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七在一班兄弟面前说了大话,如果不是商队还捞个屁的油水,见王富贵说是太平村的车队进城那里能信,刘七见王富贵还要上前分说,挥起手中的长枪就向王富贵抽去,老王头挡了几下狼狈的跑回车队对云舒说道:“云哥儿你还真是说对嘞!那几个瞎了眼的贼配军还真的以为我们是肥羊,要我们出买路钱!”
云舒摇头道:“还真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这些个厢军除了吃饭和欺负百姓别的还能干什么?”说完瞥了一眼一旁的杨威。
“你看我干啥!你自己都说了是厢军,和我有啥干系!老子是带御”不服的杨威叫到还没说完就被云舒打断道:“你牛x你倒是去啊!”
杨威气哼哼的扭头道:“不去,跌份!”
云舒无奈道:“往前走,我亲自与他分说!”
长长的车队有行驶起来慢吞吞的向前走去,刘七看着越来越近的车队兴奋的搓了搓手,旁边的兵丁也把腰杆挺得笔直,但是斜戴的帽子,破烂的衣服面黄肌瘦的脸无不向世人宣示着这是一群杂鱼部队!
“呔!哪里来的的商队这么不守规矩,我炎宋有律凡三车以上商队进城须在城门三丈之地停车受检!”刘七大吼一声道。
但是车队并没有因为他的吼声而停下,车上的杨威不屑的看了他一眼便继续挥鞭赶车,砖堆上的老道依然五行朝元的打坐,云舒靠在砖堆上嘴中叼着不知名的草根有一眼没一眼的望向刘七。
刘七气的直哆嗦,什么人这么嚣张难道不知县官不如现管?他如何知道在云舒等人眼里他根本就不够分量,就像大象进城难道要和蚂蚁打招呼?
旁边的一班厢军也跟着同仇敌忾,几人跑到门洞前阻拦车队,刘七大声的吆喝着,另外几人已经竖起了手中破烂的长枪。
刘七只觉眼前一花,一个小小的长袋掉在手中,正要高兴但是袋子上的铜鱼吓的他半天说不出话来,炎宋官服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八品官以上用青色或绿色配铜鱼袋;五品官以上用朱色配银鱼袋;三品官以上用紫色配金鱼袋。
看着手中的铜鱼袋刘老七一时呆住,他万万没想到这车队居然真的是太平村的,想起前段时间听县衙王班头说太平村出了一位正八品的承事郎,刘七觉得浑身的血都凉了,手脚也不听使唤,踉踉跄跄的跑到车边双手奉上了云舒的鱼袋对云舒颤声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人恕罪!”
云舒看着脸都吓白的刘七说道:“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才害怕,你要是忠于职守有什么好怕的?此次暂且饶你,如有再犯必将军法从事!”
刘七看着远去的车队发呆,这就算了?这位小大人还真是心地善良,否则自己不死也要脱层皮,“刘头,这位是什么来头?咋就给他们放过去了?”一旁的赖八小声问道。
“贼直娘!你小子下次给老子把招子放亮一点,这是太平村的车队,不是什么商队,人家是正八品的承事郎!给大老爷送修城墙的物资,再有下回老子废了你!”刘七回头对着赖八一顿臭骂。
听说是八品官赖八也被吓了一跳愣愣的站在原地发呆直到被刘七踹了一脚才醒过神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八章打脸知府()
县衙里周云龙正在接待河中府知府周起,两人分主宾落座周起问道:“贤侄听说你桃园县出了位俊杰,姓云名舒,年仅十六便有大才,对儒家经史子集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献上家师的启蒙经书三字经,于我炎宋文教有大益处啊!如此少年怎么不得一见,难道是才学不济不敢示人?”
周起早就听说云舒的名字也看过官家下发的三字经确实觉得是难得的启蒙佳作,但是对云舒的评价周起有点不信。试探的问了下。
“回禀叔父,这云舒真是我桃园县太平村人氏,襁褓之时便被奇人带入山中授之以儒家经典,天文地理,格物等术,实乃大才,并非小侄吹捧。”周云龙连忙解释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周起最看不惯这些所谓的神童什么的,在他的看来只有刻苦钻研学问的人才是算的上人才,格物!?奇技淫巧罢了,能有何用?
“贤侄!不要相信所谓的神童,你忘了王相公的那篇伤仲永?”周起说道。
“小侄明白了,但是云舒的水泥小侄真的见过,确实是修补城墙经营建造的不二之物。”周云龙解释道。
“省钱是真的吧!”周起抬眼望向周云龙说道,他太了解自己的侄儿了,为官不错也能造福一方,但就爱钱,虽然炎宋流行千里做官只为财说法,但是人家拿的的俸禄并非歪财。
周云龙见自己的小心思被叔父一语道破红着脸呐呐的说道:”不光为朝廷节省钱财,这水泥确有奇用!“
就在两人说话的关口,赵师爷来报:”禀大老爷,知府大人,云舒运送砖石水泥共三十五车已到城墙建造营库房。请大老爷过去说话。“
赵师爷刚刚说完周起拍案而起说道:”岂有此理!小小的承事郎还真把自己当成什么大人物了?!还叫我等过去说话?赵师爷你是干什么吃的!“
周云龙向赵师爷使了个眼色,赵师爷心领神会的说:”回禀知府大人,小的在大的能耐也不敢和有官身的人争辩啊!小人告退。“说完弯腰行礼退下。
周云龙早就不爽这位叔父在他的这指手画脚,再加上云舒是自己向官家推荐的,说云舒的不好,不就是再说自己识人不明?再说云舒身边的杨威和扶摇子那一个是自己能得罪的,让自己这位叔父碰回钉子也是好事。
周起迈步向外走去,他到要看看这少年有多大能耐,敢让一府之尊前去说话,其实他误会云舒了,云舒并不知道知府在周云龙的县衙,并且和周云龙约好在库房前碰面交接物资的。
云舒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已经得罪了河中路知府,正和杨威老道二人聊天吹牛。
“极北之地乃是雪国,坚冰如川常年不化,又有极光悬于天上,五彩斑斓美不胜收!一年之中其昼由春分到夏至,其夜秋分到冬至皆为半年之数!”云舒正和老道胡侃。
“日夜交替乃是天伦之道,极北之地何故例外?!”老道不信的说。
“就是嘞,云哥儿别忽悠我们,说的好像你去过似得!”杨威在一旁帮腔道。
“道门除了研究道家经意,符篆,难道不研究天文,数术?”云舒好奇的问道。
“那是当然,天文数术乃我道门最精,天下不出其二!”老道自豪的说道。
“那就怪了,既然如此为何不知极昼极夜的原因?家师云极昼极夜之理在与天文数术之中啊!”云舒奇怪的问道。
“令师当真说过此话?”老道激动的问道。
云舒瞥了一眼老道没有说话,看云舒的表情老道就知道云舒所言必有原因。在一旁低声呢喃自语。
“云哥儿可以啊,简单几句话就把这牛鼻子忽悠的不行!”杨威嘿嘿的笑道。
看着杨威云舒彻底崩溃,什么叫忽悠,这是古代科学的交流好吧!没文化真可怕在杨威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真有才学的人才会被我说的话思考人生,这没有才学的人听我的话就会认为我在忽悠人,你说呢?”云舒打击道。
”云哥儿你又调皮了!“杨威被云舒打击习惯了,两眼一番的说道。
周起和周云龙来到库房外,只见长长的车队停在库房前,王富贵正在指挥众人卸车,一块块整齐的砖石被运进库房,云舒坐在板车上和两个人说话。
一人明显就是道士,另一人是位壮汉一看就是个懒汉。旁人都在搬砖只有三人闲坐,云舒身为官人和道士还说的过去,这壮汉如何与云舒平起平坐,完全乱了礼数,云舒在周起的心中映像又差了几分。
周云龙叫道:“云贤侄,本官来晚了,快快前来这位乃是河中路知府周大人。”
云舒赶紧下车整了整衣服行礼道:“小子云舒参见周大府!”
周起见云舒样貌俊秀,五官端正行礼规矩,暗自点头,心想难道是猜错了?但是看到坐在车上的懒汉在听到云舒称呼自己的时候居然不屑的撇了撇嘴,顿时一股邪火直冲头顶。在炎宋等级制度严格,你一个小小的懒汉刁民,居然敢对朝廷任命的知府不敬,那还了得?!
周起怒声问道:“城墙营造乃是国之大事,即使修补也不可儿戏,必须按照朝廷规定之法修缮,你为何私改章程?”
云舒看着怒火中烧的周起心中奇怪,难道这老头人格分裂?刚刚还好好的毫无征兆的就暴走。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是云舒依然谦逊道:“回禀大府,小子的水泥确实比原先用的胶泥米浆更好,而且省钱省力省时,为何不用?如若大府不信,一试便知。”
旁边的周云龙刚要说话就被周起回收打断了,听云舒这么一说周起心道有理,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于是便道:“如此甚好!如真有你所说一般本府既往不咎!”
旁边的杨威听到周起的话几乎哈的一声笑出声来,这和周云龙简直一样,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看着杨威似笑非笑的表情周起再也忍不住道:“嘟!那无赖汉为何屡次嘲笑本官!”开始周起不愿意与杨威一般见识,要是传出去自己堂堂知府与小民计较礼数着实不妥。
随着杨威的一声“放肆!”周起直接开始怀疑人生了,升斗小民也敢如此!伸出手指颤颤巍巍的指着杨威道:“竖子尔敢!还不给本官拿下!”跟随周起的一班衙役早就跃跃欲试的想表现一下,听到这话二话不说就窜出去,就像看到一泡狗屎的野狗一样冲向杨威。
霎时间拳风阵阵,杨威三下五除二的把一班衙役撂倒,不屑的拍了拍手吐了口浓痰在周起脚前说道:“周起你疯了?区区从五品朝散大夫,观察使全知河中府事而已,如此对带御器械殿前司指挥副使无礼,你该当何罪!”
周起被杨威的一连串问题问蒙了。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的腰牌,不知所措。旁边的周云龙已经惊呆了,自己怎么劝都不行,没想到周起自己往死路上一路狂奔最后撞进了杨威这个巨坑中。
周云龙暗自想到:你得罪谁不行非得罪这位,错了是得罪谁都不行。扶摇子,扶摇大仙法力无边,得罪他估计下场很惨。云舒,周云龙想想都头疼,以后有的是后帐找你。看来也只能得罪杨威了,至少是现在麻烦没什么后患。想到这里周云龙居然觉得周起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是什么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九章学问的态度()
桃园县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但是由于炎宋在檀渊击退契丹人的进攻,成功的防守使得大部分官员认为可以休养生息,三司使韩琦甚至向官家提出二十年口不言兵事,导致国内兵员懈怠,城防修缮消极。
云舒看着斑驳的城墙感叹着古人的伟大,按城墙上望楼里的图志记载,城墙厚约两丈有余云舒用脚步测量了一下大概六米多宽,内为夯土外包砖石。
但是现在的城墙外包的砖石被雨水冲刷,人为拆下搬运等等原因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内部的夯土上都长了草,完全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景象,身手矫健的人都能攀墙而上,看来小说中的武侠高手飞掠城池如履平地并非不可能。
周起在知道杨威的身份后虽然短暂的失神,但是回过神来对杨威说道:“原来是殿前司的杨大人,下官无礼了,但大人并未穿公服,且没有出示官照,下官并不知晓大人的身份,有所冒犯还请大人赎罪!”说完躬身行礼。
看着周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释,再加上他行礼道歉,一时间杨威居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都说了原因并且道歉了,你还能追着不放吗?
这就是文官与武将的差别,文人的官场处事方法机智多变。并且炎宋重文轻武,武官在朝堂的地位并不高,再加上为人处事没有文人善于变通所以处处受制,从杨威和周起之间就能看出一二。
云舒看着两人简直就是一部活教材,生动的演绎出了朝堂之间的政治哲学。明明是杨威占据主动,周起简单的一句话再加上行礼道歉就能让杨威不得发作。
看着杨威骑虎难下云舒说道:“这是一场误会,周大人云舒这就为你展示水泥的妙用。”
周起摸了摸山羊胡说道:“如此甚好!”周起想到了之前云舒与杨威谈笑风声的模样,看来真是小看了这少年,能和杨威这样的人谈笑说话,此子必然有真本事。
云舒对远处围观的王富贵说道:“王叔,你和憨叔演示一下水泥的用法,让这位知府大人看看。”
王富贵和刘老憨一听居然连知府都惊动了,两人激动的上前行礼,甩起膀子卖力的向周起展示。
看着眼前的水泥墙面周起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太神奇了,一面结实的砖墙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出现了,再加上水泥凝固的时间也不过才区区俩个时辰而已。有这速度再加上人力物力能跟得上,一天一夜就能让一座城池拔地而起啊!用手抚摸粗糙的墙面,嘴中低声的说着:“得此我炎宋万幸!”
看着周起摸这墙面就像抚摸娇妻的脸庞,云舒感觉身上有点冷,轻声说道:“周大人以为如何?”
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的周起,看着众人的眼光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老夫失态了,云贤侄此物如此了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云舒知道他会这么问欠身说道:“回禀大人,水泥是家师从格物中发现的,命名为化学。小子应用于建造之中由此而来。”
“化学,化学,万物变化之学问?好名字,看来老夫闭门造车小看天下之学问了!”周起摇头叹息道。
“此物对我炎宋有大用啊!贤侄高才能将令师之学问应用于此造福我炎宋,请受我一拜!”说完周起向云舒行礼。
这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光把云舒吓了一跳,就连一旁的周云龙和杨威也是一惊。
云舒连忙上前扶起口称不敢道:“小子只是从家师的研究中发现一二,运用于生活中而已,大人不必如此,这也是小子应该做的。”
“云贤侄老夫论岁数也是你的长辈了,老夫提醒下你,所谓学问在于经史子集之中,格物虽好但不宜痴迷太深!奇技淫巧乃是小道尔!”周起摸着胡须说道。
云舒这下是明白周起为什么之前对自己的态度恶劣了,在炎宋的是大夫阶层看来唯有努力做学问的人才是人才!怪不得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遭到那么多守旧势力的反对,大概这种保守的思想一直束缚这现在的人们。
云舒无奈的说道:“小子明白,但家师有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家师常常教诲小子格物乃是研究世间万物的本源之法,乃是道的一部分,学问也是道的一部分,互相验证对道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周起听云舒这么说,心中默念数遍诗句说道:“好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令师学究天人,看来是我遇到了瓶颈,令师此言对我启发甚大!小友再会。”说完也不和别人打招呼转生便走,一边走一边小声念叨着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看着远去的周起,众人忽然觉得这老头也没有那么招人烦,周起对学问的执着和对云舒的教诲,让云舒觉得他是一个古板执着的君子,现在看来他不光古板执着,也有变通的一面,这难道就是古人对学问的态度?
看着周起的背影云舒忽然觉得是那么的面熟,对了!就像自己的大学时的教授,虽然古板但是不乏对学问的执着,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别人发生争执,不管是学生还是领导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激烈的辩论,但如果别人的观点的确正确,或是能为他带来启发,他又开心的像个孩子,拉着人家一定要请人吃饭以表感谢。
“云贤侄,家叔就是如此,对学问就是这样一丝不苟,有事过于急躁了些。贤侄莫要见怪。”周云龙解释道。
“云舒觉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周大人的这种执着的治学态度才是他最让人尊敬的地方。”云舒对周云龙说道。
杨威在一旁插话道:“不就是一个老古板吗?朝中这样的人少了?就是因为他们极力的反对,官家和王相公的新法才难以实行!但是这老倌还行,不是太古板,最起码能变通一下就比那些人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章飞贼又见飞贼()
云舒看着杨威在旁边对周起的评论说道:“你还好意思说,本没没什么的,你非要在旁边作怪惹人生厌,赶快帮忙去。”
杨威不服气的说道:“我就是看不惯大头巾的酸样,讽刺了一下,谁知道他一点就炸。”
文武相轻本就是炎宋的常态,再加上太祖的政策导致了双方更加不对付,就像两条腿不一样长的人怎么能跑得快?这又是一个大问题,看来炎宋不光有三冗,还有文武相轻的大弊端。
云舒现在的能量太小,还不足以改变这一切,他知道这些问题不处理好炎宋的环境就是畸形的。但就是在这种畸形的环境下炎宋居然击退了契丹人的进攻,看来这些士大夫也是不可小看的。
在云舒与杨威的帮忙下,老道也不好意思在一旁装大神,也加了了搬运工大队,周云龙是搬得最起劲的一个,刚刚听见自家叔父的话知道了水泥对炎宋的重要,再加上云舒没有吧水泥之法献上,现在整个炎宋也就桃园县有水泥的城墙,想想都觉得开心。
短短的两个时辰三十车的水泥与砖石被大家搬完,云舒伸了个懒腰对周云龙道:“周大人东西都搬完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周云龙一听云舒要走连忙说道:“哎呀贤侄怎能匆忙离去,本官已在春风楼设宴,请杨大人和道长也务必赏光!”看着周云龙对自己使眼色,杨威哪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