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797 重获希望

    蓟京大学附属医院,张逸夫见到了这位不幸的同志,他母亲也在病房内,看得出来是个文化人,得知张逸夫身份后,反倒很客气:“天峻给恒电这边添麻烦了,才去半年就……”

    张逸夫自己都有点儿慌,正常情况下应该会死死拉住自己,逼自己负责医疗费才对吧?这家人太有涵养了。

    可怜的王天峻面色煞白,不过还能撑起身体:“张总,向总,没想到你们亲自来了。”

    “躺着就好。”张逸夫轻轻扶着他躺下,抽了把椅子在床边坐下,“来得匆忙,没带什么东西,就一点水果。现在病况怎么样?”

    母亲欲言又止,还是小伙子自己介绍的病情:“随时有可能衰竭,在靠药物维持。”

    他说着,自嘲笑道:“我是不准备维持了,想赶快出院,去海边,那首诗怎么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母亲在旁边愈发难受,捂着嘴奔出了病房。

    “我去。”向晓菲冲张逸夫点了点头,也很快跟上去。

    小伙子无奈挠头道:“我以为表现得开朗一些,会让她不那么难过。”

    “太无私了,她宁愿你自私一些。”张逸夫握住了小伙子瘦弱的右手,感觉很凉,“北漠工作感觉如何?”

    “挺累的,但特充实,一个月比在学校一年学的都多。”王天峻笑道,“医生说了,跟在北漠工作没太大关系,积累很久了,早晚的事。”

    “电力事故里,‘积累很久’叫做主要原因。”张逸夫抬手指了指他,“去北漠加班。叫直接原因。两个原因,都要负责。”

    “我听不懂了……”

    “别去海边等死了,能活,就尽量活下去,也许有去国外肝移植的机会。”张逸夫微微笑道,“放心。公司会承担全部医疗开销,同事们也在组织捐款了,今天我和向总先进行个人捐款。”

    他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两个厚信封:“两万块,你留着用,一定要用在治疗上,不要放弃。”

    王天峻完全惊呆了,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他现在的心情。

    虽然生命的希望依然渺茫。

    但人性的光芒已经近在眼前。

    此时,母亲也迫不及待冲进来,满眼含泪。站到张逸夫面前,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张总……您……我谢谢您……我……”

    “妈……”

    母子二人拥抱在一起。

    “早日康复,公司可等着你回来呢。”张逸夫笑着起身,不再多留。

    “我这样……”王天峻擦着眼泪道,“就算有机会康复……”

    “总有不那么累的职位。”

    “谢谢您……谢谢您……”王天峻握着床单,说话都带哭音了,“我这样,本来都没想过自己还有机会再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天上我才必有用。”张逸夫最后投去微笑。“好好休息,这几天还会有更多的同事过来。”

    向晓菲也依依作别。母亲追出去相送。

    泪迹未干,依然哽咽:“谢谢您,真的谢谢您,不仅仅是经济上,关键您重新给了他活下来的希望。”

    “千万别这么说,天峻是倒在了恒电的生产岗位上。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孩子……本来可以去机关,可他就认准恒电了,我还说过他。现在看,真是……”

    “别说这些了,您也要坚持住。好好开导天峻。他跟您一样,都不愿意给人添麻烦。”张逸夫安抚道,“经济上的事,不要有压力。”

    “谢谢……谢谢……”

    出了医院,车子直奔火车站,时间不多了。

    “你真打算供他肝移植么?”向晓菲伺机问道,“部级领导都不一定有这待遇,恐怕要几十万吧……”

    “那就几十万吧,让邱蔷头疼去。”

    “今后呢,再有这样的事?”

    “能负责,就负责,能负责多少,就负责多少。”张逸夫点头道,“不过你也别担心了,马上就要医保试点了,这次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以后想这样也没机会了。”

    “啊?”

    “国家已经注意到这样的问题了,你就别操心了。”

    “你可真拥护国家。”

    “那是,我通过国家政策,国家发展,国家需求赚了这么多,为什么不拥护?”

    “我不跟你抬杠,要抬杠找夏雪去!”向晓菲掩面笑道。

    “又开我玩笑。”张逸夫反问道,“跟老秦如何了?”

    “就那样呗。”

    “还不提上日程?”

    “难。”向晓菲突然转头道,“我要说我放弃恒电的职位和股份,你同意么?”

    “这……”张逸夫叹了口气,“你如果真认定了,认为他就是幸福,我同意。”

    “嘿嘿,我可记住了。”

    “但为什么是你要放弃,可以他放弃啊,他可以放弃职位么!男女平等!凭什么就你为他牺牲!”

    “哎呦,这个论调还是第一次。”

    “你们聊去吧,总之,重组完成之前,不许放弃。”

    “我得先算算我股份值多少钱。”

    “那等上市吧,你瞬间亿万富翁。”

    “要等多久?”

    “嘿嘿嘿。”

    “……”

    ……

    6月底,北漠,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火电专家们的努力下,首台机组各类调试已经完成,168小时连续试运行也顺利通过,然后是停机消缺,将一些细微的小问题再梳理、再调整,力争完美。三年的时间,一座电厂拔地而起,60万容量的超临界机组坐落于此,最新型的自动化系统完美运行,包括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也是京津冀身经百战的老战士。

    北漠的设想,早在80年代末就已经展开,地质勘测与环境考察先于计划,充足的煤炭供应和自然水源是火电厂的先决条件,方便的燃料输送则是人为创造的。90年代初,大概是张逸夫快毕业的时候,启委会成立,联合规划院、设计院等单位,历经了数年的论证与计划,终于在90年代中叶进入实际实施阶段。

    这时张逸夫才真正涉入了这个可以说是伟大的工程,在权力更迭的浪潮中,他与北漠一同站了起来,从筹建处到北漠公司,让组织变得清晰,力量也更为强大,在一切进入正轨后,他的权力和实力处于最高峰的时候,又洒脱出户,将未来必定的硕果拱手让人。

    可即便如此,他绕了一圈却又参与进来,这次的身份是自动化供应商,自动化设施的数据测量点和线缆延伸到这台超级机组的方方面面——他比谁都了解北漠。(未完待续。)

798 辛苦了

    转眼几个年头,几个强大的男人目标都很明确,毕其功于一役,对张逸夫的恒电如此,对林立正的北漠如此,对贾峦松的仕途更是如此。

    现在贾峦松已逐渐成为北漠的主要负责人,电厂一旦投产,他将功成名就,林立正随时有可能提拔调动,这会让贾峦松又得以踏上半个台阶。此事顺利的话,北漠二期也已成型,北漠公司也将等到合适的时机重组为集团,至于能划拉到多少电厂,多少制造厂,全看造化。

    这就是张逸夫筑的基,林立正炼的丹,贾峦松取的果。

    而此时此刻,正是在一切的裉节儿上——并网仪式。

    发电厂毕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北漠电厂最终产生的电力还是要纳入华北电网,数百公里的输电设施早已先于一期工程落成。随着北漠电厂二期三期四期的投产,这个计划容量240万千万的电厂将成为华北,或者说是首都供电的中坚力量,磅礴的电力在蓟京西北512公里的北漠县产生,经过输电线路融入电网,再经过变电站降压,进入市区供电系统,最终传入千家万户。人们开灯的时候意识不到这个奇幻的过程,但站在楼顶看万家灯火,依然会惊奇与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自古恒存的神奇原理。

    北漠之后,会有更多如此规模的电厂开建,不同的是,国产机组将逐步上马,这需要几年的时间,但站在上面看,其实根本就是电光火石,当一位纺织女工对着机器忙碌的时候,完全想象不到在中国怎样的地方。有怎样的一群人,在为怎样的事情努力着,当然她也不需要想到这些,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让她或者她的孩子们,看到一切的成果。

    北漠电厂总值班室中靠后的位置临时摆放了一排椅子,坐在其中的张逸夫。感觉自己脚下并非是土地,而是踏在了历史的坐标上,因自己能参与其中感到兴奋与焦虑,不知道在向南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在江上奋斗的那些人,会不会有相同的感觉。

    北漠电厂准备完毕,华北电网准备完毕,周围变电站准备完毕,不止一个地方的人在为北漠的并网而紧张忙碌。即便经历过了无数次试验与调试,经历了无数次计算与论证,起草了无数份的应急方案,这个并网操作的成功率已经超过了99%,但依然紧张。

    紧张的环境中,连几位想的比较开的ABB的工程师也被感染,他们恍惚也体会到了这个任务重要的政治意义。对他们而言,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项目阶段性失败。从头再来,甚至连惩罚都不会有。因为他们是最优秀的专家。可对于现场所有黑头发的人而言,这将是一次事关整个人生的大考,这份心情老外是不会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更看重的是平时成绩,而非一次考试成绩。

    “报告。”老练的值班长起身到领导座位前汇报。“华北电网准备完毕,机组所有参数正常,具备并网条件,是否申请进行并网操作?”

    他本来是冲着林立正汇报的,林立正却冲旁边的贾峦松点了点头。

    “申请并网。”

    “是。”

    值长承接命令。回到值班台前拿起电话:“我是北漠电厂值长XXX,北漠电厂一号机具备并网条件,现申请并网……是,立即进行并网操作。”

    并网操作其实就是闭合机组连接到母线的开关,电厂的电力最终都集中在两条巨大的母线上,而母线在机组并网前早已与出线连接,闭合机组开关后,机组发出的电立即与厂外输电线路联通,一路并入电网。这个操作过程的危险点在于同期,发电机的电压频率不能与电网产生冲突,但在北漠这个危险基本已被排除,机组电压频率、电网电压频率等参数在E1工作站上实时监测刷新,一键下去,自动化系统自会选择最匹配的时机操作闭合机组开关。

    值班员对着工作站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全面自动化的电厂中,值班室并不会有过多的仪表和硬开关,一切都可以在微机工作站上完成。

    “母线——正常。”

    “电压频率,正常。”

    “保护设备,正常运行中。”

    “变压设备,正常运行中。”

    “一号机组开关,合闸。”

    除了值班员的声音和敲键盘的声音,值班室内没有任何声响,在不远处的一个地方,一号机组开关已经闭合。

    所有人屏住呼吸,只盯着远处的蓝色屏幕,虽然这个距离什么都看不清,但还是下意识盯着。

    张逸夫注意到,贾峦松的拳头已经完全握紧,他将自己最珍贵的几年砸在了北漠,不容有失!

    “报告,并网操作完成。”

    “报告参数,机组情况”

    “电压……一号机组……”

    “向华北电网汇报。”

    一连串的报告后,值班长重又来到领导座位前站定,这次他的声音不再紧张,而是显出了不符合他阅历与资历的些亢奋与激动。

    “报告,北漠电厂一号机组并网完成,机组按计划将满负荷运行,华北电网经审核后,确定北漠电厂并网成功,正式投产进入商业运行!!!”

    老值长瞳中,竟然有些湿润。

    贾峦松也同样如此,见惯了大场面的他,声音都有些发颤:“进入投产阶段,不可松懈,按制度进行值班交接!”

    “是。”

    此时,人们已经抑制不住热情,也不知道是谁先鼓起掌来,而后更多的掌声响起,大家互相握手,祝贺,一些比较激动的同志,甚至已经开始拥抱。

    常江就是其中一个,他一把跟旁边的张逸夫抱在一起:“总算投产了!真不容易!不容易!”

    不可否认,常江也把重要的年华砸在了E1上,看到E1完美运行,这也是他的一次胜利。

    在这个环境中,张逸夫本人也激动起来,甚至想落泪,他同样与常江拥抱:“辛苦了!辛苦了!”

    林立正恐怕是这个环境中少有的能保持冷静的人了,他非常克制地与周围人握手过后,朗然道:“激动归激动,值班室纪律还是要遵守的,大家先移步到会议室,不要影响值班工作。”

    众人点头称是,纷纷起身,朝会议室转移。

    出乎预料的是,这个过程中林立正竟然主动过来与张逸夫走在一起,说出了一句出乎预料的话。

    “都太嫩了。”林立正声音很低,旁边都是庆祝的声音,只有张逸夫听得到,“这才刚刚开始,后面的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一周,甚至每一年,都要承受住考验。”

    “很多同志都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大工程么,万事开头难,第一台机组投产了,值得庆祝一下。”张逸夫劝道。

    “当然值得庆祝,但还不是时候,至少该等到平稳运行24小时后。”林立正叹了口气,“可这场景估计是没戏了,搞不好中午就要开喝。”

    “压力也是太大了。”张逸夫点头道,“我也一直在看,这次并网很完美,北漠电厂的每个问题都经过了详细的论证,从经验上来说情况优于之前每一次投产,绝大多数设备都是进口的,又有外国工程师把控,出问题的概率太低了,低于0。1%。”

    “话是这么说。”林立正的表情有些复杂,“但情绪还是要再压一压,哪怕一天,现在这种情况,出了问题,这些人会崩溃的。”

    他望向了已经勾肩搭背,不注意干部形象,好像刚刚高考完的“学生们”。

    “不是有咱们呢么。”张逸夫笑道,“我这次,会在北漠停留一周,自动化有任何问题,我亲自定夺。”

    “呵呵,有你在,放心多了,我怕你吃晚饭就走呢。”林立正也放松了一些,见周围人依然在庆祝,完全不注意这边,这才说道,“部里领导跟我谈过,聊了聊将来回部里工作的可行性。”

    “哦?”张逸夫惊了一声,这可是大八卦,一般都不会说的。

    “看样子,是接穆部长的班,穆部长退休后,几个负责他那部分工作的干部,力不从心。”

    “嗯……”张逸夫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唉,算了,反正没定呢。”林立正强笑着甩开了这个话题。

    林立正当年,可是拼尽全力才从部里出来的,虽然在北漠得到了大发展,但终究,一把手的位置不会总是他的,这谁都知道。这样一位稳健的中年领导,部里也不会放过,尤其是其充分的调度工作资历。

    好处是,回部里接穆志恒的班,毫无疑问职位上会有一步大升,通过出去转一圈给贾峦松打底这件事,完成了大多数人很难完成的,从局级干部到副部级干部的飞跃。

    遗憾的是,林立正本人也许根本就不想回去,出来野过了,不一定还想回到那个环境中。

    这也是幸福的烦恼了,大多数人在40多岁这个阶段,是不可能有机会烦恼这个的。

    张逸夫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眼前这位,很可能是将来的副部长,他得巴结的人。(未完待续。)

799 艺术品

    令林立正欣慰的是,午饭的时候大家保持了克制,并未开酒,只是正常用餐。下午的时候依然保证了对安全工作的监控,并没有掉链子,直到晚上六点的宴会,才终于开始大喝庆功。

    贾峦松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各种敬酒与褒扬围绕着他,这次是真的做成事了。

    电力报在内的几家报社记者,以及电视新闻记者也被邀请参宴。之前说的很清楚,如果北漠投产一举成功,一切将大书特书,为7。1献礼等等,甚至在新闻联播上,都会有两分钟的宝贵时间留给北漠电厂。

    宴后,各路人依次散去,林立正也在叮嘱过众人后先行回京,走前刻意拉住张逸夫,虽然一个是干部一个是企业家,但信任就是信任,他唯独信任张逸夫。

    “一定帮我盯住孩子们。”这是林立正最后跟张逸夫说的话。

    其实哪有那么多孩子,参与项目的大多数工程师都是骨干老同志了,他无非就是对贾峦松不放心。

    经历过庆祝与狂欢之后,同志们的心确实也很快收了回来。按计划,主要负责人贾峦松,以及各工程负责人,各大供应商负责人在投产后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现场驻守,待一切稳定后逐步离去。

    张逸夫自然也不会放过积累宝贵经验的机会,同常江等人一起,把精力集中在E1系统的运行上,他像林立正一样警戒大家,还不是大功告成的时候。

    几乎每个小时,恒电的人都要将各类监控数据与现场数据进行比对,按照张逸夫的要求,各个系统都要有备用,不仅是通讯线路上要做好备用与冗余。控制方式上也要如此,北漠在设计上也是进行了最高程度的双保险——即便E1全线瘫痪,依赖就地控制仍然有方式让电厂继续生产,不停机。

    打个比方,E1可以说是一个功能全面的遥控器,但彩电的机身依然留有手动操作的按钮。这也是张逸夫给自己的最后保险。即便E1掉链子,也不要影响北漠的生产与华北电网的安全。

    话是这么说,但E1是不太可能出问题的,本身性能摆在那里,冗余又十分充足,况且之前已经调试过很久很久了,要出问题也早该出。

    反过来看,E1方便快捷的工作站与操作方式,倒是让电厂值班员与工程师尝到了甜头。相当程度的提高了他们的效率,降低了繁冗机械工作的频率,这确实也是自动化系统的意义所在。

    闲时,张逸夫挂着工牌在电厂里转悠,外人不该有这个权限,但现在还在特殊时期,E1遍布于四处,恒电的几位核心工程师被赋予了这个权限。这也是北漠对于恒电完全的信任,张逸夫得以钻了个空子。可以随时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