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云舒震惊的模样王富贵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俺就是怕粮食不够吃的才让大家伙建了这个吃饭的地方。是不是做错了?”
云舒连忙说道:“没错,很对!王叔你有当官潜质!真的不是恭维你。”
王富贵脸红着说道:“什么当官的潜质,云哥儿你就不要笑话俺了,农人就是和老天爷和土地打交道,不算啥!”
“那咱们也要囤粮,去城里的粮店卖粮,能卖多少买多少!”云舒兴奋的说道。
看着云舒兴奋的样子王富贵说道:“买那么多吃不完不就坏掉了?”
“怎么会吃不完?咱们雇人山上开垦梯田不正是需要人手吗?到时间没粮食吃的人咱们就让他们帮助咱们开垦,咱们也不用给工钱管饱就是!”云舒笑着说道。
王富贵却脸色大变满脸恐惧的说道:“可不敢这样,到时间要是都知道咱们有粮食可就把咱们的村子毁了!你没见过灾民不知道厉害!密密麻麻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没办法施舍,谁要是施舍了那家准没活人了!”
云舒呆呆的望着王富贵说道:“不是常说有富户舍粥救灾的吗?”
王富贵苦笑着说道:“那是没有大灾,还有官老爷派人护着的情况下。就咱们村的这点人哪里能抵得住灾民的吃喝。”
云舒没想到古代的灾情会这么严重,完全让人丧失理智。小灾情还能控制一下,大的灾情就会发生巨大的难民潮。
云舒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从王富贵恐惧的眼神中云舒大概也能猜到但是的情况,和文献中记载的应该一样,饿殍遍地,易子而食。
云舒自己没经历过饥荒,但是云舒的父母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父亲的一句: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往肚子里塞,恨不得勒死自己。让坚强的母亲嚎啕大哭到后半夜。
看着云舒发呆的样子王富贵提心吊胆的问道:“咋啦云哥儿?难道今年是大灾?”
云舒苦笑着说道:“应该是大旱!”
王富贵紧张的问道:“云哥儿这可开不得玩笑,你如何可知?”
云舒这时候也顾不得别的了:“王叔你信我不?反正是多买些粮食回来,咱们也没有大的损失,家师预测今年年必有大旱。”
历史上的天圣二年确实有场大旱灾,核对时间便是现在的威盛二年。
王富贵听了云舒的话,瞳孔猛地一缩,扔下了手中的半个包子对转头喊道:“老憨头别吃了!快过来!”
老憨头被王富贵凄厉的叫声吓了一跳,赶紧跑过来问道:“咋啦?你婆娘和人跑了?!”
王富贵啐了一口说道:“你个老不正经的快去召集人手,现在都放下手里的活,先把咱们准备的水泥砖石全部运到东面的山坳口。
那是进出咱们村的必经之路,你不是整天说要在那修个城门吗?现在现在你就带人去修,七天之内必须要给我修好一座结实的城墙来!”
老憨头目瞪口呆的望着王富贵:“你今天发什么癔症了,修个城墙这么着急干嘛?咱们有云哥儿造的水泥和砖石急什么?”
王富贵着急的说道:“云哥儿的师傅早就推算过今年会有一场大旱灾!再加上我之前用家传的方法估算出来的**不离十了!”
老憨头一听这话二话不说的拿起铜锣向外走去,不一会一阵急促的铜锣声在村中回荡。
王富贵赶着一大队了牛车向城里进发了,他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抢购粮食,他太了解那些粮商了,只要发生灾情,前期他们是绝对不会卖出一粒粮食的。
现在就趁着他们不知道多多买粮才是真的,还不能在一家买,还要分开买。
牛车来到了东面的大路上,这里正热火朝天的忙活着,老憨头带人夯土,一整面城墙全是砖石结构可不成,多少的用点夯土来做里衬。
王富贵跳下车对老憨头说道:“你和李虎把事情说道清楚,然后让他带领所有的猎户巡逻,只要有人来走亲戚的都给我盯着点,实在不行的就把人撵走,谁要是敢多说一个字一起撵出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三章反常的平安村()
看着人们在路口忙碌有些茫然,作为现代人的云舒完全不能理解此时人们的焦躁不安。
早上所有的男人都被召集到了食堂,王富贵对众人说出了自己的预测,大家伙的意见统一的认为多买些粮食没关系。
毕竟现在都在食堂集体就餐,即使吃不了再卖掉就是,和旱灾比起来多买些粮食根本不算什么。
修围墙的事情被大家设为头等大事,本来就打算修个围墙的,富裕的小镇都是有夯土的围墙,虽然平安村还小,但是地形有利,盖个围墙很方便,只需把唯一的出口封上就行,这还要多谢王屋山的地理环境。
想起之前王富贵和自己说过的话,云舒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是个魔鬼,明知今年河南府与开封府有大旱却不告诉平安村之外的人,这和变相谋杀有什么区别?
难道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老道望着纠结的云舒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有些事前不是你能改变的。说实话老道也是不相信有人能预测旱灾,你要是冒然上报官家,万一没有旱灾朝堂中的官员能放过你?
一顶欺君误国知罪的大帽子便能让你永不翻身。何况官家并不一定相信你师傅的推测。”
老道说的话云舒都知道,他也用过这样的话安慰过自己
但是总感觉越是这样说自己越虚伪,像地上的泥土,空气中飘扬的尘埃,自私且渺小。
“希夷先生能否为我跑一趟东京城?”云舒望着空气中的尘土执着的说道。
老道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的少年:“你真的想好了?”
轻轻的点了点头:“如果真的有大旱,朝廷早早的做好准备便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如果没有不过是浪费一点运输时消耗的粮食和增加官员们的工作量罢了。”
老道摇头苦笑道:“你太想当然了!不过你既然决定老道为你跑一趟东京城便是!”
“不是为了我,是为了良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说完云舒目光真切的望着老道:“你们道门离大宋最远的道观在哪里?”
老道呆呆的望着眼前的少年真的无法与刚刚忧国忧民的样子结合在一起。
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别闹!”
看着老道绝尘而去云舒无奈的撇了撇嘴,我都把小命搭上了,把道门的安全屋透露一下会死吗?小气的不行!
其实云舒多少还是有点底的,历史上的记载应该是不会错的,再加上王富贵之前的推测,看来今年确实有场旱灾无疑了下面就看这旱灾的大小问题了。
虽然因为自己的穿越使历史变得有些不同,但是应该还没有到达能影响地球气候的程度。
云舒加入了修建围墙的队伍中,因为有了水泥和砖石的缘故,众人只要制作一个夯土的围墙然后在外面包裹上砖石水泥即可,夯土的墙身在众人的努力下慢慢形成。
夯土费时费力,但是没有夯土围墙的支撑,砖石垒成的围墙即使有水泥的粘合还是不稳定的,围墙可不是院墙。
老憨头和众人商量着要不要把围墙修的高一点,云舒在听到他们说要把围墙修到五丈高的时候立刻叫停。
又不是搭积木没必要把围墙修那么高,最后在云舒的坚持下围墙的高度被定在了三丈的高度,十米高的围墙已经能够和炎宋的砖城的城墙相媲美了!
夯土确实累人,一天下来虽然中间有休息,但是云舒都觉得吃不消。
从王富贵手中接过米粥云舒好奇的问道:“王叔我看你们干了一天了,怎么不是太累的样子?我可累坏了!”
老憨头和李虎对视一眼哈哈一笑的说道:“你和我们使得劲不一样当然累了。干活要使巧劲,哪有你那样用蛮力干活的,不出几天就把你累趴下。”
云舒踢了踢旁边累成死狗一样的苏轼和苏辙二人说道:“现在你们还敢说农人不需要用脑子吗?”
“先生我们错了!明天能让我和小辙歇歇吗?”苏轼举手投降道。
苏家兄弟觉得老道管的比较凶,谁知老道走了以后云舒对他们的管理更加严格,每天的事件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现在又要来搬砖!
云舒望着地上的苏家兄弟道:“你们明天就不要夯土了,找个轻松点的活干干,打打下手什么的。但是不能在家中偷懒!”
老憨头笑着说道:“苏家的娃娃,这点苦都吃不了?俺们农人的娃娃可没有你们娇气,你看李小虎今天干得多欢实,现在还能和他爹掰手腕呢!”
苏轼抬起头看了看李小虎重重的把头砸在苏辙的屁股上说道:“他还真有精神,不愧是将来要当将军的人!”
李小虎做梦都想当将军,要不是李虎看的紧,说不定这小子早就跑去投军了。
李虎摇头叹道:“当什么不好非要当厮杀汉?咱们炎宋的将军可不好当嘞!”
平安村中只有李虎是投过军的,看他脸上干净没有金印刺青什么的应该还是在禁军中干过。他对炎宋的军队的认识不是云舒能比的。
李虎感叹的说道:“战事不利统领武将的文官便把责任推卸到武将的头上,赢得了战事便是文官的功劳。这样的武将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这种畸形的管理制度就是炎宋的以文驭武,这也是汉代有人投笔从戎对抗匈奴,而被强敌环伺的炎宋却没有人这么做的重要原因。
炎宋的官家害怕在来一次陈桥或者某桥之变,军阀的头目手中有军队,有一群忠实的手下和他们相比,显然文人更好控制,他们的理想就是与皇帝共天下。
如果天下都没了他们还能玩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几乎找不到文人造反的重要原因。
并非是造反十年不成,而是不愿造反!
神游物外的云舒被一阵热闹的声音打断,王富贵带着买粮的牛车队回来了,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桃园县县令周云龙。
云舒没想到周云龙居然有如此直觉,从王富贵的反常举动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一个山村平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再加上云舒又给平安村带去的福利完全没必要买这么多的粮食。
看着对面的周云龙云舒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告诉他旱灾的事情?显然是不能的,老道已经带着旱灾的消息去了东京城。在没有官家和朝堂命令下,现在告诉周云龙显然是不合适的。
“贤侄为何要买这么多的粮食?”周云龙紧盯着云舒说道。
“平安村正在修建围墙嘛,现在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吃饭,所以就多买些粮食已被不时只需。”云舒找了还能说的过去的借口。
“哦?全村一起吃饭?”周云龙疑惑的问道。
王富贵笑着说道:“启禀大老爷,村中建了食堂,大家都吃大锅饭,既干净又方便。现在正好到了吃饭的时候请大人用餐。”
听王富贵这么一说周云龙来了兴趣,在众人的簇拥下向食堂走去。
云舒看着周云龙好奇的模样暗自的松了一口气,要是周云龙一直追问下去自己还真不知道怎么忽悠他。
看着宽阔的食堂和长长的石台周云龙很是新奇,整齐的桌椅和石台后穿着围裙的厨子让他眼前一亮。
更加让人惊讶的是门口的黑色木牌上写着今日的晚餐是米粥和包子。
看着众人进门前都向着木板瞥一眼,难道平安村的人都识字?
县衙所有的差人只有几个认字的,还大多只是认识一点常用字而已!
水泥建筑的好处被完全的体现出来,周云龙在长桌上坐下,云舒在旁边作陪。
周云龙端起粥碗感叹道:“真是没想到,云贤侄把这普通的山村变成如此的模样,贤侄真是大才!本官来时看见村民正在夯土筑墙,难道想把平安村变成小镇?”
云舒咽下嘴中的半个包子答道:“周大人误会了,本村想修建一道围墙以防山匪流寇。”
周云龙对云舒的话是从不敢全信的,这小狐狸忽悠人的本事可一点不比朝堂的大人差。要是相信他的话被买了还得帮他数钱。
一边吃饭一边仔细的观察这食堂的一举一动,周云龙嘴角微微的翘起。
众人吃饱之后便各回各家的休息了。
周云龙和云舒在银河路的主干道上散步,苏轼和苏辙跟在后面,明亮的月光把人的影子投射在灰色的路面上。
周云龙抬头看了看月亮幽怨的叹了口气:“贤侄为和对我如此疏远?”
苏轼和苏辙在后面齐齐的站住,清冷的月光和周云龙的四十五度的目光让两人直打颤。
云舒远远的跳开道:“周大人有话好好说,莫要吓唬小子!”
“说说吧,为何平安村购入如此多的粮食?”周云龙撇了撇云舒问道。
云舒无奈的说道:“不是和大人说了吗?本村修建食堂”
“没那么简单吧?本官刚刚观察过了,修建食堂就是为了节约粮食,既然节约粮食为何王保证还要去县城购粮?况且本县去岁的夏秋两税就数平安村的抵税的山货最多,应该剩下不少粮食才对!”
这周云龙居然从简单的观察中就发现了食堂的好处,云舒的身体一僵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还是小看了周云龙。
看着云舒呐呐不言的样子周云龙得意的笑笑了说道:“贤侄莫要欺瞒,有什么事情还是从实道来为好,本官也许还能帮上忙。”
见自己的解释被识破云舒尴尬的摸了摸头说道:“我好像不用向你解释。”
在周云龙惊讶的目光中云舒又掏出了那块御赐金牌,金制的牌子在月光下显明晃晃的伸到了周云龙的眼前,摸着胡须的手定在半空中,嘴中发出粗重的喘息声。
小样想让我老实就范?不能够!招数不在新,管用就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四章仙的传说()
站在高高的宫墙外,坐北朝南的宫殿被太阳镀上了金光,扶摇子第一次感觉到皇家的威严,硕大的宫门就像择人而噬的龙口。
看着洞开的宫门自嘲的笑了笑,曾几何时自己进入宫闱还需如此禀报?从太宗到真宗哪位官家不是把自己当作座上宾?
看来此前的挥袖而去多少拂了陈琳的脸面,陈琳既然代表了官家这也算是给自己的惩罚。
如今自己却站在宫门外等候官家的召见,想想老道都觉得丢脸,老道惨然一笑:“也许我是所有扶摇子中最差的一任吧?”
扶摇子并不是单纯的帮云舒跑腿,他从云舒那得知有旱灾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狂喜!扶摇子这么多年早已练就了喜形不露与面的本领,心中对云舒的话是无比的震惊,但是表面上只装作慎重的模样。
想起云舒老道又恢复了信心,他虽然不是神仙,但是他必然是神仙的弟子无疑!历朝历代只有仙人才能预测天地之变,连天子都要在大灾的面前写下罪己诏。
只要云舒师傅的预言实现便能证明仙人的身份,我道门这次就赢定了,如果不是又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云舒并不知道自己被老道利用,即使知道也没办法,和千万人的性命相比,思想保守的云舒即使知道老道会利用他的预言来抄作也不会反对。
站在宫门口已经多时,依然不见有宦官传唤自己入内,城墙上禁军的目光让老道觉得十分的不爽,他并不知道杨威把云舒大破白莲妖法的事情像说书一样在大内讲了多遍。
现在所有的道士和高僧都被大内的人当猴子看,人都是这样原先神坛上的高人一下子被戳破之后,众人为了找回原有的面子通常落井下石者居多,这样便能平衡之前的差距。
就在老道快忍不住的时候,远远的走来一个内监对门口禁军说了什么,禁军点了点头叫道:“国师官家传你去御书房见驾!”
老道迈开四方步向宫门走去,这时候的陈琳定然在某个角落里看自己的好戏。越是如此老道越是气定神闲。
从原先的请变成现在的传唤老道大概知道今天的会面必然不愉快,但是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御书房的门口陈琳居然要搜他的身!
老道气的都快吐血了哪有这样侮辱人的,“国师不要怪老奴失礼,实在是你道门法宝威力惊人,这个雷,那个雷的老奴听着都害怕的紧!何况你是面见官家对吧!”听到陈琳的话老道哑口无言。
谁知当时的赌气之举竟然让今天的自己吃了这么大的亏。这老阉货定是故意刁难。
从怀中掏出两颗黑色的弹丸随手抛给了陈琳,看着他大惊失色的样子着实让老道痛快了许多。
在陈琳恨恨眼神中老道飘然的走进御书房,官家早已经来了多时,御案上奏折大部分被放置在了右边的托盘中,这是赵祯的习惯,每批完一份奏折就会放下笔有右手拿起查看一下有无密押再顺手放到托盘上。
“国师稍坐,朕还有几张奏折看完便与国师详谈。”赵祯头也不抬的说道。
老道躬身应诺在一旁的锦凳上坐下,低头盘算着怎么与赵祯说云舒的事情。
赵祯用余光瞥了老道一眼,见他低头沉思便不再理会,专心的批阅着眼前的奏章。一时间御书房内悄然无声,只能听见赵祯翻动奏折的声音。
看把老道晾得差不多了赵祯才合上最后一本奏折捏了捏眼角咳嗽了一声道:“陈伴伴怎么不给国师看茶?”
陈琳像鬼一样飘进来道:“老奴见官家操劳国事不敢惊扰,这就上茶,只是云小子的茶叶已经喝完了,不知官家想喝哪种?”
赵祯皱了皱眉头:“这小子还真是会撩拨人,把他师傅的制茶方法告知陈彤即可,非要献上他师傅的茶叶,岂不知授人以渔的道理?”
陈琳森然一笑道:“既然官家喜欢云小子的茶叶不如让杨大人回去时让抄上一份用急脚递送来便是,对吧国师!”
老道点头称是,看来官家是打定主意要招云舒为驸马了。不然也不会如此随便的向云舒索要东西,还从急脚递送来。炎宋的急脚递只负责汇报军情和皇家急件,这是不拿云舒当外人。
老道嘿嘿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