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电。

    这个局面下,可怜的民营资本怎么可能干得过这些体制大佬?

    因此从结局上来看,虽然有过民资办电外资办电的口号与政策,但真正属于这部分的市场,东拼西凑也就个位数的百分比了。

    其实张逸夫也知道,水电虽然号称水利印钞机,但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多,政策严。可没办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也几乎是唯一的切入口,一旦挺过去,让若干座水利印钞机落成,资本问题将永远不会困扰恒电。

    如果有机会的话,甚至可以真做到一些历史性的壮举,但前提是,要抓住眼前的机会。

    政府这边,也确实配合,但唯有一点为难,那就是恒电没有水电站建设经验,也没有运营经验,只有恒电工建有限的工程施工经验,缺乏说服力。

    可话说回来,天下有几个有这方面经验的?!有经验的都跑三溪去了。(未完待续。)

809 初探

    酒店包间中,规划局的领导抿了几口小酒,幽幽叹道:“张总,这次你亲自来了,我们当然能体会到诚意,就我个人而言,也很愿意把机会给恒电,也很愿意合作。”

    孙博笑着举杯道:“鲁局,你直接说困难吧,我们最善于克服困难。”

    “也谈不上困难,就是现在这件事吧……在做工作的,也不止你们……”

    “那能比我们靠谱了?”孙博笑道。

    “这很难说。”局长放下酒杯道,“一个台商,决心也很大,还有一个粤东人,也很突出。”

    “那能比我们强了?”

    “业务上,我们肯定信任恒电,可关键点其实不在我们的选择。”局长比划道,“一,计委要批,二,电网要建,这两点,谁能先搞通了,谁的机会就大了。”

    “哎呀!鲁局说的每个字,都比金子还珍贵啊!”博哥立刻举杯,“这两方面,你最该信任我们,来来,我们张总给你这边汇报一下。”

    三人碰过杯后,局长冲张逸夫道:“这两方面,张总都做过工作了?”

    “不止这两方面,能做的我们都提前做了。”张逸夫开始吹牛逼,“首先计委那边,请放心,文件一到,核准流程就通!”

    局长持怀疑态度:“怎么这么有把握?”

    博哥立马跟上:“嗨!贾峦松,你听过么?”

    “这个自然……”

    “跟我们张总是过命的交情,没我们张总忙里忙外,北漠就没今天!”

    “我倒也听过一些……”局长将信将疑,“但计委……恐怕没那么单纯。”

    “支持改革的那边,显然是支持我们的么,难点是对民资抗拒的一边。说白了不就是贾……”博哥一吹更没边儿。

    “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局长抬手制止,继而问道,“电网的事,我也不问了,毕竟张总原来是滇南局的副局长。我想问题不大。至于其他难点,张总还有什么计划?”

    “首先是整个水电工程,我已经联系了德国的咨询公司,他们会全程把控,这件事至少会提升我们3%的成本,但为了安全,为了质量,为了绝对顺利竣工,我们扛得起。”

    局长听过之后就乐了:“有德国人咨询。确实稳重许多。”

    “另外就是各方面的资格和证件,鲁局这边一点头,我们立刻去落实,短时间内没法落实,我们就去联系收购,用资本去落实。”

    “张总真是坚决。”局长泯然一笑,“那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资本构成,这方面。咱们还差一个统一意见。”

    博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说白了,谁都知道。发电是块肥肉,政府想搞又不想出钱,但亲手把肥肉送给你,终究心理上有个砍儿,于是一种神奇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合资。

    政府下属会成立一个XX水利发电公司,你民资想建水电厂可以。跟我们政府的企业合资来办,合作来办,至于真正的建设与运营阶段,这帮政企的大爷们自然谈笑风生一下,着力于帮倒忙。可分账的时候可着实不含糊。

    这也就是对于恒电而言的最大问题。

    恒电不希望这种合资,希望独资,或者说这只是张逸夫的个人意愿。

    博哥劝过张逸夫很多次,真要搞,总要合资的。

    现在矛盾终于上了桌子,鲁局明确表达了态度,各方面你都可以,就一点,咱得合资。

    鲁局见张逸夫纠结了几秒,随即笑道:“其实跟其它两家谈的时候,恰恰是反过来,都是很痛快地确定了资本构成后,才谈的前面的问题。”

    美酒没让这位局长犯晕,言语还是很清晰的——别人可都老老实实的啊,再谈,你们掂量着点儿。

    “嗨!鲁局,你就别卖关子了,省里的意思是?”博哥直接问道。

    “初步意见是,各占50%,也不一定必须是50%,大概是这个意思。”

    博哥愣了一下后问道:“投资呢?是各出50%的投资成本么?”

    “这你就说笑了。”局长微笑道,“这山,这水,这人,这还不够么?”

    博哥咽了口吐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具体投资额度上,也会适当考虑的,这些只是初步意见。”

    “鲁局,具体的再谈,行得通,我们就先做。”张逸夫举杯道,“下次,我带更大的队伍来,咱们好好研讨一下。”

    “随时欢迎。”

    席罢,张逸夫与孙博目送车子远去,博哥这才叹道:“黑啊,太黑了。”

    “别慌,真按他说的搞的话,没人跟他们搞。”张逸夫不紧不慢道,“再说了,他就是一个规划方面的领导,重要的还是省里。他今天说的80%都是妄言。”

    “这我知道,可省里搞不好胃口更大。”博哥点了支烟,正色问道,“我说逸夫啊,打你当年聊水电的时候,我就觉得不靠谱,现在已经到节骨眼儿上了,我最后再劝一次,现在刹车,还没陷进去。”

    “走得通。”张逸夫不假思索答道,“陷进去,也出得来。照着这个方向来吧,你多跑跑省里,我回京把重组的事情搞利落了,就带队来滇南搞这件事。”

    “这队伍你又去哪找去?”

    “有办法。”

    “那我先不管这个了。”博哥摇了摇头,“你要还这么坚决,我就约省电力局的人了,其实都不用我约,侯丰一直说你什么时候过来,一定得聚一聚。”

    “侯丰啊……”张逸夫回忆起来,对他印象还不错,毕竟是自己在滇南时候的三陪,照顾得当,“他没跟着调到蓟京?”

    “跟他喝过几次酒,他自己不想去,觉得在滇南混混挺舒服,蓟京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其实也挺明智。”

    “哦?”博哥心思极快,“有什么小道消息?又要变天?”

    “瞎扯什么。”张逸夫无奈摆手。

    “我可听说,上面看似波澜不惊,可后面那位已经迫不及待了。”孙博一脸坏笑,“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啊,下面那位据说可是个狠角儿。”(未完待续。)

810 正式重组

    “是谁啊?我连是谁都不知道!”张逸夫满脸无辜。

    “得!你就装吧!就算不说后面那位,现在计委闹什么你总该知道吧?”

    “闹什么了?”

    “能是什么,电改啊!管能源的人多少次公开鼓吹电改了,要把他们电力部给拆了!你就看吧,那孙子准死!”

    “这些事儿你都怎么知道的啊?”

    “看报纸啊!还有内刊!”

    张逸夫无奈,只好拍了拍博哥:“我觉得吧,咱把水电干成了,你就可以和国务院打交道了。”

    “……”

    9月中旬,在与滇南各界干了杯,混了面儿熟以后,张逸夫又重返蓟京,集团重组如今已经提上了议程。

    现在的恒电早已不是当年的小作坊,具有相当的规模,举手投足都要掂量。此番重组,请的也是美国的咨询公司,要把每个细节做干净,做完美。

    针对请咨询公司来搞的这一点,公司内部也分成了两股意见,以向晓菲为首的一方面对此并不支持,自家的事为什么要找外国佬来安排?还要花上百万来安排?!

    而邱蔷那一边则坚决支持,因为这个方案就是邱蔷提议的。借着重组的机会,正好是将公司一切梳理干净的机会,同时对于公司架构和章程更是一次优化,从她的个人想法出发,如此优化过后,对于上市融资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任何一个投资人或者是证券机构,都希望看见一个清晰透明,结构分明,财务严谨的企业,而非血肉模糊的一坨东西。

    最终张逸夫接受了邱蔷的方案。而非再内部倒腾,难得的过渡期,必须要充分利用,彻底解决历史问题,流程章程职责交叉模糊的问题。

    靠谱儿的咨询公司,就是替你解决这些事的。他们像是清洁工,帮你把家里搞干净,也可以像设计师,按照你的要求设计出合理舒适的家居。

    国庆节后,北漠已稳,常江等人回京,共同参与“设计”。

    之后,常思平、方思绮等人也回京,进行方案的最后讨论和确定。

    张逸夫虽然主导这个过程和方向。但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依然尊重大家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恒电同时进行了新的几轮招聘,随着结构的重组,各方面职能人员需要适当的补充,另外自动化和环保双方面的队伍都进行了新的一轮扩充。

    张逸夫也完全感到了分身乏术,各方面产品项目虽然推广不错,但方向性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始终需要他本人介入,电力环保这么大的产业。历经这么久,也不过是脱硝脱硫方面有了基础罢了。他也在反思自己。

    始终,他都是在指挥一堆人干活,因为有自己在,效率高,方向明,而且恒电的方向都是很新。脑洞很大的,他要放手,真的不确定能干下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循环,即便是才高八斗的常家父子。也习惯了这种方式,追着张逸夫的节奏走,倒不是说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节奏,主要是张逸夫节奏太快了,要追上都很难。

    而现在业务更广了,张逸夫没法再带那么多节奏了,后面很多事,各方面必须有强大的管理者来主导,技术与经营皆是如此。

    几乎所有的公司从小到大发展过程中,某一时刻都会面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瓶颈,处理得好,像凤凰涅磐般获得重生,一旦处理失误,不管曾经多么辉煌的企业就算是毁了,许多公司拿出了好的产品,可是昙花一现,就因为没迈过这个砍。对于恒电来说,这个瓶颈与困境正是重组的大好契机,甚至咨询公司的人都对恒电的规模和制度表示出不可思议,现在这套基本就是围着张逸夫转的很多个工作组,他们完全无法想象是怎么把生意做得这么大的,常理来说早该崩溃了。

    集团化的意义也逐步展现,首先就是从“工作组”向公司的转变。原先的恒电,张逸夫就是中央,给大家发任务,效率优先,重组后将变成地方自治,政策自己定,除研究院外,将自负盈亏。这样很多事不用张逸夫着急,各方面也会自己着急,不用张逸夫督促,各方面也会自己积极。

    一系列梳理研讨过后,结构终于确定下来。

    恒电集团总部,原先职能部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新增资本运营部与大客户服务中心,这也是集团除去管理职能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资本控制与大客户,毫无疑问,邱蔷与方思绮分别负责这两方面。

    此外,恒电设立华东以及西南分公司,公司规模很小,主要承载业务与销售衔接功能,与各子公司紧密联系,有些地方驿站,办事处的感觉。

    子公司方面,恒电环保、恒电自动化与恒电工程依然是三架马车,从人数上来看,恒电环保六百余人的规模为最,从盈利能力上来看,恒电自动化1998年预计的两亿三千万为最,恒电工程依然是个谜……

    这里面有几点安排最终与初期设想不尽相同。

    首先是研究院与自动化的老总人选,以各种手段内部选拔,通过各种猎头去招聘,张逸夫始终找不到满意的自动化领导者,最终他与常江谈了一夜,这个座位,还是只能他来。另一方面,王树杰则请缨于研究院,他认为自己更适合踏踏实实做研究工作,最终他成为了研究院副院长,陈延睿则如愿以偿担任院长,他是真跑不动产品了,还是让常江来吧。吴强则勉强接下了恒电环保这个担子,他始终不确定自己有能力成为公司经营者,集团也已招来了制造业翘楚供职环保高管,吴强做好了随时退位让贤的准备,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耐。

    另一方面,常思平就任集团董事、副总兼总工程师,他将掌握总工办来推进各方面的工程。

    更过分的是,不让老同志颐养天年,段有为愣被拉上船,担任集团顾问。

    最后一点较为重要的,就是恒电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成立了,原先虽然名目上有,但归根结底就是张逸夫给某某打个电话商量一下,他的个人意志完全支配了公司的行为。在重组之中,无论是邱蔷还是咨询公司都严厉抨击了这种家长式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尤其是资产已经做到这个级别了,必须要有正儿八经的董事会制度。

    于是第一届董事会名单出炉。

    在一系列的资本流程中,由于张逸夫独占70%以上的股份,毫无疑问担任董事长之职,同时还担任公司党委的书记,而将总经理之位强行塞给了向晓菲。向晓菲推诿了很久,表示想退休,张逸夫却打死不让,最终向晓菲暂时妥协。

    董事会组成很明晰,由于常思平已将股份转移给常江,所以除张逸夫外,其余几位董事按股份排列,分别为向晓菲、常江、陈延睿、方思绮四人。

    最有趣的是,恒电明明是非上市公司,不需要安排独立董事,邱蔷却再三推荐一位独立董事人选。

    独立董事完全是一个独立于资本之外的人物,非说的话跟“顾问”或者“咨询师”的意思有些像,最好在某方面有极强的专业造诣,在董事会决策的时候,得以以独立、客观、专业的方式来参与决策。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是必不可少的,与公司是“聘”的关系,除此之外再无关系,不占股份。

    在上市公司制度中,要求董事会至少有1/3的人员为独立董事,同时要求独立董事不得与其它股东有亲缘关系,更不能持有超过公司1%份额的股权等等,目的是约束上市公司的掌权者,而在非上市公司里搞这么一套,实在是没意义没目的恶心自己,张逸夫没半个理由接受邱蔷的提议。

    但当他听到被提议人的名字后,态度却又立刻有了180°的大转弯。

    联合银行前任董事长,总行长邱之彰。

    如今邱之彰已然退休,完全放手了联合银行,就他个人而言,与恒电不再有任何资本和业务上的关系,同时他也解除了联合银行的一切职务,属于一个极其强大的,60岁出头的老仙儿。

    但其在金融界的背景,包括与联合银行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恒电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张逸夫立刻同意了这个提议,但他却并不认为这事会顺利,原因很简单,这么一位老仙儿,求他出山壮个声威的人,必然数不胜数,一些资本雄厚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给他开一年60万的顾问费都是毛毛雨。

    而恒电提供的独立董事聘金,虽然比退休金要高太多了,但相比于这个,也是毛毛雨。

    换个角度想,邱之彰既然退休一年都在修仙,想必也拒绝了很多这样的邀请,恒电虽强,但与那些动不动百年基业的金融巨鳄比起来,依然是毛毛雨。

    其实邱蔷提邱之彰的时候,也几乎没什么把握。她只记得,在邱之彰退休前最后一次有缘匆匆会面中,邱之彰开了句玩笑,说恒电上市的时,要请他当独立董事,这玩笑邱蔷一直记得,可邱之彰是否记得就不一定了,就算记得,也许真当时真的只是随口一个玩笑。

    可奈何这老头子太仙儿了,他当个玩笑,别人也希望特认真的去试一试,张逸夫也知道,这事让邱蔷独自去聊不合适,便挑了日子,与邱蔷一同登门。(未完待续。)

811 该走的总要走

    如今老邱真的在修仙儿了,整洁的四合院十分清静,估计他刚退休的那会儿,来的人不少,后来大家发现没啥用,也就不来了,可张逸夫还是来了。

    阿姨开的门,引二人进屋,这一院子花鸟鱼虫先是让张逸夫惊了,真是个顽主,寸土寸金的地方,四合院里,人住的地儿都给这些个玩物了,这位想必是年轻的时候没玩够,太忙了,这会儿闲下来,必须往死里玩。

    没进屋,邱之彰已经迎了出来,走起路来比50岁的干部都要利落,他直接招待二人在院子里的石桌前落座,这会儿已经快入冬了,他还是一件薄衫,看得邱蔷都觉得冷。

    刚坐下,张逸夫就忍不住赞叹:“邱大爷,就这院子!这屋子!这玩意儿!绝了!”

    “哈哈,我们就爱玩这个,你们都不怎么玩了。”邱之彰大笑道,“非说的话,这是八旗遗风,不是什么好东西。”

    “人家不会干正事儿,可会玩啊!”张逸夫也接着笑道,“论玩,您行!”

    “也就是弥补一下,哪里真玩儿得动?”邱之彰摇头道,“我有一个哥哥,年轻的时候,带着我们几个进林子抓兔子,那才是真玩。”

    “不就是抓兔子么?能玩出什么花样?”邱蔷不解问道。

    “呵呵,有花样,人家拿陷阱,拿狗抓,我那哥哥,拿隼抓。”

    “隼?”

    “就是跟鹰似的,小一点,给驯好了,抗肩上。”邱之彰眉飞色舞比划起来,“平常不乱动,就老实呆着。看见兔子,你一声令下,它‘嗖’就窜出去,把兔子给你弄死,当然太大的兔子不行,得小的。然后你过去,它再回你肩上,兔子肉一口不吃,得等你下令,它才吃。”

    “有这么神?那是鸟,不是狗啊!”邱蔷惊道。

    “呵呵,要不说会玩呢,能把鸟玩的比狗还服帖。”邱之彰说着叹道,“不过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估计再过几十年,也没人有这能耐了。”

    这会儿,茶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