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雅尔古欲盖弥彰道:“主子是因为急怒攻心晕过去了,他没有来得及命令全军撤退,现在情况紧急,本官代为传达撤退命令,大家赶紧去通知兄弟们往北跑。”

    说完雅尔古急急忙忙往自己家赶,他要尽可能多拿上一些金银带上妻儿。其他人也跑得飞快,他们都是回去拿细软金银财宝带上妻儿无一例外。

    建奴的十几个败兵跑回宽奠堡必须经过搭满了窝棚和打铁铺子的一段两三里长的街道,许多汉人都瞧见了那些狼狈不堪的刽子手。

    没多久汉人阿哈又发现许多建奴急匆匆跑回家又急匆匆出来了,拉上了所有的马匹,驮上了大大小小的包袱,拖家带口往北而去。

第三百三十三章:遗民泪尽胡尘里() 
驻守的建奴一味地逃窜怎么可能有战斗力?明军注定沾光了。

    这一次突袭的伤亡率应该不会高于围歼穆巴颜率领的一百余人马,但是缴获会是这段时间打劫的最大值。

    还好建奴跑得快,再晚一刻钟他们都有可能被疾驰而来的明军堵截了。

    饶是如此还有十几个动作慢的建奴正兵遭遇了明军,他们不得已抛下妻儿财物独自跑了。

    建奴正兵跑了,他们没有通知旗丁也跟着跑,等旗丁和管理阿哈的包衣奴才反应过来之时,明军轰隆隆的马蹄声已经响彻宽奠堡。

    看不到希望的汉民已经麻木了,每天机械地运动没有一丝感情如同行尸走肉,不知在何时栽倒在地就会永远爬不起来。

    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汉民正在讶异与往日不同的建奴这是准备干什么的时候,忽然汉语的呐喊声响彻山谷,灰黑色的宽奠堡出现了令人炫目的红。

    那一面面迎风飞舞的红旗给这里带来了盎然生机,迷茫的汉民睁大了混浊的双眼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身红的明军人人以为是在梦游太虚。

    不知道是谁率先反应过来声嘶力竭一嗓子:“明军打败建奴夺下了宽奠堡,那些畜生逃跑了,我们得救了。”

    小一万人顿时爆发了,“真是明军来了,苍天开眼了!”

    “呜呜呜,终于熬到头了!”

    “呜呜呜,大明万胜!圣天子万胜!草民给您磕头了!”一大群衣衫褴褛的阿哈往南方遥拜。

    方正化跟着黄汉穿过污水横流散发着一阵阵异味的街道,瞧着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汉民,他此时感慨万千,拽文道: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今日咱家才深刻体会到了这首诗的意境啊!”

    黄汉笑道:“大宋北地遗民自始至终也没有盼到‘王师北定中原日’,他们没有宽奠堡里被建奴奴役的汉民幸运。”

    方正化忽然严肃起来,在马上抱拳施礼道:“饶是如此,黄大人,是你解救汉民脱离苦海给了这些人重生的希望,咱家向你致敬!”

    黄汉纠正道:“错了,是圣天子给了这些汉民希望。你、我只是执行者罢了!”

    “对对对,咱家欠考虑了,确实是圣天子高屋建瓴,我辈才能够有机会为国建功!”

    宽奠堡方圆十几里沸腾了,爆发的汉人铁匠高举着大锤把昔日欺负他们的旗丁砸得稀巴烂,阿哈们把昔日主子的老老少少全部送去见萨满大神。

    眼看着这里要失去秩序变成无政府状态之时,“红旗军”带领随军劳役颁布临时法度,把所有的汉人编成一个个的百人队进行管理。

    接下来所有的汉人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分头行动,妇女儿童烧水、蒸炊饼、煮猪羊肉、喂牛马,男子开始挨家挨户收缴贵重物品,连棉被、床单都不会放过。

    这里应该是北上劫掠七百余里遇到的第一繁华所在,夺下的人口、物资、贵金属接近这十几天总量的七成。

    逃走的一二百建奴青壮,携带了一部分金银财宝,大部分人带上了家眷,“红旗军”骑兵全速追击了五十里才止步。

    由于有四五百战士骑乘的是阿拉伯战马,最终得以逃脱的建奴不会超过一百骑,他们的家眷十有八九被劫下,携带的财物有一大半变成了缴获。

    宽奠堡这片区域油水如此足完全出乎预料,所有的明军都欢乐开怀,连跟来的那些刚刚征招的劳役都掩饰不住满脸笑容。

    人口成千上万,物资堆积如山,收获太大了,此时应该是到了见好就收的时候。

    大军在宽奠堡休息一晚,第二天,黄汉也不搞什么举手表决了,他直接下达命令组织军民打包值钱的物资装车,然后看看运力还有多少,究竟能够装运回去多少麦子。

    缴获的粮食不少,黄汉只强调能够运多少麦子就可见一斑,因为运力有限,杂粮已经不属于考虑运走的范畴,只能够争取多运走一部分麦子。

    现在战士们和劳役都很奢侈,喂战马、耕牛、驴子吃的都是正经八百的粮食,即便如此撤退之时应该还会有几万石粮食将要被烧掉。

    第三天,第一批军民在方正化和黄龙率领下走上了大撤退的路途,人数有一万几千,拥有牛马大车两三千架,大几千匹驴子、战马也驮满了物资。

    没有一个汉民空着手上路,他们都竭尽所能背负着物资,连数量不是很多的十岁左右孩子都背上了一二十斤麦子。

    汉民们说得好,担子会越挑越轻,包袱会越背越小,因为每天他们每个人少说也能够吃掉二斤多的粮食,这就意味着吃得饱了力气每一天都在增长,而背上的粮食每天都在减轻。

    黄汉暂时没有走上撤退的道路,他留下了三个把总的“红旗军”骑士和李若琏率领的锦衣卫一百余人马,这彪人马负责断后。

    这一千左右骑兵战士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人人拥有精挑细选的健马两匹,机动力无与伦比。

    黄汉断后与众不同,他没有缓缓南归,而是继续北上突袭外加劫掠。

    这一次完全是粗线条,以救人为主,破坏为辅,杀建奴为常态化,没有时间细致搜索,发现建奴村庄就冲进去杀人放火,然后带上解救的汉人立刻撤离。

    反正每一个建奴的村庄都能够缴获到战马、挽马给汉民骑乘。

    有汉人掉队也不去管他们,因为“红旗军”分给了他们足够多的粮食,指点他们牵着耕牛、拉着车一直向南走,用不了多久应该能够遇到缓缓撤退的明军大部队。

    汉人为了早日逃脱为奴的苦楚,当然会选择往南跑,哪怕沿途跌跌撞撞。

    他们也不敢留在当地,因为建奴主子十有八九被明军灭了门,如果外出参战的建奴回来了,发现家毁了家里的人被杀光了,只剩下了汉人阿哈。

    这些还活着阿哈还会有一线生机吗?以建奴的凶残剁碎了他们挫骨扬灰都大有可能。

第三百三十四章:复州大捷() 
汉人不傻,他们一直期盼逮到机会逃回大明,为此不知多少人尝试逃跑失败被建奴抓回来活活打死。

    还有的汉民只是一心一意想逃跑,可是根本不知往何处逃,逃进山里做了野人已经算幸运,大多数逃进山里的阿哈成为了猛兽的食物。

    现在机会难得,阿哈们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粮食还从村子里找出了不少衣服、被褥。

    只要是男丁无论有没有战斗力都寻找到武器拿在手上,最起码会拥有劈材的斧子或者柴刀,相信他们遇到建奴和猛兽都会扑上去拼命。

    已经吃惯了苦的汉民们结伴南归,他们能够活到现在大多数都是小强级别,现在拥有了衣食、获得了自由爆发出的生命力毋庸置疑,估摸着死在南归路上的汉人应该少之甚少。

    黄汉率领一千左右人马以宽奠堡为中心先杀向西北两天估摸着打进去二百里左右,遇上了三个有建奴驻守的墩堡全部绕过。

    他当然会去城堡下转一转威慑敌人,每一次都会突然发难用米尼枪击毙两三个建奴。

    憨子也有样学样跟在后面打一枪,最后一次憨子终于打着了一个白甲,也不知道是他的枪法突飞猛进,还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

    装备精良的千余明军从墩堡经过,还进行挑衅,穿戴得拉风的白甲兵不经意间就被明军将领打死了。

    这些墩堡驻军规模都不大,基本上不会超过一百正兵,根本不知道明军的意图,自保唯恐不及哪敢打开城堡的大门杀出去?

    就在附近的建奴村庄得到了逃跑的族人传递的消息,以为这支人马还要继续往北劫掠开始拖家带口放弃家园逃亡之时,黄汉折向往东偏北方向杀去了,两天后,这支人马又往南冲杀而去。

    此时黄汉的人马已经翻了两翻,有三四千人六千余匹战马,其实被劫掠的建奴村庄只有三五十,闻风逃跑的建奴不知凡几。

    有些村子当明军杀来之时发现已经没有了建奴和旗丁,只剩下了一些瘦弱的阿哈,黄汉此时没有时间甄别汉奸,只能采取给每一个汉人发几十斤粮食指点他们南逃办法尽可能让后金多失去一些人口。

    因此解救的汉人远远不止两三千,大多数不会骑马的只能自己往南逃跑,太弱的甚至于要坐着牛车上路,但愿他们能够遇上明军的大部队,人数没有具体统计,有可能达到五六千。

    黄汉采取的这一种打法最是歹毒,跟大明流寇的手段差不多。

    这路人马也是如同蝗虫般在建奴的地盘滚雪球般发展吞噬一切,所过之处生态再要修复,以建奴更加糟糕的管理水平没有三年五载根本不可能。

    方正化和黄龙的人马回去时走得很慢一天只能够前进四五十里,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东江镇人马和解救的汉民穷怕了,让他们丢掉一些物资如同要他们的命一般。

    因此队伍的缁重太多,虽然没有人偷奸耍滑,人人都努力向前争取能够早一刻回家也是枉然,速度就是上不来。

    杨大年和桑羽一直在监视凤凰堡,大部队北上三天后堡里的建奴终于忍不住,他们派出来一队哨马进行探查。

    可惜在建奴七手八脚搬运堵北门的材料之时躲在山上亲自瞭望的桑羽就瞧得真真切切,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十一个建奴哨马没能够回去。

    凤凰堡里的牛录额真等得花儿都谢了也没有在约定时间里见到带队的拔什库巴牙喇回家,貌似这十一人无声无息消失在北方,恐怖的气氛在堡内蔓延。

    明军大张旗鼓围城许多建奴还不觉得可怕,反而是凤凰堡周围没有鸡鸣狗叫死一样的寂静令人毛骨悚然。

    现在又有十一位勇士出城后无端消失了,接下来怎么办?还往外派人吗?派多少合适?恐怕所有的青壮年全部出动也未必凑效。

    因为明军骑兵有几千所有的建奴都亲眼瞧见过,如果明军要围歼凤凰堡出去的人马,他们根本无法逃脱。

    建奴没辙了,只能选择在恐惧中等待,明明城外瞧不见明军,也不敢出来一探究竟。

    八月九日下午虎穴城接到快船送回的捷报,复州已然夺取,斩获不会少于三千,具体数字正在统计之中,解救的汉民超过三万,这个数字与日俱增。

    留守主将秦姡⒖膛汕残攀骨巴窕媳ā案粗荽蠼荨保蛭榔礁苯ナ粲谒程煅哺Э技ǎ辛巳绱私荼ㄓ诠谒蕉加Ω蒙媳踔冢伤虺⒈ń荩菜炒湃盟秩蟮皆顺镏Α

    刘之纶接到捷报立刻坐不住了,他亲自带领家丁队疾驰抚宁卫,现在的刘之纶早就不是前年冬天的那个四处碰壁,潦倒得只能在风雪中挺拔骄傲脊梁骨的兵部右侍郎。

    他现在是封疆大吏有权力、有银子、有人。

    离上一次塞外突袭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年,他听两个家将详详细细讲了草原奇袭战,更加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

    刘之纶这段时间可没闲着,一直在动用巡抚大人的优越性网罗弓马娴熟的骑兵,他现在拥有铁甲家丁人数高达三百六十,每一个家丁都有两匹健马。

    刘之纶点齐家丁疾驰来到抚宁卫之时已经是八月十三日晌午,几十艘战船、运输船正好在昨天送缴获、斩获回了虎穴城。

    见到留守主将秦姡踔谝裁挥泄说蒙峡推图鼻醒时ń菽谌莸恼媸敌浴

    毕竟捷报上的斩首数太多了,居然超过了三千级,“红旗军”成军才几天?总兵力能有多少?可以出战的老兵达到三千吗?怎么就取得了如此战果?有些令人费解。

    刘之纶很务实,即便无比信任黄汉也要亲自核实过才能够放心,这时他才会给朝廷陈奏捷报。

    秦姡幕断参薮π鼓兀搅朔蚓纳纤炯嫱杲涣踔诹⒖倘缡艺浒憬樯苣切┑阊楣难疲父雠B级钫妗⒍嗌侔准妆⒍嗌俾怼⒉郊滓约岸嗌俳ㄅ媳秃⒆颖

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阳钟声() 
刘之纶亲眼看过建奴的腰牌后已经被震撼到了,接下来他又全然不顾恶臭中人欲呕亲自验看真奴首级。

    终于能够肯定战功乃是十足真金之时,他激动不已。

    辽事以来第一大功又是顺天巡抚属下获得,事不宜迟他决定亲自往京师奔驰报捷。

    他要争取让圣天子和京师军民、官宦在中秋节享受一把胜利的喜悦。

    “大捷,复州大捷,明军破敌数万……”在几百家丁一路吆喝声中,两天疾驰五百余里,刘之纶终于在八月十五中午到达京师。

    刘之纶的家丁一路上高呼“复州大捷”我军破敌两万,斩首数一万,得到真奴首级三千余,沿途州府的军民官宦都得知了明军大胜的喜讯。

    刘之纶带着几百衣甲鲜明的骑士来到京师郊外之时已经涌来了上万军民围观。

    他们耀武扬威小跑着进了广渠门顿时赢得了阵阵欢呼,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如此场景毫不为过。

    为了能够确保畅通,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倾巢出动维持秩序。

    在数万人的欢呼声中,刘之纶只觉得恍如隔世,他还记得崇祯二年的那个寒冬,他带着两三万如同花子般的人马出京城,满朝文武都冷眼瞧着他这个连升七八级的幸进小人,人人都认为他必死无疑。

    时过境迁,弹指一挥间,接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刘之纶不辱使命屡建战功,再次出现在京师街头之时居然是如此风光无限。男儿当如是也!

    此时享受殊荣的刘之纶眼眶不由得湿了,他们穿过外城进入内城城来到兵部衙门之时又被里三层外三层瞧热闹的军民官宦围得水泄不通。

    刘之纶的水平越来越高了,他挤上兵部衙门大门前的几级台阶,命令家丁往外挤压人群弄出一块空地,然后他就请几个兵部胥吏来当众清点验看留着金钱鼠尾的建奴首级。

    三千多脑袋不算少了,围观群众见用首级堆起的京观越来越高,叫好、喝彩声不绝于耳。

    刘之纶不失时机振臂高呼道:“圣天子高瞻远瞩,下达密旨命令本官和黄汉将军适时出击,如今我军不辱使命不仅仅斩获丰厚,还救回了几万去年春天被建奴掳掠走的大明子民。”

    刘全和刘合两个家将由于参战取得“青城大捷”有一二百级斩首功,如今已经有了正四品签事虚衘,他们立刻带头呐喊道:“大明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军民被感染他们都应声高呼:“明军万胜!圣天子万岁!”

    今日早朝已经散了,下午没有朝会,京官应该是各自回家过中秋节。

    皇帝有可能在紫禁城探望皇嫂,给万历、泰昌两位先帝的妃嫔们送上一份温暖后陪着家人团圆。

    可是今年恐怕不一样喽!崇祯得到急匆匆赶来的曹化淳禀告了“复州大捷”的消息,兴奋莫名。

    他一刻也等不及,急于和衮衮诸公在节日分享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不浪费时间派遣宦官分头通知文官武将来朝会,皇帝命令曹化淳去敲响了景阳钟。

    因为景阳钟一旦敲响,乃是天子急召,在京的官员都得赶来紫禁城金銮殿朝会。

    因此这钟轻易不会敲响,是担心制造紧张引起不必要的骚动,今天皇帝很放心让曹化淳去敲钟,因为今天有正能量,京城里街谈巷议都是“复州大捷”。

    此时悠扬的景阳钟声在京城上空回荡,军民们一定知道这是喜敲钟,不会引发混乱,只会渲染了中秋佳节的喜庆气氛。

    京官们听见了钟声都急匆匆去上朝,许多人根本就没在家里,而是在街上瞧热闹,不少京官亲眼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建奴首级,一个个捻须大笑不已。

    毫无疑问,哪怕是贪墨辽饷的士大夫,他们也打心底里憎恶建奴,他们从来不认为因为有建奴才有辽饷、才有如此庞大的银子可以漂没。

    当官的总会有贪墨的机会,没有辽饷自然会有其他财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还是有立场的,他们都一致公认建奴是反贼,不可与之妥协,一定跟他们战斗到底。

    京官们从四面八方往皇城方向涌,他们心中都已经预知现在天子急召应该是有关于“复州大捷”,骑马、坐轿的文武百官人人精神抖擞,他们发现今日的景阳钟声听在耳中是那么悦耳。

    果不其然,年轻的皇帝掩饰不住喜悦之情,等群臣礼毕,他立刻发现了出现在群臣中的刘之纶,道:

    “朕知道刘爱卿疾驰进京就是想送上捷报让满朝文武和京师军民高高兴兴过中秋,爱卿快把捷报念给朕和大家听听吧!”

    离别两年再次见到皇帝,刘之纶不免真情流露,他立刻出班来到金銮殿中央跪下磕头哽咽道:“陛下,臣自从前年离京已近两年未睹天顏,臣今日见陛下龙精虎猛心里高兴一时间不知礼数。”

    刘之纶的确忠于大明、忠于皇帝,历史上他带着人马在遵化城外娘娘山被代善带领人马围困,面对劝降无动于衷就可见一斑。

    在刘之纶心里一直根深蒂固认为崇祯皇帝乃是赏识他、提拔他、给予他舞台施展抱负的一代英主,久别重逢之时难免情绪有些失控。

    见自己一手提拔的封疆大吏再次见面之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崇祯也有些感动,他柔声道:“爱卿为国操劳,辛苦了,此次回京不妨多留几日。”

    刘之纶擦了擦眼泪朗声道:“陛下,臣不辛苦,臣愿为国分忧死而后已,臣这就给陛下奏报复州大捷战果。”

    他掏出奏疏大声宣读,锦绣文章吹捧天子恰到好处,宣扬军威点到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