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也有幸运的地方,那就是总是有一帮人对他不离不弃,跟着去下一个根据地打拼。

  所以,当刘备流窜到了荆州之后,再吸收成员发展组织,这就不可避免的因为地域因素而形成了第二大帮派——三联帮:荆州帮派。

  不看益州集团,单拿荆州帮和*帮来对比的话,明显前者属于地头蛇,而且在人数和能力上也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还有一点,就是随着荆州帮的加入,刘备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机。

  所以,荆州帮发展的很迅猛,一度对根深蒂固的*帮地位产生了威胁,毕竟,狼多肉少嘛,不过刘备的能力不错,长袖善舞的他很好的做到了平衡两大帮派。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荆州帮的骨干成员吧。

26—04:将三大帮派重组(4)
三联帮,不好意思,其实就是荆州帮。

  顾名思义,荆州帮就是指那些从籍贯以及地域来划分的话,乃是土生土长的荆州士族们。

  这只是一个方面,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就是时间上,荆州帮又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在刘备依附于刘表期间就和他眉目传情,进而被笼络人心拉过来的小弟,而且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刘表死去,新野败退期间正式加入的,也算是患难与共了,如果我们把他们放进*帮也是可以接受的,至于第二个类型,则是在赤壁大战之后,刘备趁着曹操无力南下,孙权又忙着和曹仁等人作战的时候疯狂扩张期间吸收加进来的;

  最后,如果再从重要性以及职务高低来看,这一批人才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档次人才就是直接对刘备的基本政策进行规划并且产生重大影响的精英,诸葛亮以及已经阵亡的庞统就是这里的领头人物,不过,即便是庞统不死,得到了刘备的高度重用也很难成为领军人物,至多是重要的一员,这主要是由于他的性格特质和人脉圈子所决定的;

  第二档次人才就是平定益州前后时间内或者出任地方太守,或者跟着大部队出去冲锋陷阵的技术骨干,刘备老大第一档次人的计划和意图得以顺利的实施就是有着他们的一份功劳;

  第三档次的人才被划入这个金字塔的底层,其实不代表他们是笨蛋,本来至少应该和第二档次平分秋色的,只是或者由于性格上的缺陷,或者是人际关系不够硬,结果牛气了一段时间之后,先后被刘备不同程度的抛弃了,不免造成了一种遗憾。

  下面就结合这三种构成方式来介绍一下荆州集团的骨干成员:

  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无疑就是卧龙凤雏,他们的计策直接被刘备参考并且施用,他们在荆州乃至天下的名望都配的上目前的地位,甚至他们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策划炒作团队,其中诸葛亮来的早一些,庞统虽然比较晚,可是发展很是迅猛,可惜,英年早逝,所以,就形成了诸葛亮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没有任何资料显示诸葛亮欣喜于庞统的早逝,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客观事实就是,随着凤雏的夭折,他已经成了荆州集团不可替代的旗帜人物,而且,诸葛亮是一个很称职的旗帜人物,即便是在人家益州帮派的地盘上,不管是刘备活着还是死去,他都尽力保证了荆州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当然了,在某些个领域里面,这么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第二阶层就是那些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这批人才的存在,对于人丁单薄的*帮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让刘备的日子过得不再紧巴。

  这其中混的比较牛逼的有以下几位:

  第一个是黄忠,老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本来是刘表手下的中郎将,与刘磐共同据守长沙攸县,曹操攻克荆州之后,黄忠被拜为稗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后来刘备平定江南四郡,黄忠正是归于刘备门下,这次进讨益州的战争中,他就是作为第一梯队,屡立战功,可见很得刘备的赏识,低调、务实,指哪打哪都是刘备喜欢黄忠的重要原因,因为他没有马超那样荣耀的过去,也没有张飞和关羽可以炫耀的资本,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遏制了赵云的成长——如果缺少人才的话想必刘备也不会一直把赵云放在二线战场上吧,至少后来诸葛亮主政的时候已经开始发挥赵云这方面的才华了;

  第二个是伊籍,山阳人,和黄忠不同,他是“笨鸟先飞”在刘表府中任职的时候就和刘备保持的密切关系,前者,黄忠是冲锋陷阵,后者,伊籍则是沉溺于繁琐的政府日常公务中。

  蜀科,伊籍就是参与制定者之一——这个团队的另外几位成员是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由这个共事名单的重量级程度就可见伊籍的地位了;

  第三个就是马良、马谡兄弟,兄弟五人都很有才华,但是真正闯出名堂的只有这两位,他们可以立足刘备政府,除了自身的本事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略,就是马良和荆州帮的老大诸葛亮称兄道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嘛,想不吃香都难啊,和诸葛亮几乎到了一条裤子的交情这一点很重要,当然,后来也正是这个原因,马谡才不得不死,这是后话;

  第四个是陈震,南阳人,字孝起,刘备领荆州牧的时候,被辟为从事主要职责是搞外交,因为在完成使命的同时,还显示出了自己出类拔萃的口才,所以,很出名;

  第五个是刘封,这位青年才俊是刘备的养子,想当初刘备刚刚混到荆州的时候,阿斗还没有出生,于是,就把这个年轻有为的家伙收了,过过当爹的瘾,当然了,前提是刘封有本事,后来刘备与刘璋开战的时候,刘封不过是二十岁,可是打起仗来不要命,冲杀在前,如果不是出了后来的事情,算得上是优秀的年轻将领了;

  第六个是廖立,武陵人,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被刘备提拔为长沙太守,可见刘备是对他的能力很看得起的,而之后孙权在和诸葛亮会谈的时候闲聊了一下荆州人才,诸葛亮更是把廖立和庞统相提并论,由此可见非俗人;

  第七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延了,人家是带着几百号人投奔刘备,论谋略和武勇不差于关张和黄忠,本次进益州也是和黄忠平起平坐的一起建功立业,只是可惜,红颜薄命,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关他的故事以后还会讲到;

  第八位是向朗叔侄,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算上是出类拔萃的中层干部了,向朗在刘备平定江南之后都督秭归、夷陵、巫山、夷道四县,而向宠则是刘备帐下一员偏将,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到他的时间,后来的刘备夷陵之败才真正爆发出了他的真正本事,当刘备军团几乎全军覆没的时候,只有他的本部人马保持着完美的阵型有序的抵抗撤退,确保了刘备有惊无险的撤退,算得上临危不乱的帅才了。

  以上还是从时间上划分的,还有一些从荆州跑出来进入刘璋政府供职最后被收编的并没有计算在内,可见,荆州集团乃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组织了,他们既和*帮有瓜葛,又和益州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人数众多,所以不得不被刘备所倚重。

  这样,随着益州进入刘备时间之后,三大帮派终于形成了——这就是*帮(洪兴)、荆州帮(三联帮)、益州帮(山田组),大家各有优势,*帮和刘备关系硬,荆州帮人数多,又有第一丞相诸葛亮做后盾,而益州帮更是地头蛇,所以,即便是拿下了刘璋的企业,刘备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个大蛋糕如何划分才可以让三大帮派都满意。

  套用一下阎锡山的典故,刘备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还不能踩碎任何一个。

  这也是一门本事。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芭蕾水平怎么样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6—05:将三大帮派重组(5)
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让他们安分守己的各司其职,刘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这一点。

  虽然自己是老大,可以大搞一言堂,可是刘备不是这样的人啊,按照他的性格,各方小弟都要照顾一些,不然的话,分赃不均,跑到对方的地盘上竖起大旗那不就打乱套了?内讧的话,四分五裂的,到时候谁给你卖命啊?

  平衡,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点。

  第一个被照顾,也是被平衡的就是关羽,理由很简单,这个阵营里面他的资格是最老的,刘备初闯江湖的时候就由他,一直是二把手,而且当年在徐州的时候就是这么分工的。

  到了平定江南四郡之后,刘备已经开始着手安排这位忠义小弟了,他又封赏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扎在江北,其实这已经是在履行代荆州太守的职责了。

  除了关羽自身的能力比较称职之外,刘备还很相信他的政治立场,所以,再结合一下资历,荆州军分区的司令一职就非他关羽莫属了——这里要补充一点,古往今来,尤其是今天,黑关羽的人不少,认为他的能力稀松平常,其实,在我看来,主要是后来的人,尤其是大清朝的那些变态皇帝们吹嘘的太猛了,形成了与历史真实的关羽强烈的反差,可是,当我们把这个人还原,擦去脸上的油彩之后放在三国的那个环境中,其实关羽已经算是一流的人才了。

  在益州被刘备纳入帝国的版图之前,荆州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刘备在这个时候把重任交给了关羽,自然在吸纳益州之后没有临时换防的道理,否则,进军四川的第二梯队名单上就该有他的名字了,张飞,资历还是要比关羽差一些,留下关羽还是顾及了这位二爷的心理感受,而且,比较能力的话,张飞其实和关羽差不多,至于赵云,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大局观和对各大势力的协调能力,一个过于低调的人是不适合站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的,而关羽,已经证明了自己,何况,还有一个中国人很讲究的资历问题。

  所以,当刘备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益州之后,荆州的一切问题,包括防务和内政,都交给关羽了。

  既然由关羽出任司令,那么他肩上的担子就很重了,虽然最后关羽弄丢了荆州不假,可是结合当时的实情来看,关羽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你怎么知道换一个人荆州就可以保得住呢? 

  任务重,司令的人选又已经确定了,就看刘备给他配备一个怎么样的小成员班子去配合工作了,而这个班子的工作效率也直接决定了关羽小团体的工作效益如何。

  首先,这个班子肯定是以荆州帮为骨干的,因为他们在本地具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总不能把益州帮连窝端到这里吧?那岂不是赶鸭子上架?而且还有架空之嫌,毕竟,没有人喜欢离开自己擅长的地带

  其次,*帮的成员只能保留一个人,就是关羽,理由有以下几个,一是关羽的脾性,把和他同一资历的人放在一起,既是资源浪费(*帮本来人就少),又是让关羽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一句话,疑人不用,就是要让关羽大权独揽,像这种极度要面子的人,肯定不会反水的,所以,给他配备的班子资历上地位上都要比关羽差上一个档次,在保证能力的同时还要有一种谦恭的心,对于权力没有过多的欲望,死心塌地的站在关羽的身后这样也便于管理——类似的难题后来伟大的领袖也是遇到过的,也就是给*选出一个合适的政委来,所以,以荆州本土人才为主的搭配合情合理。

  第三点,根据上一原则,诸葛亮是不能留在荆州了,即便是庞统没有死,刘备也会把诸葛亮给调回来的,不然的话,两个人都不太舒服,虽然说诸葛亮是一个比较能够迁就关羽的好政委。

  结合以上三点原则,刘备为关羽配备了这样一个领导班子。

26—06:将三大帮派重组(6)
首先,要甄别一下信仰的忠诚指数,这里是前沿,斗争形势是及其复杂的,一旦立场不坚定,就会被人干出釜底抽薪的事情来。

  所以,当*派的糜竺抽调回到益州之后,刘备他的弟弟,*帮的另一位成员糜芳同志留在了荆州。

  武将嘛,又不是独当一面的武将,具有基本的作战素质就可以了,所以,糜芳给关羽打个下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的资格比较老,即便是在刘备最为艰苦的时候也没有抛弃刘备,甚至放弃了曹操高官厚禄的勾引,单凭这些表现,刘备和关羽就会对他投上信任的一票。

  所以,由他老人家就任南郡太守,而关羽一般出征打仗的时候,糜芳的职责就是防守后方,监督一下粮草押运什么的。

  刘备的理论是,他的政治立场应该站得住(最后恰恰是这一点出了问题),而且能力也是不错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糜芳的能力主要展现在孙权政权当中。

  不过我们不要事后诸葛,当时刘备的分配也是没有问题的,糜芳的叛变实在是计划外的事件,因为刘备真的是找不出糜芳背叛自己的理由,一个也找不出来,再说了,他的大哥糜竺还在自己手里呢,你总要投鼠忌器吧?至于糜芳和关羽的矛盾,就算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糜芳可以做出这么极端的反应也是谁都没有猜测到的,即便是关羽也不会想到,他以为,我们有龌龊不假,可是,再有私人恩怨也不该和*的利益混为一谈吧?其实,估计就是糜芳本人也是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麽一天的吧。

  这是*帮,荆州帮的代表则是廖立、马良、杨仪,马良的主要职能是参谋长以及外交协调,毕竟,荆州三家分立,矛盾不少,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用武力来解决,所以,有些是要在谈判桌上来完成的,关羽,负责统筹全局的外交辞令,而马良,具体负责的就是这个方面;

  廖立则是地方中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关羽是他们的上级,毕竟这不是策略游戏,也没有电话和网络通讯,关羽坐在江陵大本营就可以知道地方的一举一动,必须有一些得力的政府公务员帮着处理地方的公务,而廖立,出任的就是长沙太守一职;

  杨仪,之前没有提到,也算是一个牛人,他也是来的比较晚,原属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不过感觉没有什么前途,就主动跑到“襄阳太守”关羽这里打工,算是关羽征募的人才吧,不属于刘备的任命;

  如果要补充的话,还有一个廖化,只不过除了忠心程度以外,相比于前面那些人,实在是逊色不少。

  由此,我们关二爷的草台班子就此搭建完毕了:糜芳、傅士仁、潘睿、马良、杨仪、廖立、廖化,等等。

  表面看是人数不少,而且各行人才都有,实际上问题很严重,严重之一就在于这是一手不太出色的组合拳,没有捏合成一个团结的整体,严重之二在于即便是这样一个团队,刘备也没有给他保存太长的时间,廖立这个长沙太守没有当太长的时间就被东吴拿下了,于是回到益州中央政府任职,杨仪,再一次回到成都代表关羽述职的时候工作之余和刘备闲聊,聊到了国策还有天下大事的时候,刘备觉得是一个人才,于是,主动挖墙脚把他留下了,杨仪当然想当京官了,只是苦了关羽,人才又少了一个。至于马良的重要作用,在关羽的指挥下也是要打个折扣的,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就算你马良是个小参谋长,可是,决策权不在你手中啊,关羽,也是一个*者,更要命的是,他看不起知识分子,觉得都不如自己,他马良又不是诸葛亮,资历还浅,发挥不出来什么作用也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

  所以,这样一个班子,守成还可以,但是,关羽还要出去进攻,去攻城略地,还要面对两个敌人,其中一个还藏在暗处,不一定什么时候窜出来给你一刀,所以,荆州就很危险了。

  这是刘备的失误,也是由于当时的荆州局势还不是很恶劣,而且益州新地盘要好好安顿,不参点荆州人进入中央政府的话,益州帮也不太好控制,再说了,谁不喜欢在天子脚下啊,这也是一份荣耀,所以,本着控制益州帮,安抚荆州帮的原则,刘备抽调了不少荆州人士进入益州,其中有为了打仗用的,有为了后期管理的,自然关羽那边人才就紧缺了,而在刘备好不容易安顿好益州之后,又被裹挟进了汉中争夺战,打完了又要安排那边的人事安排,所以,还是腾不出足够的手来整饬荆州军分区,这就给人一种荆州有点被抛弃的感觉,而关羽,表面是在大权独揽,其实一直是充当着阻击部队的角色。

  而好不容易搞定汉中了,你总要乐呵乐呵吧?刘备汉中王的椅子还没有做热乎呢,那边荆州就出事了。

  整个过程是一气呵成,刘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摆弄荆州,他也有他的苦衷,就那么一个盲点时间,被吕蒙抓住机会了。

  说的有点远了,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益州本土的资源调配情况吧。

26—07:将三大帮派重组(7)
作为中央政府的左膀右臂,这样几个人选是不能忽略的:张松、法正、庞统、诸葛亮,这四个人论能力、贡献、资历,都是当之无愧的,也很忠诚,更重要的是两个是益州帮,两个是荆州帮,议会席位1:1,也符合帮派和平共处的平衡原则,所以,一字排开,他们是元帅级别的。

  可是,由于张松和庞统的壮烈牺牲,让诸葛亮和法正身上的担子和权力陡然的加重了。

  这一点也许是法正和诸葛亮希望看到的,而且,两大帮派之间还是1:1的关系,可是,毕竟还是影响了行政效率,所以,刘备在保持他们的地位的同时,还要吸纳一些新归顺的益州帮以及够级别的荆州帮加入这个议会中来,顺便,也起到了扩大统治基础的作用。

  诸葛亮就不用说了,平定四川之后,出任军师将军,这个地位不是特别高,但是权力的覆盖面比较广,尤其是在刘备常年领兵在外的时候,诸葛亮更是坐镇成都,“足食足兵”,和之前管理江南四郡的账本一样,这一次真正的尝到了萧何的滋味,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后勤部长了。

  这是诸葛亮,再来看看法正,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已经是大小一把抓了。

  法正同学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脾性上却是有点不太成熟,就是睚眦必报,别人对他有仇,他就打击报复,别人对他有恩,他就尽力的提拔,表面看像韩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