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 全-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绝对听进去了,想收拾大阿哥与顾虑到所有人的面子之间的挣扎,太子表现得非常到位。说得还有理有据,显得很是有情有义。
    康熙需要考虑一下,让胤礽先回去了。想了一会儿,决定先把这事儿弄清楚再说,按说不应该啊,胤禔分府的钱应该够花一阵儿了!
    查查直郡王的账本儿就会发现,他修个庙、养些僧徒就花了几万两。做过一次赔本的买卖,又折了些本钱。大福晋临终前,为女儿备嫁,确实买进了不少东西。康熙因为这个情况,反而相信了胤礽所说为了‘皇家体面’,才管这闲事儿。
    他是被捆绑了,胤礽说了两件事,一是大阿哥为女儿攒嫁妆、二才是他告大阿哥状的动机。前者实,好证明;后者虚,在心里没法儿看。现在前者被证明了,后者,也就被康熙默认为真实了。
    ——————————————————————————————————————————
    直郡王府就在京中,案发地点也在京里,查访起来很方便。有点份量的朝臣都知道,皇帝有个密折大法,与各种心腹以密折通信,报告奇奇怪怪的事情,如果他知道了什么你觉得他不应该知道的事情,那很正常,有人打小报告了。
    当康熙把查一查直郡王所做事情的命令发下去之后,接到命令的人丝毫不觉得惊讶。只是心里有些发抖,京师就这么大的地界儿,有什么大事儿,还是事关大千岁的,怎么可能不知道?之前装聋作哑,那是不想当出头鸟,白惹一身腥。现在老爷子发话了,连苦主的名姓都晓得了,还不知道他握着什么证据,可不能为着护直郡王而把自己填了进去。
    打定主意,又见发下来的不是明谕,放心大胆地就去‘查访’了一下,然后写成言辞隐晦的报告。不说是直郡王逼死人命,只说这桩买卖很赚钱,直郡王接手这桩赚钱买卖是有的,原主交出买卖后穷死了也是有的。剩下的,您猜吧。
    康熙再生气,依旧是个护短的人。气过了,算一算,胤禔手上的买卖也不算少了,以后的生活也能维持了,想来会收敛一点。这回就不点名批评了,把胤禔拎过来谈话而已:“你现在的日子过得下去么?”
    “谢汗阿玛垂问,儿子如今过得还成。”
    “你们都分府不久,银钱上的头的事情怕还不知道怎么收拾,可有饥荒的时候?”
    “?没有,儿子也有赐园产业,现在也会打理了,尽够使的了。”还捞了几间铺子,绝对够了。胤禔与胤礽有个脾气倒是很像,从小也是捧着长大的,不喜欢诉苦,他们喜欢当霸王。这个脾气这回坑了他。
    常态下,大家扩张到了一个度之后,与其他势力达到个均衡,然后就各有制衡,不会再闹出大事儿。康熙听了胤禔的回答,想到胤礽说的大阿哥刚没了福晋,再逼问不厚道,就轻轻把这事儿揭过了。连当事人都没提,只是让下面的人照顾一下苦主家属的生活而已。
    胤禔都不知道发生过了什么,事情就过去了,就这样,他可能警醒么?
    这就是康熙了,对你印象还行的时候,你有什么事儿他都不用你操心就给你办了,事情抹平了你还不知道。对胤礽是这样,对胤禔也是这样。对其他人,还是这样。
    为了这事儿,康熙还下令把分府出去的诸皇子的经济情况作一个汇总,发现其他儿子目前没有老大这样的赤字危机之后,才放心去收拾国家大事去了。
    被他重新提拔的湖广总督郭琇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很快就列了八条革除宿弊的条陈来,涉及禁止酷刑、包揽诉讼、陋规杂派等等,都是很好的建议。
    胤礽见康熙很快就准了,心中大乐,郭琇位置越高,明珠那边儿就得越小心。
    ——————————————————————————————————————————
    朝堂上的事情,淑嘉是越发不懂了,即使胤礽告诉了她一点情报,她也记不清各人履历,顶多知道几个重点而已。自从发现胤礽的腹黑之后,她一直在想:他这样,应该是蝴蝶了吧?可我没做什么呀!细数一下,她还真没发现自己扭转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又心慌,一点前情提要都不知道,要是真出了事儿,她连个对策都没有!
    当然,对这段历史细节的不熟悉,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只好放开了所谓剧情早知道,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摸着石头把河过,是件考验人的事儿。舒了口气,把线头剪断。
    自打结婚,她就没正经动手做过什么衣服,如今不过是做几样荷包、裁几个额帕之类的小物件儿,最大的针线活是缝过两件小孩子的衣服给儿子穿。
    手上这个额帕是预备着过阵儿弄好了给皇太后的,等一会儿还要再自己动手做几色针线,时间到了五月末,给皇太后的寿礼又要筹备了。
    接着是八月十五,还要监督做月饼。
    放下手中的活计,舒服问秀妞:“那张历书呢?”
    说是历书,其实是几张表格的代称,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弄得像本日历,其实是备忘录。这个东西在宫里早有其雏形,宫中旧例,先帝的忌日等日子,包括康熙都要穿素服——其实是颜色庄重少纹饰的衣服。为了提醒,专门制了一张表格来提醒皇帝。
    胤礽这里也有一份的。
    随着皇族人口越来越多,单凭脑子记是记不全的,淑嘉就依旧着宫中旧例,做了这样一份日常备忘录。除了忌日外,还有各位亲戚的生日,年节庆典一类。如果这一年有新的事项要记,就在那一页夹小纸条。
    比如十二月里就夹了一张‘妃母、二嫔母册封’的条子,淑嘉的习惯是在本月的那一页看完之后提前往后翻个两三页,看看有什么要提前准备的。这不,七月里有胤祐的生日,又要备礼了。
    淑嘉发现自己的主要职责一共就那么几样:收礼送礼、生孩子养孩子、哄丈夫、管下属。OVER。
    这些问题本身并不难,现在钱也差不多够花了,孩子也有了,丈夫也黑了。难的是不要遇上要你半边脸哭半边脸笑的高难度——淑嘉回畅春园几乎是用逃的!
    从畅春园回宫,原因有二:一、大福晋的丧事,二、胤礽生日。胤礽生日是她家的事儿,还好说,倒霉就倒霉在这大福晋的丧事,除了去直王府,当然要跑一趟钟粹宫。
    惠妃死了儿媳妇儿,绝对是件丧气的事儿,需要安慰。你得愁苦着脸让她节哀,你不得穿得花哨了。
    她的房客卫氏却有着下半年册封的喜事,你敢穿着素服戴着白花去她那里恭喜么?
    相信这是大家都很苦恼的一件事。
    还好,现在逃出来了。等再回去,丧事淡了,喜事就能再次被恭喜了。
    再次确认了要准备的诸般事项,淑嘉觉得她需要着手处理一下后院里的问题。当然后院这个词儿,在畅春园里,其实是‘前院儿’。
    自从毓庆宫里回来,李甲氏就又操心上了。弘暘那本就不太好的小身板,也许是真的在大福晋的丧礼上被什么冲撞了,他又病了。征得了淑嘉的同意,她就泡在弘暘那里了。
    要淑嘉动脑筋的是李佳氏。要是再感受不到李佳氏散发出来的荷尔蒙与怨念,她就是真?迟钝星人了。这事儿没什么好说的,老公坚决不能让。什么先来后到、什么嫡妻侧室,甭管占着什么理,要抗议找康师傅抗议去!
    女人们能做的,要么出嫁前去死,要么结婚后去争,仅此而已。
    弘暘、弘晰已经出生了,淑嘉别无选择,只能好好待他们。但是接下来要再不作为地由着庶子冒出来,那就是坑儿子也坑自己了!
    淑嘉知道,自己在走一步险棋,可她必须压一压李佳氏。
    李佳氏这里,也是积极开动脑筋。胤礽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当初她与李甲氏平分天下的时候,就是各有特点,虽然都是淑女型,但是李甲佳偏向大方,她就是小家碧玉、楚楚可怜。
    病了这一段日子,越发惹人心疼了。
    李佳氏恍然大悟,许久不出手了,居然忘了投其所好。
    李佳氏坚定了风格好几天,还是没效果,诡异的气场更浓烈了。浓烈到在照顾儿子的李甲氏都发现了,更不要提一直在主子们身边伺候的人了。李甲氏发现归发现,继续当隐形人,她想看看太子妃是怎么处理的,也想知道……李佳氏会有个什么下场。其实两人真掐起来,于她反而有利些。
    秀妞等倒忍不住了:“主子,您瞧着那一位了么?瞧太子爷的时候,眼睛都发绿了。”
    淑嘉差点被茶呛着:“发绿?她又不是狼!很明显么?”
    红袖很严肃地点头:“谁还看不见啊?”
    “那太子爷怎么就没发现呢?”
    “您还笑!”
    “她既想,我就给她这个机会,不知道她拿不拿得住了。”
    “主子?!”吓死人了,这宫里还有把丈夫往外推的?
    迟早有这么一天,与其总是预防着,不如直接断了她的念想。
    这一步是险,却不是没有把握的。淑嘉垂下了眼睛,几年下来,朝廷上的事儿她是没弄明白,胤礽是个什么喜好,她还真是知道。侧室们是个什么风格,她要是不知道就白白浪费了崔太监这个有效资源了。
    李佳氏想错了!太子爷喜欢放得开的!太子妃能占着太子爷这么些年,那是因为大大方方、灵活多变。当初大着胆子敢公开勾引太子爷的小受们都差点能把太子爷拐走,绝对不是因为羞涩!那是长相不差外加放得开。
    这还不是大餐和小菜的区别,完全是同一样食材的制作水平的高低。同样是烤肉,你是五花肉烤成焦炭,人家就是香嫩可口,选哪个,一目了然。更可恨的是,这种事情,知道的人绝对不会告诉你!太子那里,有现成的选择,不会费心教你。太子妃就更不会说了。
    直白地说,太子妃把胤礽养刁了,李佳氏已经不是他的那盘菜了。
    这是一个主要方面,小老婆的功用就是这个,不能让太子提起‘兴趣’的侧室,其功用就剩下当摆设了,打帘子都有宫女太监了。
    总之,这一天,胤礽很高兴的时候,淑嘉问李佳氏:“你这几日都有些没精神,是哪里不舒坦么?”
    李佳氏轻声慢语:“奴才只是些许胸闷,天气毕竟热。”
    这只是个开头。
    前面说过了,太子夫妇的生活里除了商讨事务、逗孩子、裹床单,还会开个私人读书会。淑嘉看胤礽意犹未尽的时候,说起了李佳氏:“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你去看看罢,以前不住一块儿不方便,如今在一处了,总要抚慰一下不是?一家子和和气气的才好。”
    胤礽就没往太子妃有什么阴谋上面想,平日里待人又和气,也不表现得小心眼儿,给侧室每样待遇都是很好的。还劝自己来看看侧室,这样的表现无可挑剔。
    他答应了:“成,我去看看。”
    淑嘉在屋里紧张地等着,她这简直是在自杀,红袖看她的眼神根本就是明白地说:你这是犯二。
    胤礽有个看法没有错,淑嘉对侧室们的物质生活还是很照顾的。李佳氏卧房里的许多摆设都是太子妃后给她添置的,有些东西是胤礽见过了,见此状点了点头。
    李佳氏正斜歪着,鬓发略有些散,脸上脂粉也很淡。她的惊喜,让胤礽心里很是舒服:“你歪着不要动了,我来看看你。”
    一撩衣摆,挨着病人坐下了。
    李佳氏心中窃喜,她本无病了,撑着坐了起来:“奴才没有大碍的,爷还过来看奴才,奴才真是……”说着哽咽了,把脸往一边偏过去,又露出个45度角来。
    胤礽咳嗽一声,别过眼去,面上颇有笑意。
    李佳氏的卧房里就有一座小自鸣钟,正好,刚才太子夫妇还说到了钟摆原理。钟摆原理是近代钟表的理论源起,胤礽刚才还讨论得热火朝天——朝臣可不知跟太子爷讨论这个,康熙希望儿子博学却不希望他玩物丧志。
    进了李佳氏的卧房,自然就看到了这个自鸣钟——它是带响的,刚才又在讨论它,带着心理暗示了。
    顺手的捞了起来:“这个倒在你这里了?喜欢么?”这对太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调戏,一种表态。套句《大明宫词》里的台词,‘我是皇帝,只有江山’。这些家伙对人好,就是高官厚俸地赏。
    李佳氏表现良好,胤礽又想起她为自己生了两个女儿,又可怜她两个女儿都挂了,就要照顾一照顾她。
    既然太子来了,李佳氏牢记目标,顺着胤礽的话往下说:“是,是前些时候儿太子妃赏的。在后宫那里都是稀罕物件儿,太子妃就赏了奴才了。奴才很喜欢,这西洋来的东西真是精巧。”
    说到精巧,胤礽就要讲一点情趣,笑道:“也不是”
    李佳氏开始作惊奇状听,胤礽有了讲下去的欲…望,等他口沫不横飞也讲了大半天,一低头,李佳氏两眼已经成蚊香状了。
    忘了说了,想当解语花,你还得跟他有共同语言不是?家务事,太子妃全说完了。课外兴趣小组……太子说的李佳氏都听不懂,她上哪里去弄明白‘语出何典’又二元一次方程怎么解啊?
    她倒是想学,也努力去听,可你拿初中的代数题去考个只会加减乘除的人,是不是太凶残了?
    李佳氏是真的努力在学习,也克制着自己的表情去听,只是太子妃对于大家的死穴掐得太准了!李佳氏又许久不见太子,原有技能熟练度掉得厉害。
    胤礽有些无趣,李佳氏马上调整状态,作惶恐状,怯怯地:“奴才太笨了,爷的学问好……”兼以柔着衣角的动作。
    胤礽还真心软了,上前解救了可怜的衣服,一双柔荑也就入手了。李佳氏微微颤抖,胤礽略有心痒……
    然后,拥之入怀。
    还在抖……
    亲亲眼皮,又抖了!
    嘴唇下滑,抖得更厉害了。
    再接再厉。
    喂!你倒是给个别的反应啊!
    你你你你……你抖个没完了你!
    你是我小老婆吧?我xxoo你不犯法吧?怎么你弄得跟我要强X你似的?
    胤礽镇定地把人放到榻上:“你好好歇着罢。”
    就说了,有别的选择,干嘛费事儿解释啊?!
    李佳氏懵了!她之前与胤礽生了两个女儿了都,可见相处无碍的,可见太子也是不讨厌她这样的。现在这是怎么了?
    解释一下,以前他们相处,是太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李佳氏只要接受就行。太主动了,那个……她放不太开,毕竟受的是正规教育,不是红牌上岗培训。就算有人提醒她‘不要扭捏了’,天然的习惯在那儿呢。为太子生了两个女儿的事实也证明了,这是行得通的。能体面地XXOO,何必要‘放、荡’让太子觉得自己轻浮呢?
    固定思维害死人啊!
    “主子!太子爷出来了!奴才算了时辰,正好一刻钟!”办不了什么事儿,放心吧,八卦太监吴明理汇报。
    淑嘉刷地就笑了出来,被红袖白了一眼,小声道:“您就折腾吧。”要是旁的时候也就算了,明明李佳氏有企图,你还送肉入虎口。
    “怎么了?我说,我方才走的时候你就跟这自鸣钟前站着,那会儿……申时末刻,现在是酉初……你就这么站着?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灿烂地笑:“想你行不行?”
    悉悉苏苏,自动清场声。
    “你还真敢说。”上前,搂,被反搂,好暖和。(太子,现在是夏天!)
    含糊的声音:“敢想就敢说,我真挺想你的。”
    “就这么一会儿。”她是有点儿醋了?其实挺可爱的。
    吃醋也要有技巧,如何表现出来就更是技巧了。“我天天这么想不行啊?你管我!”
    “还真管着了……”
    [哔——]書稥尐腐購買
    最精彩的决斗,是在台面下的,无声无息,没有观众,甚至对手都不知道你出招了,是只能自己暗爽的那一种。
    就像见蔡恒公的那位扁鹊他家大哥,本事最高,名气反而最小。
    宫斗的要决,在于不动声色。
    我果然是寂寞的,淑嘉有些无聊地想。
    寂寞也不错,孩子都快能上幼儿园了,也不想太闹腾了。
    我本也不是什么神仙姐姐,凡人自有凡人的婚姻生活,从不讳谈经营,也不怕被说市侩。凡事想要得到,就要付出。不能因为爱情之花美好,就把它放在悬崖上等人攀折,苦逼着等人付出,是傻子的行为。
    他不懂,慢慢教他,他要跑,二丫,上绳子!
    作者有话要说:捂脸,我不知道有没有写崩掉T T
    这一章的后半段真的好难写……
    不知道这样的二姑娘会不会很阴险?这样的二太子会不会不讨喜……

    世事洞明皆学问

    或许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有一份期望,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照着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去演变。不同的是,有的人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真的只是在梦想,还有的人一直表达着不满。
    康熙也是个有理想的人,真幸运,他有这个资源让这个国家按照他设计的蓝图去建设。
    实际上的满汉分治,确实地说是旗、民分治,作为统治基础,无数次地强调不要忘掉祖先的尚武之风。
    努力消除四周的风险,平三藩、收台湾、剿灭葛尔丹……
    在文化上也要做出圣明之象,坚定地通过科举把汉族知识份子笼络住。
    最重要的还是在权力架构上的设想,太子居中,大阿哥为辅主军事,三阿哥主文,四阿哥去办庶务……同时,还要让诸庶子长大后作为钉子扎进八旗里。
    最后一点需要解释一下,按,皇子们成年是必要封入各旗的,即,上三旗里是绝不会出现有高级封爵的皇族的,他们都作为大小旗主封入各旗当主子去了,从此拖家带口归入下五旗。能留在上三旗的觉罗,那都是级别低到一度程度血脉还很远的人。就没有一个王爷是呆在上三旗的。
    八旗有上下之分,却不代表着上三旗随便拿出个人来就比下五旗高贵。
    下五旗里能人多啊,铁帽子王们、开国的亲戚们……一堆一堆的,你就是个皇子,被封进去了,也未必就能横行得了。股份制,同志们,这是股份制。
    对于已经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康熙来说,控制欲当然是越来越强了的,要是不想多抓点股份在手上,那就不是他了。中央集权的副产品——凡事都想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