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日方对于这个问题很谨慎,不愿透露太多,最后只说明了材质。

    P91什么的,听起来就是高大上的材质,一番研究过后张逸夫才搞明白,这哥俩是对钢材的标号,对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功等莫名其妙参数有莫名其妙要求的高端材料,不仅材料技术我们貌似还有距离,其中针对这种材料的工艺我们几乎也没有掌握,由此可见想搞一个超临界有多累,就算买来了机组,买来了锅炉,尼玛管道、电厂化学什么的鬼地方也将面对千百重考验,不够强韧的话,也许一运行起来,某个部位就给高温高压给搞炸了,到时候项目负责人就可以去“单身负责”,老死不得翻身了。

    现在看来,搞这事儿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张逸夫已经开始头大了,主动让给生产司来做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欧炜想得更明白,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与其自己玩儿命,不如直接全交给日本人来搞就好了。

    老常听过这个回答后,也不禁皱眉,但他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很快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未完待续……)

376 甩锅

    “那么继续之前的问题,我再进一步问一下。”常思平比划着问道,“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热力管道将经受更大的考验,除了在管道材质工艺上需要严格把关外,锅炉吹管方面,是否有明确的加强参数?”

    小田切将这个问题翻译过去后,对面又是一阵商议。

    张逸夫看得明白,老常这些问题提得太细了,也太敏感了,对方多年总结的经验,不可能真的就这么毫无保留的送给你。

    这是一个看似很小,却绝对不能忽略的问题,锅炉汽机的过热器、再热器以及蒸汽管道系统,尽管在制造、运输、安装等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持内部清洁,却仍难免遗留一些杂物及锈蚀物在里面,小如沙粒石子儿,猛如旋屑铁片,蒸汽吹管是机组投运前对上述系统进行的最后清扫,否则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沙粒,在长年循环运行中,都将对整个机组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想象一下超临界状态下的水汽循环,那是怎样可怕的物理环境,即便是小小沙粒也可以产生子弹的威力,一次次如彗星一般撞击着叶轮与内壁,一个完美的超临界机组如果死于这种东西,那么负责它的干部又可以去“单身负责”了。

    这就是可怕的电力工业,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责任。

    常思平就是想问,在苛刻的工况下,我们是否要采取一种苛刻的吹管方式?

    日本人面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最终给出的结果是,他们也无法确认,需要回去以后问问,明天给你们答复吧。

    老常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自己问得太细了。对于他来说,这次就是来捕风捉影的。

    至于张逸夫,他“满腹经纶”天下皆知,此时已经无需更多的装逼了,已经进入能不说话便不说话,保护好自己知识产权的地步。

    随后其余几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纷纷提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日方面对这些不疼不痒的问题反而回答得极其认真细致,废话连篇,这使得整个过程看起来很热闹。

    所以越大的会就越是这样,只有无聊的问题才能展开热烈的讨论,通常还不会有结果。待这边问的差不多了,短暂的冷场过后,小田切瞄向了张逸夫,干了多年销售且在天朝打拼过的小田切。早早就看出这货才是最难对付的,且中方团队内不管老幼妇孺,对其都很尊敬,绝对是个神秘人物,毕竟连自己的“欧弟”谜题都破解了。

    “张处长,您还没有提问,有什么需要翻译的么?”小田切适时问道。

    张逸夫想了想,最终摆了摆手:“没有了。我是来学习的。”

    不问点儿什么,好像显得太没水平了。但现在的张逸夫已经不需要彰显水平了,进入了言多必失的阶段,他料定一堆人合伙往自己身上扣锅,干脆就别说话了,无欲则刚。

    待小田切将张逸夫的原话翻译过去后,对面东电的副总露出了富有亲和力的中年微笑。叽哩咕嘟冲张逸夫说了好多。

    小田切翻译如下——

    “张处长,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也很感叹于中方的技术水平与建设决心,但很多内容是公司级别的重要事项,我们没有权力在交流中涉及。像刚刚两位专家提出的那些细节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是安全稳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这其中的大多数技术内容,我们也未必完全了解,在此我提出一个对大家都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如果中方有需要,东电完全可以负责中方电厂的设计、施工事宜,甚至在运行中也可以提供技术咨询,还有维护咨询,不知意下如何?”

    好么,张逸夫躲了半天也没躲过去,这问题还是砸到他脑袋上了。

    一双双眼睛盯着张逸夫,麻烦降临。

    张逸夫慢条斯理道:“辛苦转达一下,这件事我们需要回去请示领导,待商议之后才能给出答复。”

    “哎!哪里的话么!”一直没怎么发言的欧炜这会儿突然活跃起来,“冀北节能工程,张处长你现在就是牵头人,拿主意的人,回去商量也是咱们商量。我先表态,我这边都跟着张处长的意思走,只为尽快推进工程。”

    这话说得多漂亮,你是大哥,我听你的。

    小田切这会儿也不急着翻译,看起戏了,这位年轻的张处长,你给了我这么大压力,现在轮到你了吧?

    这会儿,本该是张逸夫为难的时候,却见文天明第一个不干了。

    “这怎么可能?这个决策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权力了。”文天明劈头盖脸冲着张逸夫说道,“我们的计划是设备采购,并非是成套设计招标。”

    “是是,小文你说的对。”张逸夫反冲欧炜那边笑道,“可是欧处长不是希望让有丰富经验的东电来做么?这样可以确保安全。”

    “那也不行,我们不能擅自决定。”文天明坚定地摇了摇头。

    看着这阵仗,东电的人也赶紧给小田切使眼色,希望他能翻译一下这出好戏,小田切赶紧小声嘀咕翻译起来。

    随后东电副总发话了:“当然,你们完全可以开会商议一下,在此我只是提出一种可能,咱们难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

    “对么。”欧炜赶紧一拍手笑道,“小文,你这是太过敏感了,只是探讨一下可能性,张处长会权衡好的。”

    “欧处长,咱们先停吧?”文天明一心将这个直男形象进行到底,摆出了一副正义凛然的神色,“如果你对于成套设计有想法,咱们可以私下商量,现在是在与东电交流,就不要在内部闹矛盾了好么?”

    秦玥听得文天明这么说,心下是又笑又惊。

    笑是笑文天明这么一个小人物竟然直接说出了这么过分的话讽刺欧炜,惊是惊在这小子真是不要命,对面可是生产口的大人物啊,是袁铁志的上级啊。

    其余人心下也产生了类似的涌动,不过谁都清楚,没有张逸夫的授意文天明是不敢这么说的。真是神了,张逸夫怎么知道会有这么一幕发生,借文天明的嘴堵住欧炜的嘴!

    欧炜听过此言,绝对是被憋回去了,算计有余,魄力不足说的正是他,尤其当年在冀北吃了一坨血亏后,再面对张逸夫的时候更是要权衡再三。

    “不不,我绝对没有在外人面前闹矛盾的意思。”欧炜连忙解释道,“只是让张处长当断则断,拿个主意罢了。”

    “不敢当!”张逸夫紧接着笑道,“这事,咱们找机会商量研究一下,回去报告一下,再做打算,暂且不在这里说了。”

    “……”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欧炜也再无任何回旋的余地,只得点了点头。

    算天算地算不出不要命的文天明打头阵啊。

    没想到的是,这事儿竟然没完。

    “我倒是觉得可以听一听东电提出的成套方案。”像文天明一样,一个沉寂许久的姚新宇也为自己的主子站了出来,他目视前方好像在自言自语,“听一听,记录一下,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回去商议未尝不可,集思广益,扩宽道路么。”

    他这话说得也算在理,没什么辩驳的空间,你听听又不要钱?

    张逸夫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小田切却已经翻译了过去,东电人员立刻来了兴致,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幻灯片,开始聊起了自己这边的成套解决方案。

    这显然是早有准备的一个东西,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丫是中文的……对方不可能闲着没事儿备一份中文的超临界机组解决方案藏兜里!

    张逸夫也权当是看故事,看案例,看营销,勉为其难地跟着讲解看了下去。

    这套解决方案,真的是懒人必备。

    从设计倒施工,从安装到维护,从核心主设备到辅机,从继保到自动化,一应俱全,全部由东电成熟的团队负责,中方只需要提供食宿和给足钱就可以了,外包到家,全套大保。健,包爽包完事儿。

    确实相当之专业,张逸夫看着都服了!如果可以不顾国家政治,可以不顾国家利益的话,他自己都要被说服了。

    但话说回来,出来跟日本人交流,不顾这两个因素的人,是什么人?

    下面的话就不用说了。

    技术上我敬佩你,其它的就免了。

    这事全包出去,安全问题不说,单是财政预算就足够部里吃一壶了,表面上是三菱东电和中国电力部三赢,各取所需,但实际上呢?

    首先中方没有得到任何技术引进和人才储备,因为所有事都是日本团队负责的,说得夸张些,可以认为是日本人在中国经营了一家电厂,还是你出大价钱求他们经营的。

    其次,超临界技术在现阶段中国还是萌芽阶段,做个比喻,用成套的日货搭起一家电厂,就相当于一个土豪买了一辆全球仅一辆的超级法拉利,你开着的时候舒服吧?舒服。可剐蹭了怎么办?闹毛病了怎么办?运行过程中用到的许多特殊耗材怎么办?结果还是要找法拉利本部来解决对吧?(未完待续……)

377 搅局

    到时候,这位土豪就可以体会到外国资本家的滔天恶意了,一个车灯一百万,一个轱辘两百万,什么?发动机抽了?那我们得运回去修,您等着账单吧。

    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个可怕的电厂将成为电力部很久的痛。

    此外,恶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原先的预算也要直接乘以3左右,预算一多,欧炜就HIGH了,这类人就愁预算不够多呢。

    所以这样做不可能三方都赢。

    所以这事怎么可能么?

    就算有可能,那也是要严格限定很多东西,确定引进很多技术的前提下,大家才能聊一聊的。

    可就是这么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在张逸夫未参与的状态下,姚新宇欧炜等人已经与对面讨论的热火朝天了,关于方案细节开始交叉出无数的火花。

    “逸夫,我用再说点什么么?”文天明拉了拉张逸夫小声问道。

    “没事儿,让他们聊吧。”张逸夫摆了摆手。

    老常也憋不住,离开了座位找到张逸夫:“这是什么情况,我之前没听说要这么谈啊?我们真要交给他们设计?”

    “您老歇会儿,就让他们聊吧。”

    “不是,那我是聊还是不聊啊?”老常为难起来,“我听他们说得挺深入,想谈谈技术引进的事情。”

    老常是明白人也是踏实人,他看中的不是这样一个电厂的落成,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方能收获什么实质性的技术,这对他来说是具有诱惑力的。

    “这话您先攒着,需要的时候再说。”张逸夫劝道。

    “这……急死人。”常思平摇了摇头,回到座位。

    这种时候,段有为暗暗发话了:“先声明。我是绝对不同意的,乱搞一气,废话连篇。”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段总。”

    “真明白啊。”段有为摇头叹道,“秦勇怎么派这么糊涂的人来谈这件事。”

    张逸夫跟着摇了摇头,随后脑子一转,好像略微明白了一点。

    生产司那么多能人。属欧炜水平最低。

    而这件事,又是最考验人水平的,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沟通水平、执行水平。

    莫非,国强老师……根本就……

    张逸夫琢磨了两圈,心中已有了大概的猜测。

    到现在为止,这件事的难度甚至也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超临界机组中关键的技术难点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个小地方不注意,都会酿成惨剧。就拿之前做过很多文章的热力管道来说,里面是500℃以上,24MPa的蒸汽,只要有任何一个小小的地方产生了小小的泄露或者爆管,其结果就相当于用强力火焰喷射器对周围来一圈热烈的洗礼,如果说撒尿撒到高压电线上也许还能保个半尸的话,那在这种洗礼下,人必定是连个渣都不剩的。

    类似可怕的点还有很多很多。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张逸夫可以做这件事么?当然可以,他可以把其中的难点一个个攻破。

    问题是。要用多久?结局如何?

    人生很长路很宽,他不一定要把未来都赌在这上面。

    国强老师必然也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任务的艰巨性,也许就连欧炜和姚新宇都看到了这一点。

    面对这个问题,张逸夫选择强势围观,国强老师选择派出了最弱的人。欧炜选择了全套都让日本人来做。

    这好像已经预示出了什么。

    讨论还在继续,愈演愈烈,原本计划的技术交流早已结束,现在完全是合作交流了,欧炜在这方面好像有种特长。就是让外国友人特别喜欢他,作为其貌不扬的欧炜是怎么做到的呢?联想EMC的事情这个答案好像十分明显。

    讨论热烈到什么程度?午饭吃的都是外卖便当,在会议室里吃的,边吃边讨论。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两点,在人类本应最困乏的时候,他们终于讨论累了。

    “逸夫,你也发表一下意见,这个方案其实很可行啊。”欧炜靠在椅背上,点燃第N支香烟美滋滋说道,这家伙已经进入状态了。

    “没什么可发表的。”张逸夫摆了摆手,不打算做任何表态。

    对方副总这会儿又开口了,意思是这是一个初步方案,很多地方都可以商量,如果有意见欢迎提出,如果今后还有洽谈的话,这边可以提早准备、改进、补充。

    “张处长,人家都提出来了,你就发表下意见吧。”姚新宇在旁帮腔道,“你是全国大赛的专业冠军,又是这个项目的主管,你不把把关?”

    卧槽小样儿的又来劲了?

    关门!放天明!

    文天明蓄势待发,猛虎扑食。

    “我先谈两点吧。”文天明没怎么思索便说道,“只是初步方案,没想到这么深入,我看欧处长那边好像已经达成了相当多的一致意见,里面有两点我想聊一聊。首先,刚刚谈了这么多,好像已经确定了在设计过程中,那些设备管材都由东电来指定,我想问问这么做是否是必要的?”

    欧炜那边脸一沉,好小子,一上来就咬这种敏感的问题。

    设计费用,说破天了也就那么多,大头可都在设备上了,除主设备之外,能想到的是风机管道之类的,这只是最表面的,其实还有继保、自动化这些昂贵的大头,可以说这些东西现阶段才是最核心赚钱的点。这感觉有点像后来某些专攻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软件公司,其实软件研发费用并不怎么多,但那些中关村五千块钱一台的工作站,愣能以一万五的价格配套卖给你,不说了都是泪。

    日方面对这个问题回答的相当干脆:“是的,这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会选用最有把握,且经历过稳定运行的设备。”

    “请问这些设备都是日产么?”文天明也同样干脆的回问。

    对方也是直肠子,不怎么掩饰地很快答道:“是的,日产超临界成套设备是世界一流的,相信你们了解这一点。”

    “但据我所知。”文天明皱眉道,“在耐高温高压方面,GE做得更好,保护方面ABB更有发言权,至于自动化部分,美国的系统更为全面。”

    这次日方不得不交头接耳一下了,最终回答:“你说的这些点还有待商榷,但真正的核心是,我们要为自己的设计负责,我们多年平稳运行的超临界机组,几乎完全选择的都是日产设备,如果掺杂混用,我们将无法保证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这个回答也算是有理有据,文天明无法反驳。

    张逸夫是时候帮他一把了,在旁嗖了搜嗓子:“这点也同样有待商榷,在鹿岛电厂我亲眼所见了不少GE的设备,根据我的了解,在松浦等火电厂也存在大量的美产零部件,甚至连最高规格的超超临界机组也是GE产的。因此如果继续交涉的话,我们希望在设备选择上拥有完全的主动权。”

    这下子可就尴尬了,他们刚表示自己用的东西都是日产的,这边就被张逸夫小拆穿了一下,面子上不禁有些挂不住。

    “采用外国设备是我们的一种尝试,为了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转,我们还是要采用发挥最稳定的品牌来确保运行安全。”

    张逸夫立刻摇了摇头:“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设备是否匹配,效果如何,一眼便知,我明白指定设备过程中有大量的利润,但我们也是有预算有要求的,很可能会展开国际统一招标,届时你们需要根据招标结果来进行设计。”

    “……”

    这一席话算是将对方彻底憋回去了。

    他们喜欢欧炜,无非就是这家伙好说话,好赚钱。

    于是他们开始讨厌起张逸夫了,恨得牙痒痒,但还得满面堆笑。

    一番漫长商议过后,他们不得不表态:“如果中方有这个考虑,我们尊重中方的选择,会根据评标结果来量身设计,这个结果是我们冒险表态的,希望中方能看到东电的诚意。”

    “别来这套。”张逸夫摆了摆手道,“国际惯例,公开招标,设计跟设备完全分开,这是最正常的流程,不要搞得你们让步了似的。”

    话罢,他又拍了拍文天明:“继续。”

    “哦……”文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