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 全-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嘉咧咧嘴:“额娘,您发个话罢,叫家里人少嚼舌头,一天没准信儿,就一天只是乱猜。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能猜的。传出去了反而不好。”
  西鲁特氏道:“还用你说?只是我近来不得闲,才由得他们放肆。我这就去办。”对儿媳妇略有不满,居然管不住下人的嘴。
  ——————————————————————————————————————————
  西鲁特氏走后,淑嘉就在琢磨,刚才西鲁特氏一句话好像打通了她的任督二脉。她最怕的不过是个失败连坐的结局罢了,那么,改掉就是了!如果穿越者是蝴蝶,我就是做了这十几年的蝴蝶标本,比标本还不如,至少标本那是死的,我这是活的蝴蝶在自己装死!
  不是她狂妄,实在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发狠心了。嫁了,就是跟皇太子一起倒霉,那家伙貌似被废了,最后还被判了无期。不嫁的后果就是当个高级乞丐,她要是自己把事办砸,家人即使能容忍也会很生气。或者干脆当她是疯子,如果真疯了,那才是真的要被关无期,哪家人能让个疯子四处跑呢?
  改变胤礽的将来,这是溺水的人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再难也要去努力。要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很多时候只是没被逼到份儿上,比如女人结婚前看到只苍蝇都躲,等到结了婚,没人哄了,那真是打得死老鼠、踩得扁蟑螂,人还是那个人,不过情境变了。
  这道路必须走下去!最坏的情形已经知道了,事情还能怎么糟糕?
  好吧,开始盘点一下目前情况,看看……能不能……滋润地活下来!
  既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那位皇太子,那就从他开始好了。盘点之下,淑嘉差点动摇了。
  本来吧,她对胤礽的感观已经好了很多,也决定尽力帮他坐稳位子,但是这会儿一盘点,拿出自己那少得可怜的“早知道”,她又不由自主地带入了最初对太子的评价——能被两废两立,这是何等白痴的功力!
  都说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一刻淑嘉很想说,遇上猪队友算是好的,我TMD遇上个猪一样的队长啊!现在看着是大好青年一枚,从最后结果上看,这家伙的政治城府达到了猪的效果!
  不行!淑嘉想,光靠这个猪头小队长肯定是不行的!淑嘉啃着手指头研究计划,得跟他取得共识才行,也就是说,得让这家伙能听得进自己的话,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呢!怎么样让一个骑得了烈马、弯得起强弓、解得了经典、处得了政务……的皇太子听你的话,是件考验人智商的事情。
  猪头小队长不知道未来的老婆在腹诽他、算计他,他此时很欢乐,依旧板板正正地坐着看书,但是手里的书已经有两刻钟没翻页了,书的两边已经被手攥皱了。胤礽忍笑忍得特别辛苦——他大嫂又给他添了个侄女儿,今天还满月了,胤礽真想跑到胤禔面前大笑三声,然后非常诚心地叫他一声‘哥’:“大哥,你又白辛苦了!”
  更可乐的是,李甲氏有了身孕,俩月了。胤礽心说,即使生个庶女,那也是太子的女儿,比你嫡出的都金贵!要是个儿子就可乐了!
  毓庆宫里鸦雀无声。胤礽在脑补,哈,老大的那张脸,皱得像吃了瓣酸桔子!
  心情大好,胤礽思绪远飞,明年就大挑了,他要大婚了,老婆……全京城一半以上的权贵都知道了,他也见过了,一个挺不错的姑娘,反正比他那个一副操劳过度快要病死了的大嫂有范儿。他大嫂生孩子生出一身病,目前正在休养,没个一年半载恢复不过来,哈哈,估计等太子妃生了儿子大嫂还没养好身体!
  胤礽实在忍不住了,抛下书,笑了个痛快。毓庆宫里的太监宫女大大地放下了心,太子的心情很好,目前为止不用担心他迁怒罚人了。
  胤礽的哈哈珠子乍着胆子凑了上去:“太子爷,你今儿心情好?好几天没见您这么痛快过了。”
  胤礽睨了他一眼:“想知道爷为什么心情好?”
  哈哈珠珠眼巴巴地瞅着他,作出可怜像,胤礽大笑:“乐天下可乐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笑够了,脸上还挂着点痕迹,举步往后殿走去。毓庆宫进了前星门,过祥旭门,先是惇本殿,那是正殿,中间的正殿才是挂着毓庆宫三个字的匾,是胤礽书房,再往后五间正殿是正式休息的地方。胤礽摸着下巴,虽然有内务府处理,不过,大婚总要收拾一下的,装成什么样儿的好呢?
  ——————————————————————————————————————————
  因淑嘉之事,庆德的婚事极其顺利,本人是伯爵之嫡子,又做了佐领,还有个大大有前程的妹妹,其不能袭爵的遗憾完全被掩盖了。而石家为庆德择妻,也是考虑到他未来不能袭爵,有心为他择一强援。
  事实上,目前还没结婚的八旗里的好姑娘所剩无几了,即使有适龄的,人家都准备着大挑呢。而石家等不到下次大挑淘汰,必得在大挑前给庆德娶妻。但是要忘了,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考虑到,那就是觉罗氏。
  所谓同姓不婚,姓觉罗的不需要参加大挑,如果其父等级不够,往蒙古和亲的差使也轮不到她们头上,觉罗家保存了很多质量不错的女孩子——前提是,你能差不多配得上。庆德最后说的媳妇就是觉罗孙果的女儿,年龄差不多,其父也一其是朝中大员,历任都察院左都副御史、礼部左侍郎等职,如今是理藩院右侍郎。
  一应的程序石家都很熟悉,从放定开始,非常顺利。中间在收拾聘礼的时候还顺手打了不少淑嘉以后要用的首饰,省得大张旗鼓地给女儿准备东西太招人眼了。
  府内在西鲁特氏的强力压制下,再不敢有什么关于二姑娘未来婆家的八卦传出来。京中的八卦却时时有新内容传出,比如“皇太后今天打发人往石家赏东西了。”、“乾清宫里派人到石家去了”之类。
  好在石家一惯低调,除了华善有时候招欠一点儿,总的来说还是与人为善的。石家现在连华善这样的都借口养病不出门蹓跶了,更不会再沾上事端。石家下人不漏嘴:“我们做奴才的哪知道主子的事儿?”捕风捉影都没个发挥的题目。而且当“石家姑娘可能是未来太子妃”这一认知成为共识之后,这点子八卦就不再是八卦,失去了被传来传去的价值。一时间,京中风平浪静。
  在这样的环境下,冬十月,庆德终于娶上了媳妇。等到住对月的时候,石家开始招集各种匠人,准备二姑娘备选的行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很肥美。二姑娘终于有了穿越者的自觉!要求送分的同学,请在评上打JF以供辨认^0^每月有送分配额,基本上偶会全送掉,前两天事情多,没来得及送,今天上班的时候摸了点鱼,所以有点时间,慢慢送。

  姑娘配给皇太子

  大挑总是马虎不得的,即使目前很有几分把握,石家还是严肃对待这件事情。具体表现为,对外,要低调再低调,不管别人问什么、恭喜什么,一律说:“我们并没有听到这样的风声,上头的心思岂是我们能猜得的?”
  在对内,则是严格要求家下人等,不可胡言乱语。而淑嘉已经被严格要求不许出门了,顶多跟西鲁特氏去舅舅家走了一遭。即使是庆德大婚,淑嘉也只是露了个脸儿,在女眷堆里说了几句话,然后被温都氏带去看新娘子了。连让人多打量几眼的功夫都没给。
  除此之外就是准备大挑了。
  各种规矩是不用学了,已经形成了合格的习惯了。女红与文化课,也要温习,本来在西鲁特氏看来读书什么的是很不必要的,女孩子必会的东西才是重点。化妆技术是有了,还有必须练好自己梳头的技术,各种发式,要梳得又快又好。
  但是华善不这么想,他老人家出门儿溜了一圈儿,拎了本小册子。回来又到好久不进的书房里找了另外一本厚点的册子,拍拍浮尘。往房里一坐,喊孙女儿过来了:“来,看看这个。”
  淑嘉接过来一看,薄的那个封皮上没写东西、翻开一看是个手抄本,里面是些诗,有五言有七言有律诗有绝句;厚的那个却是康熙的诗集,印刷体,还是崭新的,闻着还有一股图书馆里压箱底古旧书籍的味道——估计平常没怎么翻过。
  淑嘉疑惑地看向华善,康熙的诗集她知道,手抄本是什么?
  华善捻着胡须:“那一本是圣上的诗集,这一本是东宫的诗作,你也仔细看一看,至少要知道里面的用典。你读过书吧?看看认不认得,不认得的问你先生去。”
  靠!背语录啊?
  淑嘉含恨接了。只听华善续道:“有些话本该你阿玛说的,可他又不在眼前,你哥哥们又不着调……”淑嘉心说,比您还不着调儿么?
  被腹诽为同样不着调的华善:“你额娘妇道人家怕跟你说不清楚,我就直跟你说了罢!”
  嘎?
  华善坐直了身子,淑嘉也不由把腰杆拔了又拔。
  “原本再不敢想你会有这样的出息的,”华善定下了基调,“如今外头都风传,唔,今年你许要配给东宫。这个你心里有个数儿。”
  淑嘉顺口道:“您也说是风传了,不定的事儿,这——”
  “所以咱们才什么都不说嘛!你听我说,”华善一摆手,“我都能猜个差不多,这回有几分准的。先前说到哪儿了?你别打岔啊。”
  淑嘉:……“说到风传了。”
  “哦,风传。说是风传可也差不多了,你行事要格外仔细才好。原本咱们全家入了满洲籍册,你的前程就要更上一等,我也只想着亲王、郡王福晋,顶多是三阿哥的正室,这样。东宫里的那个位子,有多金贵!想都不敢想的,不意竟是成了。”
  淑嘉撇撇嘴,还真是的,现在不像康熙初年,选皇后的时候有四辅政大臣顶在前头,基本上皇后的位置就在这几家产生,非常之稳。现在呢,皇权空前强化,底下大权的势力削弱,谁也没那个义气硬觉得后位有望。结果这个未来国母的位置,现在的香饽饽,就过来烫一她的嘴!
  华善笑眯眯的:“不管怎么说,事儿有了七八分,你就不要弄砸了。这些你拿去仔细看,对了,这儿还有这个,”抽出袖子里几页纸,“这个也要心里有数儿。”
  淑嘉又去接了来,心里已经有数了,大概也是资料一类。
  华善喃喃自语道:“在家里闷得骨头都长毛了……”
  淑嘉的耳朵抽了抽,当成没听见:“玛法,那我回去看了。”
  “去吧去吧,哎~你额娘不给你下厨了?再煲个汤吧……”
  淑嘉忍不住笑了:“您还没喝够呐?!”
  “你还敢说呐!怎么光给庆德那小子,就忘了玛法?”
  “您后来可没少抢!”
  “去吧去吧,女大不中留。”
  淑嘉:其实我挺想您留我的。
  回到房里,打开一看,除了两位的作品之外,还有一些不知道哪里打听来的喜好。比如皇太子的文化水平很高(华善在上面划了着重号),比如康熙喜欢节俭而皇太子对财富没概念想用就随便用。再比如,宫中宫妃的出身,所出子女,所居宫室……
  得,背吧!有疑问的地方就圈起来,直接去问富达礼,好歹他是混宫里的。
  除此之外,都按照西鲁特氏的安排来。大挑的程序和基本标准都是知道的,就按照这些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日常里练习生活自理能力,自不用说,梳头化妆、穿衣吃饭……
  要淑嘉说,最主要的是看个人素质。气质好、长得又好的人,自然出挑,即使家世不怎么样,也保不齐能有个好结果。如果人长得不好看气质又猥琐,家世再好也要撂牌子的。
  个人素质这一条石家完全不担心,十几年来的喂养调整,辫子乌黑顺滑,脸蛋粉嫩白皙,正在花骨朵年纪的少女,正是最鲜嫩多汁的时候,想不好看都难。还一直读书、讲究仪态,还处理很长一段时间的家务,拿到哪里去都不能说不好。这样的条件,就是传说中的能把路边摊坐出五星酒店的气场。
  然而行头也不能掉以轻心,显得太不拿大挑当回事儿了。那样宫里人该收拾你了。
  初选的装备是规定死了的,蓝色旗装、素颜、打辫子、首饰减到最少——旗装式样也是固定的。就是在你最少修饰的情况下,能够看到你的本质是什么样的。个人素质有了,又有“大好前程”等着,当然要仔细。
  衣服就在料子、做工上下功夫,要能显出良好的家世高贵又要低调。首饰呢造型要简洁,但是质量要上乘,可以只镶嵌单珠,但是珠子必须是圆润光泽的。
  进了复选,衣服就可以多样化了,一样要简洁大方,要有范儿。已经是差不多内定的太子妃了,就不能过于花枝招展,要显出大气来,首先是料子,可以花纹不华丽,但不能是地摊货,镶边可以不多,但做工必须细致。还要准备几双合脚的鞋子,花盆底的、平底的。内衣、袜子、帕子,都要成套配好。
  衣服选的是嫩色,鞋子、帕子与衣服配套,但是镶边的颜色要稳重,能压得住,使衣服显得活泼又不轻佻。
  首饰也可以复杂一些了,项圈、镯子、耳坠、簪子、戒指,打制了好几匣子。
  入宫留宿观察的话,还要准备梳妆的工具、佩的荷包,准备打赏用的各种面额的银票与不同重量的金银。此外还有扇子等日常用到的东西。
  一句话,光是准备这些身外之物,就非常麻烦。
  淑嘉站直了身体,平伸两臂让裁缝量身高。听着她一个劲儿地夸:“姑娘身条儿匀称,做出来的衣裳穿起来最是好看了。”西鲁特氏让温都氏去主持把庆德婚礼时用的彩棚等物收起来,自己得了时间看女儿做衣裳,并不接这个话,只是问:“姑娘正在长个条儿的时候,今冬量的,明春穿会不会显得紧了?”
  “姑娘,能放下手了。太太,姑娘现是穿着冬衣量的,已留了余地了。统共……三、四个月,长高也有限。尽够用了。要说开了春再量是最好了,可姑娘要做的衣裳件数不少,我们也要上细功夫,花的时间就长。太太放心,保管做得妥妥当当的。”
  西鲁特氏道:“照这个尺寸,先做着……初选的蓝旗装单的做两套、夹的做两套。过了年就拿来我看,若是尺寸有出入,我可是不依的!”
  裁缝走后,淑嘉问西鲁特氏:“家中针线上人不是能做么?手艺也不次。”
  西鲁特氏道:“她们做做平日穿的也还使得,她们一年才做多少衣裳?不过使着顺手罢了。还要做奴才们穿的衣裳,精细的活计做得少。外头铺子里的老手一年要做多少针线?做的都是上好活计,手艺熟与不熟,能比么?又知道最时兴什么样子,我挑的都是有口口碑的老字号,叫人放心。”
  又张罗着打首饰,再吩咐针线上人做荷包,满满做了几十个。
  淑嘉默默地回房背资料去,虽然对胤礽的评论不算高,但是她得承认,这位皇太子作诗的水平比他那位皇帝爹高多了。这……也算优点?虽然李后主亡国了,历史上的胤礽被废了,好歹,现在是个能加分的项目吧?
  ——————————————————————————————————————————
  本来过年的时候是大家串门儿、八卦的大好机会,康熙三十一年要大挑,那八卦还了得?不幸太子妃被内定了,大家都知道得差不多了,最大的八卦没有了,京中居然平静了许多。
  过了年,就开始准备大挑了。先是各家上报适龄女子,有超龄的、疾病的、守丧的,都要佐领上门去一一核对。庆德如今是佐领,忙得不可开交,还有一家的秀女,本来都报上名了,不幸祖母又死了,庆德又得重改名单,直到二月中才造册完毕。造册完了,名单报上去了,就是统一制作名牌。
  薄薄的木片,目测大约二十公分长,三、四公分宽,上头一点涂成绿色,下面是白色的,字是竖写——正中一行字体大些,写着‘福州将军伯石文炳之女二妞十六岁’,这行字的左右两边各有两竖行小一号的字体,一书‘祖父和硕额驸原内大臣华善’,一书曾祖父‘三等伯原镇海将军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赠少傅兼太子太傅石廷柱’,左、右上角用小一号的字体一写‘满洲瓜尔佳氏’一写‘正白旗’,最下面写着‘佐领庆德’。这就是‘撂牌子’里说的的牌子了。
  与此相应的是,襟前要别的一个布条,写着同样的内容,就是布条大了些,三寸宽、一尺长,这个是别在襟前第二颗钮扣下的。
  淑嘉看了差点晕过去,二妞二妞二妞二妞二妞……好在签子的反面写着她的名字,挽回了几分面子。
  初选在二月末,选前一天,淑娴就回了娘家。一个劲儿地说:“挺容易的。”西鲁特氏一边检查明天要穿戴的行头一边说:“该带两个荷包预备着赏人。记着了,先别给他们,可以露出来让他们看,完事儿了再给。”
  当天,由郑姑姑亲自给她梳了头,天气仍然带着春寒,就穿了件夹旗袍,穿下石青的鞋子,衣服上只镶了一道边儿,鞋子上也只是一点小碎花。耳朵上挂了一付南珠的坠子,戴了两个戒指,一付镯子。打着辫子,头上只有小小一朵绒花。
  早点只吃了一点白糕,水也不敢多喝。庆德初次承担这样的大事,又有亲妹子参选,功课做得十足:“咱们是满洲上三旗,排在前头,回来吃饭都成的。”其实不是,这会儿虽然有这个顺序的说法,实际上下五旗牛一点的人家照顾趋车抢位。不过庆德挽好了袖子,准备好了放赖抢道。
  一大早就坐着车到了神武门,门外有些乱,宫门外太出格的事情做不出来,互相挤一挤还是能做到的。淑嘉心跳加速,倒还坐得稳,一路也不说话。周姑姑在车里陪着她:“姑娘平日也得皇太后恩召入宫说话的,这回就当与先前一样。”
  庆德排除万难,抢到了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护送妹妹上前。
  先是签到,几张桌子摆开了,几个识字的太监一一对名字。太监这会儿说话比较轻声细语,也看不出捧高踩低来。“您这边儿走。”、“下一个。”
  淑嘉拿着绿头签子,递了过去。太监一眼瞄过去,腰板都挺直了。就算不识字,单看上面父、祖、曾祖三代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