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君方到并州。”——对啊,我没有说错啊,你不就是去并州吗?

  李胜(还真有耐心)又说:“当忝荆州。”——我晕,大爷,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啊,并且在荆州和并州几个字上加强了语气

  司马懿这才“恍然大悟”的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我靠,我老了,不好意思啊,连个话都听不清楚,回老家当官也是一件好事啊,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啊,呵呵,然后就是一堆祝你副寿与天齐的客套话。

  看看这么交流实在是太费劲,所以,李胜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回来了。

  回来就对曹爽报告:“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司马懿剩不了几口气了,精神头也没有了,不足为惧。

  过几天,他又掉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说:“太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啊”。

  至此,如果说曹爽并没有全然不把司马懿当一回事,至少也不像以前那么谨慎了。

  也就是说,司马懿的机会来了——这就是次年开春司马懿发动的嘉平政变。

  无疑,司马懿的综合素质,司马懿集团的综合素质都要比曹爽高出很多。

  这个和正义由谁把持没有任何关系,但就实力对比来看,曹爽落败也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看他选择那一种失败方式,如何被司马懿击败的了)。

  但是,

  司马氏的福音对于曹氏来说,则是彻头彻尾的梦魇,曹爽的落败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属于曹操,属于曹操的子孙的时代结束了。

  不管曹操当年是不是有过司马氏篡权的噩梦启示,当自己的“不肖子孙”曹爽放下心中的警戒线之后,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结束了。 。 想看书来

41—29:轮回,献帝梦魇(1)
嘉平元年,也就是249年的春正月,小皇帝曹芳要去干一件大事:

  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

  而无论是亲情还是礼法的角度来看,“天字第一号”的曹爽都是要陪同幼主前往的。

  这一点没有问题。

  而司马懿要想发动政变的话,也必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

  问题出在曹爽此次居然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

  他不仅把自己弄出来了,而且还把自己的两个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真正掌握兵权的人也都给带出来了。

  家里还剩谁? 

  从最后的被诛杀名单来看,不过是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桓范等而已,一色的文人,舞文弄墨可以,舞刀弄枪也可以,但是,也只局限于锻炼身体,喝酒喝到高潮的时候助兴而已(总比某些公务员喝高了只知道找小姐助兴好得多,最后一不小心找到了良家妇女被一刀捅死,落得个被人讥笑的下场——三个大老爷们连个女孩都制服不了,连个*犯都不如,只会拿钱摆平,死了活该啊,不用猜了,我说的是邓贵大)。

  看来曹爽是真的麻痹大意了。

  司马懿的动作很快,而且明显是早就做好了计划,就在等待这个时机——曹爽前脚一走,他后面马上跑到太后这里来打小报告,把早就整理出来的曹爽犯罪纪实交给了这位身居后宫的女人。

  司马懿要想搞定曹爽其实用不上太后的什么力气,但是很有必要,这个环节的设定可以确保日后自己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曹爽罪大恶极,但是我们级别一边高无法直接把你搞定,所以,就要借着太后的权威说事,而且这样一来,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栽赃,曹爽谋反或者什么的随便说了那就,因为有太后的懿旨嘛。

  太后能不同意吗?给你面子尊重一下而已,所以,只好点头,即便不点头也没有事,司马懿只要做出了进去找太后的姿态并且被狗仔队抓拍到就可以了,毕竟,这一切都是在扳倒曹爽的前提下才有效。

  然后,身为中护军的司马懿(人家只是告了病假而已,还没有辞职呢)立刻率领军队屯扎于司马门,严密封锁各个交通要道,将京都“保护”起来。

  但是,在这个很顺利的切断曹爽大动脉的过程当中,有一件不太和谐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桓范抢先一步在司马懿封闭城门之前跑出去找曹爽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司马懿一阵肝颤:完了,这个家伙跑出去对我不利啊!

  司马懿之所以担忧桓范的跑路,是因为这个家伙乃是曹爽的智囊——之所以现在这几步棋曹爽走的不错,就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桓范在出主意。

  桓范,建安(196~220)末入丞相府,与王象等共撰《皇览》。延康元年(220)为羽林左监。明帝时曾任中领军、尚书、 征虏将军、东中郎将、兖州刺吏等,曹爽执政期间为大司农,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来看,他都是曹爽手中的王牌。 。。

41—30:轮回,献帝梦魇(2)
但是司马懿的手下,蒋济付之一笑:大人,没有必要担心,桓范有能力不假,但是架不住他的老大罩不住啊,安心吧,曹爽死定了,这个贪生怕死没有遭受过什么挫折和真正考验的富家子弟成不了什么气候。

  司马懿想想也是,于是就接着按照计划行事:他派遣司徒高柔(被任命为大将军,假节)、太仆王观(代行中领军一职)前往曹爽行在接管军权,临走的时候,司马懿语重心长的对高柔说:组织相信你。

  至于王观,任务是接管曹羲的部队。

  高柔,是袁绍的外甥,高干的弟弟,跟着大哥反水,之后高干被杀,他留了下来,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后来还混到了曹髦时期,活了90岁);

  王观,没有什么背景,曹操时期应聘过关当了丞相府文学椽,后来放出去在高唐当地做过县令,曹丕时代开始混进了中央,之后一路升迁。

  一下子暴露出了两位司马懿集团的重要成员。

  单单这样的话还是不够的,曹爽自然不会引颈就戮,所以,随后,司马懿自己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

  司马懿出来干什么?

  还是告状,给曹芳递了一个状子,内容无非是说明自己多么多么的忠肝义胆,多么的兢兢业业,可惜,曹爽不争气,屡屡做出违法乱纪,破坏朝纲的事情,所以,自己不能再忍受了,眼下所作所为都是针对曹爽的正义行为,希望陛下可以理解,最后就是按照惯例,把曹爽的罪行再度誊写了一分而已: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群官耍职,皆置所亲;宿卫旧人,并见斥黜。根据盘牙,纵恣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伺候神器。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便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前言。昔赵高极意,秦是以亡;吕霍早断,汉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鉴,臣授命之秋也。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各以本官侯就第,若稽留车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非常。

  用脚趾头想这份奏章也会落到曹爽的手里。

  但是,司马懿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为了震慑曹爽,让他自乱阵脚,同时也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忠心”和“为公”。

  曹爽有点蒙了,但是,还是做出了最起码的应急措施:

  首先,不能让曹芳知道这件事;

  其次,打造鹿角等一系列防御性军事设施,又征发了数千士兵与司马懿对峙,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是无辜的。

  当然了,这个只是权宜之计,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对峙下去还是对曹爽不利的。

  所以,

  稳住阵脚之后必须做出调整。

  而这种调整进一步表明:曹爽实在是没有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掰手腕的资本。。 最好的txt下载网

41—31:轮回,献帝梦魇(3)
曹爽心里是没有底的,虽然他不是白痴,可是,毕竟没有见过什么真正的危机,所以,下一步怎么做还不知道。

  好在有智囊桓范在一旁出主意: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

  怪不得司马懿有点担忧桓范的跑路成功,这个家伙还是有点本事的,比何晏之流强很多,人家的点子才真叫做点子。

  ——不要忘记,虽然司马懿控制了京师,但是你曹爽手中有皇帝啊,这就是你的最大的政治资本,看看司马懿迄今为止的动作吧,又是请示太后的,又是给皇帝上表的,军队都带出来了并且占据优势但是就是不开火。

  明显的投鼠忌器啊,还不是因为皇帝在咱们手中?他既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么我们就应该趁着还没有必须破釜沉舟的来这一招的时候先把这张牌给打出来,不用就浪费了。

  在桓范看来,这一招还是有回旋余地的,至少比傻呵呵的站在这里束手就擒强,大家在地方上都有自己的势力,真要开火的话不见得就会吃亏,再说,手里有皇帝,就等于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

  桓范的计划正是司马懿忌惮的地方,所以他才想迫不及待的一举拿下曹爽。

  不过,曹爽却没有这么牛逼,面对这一招破釜沉舟他有点犯嘀咕了。

  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把宫廷政变演变为血淋淋的全国性分裂战争,打到什么时候那就不一定了,甚至会被吴蜀有机可乘。

  当然了,提出这种可能,并不是说曹爽有多么的大公无私,一心为国(不排除这个可能性),真要是自己死定了,哪还有机会操心国家大事?那个法国的路易十X(忘记是十四还是十六了)生前就说过“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所以,刀要架在脖子上了,即便曹爽真的大公无私,到最后还是会乖乖的按照桓范的意思断了这个念头的。

  曹爽不是基督,有那奉献精神,也别嘲笑或者鄙视他,其实大家都一样,尤其是那些乱砍乱伐,四处偷猎,污染河水,过度开采甚至嫖宿*的,都是比曹爽龌龊的多的。

  其实曹爽担心的是自己最终还是斗不过司马懿,而如果按照桓范的计划来的话,虽然增大了生还的几率(再说一遍,曹爽不是弱智,不会不知道玩皇帝这张政治牌的高明之处),但是,还是不能保证100%获胜(废话,谁能保证啊),而一旦这么做的话就意味着自己和司马懿彻底的决裂,真正的成为你死我活的撕咬,败的一方必然是死无全尸。

  狭路相逢勇者胜,曹爽虽然不是白痴,可是,他却不是一个真的勇士,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如果真的向司马懿宣战的话,自己就没有退路了。

  再说了,自己的妻儿老小,自己的家业还都在司马懿的手心里攥着呢,狠不下心来啊。

  于是,在明知道桓范这一招很高,明知道不能当机立断的采取措施就会大祸临头的情况下,曹爽依旧否决了桓范的建议,因为他现在所想的不是舍得一身剐,拿下司马懿,而是保证自己有一条退路。

  ——以至于桓范哭着骂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

  这位智囊憋屈啊,曹爽的选择明显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基因理论(当然了,他是不知道的),怎么英雄的孩子成了一个狗熊呢(错了,不应该侮辱狗熊)。

  曹爽在犹豫什么?

  不是还在分析桓范的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人家,虽然不是勇士,但是也不是老娘们,桓范那句话不过是气话而已。

  其实,曹爽有自己的主意。

  他想和司马懿私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41—32:轮回,献帝梦魇(4)
曹爽想和司马懿私了的最好证据就是对峙了几天之后,就连夜派遣随行的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前去和司马懿谈判。

  晚上派出去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司马懿要的就是这一点,之前之所以只是以震慑为主,却没有施加太多的压力,就是为了让曹爽留口气,狗急跳墙啊,万一逼急了就把事给办砸了。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司马懿拿小火慢慢咕嘟已经是自己锅里的那只可怜的青蛙。

  曹爽上钩了,不仅上钩,而且还“遇人不淑”。

  前去谈判的是两个墙头草。

  许允虽然因为桓范的缘故和曹爽走的比较近一些,可是,并没有铁到李胜等人的地步,这个官虽然不小,但是也不是因为曹爽的缘故,人家在魏明帝曹睿的时候已经做到了吏部郎的地步——仗着自己手里有权(还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帅哥),总是把同乡哥们提拔到官场中来,曹睿因为他太明目张胆于是派人调查问责,人家反而振振有词的说道:举贤不避亲。

  可见,这也是一个滑蛋。

  陈泰前面已经说过了,陈群的儿子,很识时务,一直在刻意的和曹爽还有司马懿之间保持平衡,争取两方都不得罪。

  但是,眼下不一样了,曹爽派他们出来谈判已经宣告了自己没有抵抗的决心,甘愿成为司马懿案板上的鱼肉随便宰割,那么自己还有必要跟着陪葬吗?

  趁着联系还不是十分的密切还是赶紧下船吧。

  所以,谈判之后,许允和陈泰与司马懿达成了共识,回去之后就撺掇曹爽接受司马懿的条件,赶快放下武器,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司马懿的这个条件的确是很诱人:

  你的罪过太大,所以最好投案自首,只要你自首了我肯定会宽大处理;

  处理的结果就是免官而已,丢了乌纱帽,但是还是会有一笔劝退金补偿,也不会抄家,也就是说你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我司马懿对以上言论负责,并且对着洛水起誓,如果我背信弃义收拾你的话我就是XXXX。

  为了让曹爽相信自己很有诚意,司马懿还把尹大目给放了出去,让他和许允以及陈泰一起回去以证明自己所发的誓言乃是有效的。

  ——尹大目是被曹爽给提携起来的。

  好汉不吃眼前亏啊,司马懿既然给了自己机会,当然要好好表现争取宽大处理了。

  于是,

  曹爽就被司马懿忽悠了。

  政治家有诚信,全世界都笑了,何况这是政治家中的*人物司马懿了?

  再者,

  一个空洞无味的誓言和所谓的口头协定就可以约束住司马懿那可以忽略不计的诚信?

  但是,

  曹爽最后的心理防线坍塌了,在“我公安干警”强大的攻心政策下,曹爽决定放弃抵抗,向司马懿投诚,并且说了一句很没有出息的话:“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

  ——此话语出自司马懿的本纪,曹爽是否真的如此脆弱我是持保留意见的,至少,心里这么想的,也不至于如此没有出息的说出来。

  放弃了最大的底牌,也是最后的,唯一的一张底牌,曹芳,又交出了武器。

  曹爽一点谈判的资本都没有了。

  就看司马懿要以什么样的罪名,以及要在什么时候对他下手。

  ——贪图曹爽的权力不假,但是这不代表司马懿就会心慈手软,讲什么妇人之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1—33:轮回,献帝梦魇(5)
得到了司马懿的“君子承诺”之后,把“富家翁”作为后半生理想的曹爽拿出了被他藏起来的之前司马懿控诉他的奏章,恳请曹芳下了一道诏书,罢免自己的一切官职,听候发落。

  然后,就是全军放下武器,在曹爽等人的带领下护送幼主曹芳进城。

  进城之后,曹爽就发现自己中计了,因为他们兄弟三人刚刚回府(看看钱财和女人是否安然无恙),早就埋伏好的军队一拥而上,将曹府团团包围起来,并且在四周搭建起了便携式炮楼,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看守,拿着500万像素的摄像机观察曹爽的动向——你小子在屋里挂起门帘随便怎么折腾怎么爽,出来就不好使,有一次,无聊至极的曹爽拎着个弹弓子出来晃悠(你看他,也就这点出息吧),结果5分钟以后,司马懿派亲信过来质问:你小子不老老实实的在屋里呆着,拿个弹弓跑到东南方向来干什么?难道想对司马大人不利吗?

  ——在自己家里拎着个弹弓子,连院子里的鸟都不会不利。何况是司马懿了?

  你说曹爽郁闷不?

  但是,这是他咎由自取啊,谁让当初自己一念之差,相信了司马懿的鬼话呢?

  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迄今为止司马懿只是限制了自己的人身自由,不能随意走动而已。

  ——我当初没有说不派人监视你啊,就像你在自己的府邸之内活动自由一样,我在外面干什么也不用你管,不过有种的话你出来一步试试。

  曹爽当然不敢了,所以,只好乖乖的在自己家中当一个所谓的富家翁。

  只是可惜啊,司马懿不会到此为止的,现在,他已经基本控制了政局,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对司马懿的行为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他的那一批党羽已经纷纷下台,听候发落,皇帝和太后更是被自己搞定,如果说战胜曹爽是司马懿完成的一部作品的话,那么现在三校工作已经完成,等着排版印刷发行了。

  这个等待的环节中,司马懿也没有闲着,先是搜刮出了曹府中吃喝库存,美其名曰为天热,容易变质,还是上缴以后妥善保管处理吧,然后,就进入了严格的食品供应配给发放阶段,副食品种与日递减,主食品种单一且几乎等同于牲畜——和当年小鬼子收拾中国顺民差不多。

  司马懿这么干就有点不太地道了,既然你已经确定要让曹爽死,既然曹爽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那么还不如发点廉价的慈悲让他做一个饱死鬼,快快乐乐的走完人生的最后岁月呢?结果,曹爽连富家翁的愿望都没有满足——司马懿还是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富家翁是曹爽的想法,并不存在于司马懿的那非口头协定当中。

  但是,当曹爽的各种罪行坐实之后,司马懿就无所谓自己什么面对洛水的誓言了——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

  知道司马懿们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忙活什么了吧?给曹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