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变革-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旱灾虽然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少,但是却没有死多少人。百姓不管别的,在他们看来在这样的灾害下只要死人少就是好事,就是官家的功劳。

    从御道朱雀大街开始地上已经铺满了换土,一直延伸到南门大街东侧的太庙前,前来围观的百姓数不胜数,人们都希望看看带领他们走出这次旱灾的官家,一睹他的天颜。

    两府大臣带领京官,升朝官等等跟随在龙撵之后,赵祯这次打出了完善的仪仗,开始的时候他想用炎宋最高仪仗:大驾卤薄,但是仔细的考虑后发现大驾卤薄规模浩大,人马近万,即使御道和南门大街宽阔也容不下数万人马。

    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也体现不出气势来,还殃及百姓,于是就用规模最小的小架卤簿,即使这样人数也要有数千人。

    皇帝在出行时,称为车驾,记彔出行所用的兵仗器等护卫装备的本子称为卤簿,供皇帝出行的仪仗队称为车驾卤簿,车驾卤簿除了负责皇帝身边的安全,同时还担当着装饰皇帝权威的角色。因为它在这里并不是单指护卫用的兵仗器,还包括马车,乐器,旗,繖扇等装饰皇帝队伍的仪仗用品。

    赵祯坐在龙撵上缓慢的前进,前面有六引:第一,开封令;第二,开封牧;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书。

    其实前面的六引只有四人,开封府令,开封府牧都是要太子或是亲王担任,可是赵祯既没有兄弟又没有儿子,所以只有太常寺卿,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书。仪仗中的司徒其实就是户部尚书。

    在六引的后面是金吾纛槊,泽旗、朱雀、辟邪、玄武等旗,金吾队所执,检校龙旗前:金吾大将军,后面跟随整齐的跟随着:将军、六统军、千牛、中郎将,服花脚襆头、抹额、紫绣袍,佩牙刀,珂马。诸卫大将军、将军、中郎将、折冲、果毅、散手翊卫,服平巾帻、紫绣袍、大口袴、锦螣蛇、银带,佩横刀,执弓箭。

    道路两旁的百姓都被煌煌天威震撼了,无论老少皆然拜倒,炎宋立国以来官家出巡祭祀,百姓多是拱手而立即可,向这样情不自禁拜倒的场景十分罕见。

    赵祯面露微笑,平静的看着这一切,但是一旁的陈琳却发现,他的双手在赭袍的大袖内略微的颤抖。赵祯想回头看看朝中大臣,可是当他回头的时候,只看到了十二龙旗,官员们都被自己身后的仪仗挡住了。

    陈琳看到官家模样,笑着说道:“官家是否想看两府大臣和百官的样子?”

    赵祯笑着摇头道:“算了,本想看看,现在想来还是不看为好!他们怎么能有这些百姓好看?”

    赵祯的话让地下跟随的云舒一惊,看来炎宋的士大夫过于追求与官家共治天下了,已经引起了统治者的反感。云舒悄悄的转头望向上面的赵祯,他第二次近距离的观察古代的帝王。

    他的小动作被陈琳看在眼中,干咳一声,用来提醒胆大包天的云舒,四周的内侍皆是低头走路目不高举,只有他獐头鼠目的东张西望。

    云舒尴尬的对着陈琳笑了笑,赵祯好奇的望着未来女婿,这小子就是还真是大胆,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难怪灵儿和赵倩被他偷走芳心。

    发现自己未来老丈人的目光,云舒赶紧低头,并不是因为身份的关系,而是出于传统观念的害怕,即使在后世初见女方家长的男生,有几人不担心?

    “这小子见到朕反而害怕了,原先跟朕五五分账的魄力呢?”赵祯对着一旁的陈琳笑着说道。

    “官家天威如日当头,谁能直视您的锋芒?”陈琳赶紧送上一句马屁。

    云舒低头走路不屑的撇了撇嘴,还如日当头?如果真是这样还会被包拯喷得满脸口水?也就吓唬一下自家的女婿而已。满朝士大夫谁怕你。

    从南门大街开始一直到太庙,两边的百姓跪了一地,赵祯很快便把刚刚的不快抛到九霄云外,有了百姓的支持,他就是一代圣君。朝中的大臣也不敢过于的指责某些事情。

    其实从御街到南门大街东侧的太庙并不远,但是依然有些上了岁数的老臣气喘吁吁,并不是一位内路程,而是因为行进速度过快,队伍过了大相国寺后,仁慈的赵祯不忍心看着百姓一直跪在地上,于是传旨队伍加速前进。

    内侍们高声的向队伍后方传旨,两边地上的百姓感动的山呼万岁。就连路边青楼上的女子都身着正装跪倒在露出的栏杆后面娇呼万岁,这让赵祯的自尊心瞬间爆棚,兴奋的脸上一阵潮红。

    陈琳赶快从袖中掏出一个逍遥丸隐秘的递到赵祯的手上,赵祯假装擦脸悄悄的含入口中,一丝清凉从嘴中慢慢的流入身体。这是御医专门为他配制的神清丸。

    自从上次赵祯癫痫发作后,御医就专门为他制作了清神醒脑的药丸,只要赵祯激动,陈琳就递给他。

    仪仗队伍在距离太庙百步以外就停下,剩下的路程要官家亲自走去以示隆重。云舒和其他内侍被赶到官家的后面,在他莫名其妙的时候被人拽走。

    看着一位老内侍拉着自己向太庙外墙走去,又有一个和自己身高相仿的小内侍顶替自己的位置,云舒肯定这是在偷梁换柱。

    一排禁军仿佛没看见自己一样,侧身就让老内侍拉着自己过去,这条小路是通往太庙外墙的,高墙上的红漆有些斑驳,大概是炎宋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让赵祯修缮太庙。

    老内侍走得很快,几乎是在竞走,云舒要小跑才能跟上,与南门大街的热闹不同,太庙四周一个人影也看不见,但是云舒觉得有无数只眼睛盯着自己。稍有不慎就会万箭穿身。

    老内侍终于停下,对云舒道:“承事郎就从这里进去吧,里面有人接引你。”说完就就走,没一会就消失在一睹墙后。

    云舒无语的盯着地上的狗洞,要不要这样?!自己居然要钻狗洞进入太庙?再不方便也要给个梯子什么的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九十六章金匮之谜() 
云舒无奈的蹲下身子看了看,这应该不是狗洞,只是要弯腰半蹲着才能进入的小门,稍稍的蹲下一些就能进入其中,而且里面有一两个人影晃动。

    大丈夫能屈能伸,云舒无奈的弯下腰慢慢的向前走去。屁股上被人大力的踹了一脚,云舒就以狗吃屎的形态向前扑去,但是被人接住,他挣扎着回头想要看看是谁踹的自己。

    当看到那只脚上穿的是,黑面白绫的鞋子,云舒立刻明白是刚刚的老内侍踹的自己!他一直走在前面,云舒低头就看见他的鞋子。

    太庙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有点像是后世的寺庙,雄伟的大殿充满香烛的味道,殿前也有一个燃烧着一根粗大的黄香,这里与寺庙最大的区别是,大殿之内供奉的不是满天神佛,而是炎宋老赵家的列祖列宗。

    凡是死去的炎宋赵氏皇族皆可进入太庙中,享受后人的香火祭祀,正殿中是供奉太祖太宗的地方,因为是兄弟两人所以算是一世。

    云舒在禁军的护卫下走进大殿,只见那老内侍已经站在一旁直勾勾的望着自己,尴尬的点了点头,看来想报复他的计划是不能实现了,这老家伙一看就是专门负责炎宋太庙的老人,地位估计比陈琳还高。

    轻轻的从一旁的台子上拿起三根线香,在一旁的八宝琉璃登上点燃,往上一提燃烧的香就熄灭了,袅袅青烟升起,一旁的禁军脸色大变:“放肆!”老内侍挥了挥手,让禁军退下,亲自取过一个蒲团放在云舒的面前道:“赵氏先祖在上,云舒叩拜!”

    这是相当高的礼节,只有皇家子弟,或是他国贵胄才能得到这样的待遇,云舒哪里知道这些,他只是觉得出于对华夏君王的尊重,祭拜一下也是应该的。门外的禁军惊讶的回头望着叩拜的云舒久久不语。

    三个头磕完,站起就听见老内侍的声音想起:“再拜!”

    云舒猛然想起,像这种叩拜帝王灵位的行为,一般需要三跪九拜的大礼才行,于是又反复来了两次。老内侍见云舒三跪九拜完毕,于是笑着点了点头道:“听陈琳说起,你知道太祖石碑的内容?”云舒点了点头,这在后世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除了你还有谁知道?”老内侍皱着眉头的问道。

    “这世上除了我和家师就没有外人知道了。”这话很明确,直接告诉他没有别人知道,也不会外传,如果还有别人知道就是他的问题。

    老内侍恩了一声道:“既然如此,老奴就不操心了。你随我来。”

    云舒跟着老内侍走到左边的墙壁旁,只见老内侍轻轻的拍了下墙壁,一个密室就出现在眼前,云舒甚至都没看清这个密室是怎么出现的!

    老内侍点上里面的油脂灯台,光明四射,空无一物。云舒奇怪的问道:“怎么什么都没有?”

    “这里是磁室,当然什么都没有。”老内侍的话让云舒一惊,这个密室居然是用磁石建造的!好大的手笔。

    赶紧把手机交给他保管,云舒不知道这么大的磁铁对手机的影响,万一要是报废了,还怎么向赵祯交代自己的身份?

    老内侍奇怪的看着手中的小匣子,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黑水晶,匣子的底部也是黑色却非金非木很是奇怪。

    云舒进入磁石中,一会就出来,问道:“现在行了吧,我身上的衣服还是黄门院的。”

    老内侍把手机还给云舒道:“许久没有活人陪我说话了,你既然来了就多陪陪老奴。官家还要有一回才能到大殿中。”

    云舒耸了耸肩道:“无所谓,你想听什么,我这人最会讲故事!”

    “你就说说你的身世吧,老奴最是好奇!”

    “这可不行,除了官家谁也不能知道我的来历。”云舒摇头道。

    “你放心,老奴知道的秘密比你的故事还精彩,但是从没有泄漏给任何人,而且老奴这辈子都没有离开太庙的可能了,这次是托你的富才能去接引你进入太庙。没想到外面的变化这么大!”老内侍感慨的说道。

    “我说的话你敢听吗?”云舒狡黠的问道。

    “一个连死都是奢望的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听的呢?”

    “那就说说所谓的金匮之盟好了!”云舒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

    老内侍脸色一变,金匮之盟乃是炎宋的禁忌,谁都愿意起这事,没想到云舒居然敢说,难道他知道其中的细节?这几乎是不可能,只有太宗这位当事人知道细节而已。

    云舒在蒲团上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自己说这话就是为了吓唬这个喋喋不休的老内侍。没想到惊讶过后他居然一脸好奇的问道:“你知道?那就说说呗!”

    喵了个咪!这老货还真是什么都敢打听,这么大的岁数的人,八卦之火依然熊熊燃烧!

    “杜太后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太宗。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这些你都是知道的吧!”

    老内侍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事,众人也都知道这件事情!说点我不知道的!”

    云舒瞧了上面的太宗一眼道:“太宗在上,小子今天就把你的苦心说说。其实金匮之盟只是太宗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而捏造的!太宗担心得位不正所以与赵普唱了这出双簧而已,试想一下如果真有此事,为何太祖暴毙之时赵普不拿出来,而是要等到六年后才说出?”

    “嗯,确实是这样,不然赵普就是有拥立之功了!但是为什么又要弄出这事?”

    “那年是雍熙三年!”云舒望着老内侍便不再言语。

    “雍熙三年?雍熙三年!雍熙北伐!”老内侍突然想起,惊讶的看了看太宗的排位又看了看云舒,心中翻起惊涛骇浪。雍熙三年初赵普提出“金匮之盟”一说居然是为了坐实太宗继承大统的事实!

    这一切都是在为北伐燕云做准备!

    云舒点了点头道:“太宗背负了许多,为了北伐不惜自己的名节,试想一下太宗完全能做的更周密些,可是为何留下这么多的破绽?这应该是他故意留下的!他知道假的就是假的,即使做得再周密也南面会被别人拆穿,干脆就错漏百出,百官也配合他不再追问细节,一切以北伐为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九十七章我是未来人() 
赵祯在经过冗长的礼节后,终于进入太庙,百官跟随,但是他们只能留在殿外的庭院中不能前进,太庙的大殿只有官家才能进入,其**奉着太祖,太宗,真宗,三位先帝的排位和画像。

    绕过巨大的照壁才能到达正殿外的石阶下,赵祯觉得禁军的脸色颇为古怪,一副惊讶又憋着笑意的模样十分怪异,陈琳喝到:“赵氏祖庭之前,尔等为何面色揶揄?!”

    众人跪下,站班队正出列道:“管家恕罪,我等只是觉得外人叩拜太祖太宗实属罕见,惊讶而已!”

    这话说的赵祯脸色一变,大殿中除了那位就只有云舒,那位自是不用叩拜,那就只有云舒了!就连赵祯也不知道老内侍的名字,先帝曾经提起,他小的时候就曾经见过那位。连陈琳见了他都要叫一声老祖宗。

    赵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门口,眼前的一幕让他又好气又好笑,两人居然坐在蒲团上划拳!陈琳连滚带爬的冲了进去,对着云舒道:“放肆!你在干嘛?!太祖太宗面前居然如此随意,这是大不敬!”转头立刻换上一副笑脸道:“老祖宗,您怎么陪着他瞎胡闹啊!”

    “呦陈琳来了!看来官家也来了,云小子老夫和你聊的极为开心,别忘了让陈琳把你食为天的好酒捎来,干划拳没酒喝真是没劲!我先去准备一下,让官家稍后!”老内侍颤颤巍巍的站起先大殿之后走去。

    整个东京城只有他敢让赵祯等候,炎宋和后世不同,看守太庙的内侍地位很高,他们对炎宋极为忠心,而且都是侍奉过几代帝王的老人,官家多少都要给他点面子。

    陈琳笑眯眯的看着老内侍离去,转脸就是阴沉沉的对云舒说道:“谁让你私自叩拜赵氏先祖的?不知道这是皇亲国戚才能祭祀吗?”

    “我是灵儿倩儿的夫君,未来的驸马,提前叩拜一下不行吗?再说还是刚刚那位老人家给我拿的蒲团。他既然是太庙里的老人,难道不知我有没有资格叩拜?”陈琳的话把云舒吓了一跳,但是强辩的说道,现在他才想起来,古人对祭祀之礼极为看重。

    别说是官家的太庙,即使是一般人家的祖祠,也不是一般人能进的。想想当初平安村那样的小村落,祖祠的规矩都那么多,何况是官家的太庙?云舒已经有些后悔刚刚的鲁莽。

    陈琳被云舒的话噎的一阵气结,这小子居然硬是找出这么多的理由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赵祯仿佛没有见到云舒,而是毕恭毕敬的垂首站在灵位前面,这与一旁的云舒形成鲜明的对比,陈琳也不再说话,悄悄的站在赵祯的身后。

    老内侍拿了一个明黄色的蒲团走来,放在灵位前,又拉扯了一下供桌旁的红绳,三幅巨大的卷轴从屋顶垂下,对应灵位,应该就是炎宋的三位大行皇帝。

    云舒两眼放光的盯着三幅画卷,这些画作与后世的几乎一模一样,云舒曾经去过宝岛的故宫博物馆,那里就珍藏着宋太祖的坐像轴!

    从画像上来看,太祖和太宗确实是亲兄弟,外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太祖肤色黝黑,而太宗面色白净些。云舒在仔细的观察画像,一旁的的陈琳却在观察他。

    最令陈琳奇怪的是,云舒见到三位官家的画像后没有一丝惊讶,反而不断的点头,眼神中没有敬畏而是充满比较评价的感觉。这让陈琳大为恼火,官家都在认真的祭拜先祖,你在一旁鉴赏画作?!

    待赵祯三跪九拜起身之后,老内侍对陈琳挥了挥手,转身想后走去,赵祯和云舒一前一后的跟上,陈琳则是悄然的退出大殿,剩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他能搀和。有老内侍在完全可以保证官家的安全。

    大殿的后面并不像寺庙中一样开了一道后门,而是一睹山墙,不知是不是年久失修的原因,墙壁都有些斑驳了,老内侍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掌,轻轻的抚摸墙壁:“官家今年应该能修缮太庙了!”

    赵祯感慨的说道:“朕明日便派人来修缮。”

    墙壁分开出现一座宽大的夹室,老内侍躬身行礼,赵祯迈步走了进去,云舒看了看夹室担心的问道:“这不会也是由磁石构建而成的吧?”

    在老内侍摇头的时候,云舒便垮了进去,夹室内没有任何的照明设备却不昏暗,云舒找了一圈也不知光源是从何处投射进来的。

    一块巨大的誓碑耸立在当中,上面用黄绸覆盖,赵祯负手而立看向云舒,虽然之前见过,但是都没有仔细的观察,少年脸色白净,剑眉星目,眉间一点朱砂痣更是显得他丰神俊朗,光看长相端视一表人才。古人对外貌极为看重,有道是相由心生。赵祯也不能免俗。

    赵祯心道:“难怪灵儿和倩儿对云舒恋恋不忘,这小子生得一副好皮囊!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他给炎宋带来了诸多益处,三字经和旱灾预警,包括他的水泥之法等等,就连他的太极拳也是强生健体之术!文采更是飞扬,百变的词风,比之柳永也是绰绰有余!难道他真是我炎宋的大机缘?待会必要他说个明白!”

    云舒那里知道赵祯对自己打的什么主意,他现在正激动的伸出双手,准备揭开石碑上的黄绸。黄绸入手丝滑,轻轻扯便从高大的誓碑上滑落下来。

    碑止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赵祯见到誓碑上文字脸色一变,紧皱眉头对站在一旁垫脚观察的云舒叫道:“放肆!太祖誓碑已出,你为何不拜?”云舒被赵祯的话惊醒,无奈的跪在地上。

    赵祯在誓碑前的蒲团上跪下,三拜而起,云舒则是一便叩拜一边念念有词:“小子云舒自九百八十年后的新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