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赤壁论博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委的运动战方针和“必要时放弃临沂”的指示,陈毅提出“舍南取北”的设想,粟裕做了周密的部署。华东野战军装作打南线、要西进的模样,秘密移动全军,不失时机地抓住北线之敌,予以全歼。经三天激战,我以临沂空城和损失仅为敌军1/9的代价,歼灭敌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旅,共约6万人。(《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版)
  在这次战役中,粟裕在指挥上的行动艺术表现为:
  一是在集中与分散的数量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我军主力转移北上之前,粟裕曾以第三纵队阻击南线之敌的中路,诱其左右两翼突出冒进。以8个纵队等待歼敌良机。这时集中与分散的比例是合理的。后来又派第二纵队挺进东南,歼击位于白塔埠附近的叛军郝鹏举部,并直接威胁海州,造成敌之错觉,使其东援。再以第三纵队、第四纵队配合第二纵队在运动中歼灭东援之敌。这时的集中与分散的兵力数量仍是6:3,这个构想是合理的。主力向北转移时,留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在南线阻击敌人,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纵队急行北上,这个分合数量比例,还是正确的。主动部队到了北线之后,用一个纵队担任阻击,用两个纵队担任穿插分割,用5个纵队担任主攻,这种5:2:1的比例是非常恰当的。(王乾都、蔡世经主编:《十大将用兵韬略》,黄河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这段话说的是粟裕指挥有度、有方,不管怎样调整兵力,怎样分散聚合,都保持着用6个纵队集中歼敌,用3个纵队分散打援。他集中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共5个纵队,再加上第二纵队赶到增援,一共是6个纵队,要包围和消灭的是国民党军的第七十三军两个师和第四十六军。即在具体的作战地域上,始终保持着2:1的数量上的优势。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我们可以在总体上处于劣势,但是在具体的战役上,必须有相对的优势,必须保持我“2”敌“1”的数量差才可能获胜。
  在具体的战役中,我军都是用“2”吃“1”的办法削弱对方。这样,每战消灭掉敌人的一个“1”,经过几战之后,一个胖子就变成了瘦子,一个“6”的数就降成了“4”或“3”了。最后,总的决定命运的大决战便开始了。
  用这个观点分析赤壁之战,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可以占据总体的优势,但是在局部上孙、刘却必须保持相对的优势,这个仗才有胜利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可以来评价长江岸边上曹操一方与周瑜一方的实力指数了:曹操一方虽然在士兵的数量上略占优势,但这支水军士气不高、训练不足、还得了传染病;而周瑜一方的军队数量虽略逊于曹军,但识水性、身体壮、士气高。因此,就从长江两岸两军的水军而言,一场局部性的决战已经打响了。结论也是毫无疑义,孙、刘必胜而曹军必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