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夏亦如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浪袭人,闻秋在路边的小卖部顺手买了瓶冰镇可乐,才开始往学校的方向走。
  闻秋的学校附近有条商业街,虽说顶着商业街的名头,其实不过是个新建的商业广场。广场边上陆陆续续开了许多物美价廉的小店,很受学生欢迎,闻秋打算去的发廊就在其中。
  广场周围的树是前不久才移栽过来的,美其名曰绿化带,但还不成气候。正午刚过,烈日当头,广场上无处避暑,少有人驻足,皆是皱着眉头行色匆匆。
  闻秋走近了,注意到广场边上站着一个男孩,格外显眼。闻秋的个子已经不矮,但是这人看上去比闻秋还高了大半个头,引得他不由得走得更近了些,暗暗打量对方。
  男孩穿着一身闻秋并不熟悉的校服,西装的样式,整齐笔挺。他的头发干净利落,发梢在阳光下泛着茶色的光,额发半遮眉角,却掩盖不住一双漆如点墨、英气十足的眼睛。他一本正经地站在路边,挺拔得像是一颗小树,应当是在等什么人。
  看他的个头多半是高中生。大中午的穿这么严实,也不怕中暑么。
  闻秋腹诽了两句,又迈开步子,轻快地向发廊走。经过男孩旁边时,那人突然开口道:“你来啦……”
  那口气像是极为熟稔。闻秋纳闷地偏过头,发现那男孩子的脸颊隐隐泛出病态的潮红。手还未及抬起,便直直地向着闻秋所在的方向倒下来。
  闻秋三步并作两步地迎了上去,在对方倒地之前架住了他。那人的头垂下来,前额抵在闻秋的颈窝,突如其来与陌生人肌肤相亲,闻秋颇有些惶恐,但是他马上察觉到从脖颈之间传来异常的热度:怀中的人显然是中暑了。
  闻秋吃力地把人挪到不远处的长椅上,那里勉强有点树荫聊以遮阳。
  他看看长椅上斑驳的痕迹,洁癖又犯了。
  闻秋扶着那人坐下,让对方倚在自己的身上,再把衬衣脱下来,卷了卷,垫在长椅上,才放心让那人躺下。
  闻秋曾经中过暑,还记得闻丽萍是怎么照顾自己,便依样解开了那人外套的衣扣,又去解里面的衬衫。
  解开衬衫,发现内里还有一件白色T恤。
  “穿这么多,不中暑才奇怪呢。”闻秋一边摇着头,一边帮他把T恤撩起来。握过可乐的指尖微微发凉,划过那人的腹部,激得他清醒了两分,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握住了闻秋的手,阻止他继续动作。
  男孩眼睛半睁,费力地盯着闻秋,仿佛想看清眼前人。闻秋把那人的手松开,没好气地说:“干什么?你中暑啦,我先帮你凉快凉快!”
  闻秋虽然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低声细语。男孩似是听明白了闻秋的话,乖乖地把手收了回去。闻秋盯着自己刚买的可乐,觉得可以用来充当冰袋,又担心瓶身太过冰冷,便用手握住瓶身,等手凉透了,再抚上那人的额。
  长椅上的人眉头舒展了一些,他抬手放到自己的额头上,正好覆上闻秋的手背,发出一声长长的喟叹,终于缓过来了一些。
  闻秋抬头张望,二三十米开外的书店就有公用电话。他正打算去打电话叫人来帮忙,却被路边的人声吸引了注意力。一群学生模样的人有说有笑地从马路对面走了过来,其中几个穿着相同的西装式校服。
  闻秋赶忙叫住他们,对方果然和长椅上的人是相熟的,听闻秋简单说明了一下便纷纷上前查看,又有人喊来了老师。老师和几个学生合力把那人弄上了路边的一辆小巴,向闻秋道了谢,便驱车离去。
  闻秋拿起衬衫,拍了拍,心安理得地离开了。
  闻秋不确定省城有没有类似的发廊,为了省事,索性剃了个寸头,瞬间从婆婆妈妈变回英俊小伙。
  神清气爽地回到家中,闻秋径直回了卧室。
  窗外的蝉吱吱呀呀,叫得没完没了。
  闻秋听着蝉鸣,百无聊赖地躺着。
  他突然开始惦记那瓶只喝了几口的可乐。彼时闻秋坐在长椅上,替那个半路杀出的病怏怏的程咬金解暑,目光却东躲西藏,羞于停留在对方裸|露的小腹上。视线无处安放,最后只好盯着可乐瓶看,看那些浮冰在阳光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
  他甚至还能回忆出可乐里每一块浮冰的轮廓。那些冰块于可乐中浮浮沉沉,一如闻秋现在的思绪,兜兜转转。
  闻秋在卧室橘色的灯光下看着自己的手,不知为何又想起那个男孩额头上的触感,以及他把手覆在自己手上的样子,热度从手心手背同时传来,几欲将人灼伤。一如那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他的眼睛那样好看,在光影交错的树荫之间微微眯起,眼神里带着三分依赖,和七分炽烈。                    
作者有话要说:  

  ☆、第5章

  开学后,求是中学照惯例对新生进行军训。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住校的生活,突然离开父母的呵护,白天站军姿踢正步被晒成一块块小黑炭不说,晚自习竟然还要忍着腰酸背痛写各种名目的心得体会,搞得这群温室里的花朵们苦不堪言。
  今天的题目是结合抗日英雄的事迹谈自己的感想。闻秋爱读书,对这类文章驾轻就熟,提笔就能洋洋洒洒写上一千来字,还不带停的。
  一群抓耳挠腮的猴孩子们之中坐了个奋笔疾书的秀才,自是格外显眼,班主任杜老师觉得好奇,便踱着步凑过去。见闻秋一开始还老老实实写小楷,写至文思泉涌之处,竟改用行书写起来,十分自如。
  “这一手好字!”杜老师心中默默赞叹了一声。
  闻秋突然意识到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自己身边,手停了下来,钢笔在稿纸上洇出一个墨点。
  “你叫……闻秋?你过来一下。”晚自习之后,杜老师叫住闻秋,点着他交上来的稿纸问道,“如果改用其他的笔,把字尽量写大一些,你也能写成这样吗?”
  闻秋也不太确定杜老师的意图,拿起讲台上的马克笔,在老师递过来的草稿纸上写了几个字。
  “写得很好嘛。你明天下午不用参加军训,跟我去趟话剧社!”杜老师眉飞色舞地拍了拍闻秋的肩膀。
  这几年全省都在宣传素质教育,求是中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固定在每周四下午活动。现下各个社团不仅要忙着在新生中招兵买马,还要为国庆节过后即将举行的校园文化节作准备,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第二天恰好是星期四,午休过后,闻秋便斜挎着书包出现在社团活动的楼里。他穿着军训发的迷彩T恤,走在一群穿着校服的高年级学生之中,有些格格不入。
  闻秋实在想不出写字和话剧社有什么必然联系,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跟在杜老师后面两步开外。他还没有见过本校的校服,便好奇地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学长学姐。省重点的校服果然不一样,不是千篇一律的运动服,而是得体又不失活泼的西装设计,一上身立马就有种精英范儿。
  闻秋觉得校服有些眼熟,还不及细细思量,杜老师便打断了他的思绪:“到啦,就是这儿!”
  教室很大,一半被排练的人辟作练习台词的场地,另一半摆放桌椅,地上摆满了各种涂料,像是开了染坊,一群学生正趴在那里写写画画。
  大伙见到指导老师进来了,都停下手中的事情,纷纷和杜老师打招呼。
  “咦?一年级的?”刚才还趴在桌上给一块板子上色的女孩显然是那群人中的头头,她一眼便看到了闻秋,径直走了过来。
  杜老师赶紧把闻秋往那女孩跟前一送,神气活现地说:“来来来,莫总管,我给你找了个书法家,你就让他去写布景板上的字,艺术节的海报也可以叫他写写看。”
  这位被杜老师戏称为莫总管的女孩名叫莫静怡,名字里虽然有个静字,却是话剧社里最静不下来的人物。不仅导演当得有模有样,还能编剧,连宣传海报的设计方面都有独到的想法。虽然才上二年级,却因为本事通天,早把话剧社里的虾兵蟹将收拾得服服帖帖,唯她的马首是瞻。杜老师接管话剧社的时间不长,一下子就相中了这位女中豪杰,立刻官拜大总管,让她全面负责社团的工作。
  参加话剧社的人,多是冲着演话剧的目的而来,想干幕后的人很少,这其中能写会画以及制作道具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按照往年招新的老套路,恐怕还是难以招到这方面的人才,杜老师干脆另辟蹊径,趁招新还没开始,就把不明真相的闻秋拐了进来。
  大家纷纷想见识一下这个杜老师口中的书法家到底有多大本事,莫静怡把蘸了颜料的排笔往闻秋手里一塞,把他带到桌前,指着一张已经画好的海报让他写字。
  “写什么?”
  “就写‘导演:莫静怡’,莫愁的莫,文静的静,怡人的怡。”莫静怡用手指点了点空白处;“就在这里。”
  闻秋点点头,稍加思索就打算提笔,落笔的瞬间旁边一个拿着排刷的男生先拦住了他:“你可得认真写啊,写不好的话,白白糟蹋了我们辛辛苦苦画的海报!”
  他的态度有些生硬,闻秋却不放在心上,转而重新蘸了点颜料,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哟,莫静怡三个字儿比我自己写的还好看呐!”
  莫大总管轻易不夸人,相反,从演员到后勤多多少少都在她这儿碰过钉子,急起来连杜老师都敢驳回。她既这样开了口,正在对台词的几个学生都好奇起来,看到闻秋的字之后也赞叹不已。
  高三的几个主演还没到,高二的几个成员没法对台词,便围着闻秋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其中一个男生拿了件带盘扣的戏服过来,推开众人,叫闻秋穿了,又站远了两步,打量一番:“你们看,像不像咱们的小航子?”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另一个人也附和道。
  闻秋被几个学长这么盯着,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又不知道他们讨论的小航子是谁,插不上话,只好一味地笑,顺手把戏服的袖口挽起来一些,又将排笔放到小桶里涮了涮。
  杜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看着这帮朝气蓬勃的学生吵吵闹闹,笑得灿烂无比。
  “几位大哥,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们盼到了!就等你们来对台词呢,等到花儿都谢啦!”莫静怡从人群里伸出个脑袋,对刚刚进门的几个人大呼小叫。
  “你这丫头!怎么总是不能够尊敬学长呢!”走在最前面依旧是顾文冬,他没穿外套,衬衫的扣子也没有完全扣好,袖口卷起一半,双手插在口袋里,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我就尊敬夏学长,至于你嘛……还是算了吧!”莫静怡顶嘴。
  “顾文冬,你怎么又穿成这幅样子?”杜老师站在一旁,冷不丁地冒出来一句。“下周的国旗下讲话,马主任又该抓你当典型了。”
  顾文冬假装被杜老师吓了一跳:“杜大人,我要是被捉了,你要替小的做主啊。——就说这是戏服嘛,我穿成这样,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
  “得了吧,你演的是《雷雨》,不是《古惑仔》。教务主任当年可是骨干语文教师,你蒙谁也不能蒙他吧!”杜老师打趣道。
  跟在顾文冬后面进来是他的同学兼死党夏逸群。两人住得近,从幼儿园就开始同班,加上家境相仿,彼此家中又都有一个亲兄弟,看上去共同点很多。但是偏偏两人个性差异很大,顾文东好动,夏逸群喜静,光凭第一印象,外人很难想象这两个人当年是如何玩到一起去的。
  顾文冬每次向人介绍夏逸群,总说两个人是过命的交情,这个骇人听闻的说法往往会遭到夏逸群的当场反驳,说谁和你过命了,每次打架打不过别人的时候才想起我,根本就是孽缘。
  夏逸群个头更高,越过顾文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被高二学生簇拥着的人。那个男孩子身材颀长,穿着自己在演出时常穿的那件藏蓝色的盘扣马褂,背对着教室门口,正专注地听旁人讲话,嘴角微微抿出一道好看的弧度。他的头发被剃得短短的,脖颈稍显纤细,被午后的阳光斜斜晒着,皮肤泛起一层浅金色。
  夏逸群脸色变了,赶忙走上前。他的步履急切,以至于越过顾文冬时狠狠地撞了一下他的肩。
  顾文冬一个趔趄,站稳了,微微抬起下巴喊:“哥们儿你干嘛呐!”
  夏逸群觉得自己心跳不断加速,他拨开人群,一把抓住了闻秋的胳膊。
  闻秋吃了一吓,被夏逸群扯着,转过身来。
  “不是啊……”夏逸群有些自嘲地笑笑,只不过身量和五官有些相似罢了,前一秒还激动不已的心情瞬间就被泼了一盆凉水。
  激动的人变成了闻秋:他认出了眼前这个高大的男生,前不久他们才在江南市见过的。当时这个人就穿着这身校服,站在广场边。——难怪一开始他就觉得校服眼熟。
  闻秋觉得眼前这个人是认出自己了,但是他的表情好像又五味杂陈,反而不好开口。
  “夏学长,你是不是也觉得他像之航?”莫静怡饶有兴趣地看着夏逸群。这个求是中学的风云人物平日里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对谁都很和气,但是这种和气里带着淡淡的疏离。只有面对顾家两兄弟的时候,他的情绪才会出现起伏,更像个有七情六欲的人类。
  “你说谁像我弟?”顾文冬也走了过来,绕着闻秋转了两圈,“哎哟?还真有点像嘿!你瞧这小眉眼。”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去拨闻秋身上的戏服,看到里面的迷彩T恤,笑道:“刚进话剧社就想演鲁小海?心挺大的嘛。”
作者有话要说:  

  ☆、第6章

  莫静怡在旁看大家对戏,时不时就会交待演员:“再奔放一点!这里可以这样演!没错!要的就是泼狗血的效果!”
  话剧社今年打算演的《雷雨》,按照莫导的说法,就是一出家庭伦理年代大戏,肯定人人爱看。到时候文化节上除了同龄人,许多社会人士也会应邀参加,这出戏绝对叫好又叫座。提交到教导处去审核,偏偏又是入选了语文课本的文章,他们也不好驳回。
  顾文冬口中的鲁小海,其实是这部戏里鲁大海这个角色的B角。话剧社所有的角色都设了B角,这部《雷雨》也不例外。一来社团成员众多,这样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社团活动,二来演出当天万一有哪个A角出现突发状况,也有人能临时顶上,不至于开天窗。
  夏逸群的性格冷冷淡淡的,参加这次演出纯粹是个意外。某个周五,到了放学的时间,莫静怡跟在同桌顾之航后面心事重重地往校外走,满脑子都在考虑新剧选角的事。她听到顾之航在前面喊了一声,不由地抬起头,正好看到他像只出笼的小鸟一样奔向校门口的两个高个男生。其中一人是顾文冬,另一人便是夏逸群。
  莫静怡看着夏逸群,眼睛一亮:夏逸群在体育方面兴趣有限,但是成天被顾文冬拖着凑数打篮球,竟练就一副好体格,比顾文冬看着还要健壮一些。莫导只看了一眼,就觉得他比顾之航更适合演鲁大海。
  顾之航问她:“我怎么就不适合了?你上次不是说我个子高,所以让我演的吗?怎么又变卦啦!”
  “高有什么用?你那么瘦,胳膊恨不得比我还细,哪里像个煤矿工人?”莫静怡说。“再说,我又没说不让你演,你去当B角么。”
  “可是让逸群哥来演就合适啦?你见过那么英俊潇洒的煤矿工人吗?”顾之航还是不服气。
  莫静怡笑了,用手里的纸筒敲敲顾之航的脑袋:“No,no,no,年轻人,我说你头发长见识短,你还不信。语文课上是怎么讲的?鲁大海不仅是个煤矿工人,更是工人阶级富于反抗精神的象征。这么一个工人代表,难道不该选个英俊潇洒的人来演吗?”
  顾之航气鼓鼓的,但是又对莫静怡这个语文课代表无言以对,只好负隅顽抗:“逸群哥忙着呢,才没时间来演话剧!”
  “那就去请他出山,一次不答应,还有下次,一直请到他答应为止。”莫静怡说,“三顾茅庐能请出诸葛亮,我就不信请不动他。”
  顾之航没见过莫静怡这么胡搅蛮缠的:“三顾茅庐?得了吧,你三十顾都没用,逸群哥最怕麻烦,肯定不答应的。”
  “谁说我要自己去请啦?”莫静怡一脸坏笑地拍了拍顾之航同志的肩膀,“你才是刘备,我是那个横刀立马的张飞,挡住他的去路,绝不让他当场逃跑。”
  莫静怡的阴谋果然得逞。按照她的剧本,本是打算利用顾之航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顾之航刚开口说想请夏逸群帮个忙,夏逸群看他为难的表情,连是什么事情都没过问,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夏逸群演了鲁大海,原来的顾之航退居二线,变成了B角。从那以后,每逢社团活动,都能看到夏逸群穿一身藏蓝色的戏服,后面跟着个眉清目秀的顾之航,像个小狗腿一样。顾之航用清亮的嗓子叫着“逸群哥”,坐在旁边拿着剧本,帮夏逸群默台词,以便让他尽快赶上全团排戏的进度。排练新戏时话剧社的人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以戏中角色互为绰号。这次《雷雨》,连演B角的顾之航都荣获了一个绰号,被大伙亲切地称为“鲁小海”。
  饰演周萍的顾文冬看不下去了,点着顾之航的鼻尖:“你去给夏逸群当弟弟吧!我不要你了!”
  “你才舍不得呢。”顾之航笑道,“哥,我去给你买饮料!”
  “少在这里卖乖啦小跟屁虫!明明是夏逸群刚才说要喝水,你才想起老子!”顾文冬挥挥拳头,打算把弟弟捉过来好好教训一番,谁料顾之航一个闪身就蹿出了教室,灵活得像条小泥鳅。
  “小兔崽子!我要喝可乐!原味的,千万别买那个什么香草味啊!”顾文冬追出去时,顾之航已经跑远了,也不知听见没有。
  “那个香草味上次我喝了一口,难受了好几天,简直了!”顾文冬一边往回走一边嘟嘟囔囔,“又不是个小女孩,喝什么香草味!”
  夏逸群脱了戏服,走过去,象征性地给了顾文冬一拳:“小航爱喝就随他去吧。你长点心,别总说他像个小姑娘。到时候被他听到了,又该和你闹脾气了。”
  “知道啦,我也是逗他玩呢。”顾文冬也用拳头回敬了夏逸群一下,笑着点点头。
  这年夏天,顾之航去美国念高中了。
  顾家父母早就被亲戚说得动了心思,萌生了把两个儿子送出国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