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答卷的人都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但此时仍有不少却跟学生一样,极其不情愿地停笔,憋闷地看着手上的卷子,为没有答完的题而懊恼。

    卷子收了上去,牛小壮可算是松了口气:“终于完了……我后面答不上来,又不敢睡觉,真是麻烦。”

    叶青青终于可以说话,第一时间质问张逸夫道:“逸夫,你怎么那么快就交卷了?咱们厂就指着你拿这个卷面分的!”

    “放心,我做半个小时和做两个小时,效果是一样的。”张逸夫伸了个懒腰笑道。

    “哎……”叶青青也知道张逸夫厉害,没法再说。

    此时旁边内蒙电厂的大哥凑了过来,十分怀疑地问道:“小张,你到底做了几份卷子啊?我怎么看你交了好几次。”

    “四份吧,最后供电技术那份,实在没时间做完了。”张逸夫十分懊恼地摇了摇头,深表惋惜。

    周围人不禁汗颜,你丫倒不挑,什么都吃下,惋惜得还有模有样的,就不怕杂食消化不良撑坏肚子。

    “咱们这个,规定一人只能参加一个专业的竞赛吧?”内蒙老大哥再次问道。

    “是是,我就是做着试试,不指望拿成绩的。”张逸夫笑着起身道,“毕竟,我就是个理论派,下午上仿真机怕是要丢人了,紧着卷面理论,赶紧发挥发挥不是。”

    “……”内蒙大哥无奈摇了摇头,年轻人的世界他不懂啊。

    满会堂的人,这便排队往外走去,准备到食堂就餐。

    冤家路窄,在出口处又与夏雪和姚新宇碰头了。

    “逸夫,答得如何啊?”姚新宇此时整个脑门都是油光锃亮,显然有不少的脑力消耗,他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打招呼,只是略显疲惫。

    “没答完……”张逸夫再次惋惜地摇了摇头。

    “哦?”姚新宇神色一亮,随即又很快惋惜地说道,“没事儿,我第二份卷子也没答完,电厂那部分后面两道题太麻烦了,有些算不过来。”

    牛小壮在一旁讥笑道:“呵呵,你搞错了,张逸夫是没答完供电技术的。”

    “???”姚新宇大惊,“你还答了那个?”

    牛小壮哼笑一声:“他连输变电都答完了,只能答那个了。”

    “小壮,得了得了,我也没自信拿多好的成绩。”张逸夫在一旁假谦虚道。

    姚新宇面对此景,唯有尴尬一笑。

    夏雪倒是反过来讥讽道:“逸夫,你倒真是一个都不落下,太不踏实了。”

    “说的是,我真没你那心性,反复检查四五遍。”张逸夫摇头道。

    “假话。”夏雪轻哼一声,“你肯定是瞧不起我就答一份卷子。”

    “不敢不敢,把自己的专攻方向研究透了,精了已是极难的事情了,像我和新宇这样想法多的,真不是好事。”

    “呵呵,呵呵……”姚新宇只得跟着傻笑。

    就此,上午的考试结束,下午的仿真机比赛要根据分组情况轮流去仿真机房进行,安排在后面的人可以在会堂复习。

    下午一点多,几百份新鲜出炉的卷子堆在了电科院的一个小会议里,穆志恒早已抽身离去,余下的阅卷工作由华长青等人主导进行。

    这位博士吃过午饭,也是伙同几位阅卷组成员坐在会议室中,不紧不慢地搞起了阅卷工作。每个专业的卷子不过几十份,倒也说不得是多大的工作量,这些当惯了领导的人偶尔阅卷,拿个分数上的生杀大权,倒也有趣。

    几人边搞边聊了起来。

    华长青负责判电力系统部分的卷子,他跟其它人不一样,他是有目的性的,前面的题粗粗一划拉,着重看最后一道题。

    虽然他早有预料,但看到最后一题的惨状,仍然难免心下生气。

    “咱们的大学里,难道都没有自动化的课程么?”他越看越来气,一个劲儿地画叉子和“0”,“怎么还有给我画电路图的,我要的是自动化系统示意图。”

    旁边判电厂卷子的老专家笑道:“华主任,你这是太拔高了,拿美国最先进的标准要求他们了,咱们微机都没普及呢,应用知识肯定有限。”

    “这是最基本的知识,应该有人能答出来的。”华长青正说到,看到了姚新宇的卷子,心情稍微缓和了一些,“这个姚新宇还可以,基本说了个囫囵,就是主要概念没说清楚,反倒长篇大论了程序语言,偏了。”

    “姚新宇啊,我知道。”旁边另一位主任也说道,“刚去了部里的生产司,清华硕士。”

    “清华硕士就这水平?”华长青轻哼了一声,不作多言。

    周围几位皆是相视一笑,对华长青这种拔高已经习以为常了,刚开始大家很反感他,认为他总是仗着在国外呆过几年就耀武扬威,现在大家也理解了,华长青仅仅是恨铁不成钢,真的为国内的技术水平而着急。

    约莫过了五分钟,看电厂卷子的老专家扫了几圈,意犹未尽地说道:“可惜啦!可惜啦!”

    “怎么了?”旁人问道。

    “这个人,几乎可以满分!!”老专家拾起卷子长叹道,“但他写错了两个字,还有公式上一个有一个笔误,少写了一个单位“兆瓦”,不然真的可以给满分了。”

    “谁啊?”

    “我看看……”老专家回过头来一看,口中嘟囔道,“张逸夫,没听说过。”

    “哦,张逸夫啊,怪不得!”旁边的人倒是见怪不怪,“穆部长和华工都认识的,技术上很有一套,尤其是自动化上,他还上过电力报呢!”

    “难怪……我退休几年了,看电力报没那么勤了。”老专家点头一笑,“能做到这等程度也真是不容易了,笔试第一,是个人才。”

    “等等……”负责判供电技术的专家突然一愣,在看过的卷子中翻了片刻,终是找出了一份,“我这里也有一个张逸夫,不过只答了五页题……全对……我还奇怪呢。”

    “真是狂啊。”老专家大笑道,“他有那时间,好好检查一遍,怕是电厂运行就能拿满分了,非不知足,还要答供电技术!”

    “这人狂的有资本,供电技术部分,毕竟答的都正确了,分数已经拔尖了。”

    “啊!”这会儿判输变电继保的那位主任也惊叫一声,“怪了!我这里也有个张逸夫!”

    “什么?”其余人皆是大惊。

    那人不及多想,粗阅了一番,木木说道:“而且他全答了。”

    “答得怎样?”几人异口同声问道。

    “稍等,我判一下……”

    又是几分钟的苦苦等待,这位终于放下卷子,擦了把汗。

    “96,计算题的一个步骤失误了,其余完全正确,最后一道综合题的分都拿满了……”

    这已经不是狂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149 助阵

    在场几位专家都是做过这些题的,自己从头到尾做一遍都要至少一个半小时,这位张逸夫倒好,两个小时到底做了多少题?还能保持这样的正确率。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华长青,那眼神的意思很明显——今天,你张逸夫了么?

    只见华长青拿着一份卷子,已经开怀大笑起来。

    “好!好!这个堪比美国工程师的软件设计了,虽然只是宏观概念上的,该理念很新!”华长青说着,在卷子上一划,“你们不给满分!我给!”

    阅卷人员皆是哑然失色。

    多少年来,还没出过满分,就算基本全答对了,也要硬找个漏洞出来,要不就是出题的人没有水平了,华长青倒好,第一年阅卷就送出满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个拿了满分的人,单项满分可以忍受,但他答了四个专业的考卷,还都是高分,放眼全国,这种人都是不存在的,去学校拉个顶级教授来做这四套题,都不可能在两个小时内搞到这个地步。

    若不是张逸夫名声在前,恐怕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小子做弊了。

    但做没做弊,真正的专家是能感受出来的,尤其是每个专业的最后一道综合题,张逸夫答得很有个人风格,已经突破了标准答案,甚至具备了一定的开创性。

    天马行空与扎实苦学,通常都是矛盾的,尤其是对于一个不到23岁的人。

    几个阅卷领导凑到华长青周围。分别仔细研读了他的四份答卷,确确实实,货真价实。

    老专家揉了揉稀疏的白发惊疑道:“这个张逸夫,是哪个学校出来的,是不是前几年搞的那个天才班,十三四岁就上大学的那种。”

    “没有吧,全日制本科,北方电院的。”另一人很快答道,“我跟干部司的刘建网聊过,刘处长当时也赞不绝口。说是首屈一指。尤其还接地气,没有小部分知识分子的那套。”

    华长青捧着卷子笑道:“我还算了解他,跟他聊过几次,很开明。不迂腐。肚子里有货。只是没想到,能有这么多货,连供电技术都这么熟悉。好啊。好啊!不仅是电厂自动化,现在看来电网自动化,甚至供电自动化他都能搞!好!”

    华长青的喜悦已经溢于言表,这种精通电力知识,又同时掌握软件和网络知识的人,太难找了,在美国都很难找。

    两个小时后,所有专业阅卷完成。

    那个叫张逸夫的人,拿了三个专业的第一,一个专业第八的成绩。

    其中,华长青负责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最为出色,拿到了几年来唯一的一个满分,实际上卷面上是有错字的,但被华长青彻底忽略了。

    此外,输变电与继保96分,电厂运行98分,供电技术82分

    四个专业的卷子,头几名依次摊开,并排摆在桌前,有人汗颜,有人不服,认为自己出的题被藐视了。

    褒扬与惊叹的话已经说够了,现在冷静下来,大家开始反思与揣摩。

    “诸位……”终于,一个人颤颤说道,“会不会是……透题?”

    “透题……”

    “有可能,这个速度太夸张了,这可是全国的比拼,他一个人拿了3个第一。”

    “怎么可能有人掌握的这么全面……”

    “咱们委员会内是不可能透题的,怕就怕,印刷那边……”

    “确实,我们肯定不如高考严格,主要靠的还是自觉。”

    众人你言我语,均觉得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过分了,非人类能做到。

    华长青只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卷子轻笑道:“几位,这世上怪人和天才是很多的,我上学的时候,见过绩点成绩排全校第一,同时每天还有5个小时用在棒球上的疯子。也见过理论课程近乎满分的橄榄球队队长,总有些人领先太多,多到我们无法理解。”

    “这样的人会从北方电院走出来?”旁人立刻质疑道,“这样的人,高考的时候早就进清华了吧?”

    “是啊华工,你也是清华出来的,应该明白。”

    “谁说的?”华长青呵呵一笑,“我本科在北方电院。”

    “……”没法聊了,马屁拍在马腿上。

    大家又是讨论良久,依然不服。

    那位老专家突然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设想。

    “诸位,这毕竟是全国范围的比赛,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现在张逸夫这样,我们确实有理由怀疑,但又没有证据。不如这样,咱们每人现场出几道题,搞个综合卷,让他答上一答,如若过了90分,咱们心服口服。”

    几人听过之后,纷纷点头。

    “如果他知识掌握真的如此全面的话,肯定没问题。”

    “是的,难度上甚至可以降低一些。”

    “只要确定没有作弊就可以了。”

    在场阅卷组中,华长青是主导,到最后几人不免都望向了他。

    “开什么玩笑?因为出色就质疑他作弊?”华长青一口否定,“你们私下里可以与张逸夫交流,作为委员会,不可能做这种事。”

    “华主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成绩一公布,肯定要有人质疑这次比赛的公正性!”

    “是啊,我们也不会难为他,就出些基础的题目,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全专业掌握。”

    华长青不耐烦地摆手道:“比赛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发掘人才么?现在人才出来了,我们又质疑,算什么事,这点基本的信任还没有么?”

    由于华长青是那种不知道让的人,虽名誉上是现在阅卷组的最高领导,但论资历终究平平,大家谁也不服谁,就此争论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吵得一个楼道不得安宁。

    终于,旁边开会的人急了,这里毕竟是电科院,搞科研的地方,哪能这样。

    敲门声过后,一个年轻人探进头来:“几位领导,楼下都能听见了……”

    大家这才觉出不对,开始降低音量。

    但这席争吵已经影响到了隔壁开会的人,在这地方什么最多?领导最多,于是隔壁的领导也被引过来了。

    一较为魁梧的中年男子颇有兴趣地推门进来,见到几位熟脸,立刻打起招呼:“哎呦,华主任,王主任,老孙!你们怎么聚一块儿了?”

    “嗨,这不是全国专业技术大赛的事儿么。”华长青依然在争论情绪中,“这几位非要质疑一个参赛者作弊,要考人家,这不是扇自己嘴巴么?”

    “作弊?”男子哈哈一笑,“来来,让我看看吧,专业知识我不比你们,不过抓作弊的眼力,可不比谁差!”

    “来来!南司长请!”华长青立刻让出了位置,让此人观看。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安监司的南钢,此刻正与电科院专家讨论丰州事故调查的结果,偏偏被引到了这个房间。

    其余人也皆围了过来,让这位真正的火眼金睛来判断一番。

    南钢不管别的,直接一眼扫到了答卷者的名字。

    “他?!”司长不禁神色一震,“他也来参赛了?”

    旁人答道:“岂止是参赛,张逸夫三个专业的笔试都拿了第一!南司长你给好好把把关吧!”

    “……嗯……”南钢渐渐收敛讶异之色,只随便一看便放下卷子,“几位不用争了,没问题,这小子我熟,不用查了。”

    整个房间都陷入了深深的费解之中。

    华长青跟张逸夫熟,已经很奇怪了。

    现在部里有名的大黑脸,有名的安监干部竟然也跟他熟?这不贴啊?

    此时,站在外围的几个电科院干部,以及部里事故调查组的人也反应过来。

    “原来是张逸夫啊?”

    “怪不得!”

    “几位有所不知,这次丰州的事,调查方向就是张逸夫提出的!”

    “他执意请示南司长,要严格测试EMC开关的密封性,尤其是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还真测出问题了!”

    “我们现在正为这事儿开会呢,还想找张逸夫过来!”

    几位阅卷的领导,闻言面面相觑,这小子早已名声在外了啊!

    华长青力挺,外加南钢从旁边杀了出来,这人就算真有问题,也没人敢查了!

    这还不算完,实操比赛时间已近尾声,穆志恒也是时候回来了。

    “哎呦?这么多人?”穆志恒一进屋就乐了,见南钢都在,又迷糊了,“南钢也来阅卷了啊?”

    “部长。”

    “部长。”

    一个个人立刻毕恭毕敬地问好,请穆志恒入座,随后南钢他们一行干脆也在这屋里找地方坐了,由华长青将事情梳理了一通,报告给部长。

    穆志恒闻言后,大笑不已:“好个张逸夫,惊动了这么多人!连南钢那边的会都开不下去了!”

    南钢也尴尬笑道:“是是,我们这边的讨论应该接着进行,可我一进这屋,一看是张逸夫的事,就得说上两句,不愿走了。”

    “嗯,比赛是小事,安全才是大事。”穆志恒随后点了点头,冲其余阅卷者说道,“咱们不说卷子,单说丰州的事情,张逸夫发挥的作用,技术功底与判断力尽显。如果那是一次实操考试,你们觉得他能拿满分么?”

    “……”先前质疑张逸夫的人,此时唯有沉默不语。(未完待续……)

150 小道消息

    穆志恒也没有指责的意思,点了点桌上的卷子继续说道:“比赛是手段,不是目的。张逸夫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解决这么棘手的问题,给了事故调查巨大的推力,这才是关键。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咱们还有必要质疑他作弊么?”

    几人摇了摇头,皆是顺着部长的意思往下说,赞叹张逸夫实践能力之高明,自己若是早知,绝不质疑。

    南钢见此事已定,便起身告退,那边毕竟还要忙事故分析报告和定责的事情。

    正事儿要紧,穆志恒也没留。

    待他走了,穆志恒才问道:“报名的时候,张逸夫具体参加的是哪个专业?”

    “电厂运行。”老专家很快答道,“部长,其它三个专业,算不算成绩?”

    “你们定吧。”穆志恒将问题交给了其它人,自己潇洒起身,“我去仿真机那里看一看,过会儿就要表彰了,你们抓紧算成绩,别再因为这事争了。”

    部长来去如风,难题就让其它人发愁吧。

    ……

    下午四点出头,终于轮到了张逸夫这组人上仿真机进行操作比赛,他们也是倒霉,被排到了最后一批。

    由于正处于自动化交替的时代,此番比赛也是为了考验基层电厂人员的实操能力和经验,用的仿真机必然是已经普及的集成电路版,依靠表盘与按钮进行监控操作,基本没有微机什么事情。

    这就是叶青青的专长了。张逸夫精力有限,早就选择了相信她,便干脆让出了主将的位置,自己打打下手。

    两道题,第一道很标准朴实,发电机的并列(入网)操作。当然这并不是按个按钮那么简单,在并列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参数检查,而后进行几项必要的安全措施,比如“同期”……

    张逸夫基本是个混子,眼睁睁看着叶青青完成了各项操作。机组稳稳当当并网。即便他脑袋里一直死盯着各种规程,想抓住她遗漏的点,但毫无作为。

    旁边的监考也颇为满意,在手中的表格上不住勾勾画画。

    第一题就这么顺利混了过去。第二题略有难度。考的是在与调度失联的情况下。电厂运行值班员自主进行的突发紧急情况处理。

    监考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