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被黄汉带着人马打掉了精气神丢了一半人马的建奴接下来又在永平南十余里被白杆兵骑兵不足三百一顿穷追猛打。

    紧接着建奴又被邓玘、周宗武率领的五六百骑兵下扑上去血战不死不休,已经损兵折将的东奴面对明军骑兵的轮番冲杀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最后黄沂州带领不足六百步兵其中超过一半新兵当道列阵阻截东奴军,不仅仅战果硕硕还阵斩东奴甲喇额真阿玉什。

    黄汉和崇祯是同龄人,听真实战例的皇帝有了很深的代入感,他甚至认为自己如果不是皇帝,应该也能训练出一支勇猛无敌的强军,自己也可以披坚执锐亲自冲阵把那些建奴强盗斩落马下。

    听完了王承恩的讲述,意犹未尽的崇祯道:“黄汉每每能够把握战机,这一次居然是以少胜多,真是大将之才。奈何他跟祖少保势同水火,如此猛将不能去辽东任职可惜了。”

    王承恩小心翼翼道:“陛下,黄守备的人马本来就少,如今历经血战恐怕更加少了,短时间战斗力应该难以恢复,他那一点点人马去了辽东恐怕乃是杯水车薪。”

    “是啊!朕要给予他时间,也要兵部、户部给兵额给钱粮,希望黄汉能够在一两年内能够带出一支可以打恶仗的威猛之师。”

    王承恩道:“陛下圣明!黄守备得天子眷顾再次建功水到渠成。”

    ……

    第二天早朝的气氛更加热烈,文官武将都在议论明军阵斩东奴两员甲喇额真的露脸之事。

    朝议之时,不再有文官武将议论谁是首功之臣,因为这已经不言而喻,满朝文武难得一次达成共识,郑国昌功勋卓著首功非他莫属。

    “红旗军”乃是首功部队毋庸置疑,他们不仅仅拥有“先登”殊荣,还阵斩两个建奴甲喇额真,并且得到了首级和腰牌。

    大明跟建奴打了这许多年,或许在战场上打死过他们的大官,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如甲喇额真这等高级将领的首级和腰牌,“红旗军”开了先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京师的军民已然得知明军大胜建奴夺回滦州、永平斩杀两三千后金军的消息,庆贺胜利的人群越聚越多,朵朵烟花在夜空绽放,那绚丽划破夜空。

    太多京师居民整整熬了一个严冬,建奴兵临城下,大明接二连三战殁大将,城外到处可见明军的尸体,恐怖的气氛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

    今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军民官吏都在狂欢,纵酒高歌者不知凡几,酒肆、青楼已经是人满为患。

    从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此时的迁安城里一片愁云惨淡,阿敏见到了从滦州败逃回来的三百余人失魂落魄的样子惊恐万分。

    什么时候大金军两三千人会被敌人打得如此狼狈,还丢了两千余人马?

    他们是弓马甲天下的女真骑兵啊?怎么可以出现如此大的伤亡败逃?阿敏打了三十几年仗就没有这样的记忆,因为伤亡大在大金国代表的是大胜。

    他揪住那穆泰的衣领咆哮道:“混蛋,本贝勒不是派人通知你们不要跟明军拼命,整队北归来迁安汇合吗?你们怎么会搞成这副模样?其他人马哪里去了?”

    满身是伤的那穆泰知道主子红歹是不待见这位跋扈贝勒爷,他自己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满肚子委屈正无处宣泄呢,见阿敏倒打一耙反驳道:

    “贝勒爷何时派人跟滦州联络了?我们怎么没瞧见?但是我们都知道你不声不响丢了永平跑了。咱们就是在撤往永平的路上遭遇伏击丢了两千人马。”

    阿敏疑惑道:“你们没见着本贝勒派遣的信使难道没见着巴都礼和他带去的七百人马?巴都礼人呢?他死哪里去了?本贝勒亲口嘱咐他给你们带口信,让你们不要让八旗勇士枉死,最好放弃滦州。”

    那穆泰惨笑道:“巴都礼和他的人马咱们见到了,可惜他没能够冲出明军包围圈,咱们也听从你的命令撤出滦州,可是你不该不声不响放弃永平跑了,直接导致我们这路人马自投明军布置的罗网。”

    这时图尔格也证明道:“阿敏贝勒,我们等来巴都礼的当天晚上就往永平撤退,虽然被滦州城外的明军层层阻击,咱们冲出来时还有小两千人马。就是因为不知道你放弃了永平才损兵折将狼狈如斯。”

    见两个固山额真矛头都指向自己,都异口同声说如此惨败就是因为自己放弃永平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被冤枉的阿敏无处说理气得暴跳如雷。

    “放屁、一派胡言!本贝勒征战多年,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吗?本贝勒第一时间就派遣了信使,有身边亲随可以作证。你们几个损兵折将也还罢了,居然敢诬陷本贝勒,难道本贝勒不敢以殇师失地的罪名砍了你们吗?”

    汤古岱伤得不轻,他见阿敏不仅仅推卸责任还准备以势压人,怒道:

    “阿敏贝勒不要巧言令色,不管如何,你都不应该轻易放弃永平大城擅自撤退。

    滦州被孙承宗带领关宁军、延绥军等等大明强军围攻还坚持了四天三夜,永平城你连一天都没有守住难逃其咎?

    你自己不战而逃凭什么处置我等?咱们这就回盛京去大汗面前分辨清楚。”

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复() 
闻听此言,阿敏觉得百口难辩,更加狂怒。

    他喝道:“你小子少拿八弟说事儿,要不是瞧你满身是伤信不信老子现在就砍了你?老子行得正坐得正,老子没丢多少人就把兄弟们带出来了。

    而你们丢了两三千人马罪不可赦,量八弟也不会宽恕尔等,八大臣了不起啊?等着挨刀吧!”

    图尔格也火冒三丈气咻咻道:“贝勒爷话不要说得太满,谁挨刀那可说不准,回到盛京自有分晓!”

    鲍承先、白格、库尔缠、高鸿中等等后金文武大臣见阿敏已经乱了方寸眼看着要起内讧,赶紧上前劝告。

    鲍承先、高鸿中两人虽然也是大汉奸,但他们是在老奴努尔哈赤时代就跟了后金主子的老资格铁杆汉奸,不是白养粹、张养初那些刚刚投降的可比。

    阿敏不敢挥刀砍了他们的脑袋,只能接受他们的建议暂时不论是非,以把迁安的人口和物资带回辽东为重。

    明军夺取滦州、永平斩杀后金军两三千大大震慑了八旗军事贵族,此时他们担心明军夺了龙井关来一个关门打狗,第二天一大早就放弃迁安北归。

    这一次没有进行大屠杀,在鲍承先、高鸿中等等大汉奸的安排下,城里的老百姓都被裹挟上路,有四五万之多,鲍承先等等汉奸严格贯彻主子红歹是的谕令,不许后金军放火焚城。

    到达三屯营之时,早接到通知的守将瓦克达、察哈喇也带着人马物资加入北归大军,此时后金军还有披甲人四五千,鞑子两三千,旗丁、包衣不少于五千。

    而明军主力还在滦州享受胜利果实,经历血战的“红旗军”也在永平府城舔伤口。

    跟建奴较量没有勇猛敢战的骑兵基本上是无法打胜仗。

    因为哪怕明军有五万步兵,而建奴只有三千骑兵,明军都无法胜之。

    步兵对阵骑兵必须结阵以待,等待敌骑冲阵之时才能够给予杀伤,骑兵又不是傻子,发现明军步兵多而且阵型严谨干嘛承受伤亡来破阵?直接走了就万事大吉。

    追不上打不着如何战胜对手?被动挨打那是早晚的事。

    除非瞄准建奴必守之地发动进攻,这又会面临补给线太长容易被敌人骑兵阻断粮道的危险,洪承畴的松山败绩就是被建奴夺了粮食存储地的缘故。

    “红旗军”骑兵即便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但是此战也由于伤亡减员高达四成。

    有三百多人不能再次上马战斗,其中有四十几人光荣战死,八十几人伤势严重,接近二百人需要治疗和修养。

    否则在夏天的高温下,即便有酒精消毒和相对科学的卫生条例,也难以杜绝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这就意味着“红旗军”骑兵现在只有五百人左右可以再次上阵,很明显这一点点人马太少了,黄汉舍不得拿这些袍泽跟归心似箭的建奴硬碰硬。

    归师勿掩是很有道理的,后金军还有披甲人、鞑子、旗丁、包衣一万四千上下,真奴应该还有四五千。

    五百“红旗军”骑兵追上去保不准被人家吃掉都极有可能,因此黄汉选择暂避锋芒,暂时强忍了这口怨气,心里无比郁闷。

    为何黄汉会郁闷?是因为黄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末代的大明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大明勤王人马近二十万,要是各路明军敢战,在孙承宗和郑国昌带着人马跟建奴进行夺城之战的时候,有三五万步兵插到建奴身后拿下几乎没有多少后金军驻守的长城关隘。

    接下来后金军的万把人该如何?他们不得不放弃野战优势来跟明军打攻防战,最后被合围的明军全部干死在关内应该是他们的结局。

    可惜明军采取的是驱逐,只要建奴大军离开关内,文官武将就满足了。殊不知建奴入寇一次,大明就虚弱一分,后金就会强大三分,此消彼长长期以往如何得了?

    连战意盎然的“红旗军”都进入休整状态,其他明军当然纷纷效仿,不思进取的明军就这样眼睁睁瞧着后金军押着七八万汉民大量牲口和物资扬长而去。

    在遵化驻防的刘之纶一直派遣吴应龙带领抚标营骑兵袭扰三屯营方向,他乃是有心杀敌奈何麾下太操蛋不堪大用的良臣。

    刘之纶麾下虽然有了骑兵八百,有铁甲装备的达到一小半,但是战斗力和凝聚力跟“红旗军”不好比,也就能打打顺风仗而已。

    吴应龙带着骑兵进行袭扰虽然战果有限但是及时发现了瓦克达、察哈喇主动放弃三屯营城北归,因此刘之纶部在第一时间进驻三屯营,抢了现成的功劳。

    曹文诏和左良玉一直带着两千余关宁铁骑远远地尾随后金军,这二人都是明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曹文诏是将来剿杀流寇的名将,最后为国家战死沙场,乃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大英雄。

    左良玉发展成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军阀,老百姓称之为“贼将军”,此人比流寇还要坏三分,他临死前已经是南明弘光元年,他居然带领几十万人马准备攻打南明的国都南京城。

    这个时候这二人都是刚刚被提拔的将军,他们渴望军功,因此不辞劳苦尾随后金军寻找战机,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捡到了大便宜,兵不血刃拿下了空无一人的迁安城。

    至此四城宣告收复,关内已经没有了后金军,意味着大明获得胜利。

    虽然仗打得很消极,但是丝毫不影响士大夫们弹冠相庆,牛皮开始大吹特吹,甚至有人拿土木堡之变名臣于谦的京师保卫战相提并论。

    最后不知真相的老百姓还以为真是朝廷大军把建奴打出了关内。

    殊不知乃是人家饱掠后主动退兵而已,所谓建奴留守的四城,只不过是红歹是下的一手闲棋,以此作为试探罢了。

    历史依然如故,只不过略微不同。

    那就是后金军的实际损失比历史上大了一些,抢到手的金银、物资、人口等等相应的少了一两成左右。

    建奴少去的一两成财货有一小半其实是成为了“红旗军”的战利品,因此现在黄汉的经济状况良好。

第一百七十六章:补充兵额() 
建奴至少比历史上的第一次入关多死了一千五百披甲人、两千旗丁和包衣,鞑子也应该多损失一两千人马。

    由于“红旗军”连续作战,现在因为负伤需要休养的骑兵和步兵不连已经残疾无法归队的有三百余人。

    在战场上流过血的老兵都是宝贝,这些人一旦伤愈归队无一例外都能够得到提拔。

    有二三百跟建奴死磕流过血的老兵作为军官底子,从随军劳役中挑选千把人成军,这支队伍只要训练半年战斗力就会超过明军普通边军。

    黄汉已经在两千上过战场的劳役中选拔战士,会枪棒会骑马的优先选拔为骑兵,已经补充了五百人在憨子、杨大年、袁思明带领下进行训练。

    由于骑兵待遇好,原步兵中也有许多人接受挑选准备升级为骑兵。

    最后有两三成骑术相对好一些步兵的入选,其中有二百原步弓手,他们接下来会每天勤练骑射,这些有基础的老兵训练一年半载应该能够骑战。

    相对于招募骑兵,招收步兵就容易多了,现在也有五百人在接受宋鹏飞的训练。

    这些人中有一百人训练鸟铳,二百人练习白蜡杆长枪,有一百人是猎户出身会射箭,因此作为步弓手参加训练,还有一百人训练刀盾,他们大多数是会家子有武艺。

    一千随军劳役人得以转正,成为步兵的将要拿到一两五钱银子的月饷外加五斗麦子的本色,骑兵的待遇还要高一些,他们多拿五钱银子一个月。

    “红旗军”的如此举动让随军劳役人人看到了希望,虽然他们现在每人每月只能挣六钱银子五斗杂粮本色,但是由于有奔头,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都想着下一次参战之时能够立功转正。

    介于主将言出如山,太多有两下子的会家子争先恐后要求成为“红旗军”随军劳役,大家都知道这其实就是预备兵,都是按月足额发放月饷和本色,虽然不多但是已经比关内明军到手的钱粮只多不少。

    关内明军的待遇很低,明面上是一两银子折色加五斗杂粮本色一个月,可是由于层层克扣,兵丁们能够到手一半就谢天谢地了,即便如此还屡屡欠着,今年能够把去年的饷银拿到手就算万幸。

    因此大明经常发生兵丁聚众闹饷的骚乱,一个处置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原本属于大明的武装啸聚山林成为了朝廷需要剿杀的流寇、山贼。

    一正一反,大明朝廷会造成多少损失?可是大明文恬武嬉没人会理会在贫困线挣扎的升斗小民和基层士卒,最后大明的灭亡其实真的属于自毁江山。

    “红旗军”的名声打出去了,导致京畿之地的热血男儿趋之若鹜,不安心土里刨食的汉子都来碰碰运气,黄汉不仅仅收留了两千壮汉,还再次刻意留下了五百十三到十五岁的战争孤儿。

    加上原有的一百少年学兵,少年火器部队总人数达到六百,这些孩子都是预备鸟铳手,人人都要学习文化,接受民族主义熏陶。

    京畿之地有人口数百万,大多数人已经得知“红旗军”招兵条件苛刻,自认为有两下子的汉子才会寻觅机会争取成为“红旗军”正兵,刚刚招收的两千壮汉中应该有不少具备骑射技艺的会家子。

    但是黄汉不急于求成,有意让这些人从随军杂役干起,在这期间他们会不断被“红旗军”正兵考察。

    考察来自多方面,最重要的是人品,作奸犯科欺负老百姓的哪怕他是吕温候再世,“红旗军”也不要这样的人。

    不说怪话,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的朴实之人会得到优先权,哪怕他的战斗技能差强人意,勤能补拙,只要肯吃苦,日后加强训练,具备战斗技能那是早晚。

    刚刚经历过大战,“红旗军”就开始了苦练三伏,训练场上战士们挥汗如雨。

    所有的正兵都经历过实战,刚刚转正的新兵以前也以随军劳役的身份得到了战场磨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有的战士都已经感同身受,训练时没有人偷奸耍滑,许多人还自我加压进行加练。

    永平府被后金军肆掠了小半年,这里的鸡鸭猪羊物以稀为贵价格暴涨。

    现在“红旗军”战士有三千余,还有许多伤病员需要营养,实在买不着如此多的肉类和禽蛋,为了增加战士们的营养,只能去海边大量采购海鱼制品。

    建奴入关倒是没有来海边转转,因此渔民基本上没有被祸及。

    可是大明老百姓大多数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购买力有限,花闲钱买海鱼吃的升斗小民真的不多。

    因此风里来浪里去的渔民日子过得更加穷苦,夏天出海,船上都是一丝不挂的弄潮儿。

    桑羽带着一个总旗“红旗军”骑兵护送黄可造、刘在旗和几十个杂役来到抚宁海边找渔民交易,这里生意清淡没有牙行,所有买卖都被一家渔霸垄断了。

    于是乎,这个如同蒋门神般穿着黑丝绸短褂的渔霸倒了血霉,本来就嫉恶如仇的桑羽,这几个月接受“红旗军”军民鱼水情的教育更加可怜那些为了生活终日劳作的老百姓。

    他见到渔霸带着七八个打手欺负那些光着屁股的渔民,气不打一处来,最后的结果渔霸和两个铁杆打手被扔下大海喂鱼。

    从今往后这一片海域“红旗军”罩着,谁敢来收取保护费、垄断交易可以去找“红旗军”友好协商。

    渔民们眼看着作威作福十几年的渔霸在海里挣扎了一刻后沉底了,知道以后“红旗军”会保护所有的升斗小民,人人拍手称快。

    没有了渔霸的剥削,渔民们接到了大生意积极性空前,他们用传统工艺,现场腌制或者煮熟新鲜海鱼放配料用陶瓷坛子封存,采用如此办法,原本容易腐烂变质的海鱼能够保存长达一年时间。

    由于加工海鱼无一例外需要蒸煮或者烘烤,因此渔民们需要购买大量煤炭大量坛子和陶罐,现如今前往海边运回海鱼的大车每一次都是满载煤炭和陶瓷去交易,来回不空手,效率很高。

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启() 
五月十五日,永平府急匆匆赶来了以礼部左侍郎徐光启为首的一行人。

    这位徐光启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明末著名的儒学、西学、天文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领域的专家。

    他是后世一致公认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友领袖和护教士,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他翻译并极力推广《几何原理》等西方科学名著,点、线、面、直角、四边形等等名词,都是由他而来。连上海的地名徐家汇,都是缘起于他。

    他原来应该是东林党人,但是现在肯定不是,因为按照天主教教义,一个虔诚的教徒应该是纯粹的,不可以加入党派,哪怕是伟光正的那个党都不行。

    徐光启的科学成就体现在许多领域,但主要还是以农业科学贯穿一切,因为他的美好愿望是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