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怎么办?
通通驱逐出境。
“我们抗议!”三位太守表示不满和遗憾。
“对不起,”关羽很是牛逼的说:“我没有接到上峰的命令说要把地方腾出来给你们使用,我的职责就是保证我的辖区内依旧由刘使君的任命官吏行使职权,所以,你们过来考察旅游我欢迎,接受地盘就不许入境了,除非有我们刘备老大的批文!”
废话!有刘备的批文,我们还吊你吗?!三位太守心里暗骂,嘴上却是不好说什么,于是,就拿出了当初的那份协议书出来和关羽辩论:“将军啊,这可是当初商量好的,已经写进了合同,怎么说不好使就不好使了呢?这是最起码的诚信啊。”
“诚信我当然有了,”关羽双手一摊,显得很是无奈:“没有看到合同履行,需要甲乙双方共同出具一份声明啊?这充其量是你们的单方面行为,不算数的哦,我还没有接到我们老大的公文呢。”
“太无耻了吧?”
“呵呵,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已经注明了‘甲方(刘备)具有最终解释权’这句话,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感觉没有危险了,可以维持我们的政权有效运转了,才可以归还荆州,现在,我们的领袖经过市场调研认为只有拿下凉州才可以,所以,还没有到归还的时刻,明白吗?”
“你这是霸王条款!”
“不好意思,不管是不是霸王条款,你们都已经签署了这个协议,证明你们同意了,拜托有点法律意识好不好?”关羽冷笑“有什么话就和我们老大去说吧,我只是一个军人,保卫国土是我的职责,政治层面的不予考虑和评价,所以,不允许你们入境,谢谢合作。”
“这可是你说的!你是军人!”三位代表拂袖而去。
“父亲大人厉害啊,三言两语就给打法了。”东吴使臣走后,关平竖起了大拇指。
“你小子少拍马屁,”关羽笑骂:“这样就解决了,那他还是孙权吗?这么被人给耍了一定会报复的,你放心,下一步就要采取军事行动了,相信到时候益州方面也会行动的。”
“我们能赢吗?”关平有些担心。
“我们是有底线的,可以割让出部分领土,但是不能全面放弃,”关羽解释:“权当买东西砍价了,我们的目的是保住江陵一带,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孙权一些甜头,所以,这个仗,未必打得起来。”
“这就是政治啊。”关平若有所思。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7—04:看门大爷关云长(2)
果不其然,三位代表灰溜溜的回来复命的时候,孙权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掀了一次桌子。
打还是不打?
孙权的愤怒表情已经告诉他的手下了,回去之后,文官起草宣言,武将调动直属部队,我想好了,不蒸包子争口气,一定要打,不然的话,以后会继续被刘备压制。
但是,想不想打是一回事,能不能打是另外一回事,你孙权做好了打的准备吗?恐怕只是意气用事吧,周瑜已经死了,鲁肃又是一个亲刘派,难道还要亲征吗?万一北方的曹操伺机而动怎么办?
刘备就是拿准你这个前怕狼后怕虎的心理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占着荆州不还的啊。
好在,还有一个人在,可以为孙权所依靠。
这就是吕蒙。
前面几次的出色表演已经证明吕蒙完全可以担当男一号了,只不过是资历还不够,现在,就看孙权有没有足够的勇气。
“子明,你有信心吗?“孙权还是有点不太放心。
“至少可以让他们吃点苦头,”吕蒙倒是很有信心:“虽然我的对手是关羽,可是,不要忘记,也只有一个关羽而已,所以,我需要有鲁肃大人的配合,让我腾出手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那就交给你了。”孙权很喜欢吕蒙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
于是,没有多久,吕蒙便率领着鲜于丹、孙规、徐忠(看来吕蒙的领导力还有限,只能指挥二线将领),20000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往江南四郡,与此同时,鲁肃也集中了10000军队作为偏师,屯扎在巴丘,给关羽制造一种压力,以便于那一边吕蒙的行动。
至于孙权本人,是不会放过这个表现机会的,率领一支人马(不详)屯驻在陆口,“为诸军节度”,其实哪里有事情做啊,只是监军一下而已。
吕蒙这边的军事拓展计划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孙权给他的指标是拿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这其中,长沙和桂阳是兵不血刃,“蒙到,二郡皆服”。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吕蒙只不过是“移书二郡”,他们就望风归降?刘备岂不是看走眼了?
桂阳太守本来是赵云,但是后来因为要镇住小孙,所以,升为留营司马,最后更是调进了益州,此时的太守是谁不得而知,但是,长沙太守却是廖立啊,廖立是什么人物,在诸葛亮眼中那是和庞统并列的:“庞统、廖立,楚之良才”,除非在他眼中,庞统也是一个软蛋。
廖立有本事不假,不过却没有守住长沙,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军事型人才,搞搞内政还差不多,所以,“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掩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连个口号都没有,也米有去和关羽报道,就直接猫到了益州。
如果真的是投降的话,早就应该是军法从事了,但是刘备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封为巴郡太守,可见,长沙等地的丢失并不是吕蒙天威让他们吓破了胆,那个时候虽然吕子明已经小有名气,但是,还没有牛逼到这个程度,只能说这几个地方并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基本的国土防御,只能进行基本的维持治安而已,荆州守备军的主要战力资源还是集中在关羽的手中。
有鲁肃在,关羽自然是腾不出手来,再说了,他也没有想到孙权会来的这么快,而且捡软柿子捏。
好汉不吃眼前亏,经过小规模的军事武装冲突(掩袭嘛),桂阳投降,长沙太守廖立跑了。
吕蒙的神威是《吴书》里面记载的,自己人,当然要夸一下。
长沙和桂阳拿得比较顺利,但是,在零陵那里出了一点小问题,零陵太守郝普打死也不投降,关起城门固守。
意思很明显,我承认打不过你,所以不硬碰硬,等着关羽和刘备的援军到来就可以了。
吕蒙的目的是速战速决,就在这个时候,孙权的加急公文到了,让他火速回军支援鲁肃,因为鲁肃顶不住了要:刘备得知已经丢了二郡,马上引军50000亲自带队回到了老地方公安,同时,关羽集合部队完毕,大概是一支30000人左右的军队开拔至益阳。
呵呵,看来刘备是把生意给做大了,轻松的就在益州和荆州集中起了一支80000人规模的机动部队。
这就出乎了孙权的意料,他只计算了关羽的荆州军分区实力,忽略了刘备的快速救援可能,自己本来就不擅长于对攻战,还是陆地的,于是,总调度就成了摆设,只好让吕蒙的20000人快点回来支援。
零陵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快到嘴的肉给吐了出来去砸硬核桃,他吕蒙有病吗?
看来要使用杀手锏了。
27—05:看门大爷关云长(3)
那还是在刚刚摆平长沙,进军零陵的路上,吕蒙遇到了南阳人邓玄之,邓玄之是郝普的哥们,吕蒙觉得应该是一张有用的底牌,于是,就留了下来——当然不是撞大运遇上的,肯定是人肉搜索出来的。
现在,久攻不下,孙权又催的比较急一些,到了出牌的时候了,于是在大张旗鼓的要攻城(做给郝普看的,施加压力)的时候,叫来了邓玄之,对他说:郝普要做一个忠义之士,勇气可嘉,但是很可惜,不识时务啊,我还不知道他的小算盘啊,就是死撑着,等待刘备和关羽的救援而已,但是,刘备在汉中那里被曹军阻击,夏侯渊对他的威胁比我们大多了,关羽呢?还在南郡,想过来也不行啊,我们的鲁肃已经缠住了,要不然长沙和桂阳能这么顺利的被我拿下吗?还是尽早投降吧,不然的话,他倒是成全了自己的忠义之名,老妈怎么办?岂不是没有人照顾了?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你把这番话转述给他,我相信,他不是笨蛋,会顽抗到底的。
邓玄之当然不知道吕蒙卖的是什么药,很规矩的跑进零陵去做信使,把这话如实的转达给郝普,还描述了一番吕蒙部队多么的威武雄壮,言外之意,拿下是很轻松的,这是给你一个机会。
郝普有点蒙了,决心动摇了,于是就想投降,不过又觉得对不起刘备——消息被封锁了,那个时候又没有电话和网络,有的话也被吕蒙给挖断了,于是,就想效仿廖立,闪了再说。
结果刚出城,就被侯在城外的特种兵们抓个正着,带到了吕蒙的船上。
老大被擒,零陵自然是被“解放”了。
要不怎么说吕蒙这小子坏呢,都已经胜利了,还要刺激一下郝普,把孙权的加急公文给他看:嘿嘿,你上当了,你的老大已经到了公安了,关羽已经在益阳集合完毕了,你要是再坚持一下我就没辙了,可惜啊。
郝普一看,后悔的直拍大腿:妈的!忠臣没有当成,反而成了俘虏,丢人丢大了啊。
三郡已平,吕蒙就留下孙蛟善后,自己率领主力,按照孙权的指示回师益阳,和关羽对峙去了。
顶着压力拿下终极任务指标很有意义。
首先,对于吕蒙很有帮助,第一次单独指挥大兵团作战就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让孙权对他更加放心了,也展现了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出关羽一筹的随即应变能力和指挥部队作战的机动性,略微有些迟钝的关羽后来输在古灵精怪的吕子明手中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了。
其次,圆满的完成了孙权布置的军事任务对于后面的谈判占得先机增加了砝码,其实,从兵力部署和任务规划来看,孙权表面上是兴师动众,实则没有想和刘备全面撕裂同盟协定,尤其是在刘备展现了自己迅速增长的军事实力之后,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点,那就是拿回协议中的江陵重镇和大部分荆州领土是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已经完不成了,那我就弄点是点吧,要啥自行车啊。
于是,江南四郡,相对来讲没有经过太多的战火侵扰,较为空虚的守备,成了他眼中的肥肉,刘备可以迅速的积蓄力量攻打益州,就是因为有诸葛亮都统江南四郡,足食足兵嘛。
吕蒙迅速的使之沦陷,也就逼着刘备军团处于下风,你集中了80000人又能怎么样?也就是保住江陵而已,反正那里也不是我想要的,夺回三郡?那你打来试试,其实你和我一样,也不敢来真的,损兵折将不说,还要被曹操偷袭,划不来啊。
刘备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在汉中,主要对手是曹操,吴蜀纷争是个小插曲,孙权的心思是在稳定孙刘联盟的基础之上拿回一部分合法权益,这就决定了不能真的打起来。
所以,表现就是,吕蒙尽量做到闪电战,兵不血刃,其实就是之前派遣官吏接收地盘的一种思路延续,先礼后兵,文的不行才来武的。
吕蒙轻车熟路,这边的鲁肃和关羽的对峙方式也体现了刘备和孙权的心态和思路——和为贵。 。 想看书来
27—06:看门大爷关云长(4)
其实,对于这次看似紧张的双边冲突,最为尴尬的就是鲁肃了。
鲁肃的薪水是东吴政府发的,但是,在这件事上,有点鲁肃吃刘备回扣的味道。
所以,孙权大发雷霆的时候,,鲁肃很老实,很低调。
夹着尾巴做人吧,张昭他们正盯着自己呢,真要坏事了,孙权也保不住自己,何况,把孙权惹毛了一脚把自己踹下去了。
可是,鲁肃心里也明白,只要三方势力存在,那么就不会真的撕破脸,除非一方打破了这种均势,战争,迟早会爆发的,只不过不是现在,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没有能力组织一场持久战,尤其是在曹操虎视眈眈的情况下。
以和为贵,依旧是鲁肃的信条。
当吕蒙势如破竹的征讨江南四郡的时候,鲁肃还在为着这个信条做着最后的努力:和关羽再谈判一次。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单刀赴会。
只不过小说中是我们的关二爷大义凛然的赴鲁肃的会。
实际上没有这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家约了一个中间地带,各自带着亲卫队赶往赴约而已,也就是说,从危险系数的角度来看,大家是一样的
所以,当鲁肃决定去赴约的时候,手下的将领劝阻他不要去,万一关羽玩阴的怎么办?鲁肃不同意,关羽的人格还是有的,不至于干出这么龌龊的事情来,盗亦有道,何况,关羽还不是盗,称得上是个“国士”。
更重要的是,在鲁肃看来,目前这种双边局势虽然比较紧张,但是,打不起来,刘备是犹豫的,关羽的自主权再大也不能违背大佬的旨意,将双边关系推到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危险只是理论上存在而已,越是这样,就越要把话敞开了说。
话虽然是这样,但是,会谈的时候却不太愉快,没有办法,分歧太大,尤其是这种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看看中国和周边国家,还有例如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扯皮就知道了,屁大的一个岛屿都要磨叽半天,何况是兵家必争之地了?最低限度,这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岛屿上发现了石油,结果闹得不可开交,比如英阿大战就是这个样子。
回到这次会谈,一上来,关羽同学就玩起了偷换概念,他知道,合同上,刘备的口头协议,都是对自己不利的,索性撇开不讲,于是,就大倒苦水,博取舆论同情:“子敬大人啊,还记得当初乌林战役吗?我们的刘将军奋力拼杀在第一线,斩获颇多,驱赶曹操是大家的功劳,难道忙活到最后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我们也不贪心啊,只不过是想有个立锥之地而已。
鲁肃只是显得比较老实,可他不是傻子,知道关羽玩得是什么把戏,好,既然你想偷换概念,我就陪你玩,让你无法可说!
于是,他接着关羽的话茬说:“关将军此言差异啊,当初长坂坡一战,刘豫州伤亡殆尽,所剩无几,拿什么和曹操对抗?赤壁一战,我们东吴才是主力啊,水军出力颇多,伤亡也是最大,分这块蛋糕,本来就应该我们分得大一些,只是我主孙权尊重你们的将军,不在乎一城一地,给了你们容身之处,而且也是说好了暂借,现在,你们已经拿下了益州,不缺地方了,该讲究一点诚信吧?难道是你关将军怕失业(最后一句是我自己瞎编的,哈哈)
这一顿把关羽呛得说不出话来。
看关羽说不出什么来,鲁肃再接再厉,趁热打铁说道:现在,我们已经是很让步了,只要江南三郡,难道也不可以吗?——其实已经被吕蒙给拿下了,你们就不要死要面子了,在这么对峙下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关羽当然知道吕蒙的动作了,但是,刘备赋予了他再多的自主权,也没有这一条:未经允许出卖主权,签署卖国条约,即便这块土地本身就是非法掠夺并占有的。
但是,鲁肃太能讲(所以,不能得罪老实人),让他无法插话。
没有关系,还有杀手锏呢,哼哼。
一个眼色,旁边的一位群众演员(小说中归为关二爷第一保镖周仓门下)站起来插话:国土,有德者居之,谁有本事谁就占着,哪来这么多狗屁逻辑啊。
突然被这么一个混人摆了一道,鲁肃很是不爽,明显,这是关羽授意的,不然的话,哪有他说话的份?于是,很不给关羽面子,厉声斥骂这个不懂事的小弟,结果,一搅和,斗争的大方向就被转移了。
回去给你小子加薪!关羽心里暗笑,嘴上却充当起了和事老:“哎呀,子敬,你就不要生气了,有意思啊,和这种小弟,回去我骂他,其实这事吧,我说了也不算,这样吧,我回去请示一下领导,再议,再议,还有你!”关羽指着“周仓”骂道:“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关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啊?”鲁肃一愣,还没有一个结果,就要走了?
“下回再说,下回再说,”关羽忙不迭的站起来往外走:“不要送了,那么客气干什么?”
一场谈判就这么被关羽用一种无聊+无赖的的方式给中断了。
鲁肃的努力失败了,看似一场恶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但是,最后还是化于无形。
大家都不想真打,孙权已经完成了指标,而刘备需要一个台阶。
没有多久,有人出面打圆场了。
老对头:曹操。
27—07:最后的进取决心(1)
建安二十年,中国很是热闹,刘备在益州的屁股还没有做热乎,就和曾经的盟友孙权为了荆州的历史遗留问题而扯皮起来——不是一般的扯皮,东吴调动了三万大军兵分两路,而刘备,更是集中了80000人虎视边境。
之所以没有打起来就是因为曹操也没有安分守己,静观其变。
在征伐汉中之前,曹操首先要做的是一件喜庆的事情——“天子立公中女为皇后”。
汉献帝的皇后挂掉了,但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啊,所以,应该尽快选出一个称职的人选来,他皇帝不着急,也会有人替他着急的,而这,当然没有我们大汉的好总理曹操先生的女儿更适合的人选了。
皇后虽然是汉献帝立的,但是其实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曹操早就为他做好了决断。
为什么选自己的女儿控制汉献帝?很简单,不放心别人呗,仅仅在两个月前,也就是建安十九年的十一月,前任皇后伏皇后被父亲伏完牵连诛杀——很凄惨的,当时,曹操带着几百名侍卫牛逼哄哄的闯进了宫殿,汉献帝把老婆藏在了墙壁中,华歆在内鬼的暗示下砸坏了墙壁,把伏皇后拽了出来(肯定有内鬼,不然怎么会找的这么准?)当时汉献帝正和御史大夫郗虑坐在一起聊天,弄得很是没有面子,伏皇后临死前可怜巴巴的问皇帝:可以救我一命吗?皇帝更可怜:我还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啊。
随后,伏皇后一家被处死了几百人,上至皇后,下至普通家族成员,无一幸免。
皇帝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