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方面就更严格了,听说女方家祖宗十八代都被查的一清二楚。”

    想要刺杀一个帝国的皇帝,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中华帝国是帝制国家,这方面更难下手。

    “不着急,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年做不到就五年十年,李卫国太年轻了,若他再活个五六十年,我们会更惨的。”

    库克顿时点头道:“我会安排的!”

    索伦又提醒库克道:“必要的时候,可以打打英国皇室的主意!”

    库克一愣。旋即明白过来,不过摇头道:“皇室绝对不会同意的啊!”

    索伦冷哼道:“为了大英帝国,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明白了,可是……哎。算了,你决定吧!”库克不在多言。

    按照索伦的谋划,世界各地的英军还在顽强的战斗着,尽可能的阻止中华帝国的军事入侵。

    与此同时,索伦的秘密特使抵达了华盛顿。跟格兰特举行秘密会谈,私底下将夏威夷转让给美利坚联盟国。

    格兰特作为一名军人,他太清楚夏威夷的重要性了,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华帝国,他不得不加以提防,因此明知道夏威夷很棘手,但还是同意了索伦的提议,只不过格兰特也不是好相与的,趁机敲了索伦一笔。

    最终,英国不但要把夏威夷交给美利坚。更要将英国最先进的军事和民用技术都共享给美利坚,这也是正是索伦想要的结果,为了让美国尽快强大起来抗衡中华帝国,索伦也是豁出去了,对于美利坚,英国完全是予求予取,全力支持。

    英美暗中勾搭已经是全世界公开的秘密了,对此中华帝国不是没有准备,早在战争爆发前,李卫国就做出的批示。在美利坚南北各占据一个军事基地,并驻扎有重兵。就连战争期间,中华帝国军方也未动用这两个基地的中华帝国神策军,可见其重要性了。

    英国将夏威夷迅速转让给了美利坚。自然瞒不过中华帝国的情报系统,而英国本是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要让中华帝国知道这件事,挑起中华帝国和美利坚的敌对关系。

    紫禁城中华殿,这几天李卫国格外的神清气爽,在几个女官的怂恿下。尝试了印度妹纸们的周到推油服务,妥妥的又堕落一次。

    当皇帝就该如此,否则岂不是白活一辈子了。不过堕落归堕落,国家大事可不敢耽误。

    所以得知夏威夷问题时,李卫国第一时间召开御前会议,跟文武百官们讨论对策。

    “这英国鬼子就是欠揍,自己打不过我们,就偷偷拉美利坚下水。”

    “这美利坚也是操蛋,明知道夏威夷问题是帝国跟英国这次爆发战争的导火索,却还敢越雷池一步,实在可恶。”

    “听说美利坚内战即将结束了,南方的林肯政府即将垮台,北方的格兰特政府眼看着就可以一统美利坚了,有英国的支持就以为自己腰板硬了,敢跟帝国叫板了。”

    “格兰特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不知道从帝国手中拿到了多少好处,如果不是帝国对其支援,他们早就被灭了。”

    “哎,这就是现实,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关系,显然格兰特不甘心美利坚一直分裂下去,所以当英国人支持他统一美利坚时,我们就成了他的敌人了。”

    “我建议让驻扎在美利坚北方的帝国军队立即向华盛顿进军,以我军的战斗力,三天之内打下华盛顿没有任何问题。”

    “那未免小题大做了,格兰特并未公开敌对我们,我们贸然出兵美利坚,会激起全世界的敌对,这不符合帝国核心利益。”

    “我也觉得不必小题大做,既然英国人把夏威夷交给美利坚,我们直接拿回来便是了,如果美利坚敢说个不字,再教训他们也不迟。”

    随着文武百官们的深入讨论之后,李卫国最终采纳了先夺取夏威夷,试探美利坚人的态度。

    李卫国倒是很想立刻就把整个美利坚也吞并了,不过那不太现实,现在中华帝国正跟大英帝国陷入交战状态,庞大的太平洋战场需要海军来掌控,帝国神策军要占领地域广阔高达770万平方公里的澳洲,彻底制服该地区的一千万人口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还有马来亚半岛、库页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西疆战场、印度战场、阿拉斯加战场等,可以说中华帝国现在四面开战,八方树敌,精力有限,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要知道后世的美国为什么衰落了,不就是打了一场越南战争,被一个小小的越南给拖垮了。苏联为何崩溃,不就是打了一场阿富汗战争,被一个巴掌大的阿富汗给拖垮了吗?不能把积累起来的国力都消耗在战争上面,这是血的教训。

    既然李卫国深知这个血的教训,他就不会变成一个战争狂,说不定哪天中华帝国也会因为一个巴掌大的小国家而陷入战争泥潭,重蹈历史上的美国和苏联覆辙。

    因此,李卫国决定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收拾了英国和日本,然后再谋划美利坚。

    基于这种国策,中华帝国理藩院大臣张佩纶照会了美利坚驻华大使,严正表达了对夏威夷的关切,要求美利坚国不能跟英国私下授受,夏威夷是属于夏威夷人民的。同时也通过中华帝国驻美大使,向格兰特政府转达了中华帝国皇帝对这件事的严正关切,要求格兰特立即停止破坏中美关系的行为。

    但格兰特并未理会,派出一支精锐美军进驻了夏威夷,从英国人手中接管了夏威夷。同时为了防范中华帝国在美利坚南北两处军事基地内的驻军,格兰特甚至调集重兵进行监视,中华帝国和美利坚国的关系瞬间紧张起来。

    不过,双方都没有大动作,格兰特还没有下定决心彻底跟中华帝国交恶,他很清楚中华帝国的强大军事实力。而中华帝国也暂未对美利坚动手,因为英国和日本还在抵抗,尤其是英国,哪怕输了太平洋战争,依然还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十几亿人口,一百多艘战舰,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这个意思,而中华帝国也需要大量时间来消化太平洋战争取得的战果。

    英国人在夏威夷问题上做手脚,着实惹怒了李卫国,随后李卫国亲自下旨,电令在各前线将士全力反攻,给予英国人最沉重的军事打击,逼迫英国人放下高贵的头颅,向中华帝国弯下傲娇的膝盖。(未完待续。)

第360章 赤果果的打脸() 
新加坡的上空炮声轰鸣,整座城市都被烈火和浓烟吞噬了。∏∈∏∈,

    中华帝国神策军借道暹罗国,从马来亚半岛后方突然杀入新加坡,瞬间令面向大海的新加坡要塞变成了摆设。

    利布尔做梦都没想到这种局面,早在五年前他接管新加坡,主持建造新加坡要塞时,曾经一度考虑过马来亚半岛方向的军事压力,不过因为暹罗国迟迟不愿意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中华帝国无法借道暹罗攻击马来亚半岛,对新加坡的威胁不是那么迫切,加上新加坡要塞建设资金也不充足,英国财政重点向海军倾斜,导致利布尔只能把有限的资金先投入面向大海一侧的要塞防御建设上面,打算再有资金再修建背后的防御工事。

    结果,中华帝国神策军并没有给利布尔这个时间准备,突然从马来亚方向杀到新加坡要塞城下,打了利布尔一个措手不及。

    “顶住!给我顶住!”

    柔佛海峡是新加坡要塞后方的唯一屏障了,亲自前来督战的利布尔不停地咆哮着。

    突入新加坡的中华帝国神策军,有两镇兵力,原本驻扎在柬埔寨和南掌两国,随着中华帝国特使和暹罗国王达成秘密条约,这两镇兵力得以顺利借道暹罗,突然杀入新加坡后方。

    此时,柔佛海峡对岸马来亚半岛一侧已经被中华帝国军占领了,来自陆军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猛烈开火,压制着对岸的英军火力,掩护步兵横渡柔佛海峡。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登陆艇在新加坡一侧海岸抢滩登陆,利布尔顿时急了,迅速从海岸线一侧抽调兵力过来,拼死抵抗。

    英军的加特林机关枪用于防守还是很管用的,压制了中华帝国军多次的冲锋。可惜英军没有构筑碉堡和暗堡之类的防御工事,只能在露天的堑壕阵地中使用加特林机关枪,这很容易被中华帝国军的炮火打掉。

    尤其当中华帝国神策军的狙击手悄然潜伏到海滩附近后,不断打冷枪。让英军的加特林机关枪无法发挥作用。

    这时,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暴血重机枪的爆射威力就得到了体现,铺天盖地的大口径子弹一遍一遍的扫荡着英军的阵地。点五零英寸口径的重机枪弹,其杀伤力是非常恐怖的。只要打中头部瞬间就会把整个脑袋打爆,击中躯干任何部位都直接造成致命伤口,即便打中了四肢,也是腿断胳膊折,若不小心打中动脉血管。15秒内就足以造成缺血性休克,30秒内得不到及时止血就会立即致死。

    这种凶残的武器,不愧叫暴血,顿时杀的英军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中华帝国军的155毫米重榴弹炮更是威力无匹,每一次爆炸,都如五六级地震一般,震得英军士兵耳朵嗡嗡直响,冲击波向四方扩散,卷起漫天尘土。遮挡了英军士兵们的射击视线。

    早就开始实行散兵线进攻方式的中华帝国神策军,这种陆军新战术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伤亡,士兵三人一组,五人一小队单独行动,或佯攻或主攻,不停地的变换攻击方式,将英军迷惑的晕头转向。

    “让特战连上!”

    负责指挥新加坡战役的中华帝国军指挥官梁勇少将一声令下,一支隶属中华帝国神策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特战小分队悄然出动了。

    “烟雾弹!掩护!”

    只见特战连的战士们迅速匍匐前进摸到英军阵地二三十米处附近,然后掏出烟幕弹,齐齐的扔到了英军阵地前方。

    很快。英军阵地前就被一片黑烟遮挡了视线。

    面对这种情况,英军士兵也是傻眼了,根本看不清前面的情况了。

    特战连的士兵们趁机一跃而起,趁机又快速冲锋了一段距离。距离英军阵地只有十几米了。

    这时,特战连的战士们又掏出了手镭,全部延时了三秒钟,然后扔向英军阵地。

    “嘣嘣嘣!”

    十几颗手镭还没等落地,就在英军阵地上方三四米高的空中爆炸了。

    这种杀伤力非常强,远比手镭落地后再爆炸所造成的杀伤力大得多。显然。作为中华帝国的秘密特种部队,这样的战术早就摸索了出来,如今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阵地上的英军顿时被炸翻了,特战连迅速冲了上去,将英军阵地防线撕开了一个缺口。

    “漂亮!”

    梁勇少将忍不住夸赞一声,他用了几个小时都没能打开一处英军的防线缺口,却让只有一个连兵力的特战队不到三分钟时间就做到了,而是自身毫无伤亡,不由得让他刮目相看。

    这就是帝国的特种部队啊,据说是陛下亲自训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果然名不虚传。

    梁勇顿时双眼放光,打算回去死皮赖脸也要弄一支特种部队出来,这样以后打仗就方便多了。当然,他此刻还不知道一个秘密,军方决不允许军官私自组建特种部队,更不得泄露有关特种部队的秘密,因为这是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建立特种部队那一天开始,李卫国就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因为李卫国不想让全世界都知道特种部队的存在,至少现在还不行。

    至于特种部队为何会出现在梁勇的部队里,是因为帝国军部认为新加坡要塞不容易拿下,而帝国神策军的兵力抽调到其他战场了,留给新加坡战场的兵力不足,担心梁勇打不下新加坡,或者打下来损失过大,所以给他派来一支特战队帮忙。

    当然,这也不排除是对特战队的一种实战检验,证明其巨大的战争价值。

    “全军冲锋!”

    梁勇一声令下,数千神策军战士们发起冲锋,由于特战队已经撕开了英军防线,并沿着堑壕四面出击,导致英军防线内部乱作一团,中华帝国军迅速冲上英军阵地,一场惨烈的白刃战爆发了。

    人高马大的英军士兵,面对比自己平均矮一头的中华帝国神策军战士,却是怕得要命。他们早就被中华帝国神策军的凶名赫赫吓坏了,中英两国陆军不是第一次交手了,每次英国陆军都被虐出翔,所以一看到中华帝国军冲上来。顿时都吓得面色苍白,两腿发软,有得掉头逃跑,有得直接就给跪了。

    “该死的!”利布尔大怒,却又无奈。只能放弃第一道防线,主动后撤。

    第一道防线是封锁海峡的关键,利布尔的后撤,让中华帝国军成功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并巩固了滩头防御阵地。

    随后,中华帝国军开始运送大量重装备上岸。

    期间,利布尔组织了多次反攻,但均告失败。

    当中华帝国军的全部重装备上岸后,攻势更是如虎添翼,势不可挡。短短半天功夫,就占领了半个新加坡。

    利布尔顿时唉声叹气,知道大势已去,新加坡守不住了。在全体英军表决后,超过半数英军赞成投降,于是利布尔无奈,最终降下了米字旗,向中华帝国军投降。

    历时八天的新加坡战役宣告结束,三万英军投降,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整个马来亚半岛被中华帝国军占领。英国在东南亚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拔除。

    当英国人得知新加坡失守后,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由于这一次中英战争又是英国主动挑起的,所以英国民众并不支持这场战争。结果现在英国海军惨败,陆军先后在关岛和新加坡战场失利,澳洲沿海城市全部沦陷,这些都让英国民众无法接受,新上台的索尔政府面对空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

    如果是索尔政府在政治和军事压力下还可以坚持住的话,那么当经济崩盘后。英国工人爆发了停战大罢工,这让英国政府紧张了,因为这属于红色革命范畴,在欧洲资本社会当中,这是一个最大的忌讳,如果非要让英国政府做出选择的话,他们宁愿割地赔款给中华帝国尽快结束战争,也不愿意被国内爆发红色革命。

    物价暴涨,战争惨败,工人运动爆发,一场红色革命酝酿当中,这让索尔政府和英国贵族们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弯下了傲娇的膝盖,再次向中华帝国发出了求和请求。

    这一次,大英帝国更加卑微,几乎是跪求中华帝国放过,宁愿付出高昂的代价。

    消息传回紫禁城,李卫国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听取文武百官们的建议。

    时至今日,中华帝国周围四面八方都在打仗,一百万常备大军全都上了战场,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百万大军每天的弹药物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让中华帝国财政承担巨大风险,如果不是海军赢了太平洋战争、陆军取得了关岛战役、新加坡战役的胜利,恐怕也会酿成民怨沸腾的。

    这就是进入文明社会的负面代价,老百姓都有了文化和智商,他们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如果国家战败就会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换做封建时代,老百姓会选择沉默,只要有口饭吃不饿死就不会反抗政府,但在文明社会下,老百姓智商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捍卫基本生存权利,还要维护既得利益。如果中华帝国吃了败仗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抨击政府,然后闹事。

    尽管中华帝国现在不断取得胜利,可是军费开支高昂,用于投入国家经济建设的资金必然就会减少,甚至是倒贴给军费,这就是属于影响民生的范畴了,智商不断提升的中华帝国国民,可不会太老实,他们还要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各地方议会是由全国人民选举产生,代表着基本民意,他们的呼声也渐渐要求帝国中央政府接受大英帝国的求和请求,尽快结束战争,把钱投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得满足帝国国民不断追求富裕生活的愿望才行。

    中华帝国国民深受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不喜欢战争,这也是李卫国从来不主动去侵略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

    英国人敏锐的发现了中华帝国的这个弱点,便花费大量金钱收买了一些众议院议员,让他们发出呼声,接受英国的求和请求。

    当然,这一切还得看李卫国的态度,他若想继续打下去,以他的威望,国民不会反对的。不过李卫国也知道什么时候让利益最大化,将损失最小化,现在正是时候,于是便同意了英国的求和请求。

    于是,中英双方派出了全权谈判大臣进行谈判,谈判地点并不在中华帝国或者英国,而是在欧洲的瑞士,这是一个永久中立国,自1815年开始不参与任何国家的战争。

    中华帝国的全权谈判大臣是立法省大臣李鸿藻和理藩院大臣张佩纶,英国方面派出了首相索尔和国防大臣库克,英国的谈判代表规格要高一级,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战败国一方。

    不过,当索尔提出中英谈判期间先停战,却遭到李鸿藻的拒绝。英国人顿时苦逼了,明白这是中华帝国方面逼英国做出更大的让步。

    双方谈判除了瑞士作为中立国主持谈判会议之外,还邀请了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俄国等欧美各国列席旁听,见证谈判内容的合法性。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华帝国开出了天价条款,顿时把英国小盆友和英国的小伙伴们吓尿了。

    1、大英帝国向中华帝国做出战争赔款,价息合计9。8亿英镑,即赔偿4。5亿英镑,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英镑;

    2、划定伦敦多格斯岛区为中华帝国租界区,允许中华帝国驻兵保护,中华帝国军舰自由进出,不准英国人在界内居住,允许中华帝国公民在租界区内开设工厂、学校、医院;

    3、中华帝国公民在英国享受领事裁判权,即违反英国法律需交给中华帝国,按照中华帝国法律审判;

    4、英政府保证严禁英国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华集会、游行和示威运动;

    5、大英帝国需割让澳洲大陆、马来亚半岛、孟加拉给中华帝国;

    6、大英帝国海军未经中华帝国允许,不得进入太平洋地区,承认中华帝国海军在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