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正有些挣扎,但最后还是僵硬着身子,随着康熙拉着他走,然后坐到了龙榻上。
皇上是君,自己是臣!
雍正这么告诫自己,面上沉沉的,心中却是恍恍然,不得安。
“你在害怕?”康熙的声音很是低沉,有些沙哑的嗓音,听在别人的耳中,是一种诱惑,可是听在雍正的耳中,却如钟响。
雍正是在御宴之后被康熙召进宫的,雍正知道康熙为什么会召见自己,只不过是为了之前的那句,‘只等到万寿节’罢了。
可是雍正没有时间与胤礽和胤祥说一声……不过,若是有机会,怕雍正也不会说的吧。胤祥和胤礽的性子,雍正还是很了解的。
纵使平常能在自己的劝说下,以大局为重,可是涉及到自己的事情时,他们二人时时忘了那‘三思而后行’是怎么回事了,只喜欢莽壮行事起来。
康熙见雍正沉着张脸不说话的模样,也不着恼。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康熙怎么会不知道雍正此时只是在胡思乱想的。
康熙苦笑一声,把雍正的手放到了自己的胸口处。
“朕说过,朕不会逼你!你一日不愿,朕便等,等到你愿,你肯。朕只盼、只盼着你莫要拒我于千里之外。”康熙看着回过神来的雍正,语气满含深情的继续说道:“朕的心,天可怜见,朕只愿,前世的遗憾,今世能少一些。”
“皇上,你这又是何苦呢……”雍正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如此深情,雍正不可能不心悸,可是他早已有了二哥,便不会再改变。妻妾可以有,但真爱,总是只有一个的。
一个人的心太大,也太小。
大到可以装进一个天下,小到只能装进一个人。
见雍正又要说些自己不愿意听的话,康熙忙岔开话题,“今日你也是奔忙了许久,想是累了,便不要回去了。不若就在这宫中歇上一晚,明日再跟朕一起去早朝,如何?”
雍正蹙着眉头,神色之中颇有些不赞同。“皇上,微臣为皇上分忧,怎谈得上一个累字。更何况如今微臣已不是皇上的阿哥了,而只是一介臣子,怎可无故借宿宫中。虽然皇上贵为一国之君,但更该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礼不可废,任性行事向来不是国君所为,此乃大忌,还望皇上三思!”
“好了好了。”康熙笑道:“朕不过是一时关心太快,说了一句话罢了,竟招来你一串串的反驳之语。这确实是朕不对,但凭你我二人的关系,你也是将事情分得太清了。”
雍正还欲说些什么,就听到守在门口的小太监说了话。
“皇上,太后娘娘派了郭槐公公前来看望皇上,是否要召见?”
一听是刘太后派来的人,康熙可不想担个不孝的名头,只能叹了口气,道:“宣进来吧。”
“奴才遵旨!”一时就听见小太监喊道:“宣郭槐公公进见。”
雍正知道接下来自己还是不在场的话,再加上他本来就想早点脱身。只担心留得太久,待胤礽和胤祥想到自己在宫中,怕是会关心则乱,闯进宫来。于是,趁机说道:“皇上,若无要事,微臣便先行告退了。”
康熙无奈的看出雍正确实不想久留,心中想到,既然自己已经答应不逼他,那么此时放他离去又有何难。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康熙点头应允。
雍正一见,赶忙告退离开。
★☆★☆★☆★☆★☆偶是分割线★☆★☆★☆★☆★☆
雍正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容易就过关,取出手帕擦掉额上冒出来的汗珠子,心中既是庆幸,也是无奈。
那是自己的皇阿玛啊!怎么就会对自己有这种心思呢?
雍正不懂,也不想懂。
出了宫,却在宫门口看到了胤礽和胤祥,雍正心中一惊,快步上前,“你们两个怎么还没回去?竟在皇宫外逗留起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吗?”
“四哥,弟弟这不是在等你吗?”胤祥嘟着嘴巴抱怨。幸而他如今还是少年的模样,那赌气的样子甚是有些可爱。“皇上召你进宫,你也不透个信儿给我们。弟弟知道,你是想把这事儿自己担着,可是你有没有为我们想过?”
“胤禛,我们是你至亲的人啊。你我之间不止是兄弟,更是要相知相守一辈子的。”胤礽也开了口:“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和胤祥会鲁莽行事。可是我们不希望你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遭遇到危险啊。”
“那是我们的皇阿玛,在他那儿,我能遭什么危险。二哥,这话说的有些过了。”雍正深知,康熙掌握多年,不可能不到处布上一些眼线的。
胤礽这话在旁边无人时说说也就罢了,自己劝告几句便扯过去了。但是现在此处是皇宫之外,四周还有好些侍卫在,胤礽的话若是被谁听去了,再被某些心有奸狡的人给传到康熙的耳边去……
便是康熙再宠爱胤礽,三人成虎的故事,也会让康熙对胤礽产生警惕的。
想想前世,胤礽的下场,便知道,一个帝王的宠爱,是有底限的。
胤礽也知刚才自己失言了。装作若无其事般的小心打量了一下四周,见那些侍卫都离得比较远,应该无甚大事,但心中也是有些不安的。
“好了,既然四哥无事,我们也快些回家吧。”胤祥也知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连忙让马夫把车子赶到这儿来,三人一同进了马车不提。
马车行进了一阵,车上的三人也沉默了一阵。
雍正觉得头有点儿晕,便揉了揉额角。
胤礽和胤祥都察觉到雍正有些不舒服的样子,不过,因为胤礽就坐在雍正的旁边,较近些,便很快接手帮着雍正按摩起了额头。
胤祥坐在雍正的对面,本来是想靠过去的,但看到胤礽已经帮着雍正按摩起来,只能略带尴尬的又坐了回去。
雍正一直闭着眼睛,所以并没有发现自己身旁两个人之间,那若有似无的敌意。只是待他略微舒服些后,方才叹息一般的说道:“胤祥,明天你带着胤祯来找我吧。”
胤礽的动作僵了一下,很快就回过神来继续按摩,并没有作过多的言语,因为自会有人问出他的疑问。
果然,胤祥一脸惊讶的问道:“为什么?四哥不是不喜欢看到十四吗?”
想着那天在皇宫中见到胤祯之后,雍正着实是发了很大的火。虽然不是拿着人来发脾气,但是那段时间以来,雍正对着自己这个带着胤祯来京城的人,不理不睬的模样,还是很让胤祥伤脑筋的。
“我是不喜欢胤祯没错,但他毕竟还是我的弟弟。”雍正拉下胤礽的手,睁开了眼睛:“胤祯的才能就摆在那里,虽然皇上现在没用他,但将来终究还是要用他的。我现在与他关系不好,那未来与他在朝堂上见面时,便会有很多的问题。”
雍正用自己细长的手指敲着膝盖,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胤祯的品性大家也知道,若是能与他重归旧好……”说到这里,雍正顿了一下,沉默了几秒方才继续发言:“皇上毕竟是皇上,不可能因为我不喜欢胤祯便不用他。与其将来在朝堂上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还不如制造个机会,让他欠我一份情,对我们几个的未来也是有好处的。”
雍正说的句句在理,胤祥也是无话可说的。虽然他并不愿意雍正勉强自己,但是与胤祯交好,确实是件有好处的事情。
将来几人一定会同朝共事,与其将来因为与胤祯处的差而处处受制,还不如就与他握手言和的好。
胤祥斟酌了一下其中的利益关系,不得不承认雍正的选择是对了。他掀开车帘子,对着车夫喊了一句:“停车!”
马车依言停了下来。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今日就去与胤祯说一声。索性……”胤祥向来喜气的脸蛋呆板了一下:“索性就在那儿住上一夜,探探胤祯的态度,然后明儿个待你早朝散了之后,再带着胤祯一起去包府。”
“别去包府。”雍正否决了这个提议。“去将军府。包府内几乎都是皇上的人,虽然我不在意让皇上知道这件事,但是过程能隐瞒就隐瞒着吧。我怕到时候会闹出一下事儿来。”
“不会吧?我相信四哥不会是鲁莽之人,怎么可能会闹出事儿来呢。”胤祥皱眉。
“我是不会,但胤祯呢?”雍正冷笑一声:“他向来是被额……德妃宠坏了的,性子暴躁,又喜欢任性妄为。我可不想在他口中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然后被皇上听到。虽然我是不怕什么的,但终究还是一场是非,还是能免则免的好些。”
“胤禛说的是,这种事还是能免则免的好。”胤礽。
胤祥点了点头,见雍正没有别的吩咐好,这才下了车,骑着后面侍卫的马儿走了。
80
80、第七十七章 。。。
散了朝后,雍正索性坐着胤礽的马车一共去了将军府,胤祥已经带着胤祯在将军府内的大厅里等着了。
雍正倒是面色如常的跟胤祯打了声招呼,却见胤祯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心中冷哼一声,难道我还会吃了你不成,这副蝎蝎螫螫的样子算是怎么回事!
因着是将军府,胤礽自然是坐在上座的。雍正现在与胤礽不分彼此,也坐在了上座。只有胤祥和胤祯两人坐在了客座上。
一时又有丫环奉了茶上来,四人默默的喝了茶,待到雍正放下手上的茶盏,其他三人便也跟着放下。
“胤祯,你现在的年龄几何了?”雍正找着话题来找开言路。
“已经十二了。”胤祯低着头,让人看不见他的表情。
“跟着胤祥一样大。”雍正瘫着的脸硬是给他挤出了一抹笑容来,可惜因为并不想笑,所以脸孔仿佛扭曲的狰狞可怖。幸好胤祯一直低着头,没有看见。若是看见了,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表情了。“前儿个,皇上都已经给胤祥安排了事儿做了,我看你虽然比胤祥小上几个月,但也是差不多的年纪了。你且说说你的打算,我好跟皇上说说。”
“谢谢四哥。”胤祯说话只是一息间,心中却已是千回百转。“只是十四向来是个粗鲁之人,只想在战场上一显身手罢了。”
“立战功是好事,只是你的年纪未必能服众。”雍正想到当年胤祯身上的大将军王的称号,也觉得上战场也是比较适合胤祯的。“不如你还是在朝堂上再历练几年,等你再大些了再去上战场立战功也不迟啊。”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胤祯做了胤礽的亲兵。如此一来,但凡胤礽要上战场,总是要带着胤祯去的。见的人多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也会大些,便不用再等那几年了。
只是胤祯毕竟是皇子出身,娇生惯养的长大,向来心高气傲的,哪里肯去做亲兵呢。将军的亲兵,这个名字虽然好听,但也不过是个打杂的,凭着胤祯的性子,让他去做胤礽的亲兵,只怕雍正的这个提议一出口,就会得罪了他呢。
所以,这个办法一出现在脑子里,雍正便马上把它给去掉了。
雍正让胤祥约了胤祯前来,主要是为了与他和好,没得提了这个主意,而让胤祯与他越发着恼了。
至于做其他将军的亲兵?雍正压根就没想过。
能做武将的,大多武艺高强,但是脾气也大多的暴躁的。胤祯与那些将军们相处,还不得天雷勾动了地火,不闹个天翻地覆的哪里会罢休呢。
雍正自然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平白的让胤祯与他生气不说,可能还会得罪了那些将军们,到时候又是一桩官司。
想着想着,雍正的心中便是一叹。
却在此时,听到胤祯咬牙说道:“四哥,若是可以,十四想做庞将军的亲兵!”
雍正闻言一惊,随后又为自己的失态而感到好笑。
胤祯毕竟是皇族出身,哪里不知道在朝中历练与跟着将军去外面打仗的区别呢。只是没想到胤祯竟然愿意做了胤礽的亲兵。
“你倒是长进了。”雍正说罢,看向胤礽:“二哥意下如何?”
毕竟是胤祯要做的,是胤礽的亲兵。雍正现在虽然与胤礽不分彼此,但还是要问问他的。
胤礽哪里不知道胤祯藏在心中的那点小心思呢。但见雍正看向自己,那若有所求的样子,便只能应了。
胤祯前世毕竟是雍正的亲弟弟,便是恨他再深,纠戈再深,那点子血缘亲情终是不可磨灭的。此时说是不得不和胤祯交好,但是心中所想的,还不是为了胤祯是他的亲弟弟吗!
胤礽给了雍正一个安抚的笑容,但看向胤祯时却变成了似笑非笑的模样。“十四弟真是客气了,怎么称呼禛儿为四哥,称我却为庞将军呢?你我之间也是兄弟啊,可莫再如此客气了。”
胤祯听到胤礽竟然称呼雍正为‘禛儿’,不由恨得握紧了拳头。偏偏又因为雍正好不容易才想着与自己和好,自己不能因为这种事就跟胤礽这么翻了脸,便只能咬咬牙,忍了下来,喊了一声:“二哥。”
胤礽和胤祯二人之间的暗藏汹涌,雍正虽然察觉到什么,却怎么都不会知道此二人是为了他而在那儿争风吃醋的。胤祥虽然知道,但是却不会说,反而很是高兴的在那儿看着戏。
这一个二个的,都不是能省事儿的。
胤礽继续打着机锋:“十四弟向来是个聪明人,做我的亲兵虽说也能历练,但左右有人看着,我也不好太过坦护于你,所以还望到时十四弟莫要怪我这个做哥哥的才好。”
“二哥说好了。十四本来就是去军中功练的,又不是做少爷去了,哪里就有那么娇贵了。”胤祯冷冷的把话给推了回去。
胤礽虽然还想再多说些什么来刺刺胤祯,但顾及雍正还在,便也不再多话,只笑笑着便过了。反正等到胤祯成了胤礽的亲兵,那时多的是时间欺压一下这个不尊兄长的孽畜!
雍正语气温和了一下,又与胤祯聊将了一下。
胤祯有些受宠若惊,雍正问什么,他便答什么,一时之间,气氛也是有些融洽的。
时至近午,雍正便留了胤祯用膳。
胤祯没想到雍正与胤礽竟到了这份上了,连着在胤礽的府上请饭也是坦然自若,不由有些黯然神伤。
偏他是个越挫越勇的性子,将将黯然了一会儿,便释怀了。
反正雍正和胤礽就算是好上了也没关系,他们之间一不可以告知他们,二不可以相拜天地,没名没份的,终有分手的可能。
而且,雍正既然能接受的了胤礽,便也有可能接受自己。
这真是这段时日以来,最好的消息了。
★☆★☆★☆★☆★☆偶是分割线★☆★☆★☆★☆★☆
胤祯既然已经决定要做胤礽的亲兵,那自然也要把这件事情告知康熙的。
本来雍正想要亲去,但胤礽顾忌康熙对雍正贼心不死,但说胤祯要做的是他的亲兵,自然是由他亲去告诉康熙。
雍正想想也是,便同意了。
胤礽进了宫,把此事与康熙一说,换来的是康熙一个冷笑。
“你倒是厉害,竟是轻而易举的便让胤禛对十四的嫌隙全消,甚至还让十四做了你的亲兵。”康熙嘴上说的尖利,面上却是很平和的模样,眼睛也直盯着手上的书卷。“不过这样也好,朕始终是要重用十四的,能让胤禛毫无恼意的话,还是这样最好。”
“皇上过誉了,非是微臣厉害,而是此事便是由禛儿先提出来的。”胤礽笑得温和。“昨儿个在回家的马车上,禛儿说皇上不可能放着十四在那儿不用的。与其将来因为与十四之间的嫌隙而闹将的不像的话,怕皇上也会恼了。所以倒不如此事便与胤祯讲合,将来在朝堂上也好相处些。”
康熙手上一僵,然后自然的把书翻了下一页。“胤禛倒是晓得朕的性子,朕心可慰之。”知道胤礽这是在刺自己,便反讽道:“胤禛向来是个心思多的。其实若是有人为他想尽了一切,事事为他尽了心,他又哪里需要自己思量这些事情呢。这样的话,胤禛也能过得省心些。”
胤礽眼一眯,回道:“皇上说的事,禛儿的心思就是重了些。可惜我只能尽量帮他一些儿事,总比某些人,便是想为禛儿做些事,还会让禛儿有所顾忌呢。”
康熙一噎,眼角微抽,有点想吐血的冲动。
这个胤礽果然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主儿,自己讽刺他一下怎么了?抱得了美人儿归,让他这个一直都不能追到美人的人讽刺一下,怎!么!了!
不就是因为自己一直不肯死心嘛!
要是换一下立场,得了胤禛芳心的是朕,而不是胤礽,朕就不信胤礽能那么大肚!
偏偏康熙还不能明着开罪了胤礽。毕竟胤礽现在是胤禛心上的人,若是胤礽在胤禛的耳边说些康熙的什么坏话……
虽然胤禛不会说些什么,但心里面对康熙也难免会有疙瘩在的。
康熙忍了!
当年康熙能忍鳖拜,能忍三藩,而今就能忍了胤礽!虽然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所谓的可比性。
“好了,朕有些乏了,你且退下吧。”康熙气的脸都歪了,哪里看得出有倦乏之意呢。
不过,胤礽却是毫不在意的。只见他弯身一躬,脸上一丝恭敬也无的道:“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毕竟禛儿还在等微臣呢,让他等久了可不好了。”
说罢,胤礽就大摇大摆的走了。
而康熙则气得脸不歪了,而是升级为扭曲了。
81
81、第七十八章 。。。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两年就过了。
沈氏虽然对雍正与胤礽的事颇为不赞同,但在之前造反一案结束后,雍正与沈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