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好景不长,这种地方对于华容道来说简直是沧海一栗,没有多久,曹操又要“望洋兴叹”了。

  好在上面有座桥啊,四下一看,桥旁边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太平桥。这么破烂的桥居然也有名字啊,曹操喃喃自语。

  丞相以为这是好事吗?已经像个泥人一样的贾诩气喘吁吁的说。

  什么意思?曹操不解。

  别怪我念丧啊,贾诩解释:我是实话实说,沼泽上面架一座桥只能说明这片沼泽更加难走,否则为什么之前走的没有这些设施呢?所以,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嗯,曹操点头:看来我是高兴地太早了。

  还有,贾诩继续说:这块石碑成色很新,应该是新立不久的,桥呢?破烂不堪,不过,仔细看一下,那桥的建设材料却是很新,看上去和石碑的建立应该是一个时期,那就是今年下半年的光景,也就是说,这座桥看上去很陈旧,但是,却不是年代久远造成的。

  哦?曹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走上前去仔细观察了一下:没有错,先生说的对,我又疏忽了,你的意思不会是说是在短时间内由于很多人踩踏造成的?说罢,推了推,居然有些摇摇欲坠了。

  这样的桥怎么走?

  丞相,贾诩进一步说:您再想想,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有谁会招呼一大帮人从这里走?会是平民百姓吗?架桥和立碑,都不是这帮人干的出来的啊。

  你是说有一支军队在这里经过?

  不错,贾诩点头:这一带驻扎的军队无非是三支势力,咱们、孙权还有刘备,咱们肯定不会有这个举动吧?华容县的兵力是我一手部署的,根本就没有走这条路,因为我为了以防万一,派军队过去主要是为了囤积粮草,成为一只后备军,再说了,出发的时候,江陵一代都是咱们的地盘,根本就没有必要给自己找罪受,孙权的,也不太可能,离得太远,而且,这里的水军也排不上用场。

  所以,这就是刘备的人了?曹操自己把话题给挑明了:这也是我担心的,一来,只有一只数量不小的军队经过了这里,二来,这支军队必须要躲避我们的侦察范围,才走了这条捷径,所以,不是孙权就是刘备,三来,这需要一支强大的步兵队伍,快速而不被察觉的插进来,孙权鞭长莫及,所以,只能是刘备,四来,和刘备军的拼杀中,独独不见关羽。所以,一定是早就被派来这里了吧?

  没错,贾诩神色严峻的说道:丞相高人,这些都是我想说的,对面,在大雾遮蔽,沼泽的尽头,一定有一支以逸待劳的军队再等着我们的!那,一定是始终没有在乌林露面的关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1—14:溃退之败走华容(5)
关羽在前方。

  曹操和贾诩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但是,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根据断后的张辽的汇报,后面隐约有了追兵的踪迹,而且,明显的有着周瑜和刘备的身影。

  也就是说二者又合兵一处了?

  曹操不能断定这条信息是否属实,不过他没有资本赌一把了,目前的将士战不能战,只有往前一条路可以走了,在这里坐以待毙?我曹操不是赵括,更何况人家赵括还有等待的资本,因为赵王的确是再调动援兵前来支援,而我呢?支援我的援兵在哪里?根本就没有!

  赶快突围吧,贾诩低声说道:如果前面真的是关羽的话也许咱们死不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迅速的走过这条可以吞噬一切的沼泽,还要在后面的敌军赶上来的时候。

  走过去?还要迅速?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桥是无法走了,那么只好从这鬼见愁的沼泽直接趟过去。

  能抛进去的垫脚石都扔了进去,辎重?当初跑出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种先进的东西,一些沉重的铠甲扔了下去,很快就不见了踪迹,很显然,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但是,也不能再脱了,寒冬腊月,裸奔回许,这种行为艺术,曹操是玩不起的,也没有脸玩。

  战马?骑兵早就变成了步兵,哪里还有战马?

  只剩一样东西了——人。

  把人扔下去,铺出一条路来。

  曹操?自然不会扔下去。

  贾诩,那是我的智囊。

  夏侯们、曹姓们,都不会下去。

  张辽们也不会,否则的话,当初直接杀了好了,何必留到今天?

  这些大员们几乎是同时把目光汇集在了那些奄奄一息的大头兵们身上。

  说起来,真是郁闷,冲锋陷阵的是他们,最先死的也是他们,成功了犒赏三军,说的好听,其实犒赏的是三军统帅,他们,只能分到一些残羹剩饭。

  不过,这也正常,当兵也有当兵的好处,那就是只管打仗去好了,怎么打,万一输了谁负责,就是跟他们没有关系了,权力和义务,从来都是成正比的,爬得越高,摔得也是越狠。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爬得越高,下面垫背的也就越高。你们这些大兵,现在就要出来垫背了。

  不到20000人的一支部队,参差不齐,很快,大约300名快要站不起来的士兵被架了出来。

  他们也是此次疫病的直接受害者,不过,由于体质或者是感染的早晚,他们还可以走的动,可以跑出来。

  只是,他们也只能跑到这里来了,体能,为数不多的体能已经被拖垮了,再加上感染疾病的问题,他们成了第一批垫脚石。

  不知道他们是否后悔跑出来,如果投降了多好?

  但是,看行为,应该是没有的,没有被人强迫,再被架出来之后,他们自己跳了下去,没有这个行动能力的自己艰难的爬了下去。

  他们是曹操的兵,走南闯北,最后死在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作为一个军人来讲,实在是郁闷的很,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的病回去了也会传染给别人,都是一死,就死的伟大一些吧。

  全军沉寂,曹操没有说什么,很是冷峻。

  牺牲,在继续着。

  300人还是不够的。

  受了重伤的,走了下去,体制羸弱走了下去。

  当接近5000人排着队下去之后,一条路已是若隐若现。

  出发!曹操一挥手,冷峻,或者是冷酷的说道。

  他第一个踩了上去。

  那已经是尸体了,已经逐渐僵硬了,但是当第一脚踩上去的时候,曹操的心还是颤抖了,是的,他杀人如麻,别说5000人,这么多年戎马生涯走出来,杀的人数不胜数,为了明正典刑,自己的人杀了很多,敌人更是不在话下,单是官渡一战,坑掉了接近80000的降卒,他的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因为没有办法,粮食不够吃。

  但是,今天,他踩得是一群朴素、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他曾经以为需要动员,需要忽悠,甚至是恐吓、威逼,他甚至想到了杀了不服从命令的人,把死尸给扔下去。

  但是,没有,根本就没有这么麻烦。

  后面有人在哭泣。

  先是低声的抽泣,而后,声响越来越大,最后,哭声震天。

  脚下踩得是昔日的同胞,同僚啊。

  曹操没有哭,也没有阻止部下,他很欣慰,这一仗虽然打输了,不过他找到了士气,他这才发现一个重大的失误,那就是发动这场战争以来一直缺少的东西——士气。

  兵强马壮、人多势众、阿谀奉承,这三个月来一直缠绕在他的身边,以至于他忘记了20万人的一支部队,没有了士气,只会成为乌合之众,蔡瑁可以带来的是纪律和战术,但是,士气,不行,或者是不够。

  今天,现在,他找到了。

  代价太大了,输掉了一场战争和20万人,甚至也输掉了最有利的统一华夏的机会。

  不过没关系,只要有士气,就还有机会!

  曹操下了决心。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伟大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甚至,他的子孙也没有能够有机会去实现。

  当然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现在,在牺牲了5000人的沉重代价之后,他们终于走出了可以是号称地狱的华容道。

  无名英雄,这是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名号的无名英雄,甚至,他们不是保家卫国。

  但是,在这里,他们没有当逃兵。

  第一个噩梦结束了,而第二个噩梦随即展开。

  迷雾已经散去,但是取而代之不是晴天,而是乌云密布:

  一支军队意气风发的排在他们的面前——毫无疑问,不是曹操留守在华容县的后备军,他们还没有牛逼到预料到主子会从这里跑出来,甚至有可能不会预料到主子会惨败而归。

  所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只能是敌人。

  一位久违的熟人,大帅哥。

  关羽。

  这是华容道的出口。

  在入口那一边,则是刘备和周瑜。

  他们都听到了震天的哭声。

  不要追了,哀兵必胜啊,刘备说:更何况,我在那里留了一手。

  好吧,周瑜也不勉强了。

  他是想把曹操给置之死地的,但是他现在不想了。

  哪里出了问题,他不知道。

  他会知道的,过不了多久,我们伟大的帅哥就英年早逝了。

  那个时候,他明白了,或者说今天之后没有多久,他就会明白的。

  黄盖死了,死在了蔡瑁的手里,为了保护周瑜,在临死的时候,他把昏迷未醒的黄柄托付给了周瑜,也算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用他的命换儿子平安。

  黄柄活了过来,奇迹般的好转。

  只用了3个时辰,而这3个时辰,周瑜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看到黄柄醒了,他松了口气。

  他不知道,黄柄也不知道,病菌,还在肆虐着,它们的下一个栖息地就是周瑜,于是,病魔肆虐着周瑜健康的肌体,直到他死亡。

  周瑜不会后悔,因为黄盖。

  这是以后的事情了,当然了,也不会太远,不过,也是不容易了,意志让他撑了很久,只是,他没有黄柄的运气,或者说是解药。

  因为,那解药是诸葛亮给的,不多,只可以救黄柄而已,搭救周瑜?诸葛亮没有那个觉悟,更何况,当时的情况和形势,咄咄逼人的周瑜,不会让诸葛亮走出这一步的。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1—15:溃退之败走华容(6)
曹公,别来无恙啊,关羽拈须笑道。

  无语,这是曹操的第一个感觉,但是,他必须走上前去,因为两军阵前,张辽的所谓的兄弟哥们情义是做不得数的。

  当年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事情也是拿不出来的,一者,人家诛杀颜良,算是立功了,又没有多拿你的钱和女人,不就是堵了你的嘴吗?二者,大家都是场面上混的,总是拿这些吃吃喝喝说事,多没有档次啊。

  所以,只能说一件事,那就是当年关羽跑路的时候,他曹操根本就没有派兵追杀,不管他曹操出于什么动机,是爱才还是爱惜自己的名声,至少他如果这么做的话完全是有些理由的,但是他没有。

  所以,可以说是在曹操的支持和配合之下,关羽完成了一次壮举,从而奠定了日后自己在江湖上的义薄云天的地位基础。

  只是,这话也不能明着说,曹操掂量掂量,说白了的话让他面子上挂不住,委婉点吧。

  好在,这件事也没有过去多久,他如果有点良心的话,应该会记起来的。

  拿定了主意之后,曹操策马向前,暗中也在酝酿情绪,准备到时候打出感情牌来——那个时候,眼泪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其实本就没有那么麻烦的。

  还没有等曹操说话,关羽先发言了:丞相,我可以放你们过去,不过条件有一个,虽说有点残忍,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说吧,曹操有点吃惊,不过这样也好,直来直去,少了很多麻烦。

  一句话,关羽拈须说道:留下1000俘虏和500首级,丞相的主力就可以从这里过去了。

  声音不是很响亮,但是足以让大家都听到了。

  曹操闭上了眼睛,似乎是悲伤,不过其中也蕴含着一分自信,是的,经历了刚才走出沼泽的一幕,他知道,他的将士,不会令他失望的,当然了,也许会让关羽有一些失望,因为太没有成就感了。

  果然,不用动员,600多人举起了手中的佩刀,那是一柄斩杀了无数敌人的武器,现如今,却是要自己的性命。

  于是,齐刷刷的,600多人头落地。

  他关羽还赚了一些。

  又有1000多士兵主动站了出来,扔掉了手中的武器,双手举过头顶走向了关羽的队列之中。

  当俘虏,对于美国大兵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中国历代也是有很多俘虏的,但是不管事实怎么样,不管是谁,都是知道的:当俘虏对于军人而言,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

  只是,现在,无论是谁,都会觉得站出来当俘虏是一件很光荣,很伟大的事情,这个和文化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很多时候,书,把人的骨头给读软了。

  关羽有些惊讶,惊讶这只“铁军”,更惊讶于曹操的“冷漠”,他不知道,他永远不会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

  丞相可以走了,关羽令旗一挥。

  士兵列在两旁,中间让出一条宽阔的大路来。

  对了,关羽好像想起了什么:丞相就不要想着去华容县补充给养了。

  那当然,曹操笑了:你能出现在这里,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不过我也有一个问题,留下这些你真的可以交差了吗?

  丞相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关羽也笑了:知道我出来的时候,诸葛亮说了一句什么吗?

  不知道。

  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活着的曹操比死了的曹操更有价值。

  关羽一字一句的说:我不是笨蛋,话说到这个程度上就可以了,您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价值,北方是否会再度陷于动荡不得而知,但是,没有了一个强大的外敌,憋了很久的孙权将会率先对我们发动进攻,因为对于遥远的北方,上游的荆州更有吸引力,到时候我们又将没有容身之处了,所以,很简单,丞相,您不能死,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我们,都要活下去。

  明白了,曹操点头,苦笑:也就是说这些俘虏什么的,都是做给周瑜看的,之所以选择你来,也是为了留下一个口实,对吧?还不用大义灭亲,还可以完成计划,总之是两全齐美,让周瑜没话说了,对吧?

  没错,就是这个理,关羽点头。

  你放心,关羽又说:这些俘虏我是不会虐待的,杀降不祥的道理我还是懂得的,我可不想做白起啊,风声一过,遣散费我给,是回家务农还是回去投奔您,我决不干涉。

  曹操点头,关羽说话还是算数的,不过他有一些不甘心:如果诸葛亮没有这道命令,或者是一定要抓活的甚至要我死,你还会放我吗?

  不知道,关羽回答的很干脆,但是,下面这句话有点让曹操寒心:我不喜欢假设,只是,最有可能的结局是我很心痛,可还是要执行命令。

  明白了,曹操长出一口气:这样的话大家往日的旧账可就一笔勾消了啊。

  当然,关羽也不客气:下一次,不管是谁落到对方的手里,都不会手下留情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别过。

  一拱手。

  曾经的惺惺相惜,曾经的荣辱与共,都成了过眼云烟。

  只留下一声叹息:自此二人再无有缘见面,只是,曹操,见证了那颗不屈的头颅而已。

  七日之后,江陵。

  曹仁出来迎接大驾。

  胜负已经知晓了,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惨象。

  这支部队,已经是不足万人了。

  三个月前,从这里走出来的是200000人,三个月后,还不到二十分之一,这就是战争,很少有人做到常胜将军二字,曹操虽然牛逼,但是终究还是败了,走了袁绍的老路,不过,万幸,命还在,还有翻盘的希望。

  只是,听了关羽的话,他知道,孙权活了,刘备也活了,以后的仗不好打了,赤壁一败,只是三足鼎立的开始,下面将是形成的阶段,至于他,暂时要静观其变了。

  曾经距离一统华夏只有一步之遥,现如今,却是虚无缥缈,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此时的曹操却是感觉,他对不起战死沙场的20万将士,对不起蔡瑁,江陵,已经无法站稳了。

  但是,他不甘心,曹仁留在了这里,他人虽然回到了北方,却是一直看着这里,这就是三足鼎立的好处,两个人掐起来的话,他就好从中渔人之利了,看关羽的那意思,孙刘分裂那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就等着这个机会出现呢。

  只是,他想错了,接下来刘备和孙权的表现,将会让他大跌眼镜。

  赤壁,只是一个起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1—15:虚虚实实的赤壁(1)
一场大疫,一场大火,造就了一场大败。

  纵览三国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离不开一个火,这样看来,三国,想不火都不行啊。

  三大战役中,赤壁是被人津津乐道的最多的,《三国演义》中就是有了相当的篇幅是用在赤壁一战上,足足写了八回书,发展到今天,游戏也出来了(我正在玩,不过说实话,已经和赤壁本身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关系了),电影也出来了,足以证明这段历史的热度。

  只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的是,最接近那段历史的史料,也就是《三国志》,讲述这段历史却是寥寥数语。

  先看《蜀书》中有关刘备和诸葛亮的记载吧,不多,“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这是刘备的,诸葛亮的呢?“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