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终于安心的在平安村安顿下来了,云舒对医疗与卫生方面的一些小建议往往让二人眼前一亮。
平安村的人口将近千人,村中的设施齐全已经初具规模,周云龙再次来到平安村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高高的城墙,威武的禁军,这简直是军城!
在老憨头的连番证明下禁军才收起了上弦的三弓床弩,周云龙看着满村乱跑的孩子和家家张灯结彩的婚礼一阵无语,哪有十几号妇人一起结婚的道理!
治下百姓的人数的增加也是地方官员考核的标准之一,这么多外来人口让他喜出望外。在得知这些人曾经是白莲教的教众之后周云龙的冷汗如开闸一般流了下来。
当然他在得知这是赵倩的主意之后便不再多言,谁没事得罪公主玩?反正是一些白莲教的妇孺还能翻了天不成。再加上有云舒和公主做背书,他反而更加积极的为这些妇人去各村寻找男丁十足的“媒婆”样!
周云龙这次前来的主要目的是关于粮食。粮食在到达长泉镇码头的时候是周云龙安排的牛车,他岂能不知粮食的多少?之前平安村的反常举动已经让他怀疑,现在三十万石的粮食更是让他坐立不安。
云舒等人一定有大事情瞒着自己,作为官员他的政治嗅觉不可谓不灵敏。他和周起都算是王安石的人,与王安石的长子王雱关系最为紧密,同样支持变法。
周云龙来到平安村奇怪的建筑前对一旁的王富贵问到:“如此巨大的柱子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云哥儿造的俺不知道。大老爷还是亲自问他好了!”
“嗯哼,难道是他一个人盖起来的?本官现在就问你这是甚么东西,有何用?!你若不老实回答哼哼”
“事属机密他一个小小的保正如何知道?知县要是有什么问题便问我好了!何必难为王叔?”云舒的从院中走了出来冷哼这说道。
这小子这么快就知道我来了?周云龙郁闷的问到:“我问你就能告诉我?”
“不会!”
翻了个白眼周云龙无奈的说道:“那不就是了!云贤侄你就告诉伯伯这里面的粮食是干什么用的就行。”他已经猜到了里面装的是粮食,不然三十万石的粮食加上之前他们购买的根本没有地方放!
云舒摇了摇头:“知道的多了对你未必有好处,大老爷就当不知道为好。”
杨威吐掉嘴中的柳杖得瑟的对周云龙说道:“你是王相公的人吧?对不起现在开始你不得离开平安村半步!”
“我乃一县之父母,如何能不在县衙?你有何权利限制与我?”杨威的话点燃了周云龙,他现在正一肚子的火没处发。
“就凭云哥儿手中的御赐金牌!”杨威直接无视“自燃”的周云龙,炎宋的文武对立早已把文官抬得太高,杨威作为殿前司的指挥副使,乃是堂堂的从三品武官云麾将军!一个小小的知县事就敢在他面前放肆如何能受得了?
周云龙气的直发抖,伸出手指着杨威你你的说不出话来。
就在云舒准备缓和一下气氛的时候,一匹快马疾驰而来眼看就要冲入人前却被马上的骑士勒住缰绳,马蹄高高的扬起又落下,重重的踏在水泥地上,坚硬的水泥地留下了一个浅坑。
马上的骑士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对杨威说道:“禀告指挥!京西北路的河南府,颖昌府,汝州,陈州,郑州以及开封府,自入春以来三月不雨,部分河道干涸,灾民数千以至各州府城!灾情文书已用金牌急脚递送往京师!”(。)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章是非功过后人评()
杨威对着郝箭连打眼色却不起作用,云舒无奈的捂着脸不想看到眼前鸡飞狗跳的场景,默默的竖起中指道:“神坑无敌!”
而周云龙听到郝箭的汇报之后嗷的一声晕倒在地,把云舒等人吓了一跳。赶紧掐人中,喷凉水的把他救醒。满脸茶水的周云龙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手脚并用的爬起向外跑去。
杨威想阻拦但是被云舒制止了,既然旱灾已经出现,再隐瞒也没有意义了。下面该考虑的是如何赈灾以及和粮商打好价格战。
没一会周云龙又跑了回来对着云舒破口大骂:“竖子尔敢!我周云龙真是瞎了这对招子,居然把你当作贤才推荐给王相公,#¥%。”云舒前面的话能听懂,但是到了后面是一连串土话鬼知道在说些什么。
从周云龙的表情中以看出应该是在问候云舒的先人
骂累了,坐在地上对云舒说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有旱灾?这些粮食都是为了旱灾准备的吧。我也不要多,给我足够桃园县百姓食用的就行。”
云舒缓缓的摇了摇头:“不行,从今天开始除了你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出平安村,而且一粒粮食也不能带出去。桃园县的粮仓中应该还有粮食吧!我手中的粮食有大用处!”
周云龙拔地而起抓着云舒的前襟吼道:“你想干什么?这么多的粮食完全足够赈灾河南府所用。难道你想以此谷发难财?你若迟一日则多饿死者!这些粮食赚来的钱都是沾染着灾民冤魂的!”
云舒对周云龙的话无动于衷,依然坚定的摇头:“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
“哈哈你居然说不是时候?那要到等到什么时候?难道等到饿殍遍野,灾民鬻儿卖女之后?”周云龙气极反笑的说道。
“杨威你还在这里干嘛?带人去封锁山村,不间断巡逻!同时检查粮仓,这些粮食就是百姓的性命!少了一粒你自己看着办!”
现在的云舒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杨威下意识的以手捶胸高喊:“杨威领命!”
灾情才刚刚,云舒的身上肩负着几十万人的生死,现在的他需要把自己的感情排除,通过精确的计算让更多的人在这场旱灾中活下来。
看着周云龙的样子云舒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旱灾才刚刚开始!东京城的粮商一定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粮商投机在我炎宋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而且东京城中的粮商哪位是没有靠山的?三十万石的粮食进入东京城或河南府恐怕还没卖给百姓就被粮商吞下去。”
周云龙被云舒的话惊醒,刚刚的他完全被灾情搅乱了心思,细细向来确实是如此:“那该如何是好?”
云舒冷笑道:“好戏才刚刚开始!那些坐地起价的粮商我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受到父亲的影响云舒身上有着独特的军人作风,遇事冷静果断,越是压力大的情况下越能清醒的分析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现在他手中的牌还是赢面大!其实旱灾最大的危机便是粮食的短缺,但是这种短缺只是相对的,炎宋的漕运发达,只要撑过旱灾的前期,剩下的时间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抵东京城!到那个时候那些囤积粮食的粮商自然降价。
但是最为艰难的也正是这一时期,云舒之前有时间的优势,现在则是有粮食作为底牌,加上道门的帮忙。赵祯现在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定然会调集大量的粮食运抵京师,自己的责任便是在粮食到来之前稳定住粮价即可!
把一切都和周云龙讲清楚,反正现在他也知道了实情哪怕他想王安石汇报了又如何?周云龙听了半天道:“也就是说你手中的粮食是为了稳定粮价用的,而不是直接发放给灾民?”
“废话!灾民的手中又不是没钱,而是买不到粮食!东京城中的粮食怎么会不够?只是那些粮商不卖罢了!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我去以优惠的价格卖给百姓,那些粮商还能坐得住?”
周云龙不在言语,云舒的办法很好,也能最大程度上的帮助所有的人。他见过灾民的模样,并非都是穷人。如果能稳定住粮价无疑是最好的。
周云龙发现重要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你是如何知晓今年会有旱灾的?”
“我师父在云游之前便说过。”
“尊师还说过别的事情吗?”
“没有了,只是提起旱魃出世。”
周云龙失望的表情没有维持多久又急急的问到:“令师的预测是否是根据格物之学而来?”
眼看周云龙自己把事情往格物上扯云舒当然不客气的借坡下驴:“没错!家师曾说格物致知变化万千,上可观星辰变化,下可晓山川湖海。可为万民造福亦可诛杀来犯之敌!”
“那贤侄所学几何?!”两眼放光的周云龙对云舒问到。
“不及家师之万一!”云舒说完便见周云龙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后世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各种学科,自己怎么可能全会?虽然有手机和维基百科,但是也只能仅供参考和查阅资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杨威在一旁聚精会神的听着云舒的话,一个字都不敢漏。云舒很少提及他的师傅的过往,现在云舒说了这么多依然也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杨威好奇的问到:“你师傅到底去了何处?”
回答依然是苍白无力的:“不知道!”
周云龙再三的保证杨威依然不想放他离开,最后无奈的发出毒誓:“我周云龙要是向外透露半个字便叫我变成一介武夫如何?”
杨威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个誓言是够毒的,你走吧!”
云舒莫名其妙,这算是什么毒誓?经过杨威的解释才知道一介武夫对于文人来说代表着什么。
武人在炎宋的地位之底让人发指,这和炎宋的国策有关,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外圣内王有关。这些就是太祖定下的祖制。
云舒真的是不知道该夸奖太祖英明还是愚蠢,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炎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封建时代的皇帝不担心军队实力不够强大,而是怕它太强大,以至于自己无法控制,威胁自己的宝座。这也就变相的说明被为什么无敌猛将狄青会被吓死和以及岳飞之死的原因了。
只要有一支军队,足以镇压地方小规模的叛乱,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
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炎宋强干弱枝的禁军、厢军制度。但是禁军实力强大,如果控制不当,皇帝反而会深受其害。
为此,炎宋先是将禁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殿前都指使司率领,一部分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率领。后来,后者又分为马军司和步军司两部分。
到此,禁军分由三个衙门统率,称为“三衙”。三衙统率军队,却无权调动。调动权归属文官主持的枢密院。两者之间互相限制,但实际上却是以文制武、重文轻武、权归中央。
由此恶性循环便形成了祖制,但是太祖也没想到精锐的禁军会变得腐朽。北宋号称有八十万禁军,在询问过杨威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八十万禁军居然只是存在于书面之上!!
禁军吃空饷之严重让人叹为观止,剩下的精锐有常常驻守与东京不参战,这让云舒想起了花蕊夫人的名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样的国家怎么能抵得过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游牧民族?当然并不是说现在的禁军一点的战斗力都没有,在云舒眼中,杨威的禁军还是有很强战斗力的,都是一些参加过檀渊之战的老兵悍卒!
但是如果这种局面依然存在怎么办?富弼甚至向赵祯提出二十年不言兵事!咸平之盟的胜利是一道催化剂!让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文人认为炎宋军队是可靠的,是可以战胜西夏与辽国的。
更为可怕的是文人认为当年的寇相公能执掌军队,以后的文人也可以,但是寇相公的成功是在于任用将领而不是指挥作战。
云舒作为后人当然可以作为事后诸葛亮来评判这一切,现在他回到了这个时代,他不希望这样如梦如幻的王朝倒在野蛮人的铁蹄下。也不能容忍拥有繁荣的经济,后人难以企及的技术科学,婉约或是豪放的宋词等等都在并不遥远的将来毁灭与战火之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一章变革的蓝图()
杨威看着云舒独自一人进入了格物院中,立即跟进去,他对其中的东西十分的好奇,从没见过的木制家具,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尤其只最里面的一间屋,墙壁足有八尺厚!
厚重的门板上写着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投!杨威机智的没有去打听那扇门之后是什么。
云舒走进的是另一座小屋,杨威刚把脸探过去,呼啸而来的门板便拍在了他的脸上。
两道鼻血顺流而下,“窝查你大也!”杨威捂着鼻子站在门口跳脚大叫。
而云舒仿佛没听见一般,漆黑的小屋,轻轻的点亮一盏油灯。挑了挑灯芯,温和的橘色光芒照亮了前面的板子,云舒轻轻的拿起木炭笔沉思了一会在木板上写到,命题:想改变历史。需求:钱,权,兵。
计划:变革!内容:去三冗,强经济,去掣肘。这是云舒对炎宋变革的看法,冗官,冗兵,冗费像三座大山一般压的炎宋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减少吃空饷的官员和士兵,便能减少冗费的产生,从而减少国家的负担。
经济繁荣是炎宋最大的优点,工商改革也迫在眉睫,提高商人地位,增强税收管理。刺激经济等等诸多手段。
朝堂政见不一改革派与保守派相互掣肘,有时尽然出现了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情况发生。赵祯不知是仁慈还是有意维持平衡。两边都不得罪他反倒成了和事佬。
防官如防贼,这是历朝历代的通病。但是在炎宋被发挥到了极致,太祖定下的设二府以分散宰相的权利,看似以文制武其实文官的全力也被限制,叠床架屋的中央机构职责不清,官制最为繁猥,六部九寺皆为空官,特以寄禄秩、序班位,而别以他官判职事。
如兵部事归枢密院,户部、工部归三司。设审官院、三班院,流内铨判吏部之事。设判礼部、判贡院,判礼部之事。设判审刑院及详议官,判刑部之事。又有使,有权使,有权发遣使之名。
反正老赵家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分散官员的权利,一州之地竟然设置了四个行政长官即帅(安抚使)、漕(转运使)、宪(按察使)、仓(常平使),分别掌管军事、财政、司法、救济等要务,且四个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互不从属。
这样,州县从过去只承奉一个顶头上司,变成需承奉四个顶头上司衙门,简直不堪重负。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人便可以负担的,因为他手下有幕僚。
炎宋对文官权利的分散必然增加官员,这也是为什么炎宋冗官的原因。
这些都是云舒想改革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首先要获得赵祯的支持,否则一切都是妄想,这个世界上谁最大?无疑是炎宋官家,虽然他们声称与士大夫共天下,但是认真你就输了!
云舒在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写了许多,又擦掉了不少,最后留下的依然是变革二字。想要改变历史除了变革别无二法!云舒作为一位学习历史的人见到过最多的案例就是变革!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商鞅变法、昭宣改革、永贞改革、最后到王安石变法等等,几乎每次改革都遇到了阻力。但是变革与改革有本质上的区别。
变革是从根本制度上的否定,推翻。改革是一种扬弃,是其局部的改变,以促进更好导适应客观情况。王安石的变法是一场改革,而云舒要做的则是变革!
礼记中已经对云舒的行为做了很好的诠释: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
云舒无奈的看着最后留下的变革二字,这与造反有什么区别?他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也不是一个坚毅的人。云舒只喜欢利用自己的眼界和小聪明在这个时代更好的活下去,仅此而已。现在却要上升到拯救这个时代的高度,他的内心依然是在挣扎的。
用抹布沾上水把木板上的字完全擦拭掉不留下一丝的痕迹,这是自己心中的秘密,也是一个备案,也许下一秒就会使用,也许永远不会。自己不算是个愤青,学历史的人要是愤青那就完蛋了,气也被气死了。
云舒从不怀疑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到了炎宋之后便更加佩服他们能把事物做到极致,如果四面无强敌,太祖的制度应该能让炎宋走的更远。
但是古人的局限性也体现在这里,大局观的缺乏使得太祖为了老赵家的稳定统治,把军队硬生生的废了。又把文官的办事效率降低。
他只考虑到国家会因为起义造反而灭亡,但是却没料想会毁灭在异族蛮夷之手。
搞政治没钱是不行的,变革三要素:钱,权,兵。
三者之中钱应该是最好搞的,云舒准备先在炎宋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经融帝国。合伙人都选好了便是曹家!如果要变革钱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变革,云舒也能做一个隐形富豪,潇潇洒洒的过一生。
现在手中有老道的十万贯,以及用官家钱财买的粮食,这些都是发家致富的本钱啊!所以这场粮食价格战云舒一定要打赢!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整理清楚,云舒无聊的伸了个懒腰打开房门,刘凝静那座冰山还等着哥们去融化呢!想到这里不禁发出一阵猥琐的笑声:“今天好运气老狼请吃鸡”
但是门前的杨威幽怨的眼神让云舒吓了一跳:“你怎么是怎么了?谁打得你?告诉我兄弟为你报仇去!是不是老道?”看着杨威满脸开花的模样云舒不忍的说道。
“我这脸系你打的!关门就不能轻点?!”眼见云舒一副不关我事的模样杨威气的直哼哼。
“哦是吗?以后你要注意点,小心门板才是!下不为例哦!”
杨威愤恨的看着云舒得意的哼着小曲离开,轻轻的摸到了门口,两片木门被一把广锁锁住了。看了看锁上的三个字杨威咧嘴笑了笑便离开了。
云舒这小子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用广锁,用的还是白云观广锁,老道的看家本领就是开锁,白云观乃是道门的分支,锁具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杨威三下五除二的便来到粮仓,顺着圆柱形的粮仓像猴子一样踩着突出的梯子上了顶上。老道就喜欢在高的地方,哪里高他就去哪里。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