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美国要继续打下去,英法俄三国也只能硬着头皮了。

    不过,英法俄三国海军已经放弃了派遣舰队一起到太平洋找中华帝国的晦气了,因为他们面前还有强大的德国海军,还有二流的奥匈帝国海军、意大利海军和奥斯曼海军,根本无暇分身。

    眼下英法俄三国都担心中华帝国海军会走出太平洋,前往欧洲配合德国一起攻击英法俄海军,如果是那样的话,英法俄三国海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甚至连三分胜算都没有。

    当然,美国也害怕,毕竟眼下美国海军主力没了,剩下的三核桃俩枣的战舰,都是老掉牙的战舰,虽然船坞中还有一批超无畏型战列舰正在加紧建造,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中华帝国海军突然来到北大西洋,摧毁美国东海岸各大造船厂和工业基地,那就惨了。

    好在罗斯福还有后招,那就是东亚的日本帝国,虽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也被消灭了,但日本始终是一颗钉子,守在中华帝国家门口的狼狗,可以用来牵制中华帝国。

    同时,在日本还有一支美国海军舰队,那是亚洲舰队,虽然实力很弱,但好歹也是一支完整的舰队,有战列舰,有战列巡航舰,打不过也可以骚扰,牵制一下。

    最重要的是,有日本在,中华帝国应该不急于进攻美国本土,至少先灭了日本。

    因此,罗斯福迅速跟伊藤博文通了加密电报,向日本提供大笔军援和物资,要求日本牵制中华帝国,等待美国海军的新式战列舰建造完成。

    伊藤博文也是整天提心吊胆,担心中华帝国下一步就进攻日本本土,虽然他明知道罗斯福没安好心,让日本当炮灰,但他别无选择,既然已经上了协约国的贼船,那么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日本在进行国土防御,不等中华帝国海军报复,日本沿海各主要工业基地和造船厂已经撤往内陆和濑户内海,尤其是海军工厂,在濑户内海的吴海军工厂全力开工,主要生产潜艇,进行战略防御。

    事实上,伊藤博文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至少眼下中华帝国并没有立即进攻日本本土的打算。

    在李卫国看来,眼下没有了海军的日本已经是没牙的老虎,早一天收拾和晚一天收拾并无区别。

    真正让李卫国时刻担心的却是美国,以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即便损失了主力舰队,两年之内就可以重新恢复元气,重新给中华帝国造成巨大威胁。

    所以李卫国需要好好利用这两年时间,先一步摧毁美国东西海岸的造船厂和工业基地,阻止美国重建海军。

    此刻,中华帝国不论是本土,还是海外领地,上千家大小造船厂都在为中华帝国海军修理战舰。

    暴怒级、冰洋级、雷神级等大型战舰,只能在本土的江南、大连、大沽口、马尾、黄埔,以及澳洲的悉尼和虾尾夷的珍珠港等大型造船厂修补,更换主炮等损耗部件。其他吨位的战舰,则在相对应吨位的造船厂进行维修。

    以中华帝国的工业实力,数百艘战舰的维修,只花费了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便全部维修完毕,各舰主炮、副炮都换上了崭新的炮管,船体消磁,船底和螺旋桨清洗掉水锈和水藻,恢复最大动力。

    很快,一艘艘灰色涂装的战舰陆续驶出船坞,然后在虾尾夷集结。

    林继云已经返回大京都武汉了,太平洋舰队重新交回给李卫军手中,将由他率领舰队,开始对美国东西海岸的重要海军基地、重要港口、重要海军工厂进行攻击和破坏。

    就在中华帝国海军秘密出发之际,整个世界战场的局势也朝着同盟国集团一边倒。

    由于中华帝国给力,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消灭了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这令同盟国各成员国信心大增,在前线战斗的同盟国士兵犹如打了激素一般,嗷嗷直叫。

    在欧洲西线战场,德军的攻势变得更加猛烈,法军尽管深挖战壕,遍地布镭,修筑大量重机枪碉堡,还有重炮火力支援,但依然非常吃力,德军疯狂的攻击,虽然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但效果还是不错,突破了法军在凡尔登一线的十几道防线,逼近巴黎,迫使法皇拿破仑四世不得不下令迁都。

    德国陆军虽然没有攻入巴黎,但是逼着法皇迁都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战果和成就,虽然比不上中华帝国的那般威风,但在同盟国阵营当中,也算是有些颜面了。

    当然,对于德皇威廉二世而言,这样还远远不够,他要求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也尽快打败英法海军。

    为此,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不得不到处寻找英国皇家海军交战,一度进入北海海域寻找英国皇家海军的踪迹。

    可是,自从英国人得知中华帝国在太平洋上全歼了美日舰队,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便吓破了胆,始终避免跟德国公海舰队爆发舰队主力大决战。

    德国海军其实心中也没底,公海舰队主力舰在性能上得益于中华帝国的技术帮助,要强于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同级别战舰,但在数量上却差了很多。德意志帝国建国晚,海军发展晚,国内的优良海港和造船基地缺乏,所以跟几百年的老牌海上强国大英帝国比起来差的远了。

    大英帝国海军的造舰规模是冲着中华帝国海军去的,跟中华帝国海军竞赛,因此几乎是德国造一艘主力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就会建造两到三艘同级别主力舰。

    因此,英国皇家海军虽然在同类战舰的质量上不如德国战舰,却拥有数量优势,几百年的威压也让德国海军有所忌惮。

    基于这些原因,德国公海舰队也没有刻意要跟英国皇家海军决战的意思,双方各有忌惮,便没有爆发决战。

    不过,在地中海方向,意大利海军却跟法国皇家海军干起来了。

    这绝不是法兰西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希望看到的结果,原因是法国一些官员和意大利一些官员暗中勾搭,达成了双方暂时不开战的秘密约定。

    可这不是中华帝国和同盟国集团乐意看到的情况,李卫国对意大利的警觉性是最高的,早已经令中华神盾局暗中运作,故意在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制造摩擦。

    最终在地中海方向,一艘隶属于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潜艇虎鱼号,成功挑起了法兰西帝国海军和意大利王国海军的怒火,令双方爆发激战,从而挑起了法兰西和意大利之间的战争。

    这件事的运作是非常危险的,需要中华帝国军方和中华神盾局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中华神盾局利用特殊渠道,收买了一名法兰西海军舰长和一名意大利海军舰长,故意安排了他们的巡逻路线,令他们在地中海上意外相遇。

    同时,中华帝国海军从塞浦路斯海军基地派出一艘潜艇虎鱼号,事先尾随意大利海军,当法兰西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相遇时,虎鱼号潜艇突然发射鱼镭,击沉一艘法兰西海军的护卫舰。

    这时,法兰西海军舰队司令和意大利海军舰队司令心中都是明白了,尽可能避免交火,破坏法意之间的宣而不战秘密约定,他们二人都分别下令各自舰队保持克制。

    就在这时,被中华神盾局收买的那名法兰西舰长和那名意大利舰长突然下令开火,那些不知情的法国海军将士和意大利海军将士们迅速开火,瞬间导致局势失控,令法兰西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爆发激战。

    突如其来的激战,令意大利海军损失两艘前无畏战列舰、一艘装甲巡航舰和六艘护卫舰,死伤一千余人。法兰西海军则损失四艘装甲巡航舰和四艘护卫舰,三百余人死伤。

    意大利损失惨重,本就小肚鸡肠,顿时记恨法兰西帝国,双方官员于是秘密开会,激烈争吵。

    与此同时,中华神盾局又在法兰西和意大利边境挑起事端,令法国和意大利爆发地面军事冲突,进而全面开战。

    就这样,意大利这个墙头草,终于不得不卷入世界大战,成为真正的同盟国一份子。

    由于意大利的突然参战,法兰西西南防线出现防御漏洞。

    可惜,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弱了,大好机会错过,给了法军修补防御漏洞的机会。

    最终,双方战线稳定在阿尔卑斯山一线。

    尽管法兰西挡住了意大利军队的攻击,但也被牵制了大量的兵力,令法军双线受敌,一时间法国上下人心惶惶。

    欧洲战场东线,沙俄帝国的战争动员完成了第一阶段,大约100万俄军投入战争。

    70万俄军开赴东普鲁士战场,德军东线压力剧增,不得不从西线调集兵力回来,挡住俄军的进攻。

    30万俄军开赴西里西亚战场,同120万奥匈帝国军队交战,竟然不分胜负,这奥匈帝国军队的战斗力,一时间也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未完待续。)

第507章 反偷袭() 
奥匈帝国的战斗力如此,奥斯曼帝国的战斗力也好不到哪去。

    在外高加索方向,八十多万奥斯曼军队同样无法越过只有二十万俄军防御的阵地。

    沙俄帝国在欧洲东线战场上,以一国之力,同时跟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三国开战,以一敌三,即便是打不过也不丢人,更何况沙俄帝国挡住了三国的猛烈攻势。

    一时间,沙俄帝国的威望如日中天,全世界小伙伴们都被惊呆了,重新对这个日薄西山的老牌落后帝国进行认识,突然发现曾经的欧洲宪兵,虽然很穷,工业不发达,但强大依旧,不是什么国家都能欺负的。

    当然,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是在中华帝国并没有出兵的前提下,中俄边境地区,中华帝国军只是战略性防御,没有主动进攻,沙俄帝国在欧洲战场打得顺手,但在中亚战场、西伯利亚战场却屡屡进攻失利。

    非洲战场上,英法独自对抗中德,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虽然在非洲也有一些利益,但战斗力太弱,几乎可以忽略了。

    比起欧洲主战场,非洲战场的规模就相对弱了很多。

    布尔战争第一阶段是布尔军胜利,第二阶段英军增兵后,夺取胜利,迫使布尔人彻底向中华帝国张开怀抱。

    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两国纷纷将国库内的数百吨黄金和巨量的钻石运往中华帝国,换取中华帝国出兵。

    于是第三阶段,就变成了中华帝国神策军非洲派遣军,同大英帝国非洲殖民军之间的战争。

    之前张伯伦在南非的军事部署,对付布尔军以及国际志愿军还凑合,轮到正面对抗中华帝国非洲派遣军时,就显得实力太弱了。

    即将摧毁布尔政权的英军,随着中华非洲派遣军的介入战争,局势立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帝国军作战勇猛,在加上装备精良,战术上面更是采取了特种作战,对英军后方进行渗透,特种部队到处破坏英军补给线、通讯系统、暗杀英军指挥官、医生,炸毁弹药库、油料库。

    面对中华帝国军的这种划时代战术,英军顿时崩溃了,被迫放弃大片占领的布尔领土,二十万英军全部撤回开普敦,失守开普敦。

    英军还是采取张伯伦之前的战术,将整个开普敦打造的铜墙铁壁一般,大量构筑防御工事,地镭、机枪暗堡等,此前用来阻挡布尔军的进攻颇有成效,面对中华帝国神策军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随着美日海军主力全军覆没,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在印度洋也低调了很多,原本从海上向开普敦殖民地提供补给的舰队,也暂停出航,防止被中华帝国海军袭击。

    这样一来,开普敦唯一的海上补给没有了,面对中华帝国非洲派遣军的猛烈进攻,开普敦英军的抵抗越来越弱,开普敦失守是早晚的事情。

    德国也想进攻开普敦,不过当德皇提出平分南非时,中华帝国明确拒绝了,南非的金矿和钻石矿统统都是中华帝国的,绝不会分给德国,于是德军只能望着南非的金山哀叹,将攻击目标转向其他非洲地区。

    德军瞄准了中非的刚果等地,那里是葡萄牙、法国、荷兰等国的殖民地,黄金产量虽然不如南非,但也不错了,成为德军的必争之地。

    于是,德军同刚果的法军、葡萄牙军队和荷兰等国军队开战,抢夺了大量的地盘。

    同盟国在非洲的军事行动,以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获利最多,意大利接管了中华帝国留给他们的埃塞俄比亚地盘,但埃塞俄比人民见中华帝国军队离开了,他们觉得意大利不堪一击,于是游击队又死灰复燃,打得意大利军队焦头烂额。

    奥斯曼军队则要恢复昔日帝国辉煌,重新占领埃及。

    当然,奥斯曼帝国军队的真正目标是苏伊士运河,想要据为己有。

    可惜金刚钻不行,英国在苏伊士运河部署二十万重兵,一直防备中华帝国的军队进攻,结果等来的却是奥斯曼军队。

    一场战役之后,奥斯曼军队扔下三万多具尸体,灰溜溜的逃了回去。

    南美战场,加入同盟国后的巴西帝国和哥伦比亚联邦,变得野心膨胀,想要控制整个中南美洲大陆。

    此前便有哥伦比亚联邦在中华帝国的支持下,入侵委内瑞拉,如今战事依然在进行当中。

    巴西帝国、阿根廷和智利三国,一直就是冲突不断,随着巴西帝国加入同盟国集团,阿根廷和智利变得危机重重,在英法美的斡旋下,两国一起加入了协约国。

    当世界大战爆发后,阿根廷和智利得知美国海军成功偷袭珍珠港,消灭了中华帝国海军主力后,两国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认为没有中华帝国的帮助,巴西帝国和哥伦比亚两个国家就是个脆皮,轻松打败。

    于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宣战后,阿根廷和智利对巴西帝国和哥伦比亚联邦不宣而战,引爆第三次南美战争。

    阿根廷主攻巴西帝国,智利主攻哥伦比亚联邦,一时间,南美大陆战火纷飞。

    不过,随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和美国海军两洋舰队陆续被中华帝国海军全歼,哥伦比亚联邦和巴西帝国的士气得到鼓舞,战士们越战越勇。反过来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则懵逼了,担心中华帝国海军从海上打过来,两国军方不得不放弃攻势,转入防御。

    中华帝国海军摧毁美日海军,主导太平洋战场,对全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至少在当前,协约国集团吓破了胆,基本上都转入防御态势,生怕表现的太嚣张,太装b,会引来中华帝国军方的关注,遭受无妄之灾。

    珍珠港遭袭击后,对外一直封锁消息。

    当初美军偷袭珍珠港,造成的破坏远不如外界传播的那么惨重。

    实际上,那天是暴风雨之夜,美军的舰炮和鱼镭摧毁了港内的那些假战舰,虽然也对珍珠港周围设施进行了破坏,不过大雨滂沱,大火很快就被浇灭,没有火灾,损失便有限。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

    被誉为中华第一要塞,太平洋上的钢铁刺猬的珍珠港遭到袭击,强大的防御工事没有发挥作用,在暴风雨来临之时,让敌人钻了空子。

    于是,李卫军返回珍珠港后,一边修理战舰,一边重新部署防御,强化了恶劣天气下的防御,艰巨防止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由于珍珠港实行了戒严,许进不许出,电话电报线路关闭,只保留无线电联络。

    无形中,整个虾尾夷的消息是封闭的,外界不知道。

    当中华帝国海军的战舰维修完毕后,重新在此集结,李卫军没有恢复虾尾夷的通讯,让各国间谍无法传递消息出去。

    外界都以为中华帝国海军接连摧毁日美海军主力,自身一定损失不小,即便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没有几个月时间绝对无法修复。

    因此,协约国集团在判断中华帝国海军下一步行动时,都会下意识的延后几个月时间。

    于是,协约国集团在制定各种策略时,都会以为自己还有几个月时间,就连日本在制定转移沿海工业设备的时候,也计划用几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

    如果中华帝国海军现在就去攻击日本,那么一定会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的。

    不过,日本人这次有点运气,李卫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让李卫军率领主力舰队先去攻击美国东海岸,摧毁美国的沿海工业和城市,最重要的是摧毁美国的造船工厂,以及工厂中正在建造的战舰。

    因此,日本人借了美国人的光,李卫国这一次没有先向日本开刀,所以先放过日本人一马。

    包括罗斯福在内,都低估了中华帝国的工业实力,都认为中华帝国海军休整完毕需要几个月时间。

    所以,李卫军有两到三个月时间来执行作战计划。

    如果绕过南美洲前往北大西洋的话,则时间就都浪费在路上了,失去了闪击美国东海岸的机会。

    好在美国人干了一件大好事。

    美国人花费了七年时间,耗费数亿美元,加班加点的开凿成功巴拿马运河,结果刚刚开通航线没多久,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军方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执行夺取巴拿马的作战计划,因为他们的第一步是偷袭珍珠港,摧毁中华帝国海军主力,可惜第一步就失败了。

    美国人耗费巨资和人力修建的巴拿马运河,在开战后迅速被中华帝国和哥伦比亚联邦军队占领,原本是要阻止美国海军利用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的,所以哥伦比亚政府军一度准备先用石头堵死运河。

    好在中华帝国及时阻止了,否则中华帝国海军则无法借助巴拿马运河,突然出现在美国东海岸了。

    一个星期后,李卫军率领中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悄然通过了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

    如今的加勒比海,中华帝国加勒比海舰队就足以封锁整个海域,因为美国海军主力被灭后,美军就全面收缩兵力,把原本打算部署在加勒比海的美军战舰全部召回,在美国各海港城市进行防御。

    在波多黎各海军基地稍作补给后,李卫军便迫不及待的兵分三路,邓世昌带队,一路前往墨西哥湾,攻击墨西哥湾内的美国重要造船基地和海港城市。林泰曾带队,第二路前往弗吉尼亚州,重点攻击切萨皮克湾的美国重要造船厂和海港城市。第三路由李卫军亲自带队,直接前往罗德岛方向,一方面是增援罗德岛守军,另一方面是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