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怪这个看似大才,却在关键时候犯错误的王允。
来宣旨的小黄门才十几岁,虽然跟正常的男孩有一点不一样,但是少年喜欢崇拜英雄却不变。
特别是被董卓军上下传为“小温候”的张锋和颜悦色的询问他时,那种等同于跟现代面对面与某某明星门交流的巨大幸福感几乎使他昏过去。
“回将……将军,吕温候已假假假节……领执金吾。”小黄门眼里的光芒就象张锋见到了ReBORN,牙齿上下磕得厉害。
“那董卓部下如何定罪?”张锋又问道,丝毫没有意识到眼前的小黄门准备找他签名。
“王尚书言贼党并不尽诛,乃是被董卓裹胁所致,因而特赦之。”
在整个倒董事件中功劳最大的两人,王允被封尚书,加上本身司徒一职,整个朝中就他和吕布说了算。
兴奋中的曹操细心的发现了张锋面色不佳,忙询道:“知机,怎的董卓身死,不值一笑?”
心烦意乱的张锋也懒得再一次卖弄历史知识,随口说了句不知黄莺儿生死如何。
曹操还真以为张锋对黄莺儿余情未了,一时嗟讶不已。
小黄门不知张锋的过去,一句话让曹操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董卓三族已灭矣。”
作为董卓的妾,这个女子是断然无生理的。
原本以为董卓一死,天下大定的百姓们,还没从幸福的憧憬中回过神来,一系列的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
才名天下共识的蔡邕,因为面对董卓的尸体叹了一口气,被“刚直不阿”的王允一口咬定是董贼一伙,定了死罪,死在天牢。已经嫁给河北卫仲道的蔡琰,因为过门不久丈夫身死,被婆家的人认为是扫把星,心高气傲的蔡琰哪受得了这种气,只身回到长安,幸而未受牵连,只是成了孤儿加寡妇而已。
连向日为知交好友的马日啴等人的求情都没用,王允自从董卓死后,就变了一个人。
他认为连董卓也可以死在自己手里,天下还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
原来的一干好友,马、卢、士等人,在他眼里渐渐变成了下属。
他不在有事和别人商量,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就连吕布提出要将西凉士兵一网打尽时,他也不买帐。
刚愎自用。
这也就算了,原本答应放过西凉士兵一命的,可是后来他的犹豫,又决定让所有的西凉将领就地解散,而让皇甫嵩出任西凉军的统帅。
加上“某些人”的有心煽动,变成了“王允欲尽诛西凉之人。”
这些人里面,应该有贾诩。
郭汜、李傕、张济、樊稠、李蒙等人,准备只身丢开西凉兵回到凉州,但是贾诩劝他们集合兵力,打回长安,如果败了再逃也不迟。再说一个人回凉州,也许会被一个看城门的小官给捉住。
贾诩的话让这些也同样担惊受怕的西凉军将领看到一盏明灯。
西凉军又叛变的消息很快震惊了天下,这时那些传旨的小黄门还没回到长安。
长安变故后的总军力才一万多,而西凉士兵总共有十几万。
而有了贾诩当军师的西凉军,更是不再用一味的蛮力硬攻。用李蒙的诱敌骗得吕布进入包围圈,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面包围截杀,使得空有一身武勇的吕布顾头顾不了尾,本来人数就远远小于对方,于是一路败进长安城,尾随不舍的西凉军重新占领了长安。
王允身死,他不肯听从吕布的苦劝,一起逃走,选择了跟长安城共存亡。
或者是他以为董卓死了,没什么不能面对的问题?
张锋觉得这人愚蠢之极,那所谓的“气节”更是可笑,你对董卓又不是没屈膝过,为什么换成李傕、郭汜你就不能再屈膝一次?或者干脆逃跑不行吗?有什么丢人的?
张锋个人觉得很可能是因为站到过权力的巅峰,很难再低头的原因。
董卓是什么德性,李、郭两人就是什么德性,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长安百姓才来得及高兴了几十天,城头的旗号又一次变更了。烧、杀、抢、掠,便成了饱受困苦的长安百姓又一次洗礼。
人生中最低谷的吕布,大概由于是同样的原因,从最高的云端跌入地狱,没想到还有个义弟的曹操,而是选择了袁术投靠,可是袁术眼高于底,尽管吕布武勇天下无双,可是一直拒绝了他。
接着又是袁家老大袁绍,这位四世三公礼贤下士的袁家掌门人倒是接纳了吕布,并一起打败了黑山贼,可惜吕布目中无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多次得罪袁绍手下人,最后居然让袁绍起了杀心。
要不是张杨收留了吕布,吕布可能就死在了河内。
顺便说一下,张杨,曹操,袁绍三个人是好朋友。袁绍命令张杨杀掉吕布,张杨没动手,结果顺带着张杨袁绍都想杀了。可是毕竟张杨弱、袁绍强,吕布心里还是很担心。
这时,长安人庞舒,私下偷偷藏匿了吕布的家小,并护送出城,达到河内时,吕布考虑了片刻,然后命人马上护送至张锋处。
自己都象丧家之犬,哪能保护家眷?这世上唯一有一个人叫他放心,就是张锋,只可惜张锋不是老大,要不老早就去投奔了的。
随着张杨和袁绍之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一方面怕张杨最终还是要杀了自己迎合袁绍,一方面也不甘心在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中过着,吕布又离开张杨,来到陈留太守张邈处。
不好意思,这张邈又是曹操和袁绍的朋友,只是有必要说一下张邈这个人。当时曹操起兵讨董时,还只是义军身份,归张邈管。谁知道谷城一战后,倒了个个,曹操反而成了张邈的顶头上司。
而在史实上,张和曹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当曹的老爹死在陶谦手里,明明是憋着一口气,玩命的拿全部家当去拼徐州的曹操跟家里人说:“如果我这次回不来,你们就到张邈那里,他会照顾你们的。”由此可见两人关系好到什么地步。
可是就是奇怪在这里,因为张收留了吕布,袁绍叫他杀掉吕,张不肯。于是袁又叫曹杀掉张。曹又不肯。(袁大当家的看得出来比世人所传的曹孟德黑心烂肝的还要冷血许多,要杀的全是昔日的朋友,曹操够可爱了,大家少骂一点他吧)但是当时曹操势力小于袁绍,张邈怕曹操最后还是杀掉他,于是听信了当时陈宫的话,用吕布攻略几乎是虚不设防的衮州,当然曹操的衮州几乎整个被吕布打下来了,可是回师后的张邈死在曹操手里,全家被夷。
这人真是不值,不知是为了什么。
惶惶不可终日的吕布垂头丧气的来到张邈帐中,受到张邈的好言抚慰。如果这里不收他,真的只有投奔曹操了,但是面对着张锋,吕布骄傲而又自卑的心理始终放不下。
吕布在张邈这里安定下来后,来了一个人——陈宫。
历史上的陈宫好象并没什么在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后离他而去的“义举”,而是看不惯曹操在衮州一系列动摇了士族的变革举措,并杀了跟自己屡屡做对的“名士”边让后,这才弃曹投张。可是说,陈宫这人,跟大义这个词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紧。
边让估计也就是一个跟孔融一样,成天在家开PaRTY,看看艳舞,写小首淫诗的空谈家,他跟曹操的对立,也完全是因为曹操的出身是宦官而已,至少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主公,逐鹿天下之良机就在眼前,万不可失!”陈宫一双小眼睛里精花四射。
第七十一节 阴谋青州
更新时间2008…3…3 18:01:00 字数:5690
说下,要精的兄弟们速去精楼报道。另本书群:28091419,虽然目前人不多的说^^
************************************
张邈坐着不安分,屁股下仿佛有针扎一样。
作为陈留太守,眼睁睁的看着原来是平民身份的曹操经讨董一役身价倍涨,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从前要躬身跟自己说话,现在换作自己要点头哈腰了。
哪怕是朋友,这种身份地位的改变也是叫人心里不舒服的。
因为张邈极度渴求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虽然好象自己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要证明的。
讨董之战时自己毫不出彩,就连作为对手的董卓都明显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升官的都是曹操,袁绍之流,还轮不到他。
现在,吕布生生就在自己帐下,这个虎牢前在黄忠没上场之前不可一世的超男,分量是多重他当然知道。
问题是吕布是一把双刃剑,走到哪里都会伤人。丁原、董卓,然后就是袁绍要杀他,张杨好象也有这个意思。袁术干脆不理他。
而陈宫的一句饱含深意的话,让张邈心中那份压抑了很久的蠢蠢欲动。
对于张邈眼中的渴望,善于察言观色的陈宫一眼就能看出,心里一丝鄙夷,面色上却是如常:“今天下分崩,汉室倾颓,英雄群起,正是主公一展鸿图之时。今有吕温候相助,其人武勇天下无双,何不用之成大业耶?虽有曹衮州挚肘于榻侧,然吾料衮、徐交恶,恐有一翻大战也,到时主公便可趁时而起……”
陈宫薄薄两片嘴唇上下翻飞,张邈听着是热血沸腾,好象这是上天给他最好的一次机会。
“况主公收留温候,袁绍定不喜,如绍命操杀主公则何为?不如先发制人,让操投鼠忌器。”说了好的方面,陈宫能言善变,又从另一方面挑起张邈的不安,让他觉得自己此时再不行动就是坐以待毙。
“公宫一言,令某茅塞顿开,只是应以何处之攻略为上?”张邈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自己终于要男人一把了。
“此处,”陈宫如同鸡爪一般枯瘦的手指在羊皮地图上连点了三下,“若能连成一线,转而进占豫州,则天下皆仰目而视主公也。”
张邈呆呆的看着地图上三个不起眼的地名,中牟、荥阳、阳翟。这三个地方虽然靠近洛阳,却没被波及到讨董的战火中去,比起洛阳到长安这一段无人区来说,简直称得上是“繁荣”了。虽然这三地都是民不聊生,但是对于张锋效应带来的整个衮州经济来说,负担这三地百姓的民生三、五载是完全没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阳翟一地紧邻豫州,如果经营好了这个地方,是完全有可能进占豫州全境的。
“好!便如公台所言,吾命汝为军师,奉先为大将,攻略三地!”张邈满怀豪情的站起,一拳用力的砸在地图上。
陈宫看着这位终于雄起了一把的主子,微笑的嘴角不是知是带着讥讽,或是赞赏。
就在张邈准备在大展拳脚之时,朝庭来了圣旨,令曹操助青州牧田楷讨黄巾贼。
正史中关于此人的介绍实在是少得可怜。两句话,一是公孙瓒的人,二是和刘备打过袁绍,仅此而已,估计也不是有本事的人,要不也不会求朝庭派人帮忙剿贼。
天大的契机!就算他不来求,张锋也会想办法找个借口打过去,要知道曹操起家之后最得意的两支部队,一只就是青州兵,另一只就是赫赫有名的“虎豹骑”!
由于是军议,这次并没有象往常一样在州牧府,也就是老曹的家里开,而是开在军营帅帐中。
老曹是唯一一个能坐着的人,说正事时连身体一向孱弱的戏志才和郭嘉能只能站着。
不过可以摇摇扇子。
现在张锋带动整个曹营上下认为自己跟智商沾边的人全部开始全民人手一把扇子,鹅毛的,鸭毛的,蒲扇,纸做的,什么样的都有。
老曹才不管你们摇什么扇子,关键是你们摇了之后得给我出主意。
张锋现在也算是半个曹家人,大摇大摆的的最后一个进帅帐,一看,我日,人真是多啊。
左手边一干武将,夏候兄弟,曹家兄弟,甘宁,黄叙,文聘,典韦,华雄、徐荣,吕虔还有那个冲突过的史涣,由于战功被提上来。
右手边一溜“扇子帮”,程昱、戏志才、郭嘉、双荀、刘晔、毛玠、满宠,还有几个新加入的文官,张锋只记得一个,名字叫杜畿的。整个大帐便如张锋先前所料,几无立足之处。
说到这个杜畿,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张锋对于平职或者平辈一向是开玩笑惯了的,杜畿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入曹军,立即引起张锋的注意,追着他屁股后面亲热的喊:“小畿畿(鸡鸡)!”
搞得这位“小鸡鸡”大人名声大噪,才进曹营两天,大家都认识他了。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人指指点点。
“看,这位就是新来的小JJ大人!”
“靠,这种私事你也知道?”
“你知道个鸟!是疯将军亲口说的,在场几个弟兄都听见了!”
“哦?有多小?”
“不知道,只有将军自己本人见过吧。”
“哦,这位杜大人真是可怜。当男人到这份上……”
然后众人一致为杜大人的下半身喊冤。
搞得饱读诗书的杜JJ恨不得当众脱了裤子证明自己清白。
对于始作俑者,杜畿当然知道他的名气和曹军中的地位,动也动不得,骂也骂不得,只有自己含羞忍了,看见张锋一露面,就是头也不回的——跑!
除了跑,难道跟张锋决斗么?不说曹军里禁止私斗,唯一有一次私斗没被处罚的就是这位把自己搞得半男不女的疯将军了。
忍了?张锋面带微笑的亲切和你打招呼,不理总不好吧?何况人家除了那三个听了让自己恨得牙痒痒的三个字,对自己和和气气,丝毫没有不礼貌之处,怎么能翻脸呢?
杜畿想死,自己怎么不开眼跑到这里来上班了。
又怪自己老爹老娘,什么名字不好起,叫什么畿!
搞得最后连老曹都惊动了,私下一次问杜畿,是否有不举之疾?搞得杜畿差点当场抹了脖子。
没办法,杜畿只好用了郭嘉的办法,曲线救国,天天跟着郭大浪子去勾栏之地,用事实证明自己不仅不是“小鸡鸡”还有点小本钱。众人这才释然。
见到张锋进帐又探头探脸的四处看,杜畿第一反应就是缩了脖子站在程昱身后,紧紧用身体贴着他。
程昱身高一米八几,是扇子一族中少有的大块头。杜畿窈窕的往他身后一站,的确是看不见人了。可是程昱心里却有了疙瘩:你不是有本钱么?也不用贴我这么紧吧?看上我了?搞得程昱是一身的鸡皮疙瘩。
一文一武两大阵营纷纷一阵骚动,张锋站在哪边都可以。身为武将自不用说,单骑踏营擒敌主帅安然而回的壮举在老曹等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整个衮州人尽皆知。衮州士兵深以自己在衮州服役而自豪,哪不想在一个武勇过人的将军手下当差?
而在文事方面,张锋也有令众谋士汗颜的地方,除了郭嘉等少数人根据王允对待西凉将士的态度就得出长安复乱这个结论,其他人根本就以为天下已经太平了,而张锋的含蓄暗示都让众人大跌眼镜。而张村的完整一套军事,工业,政治方面的制度也被老曹等几人商量过后改动了一小块然后在整个衮州推广开来。
天下人若是被问到衮州联想到什么,只有张锋,曹操以及“锋纸”,以及衮州曹军的铠甲武器。
文武双全,形容张锋一点也不为过,要不是时不时会发发疯,简直没有一点挑剔之处。
也并不是每个人看着张锋就眼热,至少杜畿就不是。
心里他怕得很,特别怕张锋象老朋友一样上来亲亲热热的搭着他的肩膀喊那三个字,然后一堆人捂着嘴笑在一边看自己的糗样。
看到张锋最终站在武将里最后一个位置,杜畿心里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程昱老头不安的摇了摇身子,他这才发现自己和老程以一个非常暧昧的姿势几乎重叠在一起。
“大家应知此次军议内容,朝庭有令,命我衮州助青州田楷剿灭黄巾余孽。有何良策,速速道来。”老曹正襟危坐,不言苟笑的样子。
众人一阵你望我,我看你,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其他人先发言,程昱、郭嘉、张锋三个人一般是最后总结,而老曹往往就听他们三个的。
“主公,愚意以为这次出兵平叛,未有任何好处,是以不如佯派援军,实则坐观其变,以免空耗粮草,军力!”曹洪这一系嫡系派别,往往是第一个出声的。
曹操微微点头,黑脸上看不出一丝同意或是反对的表情。
这才是听意见的样子,别人一开口你就跳出来大声说这错了那错了,以后谁还敢出来当这个出头鸟出丑卖乖?
曹洪洋洋得意的言毕,退回自己位置,往下首的张锋那里看一眼,张锋正笑谑着也回望着他,嘴角的那轻撇的样子让他顿时明白自己说错话了。
张锋有什么就会写在脸上,如果自己说对了,他定然是一脸“这么有才”的惊讶表情才对。
完了完了,这个死人,连二舅哥都不透露一点想法,下次在葳儿面前多说说他的坏话。曹洪悻悻的想到。
“禀主公,子廉将军虽然话有道理,但是有一点不妥之处。”站出来说话的是刘晔。古人就是这样麻烦,就算你说错了,只要不是已经撕破脸的关系,他一定不会直说你错,而是先暗暗表扬一番,然后再指出一点“不足”。
要是张锋,肯定大笑着指着别人鼻子然后把他糟蹋得一无是处。当然,要肯定对方不会翻脸的情况下。
而谁有这个本事跟张锋翻脸?不谈他出手阔绰,众人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好处,就谈他的地位,在场的人也没几个有分量能撼动他的。
能撼动的张锋也不会傻得去碰。程、郭等人的本事本来就远胜张锋,要不是这一千多年的历史知识在那撑着,张锋也不会轻易出言。而曹仁等人算是张锋的亲戚,他再怎么不知好歹,也不会拿自家人说事吧?
“今天下崩析,英雄并举。主公于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天下哪个不敬,谁人不仰?如今朝庭下令,若是阳奉阴违,恐伤天下人之心也。且主公现招贤纳士,未免于主公大业不利也。”
刘晔拱了拱手,言毕也回到自己位置。
然后武将这边也继续上人支持曹洪,文官这边也不示弱,一个个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唾沫横飞。简直象是一个超男的PK赛,你方唱罢我登场。
总的来说,武将都不赞成出兵,文官方面都支持。
等大家都吵吵嚷嚷完了,曹操点名问道:“文若,依你之言当如何?”
谨小慎微的荀彧只说了一句话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