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文程虽然疼得浑身一阵抽搐,但他依然紧紧的抓住了马缰,倔强的说道:“王爷,除非你将奴才当场抽死在这里,否则奴才是不会让你去的!咱们此行是侦查锦州的动静,试探他们的反应,不是去冒险的!”

“你让开,否则本王打死你!”

“你打吧,王爷就是打死奴才,奴才也绝不放手!”

看着“大义凛然”的范文程,豪格虽然气得很深发抖,手中的马鞭高高举起,却怎么也不敢再落下去。

豪格虽然鲁莽,但并不糊涂,他知道知范文程可是皇太极钦点的崇文阁大学士,也是他最为看重的汉人大臣之一,自己要真要一怒之下打死了他,即便此行立下再大的功劳,回去之后父皇也决计饶不了自己。可若是真的听了范文程的话退缩下来,自己的面子往哪搁啊?

正当豪格左右为难的时候,前方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阵马蹄立即声将人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远处漫天的尘土扬起,伴随着的马蹄声告诉人们,正在有一队骑兵向他们飞驰而来。

豪格侧耳倾听了一会,脸色微微一变:“有两百骑左右的人马向着咱们这个方向过来了!”

说完,不待范文程说话,周围经验丰富的清兵们立刻有数百名马甲飞驰向前,打算拦截住前面的骑兵。

而豪格也放下了马鞭,一带马缰,从范文程的手中夺过马匹的控制权。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千里镜,立即向前观察起来……

第五百一十八章 纠结的吴三桂

虽然接触得非常突然,但清兵不待豪格这个主帅下令,变自动分出了数百骑向前面逼了过去。而且他们也看清了,来人虽然有两百余匹马,但实际上的人数也不过一百人左右,凭借着他们数量上的优势,歼灭这队敌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包括豪格在内的清兵都是这么想的,但接下来的结果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对方看到清兵分成两路迎上来后变迅速停了下来,只是几个眨眼的功夫,在一阵沉沉的火铳声中,从两边迎上去的清兵如同下饺子似的的纷纷跌落下马。

“砰砰砰……”

随着沉闷的火铳声不断响起,即便和隔得很远,豪格依然听到一声声惨呼从前方传了过来。

看着前方不断落马的清兵,豪格紧握双手,“混蛋,这就是让多尔衮、阿济格和阿巴泰他们畏之如虎的火铳吗?”看到远处不断落马的大清勇士,豪格的牙齿咬得咯咯响。

“汉人的火铳竟然犀利至此!难怪、难怪啊!”

前方的情形范文程也看到了,他的左手紧紧抓着颌下的胡须,脸上满是惊骇之色,身为文官的他几乎从未见过战斗的场面,今天乍一看到原本他认为天下无敌的大清勇士竟然像鸭子般被人轻易的打落下马,这对于他固有的世界观造成的震撼是巨大的。

但此时的清兵依旧是当世最凶悍的兵种之一,虽然受到了凶猛的打击,但六七十人的阵亡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他们在后面的一名巴牙喇纛章京的催促下依旧拼命向前冲去。

李年收起了手中的米尼步枪,冷静的看着前方依旧不管不顾冲过来的清兵已经距离自己不到一百步,很快就要到达鞑子弓箭的射击范围,他大声的喝道:“所有人听命,撤退!”

李年的任务是探听清兵的虚实,不是和他们死拼,亏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因此他立即下了撤退的命令,若是清兵依旧不依不饶的追过来,那么前面鞑子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看到前面的大华军这么干净利落的撤退,为首的巴牙喇纛章京愣了愣,随即眼中便露出了凶光,不假思索的大声喊道:“来人啊,立即追上去!”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两拨人马渐渐远去。豪格眯着眼睛,看着他们消失在远处的方向并不言语。

豪格策马向前,一直来到前方,在这里躺着数十位被击落下马的清兵,他们一大半已经死去,剩下还没死的全都躺在地上大声嚎叫着,也有一些重伤的已经没有力气叫喊,只能躺在地上不住的呻吟,地上流淌着一道道血迹。

随着豪格的到来。一些清兵也赶了过来,他们将死去的同伴尸体收敛起来,还有一些人正准备将地上还没死去的清兵抬走救治。只是却被范文程给拦住了。

跟着豪格赶到这里的范文程低头看了看几名清兵的伤势,黯然叹息道:“肃亲王,汉人的火器非常歹毒,铅弹入体非常深,这些勇士已经没救了,还是给他们一个痛快吧。”

豪格沉着脸点了点头,对于火器的伤口他并不陌生,昔日和明军交战时,他就见过不少收了火器伤的士卒。那些被铅弹击中的大清勇士即便是当世能救活过来,但是铅弹入体后铅弹本身含有的毒性就会慢慢侵入体内,即便当时能救活过来,最后这些勇士也还是因为铅中毒而慢慢的死去。

因此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当场给这些勇士一个痛快。让他们免遭痛苦。

豪格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立即对身边的清兵下令道:“不用救治了,给这些勇士一个痛快吧。还有,立即命令大军沿着方才的汉人撤退的方向全速前进!”

“喳!”一名戈什哈立即领命而去。

随着豪格的命令,原本肃立在他身后的清军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范文程也跳上了一匹马。紧跟着豪格的身后,他想了想才满是担心的对豪格道:“王爷,没想到这些汉人的火器如此犀利,看来上次睿亲王他们败得不冤啊!”

此时的范文程已经完全忘掉了自己的汉人身份,忠心耿耿的为满人担心。

豪格的此时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他回头说道:“哼,看来本王还是小看他们了,你们汉人还真是贪生怕死,连和我们大清勇士直接面对面厮杀的勇气都没有,打了一下后就立刻逃跑,真是个懦夫!”

范文程苦笑不语,虽然他对满清确实是忠心耿耿,但对于豪格这种理念却是无法赞同,打仗本来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用什么手段都是次要的,只要能打赢就成,你又何必管人家是用什么兵器呢。若是按豪格的说法,只有大家一起面对面厮杀才算是勇士的话,那大家最后还是用拳头来打仗就好了,因为这样才是最公平的。

不过豪格也只是随口说说,发泄一下情绪而已,身为将领他自然知道能利用手中一切资源最大程度的打击敌人才是一名合格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汉人有了这么好的兵器,若不拿出来那才是真傻呢。

过了一下后,范文程担忧的问道:“肃亲王,适才诺敏大人领着人追了上去,我很是担心啊,汉人手中的火器实在太犀利了,奴才担心他们会……”

“会什么?”豪格毫不客气的打断了范文程的话问道:“你怕诺敏会重蹈索拉图那个愚蠢奴才的覆辙吗?”

范文程毫不畏惧的直视着豪格道:“是的,奴才确实是非常担心,诺敏大人虽然是正蓝旗有名的勇将,但那些汉人火器的威力您也看到了,绝非人力可能匹敌,想要对付那些汉人的火器,奴才以为还需要从长计议。”

按理说,若是在平时,范文程这么无礼的话早就将豪格给刺激得暴跳如雷了,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时的豪格却沉默了。

此时的豪格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从上次从大明回来后,自己那位原本野心勃勃的叔叔多尔衮、阿巴泰和阿济格等人为什么都沉寂下来,只是努力的在族内休养生息,绝口不提再度南下之事。不是他们不想再次南下,而是他们都被这些火器给打怕了。

前些日子父皇提议派自己来侦探锦州虚实的时候他们全都选择了沉默,原来自己还以为他们是畏惧父皇的威严,原来并非如此,感情他们是在默默的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啊。

想到这里,豪格紧握着双手,目光中露出了一丝狰狞:“哼……多尔衮、多铎,我豪格一定不会让你们看我的笑话的,不过是探听锦州城的兵力虚实而已,我豪格一定能做到的!”

此时的豪格并不知道,已经距离他不到一百里的锦州会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他……

锦州一座不大的府邸里一间不起眼的书房内,李岩坐在一张书案后,对坐在他跟前的一名年约二十八九岁的年轻武将轻声问道:“吴总兵,此次你带来多少士卒?”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看着自己的大华最年轻的兵部尚书,吴三桂压制住心中一丝淡淡嫉妒,赶紧答道:“启禀督师,末将此次共带来精骑六千,步卒一万三,此刻已经全部在锦州南面驻扎,随时可听从督师调遣。”

“唔……”李岩点点头,又问道:“大军士气如何?”

听到李岩的文化,吴三桂的神情不禁开始振奋起来,他露出了一丝佩服之色道:“启禀督师,大军在发足了粮饷后将士们都是士气大振,还有朝廷又拨发了足够的铠甲兵器,将士的赶紧就更足了,都盼不得早日上战场杀鞑子立功呢。”

吴三桂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朝廷拨发了这么多的粮饷和兵器铠甲可不是让他们白吃干饭的,那得让他们用战绩来回报的。若是不能在不久的将来用战绩来说话,即便是朝廷不会训斥自己,将来对山海关的粮饷拨发会不会这么痛快就难说了。

“很好!”李岩微微笑了,他占了起来,走出书案来到吴三桂跟前,吴三桂一看也赶紧站了起来垂手立在一旁等待李岩的发话。

李岩看着吴三桂说道:“吴大人,前日探子来报,鞑子已经派出了一伙五千人的精骑赶到了锦州外,为首的将领名叫豪格,本官欲派你率部将这些鞑子一举歼灭,你能做到吗?”

吴三桂不禁一震,颤声道:“督师,难道就是那个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

李岩轻笑一声道:“难道还有第二个豪格吗?怎么样?你有把握全歼此部鞑子吗?”

吴三桂犹豫了,常年和清军打交道的他明白,想要全歼一股五千人的清军骑兵是何等的艰难。更何况领头的还是以勇猛著称的皇太极长子豪格。

这一刻,吴三桂陷入了一阵纠结之中……

第五百一十九章 领命出城

吴三桂不是笨蛋,他自然明白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道理,自己刚到,李岩就将自己找来询问出兵的事,那就是在试探自己的忠心了。

按理说,自己率领大军刚到,理应让大军休息几日,况且这出击的事交给身为锦州地头蛇的祖大寿他们更为合适,再不济李岩自己手里也有两万精锐,可李岩却偏偏将此事交给了自己,这其中蕴含的味道就更是耐人寻味了。

吴三桂不答话,自顾着低头沉思,李岩在一旁也没有催促,只是微笑着看着吴三桂不语,心中却想起了离京前庞刚名人将他叫到御书房叮嘱的话语。

“爱卿此去辽东,当为我朝一举解决辽东边患,鞑子狼子野心,数十年来总是无故屠戮我华夏子民,掳掠我朝财务,更兼他们乃游牧民族出身,本身并无文化,若是让其入主中原,将会为我朝带来难以估量的灾害。

爱卿此去当会同祖家、吴家等辽东本土势力一同行此大事,但由于吴家、祖家在辽东经营上百年,势力根深蒂固,因此卿此去要小心行事。吴家余者皆碌碌无为,唯有吴襄之子吴三桂有勇有谋,卿等要小心,至于祖大寿,此人乃一沙场老将,更是不可轻视。卿可采取分化拉拢等策略徐徐图之,切不可操之过急……李岩细细回忆着临行前庞刚对他说的话,眼睛却仔细的盯着吴三桂,他倒要看看这个被庞刚评价为有勇有谋,但却野心勃勃的辽东势力新一代最杰出将领是怎么回应自己的命令的。

吴三桂低头想了一会,终于抬起了头望向了李岩说道:“都督既然有命末将自当遵从,但在此之前末将有一事相求。”

李岩饶有兴致的说道:“你说!”

吴三桂正色道:“都督明鉴,鞑子虽说只有五千人,但鞑子凶残,若要真心逃跑,步卒是怎样也拦不住的,凭着末将六千骑兵想要全歼鞑子五千精锐的难度实在太大。末将自认可以将其击败。但若要全歼却并无把握。”

“唔!”听到这里,李岩微微点了点头,对吴三桂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头脑还是清醒,并不妄自尊大,于是开口问道:“那吴总兵有何高见呢?”

吴三桂正色道:“末将惭愧,末将以为,若想全歼这股敌军。除非督师将您麾下的骑兵借给末将一支才行。”

李岩饶有兴致的开口问道:“那你想“借”多少骑兵啊?”

吴三桂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多多益善!”

李岩一听,不禁气了了,你以为你是韩信啊,还多多益善,你也不怕被撑死。于是摇头道:“不可,本官带来的骑兵数量也不多,却是不能交予你。还有,前些日子本官不是交付于你一万多副铠甲和诸多兵器了吗?难道对付区区五千鞑子也如此畏首畏尾吗?”

吴三桂张口还要说话,却被李岩拦住了。李岩果断的说道:“好了,你也别打本官的主意了,你若嫌兵力不够。大可向祖大寿去借,至于本官这里,那是一兵一卒也没有的,若是这点事你也做不好,本官如何指望你们能卫我大华疆土?若是你在半个时辰内没能出发,就休怪本督军法无情了!”

“是,末将即刻就去准备!”

吴三桂无言以对,只要悻悻的退了出去。

看着吴三桂出去的身影,李岩轻叹了口气。双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过了好一会才松开了手,他现在总算体会到了这些边关将领的狡诈。这些人纯粹就是一群有好处我来,遇到坏事你上的货色,自己运来了数万套的铠甲兵器。他们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全部吞下,可一旦让他们上阵打鞑子,却一个比一个油滑,指望这样的人来消灭鞑子,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啊。

却说吴三桂走出了大门。前头街道上十多名守在门口的亲兵和从山海关来的将官看到主将出来,立刻牵着马匹迎了上来,为首的一员长着一脸长脸的副将立即问道:“大人,督师怎么说,有没有给咱什么好处啊?”

心里正冒火的吴三桂总算是找到了出气筒,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训斥道:“好处,你还想要什么好处?是送你百八十娘们还是给你一座金山银山,亦或是封你为大将军?”

这名副将灿灿的低下了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末将是说,咱们大老远的来到锦州,督师总得有点表示吧!”

“表个屁!”看到属下贪婪的嘴脸,吴三桂又忍不住骂开了,“咱们刚来到锦州,寸功未立,人家凭什么给咱们表示,他是咱亲爹啊还是欠了咱的?整天就想着好处,都不知道你平日是如何带兵的。”

被吴三桂臭骂了一通的副将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看到同伴受窘另一名参将赶紧打圆场道:“大人,老张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口无遮拦的,您别和他一般见识,您倒是给咱们说说,那督师大人究竟跟您说啥了?”

听了这名参将的话,吴三桂这才长叹了口气,将刚才李岩的命令一一道来。

众人皆皱眉不已,这个任务确实很麻烦,全歼鞑子这五千骑兵的难度可不小,且不说能不能完成,就算能完成,那么他们这么出兵的话祖大寿这些锦州本土的将领们会怎么想?本来吴家和祖家亲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可若是因为这件事让祖大寿误以为吴家要撇开他们单干,势必会让原本亲如一家的双方产生裂痕,这样一来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吴三桂接着苦笑道:“本来本官是想向督师借些骑兵的,但被督师一口回绝了,还说想要借兵的话可以去跟大舅借,可是大舅在锦州的兵力本来就不多,他能借给咱们吗?看来咱们只能自己干了!”

说到这里,吴三桂自己也觉得很惭愧,自己近两万人的兵马,却对付鞑子五千兵马还顾前顾后,也难怪督师不待见自己。

长脸的副将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咱们要不要通知一下祖大人?”

吴三桂想了想后迟疑了一下,却苦笑着摇了摇头,“罢了,此处是大舅的地盘,咱们出兵这么大的事他岂能不知?若是再刻意告知他,难免会让督师不快,还是不要说为好。”

众人听到吴三桂都这么说了,也就不说什么了,众人纷纷上马向南边疾驰而去……半个时辰后,吴三桂率军出发的消息传到了李岩和祖大寿的耳中,李岩只是淡淡一笑就自顾自的处理军务了,而祖大寿等人却齐齐的聚集在了总兵府的大堂上商讨起了对策。

祖大粥有些生气的说道:“长伯做事可真不地道,全军出击也不知会咱们一声,搞得现在我这个二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也太不把咱们这几个舅舅放在眼里了。”

祖大乐和众人却没有吭声,而是将目光投在了坐在主位的祖大寿身上。

祖大寿却是的左手托起茶杯,右手放在茶几上轻轻的扣着,发出“嘟嘟”的轻响,良久才笑道:“其实也没什么,适才咱们的夜不收来报。昨日在锦州城外一百多里出发现了数千名鞑子骑兵,他们由肃亲王豪格带领,正向咱们锦州而来,长伯此次出城想必是奉了督师之命出城迎敌。”

祖大粥不乐意了,大声嚷道:“可他们怎么着也该跟告诉咱们一声,他们这么一搞,倒显得咱们像是外人一般!别忘了,锦州可是咱们的地盘!”

“住口!”祖大粥刚说完,就被祖大寿给喝住了,他责怪的说道:“什么咱们的地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皇上的,你这活若是非督师听到必然又是一番麻烦!”

“大哥教训的是,小弟错了!”

被祖大寿训斥,祖大粥很听话的低下了头认错。

看到祖大粥认错,祖大寿缓和了一下口气道:“其实,长伯之所以没有跟咱们告别,也是因为怕督师知道后心生芥蒂,这也是人之常情,咱们也不用这么苛责于他了。只是我很是担心长伯是否是那豪格的对手啊!”

说到这里,祖大寿轻叹了口气。虽然李岩来到锦州后表面上没有什么异常,但祖大寿却能清楚的感觉到骑士李岩对于自己这些辽东将领还是有一定的戒心的,否则他也不会将放着自己献给他的那么大的督师府不住,偏偏住在离他带来的两万大军尽在咫尺的一间小院落里了。

这样的情形被祖大寿看在眼里,若说他心里不急那是假的,如大华朝廷在中原的根基越来越稳,前几日传来了消息,驻扎在江苏、江西两地的驻军已经开始有了动作,准备要对浙江、福建动手了,若是这两地也被收复,那么放言华夏大地已经没有人能阻挡大华的一统了。

而像自己这样的边关将领,若是老老实实的听朝廷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