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脉谜踪-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

    尤未睡

    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

    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

    灯欲落

    雁还飞

    那是廖星云在歌唱,何诺记得,在第一次遇到廖星云时,她也是这么唱着,歌词的内容言犹在耳: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那时候,廖星云还是一个身在廖家高院之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少女,而今同样在唱歌,但是却多了那么一些愁绪。

    何诺现在也再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无知少年了,他懂那么一些,但是自己已经心有所属,自己有些无可奈何,只好装傻,不去戳破那一层窗纱纸。

    何诺叹了一口气,更知道目前战场的局势,实在是没有太多心思去考虑这些儿女私情,只好默默转身,准备走开。

    廖星云唱到最后一句“雁还飞”时,两行清泪从眼角留下,但是她呆呆望着何诺离去的身影,没有擦拭。

    廖星云现在陷入了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其实从一开始,她愿意随军出征,就是想多些时间,能够同何诺呆在一起,但是在军营中,两人却很少有交流,无话可说,比争吵更折磨,廖星云现在更加明白了这句话的个中含义。

    到如今,到了最后的大战前,廖星云当然明白,不管战争的结局最终如何,一旦战争结束了,两人也就到此为止了。

    所以,对着萧瑟寒风,廖星云那种悲凉紧紧沉积在胸口,攥着她的心,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悲从中来,不由自主地唱出了声。

    但是,她心底最深处的那三个字,她始终都没有对何诺,她也不清楚,今生今世,是否还有机会对何诺说出那三个字来。

    …。。

    晋阳皇宫,暖心殿。

    皇帝何慕寒在香气氤氲中抬起头来,望着大殿中他的臣子们。

    暖心殿是在朝会时商议具体问题的地方,虽然并不大,但是这里却是帝国的枢纽,在正式的朝会之前,何慕寒总会在这里见他的近臣,先通通气。

    能够经常进入暖心殿的人,会有一个头衔——暖心殿大学士,虽然这是虚职,但是加诸于正式官职之前,是一项无上的荣誉。

    而此刻,宁乡侯率军南下,但是暖心殿却格外热闹。

    朝廷左相魏政勋、右相慕百川俱在,此外在千然地宫中受了脚伤的兵部侍郎鲁传霖也来了,此外都是六部之中的一些老面孔。

    之所以聚集如此之齐,正是因为今天他们的议题是关于对越的战争。

    人群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惹眼,那人就是天荡关都督宇千城,他手握沙海大营两万精兵,驻扎在西垂第一关——天荡关,本是防备西戎的股肱之臣,不知何时被何慕寒召回了晋阳城。宇千城也本不是暖心殿大学士,但似乎是受了何慕寒的特许,才有这个资格参会。

    何慕寒道:“想必南边来的消息,大家都知晓了,靖威侯的六万风云骑,我们晋阳最精锐的部队,天下精兵,几乎是全军覆没了。越贼一向狼子野心,但一直没掀起什么波澜,这一次,着实让我吃惊。”

    右相慕百川分管兵部的差事,职责所在,道:“南越阮婴齐、阮建德两兄弟本就不是等闲之辈,又加上他们新任用了国师俞羽飞,实力大增,的确是我晋阳心腹大患。”

    何慕寒点头道:“朕已经即位八年了…”说到这个数字,何慕寒身体一震,其他人也都心照不宣,他们都知道前几日晋阳王朝的皇帝都是在位九年而殁,即将要到来的第九年,实在是晋阳王朝极为关键的一年。

    何慕寒理了理思绪,继续道:“朕即位八年了,第一次觉得南越如此琢磨不透,朕以往都认为西戎才是晋阳最大的心腹大患,可是西戎最大,但是毕竟西戎五部,互相争斗,一盘散沙,苍琅部已经向我们靠拢,赫连部实力虽强,但是一个不落掀不起什么风浪,反而南越似乎目前上下一心,我们必须尤为重视。”

    何慕寒治国,一向信奉到家无为之治,治大国如烹小鲜,一直都是一种沉稳、举重若轻的态势对人,很少有这样,语气中甚至透着丝丝疲惫。

    何慕寒目光扫视群臣,继续道:“宁乡侯八万大军已经南下,宁乡侯的军事才能,朕还算放心,可就怕他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而且朕对后勤不甚放心,因此才把宇将军从西面掉了回来。”

    宇千城听了这话,向前踏出一步,全身盔甲叮叮作响,“请我皇吩咐,千城鞠躬尽瘁,唯我皇马首是瞻。”

    宇千城毕竟是统领一方的大将,一直以来的沙场考验,让他这种凌厉的气势,与朝中那些文官截然不同,如今又是乱世,急需这样的武将,因此何慕寒看到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以询问的口气道:“宇将军,宁乡侯八万大军的军需,以及后勤保障,我想让你全权负责,沙海大营的事我打算让清平过去帮你看几天,你现在就任南征副帅吧。”

    此话一出,全场有些哗然。宇千城这样的国之猛将,何慕寒居然让他去给人管后勤,虽然服务的对象是宁乡侯,但是总有那么些大材小用的味道。

    不过做到宇千城这样位置的人,与一般沙场悍将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喜怒不形于色,见到皇帝都如此说了,宇千城似乎也知道其实是没有商量的语气,还不如爽爽快快接了新的差事,并很直觉地交出了调动两万沙海大营的军中虎符。

    何慕寒装作很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派身旁的太监荣庆去接了虎符,但是荣庆分明能够感觉得到,何慕寒的手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是内心有了明显的激动。

    荣庆很善于察言观色,按照他多年的经验,知道皇帝就要有大动作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应对() 
当何慕寒收了宇千城的虎符之后,心中其实是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接下来的话,声音也显得更加淡定、从容。

    但是暖心殿中细心的大臣,其实都发现了何清平刚才说话中的一个细节,“沙海大营的事我打算让清平过去帮你看几天”,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何清平自从在千然地宫中失踪后,多方寻觅却不可得,现在何慕寒却给了何清平一个职位,这让很多人都在思考何慕寒是不是已经找到何清平了。

    没想到何慕寒也不藏着掖着,眯眼道:“对,就是何清平,朕的八皇子,他回来了。”

    可是说到这里,何慕寒却住口,不愿意再说下去了。

    总喜欢最后发言的左相魏政勋这一次却提前开口了,啧啧笑道:“能找回八皇子,真是陛下之福,晋阳之福。”

    何慕寒似乎再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只是道,“朕这一生,再也不愿意我的儿子,离开我这么久了。”

    魏政勋沉默了一会儿,喃喃道:“人活一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陛下这个心愿不大,但实现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何慕寒猛然止住了声音,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哀乐。

    魏政勋闭目沉思了一会儿,似乎是一番斟酌后,缓缓说道:“我先来说些题外话吧,不知道宇将军的南下之后,两万沙海大营如何安排,是继续在西边防御西戎,还是调往晋阳拱卫都城。”

    魏政勋这话看似是题外话,但实际上心肝稍稍剔透一些的人都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刚才何慕寒已经说了,以后让何清平负责沙海大营,然后又说,不愿意再离开何清平,那引申出的含义,不就是要把沙海大营调往晋阳吗?

    不过关于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属于庙堂之上最敏感的话题,一般都是皇帝乾纲独断,很少有臣子这样主动插嘴的。按说魏政勋几十年宦海沉浮,应该早已深谙此道,不过不知什么原因,但还是这样问出来了。

    一旁的原沙海大营都督宇千城倒是仍旧跪在地上,头朝下,让人看不清他的脸上到底是什么表情。

    见老相国问出了这般突兀的问题,何慕寒倒是神态自若,淡淡道:“宁乡侯此次南下,带走了晋阳城大部分的戍卫,如今晋阳城兵力捉襟见肘,朕这才打算把沙海大营调入晋阳,毕竟都城重要,事关天下局势稳定,不容有失。”

    没想到宇千城依旧不依不饶,追问道:“那天荡关怎么办?那是守卫西戎的主要关隘,天下第二雄关,如果无兵可守的话,一旦西戎有变,突破天荡关后,则整个天下危矣。”

    话到这个份上,听到“整个天下危矣”,已经有些威胁的味道,甚至有些危言耸听了,饶是何慕寒,脸色也微微有些变化,冷眼看了魏政勋一眼。

    魏政勋似乎是凌然不惧,昂起了脖子,苍老的面庞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倔强,不知道皇帝把宇千城的两万沙海大营给了皇子,在哪一点上犯了他的忌讳。

    君臣二人对峙,一时间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旁边的右相慕百川看到这一幕,一番思量后,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其实魏相爷这番疑虑,说到底,还是对西戎不放心,当年高皇帝也曾说‘戎’是一把刀,我们晋阳不能让它磨快了。但是……”

    慕百川话锋一转,“但是…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西戎诸部,苍琅部已经完全向我们靠拢,这次南征,苍琅部世子孟啸尘就随军南下,为我晋阳出力,至于赫连,单一部之力,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按照目前的局势,为晋阳社稷天下苍生计,臣有上中下三策供陛下选择。”

    慕百川身为朝廷右相多年,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人只能提出问题,慕百川却能够解决问题,果然这番话说出来,连原本脸色凝重的何慕寒都缓和了几分,盯着慕百川,仔细倾听他到底有什么见解。

    慕百川声音平稳有力:“从高皇帝开国以来,定都晋阳,东封澜王,西立沧王,北定燕王,南册卫王,如今我晋阳中央朝廷经过连番大战,兵力捉襟见肘,但是皇帝陛下不要忘记,我们晋阳还有四个诸侯国,燕国风云骑为陛下出征,堪为天下楷模,因此臣的上策就是陛下御旨给其他三个诸侯国,让他们出兵为国而战。”

    何慕寒低头思索少倾,问道:“那中策呢?”

    慕百川不假思索道:“宁乡侯八万大军虽然不足以荡平南越,但若是自保守卫南疆,八万人足矣,中策就是令宁乡侯重筑烽火十三堡,扼守南边要冲,我晋阳地大物博,待新兵补充,训练就位后,再同南越决战。”

    何慕寒轻轻捋颚下已经冒出的胡须,依旧问道:“那下策呢?”

    这一次慕百川反倒顿了顿,好半天才挤出这几个字:“下策就是陛下刚才之策,调沙海大营之兵入晋阳,宁乡侯的八万大军采取攻击的态势。”

    何慕寒苦笑着摇摇头,轻声打趣道:“这么说来,朕刚才的想法,朝廷左右相,一个反对,一个认为是下策,似乎是朕错了啊。”

    见何慕寒如此说,满殿的大臣顿时都停止了说话,屏息凝神。

    何慕寒道:“刚才慕相爷的上策,朕其实也想过无数遍,但是除了燕国,各诸侯国忠君护主之心还剩多少,各位想必比朕更清楚,而如今燕国风云骑几乎全军覆没,更增添了其他诸侯国的疑虑,朕担心啊,朕让他们出兵的御旨刚送出去,他们向朝廷要钱要粮的上书就来了。至于中策,请诸位想想,高皇帝开疆扩土,圣祖爷力挽狂澜,是何等雄风?到了朕这一代,就被南越欺负成这样?朕不答应!况且上中两策,都很考验火候,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听到皇帝这般冷厉的语言,暖心殿诸大臣都跪了下去,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臣有罪,让陛下蒙羞。”

    何慕寒一看地板上,那些在帝国位高权重的大臣们,都密密麻麻跪在自己面前,他十指交叉,心中轻轻笑了笑,已经有了主意,道:“魏相爷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朕的旨意待会大家就知道了。”

第一百六十章 君臣之对() 
听到何慕寒的话,众大臣面面相觑,但皇命不可违,很快就都退下了。

    大殿之中,只剩下了皇帝何慕寒,左相魏政勋。

    一人是晋阳之主,君临天下;一人是朝廷左相,位极人臣。

    因为晋阳朝内,以左为尊,所以论地位,魏政勋这个左相,比慕百川这个右相,地位还高上一分。

    所以像刚才这样,皇帝与地位最高的大臣,决策有了冲突,两人实在需要有一番交流,这样利于君臣一心,故而何慕寒才单独留下魏政勋,想要对整件事多些了解。

    “左相爷坐吧。”何慕寒淡淡道,“这里只有你我君臣,无需多礼。”

    魏政勋似乎也没有多过客气,扬起了略显佝偻的身体,直接坐在了龙椅对面。

    何慕寒似乎并不急于直接敞开话题,而是目光悠远,似乎陷入了回忆,而后声音中多了几分亲切,道:“老国舅,我们也好有些年没有这么单独说话了吧。”

    听到“老国舅”三个字,魏政勋一楞,而后喃喃道:“是啊,老臣还记得,陛下小时候,别的人一抱就哭,唯有老臣抱着,就咧开嘴在笑,等陛下稍大了些,最喜欢骑在老臣脖子上玩骑马的游戏,后来长夜之变,老臣也有幸一直追随着先帝、陛下,一晃,都好多年了啊。”

    魏政勋是文宗朝宠妃魏珍氏的父亲,所以朝廷上下,私下里,都尊称一声老国舅,但是何慕寒即位后,或许是想保持皇帝的威严,刻意疏远,从没有再叫过“老国舅”,因此陡然之间这么叫出来,让魏政勋有些恍惚,想起了许多陈年旧事。

    何慕寒见气氛有所缓和,继续道:“老国舅,你是朕的亲人,朕想问问,你同宇千城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朕夺了他的兵权,你的反应会这么大?”

    魏政勋没想到何慕寒会问的这么直接,反问道:“陛下何出此言?为什么认为老臣是在偏袒宇将军,老臣只是认为宇将军是国之栋梁,贸然夺了他的兵权,而给皇子,恐怕令军中将士心寒。”

    “哦?”何慕寒仍旧将信将疑。

    “而且老臣看出来了…”魏政勋声音大了几分,声音里透着一股苍老,说话带有一股喘劲,时不时有停顿,但还是能听得出这位老人的倔强,“如今右都鲁钝初将军正在养病,晋阳朝中最有名的两个将军,一个是宁乡侯,另外一个,就是宇千城将军,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现在陛下把他们都派往南边,实际上有相互掣肘的意味在其中。”

    何慕寒听了洒然一笑,“我不知道老国舅是年老了,有些灯下黑,还是厚黑之术学得有些过了,如今南越大军犯上,朕调朝廷最能战的两位将军南下,于情于理,都是必须之举措,为何老国舅还有这番疑虑?”

    魏政勋虽然自认为理直,但是年老气不胜壮了,喘着气道:“那沙海大营是宇将军一手调教出来,宇将军也用得正习惯,陛下为何贸然削夺他的兵权?”

    何慕寒怔怔出神,道:“朕原以为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国舅真的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何况老国舅如今已年逾古稀,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很多事其实点到即可。”

    魏政勋仍旧有些固执:“朝闻道,夕死可矣。愿闻其详。”

    何慕寒叹了一口气,道:“老国舅也知道长夜之变吧。宇上征乱国五年,朕其实一直都对宇家的人心存疑虑。虽然长夜之变后,宇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宇上征被夷十族,可是却有一支幸存,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倒向了圣祖爷,提供了很多内部情报,这才免遭株连。但是这样的家族,又有多少可信的呢?如果说风云骑是天下第一的善攻部队,那沙海大营就是天下第一的善守之军,他们守卫天荡关多年,从未有任何闪失,这样的精兵,如今多事之秋,朕怎么放心把他们交给宇家的人…这正是朕的疑虑所在。至于相互掣肘,老国舅多想了,朕完全放心弟弟宁乡侯,他是可以托付的人。”

    魏政勋楞了楞,随即叹息道:“那倒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何慕寒轻声道:“朕算哪门子君子啊,朕是君主,杀伐决断,圣祖爷在位时,常对朕讲不为利害所动,不为世故所移,遇事无论大小,都可以平心静气,才是真正有为的君主,朕自问做不到这些,现在也不想做什么丰功伟绩,但是有一条,祖宗传下来江山社稷,万不可以在朕手中毁掉。”

    听皇帝这么说,魏政勋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低头道:“陛下是雄才大略的君主,足以成为后世儿孙的表率,如果说高皇帝开创何家江山伟业,圣祖爷力挽狂澜,那么陛下则是雄才大略,能让我晋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何慕寒轻轻笑了笑,“难得老国舅如此夸朕,这倒让朕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们君臣刚刚还争得不可开交,如今却又互相夸奖,这或许就是我们也算是亲人吧。”

    魏正勋眼眶湿润,“何家对我们魏家的恩德,天高地厚,臣也不是不懂感恩之人,只不过事关江山社稷,该争的臣还是会据理力争。”

    何慕寒笑道:“你尽管争吧,其实朕也有时候想啊,有了你这个老国舅在一旁督促,或许朕就永远不会得意忘形了。那夺宇将军兵权的事,朕也是想更心安一些?何况清平…朕也想让他多历练一些。”

    因为似乎关系到王位继承,连魏政勋说话都小心了几分:“这么看,陛下是有意百年之后,将王位交给八皇子?”

    何慕寒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朕也不知啊,不过就现在来看,他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了,朕需要给他机会。”

    魏政勋道:“立储,是国事,也是陛下的家事,朕不好多说什么,但是请陛下也给其他皇子一些机会,不要这么一锤定音。”

    “哦?”何慕寒眼睛一亮,问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情紧急() 
“你是说谁?老国舅阅人无数,给朕讲讲,朕的这些皇子之中,谁堪大用?”何慕寒追问道。

    魏政勋摇摇头,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这样说道:“其实晋阳之大,天下独绝,作为皇帝,精力毕竟有限,一个人管不过来,只要知人善任,就能管理好国家,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