尔几声嘶哑的怪叫,让人听了眉头直皱。冻了一冬天的土地泛着直愣愣的白光,墙角处尚未化尽的残雪已经冻成了一坨坨发黑的坚冰。除了营房两侧红纸写就的一副副对联,单调冰冷的灰白色几乎笼罩了整个的独立团驻地。
今天是大年三十,原本应该热闹、喜庆的气氛。被早上的紧急集合冲的干干净净。团长刘爱国面色铁青地站在队伍面前,紧咬的牙关、绷紧的鼻翼和不停展开、攥紧拳头折射出心中的愤怒。
就在半小时前,刘爱国得到警通连的报告,警通连来自北京的新兵安康,失踪了。种种迹象表明,安康是有预谋地,自己离开军营出走了。换句话说,安康成了逃兵!
站在队列里的杜为国、陈平、叶扶苏、马野、张晨和里羽几个人心里都挺不是滋味。毕竟大家在新兵连(新训队)一起摸爬滚打了三个月,说起来还是一起获得了新训队的全优锦旗。安康的逃跑不仅让杜为国、陈平面目无光(谁让他们当时又是连长,又是班长的),也让叶扶苏他们几个新兵心里别别扭扭的。
印象中,安康平时就属于沉默寡言的一个人。性格也有些阴沉。有意无意的总是和大家保持一段距离。只是从平时的一些细节看得出,安康家里的生活很拮据。
政委张建军没有让已经暴走的刘爱国讲话。毕竟今天是大年三十,团里晚上还准备了联欢晚会。张建军不想破坏大家的心情。通报了安康失踪的情况,讲了事情的严重性和团里一定会严肃对待的态度。张建军就让各连将部队自己带回了。整整一天,大家都在议论着安康的逃跑。
看着心绪不佳的班长,一班的几个兵都在旁敲侧击地劝解陈平。借着去连部要翻译资料地借口,叶扶苏还想尝试着劝解一下有些沉默的杜为国。不过杜为国好像有些心不在焉,倒是一边的副连长王其文一反常态地显得有些兴奋。
叶扶苏和马野要求三十晚上站哨的要求被批准了(马野知道叶扶苏的打算后,也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也要求一起上哨)。杜为国肯定了两个人的想法,临走,杜为国有些情绪低沉地拍着叶扶苏的肩膀一连说了两声“好好干”。
除夕夜的联欢会上,刘爱国和杜为国好像都已经恢复了常态。战士们自编自导的一些节目让大家暂时忘却了早上的不快。叶扶苏用埙吹奏了一曲《思春》,悠扬的乐曲让人对春天的将至怦然心动。马野的吉他独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里羽的魔术,张晨得自陈平、严新真传的捕俘拳和一班集体一首荡气回肠的《满江红》合唱,更是让一班受到了全团的喝彩。风头盖过了团卫生队的妹妹们。最后,刘爱国拍着陈平的肩膀说:“你这个一班带的,比我那时候强。能文能武还能演节目,好样的。以后军区文艺演出就是你们的事了。可得再给独立团弄几面旗子回来呀。弄到了我还有奖励。”站在一边的张晨和马野听到奖励,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招的边上的里羽窃笑不止。
独立团自己的联欢会结束了。各个连队自己带回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去了。团里破例将熄灯的时间向后放宽了两个半小时。
11点整,叶扶苏和马野站在了独立团驻地的大门外。今天晚上,两个人将渡过人生旅途中最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